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1
关键词:花货;诗画;创作
1 宜兴紫砂花货的发展
在紫砂花货这一品类中,每一把紫砂壶都是一幅立体的画卷,其画面有简有繁,以装饰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它们以各种不同的身姿展现在人们眼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给人们带来美感。在手中把玩日久,对作者的设计理念、所表达的情感也能逐渐有所体会。因此对它也更加珍视,这就是一把好壶能带给壶友的诗情画意之美,也能把观赏者带入意在画外的无限遐想之中。
宜兴紫砂花货壶的装饰大都以浮雕、半浮雕、贴塑为主,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花叶果木、生活用具的图案皆可点缀在壶上,成为引人注目的画面。以莲为主要装饰画面的紫砂壶由来已久。在紫砂壶初创时期,继供春之后的时大彬曾制作过“僧帽壶”,从壶盖开始整个壶分为六等份,壶冠分五瓣莲花,而第六瓣则改为流。“僧帽壶”以其吉祥的寓意、简练的造型、完美的组合成为紫砂壶的经典之作,历代仿者不绝。
清代康熙年间的制壶大家陈鸣远制作的“莲形银配壶”,在壶周围饰八片宽体莲瓣相互交叠;瓣形肥厚,瓣尖微微上翘而具有动势;直嘴、无把,在壶肩前后安装有一藕节形的银质提梁,便于提携;在莲瓣上刻有行楷铭文:“资尔清德,烦暑成涤,君子之交,以永朝夕,鸣远”。一壶在手,“以永朝夕”,壶也成为了人的“知己”。所以,一把壶只要设计得好,不仅具有诗情画意之美,还可对人的品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2 创作心得
天下万物,无处不存在美。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意、时时关心,把生活中美的瞬间捕捉下来,用艺术的眼光对之进行提炼,成为作品中“最精彩的画面”。“莲韵壶”就是一幅写实的“荷塘风景”画,在光润的壶身上用段泥以堆、贴的手法塑了一朵盛开的荷花,旁边是一朵小的花蕾作为陪衬,以细而柔的荷梗连接到壶嘴;壶嘴用墨绿泥塑成一卷曲的荷叶,上面的叶脉细而清晰;以段泥塑三藕节作为壶把,取其自然形态具有粗细、长短的变化;在壶盖上各塑一荷叶、莲蓬、青蛙,莲蓬、青蛙为壶钮,青蛙蹲于荷叶之上昂首、鼓眼、张口,仿佛在鸣叫。不由地使人联想起宋代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它们以捉害虫、保丰年而赢得人们的喜爱,而这里的荷塘蛙声则别有一番情趣,这是大自然的一幅生动画面,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使动物与植物相处的十分融洽。由于在塑件的用色上十分讲究,塑在紫玉般的壶上显得十分悦目。忙中偷闲,用该壶泡茶既能领略到画意诗情,也能起到“润喉、涤烦、去闷、怡神”的作用。
“六方莲洁壶”其装饰手法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壶嘴、壶把与壶钮以具象为主,壶嘴塑为荷卷曲的嫩叶,壶把为荷梗,上部扭曲后连接到壶身以求变化,断面可见荷梗天然形成的小孔;壶钮塑成荷的花苞,在六方形的壶身上塑了六片莲瓣,由于设计的需要使之规整化,形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莲瓣厚重而适度,边缘清晰而柔和,瓣与瓣之间上密下疏,视觉效果十分妥帖,成为了荷的主体装饰。莲对于佛家来说具有圣洁、祥和的寓意,代表一方净土。该壶的设计理念以莲代表圣洁的含义,故取名“六方莲洁”。“莲洁”也谐音廉洁,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洁身自好,则我们的社会环境会更加和谐。
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2
【关键词】风景园林;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景观改造
1.导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2团中学属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由于即将承办第十师中学生运动会,原有田径场地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对其进行改扩建,且现状校园道路系统及绿地景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进行交通、运动场地、绿化景观、文化底蕴等方面的重塑与改造。
2.项目概况
182团中学校区与团部广场相邻,北侧为灌溉渠道。灌溉渠两侧绿树环绕、翠蔓飞悬,远期将规划成为团部滨河景观带。
由南大门进入校园,东西两侧分布有两块面积较大的绿化场地作为学生课余休憩、畅谈的休闲空间。绿地内部由卵石碎拼铺设的园路将亭、廊、雕塑小品等几处节点相联系形成景观游线。但各景点独立存在所表达的景观意境无连续性,且各雕塑小品之间风格迥异,主题不统一。
3.改造设计原则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技术和使用方面的特点,校园景观的重塑也应本着人本主义原则,以学生为本;本着生态优化原则,运用复合生态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局部区域和城市的共生;本着创新开放原则,以开放型的校园环境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本着地方性原则,突出地域特色,以园为核心体现人文内涵,形成规划特色等理念,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启发智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户外场所。
4.改造设计方法
