产品的设计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的设计方向

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1

心理活动是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行为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在寻找、购买和使用商品与劳务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受到各种心理机能或心理要素的支配。它的实质就是客观现实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动态反映。

置身于纷繁的商品世界中,各种各样、行行的商品包装、广告等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着消费者,向他们传递着各种消费信息。消费者对外部信息加以接收、整理加工、贮存,从而形成对商品的认知,这一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它是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起点和第一阶段,也是消费行为主要的心理基础。它通常经过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过程。例如,消费者接收到某种商品信息后,首先会对商品的色彩、形状、外观等表层信息做出直觉反应,产生外部印象;然后进一步观察、了解该商品的内在质量和性能;最后还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获得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得出对该商品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结论。由此可见,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来完成的。构成认识过程的心理机能还包括感觉、知觉、错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联想等。

二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1动机的形成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指推动消费者实现某种实际购买行为的内驱力。它是在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引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相对于消费者的需要而言,动机更为清晰明显,与消费行为的联系也更加直接具体。动机把消费者的需要行为化,消费者通常按照自己的动机去选择具体的商品类型。因此,研究消费动机可以为把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规律提供更具体、更有效的依据。

动机是一种基于需要而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理冲动,其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动机的产生必须以需要为基础。只有当个体感受到对某种生存或发展条件的需要,并达到足够强度时,才有可能产生想要采取行动以获取这些条件的动机。动机的形成还需要相应的刺激条件。当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时,其内在需求会被激活,使内心产生某种不安情绪,形成紧张状态。这种不安情绪和紧张状态会演化为一种动力,由此形成动机。此外,需要产生后,还必须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条件,才能形成动机。例如平时消费者就有用水的需要,但是,只有当人们知道城市用水紧张从而感到心情紧张,并且发现市场上饮用水确实紧缺时,才会产生强烈的购买动机。在消费者动机的形成过程中,上述三个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其中尤以外部刺激更为重要。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处于潜伏或抑制状态,需要外部刺激加以激活。因此,如何给消费者以更多的外部刺激是推动其购买动机形成乃至实现购买行为的重要前提。

2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

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消费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动机的类型作多种划分。就购买活动而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往往十分具体,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与购买行为的联系也更为直接。因此,无论对于包装的设计者还是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深入了解消费者形形的购买动机,对于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规律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追求实用的购买动机,追求新奇的购买动机,追求美感的购买动机,追求廉价的购买动机,追求名望的购买动机,追求便利的购买动机,追求安全、健康的购买动机,追求荣耀的购买动机,追求兴趣的购买动机,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与产品包装有联系的消费类型。如追求美好事物是人类的天性,体现在消费者的活动中,即表现为消费者追求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购买动机。具有求美动机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外观造型、色彩和艺术品味,希望通过购买格调高雅、色彩协调的商品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同时,这类消费者注重商品对人体和环境的美化作用以及对精神生活的陶冶作用。例如,通过款式新颖、色彩协调的商品美化自我形象,选购家庭装饰用品美化居住环境以及对美容、美发服务的消费等,都是求美动机的体现。因此在拟定不同商品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来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三包装设计中的心理因素

产品、渠道、促销、价格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而品牌创立及产品的包装等又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内容。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品牌、包装往往是消费者识别商品的标识,也是商品流通渠道顺畅的保证。在现代消费品的领域里,超级市场、自选市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开架式商品陈列,使人们不再青睐传统的一张柜台分隔着营业员和购物者的形式。营业员的咨询作用,正逐渐被商品外表的形象化语言所替代。因此,商品包装必须以其美观的外表和恰到好处的色彩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必要信息,以引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这种橱窗里、货架上的无声竞争,显示出包装的特殊价值。

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判断商品品质优劣的标准大致有四个要点:①自己的使用经验或别人的使用经验和营业员的介绍;②对该商品功能、品质等方面的了解;③商品的价格;④商品的外观及广告宣传。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反应,外观包装精致、色彩协调的商品比起外观包装粗俗简陋的商品来说,更能够唤起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因此,商品的外观和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一些企业和经销商甚至把产品包装看得比产品本身更加重要。比如香水、化妆品、名贵酒类、高档工艺品等,其包装成本往往高出其产品本身。

包装造型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除了作为商品质量的判断依据以外,还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①商品不同的包装造型,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也不同。有的商品包装设计别致美观,可以用作收藏和摆设;有的商品包装可以作其他容器之用;等等。②商品包装的色彩造型不同,对消费者的心理作用也不一样,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的外观、造型、色彩等有着不同的反应。③不同包装的造型和使用的方便性也不同。

1包装的功能:

(1)引起重视和诱发兴趣。在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商品市场里,醒目的包装能够吸引和诱导消费者惠顾该商品。具有艺术感、时代感和名贵感的商品包装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购买行为。在市场上,一些高质量的商品加上高品位的包装,即使商品价格略高,消费者也往往出于对该商品的某种购买动机而乐于选购。

