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建设 酒店管理 现状 改革构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2-0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围绕高职高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一直在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酒店管理学》教学现状
《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后续课程有《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本课程与后续课程共同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从而实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基于酒店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服务人员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目标,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据职业能力的培育选择课程内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改变原来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内容,真正地根据酒店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境来设计课程,在原知识结构中进行提炼、取舍,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知识“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
经过《酒店管理学》的实际教学,笔者认为此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三个缺乏”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酒店管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实施中面临的难题。
1.学生缺乏管理学基础知识。本课程参考学时60学时,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饭店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趋势;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理解饭店组织结构及各部门人员职责,掌握饭店各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及管理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饭店有所认知,对饭店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服务部门有所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基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这就给酒店管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既要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又要讲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部门的管理知识。这样就造成教学内容多而杂,没有重点,有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所限只能泛泛地讲讲,不能深入。学生反映整个学期这门课讲的内容不少,但重点却不突出,多而杂的内容很难在脑中形成完整、全面、系统的框架。
2.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酒店管理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本课程的性质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当前酒店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酒店及酒店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酒店的基本业务和技能,明确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掌握酒店管理知识、具有服务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然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性很强,就应该在课程设计上有实践教学环节,而目前的“酒店管理学”课程设计却缺失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还是偏重理论,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3.缺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酒店管理学》在过去的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问题。常常出现学生“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实习结束后,对《酒店管理学》的主要内容记忆模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学完能记住,记住会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任务作为考核项目,既考核理论知识,也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综合性的考核可以通过运用理论知识加强记忆,加强理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1.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开设酒店管理学之前没有学过相应的管理学基础,缺乏相应的管理学理念,直接开设酒店管理学就需要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这一课,才便于学生理解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但酒店管理学只有60课时,很难系统地讲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只能粗略简要地讲解一些管理学的基本常识。
2.学习目标不明确。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不了解,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在原先的课程改革中,对本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将本课程分为饭店认知模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酒店市场营销模块、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模块以及酒店物资与设备管理模块。五个模块虽然包含了酒店的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但是在讲解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和学生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学习重点不突出,影响到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3.学生缺乏应用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没有生动的案例教学,纯理论讲授枯燥乏味,造成学生不会学习,不想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滞后,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内教材中,无法真正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企业的结合,酒店管理学理论教学不能向实践教学转化,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学生缺乏技术应用能力,一遇到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判断的灵活性问题就束手无策。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2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项目;设计
DOI:IO. 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08. 03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070-02
一、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项目的设计原则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相结合的课程。在理论方面,课程着重讲解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而在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既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酒店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实验项目的设计密切相关,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内容的基本单元,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项目,才能保证实验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验证、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酒店经营管理中的信息化问题。因此,实验项目的设计一要符合“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认识规律,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也不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那种单纯靠通过安排几次实验就期望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二要从课程目标出发,整体设计实验项目,并形成体系,单个实验项目在设计上要突出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能力或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并且要注意单个宴验项目相百间的衔棒与融合.最终形成完整的实验体系,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系统掌握相应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一致性原则。目前,由于各高等学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建立的时间较短,相应地对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研究也较少,还没有形成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标准、规范以及通用的教学模式,这就为教师进行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教师在选择实验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和遵循一致性的原则,即实验教学内容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相一致,实验项目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不能也不应该超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来设计实验项目。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招,而且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除计算机基础知识外,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语言、软件开发等课程大多设置为选修课程,因此,实验项目的设计一定要与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酒店管理知识相匹配,与理论教学内容相一致,绝不能将实验课程简单地变为计算机甚至软件开发课程。因此,设计出一套与学生知识相匹配、与理论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教学项目尤为迫切和重要。