校园内建筑的布局与围合形式界定出了许多小的空间,这些空间或是半围合的庭院或是半开放的景观走廊。建筑围合的硬质小空间和绿化种植围合的软质的大空间,将被设计成小的文化空间和大的自然空间,小的文化空间再串联成大的文化空间与自然空间相结合,这样使得布局形式更加整体化,同时也便于文化在景观中的表达与融合。
4.1 注重空间的多变处理
校园南部及东南区域现状被划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绿化空间。在每个空间既考虑到内向型空间设计(即自身的观赏性),还考虑到外向型空间设计(即作为一个好的观景点)。而西侧及北侧的运动健身区域通过不同的运动剪影雕塑,围合出多个小的休息空间,增加空间的丰富性和视线的多变性,真正做到移步异景的景观效果。
4.2 协调各个空间,加强校园整体格局的凝聚力
在设计中注重内外空间的交流和渗透,注重功能的合理,校园发展采用组团式发展格局,总平面布局在确保满足中学与小学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加强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校园进行资源整合,积极构建交流平台,促进绿化及运动场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也确保校园格局的统一性。
校园景观由两个绿化组团、两条景观廊道、五大景观节点构成。图表1中红色轴线为读书文化景观廊道。绿色轴线为体育文化景观廊道。两条廊道分别对应各自所处区域的功能性。成为校园内文化提升的重要表现区域。廊道内几处景观节点即成为廊道景观序列的核心及点。
图表1.
校园周边为道路绿化及远期建设的滨河景观带,周边绿化景观的渗透也充实了校园景观,使得校园景观与外界得以联系和延续。
4.3 注重读书文化在景观设计中体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校园景观脱离了校园文化的内在本质随意建设,这失去了校园文化的根基。校园普遍上华而不实,看上去很美却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与学习行为本质的关联及与校园自身特色的关联,很难引发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该项目中读书文化景观廊道采用读书的3个境界来进行景观设置。
4.3.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寓意做学问成大事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理解事物的概貌。进入校园右侧面向校门,将校训以印章的形式题刻展现。借助现状将两处观景亭命名为“伫望亭”,呼应该区主题。东侧乒乓球场地边缘以绘画及展板的形式作为宣传校园文化的展示墙。区域内结合植物物种布置了几处景石,题刻“致远”等字样起到点景呼应主题的作用。
4.3.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易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进入校园左侧面向校门设计景观置石,题刻“博学、笃行”告诉学生要学识广博,践履所学,知行合一,作为对景关系同时也点明了该区读书境界的核心含义,向西便来到月影门将前后空间进行划分,通过题字景观廊柱、矮墙阐述第二种境界的原意及衍生含义。同时通过虚实结合的景观墙来表现在成功之前反复探寻研究的学习过程,墙上可彩绘具有激励、告诫的标语。
4.3.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比喻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将知识转变成生产力。“悟”园的设计,是有一条碑廊将两处观景亭相联系,碑廊内展示各著名科学家科研成果对生活及社会的贡献,也呼应了该区的主题。
4.4 通过雕塑小品设置体现富有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
图表1中的绿色轴线体育文化景观廊道,是为体现体育文化氛围建设的,增添校园景观的互动性及趣味性。位于廊道西端尽头设计一处融合多项运动的景观浮雕墙,展现了各类运动的精彩瞬间。沿路北侧间断设计跑步剪影彩钢雕塑,将视线引导至西端景观浮雕墙上。设计对各类运动场铁丝网墙进行改造。将各类运动的瞬间以剪影的形式同铁丝网墙相结合。光与影的变幻会出现在一天中不同时段产生不同景观效果。
这种浮雕墙和彩钢雕塑在体育文化景观廊道设置上遵循对景及点景的手法,做到点题、衬景,烘托主题之用,刻画出校园体育文化特色。此类雕塑小品在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同其它造景要素相结合, 达到愉悦心情, 使人精神振奋的效果。
整个校园景观设计通过以“高起点、规范化、前瞻性”的根据,努力的把学校建设成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既体现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
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3
一、陶艺壁画的发展
传统陶艺壁画
“陶艺壁画”最早的雏形来源于战国后期的画像砖,是在人类学会了烧制砖头并有了制陶基础后,人们需要对建筑表面进行大量的装饰随而出现的装饰表现形式,历来与建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国古代的琉璃壁画当时很盛行,例如至今都还保存完好的大同市九龙壁,它是由上百块塑面相拼而成,花纹复杂,衔接坚固。文艺复兴时期多以釉砖彩绘为主,这时的釉色非常丰富。题材大多描绘神话故事。传统的陶艺壁画综合了绘画形式与材料的结合并易于保存,为现代陶艺壁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
现代陶艺壁画
