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1

艺术如此,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想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演绎,去“补白”。

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倾盆大雨式的“满堂灌”不符合教学规律,现在已经很少看见。还有所谓是“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热闹,实际效果并不好。课堂上的对答如流,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学生思维训练的不“到位”。一节课下来,细细一想,学生所得是有限的。有经验的教师就注意重视动静搭配,密疏调节。其实,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是在表面上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的。

在课堂教学中,“留白”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教学哲学。教学中留下“空白”有以下几点好处:

1.从思维角度看,“教学留白”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2.从记忆角度看,“教学留白”使学生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内容更容易记忆。3.从心理卫生角度看,“教学留白”可以使学生得到积极的休息,以消除心理疲劳,避免走神现象。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留白”艺术,大胆留白,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经历从初步感知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的运用和收效,能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妙,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学力。

一、“留白”让思考更深刻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讲解一道题,在读题之后就开始一个接一个问题提问学生,很快就问出了结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一遍遍提醒、提示;学生做练习,正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就开始一遍遍强调应该注意怎样联想、注意运用哪些知识点、注意书写格式……这种“短、平、快”打乒乓球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约束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要分层次提问,逐步加大难度,在每一次提问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适当“留白”,传递的是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鼓励,并没有急于提醒、提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留白”让讨论更深入

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开始分小组讨论,实际上有些学生连问题都还没听清楚,多数学生还没弄明白通过讨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方法,就懵懵懂懂地围坐在了一起。我们既要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让课堂“静”下来,做到“静思”与“畅说”平衡。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有的教师只注意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了。

美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问题提出来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这样做有许多好处,比如: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若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价值。同样的问题如果需要提出第二次,对课堂进行恰当的“留白”处理,让学生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同伴交流的准备,这样能够简捷而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留白”让关怀更深切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身心、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大胆“留白”,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的去说、去做,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才会因为不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才是教师对学生最原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四、“留白”让意境更深远

(1)灌输式的教学不代表学生理解性的接受。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思考”、生成“智慧”。如果我们的课堂不能让学生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灌输式的教学当然可以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于学生,但老师“留白”的由预设的寥寥数语,却往往更能开启学生思索、理解的大门。

(2)活跃的课堂不等于深刻的课堂。满堂言,你说罢来我上场的课堂气氛确实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学生的思维因此特别活跃,师生互动性好,但在整节课内,学生们除了听老师讲解外,就是回答老师精心安排的一串串连珠炮似的问题。而串糖葫芦式的提问就像一条无形的缰绳,紧紧地栓住学生,把他们牵来牵去,因此学生学得并不主动也不充分,更谈不上深刻领悟知识内涵。而“留白”教学,细细回味起来,少了几许浮华却多了一份沉淀,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认为的,一节课“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

(3)留白的教学并不是无为的教学。“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艺术大师往往是“留白”的大师,教育大师也应是课堂上的“留白”大师。像抽象的问题,老师除了自己讲解、让学生讨论外,停下来,静下来,让学生自己“悟”一下。这种课堂上的“空白点”,正是学生产生渐悟或顿悟思想火花的关键点。所以,课堂留白显示的是一种教育智慧。课堂上,教师在某一时刻放慢节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不教,而是不教之教、“无为而教”,而这样的“无为而教”恰恰能达到“有为”的境界。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2

曾经,很多高校把外语证书与学生的学位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近年来高校开始意识到这一制度的不合理性,加之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引导,使外语考级与学位逐渐“脱钩”,但是外语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某种角度说,高校对英语课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语文。在国际化的今天,重视外语教学无可厚非,但是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考核标准,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尤其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是业内人士诟病最多的话题之一。

焦点论争

多方利益的博弈导致艺术生外语教学陷入尴尬境地

对于艺术生来说,学习外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身的需要,二是应聘时用人单位要看学生外语方面的证书。因此,用人单位的社会导向决定着学生对待外语的态度。除此以外,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出版社,都与高校的外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多方面的利益形成了一个博弈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焦点是学生,可参与竞争的各方显然对学生的利益重视不够。对此,吉林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教材 各地及各校在选择外语教材时不乏一些商业因素,各出版社之间存在恶性商业竞争。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实际上是牺牲了教学对象——学生。某些高校出版社所编的外语教材,是针对其所在高校学生的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其他学校再使用这类教材,肯定无法因材施教。