(三)应用性原则。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本科专业,其专业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围绕专业目标的课程目标就更要注重应用性。具体到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就是让不具有酒店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深刻理解在酒店经营管理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酒店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因此,为凸显课程的应用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应该从酒店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尽可能选取酒店经营管理的实际案例及酒店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教学材料和教学软件,在实验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酒店的实际经营管理环境,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酒店经营管理实际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项目的设计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对酒店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清晰框架概念,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考虑和处理酒店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在熟悉对象的前提下,掌握酒店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这一目标,我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共安排48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学时,实验教学32学时。根据学生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知识水平的不同,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设计了一套由三个基本模块和一个拓展模块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模块一安排的是一个综合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已学习过的酒店管理方面的前导课程,以小组为单位,系统地总结和归纳酒店经营运行中的各种业务的操作流程,在各种操作流程中分析资金、信息等流动过程,设计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内容。
模块二采用目前我国高星级酒店普遍使用的Opera PMS客房管理系统进行演示和操作实验。在教学中按酒店业务流程,采取贴近酒店实际经营中的案例进行软件操作过程的演示,并设计系列、连续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操作,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Opera PMS各项功能的操作,以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需要。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3
“科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其与科学文化息息相关,而人文则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社会文化,先有人类文化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出来的更高级的社会意识,由于人文性的与生俱来,因此相比科学性来说更早产生,以上两者均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上所说是宏观概念,而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是其一个分支,此处的管理的科学性主要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经验累积掌握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控制方法,并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然后作用于管理工作当中,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即由实践得出真理,再由实践验证真理。人文性更多的则是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上两者相结合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因此两者具有共通性,一个重于理论,一个重于管理方向。
二、不同时代酒店管理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就我国而言,酒店行业最早出现在1980年左右,而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穿插在酒店管理当中,最终自成一体。本文就酒店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来分析科学性以及人文性在酒店管理中所处的地位。
1.酒店起步阶段
我国酒店业第一次发展机遇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内的酒店数量明显上升,合资或者内资是此时期酒店的主要模式。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合资酒店,合资酒店是指酒店的资金是中外方共同提供,这为外国酒店管理理念的流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国内缺少酒店管理人才,因此此时期酒店的经营者基本都为国外招聘来的专家,这些管理者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因此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为我国传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内资酒店为了与合资酒店相对抗,也改变酒店体制以及酒店的设置,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相继出台。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我国酒店业主要是探索制度方面的问题,毕竟酒店制度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因此科学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人文性也展露的头角,但还未能完全掌握,处于模仿、研究阶段。
2.酒店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酒店已经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体现在1990年左右市场出现了众多的酒店管理书籍,这正是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为酒店业的规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此时期人文性也有所表现,正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便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一样,但是此阶段的人文性尚未成为管理的中心理念,但是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当前酒店业现状
此阶段酒店的服务成为了经营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文管理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对此,酒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第一,公平对待员工,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潜力;第二,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合理的薪资待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当下酒店的重心已经转换到人文性当中,而人文性是以为科学管理为基础,两者融合共同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当中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1.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相比人类社会人文性早于科学性产生的事实,酒店管理则是先出现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酒店行业具有特殊性,并且在刚起步的时候并未具备自身的一套发展理念,基本都是照办或者模仿外国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服务质量低、经营方式不合理等,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将科学性融入酒店管理中,以便于尽快矫正酒店的发展方向,而随着酒店科学性的不断完善,心理学等精神学科的深入,人文性开始在酒店管理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总的来说酒店的人文性以及科学性之间的转换取决于酒店的发展以及时代背景,两种理念所着重的管理方向有一定差异性,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在当前的酒店管理中必须要将两者融合,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酒店管理。