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治理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治理调研

城市治理调研范文1

7月21日,调研组由部分区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等12人组成,两级代表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到正兴农贸市场、石院屠宰场、正兴公厕、团结村张天华养殖厂、天河水库等地重点围绕垃圾清运、污染治理、环境卫生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正兴镇政府4楼会议室召开了建管办负责人、生态办负责人人和调研组全体成员参加的垃圾污染整治调研工作座谈会。

针对城市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调研组一行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建议社区代表(干部)在平时走访居民时宣传环保知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二是立即由镇建管办牵头,对场镇背街小巷垃圾立即清理,并实行每周督查。

三是加大市容环境卫生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各个场镇果皮箱、垃圾桶的投入,以及加强会兴农贸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为群众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城市治理调研范文2

一、从城市管理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看,存在着问题式管理与预防式管理的矛盾

问题式管理是一种后果导向型管理,它把问题的事后处理作为管理的中心工作,管理机构坐等问题产生、媒体曝光、群众投诉、领导批示来安排工作,是典型的应付式短效管理。预防式管理是一种原因导向型管理,它不是把问题的善后处理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把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控制类似问题再度产生的措施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是一种治本型的长效管理方式。但是,问题式管理与预防式管理的区别尽管从理论上来看,是治标与治本的区别,但是,实践中两者却是矛盾重重,一方面,从理论来看,预防式管理无疑是理想的管理模式,但现实中由于现阶段人力物力财力的局限,目前很多管理部门还只能停留在问题式管理的层面,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的城市管理逐渐地实现了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的转变,做到了问题式管理与预防式管理齐头并进,不治标的治本只是一句空话,不治本的治标目光太短浅,只有标本兼治,才是长远之计,由此可见,问题式管理与预防式管理的矛盾其实是理想与现实、治标与治本的矛盾。

对策:怎样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呢,结合我市城市管理的实际,笔者认为,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法律行政手段的同时,要充分运用经济等手段,真正实现标本兼治。城市形象的竞争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好的城市环境将给城市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比如处理乱摆乱卖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和停车场所建设,给下岗职工创造经营场所,引导马路摊点归市、店外摆放入室经营,规范机动车停放位置,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目前我市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多处农贸市场,加强了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的力度,各种马路摊点、店外经营现象基本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城市管理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台阶、上水平,必须由主街路向小街小巷小区延伸、由城区向城郊接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单一的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在地域上,应当整治一片、巩固—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推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在时间上,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的重点时段管理到“全天候无空档”的跟踪管理。在内容上,要在巩固市容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对环保、公安交通、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目前我市无论是从时间上、空间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已基本上实现了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的转变。三是要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充分发挥县、镇、社区的作用,把小街、小巷、小区市容市貌秩序管理等工作下放到社区负责。合理划分部门之间的责任区域,严格落实责任,避免出现城市管理部门“眉毛胡子一起抓”和职能交叉现象。城市管理部门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高位协调机制,研究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沟通部门间配合,实现管理无缝对接,真正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率。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制订、组织协调、执法监督上来,通过完善考核办法、改进考核方式、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优罚劣等举措,充分发挥乡、镇级人民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的作用和社区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区等城市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目前我市已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多项制度,加大了对县区城市管理的目标考评,充分地发挥了各单位的积极性,目前要通过开展“达标示范小区”、“达标示范街”、“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发挥乡、镇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城市管理向基层推进,向街道、社区、小区辐射,提高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参与度,努力营造创建工作经常化、城管工作社会化的创优氛围,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规范化、长效化管理进程。

二、从城市管理的方法和思路上看,存在着运动式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矛盾

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等系统的高度集成,城市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和系统管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需要处理许许多多网状关系。运动式管理就是通过运动式整治来进行管理;制度化管理是治理中强调依法管理,健全法制规章,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通过详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管理城市。一方面要通过暴风骤雨似的运动式管理来管理城市,仅靠一场或几场运动式整治或检查难以达到治本的长效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制度性潜移默化来管理城市,但制度化管理由于太注重制度的作用,相比于运动式管理力度很小,成效往往甚微,且制度化管理必须经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形成长效机制,由此可见,运动式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不能偏废。

