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47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178-03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life quality of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LING Shao-mei PAN Bao-huan WANG Gui-lian LU Miao-ying FAN Xi-mei
Department of Urinary,Burn and Plastic Surgery,Shunde District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Foshan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life quality of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Methods 96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from July 2013 to February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was 48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burn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 of giving routine nursing.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up for 6 months after charged.The life quality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life quality in two group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Large area burn;Life quality
烧伤为临床重症,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改善患者预后。针对烧伤患者的治疗首先是提高生存率[1],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让患者更有尊严、更有质量的生活是烧伤患者治疗的最终目的,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应重视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综合康复护理是从全局性、整体化出发所采取的一种全面康复护理措施,陈玉等[2-3]研究显示,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对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烧伤后社会融入度等均有重大意义。为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康复效果,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2±1.9)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21~69岁,平均(43.6±1.5)岁。两组研究对象烧伤面积均>50%,所有患者均已排除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并发症。此次研究经过烧伤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及亲属签字同意。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综合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跟进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1.2.1 对照组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让患者了解伤治疗的相关知识和用药方法等,遵医嘱常规留取检验标本并进行各项检查。
1.2.2 观察组 ①临床护理:患者入院应热情主动的向其介绍科室环境和病房设施,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氛围,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患者因对病情不了解、对治疗没信心引起的不安、紧张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注意患者烧伤创面是否出现感染,观察尿量颜色和24 h出血量,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酌情处理[4-5]。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饮食应温饮,少量多餐,禁生、冷、油炸、刺激性及易胀气食物,禁烟酒,注意饮食卫生。②心理护理:烧伤患者基本上都是突然发病,心理上没办法很快接受因为烧伤带来的各种不便,难免有恐惧、烦燥、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语气应温和,态度应和蔼,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劝患者,尽量减少和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后给予适当心理疏导,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重返社会。如患者出现睡眠紊乱、噩梦和激惹反应时,说明患者存在烧伤后的应激障碍,可采用镇痛和精神心理治疗促进患者恢复。经过一系列心理疏导让患者正确认识烧伤愈后,由恐惧变坚强,由悲观变接受,由被动变主动。面部烧伤患者应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正确重塑“自我”形象,提高生活质量[6]。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尽可能减少外界刺激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帮助患者和亲属保持正面乐观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③功能康复:根据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和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尽早开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早期可先从床上锻炼开始,根据患者身体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依次训练坐立、站立、行走、进食等,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详细讲解,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关节松动和肌力练习,患者可取平卧位,抬起双手,对双侧踝关节进行被动屈伸、内翻、外翻,活动10~20次/min,每个动作重复15次,两侧交替进行。鼓励患者每天根据身体承受程度坚持腕关节和肘关节的功能训练,活动10~20次/min,每个动作重复15次[7-8],两侧交替进行。不接受治疗的患者应着重强调康复的重要性,可安排康复效果显著的烧伤患者与其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出院时,指导患者注意衣物的选择,贴身衣服应柔软、透气,避免上身过紧或布料粗糙,功能锻炼应注意活动强度,避免再次损伤,如有特别不适应及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
