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1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45-01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人们对口腔医学专业愈加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也正面临着改革,因此,本文对教学改革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一、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安排有缺陷

在校期间,学生应完成公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以及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阶梯关系,但是由于学院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因此,没有明确的课程衔接,使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制度建立不完善

1.缺乏监管、奖惩制度。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仅仅局限于对课程进行安排,举行每年一次的座谈会以及完成教务处的教学任务,对教师的备课和课堂讲评效果并无管理、测评制度,而且缺乏奖惩制度,仅仅根据教师所讲课时的数量发放补贴。[1]

2.考试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仅仅由授课教师出题测评,由教研室确定评分标准,没有标准化题库。传统的考试制度主观性较大,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情况,考试成绩不具备参考价值,无法明确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改革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思路

(一)改革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安排

对专业课程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公共和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学年学习临床医学,第四学年学习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由于第三学年学业任务较轻,因此可以在第三学年添加实习任务,这一改革明确了每一学年的学习重点,使学科之间的衔接更加清晰,同时便于加强教学管理。

(二)建立监管、奖惩制度

由教研组、医学专家以及校方领导组成考察小组抽查课堂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由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根据学生与考察组的调研情况对教师进行综合测评,并将综合测评成绩列入奖惩范围,以此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果。[2]

(三)完善考试制度

将教学环节与考试环节相分离,由教研组按照教学大纲和医学类专业考试编写题库,统一制定试卷题型与评分标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备课,考前从题库中抽取试题,并由教研组统一评卷。完善的考试制度下,其成绩能够较为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一)设置基础课程体系

在不改变总课时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正常人体结构与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增设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设置基础教学内容

在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应设置解剖部分,并对人体的基本组织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面部结构的了解。生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是讲解各细胞、系统的功能。可将生理学科与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的理论部分相结合,避免重复。病理学主要是对细胞损伤、肿瘤、炎症等病理变化进行讲解,同时讲解发热、休克等病理形成原因。

(三)改革医学基础课程

由于实践是医学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医学学科的实践教育,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实践经验,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通过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实现了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四)优化教学方法

1.优化多媒体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课件质量却有所欠缺,教学用课件多为网络下载,教师仅是稍加修改,甚至毫无改动就将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下载课件没有专业特色,且文字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听讲,甚至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尽量原创课件,减少文字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案例并解答相关问题,教师在一旁协助,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

3.与专业医师考试接轨。医学类专业学生需要面临专业医师考试,教师可以针对考纲整理相关知识点与习题,并为备考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另外,在平常讲课时,也应对考点进行重点讲解。

四、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校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对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均做出了较大的改动,希望通过教育部门以及相关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实现我国口腔医学专业质的飞跃。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2

【关键字】 口腔医学 课程体系 建设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D083

关键词:口腔医学 课程体系 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3

当今世界医学高速发展,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口腔医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不断延伸的学科分支,其发展潜力巨大,备受瞩目。随着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沿用的前苏联教学模式,缺乏对广泛宽厚的基础和综合知识方面的培养;基础课、临床课、专业课完全分开,缺乏互相交叉渗透;口腔医学教育层次不清,缺乏为基层人民群众口腔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所有这些,已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改革势必行。如本校湖北医药学院当初为创办口腔医学专业而确立的“前期趋同,中期融合与渗透,后期分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口腔医学专业确立、发展和人才培养功不可没。但在新的时期,与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从而引发了对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设想。

一、明确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培养适应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因此,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均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力争使培养的学生基础宽厚、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构建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校沿袭已久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课程体系割裂、专业课时少、技能训练薄弱等弊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认为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应为2.5—1.5—1模式,即2.5年公共基础理论课及临床基础理论课教学,1.5年专业理论课教学,1年临床实习。在课程配置上形成 “三大板块”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习;必修课程占 60.5% ,安排在第1学期—第8学期;选修课程占 8.5 % ,安排在第1—3学期、6—10学期;临床实习占31% ,安排在第9—10学期。实践教学采用“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口腔医学基础实验操作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必修课程由六大课程群构成:即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334学时)、自然科学课程(396学时)、生物医学基础课程(73时)、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学课程(81学时)、临床医学课程(630学时)、口腔医学课程(89时)。

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施途径

根据医学模式的变化,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及时调整主干课程,开设新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正确处理好口腔医学学科发展的无限性与口腔医学课程的有限性这一对矛盾。在课程设置中尤其注意口腔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的结合,增强学生防治人类疾病的整体观念。将综合能力的提高与素质培养做为主线贯穿新课程体系全程。