现代化酒店的人文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当中,只有依靠科学性才能保证人文性发挥到极致,而人文性反过来又会使科学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两者是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科学管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规律,因此其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客观性,而人文则是抽象的,因为其对象是人这一要素,而主观能动性又较不稳定,因此需要观察酒店内部员工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价值定位等方面,相对科学性来说人文性更难把握,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人文管理不断的发展。两种管理理念的研究方法有共同特征,即需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去粗取精最终实现较为优质的管理方式。其次,即使有科学性管理理念作为指导,酒店在发展过程当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尤其是员工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之间的冲突,这之后就要以人性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寻找能够同时解决两种问题的有效方式,应该尽量降低个人利益的被损害程度,因此只有带有人文色彩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酒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赢,同时酒店员工也更易于接受,并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转换到员工的服务当中,最终提高了酒店整体的服务质量。最后,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虽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仍然要分别区分,科学管理主要是利用规章制度来实现,规范酒店员工的工作,因此其管理效果更为直观,但是人文管理需要把握人员的抽象意识,这需要长期的情感培养,而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够达成,从酒店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人文管理在未来势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人文性与时展潮流相符合,并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因此酒店应该兼顾科学性以及人文性,实现酒店整体水平的飞跃。
四、结束语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酒店管理;创新;途径
针对新时期酒店业的变化,酒店行业企业应加快对管理创新途径的分析与应用。酒店管理创新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方向,避免了酒店各种问题的发生。针对不同的酒店定位,应该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经营管理者以消费者为中心展开经营管理内容,个性化的服务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一.在新时期下酒店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酒店管理服务质量差和服务不到位问题
近几年酒店行业虽然注意服务的管理,注重服务的质量。短期内的微笑服务会给顾客留下好印象,但对方便和快捷酒店来说享受大于注重。在长期的接触中。顾客也会丧失一部分。长期进行一种形式的服务化员工也会觉得生硬,过于形式主义化,顾客没有感觉温暖的情况下也不能再次光顾。员工工作中缺乏真正的人性化服务,服务质量差,服务不到位,不能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顾客没有归属感和家的认同感,同样也不会再次选择。
(二)新时期下酒店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不完善
酒店管理工作没有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员工无法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从而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奖罚制度不明确,针对的奖励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群,反映出了员工消极的思想(2)酒店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创新的发展,人员招聘不规范。
(三)没有个性化酒店服务
在我国众多的酒店中,所有的风格和定位几乎都是相同一种模式,顾客在选择时候无从分辨那家才是适合自己最理想化的酒店,最后随便做出选择。普通的酒店套房和高级套房基本不能满足大众的消费心理。在这样一个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酒店要有其符合自身特色的风格。并且与其他同类酒店相比要有个性化的差异,这样必然引起顾客消费。
(四)员工职责不明确,内部结构混乱
在新时期下,一般酒店都开设其他的服务项目,例如:休闲会馆,餐饮部和娱乐部门。而各部门的员工都过于重视自己部门的业绩,忽视了整体合作,各部门之间员工责任不明确,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给酒店发展带来了阻碍。另外,酒店的管理者处理员工问题不到位,导致整个部门的层次划分比较多,达不到一致发展管理模式,无法促进员工认真和积极细致的工作。
二.在新时期下酒店管理的创新途径包括
(一)完善和创新酒店的服务和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酒店行业的人才短缺一直是影响酒店经营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使得酒店用工环境、用工方法发生极大的变化。在新时期下,针对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应该对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进一步完善和改变酒店的服务和发展。首先,改变酒店在招聘方面的要求,标准和方式,以工作态度、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水平作为招聘的重点。其次,企业对员工定期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给员工带来发展的机遇,真正的做到留住所需,避免人员短缺带来的经营影响。
(二)提升酒店市场竞争力,打造酒店经营创新模式
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定位于创新经营,管理者感觉顾客的需求,环境,要求的服务和产品的完善与创新,来满足企业在整体酒店业的竞争力。酒店对高端宴会的承办应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合理化的标准,酒店经营理念以及产品服务工作中应针对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进行创新与完善。然后,现对于中低档酒店,面临得不仅仅是缺乏价格优势,而是面对高端酒店无竞争能力,同时,中低端酒店缺乏其独有的特色和打造适合本酒店的经营模式而影响其市场的竞争力。针对中低端酒店餐饮面临的问题,这类酒店必须明确经营定位。以一个具有特色的切入点为基础,打造酒店经营创新模式,赢得酒店市场竞争力。
(三)明确酒店的创新目标,适合酒店内外部环境
酒店业面临的内外部坏境的变化,利可以更好地让企业针对不同变化进行完善管理和创新,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酒店业目前面临用工环境和竞争环境变化,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酒店行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国际化酒店对中国酒店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新劳动法也造成用功环境改变,网络促销及团购经营方式的变化都要求现代酒店必须加快管理工作创新。针对新时期下得酒店管理经营活动中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企业应该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工作,明确酒店的创新目标,保证酒店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三.在新时期下酒店管理原则和关键点
管理原则:根据我国酒店管理的需求和国际接轨的经营方式,我国酒店行业市场应进行酒店营销创新。采取多种营销策划创新方式等提升酒店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酒店企业的文化认同是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维护和遵守的文化,员工在企业文化管理的氛围下维护和配合企业的发展,团队的凝聚力才是在竞争市场站稳脚跟的主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点:1.以服务为导向,酒店经营的关键点是“服务”,消费者能够切身实地的感受和了解内容。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出,酒店经营管理创新模式仍然离不开微笑服务。人性化的服务是对酒店顾客创新工作的基础,为顾客提供了便捷。
四.总结
从全文我们可以看出,在新时期下,酒店管理的创新途径是正确引导酒店的发展方向,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核心理念。酒店管理者根据酒店的定位,创新精神从服务,内容,营销,思维四个方面入手,以为消费者服务为中心开展先进创新管理理念和一流服务宗旨为创新手段,促使酒店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综合竞争力得到有利保障和构建。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人性化模式;酒店管理;企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酒店管理的发展需要。因此,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研究对人性化模式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促进酒店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人性化管理概述
1.1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作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人性化管理,指的是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在企业中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1]换句话说,人性化管理就是为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员工,提高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等的关怀。从而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等。