(2)促进对商品的认识。商品包装上一般都以图案和文字加以说明来显示商品的种类、规格、型号、式样以及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等内容。消费者能够在接触商品包装的同时获得商品的有关信息,对需要了解的商品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提高了认识商品的过程中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因此在提供信息这一点上,包装可谓是“缄默的售货员”。

(3)产品质量的知觉线索。消费者到商店购物时是用眼睛观察商品的,但实际上最先进入视线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的外包装。所以,商品的包装就成了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的一种知觉线索,这一线索包括包装上的信息、设计、颜色等要素。包装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对消费者形成商品意象具有直接作用。这种作用以联想为中介。一般情况下,精美华丽的包装会使人产生高档精品的联想,朴素简单的包装容易引起经济实惠的感受。包装设计中的知觉线索有时十分微妙。例如,葡萄酒的可旋密封盖比传统的软木塞开启时方便得多,而且用可旋转的瓶盖还能很方便地重新封上。但是长久以来,消费者在观念上总是把葡萄酒与软木塞联系在一起。于是,软木塞盖和可旋瓶盖在消费者心目中分别成为了名贵酒和廉价酒的不同知觉线索。

包装上的色彩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觉线索。在视觉效果上,色彩先于形状,而且比形状更具吸引力。一项相关实验表明,把质量完全相同的洗涤剂分别装入红、黄、蓝色的瓶子里,消费者产生的联想却是用黄色瓶子装的洗涤剂柔和,而认为用蓝色瓶子装的对顽固污垢最有效。

2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要求

商品包装要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欢,不仅需要结合化学和物理等学科原理进行设计,还必须运用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学等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包装外观形象,满足消费者对包装及其内容的消费心理要求。一般包括:

(1)方便,安全。包装设计必须考虑消费者的使用场合,力求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例如,提包式、折叠式包装便于携带;笨重物品要在其包装上安置把手,以便于搬运;方便面用碗形包装,罐头使用拉环式包装,香水采用喷雾式包装,以求方便使用;易燃、易挥发、易受潮的物品用密封包装;有的家用电器、药品在包装上要标明保管方法、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或“无毒”、无副作用等字样,使消费者产生方便感和安全感。

(2)形象。要让消费者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商品包装必须形象突出。例如,独特新奇的包装容易与常规的包装形式常常产生对比和反差;开窗式包装往往能满足那些急于了解商品“真面目”的消费者的求知和好奇心理;系列式包装的商品陈列在一起具有统一格调,给人以集中、完整的印象,比零星点缀的商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唤起购买欲;用鲜明、真实的事物色彩照片做包装,更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3)美感。力求从包装的形状、图案到色彩,浓缩欣赏价值和美感享受,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实践证明,富于艺术魅力的商品包装,可以促进潜在的消费者变为实际的消费者,甚至变为习惯或长久的消费者。

(4)联想。包装中不论是对式样、构图、文字、数字、线条、符号、色彩的任何一项设计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同看法,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因此,包装设计时必须高度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全面考虑消费市场的各种因素,充分掌握消费者的兴趣爱好与忌讳,力求包装的各项内容含义积极、健康、美好,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愿望。

3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

为使商品更具有吸引力,企业必须讲究规定的包装形式。各种包装形式的产生应以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为依据。为了使商品包装的各种心理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策略。

(1)按照消费者的习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生活经验、传统观念、生理特点等原因会形成一定的消费习惯,其影响有时甚至是很深刻的。因此,按照消费者的习惯设计商品包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策略。属于这种设计的一般有以下几种:①传统型包装。这是指某类商品能够长期沿用特有的包装,往往比较适应消费者的传统观念,便于他们识别与记忆商品,如茅台酒的包装就属于这种形式。②系列式包装。同一企业生产的用途相似、品质相近的几种商品,采用一致或类似的图案、色彩、形状、包装形式,便于消费者识别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从而增强对商品的信任感。③配套式包装。这是指用途相同、种类不同的数件商品组合成为一件的包装。采用这种包装,主要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和使用的方便感,也能给商品增加新鲜感和名贵感,如文化用品配套包装、礼品礼盒包等。④分量式包装。这是将商品按不同分量分装的包装形式,如营养口服液、茶叶、一些药品、小瓶装的高级名贵酒等。采用这种包装主要是想使消费者在使用时有方便感。有的商品价格高,一次性购买消费者难以承受,而分量少、体积小的包装却能使消费者产生便宜感,也便于消费者尝试性购买。

(2)按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设计。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生活水平存在差异,以及出于消费风气和社会性需要的影响,会对商品包装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消费者追求高贵华丽,有的喜欢朴实大方,有的喜欢新潮别致等。针对不同的消费对象,一般可以利用包装费用的高低、制作工艺的精简、包装形式的新颖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①等级式包装。这是一种与商品价值相衬的包装,一般同类商品的高、中、低档次采用相应的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和装潢要求。②特殊式包装。用于适应消费者的某些特殊需要,对价格昂贵、货源稀少、工艺精良的名贵商品,一般采用具有较高欣赏价值或珍藏价值、突出商品的名贵性的包装。特殊规格的包装能够满足消费者求名、求荣、求高档次的心理需求。③复用式包装。这是一种能周转使用或有双重用途的包装。当原来包装的商品使用完毕后,包装可以再次使用,或是移作其他用途。这种包装适应了消费者的一物多用以及求新、求利的心理要求,其所具有的实用性、耐用性和艺术性,不但使消费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而且客观上起到了长时间广告宣传的作用。④礼品式包装。这是一种装饰华丽、富有欢庆色彩、情感动人的包装,它符合消费者进行社交活动和希望与人沟通的心理要求。尽管礼品式包装商品的价格略高,但它增加了礼品的价值感,达到体现情感的目的,往往为消费者乐于接受。⑤简便式包装,一种成本低廉、构造简易的包装,它满足了消费者讲求实惠的要求。