1、优化课程设置 突出专业教育:对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将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从内容、结构、课程类型等方面,按照突出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的思路进行重新安排。例如减少《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基础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理论课学时,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人体形态学》;减少《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课学时,将生物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整合为医学生物学实验、人体形态学实验、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以外科总论、内科诊断学与人体主要疾病为重点,对临床医学课程进行了调整与缩减;部分临床课程作为选修课内容,如妇产科学、核医学等,累计共压缩78学时,将节约的时间用于口腔专业课与选修课教学,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为加强口腔专业课程的教学与专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时间。

将原第二学期开设的《口腔医学导论》课程提前到第一学期,早期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使其从入学开始就接触和了解一些口腔医学基本概念,实现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早期渗透。

按照教育部指定的本科教材重新设置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将原来的《口腔生物化学》和《口腔微生物学》整合为《口腔生物学》。《口腔内科学》则划分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与《儿童口腔医学》,增加理论课程及实习课学时。将《老年口腔病学》和《口腔医学史》等课程调整为选修课。

开设了医学生人际沟通学、全科医学、牙齿美容理论与实践、口腔颌面疾病的遗传学等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将选修课程划分为:必选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大学生选课自,使学生及时掌握医学及口腔医学发展的最新知识,为实现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实验、实习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了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丰富了临床前实习内容和要求,同时调整了课程安排,使理论课与实习课紧密结合。同时医院在上级支持下加强了硬件环境建设,强化了临床前期实习中仿真人头模型操作训练,使医学生的操作训练尽快与临床诊疗接轨,以期通过实习严格培训提高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在口腔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和专业生产实习期间,强调口腔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接触各种口腔专科疾病,培养学生对口腔疾病的整体治疗观念,牢固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严格实习期间考核和管理,改革实习考核办法。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开展预防医学教学: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增设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强化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保健等知识。同时加强医学科研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培养。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3

在他看来,教师是一盏明灯,用自己的光芒为学生铺就一条光明的成才之路;教师是一架人梯,让学生踏在自己肩上,托举学生攀上科学高峰。

樊明文 1984-2000年任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2001-2005年任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口腔内科学教授、博导。同时担任IADR(国际牙科研究协会)中国分会主席,IADR泛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多项社会职务。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位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武汉大学这座著名学府里就有一位深受学子们敬仰的教师,多年来,他像常青藤一样活跃在教育的热土上,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质朴无华的崇高美德。

他就是荣获“全国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樊明文。

当医生:首先为病人着想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学学生誓言中的第一句话,因为具备高尚的医德是医生最基本的素质。

作为我国牙体牙髓病学的著名专家,樊明文在该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他带出来的学生也大多非常优秀。现任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的陈智是樊明文的弟子之一,他曾向笔者讲述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一次他和几名学生一起交流自己治疗过的经典病例时,樊明文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告诉他们:“治病的目的是为病人解除痛苦,而不是追求技术上的完美,你们的病例都做得非常漂亮,在技术上可以说无可挑剔了,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病人大多是年高的老者,他们是不能耐受长时间张口治疗的,所以,你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病人,要用他们感觉最舒服的方法治疗,而不能仅仅追求技术上的完美。”

这短短几分钟的小会在这几个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也深化了他们对做一个好医生的认识。

每一个在他身边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他的关爱与帮助。除了出差在外,每个周末、节假日他都是在办公室度过。他经常教育学生:“人的真正财富只有两种:内在是品德和智慧,外在是名誉和能力” 。

在他的谆谆教导和悉心栽培下,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为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有10多人已经在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系)或口腔医院担任院长,其中有中山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凌均启、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院长黄洪章、深圳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国志、深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寿桃、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翦新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铁军等。

拓荒者:步步为营创精品

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这一观点在发达国家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是每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樊明文自1962年担任教学工作以来,一直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已任,立足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口腔生物学》这门课程由于是口腔医学中的基础课,同学们反映学起来有些吃力,针对这一情况,2004年学校开始增设《口腔生物学》实验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2006年10月16日,《口腔生物学》通过国家评审,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在医学院,樊明文率先推广双语教学和全程英语教学。在他的倡导下,《牙体牙髓病学》课程从1998级本科生开始进行全程双语教学。不仅如此,他还借鉴国外原版口腔医学教材,结合我国口腔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编了一套专业英文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3年,《牙体牙髓病学》荣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领头雁:带领群雁高飞