采用烧伤专用健康量表对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和一般健康状况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躯体评分包括患者的独立活动能力、角色活动和手部功能改善情况;心理包括患者的体象和情绪控制情况;社会包括患者的家庭、朋友和性生活适应情况;一般健康状况包括患者的外貌、皮肤敏感度、疼痛程度等。量表分5个等级,每个等级0~4分,最终得分=该领域初始得分/该领域可能最高得分×100,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9]。
大面积烧伤部位瘢痕完全平复,没有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和疼痛、瘙痒为治愈;大面积烧伤部位瘢痕基本平复,仅突出0.5~1.5 mm,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好转,偶有疼痛、瘙痒为显效;大面积烧伤部位瘢痕稍微平复,突出为1.5~2.0 mm,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减轻,仍有轻度疼痛和瘙痒症状为有效;症状、体征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活动日渐增多,由此造成的烧伤事故也屡屡发生[11]。随着烧伤治疗和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也逐步提高,烧伤患者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留下的瘢痕、畸形及功能障碍带给患者的沉重生理、心理负担对烧伤患者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开始被医学专家关注[12],医学工作者对烧伤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行不断研究后发现,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面积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康复护理是从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对其病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13]。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实行康复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和皮肤护理等,减少粘连、软化瘢痕、减轻疼痛和瘙痒,促进创面愈合,如患者康复效果明显则可以减少整形手术次数,缩小手术范围、降低整形手术难度。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可以促进患者更快地适应角色转换,树立正面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患者可以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的社会理解和支持[14],提高患者在社会的支持利用度,促使患者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自我护理。本研究中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经综合康复护理后,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其心理从应激状态逐渐转变为坦然接受、乐观面对,心态良好,并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效提升了康复质量;另外,经功能康复训练,患者残余功能得到了锻炼和改善,有助于各项生活能力的提升,因而也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2
[关键词] 烧伤;瘢痕;康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a)-0146-03
皮肤深度烧伤后,表皮及皮下结缔组织严重受损,创面愈合时该部分组织再生能力受限,难以恢复皮肤的正常层次和结构,机体代偿性地呈现出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成纤维细胞(包括肌成纤维细胞)随着毛细血管长入增殖,产生大量排列不规则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基质,致使瘢痕组织替代正常组织填充创面[1]。为有效控制瘢痕增生及减少瘢痕挛缩,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烧伤患者200例,其中男137例,女63例;年龄16~46岁,平均(27.8±5.6)岁;烧伤部位:颈面部23例,四肢烧伤37例,胸背肩部烧伤124例,手烧伤16例;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48例,热液烫伤41例,电烧伤6例,化学烧伤5例;烧伤面积均>30%,平均(61.6±28.5)%,Ⅲ度烧伤面积20%~60%,平均(39.8±15.5)%。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抗感染、局部和全身治疗、预防并发症等烧伤治疗及常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对照组按照康复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系列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烧伤治疗时如果只注重患者躯体的康复而忽视其心理康复,则很难收到满意效果[2]。心理康复是烧伤康复工程的基础,它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可以帮助其建立强烈的康复欲望,树立恢复躯体功能、持之以恒的康复功能锻炼的决心,并逐步建立自我康复的意识,以及勇于面对社会和人群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回归社会。烧伤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如伤后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对患者的救治都有影响,做好心理护理是整个病程护理的重要环节[3]。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本研究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分析患者心理状况,根据其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音乐治疗、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激发患者的兴趣和爱好等;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鼓励其加入科室定期开展的心理卫生讲座,安排不同病程的患者住同一病房及定期召开病友交流会,为患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患者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长期康复功能锻炼的信心、意志和毅力。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可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通过一对一讲解、发放烧伤知识宣教小手册、定期专题知识讲座、播放康复功能训练录像、场景模拟等方式向患者进行烧伤创面愈合病理过程、基础知识、康复锻炼等知识的介绍和教学,将创面愈合过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逐一讲解,提高患者对烧伤创面愈合过程和功能锻炼的认知,解除思想上不必要的恐惧和顾虑,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康复锻炼任务。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性特征制定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指导其落实各部位的功能锻炼,改善局部皮肤愈合过程中的挛缩程度。指导和监督患者正确持续使用弹力绷带、穿用弹力衣、佩戴弹力手套等压迫疗法,抑制烧伤局部瘢痕的增生。指导患者认真对待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创面瘙痒,避免穿化纤类衣物,瘙痒时禁止抓挠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指导患者适宜饮食,烧伤后期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