对策: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改变以往急功近利、搞突击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细水才能长流”,做到努力“磨”好城市,所谓“磨”就是以“滴水穿石”的穿透力去管理城市,以春风化雨、细水润物的手段管理城市,通过制度化进行管理,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也要靠“打”,所谓“打”就是通过以“冰冻三尺”的爆发力去整治城市,通过整治运动,快速管出成效,管出水平,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打”并非是进行简单粗暴执法,而是依法文明执法,“打”与“磨”的区别,只是表现在力度上的区别。目前我市一方面加大了整治的力度,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规章制度建设,相继制定了《__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定》、《__市20__年“门前三包”目标考评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规章,从制度上加强了城市管理。

三、从城市管理的手段上看,存在着文明执法与强硬执法的矛盾

文明执法在创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已是大势所趋,城市管理也不例外,城市管理的对象绝大多数是一些基层老百姓,他们靠一些摊点维持生计,但往往有一些钉子户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城市管理者的文明执法不予理睬或不予配合,或长期和城市管理者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对这种屡教不改的钉子户,文明执法效果甚微,因此,对其就必然要采取强硬执法、态度要坚决明朗,不能留余地。但文明执法与强硬执法虽然交互使用,但却矛盾重重,如果城市管理者采取了强硬执法,这在手段上就与文明执法相悖,反之亦然。

对策:如何化解文明执法与强硬执法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对于日常城市管理,宜尽可能多地采取文明执法,对特别少数钉子户,在多次做思想工作仍不奏效的情况下才采取强硬执法手段。

四、从城管队伍建设上看,存在着团队精神建设与作风建设的矛盾

随着各种暴力抗法的不断增多,城市管理队伍团队精神已成为了保护城市管理执法者自身措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对于培养团队精神,大多数地区默认的方式是将社会上所谓的“江湖”拉帮结派的不良风气带入城管队伍,互相之间讲哥们义气,不是经常聚餐娱乐,就是经常聚众打牌,而如果一旦聚餐又往往不能不喝酒,在工作日喝酒后又上街执法,这与城管队伍作风建设要求相悖,同样,娱乐打牌又往往要搞点刺激、压点赌注,其结果是往往越玩越大,最终演变成赌博,这也与城管队伍作风建设相悖。由此可见,城管团队建设与作风建设往往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

对策:如何做到既培养城管团队精神,又不违背作风建设的要求呢,笔者建议应用健康的娱乐方式去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加强城管队伍作风建设和宣教力度,在思想上教育和引导城市管理队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使城管执法行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五、从城管执法队伍上看,存在着年轻化与老龄化的矛盾

由于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岗位工作量大,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城管执法队伍必须按年轻化的要求组建和配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城管执法队员都已步入中年和老年,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

对策:笔者认为要解决城管执法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向城管队伍注入新生血液,即不断进新队员,把老龄化队员调整到其他非执法岗位,促进执法队伍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城管执法队伍与其他兄弟单位的互相交流机制。从而彻底解决城管执法队伍老龄化与年轻化的矛盾。

六、从主体上看,存在着执法者与弱势群体的矛盾

作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城管执法部门与小摊小贩的矛盾由来己久,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近来北京城管队员李志强被杀事件应该说是两者矛盾的空前激化,造成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源主要是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小摊小贩所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一旦被收缴,他们往往会以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通过李志强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背后的种种社会问题,崔英杰作为一个退伍转业失败后从事城市低层职业的农村人口来说,在我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李志强事件”只是我国现今社会千百万农村进城人口及城市低收入家庭与城市恶劣生存环境之间矛盾的一个具体化典型表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这个矛盾还在不断地激化,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调节这一矛盾就成了我们建设和谐的首要任务之一。

对策:应该怎样解决这两者的矛盾呢,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要以解决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生存问题入手,一是开展对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获得必需的生存劳动技能;二是给予农民工自由的迁徙权使其能在城市合法居住并使其子女获得该地平等的教育资源;三是实行农民工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扩大城市的社会保障范围等,只要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问题,这一矛盾才能彻底解决。目前我局与市劳动就业局联合向下岗职工,4050人员招聘了100多名协管员,一方面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城市生活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为城市管理工作扩充了队伍、加大了城市管理的力度。

