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科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界中的科学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1

1.实施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教学,可以解放教师,实现教师“零作业批改”。在教学中,许多教师要在作业批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影响了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而提倡“零作业批改”,倡导学生互帮互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而且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备课和指导学生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实施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实现快乐学习和有效学习。熊川武教授所创立的理解教育被誉为“让老师和学生都幸福的教育”。在理解教育中,学生能够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然分材教学中的“知者先行”和“补读帮困”,解决了教学差异性问题,改变了课堂教学“齐步走”的状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二、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

(一)感情调节

上课伊始,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学习。感情调节不应止于教学开始环节,而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感情调节的方法很多,如目标激趣、情境激趣、设疑激趣、故事激趣、释题激趣等。

(二)互阅作业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让学生互批最小作业量(即学生只做课程标准规定的一套作业),在习题的右边空白处标记做错的题,在课后将错题记录在纠错本上,教师对错题进行“问题跟踪”。

(三)五步教学

五步教学主要包括“自学”、“互帮”、“释疑”、“练习”、“反思”五个彼此联系的环节。在教学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这五步间的顺序。

1.自学。自学,即学生在“指导自学书”的帮助下有目的地自学,这是自然分材教学的基础环节。指导自学书,也是指导教授书,教师可按照指导自学书进行教学,用其代替教案。

2.互帮。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互帮这一环节主要借助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学生在互帮过程中可使用互帮显示板增强互帮效果,使用信息显示牌寻求教师帮助。有效的互助讨论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二是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三是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四是要保证时间,不能浅尝辄止。

3.释疑。释疑,即教师有重点地讲解学生在自学与互帮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解疑难。在释疑时,教师的点拨一定要“适时”、“适量”、“适度”,要点得“精”、点得“透”、点得“活”。

4.练习。在练习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练习题,在学生做完后出示答案,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反思。学生反思所学内容与方法,寻找需要进一步质疑之处,同时寻求巧妙的记忆方法并记住所学内容。

在上述环节中,学生均通过信息沟通牌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学习进行中翻黄牌,完成学习任务后翻绿牌,学习遇到困难时翻红牌。当学生将信息沟通牌翻至绿牌后,则可进入“知者提速”环节。

(四)帮困加速

教师通过参考信息显示牌分出“帮困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与“非帮困生”。后者可继续做知者加速册(即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更难或更新的学习内容),前者则开始接受“帮困”。

(五)内容连网

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知识。总结学习内容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

(六)因人作业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2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 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 “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 ,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 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 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 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 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 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 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 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 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 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 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 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 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 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1](P43)。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 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 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 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 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 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 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 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 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 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 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 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 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 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本义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种发展观把社会发展 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标准,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人类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源泉,作 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没有看到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人类对自然界 依赖性的一面,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不恰当的夸大或歪曲,这是造成今天人 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已获得全球性共识。二是“非人类中 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导致的“生态问题”而形成的。“ 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主要理论支持是“深生态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以外的 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 ”的,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普通公民”。“非人类中心主义” 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是自然界“主宰”的 狭隘观念,但同时也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消解了。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观 点必须面对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三是 可持续发展观。在时间的维度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 形成都是对传统发展观及其负面效应反思的结果,但它们对待“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 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辩证地否定而后者则是彻底的否定。在可持续发展观看来,以“人 类中心主义”观点为其理论基础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以自然界的 “立法者”自居,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地“征服”自然的观念是非科学的 、不可取的。但是,传统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 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这一点又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它作为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中的一个逻辑的“必然”环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观念形成中的一个历史“必经” 阶段,既有它存在的理论根据,也一定有它体现价值的历史作用。

