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整合
政府总是以某种方式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相联系。在信息经济时代,数字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占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80%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更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了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后,针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提出,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对电子政务的含义的分析,笔者将其内涵归纳如下。
电子政务是政府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其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和重组优化,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电子政务经历了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与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后,正迈向崭新的第三代知识处理型。从全球范围来看,推动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己是大势所趋。而我国也适时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信息安全为基础,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面向决策支持,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现为公众服务的管理理念。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政府信息资源的内涵
政府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影响的信息资源的统称。而广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则指在政府行政工作中产生和利用的信息资源及其相关人员、设备、技术、环境和资金等要素的集合。
政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并且这些信息资源常更有价值,质量也比较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鉴于此,目前对于政府信息资源如何管理、开发、利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探讨的热点内容。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
1.来源广泛,数量巨大
包含政府内部产生的政务数据,政府外部的结构化数据。而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于网上的信息资源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迅速增长,成为政府与个人及企业交流所得信息的一大来源渠道。
2.分布式存储
政府的结构层级、地域分布与职能部门的设置造成了信息内容的分布式存储,这使其在共享与协同计算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3.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因此,政府信息资源还具备社会导向性、资源整合性、信息保密性等一般信息资源不具备的特点。
三、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的IT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已经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进入了“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管理制度等存在的薄弱环节,所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二)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少
我国各级政府上网的信息量普遍较少,信息检索、信息服务的功能较弱,更没有提供所有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的机制,公众通过网络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态势还未形成。
(三)追求部门利益和权力是造成信息难以共享的深层原因
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将取得的信息资源作为私有财产,并不愿意将资源拿出来共享,这导致了严重的信息资源利用率欠佳的问题。
(四)政务信息资源网络安全问题
我国的基础软件大量从国外购进,政务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大,在电子政务推行时,同步加强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四、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电子政务发展到现阶段,需要突出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只有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才能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应用和工作协同,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宏观决策的重大作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一)电子政务信息部门共建,并建立跨政府边界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化主管部门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制定并遵循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搭建资源整合协作式内部网站,加强内部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其内部沟通协作能力。
(二)加强系统集成
政府信息内容的异构性与广泛来源决定了其内容管理的集成性。通过集成共享的平台,很好地与相关机构已有的应用系统进行交互,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知识管理、内容管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来自这些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的辅助决策并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
(三)实现一站式电子政务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网站设计从最初的信息平台转变为交互办事平台,“一站式”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所有在线的政府办事项目、服务项目和其他信息。以门户网站为平台,方便政府服务客体,使之成为政府对社会和公民提供网上服务的枢纽。
(四)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体系
为更好的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信息资源并且保证政府相关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从网络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保障以及绩效评估等保障体系出发,从制度上进行完善,推动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打破传统
政府部门的“信息孤岛”,提高政府部门服务与监管水平,是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电子政务,技术不是关键,推进思路和制度安排才是成功的法宝。理清思路,完善制度,创新管理,夯实基础,是推进电子政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芳、郭英.电子政务内容管理及其应用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47-50.
[2] 苗地、商晓帆.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理性认知.现代情报,2008(4):2-4.
[3] 谢虹霞、吴化.中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比较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107-110.
[4] 杨小惠、王芸、苏新宁.略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决策.电子政务, 2009(2): 41-50.