七、从被管理者的事实和现状看,存在着就业局限性与生存扩张性的矛盾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1999年中国总劳动力人口约为7.51亿人,占全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6%,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劳动力总量的1.73倍,也就是说中国须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即必须提供7.5亿个工作岗位,而我国就业增长速度却下降得越来越快,1997年中国gdp增长为8.8%,从业人口增加了1.1%,1998年gdp增长为7.8%,但从业人员增加了0.6%,1999年gdp增长7.1%,从业人员比1998年来增加0.4%。从主观上讲,进城农民人口素质比较低下,缺乏非农生产技能导致其就业难,而只能以小摊谋生,这就是就业的局限性问题,但同时,按照我国现阶段的现状,解决温饱可以说是生存,享受小康富裕也是生存,这就是生存的无限扩张性问题,一方面就业岗位有限,另一方面客观上又不断要求朝着更好的生存环境发展,就是必然引发矛盾。

对策:如何缓解和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要扩大就业,政府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多提供劳动岗位,加大对他们的职业培训,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范围等等方面入手。

八、从被管理者的法理来看,存在着合理与违法的矛盾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都是合符理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小摊小贩为了生存,串街游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合理的东西不一定合法,游街串巷经营违反了我国市容市貌管理的有关规章,具有一定的违法性。

对策:如何解决小摊贩合理性与违法性的矛盾呢,笔者认为首先一方面承认小摊小贩为生存而游街串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个前提下,城管部门一方面对其进行“疏”导,允许其在一些地区和路段摆摊设点,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其违法性,认识到如果放纵不管就容易造成整个城市的脏乱差和无 序状态,从而就必须对其进“堵”,在未设置许可的地区和路段坚决进行严管重罚,进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九、从城市管理的方法上来看,存在着“疏”和“堵”的矛盾

如何做到既维护城市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又适当维护少数违章户的利益,这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创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导,以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为目标,在不特别影响市容市貌的前提下,合理地许可一些摊户在一些小街小巷或偏远地带进行摆摊设点,这就是所谓的“疏”,与此同时,对主要干道、未划点的地区实行严格管理、坚持予以取缔,这就是所谓的“堵”,实际上“疏”与“堵”两者相辅相成,但同时又充满着矛盾,因“疏”的前提是在不影响和触及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一旦所允许规范的地区经营的摊点因为脏乱差严重导致附近居民反响强烈,这就必须要进行“堵”(取缔),然后进行重新规范,反之,在现在看来是必须严格管理、坚决取缔的地区随着时间或政策的变动,也可能适度允许一些摊点存在。由此可见,“疏”与“堵”是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

对策:如何化解“疏”与“堵”,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住政策大环境,把人们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维护好大多数人利益为出发点,做到以情感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作风,服务百姓,努力克服“思想上满,安于现状”、“作风上浮,沉不下去”的问题,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大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力度;改变以往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霸王”作风,努力实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性化管理,认真倾听百姓心声,把人们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百姓排忧解难,做到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从而赢得群众支持,百姓拥戴,通过潜移默化的实际行动,一方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或特别影响市容的地区进行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对群众影响小及对市容市貌影响小的地区进行占道行政许可,通过一“疏”一“堵”,一张一驰,宽猛相济,尽可能地化解了社会各种深层次的人民内部矛盾。

十、从城市管理的目的上看,存在着大多数与少数人利益的矛盾

城市治理调研范文3

根据国土资源部【】号文件精神,我县镇已被列入国土资源部煤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项目自北而南包括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十一个片区,治理面积12725.4亩。现将项目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镇位于我县市西南部山区,距县城公里,全镇辖万人,面积平方公里。该镇是我县的产煤大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累计开采原煤万吨,占全县同期煤炭产量的%。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在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镇%的地表沉陷,并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全镇的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影响。一是采空区塌陷裂缝。镇煤矿采区地表90%是农耕地。截止底,驻镇国有统配煤矿及乡镇煤矿的采空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折合万多亩,涉及到个村庄,其中已形成塌陷裂缝面积约