考级 在学校毕业后,学生已经拿到了外语合格证,为什么评职称时还要考外语?况且评职称时所考外语难度比在学校考时要低很多。然而,在评职称考试时,学习外语还要花费一些时间。社会上评职称的外语考级,实际上与高校的外语考级是相关联的,这是一种行业垄断,是值得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问题。

学习 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实际上学生学习外语,不一定要通过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可以通过其他很多方式,比如远程教育、多媒体等,但是高校不开外语课之后,开什么?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国外的大学基本没有外语方面的必修课,而我们的学生学外语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材,还要应付必要的考试,导致了学风下降,学生在外语课上失去兴趣的时候,就会看手机、看小说,或者缺课,等等,甚至考试时作弊。所以说外语课不恰当的设置、不恰当的教学内容、不恰当的教学导向,实际上也给学风造成了影响,这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但是学校又不能自己制定标准,因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很多用人单位又要求学生有相应的外语证书。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很重要的一方。

冯伯阳介绍,很多学生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学习外语,就会想各种办法。高校在考试中发现的作弊,主要是外语考试作弊,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合理的外语考试实际引发了学生大面积的道德滑坡。教育部通过设立英语三级、四级、六级考试之后,导致很多学生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学以拿证”。有部分专业学生学习外语对其以后的发展确实有好处,而有些学生学外语只是为考试。另外,由于入学时艺术院校外语门槛较低,一部分学生入学时基础差,进入大学后达不到要求还可以取得补考成绩,然后获得学位证书。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了外语之后,在他一生中恐怕永远用不到。其实现在整个艺术专业,除了艺术史论、作曲或西洋管弦、钢琴等部分专业和外语联系密切一些,而像民族声乐、中国画等专业与外语的联系却不多,其中部分专业的国家职称考试也已经不再考外语,学外语确实浪费了那些学生的时间。所以说有些专业不一定要开设外语课。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和其面对的不同市场,以及人才的培养规格,甚至不同的学校,比如单科美术院校、单科音乐院校、单科戏剧学院以及综合性艺术院校,都采用同一个标准,即必须拿到三级证、四级证或六级证,就显得非常机械而且不公平。因为那些不需要外语作为工具的专业,舍弃了学习汉语及其他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的时间。外语教学正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况。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3

【关键词】高等院校 舞蹈教学 创新方式

一、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意义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同时又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多元化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因此,在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最为显著的好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美学艺术的方式来实现个人艺术修养和总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笔者结合三个方面的内容做具体说明:第一,高校选择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是新形势新社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因为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够直接而深刻地优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既是学生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也是学校加强人才培养的良好选择。第二,舞蹈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舞蹈对于学生气质的培养非常有帮助,除此之外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使得学生在实现创造力提升的基础上更好地增强勇气和自信。当然,舞蹈本身也是交流性质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环节当中还能够更好地与教师以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第三,舞蹈艺术课程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舞蹈艺术原本就是美和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能够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加之舞蹈这门艺术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深层次教育,因此更加容易获得理想的培养效果。总的来说,优秀的舞蹈教育是完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提升其思想境界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得到心灵净化和人格健全。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方式分析

高校舞蹈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尤其是在现当代社会形势下,更需要通过体系的改进和方法的创新,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内能够尽可能地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1.创设高校舞蹈教学体系

现代高校内的舞蹈艺术课程种类越来越多,并不是舞蹈艺术本身具备如此快速的发展和更新速度,而是高校对舞蹈课程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学生往往难以进行合理的选择。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学校本身就有必要对众多的舞蹈课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和整理,在减少其大门类的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目标来对舞蹈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在此过程当中,一是要结合高校自身的资源状况,二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三是要结合舞蹈艺术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基于此来引导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来学习舞蹈艺术。通过高校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就是能够较好地避免学生无从选择的状况,除此之外也能够为学生选择其他门类的舞蹈开拓空间,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2.培养高校舞蹈文化