1.2人性化管理的内容
首先是情感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谓的情感管理,就是指加强对员工的内心关怀,使员工明确其自身价值和集体价值,提高其成就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有效减少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消极态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相关管理者要尽可能地宽容对待员工,积极采纳员工合理的意见,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和方法等。其次是自主管理。作为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自主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需要,自主制定并完成相应的计划和步骤等。[2]从表面上看,自主管理就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从本质上讲,自主管理依然是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领导对下属的常规管理”。但是,正是由于员工可以进行自主管理,才能够使员工可以立足于自身的具体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计划,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是文化管理。作为人性化管理的最高模式,所谓文化管理,就是通过创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理念保持高度一致,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通过进行文化管理,不仅能够使员工在企业中实现其自身价值,还能够有效减轻管理层的工作负担。
2人性化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
2.1有利于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
作为酒店企业的“上帝”,顾客越多,其经济效益也就越高。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性行业,酒店行业既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一种感情密集型行业。我们知道,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质量等对于赢得更多的顾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不仅能够使员工得到企业的情感支持,提高对酒店的服务精神,还能够端正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态度,提高员工对顾客的服务质量,从而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并获得更多的客源。随着顾客的增多,酒店的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会随之提高。
2.2有利于提高酒店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酒店企业间的竞争力也日益加剧。作为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管理对于加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酒店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提高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还能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与其他同等条件下的酒店相比更能获得顾客的认可。因此,在酒店管理中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酒店企业的竞争力。
2.3有利于有效解决现代酒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管理层次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酒店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来讲,现代酒店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人才的管理方面。我们知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员工也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只是依靠高新和福利等各种方式来吸引并激励员工,而不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等给予关怀,那么就很难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取得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企业已经转变了将“人”看作是一种生产成本的理念,并且将“人”作为一种宝贵的企业资源。但是,现代酒店管理在利用“人”这一宝贵资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企业员工有对高工资、高生活质量和高福利等方面的追求。但是,现代酒店企业如果只是满足员工这些方面的需求,并不一定能够使员工获得满意度。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在其《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对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这一理论可知,在人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后就会出现对高层次的需求———情感需求和个人价值,而这一需求的满足又能够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因此,现代酒店在日常管理中仅仅使用物质激励的方法并不能够长久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至于出现由于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员工不能够有效地为顾客服务等情况。但是,在酒店管理中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就能够极大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人性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使员工得到关怀,提高对企业的满意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酒店整体的服务质量。
2.4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酒店不仅需要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还要有效的提高其社会效益,树立现代酒店企业的良好形象。而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振奋员工精神、提高酒店员工的服务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把党和国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成功地运用到了酒店管理中,不仅提高了酒店员工的地位,增强了员工的主体意识,为员工巨大能力的发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还能够促进现代酒店的健康发展。
3实现人性化模式在酒店管理中运用的措施
3.1确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我们知道,人的认识对于其实际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同样适用,酒店管理理念对于其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酒店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事实上,单凭某一部门、小组或个人的个别行为是很难改变酒店管理的整体意识的。比如,对于酒店管理制度,如果管理者不能将其落到实处,就很难使员工的意识与企业保持高度的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不同,其权利也不同,对于其具体的实际管理工作是不可能用制度规范的。因此,只有确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才能够确保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酒店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才能够提高酒店员工对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约束个别管理者的一些管理行为,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管理氛围。
3.2完善员工的培训工作
在现代酒店管理中,为宣传酒店人性化管理理念、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各个酒店企业基本都会对其进行有关培训。一方面,作为提高员工对酒店认同感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性化管理理念不仅要在各级管理者中实施,更重要的是使全体对其有所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作为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酒店企业的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有利于促进员工个人的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有利于提高酒店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条件。
3.3建立健全相关的薪资福利保障制度
我们知道,员工来酒店工作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谋求自身与家庭的生存,他们的薪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实际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因此,作为员工一个最关切的话题,建立健全相关的薪酬福利制度是酒店进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体现。一方面,要根据酒店的实际经济效益,保障员工的基本经济生活;另一方面,要根据员工对酒店的实际贡献,给予员工一定的奖金鼓励,提高员工的成就感,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为酒店的业绩再创新高。此外,酒店还要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福利制度,解决员工在工伤、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忧虑。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薪酬福利制度,有利于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工作团队,有利于帮助酒店企业留住其所需要的管理与服务等人才,从而提高酒店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3.4要搭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平台