万多亩,占耕地面积%,严重塌陷造成耕地荒芜约亩,占耕地面积的

%,导致大量地表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塌陷。同时造成地面房屋裂缝,地面道路等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二是地上水断流,地下水破坏。煤矿疏排水及洗煤厂等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地表水体,使全镇境内的季节性河流基本干涸、污染、断流,地下水大量渗漏,地下水系遭到破坏,矿区水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目前,全镇有

村户人畜饮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少群众以

元/吨的价格从附近乡镇“买水吃”,农田灌溉用水更无从谈起,人畜饮水成为农民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三是煤矸石自燃。该镇目前有六个矿渣堆,煤矸石总放量约三千多万方。破坏占用土地205.85公顷,煤矸石自燃释放出的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直接危害到

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矸石中含有的硫化物,经雨水冲刷,细小颗粒顺流而下,使河流两旁的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另外,该镇残煤自燃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多处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对整个镇空气质量危害严重。四是边坡失稳。片区每年两季,均会出现山体滑坡,土体崩塌范围内植被尽遭破坏,潜在威胁公路长200米。村庄后山的滑坡由于雪压及采空区塌陷多种因素影响又有蠕滑迹象,时刻威胁着几百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此看来,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进展情况

我们从9月开始组织实施该项目,12月18日,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国土部以财建()号文批准立项,成为全省仅有的六个国家级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项目之一。项目批准后,我们及时协调聘请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组织勘测设计。目前已收集了镇近50年的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地质环境灾害治理平面布置图和现状图、15个灾害片区的村庄地形图等资料,整理归类并作数字化处理。利用国际上先进的rtk卫星测量系统,完成了各片区的静态gps控制点的测量定位工作和近3平方公里的地形测量工作。并初步踏勘了20个村19个灾害片区近20平方公里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该镇目前存在的地质灾害种类和程度。

三、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请示

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施工在即,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情况和问题,其中如何对待“尾矿”是一个绕不过去并且必须一次性彻底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煤炭开采后,镇目前存在

块总面积

城市治理调研范文4

【关键词】旅游管理;考试;改革;调研

经贵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批准立项为贵港职业学院2010年度A类课题,编号为A0100。本调研报告为此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之一,拟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如何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考试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改中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个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却缺乏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

2.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应试者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现行考试模式的态度,我们对于我院和桂林旅专两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看,在问题“请问你认为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问题的反馈中,只有3.5%的学生认为能,而一般为36.8%,认为不能反映出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占59.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现在考试模式的态度,说明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对于每个人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该能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永远是个被动的角色,考试目的错位,更无法使学生做到掌握方法、热爱学习。同时,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教学中生开始不关注学习,荒废大学光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1.考试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原则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标。为此,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希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需求来进行考核。只有引进行业要求,按照行业通行的考核方式去要求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贵港市通泰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奔马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友好国际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和贵港市饭店业的信息反馈,旅游管理专业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服务技能,成为适应21世纪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需要的品德高尚、语言流畅、技能精湛、优雅大方,富有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严格依照培养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3.系统规划考试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第一,要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因为考试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工作去完成。第二,根据课程分析,制定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和关于加强考试管理的规定或者课程考核纲要与实施办法。第三,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严明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到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2]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3]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棵索,2005.

[4]仇伟明.高职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张磊.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C].乌鲁木齐: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04第三次专题研讨会,2004.