现代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时代。材料更新、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使陶艺壁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型材料的大量使用,其面临着革新与创新。工业化的生产带来了瓷砖的产生,依靠机器可以批量生产,并出现了精致的画面、色彩丰富的陶瓷饰面。在满足了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艺术家的参与令陶瓷壁画有了新的风格,新的技法和新的表现手法,著名的西班牙画家米罗设计了大量的陶瓷壁画,大多是室外或是露天下的公共场所。日本是一个陶瓷发达的国家,它的现代陶艺壁画的运用非常广泛,有许多陶艺家和建筑师参与进来。中国的现代陶艺壁画随没有紧跟着世界的脚步,在艺术观念上和内容以及数量上不及外国,但也出现了新材料和新工艺,如花釉壁画、三彩壁画、釉上彩壁画、釉下彩壁画。首都机场在八十年代制作的一系列陶艺壁画就是其典型的代表,无论在题材和工艺上都有了新的进步。如今艺术发展多元化,新材料总是替代着旧材料,创作者如何继续创新表现陶艺壁画的独特魅力,如何利用好传统留给我们的财富,对艺术创作者无疑是一个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二、现代陶艺壁画的创新
(一)现代陶艺壁画在观念上的创新
艺术表现精神世界,它要求创作者有灵活的思维,和不断更新的观念,这也是创作者的出发点。现代陶艺壁画观念受现代设计思潮。。建筑设计理念和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其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创作者思想的体现,是通过多元的方式展现。现代设计走过了功能主义、装饰主义的纯粹一元设计,到当代设计的多元化。
传统的陶艺壁画因为有其材料和空间、观念的限制。主题多在阐述故事、传说或是宗教类的题材。而现代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上多有变化,因为信息爆炸,使艺术家关注的方向越来越开放。对社会、环境、情感表达下的陶艺壁画,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描绘历史场面重复性表现相比,更能与现代建筑相搭配,与生活接轨。例如当代的装置艺术出现在公共环境中。利用陶瓷这一媒介表现其墙面艺术。韩国陶艺家朴善宇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关注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公共环境空间,创作出来的陶艺壁画。是抽象美和装饰美的结合,在公共环境,统一又很有亲和力。
(二)现代陶艺壁画在材料上和表现上的创新
如今材料可以成为创作的主题。出现各种肌理和抽象的质感表现。创作者对陶瓷进行了的实验,与其它材质相结合,如陶瓷和纸、玻璃、金属、纤维等等相结合出现了一种材料刺激下的艺术感。
现代陶艺壁画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半浮雕、自由排列的组合方式,亦或是抽象的表现形式。当下一些前卫的陶艺壁画空间元素多元,层次丰富。北欧艺术家琳·伍重(Lin Utzon)在一个建筑外观上进行的陶艺壁画创作,在空间表现上结合了意像和色彩。自由式的形式,简洁而不失理念,令建筑装饰体现了新的视觉感。我国的陶艺壁画数量上有限,但也重视陶艺壁画在空间概念下的表现。陶艺家黄焕义是一位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他的拼贴是造型手法里常用的方式,把青花瓷打散重构,形式感自由,又不拘泥于传统上的束缚,这是实验性的结构,令观者在古今中邀游。同时现代陶艺壁画的表现技法多样。半浮雕的形式和与其它材料相结合的效果,在现代很流行,同时其装饰手法上借鉴水彩、国画写意手法等特点。
(三)现代陶瓷壁画在艺术语言上的创新
利用科技作为艺术媒介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有其时代的特征性。陶瓷印照片技术,就是把数码影像印制在陶瓷上。把它运用到陶艺壁画中为艺术者提供了另一种表达形式。挪威有位艺术家乌拉里斯莱鲁德在这方面运用的很广泛,他的《华夏门洞》就是这一典型的体现。
绘画语言和设计语言的结合是表现情感的一种创作方式,当代设计语言从繁到简的形式更具玩味和思考性。例如有意味的符号化形式,纯肌理变化的表现,日本陶艺大师会田雄亮就是其一代表,他的作品经常出现这些设计语言,构成感和形式感很强。
三、现代陶艺壁画的未来发展趋势
陶艺壁画与环境、空间的搭配下,多利用在建筑外观上。不可忽视的是新型材料的出现,使陶瓷壁画作为公共艺术开始减弱,这一冲击刺激着陶艺壁画创作者寻找新的路径。但陶艺壁画艺术典型的标志性、丰富的装饰性、给我们带来不同感觉的怡情性等独特的个性,也正促使它开始在多方面进行发展。国际上的陶艺壁画多以日本、美国为代表,讲究建筑设计观念的综合结合,其形式与材料上发展超前。尤其日本人把这种集艺术的综合特征和高文化含量的陶艺壁画,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公共场所里,形成了建筑公共场所的独特景观。我国为了与国际上的陶艺壁画与时俱进,正摆脱着传统思想和主流思想的禁锢,吸收着各个方面的先进资源,同时与各式文化和艺术的边缘进行思维上的冲击、结合。当代陶艺壁画的发展经过历史的洗礼再到当代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刺激,正在与时俱进。正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川.陶瓷壁画艺术.[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4