舞蹈艺术具有其特有的历史,对舞蹈艺术历史的认识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领悟力,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育当中,教师学生往往都对舞蹈艺术文化的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文化素质上存在较大障碍,无论是在个人素质还是在知识水平上都处于贫乏状态,这样一种状态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其专业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作为舞蹈课程的学生而言,甚至可以认为,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整体艺术水平和专业档次高低,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单纯地追求技能的娴熟而忽略舞蹈内涵的话,最多只能发展成为舞蹈的匠人,而不是真正的舞蹈人才。基于此,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外在环境条件,使得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获得最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甚至还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舞蹈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真正实现舞蹈技艺和舞蹈表现能力的升级。

3.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舞蹈教学当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来实现舞蹈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高,具体来说,可以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等加以利用。这主要是考虑到舞蹈本身就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其艺术形象以及艺术内涵都是通过人体有规律的运动来表现和传达的,因此这其中所包含的风格韵律以及情感内涵等,都很难直接通过语言来进行说明和传达。反而是直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接呈现,能够更直观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和舞蹈内涵,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模仿和感受来进行学习。通过多媒体,学生就能够身临其境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能够直接带给学生良好的思维体验,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这对于学生学习舞蹈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语

高校舞蹈课程是高校艺术和美学教育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提高现代高校大学生个人素质和美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这样,在高校设置舞蹈艺术课程并采取良好措施来保证其良好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荔.做心灵的舞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4

在“通识”培养方面,主要是指高师院校为帮助学生顺利成为“社会人”所应该进行的各种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具有当代中国大学生身上普遍体现出的时代性特点,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应遵循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原则和总体要求。具体做法: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最终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出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二、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个性”发展方面,主要是指高师院校必须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独有的个性特征,在“通识”培养的基础上,作出新的调整,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在“个性”发展方面应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入手着力构建综合性、开放式的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育人模式,将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以专业教育为基本载体、以实践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个性化管理育人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更加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1〕,这种趋势在高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对比中则显得更加突出。高师院校艺术专业要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及创作的时间与空间,管理上应以疏导为主,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具体管理中,要科学地把握“严”和“宽”的关系,在制度上不宜有过细、过高的要求,制度一旦确定就应严格执行;在思想教育方法上,要以说服引导为主,要充分考虑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因素,以正面引导为主,避免采用以堵为主的工作方式,发挥存在于学生中积极向上的个性因素并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此外,把握好学生工作的“快”与“慢”,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一些新问题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握好处理问题的节奏。

2.加强校园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催化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将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内化成学生的个体需求,指向确定的行为动机,引发正确的行为习惯。”〔2〕恰当的校园文化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较大。在硬件环境塑造方面,高师院校应分门别类地建设独立的艺术大楼,这样才符合艺术类教学规律。在软件环境塑造方面,无论是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还是主题教育活动,都应坚持学生活动要结合艺术学生专业的思路。例如,通过经典诵读、个人作品展、美术双年展、论坛讲座、艺术专业技能比赛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从意识层面上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整体育人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突出艺术实践的育人作用

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全面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道德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必然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随着时展,社会实践活动内涵不断丰富,延伸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艺术专业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应更强调与专业能力提升有关联的艺术实践。艺术实践因其生动、直观、丰富和创新等特点,必将成为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艺术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艺术涵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品质、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供试验场,进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发挥艺术专业教师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在艺术类学科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一般学科更密切,甚至非常强调“师徒”关系。由于其特有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非常积极,上课认真,课后的学习也很努力。专业教师因艺术类学科的特点与学生接触较多,且具有独特的专业技能,所以很容易在思想情感上征服学生。他们有很好的条件在教与学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艺术专业教师应当尽快转变观念,将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既能“传道”又能“授业”。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做人,从而在“教书”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专业教师应该主动设计艺术类课程的育人环节,在教授专业知识技能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学生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应为艺术专业教师与专职学工队伍互动、交流提供平台,搭建艺术专业教师与专职辅导员的联系和沟通桥梁,从而更好地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润物细无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5.加强辅导员培训与培养,提高辅导员的育人胜任力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提升艺术专业学生辅导员育人胜任力的方法有:一是通过校级短训班等方式,使辅导员尽快了解艺术专业教学特性和艺术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特性,从而摸索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二是通过参观走访其他艺术类院校,考察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三是制定分层级的辅导员培训制度,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要提供不同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量化考评标准,激发艺术专业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他们富有创意地开展工作。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5