城市治理调研范文5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了广大教育者及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并把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其中,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成为研究重点之一。

当前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听力课程的课时也较少,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这样的现状下,广大师生迫切需要一个更加有利于教与学的渠道,来填补有限课时与呆板模式留下的空白。因此,关于数字调频台和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自然成了英语听力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的热点课题。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仅从技术或理论层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极少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深入研究。

1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把数字化音频技术、调频台网络信息资源等与英语听力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听力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仅把数字调频台作为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演示的工具,而是把数字调频台融合到听力教学的各个层面,使其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环境构建的重要工具。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核心是运用任务型教学实现数字化学习,借助于数字调频台和网络技术实现媒体资源和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具有节目播放的多元性、实践性以及主动性等特点。学生在这种整合模式下,可逐步摆脱在语音室内“课堂焦虑”的影响,慢慢树立自信,逐渐学会适应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在独立探索与合作的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听”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美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W.M.Rivers)和坦珀利(W.S.Temperly)的研究指出:“人们所获取的信息中75%来自‘听说’,其余25%来自于‘读写’”。可见,“听”对于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法国语言教学教授Henri Holec 最早把“自主学习”定义为“能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他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五个方面: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速度、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价学习效果。自主学习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学习者能决定自己的学习;二是学习环境。美国语言专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从“听”中获得的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占重要地位,提供大量听力输入对于提高听力理解和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能够自主获取输入进行学习,而同时教师又有能力或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语境输入时,我们没有必要再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接受来自教师的有限输入。

3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开展基于数字调频台的听力自主学习一个学期后,研究者对我校2008级会计和投行专业15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共有25 个客观问题以及2个主观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对借助于数字调频台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及学习效果等。每个问题有三个备选答案(例如:A.能,很丰富;B.一般,部分内容有用;C.内容太少,完全不能满足),共收到有效问卷150份。访谈共有5 个问题,随机挑选了12 名学生,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数字调频台的自主听力学习是否优于传统的课堂听力教学;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资源的原因、对学习时间和场所的选择、对教学方式和教师作用及学生自我表现的评价等。

4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大约82.5%的学生认为,基于数字调频台的听力自主学习模式更能吸引学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当然,也有近40%的学生认为时间不够,近20%的学生认为调频台节目的选材难度过小或不够新颖,约68%的学生表示需要更简单易懂的学习材料,近15%的学生认为校内听力自主学习的场所有限,收听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近10. 5 %的学生表示由于事务繁多、时间统筹能力差、毅力不够或收听效果有限等,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约7%的学生表现出对听力学习的忽视与无奈,甚至有的学生并不知道校内数字调频台的存在,或是即使知道也从来也没有收听过,应该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们的重视。

5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的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模式

5.1 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和指导

在课堂听力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材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数字调频台本周的播出内容(需要教师提前了解节目单),给学生布置课外自主听力学习的任务(可要求统一收听某一个具体节目),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列为下次课堂检查和测评的重要内容。

5.2 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提前了解的数字调频台的节目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要求,自行收听数字调频台的节目。这个环节是听力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了解了节目单、确定了自己的收听时间和内容后,应该及时搜集和学习与收听内容相关的预习资料,如主题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提前做好收听准备,主动降低收听难度,以便自己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树立对听力学习的自信心。值得建议的是,学生在收听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做笔记的作用,“火车钻洞”式的听力学习方法会使学习事倍功半。做好笔记,不仅利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便于自己在复习时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取得进步。

5.3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听力自主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和评定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了课外自主学习的任务后,应该自行制定检查和评定方案,在下次课堂上实施。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数字调频台的播出内容,设定或书面或口头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成绩记录,作为学生总成绩的一部分。对于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或是学生普遍出错的难题,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提出各自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最后,教师应该对此次的学习内容给予一定的总结,如提供参考答案、向学生提示重难点词汇和表达、建议收听或答题技巧、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等,并要求学生复习掌握。

5.4 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机会分享统一任务除外的其它自主学习的成果和经验

教师每次向学生布置统一的收听内容只是便于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整体上的把握,但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花一定的时间自由分享和交流自己独立选择收听的学习资料,不仅可以弥补统一分配任务在内容上的欠缺,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彼此取长补短,在整体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达到使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5 学生对听力自主学习内容的复习和总结

学生应以每周为单位,对自主收听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特别是经过教师课堂检测和学生之间交流分享后,学生通过复习,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听力学习状况,还能够巩固旧知识,积累新知识,为自己的日常学习找到新的方向和切入点,注入活力和动力。

6 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下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的成效、局限性和建议