作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领头雁”,自1984年起,樊明文就担任了学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医学院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成为全国四大著名口腔医学院校之一。学院不仅拥有了一批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口腔基础医学还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整体进入“211”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2001年1月,樊明文开始担任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在任期间,他一方面瞄准医学学科前沿,狠抓硬件建设,建立了新的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全国首家获得国家认可的A3动物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等,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科学平台;另一方面,他积极引进国内外学科带头人,积极促成从事人体解剖学的宋健、从事免疫学的章晓联以及从事免疫学的谭锦泉等先后归国,极大地带动了医学院学术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倘若说本土教育是“养其根”的话,那么,出国留学深造便是“加其膏”。他利用与各国医学院校建立广泛而深厚的学术交流关系,先后选送和推荐100余人次赴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家留学深造。

感召力:感动海外学子

“大义微言,大爱无疆”这句话形容樊明文是最恰当不过了。在樊老师那里,学生感受最深的不仅是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2005年11月,樊明文应邀去荷兰某学院进行学术访问,该院的几位留学生一起迎接他,他带给每人一份见面礼,大家拿到手上一看,原来是武汉有名的特色小吃“精武”牌鸭脖子,学生们都被这意外的小礼物感动了。

现在正在美国学习的贾荣博士和郭继华博士,是樊明文年轻一批学生中的佼佼者。很多人都认为他应该把这样优秀的人才留在自己身边。樊明文不但不留他们,反而积极鼓励他们向外发展,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口腔医学院95%的学科带头人都是留学归国人员,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留学归国比例,这和樊明文的人格魅力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都是在师恩感召之下毅然决定回国发展的。

孺子牛:革新医学教育体制

为了推进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改革,樊明文推荐多名优秀教师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乔治亚大学、阿拿巴马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加拿大马士特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学习,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全面调整,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参与收集资料、设计病例。2003年10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习半年PBL教学法的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博士生导师余保平深有感触地说:“樊老师真是高瞻远瞩,PBL教学法在我校的推进,必将加快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医学生受益。”2004年,在樊明文的积极推进下,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全面实行PBL教学。6年的不懈努力,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逐步探索出一条PBL教学模式在中国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之路。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家,樊明文一直致力于推动医学教学体制改革。樊明文曾发表《关于医学教育学制的思考》、《对规范医学教育体系的建议》等有关教学改革的论文,积极参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讨论,探讨我国医学教育新模式,成为教育部医学教学改革研究组专家。可以说樊明文既深刻了解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又洞悉国际医学教育最先进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卓有创建的改革思路,尤其是在医学教育学制改革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提出创办8年制医学博士学位的设想,以及实行3―5―8(年)学制,设立双学位项目,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国际化、研究型的高标准培养世界级医学人才,与国际医学教育模式接轨。目前这种新学制已在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试行。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4

关键词:口腔设备学; 口腔医学本科; 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医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了大量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口腔科的日常临床工作主要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口腔科诊疗工作与口腔仪器设备密不可分,然而,口腔仪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一名口腔大夫对就诊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必不可少的法宝,因而,口腔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常识和日常维护保养常识,对于每一位口腔大夫来说是应该掌握的;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医疗仪器的设备,已经大量地引用了激光、超声波、微电子仪器等等高端医疗信息科技技术[1],使临床口腔大夫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同时,也对临床大夫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所以,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在目前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是十分必要。

1口腔设备学概述

1.1口腔设备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口腔医学新兴学科,是在总结口腔医学设备的产生、发展、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管理等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口腔医疗设备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由不同学科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如管理学、材料学和口腔医学等。口腔设备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口腔仪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等规律;口腔仪器设备的常用有仪器的基本功能、仪器的结构原理、常用的基本操作、日常的维护保养、一般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还有口腔仪器设备的管理,比如仪器装备的电子管理、应用信息管理、维修保养管理等等[2];此外,口腔医疗仪器安装的布局设计与实施、对整体标准环境的要求、口腔临床治疗要求的与临床操作标准姿势等也是归纳到其研究内容之一。

1.2口腔设备学的发展 口腔设备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口腔医学当中具有自身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一门新兴的基础医学学科。其发展除与口腔医学临床学科的发展相关外,还有其他学科如理工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技工工艺学、社会学、经济学、口腔生物工程学、医院管理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具有理、工、医学相互交叉的鲜明特色。在当今世界,已有相当数量具有口腔医学、理工学和工程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3]。