作者简介:
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能力研究 信息能力 图书馆能力
[分类号]G251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作用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已经为社会所共识。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要想适应信息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各个系统就都须具备信息能力。在此种社会环境下,关于信息能力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而就目前看来,奇怪的是作为信息能力研究的发起者和主力军,图书情报机构却很少从整体的高度对自身的信息能力进行研究。
1 信息能力的界定
信息能力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较一致的看法是:信息能力的提出是社会形态发展到信息社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信息能力对于个人、组织、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上提出信息能力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6年,LeeBurchinal提出了新定义:“一个具备信息能力的人需掌握一系列新的技能,包括高效地检索与利用所需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79年美国信息协会将它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信息素质主席委员会把它定义为“具有确定何时需要信息、查找、检索、利用信息的能力”。1997年,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的《信息素质初步计划》,把信息素质定义为“是能够意识到什么时候需要信息以及查找、评价、有效利用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2002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图书馆馆长Hannelore B.Rader认为“信息素质是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一般用“情报”表征目前我们所用的“信息”概念。相应的,研究者通常用“情报能力”来指称“信息能力”。在当时就开始有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报能力,即信息能力进行研究,直到90年代后期信息能力研究才正式被引入国内。
在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国,学界主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素质主要是一种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国内对信息素质定义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主义角度出发,从结构方面对信息素质给予界定。纵观现有的信息能力定义,可以得出:信息能力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概念内涵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拓展。
2 信息能力的主体表现形式
2.1 微观――个人
对信息能力的研究起始于对个人信息素质的研究。现阶段,从微观的角度进行信息能力研究最为普遍,研究数量也是最多。同时,关于个人信息能力的研究也最为混乱,信息能力概念一经提出,人们对其界定就有明显的分歧。信息素质、信息素养、信息能力,各种新名词不断涌现,各执一词,表述不一,而实质所指又大同小异。
严格来说,素质和能力不能等同,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与外延。能力是技术和技能的专指,而素质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是素质的体现,素质是能力的升华。笔者认为,能力研究应该侧重于功能的角度,而从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素质似乎更加合理。因此,个人信息能力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因信息社会的出现和发展而作出的反应,是在适应信息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筛选并查找和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种后天性技能。这种能力产生于人们对信息的反应,作为一种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
2.2 中观――组织(机构)
20世纪80年代,国内对专业信息机构信息能力的构成、意义及强化措施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开始认识到信息社会中信息能力对于组织机构的重要性,对各种类型组织机构的信息能力展开了研究。总的看来,对企业的信息能力研究要相对集中。
企业信息能力是企业从社会信息资源中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利用信息的效用,决定着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小,因而也就决定了企业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绩效。因此,企业信息能力是信息化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现有的企业信息能力研究,在企业信息能力的概念、内涵、特点、作用、主要内容和企业信息能力的构建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在目前看来,从组织角度来研究信息能力主要集中在企业等经济型组织,对其它类型组织的研究明显不足。
2.3 宏观――国家(社会)
20世纪80年代,从发展国家情报事业、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国家信息能力的研究开始出现。进入21世纪,信息能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特殊的重要因素。它既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手段,同时也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能力的大小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综合国力乃至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国家信息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产信息产品和开发利用信息产品的综合能力。而社会信息能力就是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组织信息能力的集合,它表现为社会吸收、贮存、处理、利用和供给信息的能力。社会收集、存储、处理、利用和生产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信息流形成和流动的过程,社会信息能力是社会信息流所以能够形成的动力,其主要社会功能是对社会信息流动进行调控。社会信息能力是构成社会的行为主体在其信息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属性特征的综合,它只有在确定社会的边界后才具有明确的整体意义。
徐仕敏对社会信息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社会信息能力的演进演化以及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国家统计局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中国信息能力研究》课题的研究,将信息能力视作信息生产力的实现和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并提出可以用社会信息化程度来衡量信息能力的大小。
从宏观角度来研究信息能力,将研究主体界定为社会,注重研究宏观的社会信息流动状态,其最终目的在于要为国家制定信息政策提供依据,为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而做出准备并完善社会信息基础设施。
3 图书馆信息能力的内涵
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教育主题,其意义被广为认识和接受,以图书情报和教育机构为主,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和许多专业组织等都积极广泛地投入到信息能力运动之中。作为信息能力研究的发起者和主力军,图书情报机构却很少从整体的高度对
自身的信息能力进行研究。当前涉及图书馆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微观角度,即作为个体的信息活动主体,来探讨图书馆员、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能力以及图书馆在信息能力教育中的角色等。
图书馆信息能力,是指作为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搜集、评价、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它属于中观信息能力研究的范畴。图书馆信息能力的概念是在信息能力概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信息能力在作为组织的图书馆的体现。而事实上,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在很早就具有这种能力,只是在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3.1 资源观