可持续发展观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也是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一方面充分肯定 “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同大自然中其他物质、生命共同体及生态系统 的存在方式和客观属息相关、紧密联系的观点,认为强调这一点有利于人类科学地 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尊重生命、善待自然、自觉维 护生态系统平衡及良性运行的环境意识和伦理责任感,这是人类的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 所必需的。另一方面,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把人降低到自然界其他物种的水平,根 本否定人的主体地位,这是不能接受的。诚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 题。但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两点,一是如何使人与自然关 系达到和谐?二是实现两者和谐的目的是什么?这里可以有两种和谐的方式及目的:一种 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消极的和谐)观点主张的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在各种自然 力(包括人在内)的相互作用中“自发地”达到和谐,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的自然界自身 的演化就是如此。这种方式是把和谐本身作为目的,即和谐的目的就是为了和谐而与人 无关。另一种是可持续发展观(积极的和谐)主张的,在确证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 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即人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通过人的能动活动“自觉地”实现和谐。在这种和谐方式中,和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 手段,人的合理生存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目标和目的。而且,可 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实现人类自身代际之间和代内的和谐、 持续的发展,即当代人(或一部分人)的活动不能破坏或损害后代人(或另一部分人)的生 存环境和生存能力。可见,可持续发展中既包含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也包含和处理人 与人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在人类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 关系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起支 配作用的人与人的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排除在其 理论视域之外,只是“存在论”、“泛自然主义”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能透过 表象的“自然问题”把握具有本质意义的“人的问题”,因此不可能科学地回答人与自 然和谐的本质和目的。

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人为主体的辩证发展观,它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 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片面性,整合了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成份而确立的更科学 的发展观。从方法论层次上看,“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缺陷,不是它看重人的需要 、人的利益和人的实践能动性,而是它没有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成是“主—仆”关系,未能重视和恰当地把握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 ;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偏颇之处,也不在于它强调自然界的价值和意义,而 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和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人与 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主”关系,对自然物进行“拟人化”描述和“人格化”的理解 ,在所谓“平等”原则下彻底否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人与其他自然物 可以不分彼此地称兄道弟了。与前两者不同,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主 —客”关系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理解,认为人与自然是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 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中分别获得了主、客体的地位、作用。这里,人与其他自 然物不同之处在于,人除了与其他自然物构成主、客体关系外,人类内部的个体与个体 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构成主、客体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说,人 有“内在价值”而其他自然物只有“外在价值”,即属人的价值。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3

1克(g)=1000毫克(mg)。

质量(mass)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系、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总称。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清晰和充实。最初,牛顿把质量说成是物质的数量,即物质多少的量度。

(来源:文章屋网 )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4

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也是服装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仿生色彩设计是以对应论为其认识论基础,以人类色彩视觉机能,色彩图像视觉识别、分析、处理机能与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色彩功能、现象和形式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出有益于改进色彩设计功能于表现效果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运用移植发明法等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人工色彩设计的方法仿生以对自然色彩的客观认知为基础,通过对自然色彩及搭配的提炼,同时根据色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一定的艺术设计手法童工色彩的移植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从而达到消费者自然视觉感受的美的享受。这种色彩的移植方式有具有下面几种方法,一是是完全脱离原有生物系统形态,抽象变化的运用,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色彩设计手法;二是色彩的提取方法,色彩的提取主要是从放生对象的色相、色彩搭配、色彩面积大小等方面入手;三是对生物系统色彩的直接运用;四是对生物系统色彩进行优化后的再设计的使用。通过色彩的自然属性,我们知道仿生色彩设计应考虑色彩的多个方面因素,如色相、色彩的面积大小、色彩的组合搭配、色彩的形态等,其理论依据是自然界中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生物色彩功能和形式。那么仿生色彩设计在设计中运用我们也应遵循的原理有简洁律原理、相似性原理、色彩的心理效应原理及情感等同原理等。

二、仿生色彩设计在古代女装服饰中的运用

在我国古代女性服装中,色彩是服装内在精神的重要体现,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中,服饰中的色彩被赋予了较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通过历史记录和诗文中,可以明显地了解和感受到古代色彩意识给生活服饰带来的美感和视觉享受。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循环相生”的观点,成为了各个朝代崇尚某一颜色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被赋予了自然界中的青、赤、白、黑、红五色。在女性服饰中的图案与染色中也保留了自然界中生物系统的原有形态与物理色相。服饰中的色彩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服装丰富的内涵与设计思想。这个观点在中国传统的蜡染中也有所体现,蜡染多以自然植物形态和冰裂的质感为灵感来源,靛蓝的色彩配以干净利落的纹理显使得面料与图案更加地古朴自然,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质朴本真生态的崇拜与向往之情。这类民族服饰通过借助对自然之色的理性与感性分析,用联想、隐喻的设计思维对服装整体风格进行色彩定位,让服装人穿着者有亲近自然、怀抱自然的自我体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良好的色彩组织结构通常会使服装呈现丰富多样又巧妙统一的色彩美感。