目前,尽管我国普通中小学尚没有专门设置舞蹈学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校园舞蹈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中心城区的孩子们除了在校内,还可以通过上群艺馆、文化宫、青少年宫接受舞蹈教育。而农村的学生受生活地区、家庭条件等的限制,很难接受到青少年宫等机构的舞蹈教育。如果学校再不重视这项教育,那农村孩子们踏歌起舞的梦想将很难实现。

一、重视舞蹈教育

当代舞蹈家吴晓邦从理论和实践中验证:“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的表现出来。”他还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这都深刻指出了舞蹈与音乐唇齿相依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事实使得音乐与舞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要把舞蹈教学排除在外,要有机的把舞蹈教学贯穿于音乐教学中。舞蹈与音乐结合,好处很多:

1.有利于发展智力。欣赏―模仿―学创。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促进了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模仿可以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反应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在模仿中感受到舞蹈的艺术形象,了解舞蹈思想及艺术性;学创是针对学生将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应用并与拓宽延伸相结合,使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创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模仿这一环节中,学生要按照音乐的节奏变化,采用固定或灵活的动作组合方式,充分调动和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和谐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对动作的观察和模仿,分析和记忆,结合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想象,这实际上是一个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提高中枢神经支配运动系统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开发人智力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2.促进道德养成。舞蹈这种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可以把社会鼓励的,宣扬的道理和精神通过舞蹈语言进行加工,用美的形象表现出来。用生动直观的优势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意识联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它既满足了学生的审美心理,又能够影响和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的完成必须付出艰辛才能获得,枯燥无味地训练对学生意志品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学生在坚持训练中,其毅力也得到了考验。在集体舞的排练或演出中,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都要求学生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此时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就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3.提高审美能力。舞蹈是美的一种形式,是表现人体美的一种艺术。它讲究形象美、动作美、造型美、旋律美等,体现着生命的律动,展现出人类的精神内涵。通过真、善、美的动感舞蹈形象,激发同学们的情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学习、欣赏、感受舞蹈美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练习中思考美、挖掘美、展示美、创造美,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4.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的作用:中小学生身体处在发育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有计划的舞蹈训练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的骨骼发育,增强身体各部分的韧性、力度、关节灵活性,从而使他们体态优美、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得体,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校内舞蹈教育的有效途径

1.把舞蹈教学有机地贯穿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安排舞蹈教学内容,让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有机地结合,使音乐舞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音舞教学。实施音舞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又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把一系列的舞蹈知识、技能技巧简单化、学生化、趣味化、游戏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来欣赏音乐与舞蹈,学习音乐与舞蹈,创新音乐与舞蹈。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如:上课进音乐教室,可设计成老师弹奏一首轻快活泼的乐曲,让学生和着乐曲的节拍,拍着手,踏着轻松的舞步进入音乐课堂,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一种愉悦感,为音乐课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四十到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完成一定的音乐内容教学,还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教学设计中,可以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乐曲,恰到好处的伴以简单律动或简单舞蹈来合理地学习舞蹈知识或欣赏舞蹈技能技巧;在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或复习歌曲时,更应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充满激情地理解歌曲,表现歌曲。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学习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节课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2.推广校园集体舞。校园舞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少数有艺术天赋的学生而进行。“集体舞”是一种有组织的、广泛性的、群体性的舞蹈活动。其动作形式都比较简单,易教易学,易推广。而校园集体舞更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适合城市和农村的广大中小学生。它鲜明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校园特性――我们的舞者和观众都是学生。在校园舞蹈教学中,依托校园集体舞的开展为活动平台,把艺术、教育和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校园舞蹈的兴趣教育、愉悦教育使学生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他们健美的身体形态,发展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韵律感,使其在人际交往和日常活动中举止大方,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3.组建校舞蹈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针对舞蹈教学的特殊性,除了在音乐课堂上有机地贯穿舞蹈教学外,还要利用第二课堂有计划的针对部分学生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在中小学生中,有一些颇具舞蹈天赋的孩子,他们除了完成课堂内的舞蹈学习内容外,还迫切地想学习更多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组织跨班级的舞蹈队,有计划地制定活动方案,定期进行训练,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充分发挥其舞蹈特长,也在学校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4.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舞蹈活动。在学校的支持下,每学年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利用节日或庆典开展演出活动,鼓励学生自己编排节目组织排练,需要时教师给予必要地指导。适当时机亦可请校外舞蹈队来校表演,或校内走出去,还可校内校外联欢……为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供舞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学习的成果,增强学习舞蹈的信心。