园博园规划片区总面积6。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0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园博园主展区、生态湿地公园、水景及水上运动、温泉度假村等商业配套设施。园博园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以此为基础,分期规划建设东边的自然原生岛、西侧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园、石文化园和北侧的山林休闲园,形成一片中央公园式的大绿地。
我们这次主要参观了园博岛(主岛)、闽南文化岛(辅岛)和贯穿两岛的园博大道,其余诸岛尚在分期建设中,未对外开放。主岛占地76公顷,分别为中国四大园林流派园区(江南园区、北方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风景园林师园区和公共园区。走进园博园能清晰地感受到各地园林艺术不同风格和魅力,领略到古今中外园林艺术迥异的美感。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各主要展区的情况;
1、园博大道:,园博园大门是以厦门市鸟白鹭为原型,塑造了“白鹭展翅飞”的优美造型,非常具有动感和地方特色。园博大道宽30-50米,总长约2100米,具有景观交通休闲多种功能,是园博会的主轴,形成了贯穿南北的主要空间轴线。以“花好月圆为”主题,起点为“花之门”,与之相呼应的终点处放置外径36米的名为“月光环”的大型景观构筑,设计理念来源于月的阴晴圆缺,它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不由使人联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期盼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此时、此地、此景,感觉非常协调,境由此生。除此之外,整个园博大道仿佛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花境的运用使园博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得到了全面的诠释。沿途不断会开辟供人休息赏景的小空间,放置雕塑小品、坐凳和花架凉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江南园区:参观了以南京、成都、济南为代表的共10个城市展园,采用江南园林理念设计手法,布局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粉墙黛瓦”风格展现江南的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建筑沿河沿街,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3、北方园区:以北京、天津、河南为代表共有六个城市展园,充分利用了山体的景观控制性,紧扣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意境的精髓,房山石、垂花门、汉白玉拱桥等园林要素的运用强化突出皇家了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和庄重的风格,建筑庄严、厚重是这一园区的鲜明特色。
4、民族风情园区:以一个民族风情广场为核心,突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主题,融合和组织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区。有西藏、云南、蒙古、新疆石河子、贵阳、呼和浩特等城市参展,各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特色鲜明,置身其中仿佛身临其地。
5、现代园区:共参观了上海园、重庆园、烟台“烟景荟园”、合肥“和园”、威海园等9个城市展园。整个园区以“时代乐章”为主题,设计简洁大方,采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塑造了丰富的园林空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6、国际园区: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埃及、墨西哥、美国、新加坡等24个国家的展园。展示世界各地的园林特色和建筑风格。如新加坡的“狮身鱼尾”雕塑、非洲草原的“金钱豹追逐羚羊”的雕塑以及荷兰的“大风车”无一不体现着各国的地域特色。
7、风景园林师园区:分别参观了王向荣、王浩、朱建宁、俞孔坚、章俊华等8位国际青年风景园林师的园林作品,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他们运用了诗的语言,灵活运用空间艺术,耐人寻味,创造了符合场地原有特质的诗情画意,同时又特别崇尚简约、节约,摒弃了造园中大兴土木,为造景而造景的弊端。
8、闽台园:是集中反映闽台文化的场所,是主办地福建及近邻台湾园林的共同展示区。意在反映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同属一个中国的思想。
通过紧张的游览,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1、园中园的处理手法。
在园博园主岛上分别布置的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和风景园林师园区等园区,各园区分处主岛不同方位,与整个园博园不可分割却又自成体系,包括道路系统、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的设计运用,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与园博大道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游览体系,营造出一个个形散神不散的景观空间。
2、比例和尺度合理宜人。