三、仿生色彩设计在当代女装服饰中的运用

2010巴黎时装周AlexanderMcQueen2010春夏时装会的设计,McQueen利用了爬行与海洋生物图案的色彩运用与变化再设计成服装色彩。数码印制爬行动物图案的短裙看起来像是上古海洋怪物的装甲头部般奇形怪状的鞋子,显得神秘而又优雅,同时也表现了设计师McQueen的逻辑是为未来生态毁坏的世界末日试镜:人类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由于冰盖融化,我们可能回到水下的未来。McQueen把女性与海洋哺乳动物融合,出现了仿鲨鱼和海豚皮的饰侧翼裤装,而这些生物的在服装中的图案色彩运用,提高了色彩的纯度与明度,但却搭配的十分协调,增强了服装色彩的既视感。2012年Dolce&Gabbana秋冬时尚会的设计体现了擅长用颜色搭配形成视感设计服装色,这次会服装中,独特的巴洛克宗教和西西里岛的风光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天使印花图案和缤纷色彩的花朵被印在服装不同部位的体现,传递了浓浓的巴洛克宗教文化同时又展示了服装温馨的感觉,同时服装仿生设计的层次变化在服装中的奇幻般的棕褐底色与花蕊图案的明度对比很好的诠释,更加完美地展现出女性的浪漫与神秘,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四、结语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5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概述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66-01

一、自然辩证法发展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指向的人文文化体现为内容,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向观察,以及对人的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探索。科学技术哲学则是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等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辩证的问题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与诸学科之间的关系表现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与此同时,为哲学价值观增添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从实践价值,一方面,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最后,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之,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发展中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由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因而在我们的学习中,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让自然辩证法能够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十年.天津社会科学. 2008.07.

自然界中的科学范文6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危机 科技价值 人性化科技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Human Predicament

LEI Xiay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ndispensable method for human to achieve the civilization in society. This passage base on the idea that human beings as the original creato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in order to elaborate the causes of the dilemm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xplain the unknown crisi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innovation, moreover, it is also reveal the baseline of human nature in the activ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t is in which the indifference of human nature's conscious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low degree of human nature, the huma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new paradigm of rational-innovation, that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these problems when investigate the dilemm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the crisi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uma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对于科技人性,人类似乎并未达成理性共识。许多错误是在人们对某些危害还缺乏认识时造成的。①人性意识的匮乏直接导致出人类威胁、学术误区等严重问题。着手解决创新困境,就要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

1 创新与人性的失衡

1.1 “尊重人性”:反向的竞争系统

反向的竞争系统,是科技创新偏离人性的“第一误区”。人类的本质属性表明,生命的延续在于从普遍联系的自然界中获取必要的物质资料。这就决定了生存是需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采取必要的物质竞争。竞争的合法性使开放、动态、稳定的竞争系统得以产生。一方面,它可以约束和调节科学共同体中科学工作者的行为;另一方面,它是科学共同体对外进行自我捍卫的原则。②正向的竞争系统产生积极作用,反向的竞争系统则打破有机界的内平衡,致使人类作为物种裸的存在都愈发困难。阶级矛盾的加剧将人类社会推向“增熵世界”的新。消极的竞争机制迫使科技功利主义者庸俗的判定创新与人性是天生对立,根本不存在调和与否的问题。只认可在科技成果共享不均衡的情况下,科学家们不可能在一边发展技术还能在另一边维护人类的“本质需求”。如此荒诞的论证表明,如果科学家放弃了“人类法则”,从排斥角度去消解未知领域,那么文明世界就成为科学家的“口头专利”,或一个无“根”的世界。一句话,非理性、不充分的反向竞争系统,是不可能规划出理性的创新目标。