1.2.3 康复行为干预 ①早期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应从患者入院时立即开始并贯穿于康复的全过程。由于对烧伤瘢痕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目前还没有防治瘢痕的特效药物,但早期预防对瘢痕增生和挛缩有一定效果。烧伤早期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将肢体摆放于功能位或对抗瘢痕挛缩位,如:颈部取后伸位,四肢取伸直位,手取半握拳位;烧伤后48 h如果病情稳定即可开始进行床上面部表情、关节活动等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及功能锻炼,如:轻柔主动-被动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体操性的颈部后仰等,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功能和床上运动可根据患者的状况循序渐进,时间由短时逐渐延长,活动强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前提,避免暴力施行造成伤害。根据病情鼓励患者今早下床活动或使用翻身床治疗,促进创面愈合。②中期护理干预:烧伤中期创面鲜红,瘢痕胶原纤维迅速增生,此时应加大康复力度实施压力治疗,烧伤压力治疗遵循“一早、二紧、三持久”的原则[5]。在继续心理康复和正确疗法的同时,加大综合康复的力度,可采用弹力套、弹力绷带、气囊套、穿用弹力衣、佩戴弹力手套、对抗加压包扎、运动疗法、关节训练、游泳训练、洗浴疗法、药物治疗等方法实施干预。弹力套应量体裁衣,根据烧伤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用弹力布缝制成压力不同的弹力套持续佩戴,并随时根据弹力情况给予调整和更换,面部及手足等凹凸不平部位使用气压套配合治疗。定期对烧伤部位愈合后皮肤、关节等进行按摩疗法,即在该部位涂按摩膏后用推、揉、压等方法进行按摩,并随着创面愈合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手法,可使各关节的功能逐渐恢复,尤其是手足各个小关节,结合药物进行皮肤护理,可使肤色恢复正常并减缓和抑制瘢痕的生长。对已经形成瘢痕或有未愈合的残余创面的患者可用热水浸泡或温泉泡澡,可增进皮肤的排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瘢痕的软化和功能恢复。③后期康复护理干预:此期干预措施从患者出院指导延伸至出院后的家庭康复,在实施出院指导时,首先要向烧伤患者交代注意事项,特别是近期注意事项,如创面护理,出院后保持愈合创面清洁、干燥,出院后定期洗淋浴或坐浴等;出院后要求患者继续采用药物和压力治疗,预防瘢痕增生;同时与家属密切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得到家属的配合。出院后家庭康复干预采用电话随访等方式,对烧伤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和健康状况调查,根据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指导,如:创面瘙痒、创面水泡、瘢痕增生、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等,并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出院后康复护理计划。我们在患者出院时为其建立康复档案,对其和家属进行康复护理强化培训,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与门诊复诊两种方式,于每周一至五上午9:00~11:00分别对出院半年内和出院半年后患者进行随访,每月至少1次,对患者在电话内咨询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效解决时,与其预约时间到院门诊复诊当面指导,选择性地对重点患者进行家访。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瘢痕形成的影响:分别于伤后1、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愈合后局部皮肤恢复指标的评分标准[6]对烧伤愈合后局部皮肤恢复情况进行评定。该评分标准包含皮肤颜色、皮肤弹性、瘢痕高度、瘢痕硬度、痒和触痛6个项目,6项总分≥14分者为重度,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进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瘢痕形成的影响比较
随着康复时间的推移,干预组患者3~4个月后瘢痕逐渐稳定,5个月后未发现瘢痕继续增长,6个月瘢痕增长完全停止,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烧伤后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烧伤后6个月ADL评分对照组优良率为64.0%,干预组优良率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3 讨论
烧伤瘢痕是由高温、化学物质、电或受到强的热辐射引起的组织损伤后的产物,烧伤伤口或创面愈合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亦是伤口愈合的必然结果。瘢痕增生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严重后遗症,主要由创面本身愈合过程中的病理改变所致,烧伤瘢痕的本质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组织活力的、异常的、不健全的组织。烧伤瘢痕不仅有损容颜,还可碍及相关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深度烧伤或继发感染后创面愈合时发生大量瘢痕组织增生,导致肢体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严重的瘢痕增生可以对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患者也会因为瘢痕的存在产生自卑心理[8-10]。
烧伤瘢痕康复是现代烧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正确的瘢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烧伤愈合质量,降低致残率。烧伤患者从入院至出院2年内均为康复阶段,康复有效的患者不仅机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心理状态也会得到巨大的改变,生活质量亦得到明显提高。本文干预组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并及早根据烧伤不同时期,为患者制定烧伤早期、中期、后期适宜的康复护理计划并监督进行,期间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烧伤愈合、瘢痕形成、瘢痕预防、功能锻炼等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对治疗和康复信心得到增强,能积极主动配合实施各项康复功能锻炼,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瘢痕形成。从表1、2可见,干预组患者6个月时瘢痕形成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综上所述,针对烧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并根据烧伤病情的不同时期制定早、中、晚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是防治烧伤后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和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梁小玲,陈雪梅.压力套预防膝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297-298.