2口腔设备学课程的作用

2.1口腔设备学课程在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仪器设备,其设备规范性使用方法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和门诊业务的正常开展,影响着临床的医疗效果,因而口腔医生在设备维护保养及使用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4]。未来的口腔医生都来自于口腔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是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口腔本科教育的课程计化中,缺少口腔设备操作的教学内容,因而,口腔专业的本科生在实习期间由于缺乏设备的基本相关知识,亦不了解操作常规,使用设备时容易引起医疗事故或者设备事故。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本科教育当中,只有系统地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口腔设备的使用知识、正确使用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才能顺利开展临床工作,为毕业后成为合格的口腔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掌握口腔设备基本原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科新型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医疗系统部门所购置的设备一般要由口腔医生来做选择,因而,口腔医生需要具有口腔设备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不负众望,挑选到适合本院的使用、性能优良的设备,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医疗质量[3], 减少患者的负担。医疗设备用于诊治患者,其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3],决定口腔设备性能的因素除了设备的质量以外, 还与日常的保养及规范性操作等有着密切关系。若在治疗过程中,口腔设备出现小故障, 这会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如果在本科教育中,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口腔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以后进入临床的诊疗工作过程中遇到常见的小故障,就能够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排除故障,提高诊疗效果。另外,我们培养的医学口腔本科生当中,有大部分学生是面向基层医院, 那里缺乏专职、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 所以,针对口腔专业的本科教育来讲,口腔设备学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让学生再本科阶段,及已基本掌握维修保养的方法,是临床的诊疗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展口腔设备学课程,让学生学习口腔设备学后,了解口腔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常规、维护保养知识和简单的维修, 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顺利开展诊疗工作。我校从2005年就开始对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开设了《口腔设备学》课程,自从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以来,普遍得到了学生、教师一致赞同以及相关教学部门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杨俊玉,徐德平.在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7,25(17):131.

[2]口腔设备学等新兴学科及其文献归类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

[3]成宏.个体口腔诊所的管理体会[J].口腔医学.2003,23(05): 320.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5

【专业解析】口腔医学是由牙科学发展而来的一门研究人体牙及牙列、口腔软硬组织和颌面、颈部等各类疾病的综合性学科。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专业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学、实验动物学、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电镜技术、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医学影像学、外科总论、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解剖生理学、牙合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物化学、口腔微生物学、核医学、医学心理学、急救医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腔黏膜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种植学、口腔专业外语……好吧,其实我就是想跟你说:课程真的很多!

【报考须知】1.口腔医学是非常注重手部操作技巧的学科,对手指力量和手指灵活性要求特别高。除了理论学习,还经常会几个人为一组进行雕刻蜡牙,在仿头模上练习钻牙洞、制作假牙等具有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的训练。想想把0.7毫米的钢丝弯成小指甲壳大的扭曲的形状,再想想用蜡块雕刻复杂的牙齿的形状,很小的突起都要还原……好多男生不得不通过刺绣来训练手部的灵活性。如果从小就笨手笨脚的同学,建议谨慎选择。

2.口腔医学在所有医学类专业中,算是最清洁干净的,相对没有那么多的医疗类污染。工作虽然相对辛苦,但除了外科,其他科室都没有夜班,这对医生来说,简直是太美妙了!对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喜欢与人交往的同学来说,口腔医学是很不错的选择。

3.口腔医学可能没有临床医学那么“恐怖”,但还是要做头颅面的解剖实验,动物实验也是要做的,胆小者慎入。

【就业前景】1.口腔医学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吃香”的专业,可以说你只要考上了这个专业,只要你不是天天抱着电脑打游戏的主儿,基本毕业出来都不会出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当然,前提是你不介意整天在别人嘴里倒腾。

2.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开设私人诊所,还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工作。口腔医学是医学专业中最容易自主创业的专业,开个牙科诊所什么的,还是比较滋润的。

3.综合来讲,口腔医学是一个稳定长久的专业,且收入将伴随着技术的熟练而上升。总之,这是越来越吃香的职业,无论是工作还是工资。

【院校推荐】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前身是华西医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发源地。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临床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口腔内科学、口腔正畸学为省重点学科,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前身是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始建于1960年,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个口腔系。口腔医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拥有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口腔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设有教育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口腔基础医学为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拥有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六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黏膜病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始建于1941年,长期以来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口腔医疗保健服务和口腔教学、医学研究的重任。拥有诸多国内外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为我国口腔界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成为我国重要的口腔医学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口腔医学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学院拥有国际一流的教学平台,率先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设备,建设了多媒体仿头模实验室,并在省内建成11个口腔医学临床实习基地。口腔颌面外科为亚洲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养试点基地、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链接:有趣的牙科历史

看《红楼梦》时,我发现林妹妹居然是用盐水漱口的,这真是个不幸的发现。查了一下,牙膏装在金属软管内作为商品出售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事。那么,在此之前的人们,是用什么清洁口腔的呢?

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范文6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

本研究遵循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整介为一个教学模块,并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专业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现介绍如下,以为后期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实验对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口腔专业学生。将三制学生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

2.实验设计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2.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1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

2.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小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

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日腔医学院的日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小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2.4考核手段

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3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

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4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4.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

4.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4.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

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