1.2 科技决策的功利化倾向

创新与人性失衡的外部原因是科技决策制定的功利化倾向。决策的制定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利益的诱惑将许多未经充分论证的技术项目落实到具体创新。不可否认,人类要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利用与改造自然界才能得以将生命延续。为此,科技决策就是维护生存环境、保障生命延续的“最高法律”。其一,人性是人类作为自然界存在的根本证据,决策制定的人性与否,将直接决定科技与人类的存在关系。如人工智能的使用。其二,科技作为人与自然界联系的中介,其正确的决策能制定出“特有的生存方式”,即人性化科技生存方式。其三,人类的发展必然要借助科技力量,创新不可能完全消除对自然界的破坏,所以理性的科技决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类与自然界的敌对状态。因此,科技决策绝非脱离现实的与人性的“功利化决策”,而是使人类认识世界的“判决性决策”。判决性就决定了不能以某些个别因素为喜好。从劳动生产的角度上解释,功利性科技决策既不能使物质生产进入质的循环,也不能降低对能源的大规模消耗,还迫使人性科技向自由科技逆转。

1.3 属人化创新意识滞后

属人化的科技创新是造成创新与人性失衡的内部原因。属人化是科技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的抽象概括。创新过程是属于历史的、动态的、实践的过程,只有联系人性意识来考察科技内涵,才能发掘出技术中所真正蕴含的属人化特征。如从蒸汽机车的发明到“和谐号”动车时代的诞生,不难发现科技愈是向人性靠近,人类愈是对科技依赖。因此说明,人性可以创造科技,但科技无法创造人性。脱离了现实的、理性的、人的需要,哪怕再是高精尖的科技也永远只能停留在彼岸世界向世人招手。为了让虚幻照进现实,就必须要付出将属人化意识融入至科学共同体创新的“代价”。如若一旦滞后,科学研究方向注定偏离,人类文明程度注定落后,大科学灾难注定出现。这种“拙劣的技术”终将人类围困在自己亲手制造的冰冷工具之中。诚然,我们无法逃避技术世界而存在,但是,技术世界肯定是由人来掌控与支配。所以,只有实现属人化的价值,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亦可认为,自然界中除开属人化的事物以外什么都不存在,它才是科技创新的“绝对灵魂”。

2 创新与人性的沉思

2.1 危机的本质修正

人类征服欲的极度膨胀是破坏自然界稳定的“幕后黑手”。人类的能力有时过于“强大”与“情绪化”,骄傲地认为,自我具备利用与支配科技的绝对能力,对一切技术活动完全掌握。危险的并不是什么某种“有形的”技术,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无形的”技术。③这种“无形的”就是抽象的、有差别的、科学共同体的人性意识,即导致危机的意识。危险的思维方式让人类产生了不可抑制的盲目肯定的状态。虽然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有意识的主体,并且完全有能力改变与协调人与科技与自然界的三者关系,但是用人性的皮鞭“拷问”科技危机,发现人才是危机的真正制造者。人类早已习惯寻找客观理由来自我开脱,要治科技危机之本,就要首先解决人的问题。技术只是中立产物,它既可以帮助人类,也可以警告人类,与后者本身并不对立。一把铁锤,既是人类修建房屋的工具,亦是残害生命的凶器,问题的症结在人。停止对技术的诘责,从危机本质进行修正,人类才能系上“安全带”。

2.2 科技力量与人类控制

危机的本质危机在于人类,所以抛开改变自身的危机意识之外,还要对科技运用、科技研究、科技发展进行综合控制与理性规划。控制科技是人类文明史创造的必然条件,也是保证生命延续的特殊使命。从生命形式与价值的维度上分析,人类只是自然界中诸多生命形式的一种,处于绝对的优势生存地位,但不足以证明人类生命的绝对高贵。因此,在利用科技创造环境的同时,也要顾及到我们的行为后果。一方面,科技不是神秘的、不可预知的精密仪器,它只能按照人类的意图进行设计与利用。另一方面,非人类生命只能依靠自然界的先天赋予而生存,它们不可能创造出科技来改变生存环境,所以,决不能要求它们肩负起控制科技危机的责任。工具理性使人类目的性极强的生产出大量“废品”,粗暴地划分了人性与科技的所谓界限,形成两者间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如此,人类就不应该对科技的任何方面袖手旁观,任由其不受控制地践踏自然、践踏生命。对其进行系统的、理性的、严密的控制与整理我们责无旁贷。