[2] 胡利娟,王霞,王艳霞,等.烧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35-37.
[3] 吴桐,李蓉,刘艳.44例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08-111.
[4] 林玉丹,李丽香,董雅萍,等.阶段性健康教育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137-138.
[5] 唐有玲,张瑛.康复护理干预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1):74-75.
[6] 韩维红,彭建宇,孟丽霞,等.综合康复护理防治烧伤疤痕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24-925.
[7] 南登蓖.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
[8] 巩桂丽,李广金.3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 9(23):75-76.
[9] 伍玉玲,何桃芳.重度烧伤患者不同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16-117.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3
关键词 烧伤 头部 面部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10
烧伤是因指热液、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火焰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皮肤热力烧伤较为多见。头面部因其皮下组织松弛、神经血管丰富、烧伤后易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严重水肿,导致呼吸道梗阻、休克、脑水肿;且食物及口腔分泌物、鼻腔分泌物易污染创面,引起感染,愈合后造成五官挛缩畸形;深度烧伤可累及颅骨、颅内,造成颅内感染。头面部烧伤给患者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更为严重,临床上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精心的护理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6月收治头面部烧伤患者137例,其中男82例,女55例;年龄3~71岁,平均29.1岁;烧伤原因:爆炸伤7例,热液烧伤61例,火焰烧伤45例,电弧烧伤伤17例,化学烧伤7例;烧伤面积最小4%~60%,单纯头面部烧伤62例,多处皮肤烧伤合并头面部烧伤75例;烧伤深度:浅Ⅱ度32例,深Ⅱ度62例,Ⅲ度43例。
方法:所有患者均清除头面部异物及烧伤创面周围的毛发。采用暴露疗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洗必泰冲洗清创,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根据创面的深浅度及时外涂银锌霜、磺胺嘧啶银乳膏或外喷贝复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保持创面清洁,及时换药及清除五官分泌物[1]。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吸氧、畅通气道、吸痰、抗感染、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配合护理人员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五官护理、康复护理等精心的综合护理治疗。
结果
经过医生及时合理的诊治和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本组137例头面部烧伤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10~35天,平均12.5天;面部色素沉着或脱色素27例,不同程度瘢痕增生9例,无面部畸形。
护理
一般护理:烧伤患者易出现脑水肿、高热、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应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监测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注意观察创面的色泽、分泌物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病房注意每日定时通风、消毒,及时更换床单,减少病房内的人员流动,保持病房清洁、安静。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
心理护理:头面部因其部位特殊,如治疗和护理不当愈合后遗留瘢痕,甚至造成五官挛缩畸形,容貌改变往往影响美观。烧伤的患者往往有紧张、焦虑、绝望,甚至自杀的倾向。护理人员应注意巡视病房,与患者加强沟通,向患者讲解烧伤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愈合情况,使其消除焦虑、绝望的情况,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鼓励家属增强和患者的沟通,多关心、关注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
饮食护理:烧伤后大量水分丢失,机体消耗大、抵抗力下降,应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易少食多餐,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2]。对不能进食者予静脉补充营养或鼻饲饮食,以促进创面愈合。
创面护理:护理人员应采用暴露疗法,剃净头面烧伤部位及周围的毛发,充分暴露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洗必泰冲洗清创,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根据创面的深浅度及时外涂银锌霜、磺胺嘧啶银乳膏或贝复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换药前用消毒纱布将创面残余药膏及渗出物吸尽。应注意观察面部烧伤创面的色泽及渗出液情况,创面的分泌物应及时用无菌棉球拭干,保持创面干燥、清洁[3]。