(3)按照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设计。消费者的性别年龄不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也会存在着差异,对商品包装的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市场细分化的发展,这种包装设计策略越来越显著,成为拓展市场的策略之一。①男性化包装。适应消费者追求刚劲、庄重、坚毅、粗犷的心理要求,采用表现力度、男性气质的包装。②女性化包装。适应女性消费者追求温柔、典雅、清新、纤秀、细腻等要求,采用表现线条、韵律、女性魅力等的包装。③老人用品包装。适应老年人追求朴实、庄重的心理要求,采用传统与实用相结合,突出便利舒适的包装。④中青年用品包装。适用中青年消费者追求新颖、美观、大方、新潮、流行等心理要求,采用时尚与实用相结合、知识与情感相结合,突出自我、表现个性的包装。⑤少年儿童用品包装。适合少年儿童消费者追求新奇、生动、趣味、新潮、模仿、幻想的心理要求,采用形象、明快、色彩鲜艳、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包装。还要特别注意包装的形状,避免用有棱有角或尖状的包装,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4)国际市场重视环保的包装策略。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的过度包装和浮华包装也应运而生,导致不必要的包装造成了不必要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和一次性的生活消费品垃圾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成为一大公害。因此,世界环保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对环保包装相当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国家就相继颁布了相关的包装法规,有效地抑制了浮华和浪费性的过度包装,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属于欺骗性包装,例如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各种包装间的空位不得超过包装体积的25%。环境保护与大众的利益休戚相关,只要不利于环保、不利于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再华丽、再精美的包装也不可取。而环保型包装更能展现商品的附加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参 考 文 献

[1]徐萍.消费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2

关键词:软件产品线;面向服务架构;领域建模;可变性分析;系统化复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472-03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提高,以及快速的市场变化,企业正面临着成本、质量和交付时间多方面压力。

软件产品线工程是一种有效的软件规模化生产方法[1-5],它面向特定业务领域实现软件资产的系统化复用,从而降低了软件生产成本,缩短了软件产品生产周期,并能提高软件质量。但经典的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先决条件为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否则会导致产品线核心资产结构的不稳定,而核心资产结构不稳定可能会引发产品线的崩溃,失去软件产品线规模化生产能力。当今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为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业务应能够敏捷变化,这就要求支撑业务的软件体系结构能柔性变化,满足业务敏捷性变化的要求。因此现有软件产品线工程无法满足要求。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开发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敏捷系统是关键。SOA技术为实现业务敏捷性提供了有力支持,可以借助SOA建设一个灵活的IT来帮助企业快速应变市场并且引领业务创新。

为使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能在行业领域得到有效应用,本文把SOA技术应用于软件产品线工程中,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工程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利用SOA技术开发敏捷系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又能实现基于系统化复用的软件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交付时间。

1 面向服务的产品线架构设计方法

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线架构设计方法是一种自顶向下的系统识别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支持面向服务的核心资产复用的有效方式。

该方法的架构风格如图1所示,满足SOA开发的通用分层结构,架构本身被分为4个层次:分别是服务接口层,服务组合层,服务层,构件层。其中每个层次都代表不同的含义。接口层是由图形用户接口组件构成的,这一层服务于面向对象的产品线,为产品线提供虚拟接口,这些虚拟接口用来实现服务和服务组合的通信。服务组合层是由不同的服务集合组成的,这些服务集合可以用来执行一个完整的业务活动,或者一个完整的业务过程。服务层是由一些自制的、单一业务表示的服务构成,这些服务可以完成细粒度业务活动。构件层是由构件集合构成,构件本身为服务提供功能,确保并维护服务质量。

在图1中,架构中的构件、服务、服务组合以及服务接口构件都在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可变性,因此这些架构元素本身也具有必选依赖、可选依赖及可替换关系。

面向服务的产品线架构设计方法将软件产品线工程分为两个生命周期:核心资产开发和产品开发。核心资产开发的目的是为后续的识别过程提供指导和步骤规范,同时记录并执行包含可变性的通用架构元素。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这些架构元素通过专门定制来满足特殊用户需求或者市场阶段性需要。

面向服务的产品线架构方法从识别阶段开始,该方法的输入包括特征模型和业务流程模型,输出包括可能构件列表、候选服务以及候选服务组合。并且这些架构元素可以复用在所有的产品中。上述处理过程分为构件识别和服务识别。