图书馆的信息能力,必须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并通过信息资源体现出来,这里的信息资源是指广义的信息资源。因此,可以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图书馆信息能力的组成,这是信息能力的物化,简称为资源观,如图1所示:
3.1.1 信息技术和设备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信息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帮助人类创造财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而各种信息设备和设施,是通过信息技术生产和制造出来,是信息技术的物化产物。反过来,信息设备和设施作为信息技术的物质载体,它承载了信息技术的力量,又可以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冲击有两个含义:一是信息技术促使图书馆工作手段的变革,这是表层的;二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从业务范围、业务方式到观念上都在进行着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过程…。。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图书馆传统手工操作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领地,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而且使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快捷、高效、直观。因此,图书馆信息能力也必然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和设备这个层面。
3.1.2 信息资源 这里的信息资源是指狭义的,即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序化而大量积累起来的信息集合。面对众多用户的各种需求,图书馆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用户服务的根本,也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没有信息资源,服务就无从谈起;缺乏信息资源,服务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图书馆也不可能永续经营。
图书馆信息能力作为图书馆对信息的反应,信息资源层面的内涵不可或缺。换个角度看,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在信息资源丰富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研究图书馆信息能力,无论如何也不能抛开信息资源。不管信息能力如何的发展提高,最后始终都要回归即物化为信息资源。同时,信息能力在图书馆的运作机理,也始终是围绕着信息资源。
3.1.3 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图书馆的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以及具体事务,都需要依靠图书馆员来贯彻执行。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是人、制度以及各种资源等诸多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些要素中,人才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主体。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种能力的体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作为能动主体的图书馆员身上,组织目标的实现,也都需要通过图书馆员的实际行动来完成。
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对社会化信息作出的反应,也必须依赖图书馆员所作出的信息反应。也就是说,图书馆信息能力最终要转化到图书馆员身上,只有图书馆员才能活化图书馆信息能力。因此,图书馆员就是图书馆信息能力内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信息能力的体现也就必须依赖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而图书馆信息能力转化为图书馆员的能力素质,就是从组织转向个人,其研究范围也随之由中观转向微观。即图书馆员的信息能力素质,属于信息能力的微观研究范畴,也就是个人信息能力。
3.2 流程观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它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是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的结果。事实上,信息本身也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它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信息正是按照生命周期周而复始地运动着,这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信息资源,即信息资源的可再生、可共享等特性。所以,基于信息的生命周期,从图书馆的工作流程角度,可以对图书馆信息能力进行动态分析,这是信息能力的流程化,简称流程观,如图2所示:
3.2.1 信息搜集能力 信息资源是用户服务的根本,也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而社会信息资源是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的效用只是相对的,它只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图书馆若要有效满足众多用户的信息需求,首先就必须从无限的社会信息资源中,挑选并集中有用的信息。信息搜集能力就是指从社会信息资源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的搜集就成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起点,同时也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信息能力。
图书馆搜集信息的能力包括定位、查找、评价信息的能力。其中,定位信息是前提,搜集信息首先必须对所需信息在整个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的位置作出准确定位;检索信息是通过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指向并从所定位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信息;而信息评价则是对查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信息的效用。
3.2.2 信息存储能力 信息存储能力是指图书馆把信息贮存于特定载体的能力,包括存储容量、安全维护、信息的组织以及加工整理等多个方面。图书馆为了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然需要有信息资源的保障。换句话说,只有当图书馆拥有了一定程度的信息资源,才能够为满足用户基本需求提供最起码的保障,也才能为开展用户服务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当然,图书馆为了满足众多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不一定要把这些用户需要的信息都存储起来,即拥有这些信息。事实上,社会信息资源如此丰富,用户信息需求又个性多元,图书馆也没有能力把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都进行存储。这也就引申出了拥有与获取信息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信息来源渠道。在图书馆搜集到所需信息资源之后,只有一部分信息被图书馆存储拥有,而另外一部分信息则只是起到信息指向作用,当有用户需要这部分信息时,图书馆再通过获取进而满足用户需求。单纯从整个社会信息流程角度可以看出,信息存储是必须的;信息获取只不过是图书馆作为一个有限能力主体,把一部分信息存储任务转移到了其它社会信息主体身上。
3.2.3 信息利用能力 具有效用的信息存在于社会信息体系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供社会利用。提供利用,是信息效用特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必然途径。信息流程起始于信息搜集,以利用信息为终点。从搜集信息到利用信息,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流程,社会信息流正是在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停地流动。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其信息能力必然包含利用信息服务于用户的能力层面。
图书馆利用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开发信息、信息服务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发信息是指利用已有的信息,包括拥有和获取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图书馆自我信息生产,进而满足用户需要,这是一种自产自销的方式。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没有服务就没有图书馆的存在,图书馆利用信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用户。因此,开展信息服务就是利用信息的过程。信息共享,是指图书馆与其它的社会系统共同揭示、建设和利用信息的全部活动。信息共享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开发信息和信息服务是利用信息的过程,把它们归为信息利用是一目了然的。在此也特别强调,信息共享作为信息利用的一种表现常常被忽视。