作为集会、庆典的重要场地,园博广场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而且必须满足景观比例和尺度的要求。在设计手法上设计师采用了“尺度变异”的手法,用夸张的尺度通过巨型花盆改变广场的尺度感,60CM宽的花坛压顶,近3M高的花盆,使之与宽阔的园博广场尺度协调统一。而在其他小面积的园区内,你就会发现与人的活动尺度相协调的诸多小空间,如小型花架和亭廊等。
3、设计手法形式灵活多样,变化多端,充分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
例如:园博广场的设计主题“鹭舞琴韵”,地面铺装以深浅带状形式寓意琴键,“白鹭”造型灯仿佛一群白鹭飞向水面,映衬厦门特色“钢琴之岛”和“鹭城”的美称;以“白鹭展翅”作为设计灵感的门形构架为入口标志;青岛园以青岛啤酒瓶造型设计的坐凳等等,那么自然,那么贴切,使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想象力。
4、空间布局内聚外扩,空间不断被分割和转换,形成了诸多景观丰富的小环境。
这里让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景墙的运用,用植物材料编织的景墙,雕有金属浮雕的景墙,油画彩绘的景墙,江南的粉墙黛瓦景墙,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的形形的景墙,花窗框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框景、借景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形成了空间相互渗透,景观相互因借的艺术效果。在不大的空间里使人感到的是“咫尺山林”、“步移景异”“柳暗花明又一村”,引起游人进一步寻芳探幽的欲望。
5、注重各地地域文化,历史内涵的挖掘和意境的创造,地方特色鲜明。
无论是现代园区、江南园区还是国际园区、北方园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构筑了带有明显导向性的公共主题园。各园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区别于其它城市和国家的特异性景观。尤其是国内的展园充分展示了以现代手段诠释传统精神的设计构思,其实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园林以物寄情,营造意境的手法,文学、绘画、书法应用其中与造园艺术相结合,烘托气氛。
6、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雨水的收集和能源的开发。
生态的建造方法和环保材料在园内被应用,如大面积广场道路铺装采用透水性铺装,建筑屋顶绿化作为保温隔热层、垃圾桶采用环保型材料,分类回收垃圾。雨水收集系统贯穿整个园子,大大节约了水资源。风车不仅作为园博大道上美丽的风景,而且风力发电为园子的照明系统提供了电能。
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5
【关键字】地铁文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
1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其概念最初是以城市雕塑和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需要艺术来进行城市的美化与装饰,于是一场“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文化运动悄然兴起[1]。地铁公共艺术是指地铁站台内和进出口的空间环境艺术。地铁公共艺术是公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可参与互动,充满趣味性。这不仅让穿梭于地铁公共空间中的乘客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在乘车的同时还能够享受丰富的视觉体验。另外,这种公共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连接了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城市的发展。这在增加了人们对城市记忆缺失认知的同时,也创造了城市的未来发展与目标,使整个城市的友善表情得到绽放。地铁公共艺术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地铁站台中,营造着地下空间。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形式、表现材质等方面,都应尽量摆脱传统那种单一的表现方式、打破僵化的格局,让冰冷的现代科技空间更富有人情味,让艺术气息渗入到整个都市环境。这种艺术表现方式通过融合地域特色来彰显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及其不同地域环境所造就的独特文化特征。例如,台北新庄线行天宫站的地铁公共艺术“国泰民安”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而又不失文化内涵,该作品通过在其地铁公共空间的墙面上装饰有八家将的脸谱表达了祈求国泰民安的意象。该站点的设计不但向乘客传达了站点的方位感,又清晰地传达了该站点的公共艺术设计理念,这形成了行天宮独特的风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向世界展示了台湾的文化魅力及地域特色。
2地铁公共艺术的作用