普及舞蹈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在学校开展舞蹈活动,主要依靠学校老师。教师的个人素质尤为重要,要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孩子们能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踏歌起舞,身为老师,首先要持有一种终身学习的敬业精神,舞蹈艺术主要依靠肢体语言实现情感的表达和传递,老师的专业技能和言行举止就特别重要,要不断学习、充电,以保障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把舞蹈教育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农村的孩子们才可能和城市的孩子共享蓝天,同歌起舞!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好处范文6

1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在职业学校中,学生普遍具有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的特点,并且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感,很少考虑他人感受。而除此之外,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其家长常年在外打工,造成了成长中极大的亲情缺失,这对其心理性格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职业学校中,教师们首先要教会学生的就是做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操守,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上的变化,不断教导,以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才。而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批评教育的重要性,善用批评教育,让这种手法更加艺术化,使得学生们能从艺术化对批评教育中认识到错误,并努力改善,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2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根据笔者在惠州工程技术学校里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查阅到的大量资料,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可以用在职业学校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艺术批评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职业学校班主任有着借鉴意义,对其工作有促进作用。

2.1从称赞入手指出错误

没有人是不喜欢被人称赞的,职业学校的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先指出学生所做的事情中值得称赞的点,然后细细道出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合适,一定要委婉、晓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e误。

例如,在笔者担任惠州工程技术学校的教师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她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不遵守校园纪律,对其他同学影响十分恶劣,而在我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并没有对她采取立刻的批评,而是更深入的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到她跳舞跳得很好,从小就学习跳舞,对跳舞很感兴趣,于是我跟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指出了她的艺术才能,推荐她当班上的文艺委员,然后细细指出她过去所犯的错误。这个女孩子大概是因为太久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听了我的话后,十分感动,在那番话后,她逐渐改掉了从前的错误,并且还努力完成文艺委员的工作,还带领班上同学在板报评比、十佳歌手等比赛中斩获了奖项。

由此可见,单纯的批评是不够的,甚至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从称赞入手,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批评,这样才具有教育中的批评艺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努力改正错误。

2.2巧用暗示进行批评

直接当面指责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面子受损,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要善于运用暗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子既保住了学生的颜面,又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时这种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处。

例如,有一次,我在课间巡堂的时候,发现有一堆学生围在后排玩卡牌,当时非常生气,但是,我没有冲动,冷静思考了一下,走到学生旁边,说:“玩卡牌这种活动,周末大家一起玩也是很开心的。”于是学生们瞬间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再继续玩卡牌。他们也十分感激我,因为我没有当面对其进行指责,而是委婉用暗示的手法来教育。

由此可见,暗示的手法能够从侧面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也是一种批评的艺术,让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明白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2.3建议代替命令进行教育

老师这个角色应当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领导者,因此,老师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能够用一种上位者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发号施令,而要与学生做朋友,教育的语气上要用建议而不是命令。

例如有一次,有一个学生迟到了很久,然后我对他说:“是不是昨天晚上学习太晚了,以后不要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你以后可以早点睡,这不会反对吧?”用这种建议的语气,而不是直接对其进行批评,我收获了学生的感激,而他们以后果然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