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成长;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13-04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吹响了我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全面进军的冲锋号。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其主体内涵,推进它的途径抉择也必须是信息化发展的路子。由此在当前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数字鸿沟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化成长引领农村城镇化发展就成了必然的战略抉择,非如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在各方面相对落后的面貌。
一、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
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大环境下,所谓城镇化就是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本质内涵的城市化。正如美国著名经济与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信息时代引入了一种新都市形式,即信息化城市。”按照他的信息经济理论,信息时代的城市和城镇的特性应该是:其一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其二是围绕网络组织起来,其三是部分地由流动的空间组成的。他所说的这样的城市、城镇,不是以往概念上的仅以一种形式而存在,而主要表现为一个社会经济运作的信息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流动空间取代了原来的城市地域空间。由此,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以知识经济为内涵、围绕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亦即信息化的城市结构模式。具体到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就是除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工作而转为大中城市的居民外,大部分农民要就地向县城或附近城镇聚集,来建设以上所说以信息化为主体支撑的,并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起来的小型化的城镇群体。例如江苏省张家港那样的城镇群体,除其结构规模小于大中城市外,其构成模式基本是按照信息化的小城市样式,以知识、数字、科技为内在支撑、围绕数字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又如河南省新乡县的刘庄、龙泉镇和小冀镇京华社区,它们在通过数字化成长之路使农村向城镇化发展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为我国广大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鸿沟”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数字化成长是跨越它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数字鸿沟
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间在拥有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家有关信息部门在四年前的调查,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综合指数仅为城市的35%,其中城市居民固定电话普及率是农村居民的162%,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农村的2.5倍,城市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的16倍,城市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网民普及率的6.5倍。这种城乡数字鸿沟,是城乡间在技术、知识、经济、社会等多层面上存在信息差异的综合反映。从技术层面看,它是信息通信技术不均衡扩散在城乡间引发的技术鸿沟;从知识层面上看,它是城乡间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表现的知识鸿沟;从经济层面看,它是城乡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鸿沟,并能够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的差异引发的城乡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所形成的多层面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隔断和割裂开了城乡间的信息沟通和经济联系,显示出了乡村与城市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及其形成差距的根本动因,严重阻碍了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二)数字化成长是农村跨越“鸿沟”、面向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作为不同主体之间信息差异的数字鸿沟的填补、消除,必然要求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含量的繁衍增殖来实现,即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成长的方式来实现。而数字化作为信息化的内涵体现,实现它的技术与量能的增长又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只有通过信息化发展搭建数字化成长之桥,才能够使农村得以用之来跨越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而实现城镇化发展。另从信息化作为城镇化本质内涵的界定看,它也必然导致农村推进城镇化的途径抉择也只能是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的差异,信息化的差异只能通过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来消除;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种信息差异又是造成整个城乡间一切差距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由于城乡间对信息、知识获取和利用条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对称,就造成了其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以至人们的收入、消费上的巨大差距。因此,从根源上消除整个城乡差别也就必须通过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三、推进农村数字化成长、跨越城乡数字鸿沟应采取的战略举措
(一)要把信息化发展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
信息化发展作为数字化成长的先决条件和根本推动力,只有在它大力推进的情况下,才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整个农村经济的知识化、数字化水平,使农村从根本上快速拉近与城市之间的现代化水平差距。因而,当前必须将信息化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要尽最大努力、采用多方面措施尽快推进它的发展。为此而要在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做到,建设其信息高速公路要更重于建设一般的公路、铁路,推进其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要更重于推广机械化农器具的使用,建设其信息数据库、知识库、智能库要更重于建设粮仓、水库,开发利用其信息资源要更重于开发利用其地上地下的物质资源。
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 档案 信息资源 利用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人们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医院档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经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开发医院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人民群众,已经变成各级各类医院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档案信息不断发展的结果。但是,我国医院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医院档案信息相关工作的重点。
一、医院档案信息科学利用的涵义
1、医院档案信息的内涵。医院信息资源是医院档案部门通过选择和组织整理出的一套有用的信息结果。医院信息资源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信息需求紧密联系,它不仅仅是可以直接为人民群众所利用的医疗健康信息,同时也是反映各级各类医院发展和组织研究医疗诊断生产力现有水平的标志。通过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参与,获取医疗信息并使其成为信息资源,从中可以看出,人力介入对于信医疗息资源的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