地铁公共艺术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随着现代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地铁公共艺术已经从纯粹的意识形态宣传转向艺术形式语言探索的阶段,开始注重与当地文化及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逐渐强调文化的整体发展与对话,并与城市环境和公共设施相呼应。例如,北京地铁国家图书馆站以书籍作为站点的创作主题,其站台侧面的立柱设计采用银色的线条装饰模仿书页效果。地铁站厅内部墙体通过用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了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彰显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在图书界的丰富完整性及权威性。地铁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在塑造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甚至精神风貌以及当地人的气质和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每个城市、区域的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的地铁公共艺术则在其中起着一个重要载体作用。因此,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如何反映这个城市,如何拉近公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让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是值得让人思考与反思的。北京是国内最早建设地铁交通系统的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便将地铁公共艺术品设置在地铁空间中。通过对北京地铁的调研来看,地铁公共艺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地铁13号线西直门地铁站内部装饰有张仃创作的壁画《大江东去图》及《燕山长城图》等公共艺术品,这些作品逐渐深入人们的记忆,渐渐地成为了首批在地铁公共空间发挥艺术传播作用的公共艺术作品[2]。随着多条地铁线路的陆续开通,浮雕、壁画和小幅艺术品挂件等公共艺术品走进了地铁公共空间,这些公共艺术品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装点着地铁空间,为地铁空间增加了艺术氛围,渐渐吸引了乘客的目光。北京地铁4号线圆明园地铁站位于圆明园景区,其站内的公共艺术设计风格再现了紧邻的圆明园遗址的风貌特色。其设计通过再现圆明园自建园至第二次被毁的历史,传达人文精神,具有潜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因此,该作品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物化的构筑体,更是城市文化传播的火种。
3地铁公共艺术的未来展望
地铁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及公共艺术的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成为未来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地铁建设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地铁公共艺术融入深切的人文关怀,才能够有效提升地铁公共艺术和地铁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人文内涵,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3]。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拥有或者正在建设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各自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原因使得不同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发展的初期多采用装饰壁画的形式装点站厅墙面,地铁公共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薄弱,究其根本是局限于传统观设计理念;参与互动性,地铁内部氛围营造性,以及各站点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等方面不足[4~6]。当代国际公共艺术强调公众参与、互动,这能够对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以改变人们思考、认知城市的文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是一个良好的进行媒介沟通和信息交换的平台,创建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是地铁环境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正朝着以激活地下交通,传承地上城市文脉,推进我国地铁建设迈向国际水准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翁剑靑.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吕锐,邹文.公共艺术该如何走进北京地铁站[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3):73-74.
【4】张海林,董雅.城市空间元素—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黄才郎.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4.