在构件识别和服务识别过后,还要进行可变性分析。把构件和服务列表作为输入,定义并记录架构中相关的可变性,同时说明可变性如何影响服务和构件执行的。

软件产品线架构还要遵循一定的架构规范。架构规范包括使用不同的视角来记录架构,这是为了给不同的产品相关人员描述项目的关键点。在架构规范活动中,构件、服务、服务组合和它们之间的流将会逐一规范化。例如,架构将会被规范。在这个活动中,方法和规范在可变性的作用下由所有的核心资产开发工件产生出来,架构规范需要符号来支持可变性的表达。

软件架构是一个复杂的实体,不能简单的通过一维形式表示出来。因为项目对应有许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系统的关注点不相同,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系统是很重要的。

在架构规范过程中,第一步是定义构件和服务接口。接下来,不同的架构视角能被生产出来,包括:结构视角,分层视角,交互视角,依赖视角,并发视角和物理视角。结构视角描述了架构的静态结构,这个视角展示额架构中的构件,服务和服务组合。分层视角描述了服务在每一层上的组织结构。交互视角展示了服务和构件之间如何通过交流来实现特殊功能。依赖视角描述了服务和构件之间的依赖信息。并发视角描述了服务和构件之间的并行交互,这种交互也同样可以在交互视角中进行描述。物理视角展示了服务和构件的分别以及交互协议。

利用UML图的固有模式和可变性扩展可以创建这些视角。例如,构件图能够用于表示构件的结构视图和依赖视图,而交互视图和并行视图可以用来表示顺序图,服务依赖视图能用接口之间的关系来创建等。

2 可变性分析设计方法

可变性是改变或定制软件系统的能力。改进系统中的可变性意味着使它更容易进行特定种类的定制化。此外,系统可以预选确定一些可变性的类型,并且构建一个系统,同时在系统中预留出可变接口。

2.1 可变性分析

在该阶段,面向服务的产品线中的候选构件、候选服务以及候选服务组合已经被识别出来。在可变性复习活动中,定义并记录了必要的架构决定,这些决定是关于在特征模型和业务流程中表现的可变性如何被服务和构件执行。

可变性分析活动从分析候选构件和候选服务的识别开始。要以减少候选服务数量为目的来分析服务中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服务相似性分析包括比较服务功能,这时为了使相同的服务结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好的可变性表示,例如改变类属性或方法可以实施可变性。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可以作为内部可变性而融入到另一个服务中。同样的分析过程也可以用在候选构件中。这样一来,服务和构件就不再是候选元素了。

接下来,该分析还要解决构件如何执行可变点的问题。基于构建的开发可以被视为换一个实施技术,如每个变体都是由一个不同的构件实施的。同样,已经熟知的可变性实施技术能被用于实施构件内部可变性,例如面向方面的编程,条件编辑,配置文件和设计模式。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服务中。在这种情况下,面向服务能被作为技术而用于实施可变性,例如每个变体能被实施在服务中。面向服务的应用被定制化、改变服务顺序或者参与服务组合形式,以便实施可变性。一个可变点可以通过实施而改变一个类属性,或者一个类,一个方法,一个整体构件或服务。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很有必要去了解服务的内部可变性。

为了实施服务的内部可变性,例如一个能为不同目的而被定制唯一的服务,在一些情况下服务接口,必须反映服务包括的基本可变性,这些可变性保存在构件和类中。因此,条件编辑和参数化能被用于不同的目的,包括改变服务接口或者根据特定客户需求修改服务行为。代码转换工具的使用可以用于执行服务接口的可变性。

2.2 可变性设计

对于常规的架构来说,只要满足了单个系统的行为的质量目标,几乎任何实例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产品线架构则不能采用这一简单的方法来划分系统,产品线架构中有一组明确允许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非常大。这些变化在软件产品线中的产品同时存在,但这些产品在行为、质量属性、平台、网络、物理配置、中间件以及比例因子等方面可能是不同的。产品线架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变化点,支持变化点,及对产品线架构的适宜性进行评估。

为所有产品都获取正确的需求是困难的,特别是当不同产品的需求存在冲突时。这些冲突必须在产品线架构中予以解决。我们在产品线架构设计中在抽象级别上考虑了三种基本技术支持架构可变性:适应(adaptation)、替换(replacement )及扩展(extension),如图2所示。

图2 三种可变性设计方式

在使用适应技术时,一个组件只有一个具体实现,但它提供多种方式来调节它的行为。这些方式可以采用配置文件、运行时参数化、给组件源代码打补丁等形式来实现可选项。

在使用替换技术时,一个组件有多个不同的实现。每个实现都遵循产品线架构中定义的组件规约。在应用工程中,其中的一个实现被选择,或者特定于产品的一个实现根据给定的规约被开发。

在使用扩展技术时,要求架构提供允许添加新组件的接口。新增加的组件可以特定于产品的,也可以不是。与替换不同的是仅有一般化的接口用来添加不同类型的组件。基于替换技术,接口是特定于组件的做什么,仅在怎样做上存在区别。

3 软件生产实践验证

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工程方法,在社会保障领域开展了软件产品线应用实践。社保领域业务复杂,尽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但各地区都有自身的特殊性,适合于软件产品线工程开发方法。