2、医院档案信息科学利用的涵义。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在医院档案工作过程中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管理、传播和利用医院信息资源,增强医院档案工作质量的一种活动。可以分为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个方面。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医学信息,通过医学信息的生产来维持医学信息的供给。而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目的是实现医学信息的价值,保证医学信息能够在适宜的时间地点中发挥其正面作用,进而产生效益。
二、制约医院档案信息利用的瓶颈
1、重点认识不足。现阶段,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远不如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足,重视建设,忽视利用。对重点把握的不到位导致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的不平衡。
2、体系不健全。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利用需要完善的技术体制和标准,这是医院档案信息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和共享的关键所在。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加上开发方法欠缺科学性,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普遍不规范,不能很好地按照标准进行医院信息资源的建设,无法达到人人、人机及机机间的无缝对接和对医院信息资源的原始数据传播,对其作用发挥造成负面影响。
3、安全防护不到位。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成为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问题。目前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安全状况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很大的顾忌,为医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发展带来挑战。
三、科学利用好医院档案信息资源
1、更新观念,强化认识。在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是最重要资源,把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摆在重要地位,全面落实每一个细节。医院信息资源必须要快速传播利用,只有在充分的传播利用中才能发挥最佳效用;明确医院信息需求和建设方向,明确医院信息资源开发的任务、如何管理和利用。
2、完善体系建设。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加大对医院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力度,使得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和工作量有所预期,必须投入相应的财力物力,保证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要求相适应;要投入一定数量的医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业人员,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完成信息开发与利用工作。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完善的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确保运行有切实可行的标准
3、确保信息安全。医院档案信息安全是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要素。如果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那么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就很难发挥效益。所以,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进行一体化建设,在信医院档案息共享的同时强化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保证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在安全的条件下发挥效益。强化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安全的监督管理,实施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消除医院档案信息安全隐患,避免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
知识经济时代,医院档案管理部门要顺应时代和人民群众需求,提高对医院档案开发和利用的认识,充分认识医院档案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正视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强化开发与利用,使之能够为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确保医院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浩春.做好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实现档案根本价值[J];城建档案;2009年07期
[2] 张秀玲.浅谈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6期
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今档案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客观要求。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准确理解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及新时期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把握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切实落到实处。
1 档案信息化的科学内涵
档案信息化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把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运用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上,从而使档案管理趋向规范化、现代化及高效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程度的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也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认识长远并立足当前,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公开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推进控制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加强档案管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放、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2 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整体水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了档案信息化的整个硬件平台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关键在软件。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功能,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便于用户使用和管理。包括: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语言翻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安全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解决某些具体应用问题的程序,只有做好基础建设,才能稳步、健康、高效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3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1 慎选电子文件归档方法与移交途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而推行的一种全新的归档管理模式。为了保障电子文件得到及时归档与有效利用,档案部门必须在科学推动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中,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将电子文件归档纳入本单位的归档制度体系建设之中。