作为最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特征,与员工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对于酒店管理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酒店中最宝贵的财富与资源,员工需要酒店管理者在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关心与照顾。我们知道,普通的酒店员工大都在酒店一线服务,时常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其工作压力常常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在现代酒店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搭建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平台,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员工精神上的压力,还能够有效地缩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使员工的思想与行为能够更加地符合酒店健康发展的需要。此外,酒店管理者通过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员工对酒店管理的认可,还能够有效解决员工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困难,提高员工的学习和生活水平,加强员工对酒店企业的认同,自觉做到维护酒店企业的形象与利益,提高酒店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4结论
作为现代酒店管理的主流观念,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酒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能够防止酒店优秀人才的流失,保护酒店发展的基底,还能够有效提高酒店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高员工和顾客对酒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酒店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茜.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J].商业文化(下),2012(1):48-49.
酒店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6
随着海南旅游国际岛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海南酒店业发展势头迅猛,对酒店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海南省本科院校为了顺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服务业特别是酒店业的经营与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拿客房部来说,以前的客房部经理只需要关注客房的清洁卫生,但现在,为客人提供干净舒适的客房只是经理的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客房部经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机械工程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节能,进而能够节约酒店运营成本,并带领客房部全体员工主动积极为酒店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此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新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和新观念(低碳、绿色和环保理念),此外,随着国际客人和国际员工的增多,对客房部经理的外语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些变化,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客房服务管理”的教学也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客房服务与管理”是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属于实操性很强的课程。然而,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通常会存在这样一种疑惑:如何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平衡。如果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如果偏重实操能力培养,又会模糊跟高职高专学生的界限。“高校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教学体系中,专业设置不可理,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产学结合。”这两种结果都非行业和学生所期望的。笔者根据在其在酒店的从业经验和“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实操技能过硬的酒店客房部管理人才,需要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对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进行改革。
一、教师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师是否具有行业从业经验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客房部都是酒店最大的部门,拥有的员工数量也是第一。但客房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却相对较低,因此,对员工有效的管理,并使之主动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客房服务是客房部管理者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拥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能够把课本知识跟实际工作环境有机地结合,能把课堂内容以鲜活生动地形式讲述给学生;如果教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仅仅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其课堂效果肯定不佳,学生也会丧失对这门课的兴趣。笔者连续三年对某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其如何看待酒店客房部M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对酒店客房部带有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在此情况下,如果任课教师无法在课堂上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适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不难想象,学生将无法对酒店有正确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也不太可能有一个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教学方法
(一)实践教学法
“客房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室,会定期组织学生去星级酒店客房部见习,并定期邀请客房部相关管理者、一线员工举行职业分享会。此外,笔者还建立酒店与学校的交流QQ群或者微信群,邀请酒店员工和在校学生加入。采用全方位、动态化、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教学案例、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网上互动答疑等模块。
(二)实验教学法
几乎所有的星级酒店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因此,“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必须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利用酒店管理软件OPERA,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用OPERA亲自模拟操作酒店客房房态控制、酒水管理、信息沟通、失物招领、成本控制等工作过程,了解和掌握客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
客房服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理论知识跟案例的结合,即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中。相关的案例必须是鲜活的、真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课堂案例讨论、课后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双语教学法(中英文)
随着国际客人和国际员工的增多,客房部经理需要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尽管本科院校为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大学英语和酒店专业英语等课程,但这对于完全掌握一门外语还远远不够。因此,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课件都是中英双语显示,每一堂课都会总结跟客房相关的重点词汇及表达。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笔者还会推荐相关的英文专业教材,布置阅读任务并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获得真正有用的技能,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教材
合适的教材是教师备好课的基础之一。目前国内市面上适合本科阶段使用的关于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材数量不多,质量更是参差不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跟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对教材的要求也更高。教材内容除了要介绍客房部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和标准外,更要强调管理理念、管理原理和客房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