研发工作涵盖核心资产的开发与应用两方面。软件产品线核心资产开发框架主要由核心资产、参考实现及资产库管理三部分构成。在核心资产库中,包含了需求资产、组件资产、测试资产、数据资产等。通过核心资产的系统化复用来提高本地化项目的复用度。

在软件产品线工程中,核心资产的研发是关键。由于社保领域的业务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核心资产结构需不断的变化,以满足业务需求的变化,因此采用了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线架构设计方法。通过动态的服务组合,实现服务流程的敏捷变化。

社保领域软件产品线工程实践验证了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线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核心资产复用(复用度达到了60-80%),节约了开发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

4 结束语

针对行业领域应用,把SOA技术应用于软件产品线工程中,提出了能够适应业务敏捷变化的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线架构设计方法。

面向服务的软件产品线工程运用,实现了核心资产系统化复用,产品工程开发组可以充分利用核心资产实现本地化应用系统的开发,有效地提高了QCD水平。

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在社保领域应用实践,实现了资产的高复用率60%-80%。软件生产实践证明了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在软件规模化生产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广昌.软件产品线关键方法与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2] Clements P,Northrop L.Software Product Lines: Practices and Patterns[M].Addison-Wesley,2002.

[3] Pohl K,Günter B,Frank J,et al.Software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Techniques[M].Springer,2005.

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3

1什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是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帮助设计工业方面的各项设备,各项物品的设计。他与传统的设计方式不同,通过CAD能够设计出来更高质量的、更高效果的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涉及到了生活中各个方面,设计到的学科也是非常广泛,有人体工程学,多媒体学、等等多学科。当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一个产品研发和创新的一个突破点,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规避产品可能出现的任何的问题,能够物品质量的提升。

2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前进现状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集中于对人机工程交互、智能化、以及新型的科学技术等的应用的方面的研究。

2.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造型的辅助设计。

这项研究已经有了近20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一种可以通过数据建立实体模型的程度。计算机辅助设计把可以看到的实物的模型做成了虚拟的模型在计算机上可以完整的看出来,更加形象生动,明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完善的数据作为支撑,需要做出来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功能,需要各种数据,网络的传送等等。这些对我国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广泛应用的CAD中,计算机辅助技术就为CAD做出了对主体产品的大致设计图的技术方面,对于完善的CAD出的产品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一方面是为做到一个设计完善的产品细节,当然曲面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就为产品的曲面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就是伴随着当今的真实物体的造型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中的草图的设计满足了传统的手工的绘制草图以及改善了CAD当中的不足的地方。这种草图的设计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有效的改善了作图的效率,另一方面有效的改善了重建草图的技术上的不足。

2.2当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人与机械的互动方面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为人们进行服务的,需要满足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把计算机的界面做到让人们工作的舒适。随着多媒体的快速的发展,虚拟多用户画面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当中虚拟的模仿真实的技术越来越真实,成为对人与机械的管理的设计、评价以及检查等工作的有效的助手。当今的虚拟的模仿真实的技术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对人机系统的测试、检查的手段。

2.3在CAD当中运用人工智能科技的方向的研究。

当今,智能化的CAD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提供重要辅助作用,可以对工业的设计的整个过程做出全面的支持,能够解决工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的问题。当今的CAD智能化的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CAD智能化当中需要拥有一个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创造性的思维,不能够以为的以本已存在的东西进行制造,要做到创新。设计本来就是一项重视思维思考的过程的东西,不能够一味的故步自封,不做创新。在设计文法方面,对产品的各个细节的改善以及造型、色彩的搭配、形式的文法、转换方式的文法等等都是当今设计文法的重要方面。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创新过程中设计人员有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产品的创新,当今的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品的生产的过程、生产的原理等方面的描绘方面。

2.4当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高

新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高新技术的同行、合作的工业设计是目前多数人的研究的热门的话题。虚拟技术、神经、遗传这些新兴的技术与CAD的充分的融合,并且优化传统设计这都是当今热点研究方向。在当今的世界中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绿色的问题,这就促使工业设计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也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所为工业设计的绿色化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产品的生产绿色化、产品的设计绿色化等。

3当今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一些趋势

3.1当今的工业设计的趋势

是能够在创造性、创新性的方向发展,实现大创新的局面;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需要能够应用各种高新科学技术,能够结合经济市场的需求做到工业4.0;工业设计需要做到人机关系的完善,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发展。

3.2当今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

虽然得到了大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第一,当今的CAD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做到立足于现代工业设计的大方向;第二,需要深刻的理解各项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要拥有一个创新性的思维;第三,需要能够做到充分的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做到全面的系统融合;第四,需要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要改变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

3.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开始向着

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4

本文介绍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和分类。以产品生命周理论为基础,总结提取了关于面向效用的PSS类型判定依据,并从生产者、环境、用户、产品四个方面进行可持续分析,建立PSS类型选择模型;基于TRIZ理想解相关理论,通过产品服务系统的理想化方向确定系统改进途径和进化路线,规划产品服务系统创新设计流程。

关键词:

产品服务系统理想化设计流程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54-02

20世纪中期,可持续理念和产品服务系统思想开始萌芽,随着现代社会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在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日益庞大,高投入、高成本、低收益的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主要城市早已由工业型转向服务型,建立起服务经济体系。

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PSS)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实现用户需要的某种功能或效用,使用户在不拥有物质产品本身的情况下,需求得到满足。PSS是服务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为企业提供实现可持续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物质产品的数量和能源的消耗,并保证企业的利益增长,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产品服务系统依据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以及用户对产品所有权变化情况的不同,我们可以将PSS分为三类:面向产品的产品服务系统、面向应用的产品服务系统、面向效用的产品服务系统。

面向效用的产品服务系统相较于另外两类产品服务系统,其服务化程度最高,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归企业或生产者,他们掌握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全。

随着地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资源日益匮乏这一不可持续现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低耗能,低污染的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将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结合TRI理论中的理想化规划此类PSS的构建流程。

1

面向效用产品服务系统类型判断依据及选择模型

1.1 面向效用的PSS类型判断依据提取

不同的产品服务系统类型具有不同的系统特性,这就决定了其类型判断依据的不同。面向效用的PSS服务化程度最高,对企业的实力基础要求最高,风险也最大,其主要的特征体现在用户权利要求_用户可以放弃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企业及各高校的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并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了数百篇关于产品服务系统的相关书籍、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报告,提取面向效用的产品服务系统的共性,并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因素从环境、产品、用户和企业这四个方面,总结和梳理了此类PSS的相关判断依据:

1.2 面向效用的产品服务系统类型选择模型

结合以上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企业在进行产品服务系统类型判断选择过程时,可以按照图一所示的模型展开。

企业在进行产品服务系统类型选择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从生产者、环境、用户和产品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将整个分析过程分为需求分析、关键决策分析和综合判断分析三大类。首先,针对企业和用户进行需求调研,得到企业和用户是否有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意愿;其次,结合实际调研情况,衡量这种需求是否有必要且充分需要PSS的建立来进行解决;若条件不能满足,则设计取消。若满足,将进行关键决策分析,主要针对用户权利要求展开,根据用户是否可以放弃使用权和所有权情况初步判断PSS类型选择方向。当用户不可以同时放弃使用权和所有权时,考虑选择面向产品的PSS或面向应用的PSS;反之,若用户可以同时放弃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企业应该先选择面向效用的PSS,最后进行综合判断评价,各项指标均满足,展开面向效用的PSS,若不满足,返回重新选择。

经以上模型和PSS判定依据,可以帮助企业判断是否适合开展面向效用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2 基于TRIZ理想化的PSS进化方向及途径

TRIZ理想化认为:产品服务系统的最终理想状态是―种理想系统,即没有物质产品,不消耗能源,却能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效用。在产品服务系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的物质产品想要实现最终的理想解,存在不同的途径,如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有用功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途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想要达到提高理想化水平的目标,可以用式(1)作为衡量产品服务系统理想化水平的公式:

ldeality=∑Benefits/(∑Cost+∑ Harms)

式中:ldeality表示理想化进化水平;∑Benefits表示产品服务系统的有用功能;∑Cost表示产品服务系统总成本(环境和资源消耗总量);∑Harms表示产品服务系统产生的不利因素(有害功能)。

实现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想状态,提高系统理想化水平,需要明确进化方向,确定进化路线,按照进化路线指出的具体进化阶段,明确系统的创新设想。

3 面向效用的产品服务系统创新设计流程

产品服务系统的核心在于通过服务的介入,逐步替代物质产品本身,使用户直接获得功能结果,满足其需求。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创新设计流程模型如图二所示,整个设计模型包括四个模块:

(1)设计调研模块

作为设计者在接到设计任务后,必要的前期调研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从企业、用户、环境、产品四方面进行可持续需求分析,了解企业和用户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析构建产品服务系统需求是否必要且充分存在,为PSS使用类型的选择、系统设计方向和设计过程实施细节提供参考和依据;其次,依据产品服务系统类型选择模型确定企业和产品适宜的PSS类型,进行系统展开设计。

(2)系统分析模块

确定产品服务系统的类型后,针对既定产品服务系统的主要结构进行分析,了解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的特性,分别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对产品系统、服务系统、支持系统的分析总结,选择产品服务系统的理想进化方向。

(3)进化路线选择模块

产品服务系统创新的目标是不断提升系统的理想化水平。提高系统的理想化途径是最大化增加系统的有用功能,减少系统有害功能,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依据系统进化方向,从TRIZ九条技术进化定律中选择技术进化路线,从而进行系统创新设计。

(4)服务系统构建评价模块

根据进化途径规划设计系统概念原型,并借助系统图和服务蓝图工具进行产品服务系统的构建与表达,然后进行系统方案的评估,如果没有提升产品服务系统的理想化水平,满足用户需求,则需要重新进行方案规划;如果满足需求,则结合系统产品进行理想化和满意度评价,进而得到创新性、实用性及可实现性相对较好的方案。

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5

关键词:图案色彩;服装面料;图案的组织形式;审美功能;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TS941.11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n the Color Relations in Pattern Design of Textile Products

Abstract: Patterns are widely used in textiles, fabric, clothing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y play crucial role in textile design and can be called the soul of textile products. Pattern design of textile products must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color relations such as similar colors, analogous colors, contrasting colors and complimentary colors. On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relations and laws can pattern design meet people’s aesthetic needs.