3.2 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质量体系。1)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无论电子文件的归档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格式相同与否,都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保证记录电子文件形成、处理、归档过程中的各类凭证信息真实、可靠;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实行有效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2)保障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确保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全部归档。同时存在电子文件及相应的纸质或者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电子文件与纸质或者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应一并归档。3)保障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必须有效地表现电子文件中所记载的内容,并保证其可以随时调用;保证存储归档电子文件的载体长期有效,并确保能够随着软、硬件的升级换代而及时进行有关电子文件的迁移作业。4)保障电子文件的安全性。推进各级基础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本着“利用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优先完成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据采集任务,逐步推进全文信息采集。加强档案部门内部局域网建设,开发和应用统一规范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馆藏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利用平台,并通过各类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规范化建设,统一数据格式和管理系统,确保信息交换通畅、便于共享。通过网络实现档案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达到档案信息交流的最优化效果,让档案资源流动起来。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扩大共享范围的同时,还要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系统,保证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安全管理。
信息资源的内涵范文6
“深度”词语的含义:
(1)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
(2)达到的程度很深。
(3)(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
(4)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从具体技术方面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而且要求基础信息化广泛、深入本质,向着产业升级换展。从其内涵出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推进信息化在工业和建筑业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信息化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信息化在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的应用和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和能源交通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在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和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和融合,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驱动力;推进信息化在节能减排、产业聚集、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和融合,改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保障支撑条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以应用在企业为主,尤其是制造业。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传统工业相结合,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利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过程,即企业将新知识、技术、系统和工艺等生产要素重组后引入企业中应用的过程。企业不仅需要通过主动搜寻,处理加工和分析研究相关的信息,还需要促进新信息在企业内部有效流动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
2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及其信息保障体系
2.1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对信息的需求性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对信息的需要范围涉及各个领域,全面而深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信息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或信息产品等用于企业时要求企业人员(包括:战略层人员、战术层人员和作业层人员)准确、全面和系统的掌握与此相关的所有信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准确性是对企业人员在获取信息时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完整性、系统性是要求企业人员将信息化融入本企业时,借鉴成功企业实例,提高应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信息需求获取的多样性。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对信息的需求范围广泛而深入,因此企业人员在获取信息时要从多渠道,多角度来获取多样信息,即信息源的多样性。企业中的信息源包括企业的内部信息源和企业外部信息源,如:专利文献、政策汇编、技术手册、标准汇编、研究报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动态性资料汇编、市场、客户、产品样本、实物、会议等。随着内联网、外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开发或购买的数据库以及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数据库,行业网站等陆续都成为企业重要的信息源。
(3)信息需求的依赖性。信息需求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服务机构的依赖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企业自身往往无法有效的满足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服务机构的出现便解决了企业的这一困扰。为了高效、便捷的获取信息资源,企业对信息服务机构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4)信息需求的阶段性。企业信息需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例如:企业开发新的信息系统时,在启动、实施和检验阶段对信息的需求特点分别是选择性、调整性和反馈性。在信息系统的启动阶段,企业人员需要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以此建立适应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实施阶段,企业人员需要不断调整信息需求,使其集中于信息系统的进展情况。在检验阶段,企业人员需要对信息需求进行不断反馈,信息需求的重点是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2.2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的内涵和要求随着“信息”地位的不断提高,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已成为21世纪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兴起,信息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就是风险增加、漏洞丛生等“负效应”。信息保障便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信息保障的对象是信息以及处理、管理、存储、传输信息的信息系统;目的是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性手段,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具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在遭受攻击后的可恢复性。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活动的过程,对信息和信息保障有着强烈的要求,因此要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保证成功率,就必须构建适合企业的信息保障体系。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基于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能力的系统。其目标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即能够提供时效性好、价值高、质量好、针对性强、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源,提供促进企业在两化深度融合的强有力的信息支持,降低风险,提高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成功率。因此企业两化的信息保障体系具有如下要求:
(1)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能力。为了实现企业两化的深度融合,企业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源获取多样性的信息资源,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抽取,最终得到结构化的分类数据供企业决策者参考。
(2)具有畅通的信息渠道。畅通的信息渠道是信息保障体系必备条件之一,其目的是消除信息噪声,减少信息失真和污染程度,以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准确度,供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企业时刻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保障体系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增补新的功能以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
3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
根据信息保障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构建促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时,需结合其关键影响因素。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存在联系性和制约性,使得在构建信息保障体系时,需统筹各项因素。
3.1信息保障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
(1)信息基础设施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的硬件基础。企业内外部环境、政策、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等信息的搜集、存储、加工、传递和利用均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强大而稳定的硬件基础便成为信息保障体系的坚强后盾。信息系统是企业两化深度融合信息保障体系的软件基础设施,在信息保障体系中同样发挥着支持性的作用。企业中信息系统主要包括:MIS、DSS、EIS、ERP、SCM、CRM等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网络,如:企业内联网(Intranet)、企业外联网(Internet)、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EC\EDI)和全球商务信息系统(CALS)等。
(2)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保障体系的产物,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了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进程。由于信息保障体系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同样决定了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包括:两化深度融合后企业输出产品的客户喜爱度、产品市场占有率、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等市场信息;政府扶持、资金力度支持和企业相关税收等政策信息;银行贷款利率、风险投资等金融信息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管理信息。信息资源一般都以网络信息资源和非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于企业内外部。因此信息资源的获取程度是信息保障体系构建不可获取的因素。
(3)信息人信息人主要指企业中的信息主管、信息技术人员和信息工作人员。信息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信息服务的质量。因此信息人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有效辨别信息的真伪。当然,信息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企业在引进信息人才的同时,也要大力培养企业内部人员的信息能力。
(4)信息文化企业信息文化对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促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信息文化也是构建信息保障体系必要的因素之一。企业信息文化对企业具有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5)评价体系标准的信息评价体系也是构建信息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它可以对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程度进行定量的评价,以此判断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进程和状况。
3.2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上信息保障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1)建立企业互助和信息服务平台相结合的信息保障体系。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加大,信息资源复杂多变,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应用的局限性往往让我们对信息需求可望而不可行,这也阻碍了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获取度和利用度,首先: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和传递,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污染等信息无法高效率传递和共享的现象。其次:可以加强企业--企业中间的相互交流,利用各企业的优势查缺补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也可以发展国际交流获取国外先进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企业在互助的同时也可以与信息服务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借以利用信息服务机构先进的信息服务,获取有利于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因此企业互助和信息服务平台相结合的信息保障体系是必要的。
(2)建立利于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网络信息资源和非网络信息源相结合的信息保障体系。信息资源是信息保障体系的输出成果,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进程,因此企业应该利用企业扎实的基础设施将从网络获取的信息资源同企业获取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如:会议记录、专利文献、产品说明书等)结合起来,从多渠道、多角度获取企业的信息资源,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并可以达到创新企业信息需求和集成信息资源的目的,为促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基础。
(3)建立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技能相结合的信息保障体系。随着网络信息交流在信息获取渠道中地位的提升,企业员工对信息的收集,辨认能力以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因此信息服务人员希望企业员工可以掌握住网络信息源分布,网络信息检索等相关信息技能,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承担起向信息工作人员培训网络技能的任务,并向他们传递最新的信息源动态变化和常用网络技术的知识。
(4)建立一套具有标准评价体系的信息保障体系。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保障体系的质量、效果必须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可以定量的判断出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进程和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铺垫。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在建立评价体系时一定要秉着科学性、层次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对比性的原则。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