城市治理调研范文6

关键词 绍兴市袍江新区 水环境 政府主导

一、调研背景

一直以来,绍兴市将水视为城市之脉,十分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开展了曹娥江流域、浦阳江流域、鉴湖主体水域、小舜江上游水域、城市内河河道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崛起,绍兴有几块区域的水流已经受到较大污染。其中,最明显的就属袍江新区。一块以工业而兴的区域,正在努力打造“商贸袍江”、“人居袍江”。[2] 为了解具体的污染情况,并做深入分析,2012年7月,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16名师生就绍兴市袍江新区的水环境进行了走访、调查。

二、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的方式进行,调研主题为“袍江新区水质状况与改善措施”。本次调研共发放300份问卷,实际收回300份,回收率100%,且问卷全部有效。

(一)水源污染现状:城市发展与水环境状况共同进退

城市发展与水环境状况息息相关。为了解袍江新区今年的河流水质,实践队员就“您认为今年的河流水质和以前相比怎么样”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有55%的居民认为今年的河流水质与以前相比是变差了;有24%的居民认为今年的河流水质与以前相比差不多,这样的结果反映出近几年的水质条件并未得到有力的改善。

那么,袍江新区的水质污染状况到底如何呢?有57%的居民认为水质污染状况是严重的;有37%的袍江居民认为水质污染状况是一般的;只有6%的居民认为河流水质污染状况是良好的。在调研中,实践队员看到了斗门镇杨望村的湖潮江,受到周边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已经出现发黑发臭现象。目前,此河道水质为劣类,已不能满足生活水的需要。[3]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每位市民所不希望看到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生活中的水资源遭受了严重污染?在“您认为周边河流的污染最主要来自于哪方面?”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1%的居民表示水源污染最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水,远远超过了居民生活废水(17%)、农业污水(2%)的比例。由此可见,工业污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二)政府监管:政府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法定的社会治理机构,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问到“您认为周边水域污染最主要是哪个环节的工作力度不足?”时,52%的袍江居民反映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市政建设方面力度不够。在居民“对袍江水治理是否有效”的回答中,只有11%的居民认为是有效的,不明显占到了比重的67%。实践队认为,居民们希望袍江的河流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有效治理当地水质问题。

那么,政府部门又应该着重做好哪些工作呢?46%的居民表示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强化执法力度;53%居民认为应该靠每个人自觉,这提醒政府部门必须加强企业和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教育,提升企业和居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同时,50%的居民认为对袍江新区的水质应该一个月检查一次,41%认为应该半年检查一次,仅有9%认为应该一年检查一次。这既反映了居民对水质污染的担忧和改善水质的迫切愿望,也提醒政府部门必须加强河流水质调查,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治理方案,让居民看到政府部门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

三、对水环境调研的反思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地调研,以及上述的各项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绍兴袍江新区的水污染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和解决,而政府机构的监管缺位和不到位是关键因素。治理水环境污染,除了依靠企业和居民的自觉外,最主要的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治理水环境污染,首先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比如,制定企业排污设备标准的法规,提出企业排污设备使用考核措施;制定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提出量化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二)政府部门应加强其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应该强化监督管理,整治破坏水环境的行为。比如,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大非法排污的处罚力度,整顿或关停环保要求不达标的企业;加大对企业的环保扶助,引导工厂引进并使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加大对水环境保护工作出色的企业的奖励和宣传;加强对水质状况的检查与净化;拓展水环境污染举报平台等。

(三)政府部门应大力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为加强生活饮用水管理,保障全市人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有效防范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政府部门更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检查和净化。首先应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其次则是搞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再者是加快供水建设设施和水处理工艺改造,最后则是严格供水单位管理,严把饮用水质量关口。

(四)政府部门应发动当地居民共同参与

由政府统包统揽来治理水环境必将使财政不堪重负,治污难以为继,靠政府统包统揽的加大投入显然不是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出路,企事业单位以及市民们都应该有环保的基本意识,政府部门应提高宣传的力度,引导全体市民与政府一同努力,共创宜居的美好家园。

此次实践,使实践队的全体师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