Key words: color of patterns; fabric; pattern organization form; aesthetic function; artistic effect

1 图案色彩综述

图案色彩在纺织品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装饰作用,图案与纺织材料二者构成纺织品的设计要素,图案色彩与服装款式和材料等 3 者构成服装的设计要素,图案色彩承载着服装面料的较高艺术效果,而且增强服装的时尚性,是人们追逐美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图案在时下的流行趋势中应用得十分广泛,是近期主要流行趋势之一。

图案的色彩和图形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图案,在色彩学中图案的色彩主要有和谐色彩和对比色彩两大类,两者在图案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则以和谐色彩为主展开论述。

2 图案色彩规律

以24色标准色相环为例(图 1),纺织产品设计图案色彩的和谐色彩在色谱中两种色彩相距最近,严格的讲就是两种紧挨的色彩,即在色相环上相距角度15°左右,可以称之为同类色(图 2(a))。以三原色为例,红色的顺时针同类色是黄调红,逆时针同类色是紫调红;黄色顺时针同类色是绿调黄,逆时针同类色是红调黄;蓝色的顺时针同类色紫调蓝,逆时针同类色是绿调蓝。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纺织品的色彩图案设计,是最为和谐的,但在实际设计中,同类色彩缺乏变化,艺术效果相对单一,会产生素描的单色效果,在日常纺织品当中比较常见,在真正的设计中也有一定的运用。同类色彩的图案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比较容易推广,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工序,另外也满足一部分人的审美需求,当前有很多人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对于过分花哨的图案比较排斥,所以同类色彩和单一色彩的纺织品受众群体还是可观的。

在24色标准色相环上角度大约45°左右,选择相隔一个色彩的一对颜色,例如红色顺时针方向的红调橙,逆时针方向的红紫(红调紫);黄色顺时针方向的黄绿(黄调绿),逆时针方向的黄橙(黄调橙);蓝色顺时针方向的蓝紫(蓝调紫),逆时针方向的蓝绿(绿调蓝)。与同类色彩相比在和谐度的绝对值上低了一些,但色彩的丰富程度升高了,这个范围的色彩称之为邻近色彩(图 2(b))。在这个范围内掌控色彩的和谐度,操作的图案色彩就有了一定的参照尺度。图案设计方案确立之后,如果色彩确定为和谐色调,那么画面的主色调就可以在同类色彩和邻近色彩中选择。从比较绝对的角度来看,和谐色彩的表现主要依靠以上两类色彩,再加上设计图案的完美造型,即符合美学原则的图形,最后结合纺织品的材料,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基本上就能够进行色彩图案设计了。邻近色彩图案在应用范围上相比同类色彩图案受众群更大一些,有更多的人喜欢这类图案的纺织产品。

只选择同类色彩和邻近色彩设计出来的图案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不够鲜活,缺乏应有的变化,这时可以在24色相环上适当改变一下选择,加大选择角度,使角度扩大到150°左右的对比色(图 2(c))。例如红色顺时针方向的对比色是黄绿色,逆时针方向对比色是蓝紫色;黄色顺时针方向的对比色是蓝绿色,逆时针方向对比色是紫红色;蓝色顺势针方向的对比色是黄红色,逆时针方向对比色是黄绿色。进入到对比色彩范畴,图案的用色种类就开始丰富起来,鲜活的色彩出现在画面当中,一改同类色彩明显的素描感和邻近色彩的单调感,使图案产生相对强烈的对比效果。

色相环上的互补色(图 2(d)),即角度在180°、相距最远的色彩,放在一起会互相排斥,如红色的互补色绿色(确切的说是蓝调绿),黄色的互补色紫色(蓝紫色),蓝色的互补色橙色(橙黄色),对比色相对于同类色彩和邻近色彩的丰富程度大有提高。同类色和邻近色图案画面处于人们审美需求的和谐阶段,到了对比色和互补色彩阶段,画面的效果就开始刺激人们的审美感官了,和谐遭到破坏。适度地对比色彩图案还能保持住一定的和谐度,一旦走到互补色阶段,图案画面的和谐度被打破,并产生强烈的刺激效果,甚至会给人刺眼或者不安的感觉。这种艺术效果只能满足小部分人的审美感受,绝大部分人群还是接受和谐美的。

如果创作者抛开色彩间的关系界限,力求画面完美的设计图案,则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图案形式,这种图案不是色彩的随意堆砌,而是在画面有主旋律、主色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3 和谐色彩图案应用