绘画浮雕的设计理念范文6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轨迹;现象;推动
“纤维艺术”一词由 英文 “Fiber Art”翻译而来,“Fiber Art”一词首先是美国艺术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至80年代被广泛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区别于欧洲传统的“壁挂艺术”这一名词。什么是纤维艺术?目前在我国的学术界和辞典、教材中虽没有准确的界定,但一般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泛指编织艺术的延伸,侧重欣赏型艺术;另一种是广义的,既有欣赏型也有应用型,既有服饰型也有装饰型,既有织也有印、绣,只要由细小纤维构成的,都可以称为纤维艺术。综合以上两种说法,笔者认为,所谓“纤维艺术”,是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粘贴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
一、发展轨迹
关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 历史 轨迹,国内不少专家多有论述,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有北京服装学院的尼跃红教授把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归为复兴、丰富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从时间、名称和艺术创作风格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软雕塑艺术——立体表现时期、装置艺术——空间塑造时期。清华美院染织系主任田青老师将其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2)软雕艺术立体表现时期;(3)纤维艺术空间塑造时期。综合以上学界专家论述,笔者认为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提高期”三个时期较为符合实际。
1.起步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主要以传统的壁毯形式为主。其特点是运用传统的栽绒工艺,追求写实的画面效果,大多数由著名的照片或绘画作品复制而成,仿制画面生动逼真。其艺术风格是质朴、简洁、概括、平面化,这其中不免带有粗糙和简单。此时期从事纤维艺术的主要是地毯行业的创作人员。
2.发展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真正从传统壁毯工艺脱胎出来,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完美的表现形式成为国际纤维艺术中的一族。此时期从事纤维艺术的人员不断增多,尤其是老一代艺术家的加入,使纤维艺术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特点是突破传统壁毯的工艺与材料,追求纤维材料独特的艺术语言;其表现形式逐渐由平面到半浮雕,最后出现完全立体化的“软雕塑”;其艺术风格也逐渐由简单、平面化向丰富多样、情感化、立体化发展。这一时期离不开与国际同行之间交流的增多,视野的开阔,工艺娴熟,理论的提高及思维的转变。
3.提高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高科技迅猛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现代人不仅要追求材质、形式的美感,而且还要享受场景、环境空间所带来的活力;不仅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材质与技艺上,同时还要追求时尚与流行。他们把光与影也运用到设计中去,追求作品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并构成一个整体,达到多元化价值的体现,打破单一学科观念,树立交叉文化理念,追求多元化材料(如金属效应、薄透效应、闪烁效应)。在工艺上,则更不受局限,百花齐放,各显千秋。
由此可见,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追求绘画效果到开始追求立体表现再到对材质、肌理、空间、观念相结合的全面探索的过程。
二、发展现状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有以下突出表现:
(一)团队初具规模
2000年1月8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了纤维艺术工作室,由林乐成、张怡庄、蓝素明、洪兴宇四位教师承担起了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及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并将举办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列为首选申报课题项目。此后的几年中,全国有近50所高校相继成立了现代纤维研究室,从而壮大了研究团队,促进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水平的发展。
(二)理论逐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代纤维艺术著作《现代纤维艺术》和《当代纤维艺术》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还有近百篇有关现代纤维艺术的科研 论文 相继发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工作室率先发起“纤维艺术普及 教育 运动”。2004年,中国教育出版社还将纤维艺术编入了全国高中美术教材,2006年出版了由林乐成、王凯撰写的《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纤维艺术》,随着纤维艺术教材在新一代青年人中的推广和应用,“纤维艺术”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艺术名词,而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个文化载体、一门人文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喜欢。
(三)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几年来有不少纤维艺术工作室创作实践的作品先后入选“艺术与 科学 国际作品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分别获得国际金、银、铜等奖项,国内外共获奖一百多项。随着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现代纤维艺术进入一个全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市政府会议大厅、香港行政公署、北京昆仑饭店、中苑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空间中都能看到纤维艺术作品。随着我国 经济 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艺术已成为影响现代生活或是评价现代生活质量的一部分;纤维艺术将从公共空间进入私人居室,成为体现主人文化品味的、格调高雅的室内装饰品。
(四)展示平台相继推出
为了展示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魅力,促进交流与研究,我国陆续举办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和大赛,如“首届中国壁画大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国地毯图案大赛”等,特别是自2000年至今四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中国纤维艺术家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国际纤维艺术家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了各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五)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