2.3 科技价值: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

修正科技危机是“魂”,控制科技力量是“骨”,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就是“躯体”,三者合而为一,方可谓之“人”。人与科技相互影响,前者是创造者、利用者,具有主体性与能动性。后者是辅助者、中立产物,具有必然性与不可缺性,所以,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科技价值实现的必然因素。科技创新以理性与人性方式的介入,就可抑制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否则技术无法摆脱“虚幻工具”的影子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自然界中人性向度科技活动的价值在于,其一,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具有生命价值。人类早已摆脱天灾人祸的时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实现了生命延续的可能。其二,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突出了人的主体价值。人是科技价值的唯一评判者,其主体性表现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与至高性,数量的普遍和智慧的至高,让人的主体地位绝对突出。其三,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彰显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价值。科技的价值要依附人类的价值体现,而人类的价值要却依附自然界的价值体现。因而,人类在自然界中不断实践与创造,尊重它就等于尊重自己,此等关系不容破坏。

3 科技创新:从非理性走向理性

3.1 “所为”与“不为”的创新范式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理性创新观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最高宗旨,凸显了科技作为中介主体的能动性与不可或缺性。理性创新观是人类自我价值的系统性、本质性体现,也是实现理想的现实途径。世界不可能凭空创造属人之物,一旦人类有需求,技术就会自然产生。例如,人要治疗疾病,需要依靠医疗技术;人要与人交流,需要依靠通讯器材等等。总之,要赋予创新价值,就必然依靠科技力量,这是属于有意识的“所为”,是人类“现实”的自然观。承认此观点就等于也承认了对科技“不为”的创新范式。首先,人类要通过对科技创新有所为来实现创新价值。其次,人类对科技创新有所不为来维持世界的动态平衡。科技与人类的双向互动性,决定了生命价值的延续需要对科技创新有所不为。再次,对物质的需求使人类无法完全摆脱科技功利主义的侵蚀,对创新有所不为可使功利性的价值部分转移。因此,“所为”与“不为”的理性创新观,既是科技与人性的高度整合,又是人类通往自由王国的内在要求。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理性创新观崭露人性范式,彰显创新的合理性。

3.2 人性化科技

创新的终极诉求是把人性化的元素融入科技之中,人性向度的科技活动就是依托于人性化科技而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度科技”已经无法解决困境,要使科技创新发挥效用,就须依托人性化科技为源动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需要创新,人性化科技就是创新的客观需要,是生存的本质前提。它既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的要求。使人类力求通过自身理性来实现科技理性,转而实现科技价值。其价值的大小本质上取决于人性关怀度的强弱,人性关怀愈是浓厚,创新底蕴愈是深刻。人性化科技的历史进程还表明了科技创新不但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还有间接的继承价值。人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意图,将自己的“内在尺度”作用于自然客体,即通过对象性活动,使“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变。④不断实践中,科技就必然从“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变,这个过程就是“以人为尺,以人为度”的创新过程。因此,人性化科技作为源动力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保护人类,在保护人类的同时也能发展自身。

3.3 创新与人性和谐

人性和谐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科技、自然与科技的全面和谐。科技革新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使人类深刻的意识到,创新伴生机遇,演化奇迹;而守旧则伴随着挑战、演化悲剧。⑤创新是改变思想的先决性条件,是事物动态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这绝不是指引发动车事故的“疯癫科技”再度“创新”。“疯癫科技”只能让人触碰到非理性的科学思维、功利化的科技追求、机械论的自然观、以及创新中的“无政府主义”等非和谐因素。创新与人性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不愿再经历灭绝人性的杀伤性武器、对自然资源的豪夺强取以及丧失人伦的科技工具。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中,原本是人与科技的“友好对话”变成了人与科技的“愤然仇视”。这种“仇视”一定要消除,要通过“所为”与“不为”方式来解救生死边缘的我们。诚然,创新是新时代的里程碑,是人性和谐的先驱条件,对人类的贡献程度,不限于工具价值。和谐的方式归根结底都必须通过人而且也只能通过人来展现,即用人性化的科技创新来证明自我是真正的人的存在。

注释

① 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69.

② 刘大椿.科技伦理:在真与善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2(2):61.

③ 韩连庆.逆流而思科技哲学史话[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