纺织产品图案设计在运用色彩学原理时,首先要考虑纺织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在不违背色彩关系学原理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为了使纺织产品能够批量生产,前期的产品设计要考虑色彩的成本核算,设计内容要包含色彩管理、色彩选定、色彩实验、色彩测定、色彩判断等,误差范围、统计整理等要设定流程,在进行产品设计阶段不同的色彩图案以及材料、印刷、涂饰、染色等都要做到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才能生产出和谐美丽、丰富多彩的纺织产品。其次要考虑纺织品的审美性和时尚性,因为纺织品除了保暖修身等实用之外,其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美化人类自身,使女人更柔美、男人更阳刚,这些不同的视觉感受就是纺织品的审美功能所在。除了服装之外,纺织品图案色彩的设计和运用还关系到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比如家装的窗帘、床罩、布艺沙发等软包系列纺织品,都离不开对纺织品图案色彩设计的研究。对于家装行业,纺织品设计的审美性和时尚性甚至超越了其实用性,所以纺织品设计的审美性在家装行业显得尤为显著。

纵观世界纺织产品发展历史,从粗纺到精纺,从麻布到丝绸再到各类化纤纺织品,无一不体现着人类纺织产品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及审美需求的不断演化。纺织产品的生产和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每一种纺织产品的问世,都会带来人们对这类纺织产品不同花色的时尚追求,正是这种不断的追求才促使人类社会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纺织产品色彩图案设计制作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会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改进和发展。时尚设计是引领纺织产品及其他工业产品不断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美的天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

[2] 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产品的设计方向范文6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设计和自动化的机械工程在多种技术的整合下逐渐的走向了成熟。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机械工业技术的组成,促进产品、功能、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让工业、农业、建筑行业的机器电气化向着机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虽然机械自动化在工程和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和诺理论在不断的完善,因此,具备多种发展方向。

2机械自动化的定义

随着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于机械自动化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协调和控制,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完成的机械,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力流的动态任务或者是和机电原件相互作用。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机制造设备的认识,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对精密度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和任务。已经开始由电子操作和计算机系统代替了人类劳动和控制系统,在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中,机器逐渐的取代了人类的位置。

3机械设备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3.1对机械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

不同的产品对于设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当今也是倡导小批量的生产也是根据客户的也不太需求来制定生产规模和产品的。产品之间的差异和功能也造成了对机器功能更大的考验。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应该根据机械自身的功能进行操作,这些操作都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综合项目的学科,主要是包括机电一体化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产品,主要是包括了设计,制造和特定的功能,这样能够满足要求,让内部结构有着明确的联系。

3.2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创新

不同产品的功能和系统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是可以根据产品来进行分类的。在投入市场以后,对于每一类产品的销售和使用也应该根据上市场的情况进行调节的。分析出功能的产品也是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先进的科技投入,增加了机械设备的功能,能够对数据、图像、文字等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相关的条件作出处理。除了在这些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还可以根据指定的设备和功能进行检测。从上面的内容是可以看出来的,对于机械自动化的设计和分析,有利于加大对机械设备的创新,不同的机械也是有着不同的用于,对于机械的适应应该进行领过的而运用。

4机械自动化的优势分析

4.1自主进行系统恢复和调整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机械自动化产品是可以根据需求来对程序进行调节,达到生产产品的目的。对于控制程序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可以做到修复的,不需要对机器进行整体的拆除。每一种自动化设备都是要保证设备自身的储备能力,对储备的数据要进行维护和正常的检修。

4.2自动加工和控制

机械设计的制造以及自动化是可以实现信息自动加工和控制。和传统的机械设备相比,机械自动化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加工的精度以及加工的过程都是由控制能力的提升。机械自动化产品是可以根据意图进行深入的扩展,使得产品的性能是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自动化加工使得产品在机构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程度的保障,这样就使得产品的精度和质量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4.3安全性能的问题是

自动化系统的生产首先就是包保证生产涉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是出现故障,自动化设备也是能够及时的报警,要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电力故障,是能够徐苏的将其转换到其他模式的,并且能够进行自动断电处理,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展,自动化产品是由于自动操作,对于一些潜在的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全面的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5机械设计制造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5.1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是未来机械设备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智能化技术将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进行综合。智能化使得机械设备具有一些功能,这样能够有效的代替人类进行一些危险性的工作,这样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人工事故。智能化的方向是机械设计以及制造者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未来,智能化机器设备将会代替人类的部分工作。

5.2模块的发展方向

机械设备自动化的产品种类是比较多的,对于机械借款,电器接客、动力接口等模块研究和制作的力度是不统一的,也是很难将多种功能进行研究和发展。模块化的发展给技术带来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对机械设计以及制造自动化产品生产的起来,还是针对加工表转化自动单元结构的企业来说,模块化的发展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模块化的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

5.3微型化的发展方向

微型化主要就是指向着自动化的观念和领域进行发展的,微型设备是具有大设备不具备的有点。这类设备体积是比较小的,耗费的能力也是不少,同时也是方便与进行交通袁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微型化机械设备是比较复杂的,也是需要进行精密的仪器。结论机械设备在设计和制造领域中具有高质量的特点,机械设计和制造都是依靠自动化来实现。本文主要就是从机械设计以及自动化原则和优势的角度出发,对未来机械化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发展方向主要是智能化、模块化、微型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以及自动化还将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晓军.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周元忠.创新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当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