五官护理:保持五官清洁,及时清除五官分泌物。每日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4次/日,如眼部水肿后眼睑外翻,用双层无菌油纱布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次/日,或用朵贝尔液漱口,注意观察口咽部是否有真菌感染,可用冷凉水或无菌石蜡油外涂湿润口唇,防止口唇干裂。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及时用棉签试净分泌物,可滴入少许石蜡油,防止分泌物粘连阻塞。外耳道口外塞以干棉球避免分泌物流入耳内,棉球渗透及时更换以防分泌物流入耳道,为防止双耳受压[2],仰卧位用小枕垫高,两侧不超过耳墩外缘,防止分泌物渗入耳内引起耳软骨炎及中耳炎的发生。
康复护理:创面刚愈合的初期禁食辛辣食物,皮肤瘙痒明显,嘱患者切忌抓破引起感染,甚至影响预后增加瘢痕形成的机会。浅度烧伤创面愈合后,避免日晒及紫外线照射;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指导患者口服或外用抑制瘢痕药,用弹力材料持续加压以减少瘢痕的增生、畸形。对于易形成瘢痕的区域(眼、鼻、口周等)要做相反方向的牵拉锻炼,如眼部可做环形按摩,前额由下至上,颜面由外向内按摩,按摩前清洁双手,双手涂软化瘢痕的药物,按摩力度轻柔。
讨论
头面部烧伤作为特殊部位的烧伤,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反应,轻者留下色素沉着影响美观,重者会造成面部畸形,对患者的外貌及功能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构成心理障碍。加强创面护理,预防控制感染,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使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鲁正鲜.头面部烧伤患者689例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2):239-240.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4
烧伤作为一种意外事故,易引起患者功能障碍、容貌及器官缺损、畸形等。病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这种状况,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极大的影响。本科2009年2月—2010年5月收治62例烧伤病人,通过医务人员的细致观察及早发现病人的精神症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2010年5月收治62例烧伤病人。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0.3~84岁;烧伤面积11%~95%。烧伤原因包括:热液、热金属、化学烧伤、电烧伤等常见原因。经过精心的治疗和适当的心理护理,除了3例病人死亡,余均痊愈出院,病人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评估
对烧伤病人做充分的心理状况评估,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心理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烧伤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重危病人,主要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进行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心理评估应该贯穿于病人的整个病程中。
2.2 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
2.2.1 烧伤早期阶段
患者刚入院难以接受现实,心理恐惧紧张,急于探听自己的病情,担心留后遗症,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病情。此时医务人员应详细讲解烧伤知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2 病程中心理护理
这是对烧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阶段:(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充分应用心理护理技巧,给予病人热心关怀与体谅,取得其信任,增强病人说出内心感受,认真倾听,给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通过温柔的动作,亲切的言语和关注的目光,给病人以安慰,以稳定其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便于治疗。(2)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情绪。由于烧伤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换药、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难以忍受,抱怨、怨恨、消极、悲观,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痛苦,随时随地与病人交谈,消除烧伤患者孤独无助、悲观绝望的不良情绪。宣讲优秀的康复病例,让病人认识到自身对家人和社会的价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3)加强医护合作,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应经常巡视病房,一旦发现烧伤患者有病情及情绪变化,沟通应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另外,责任护士主动介绍主管医生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好,树立威信,增加信赖感,解除病人的疑虑;主管医生介绍责任护士的护理技术精湛,责任心强,使病人认真配合。(4)丰富病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比如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经常组织病人交流联谊活动等方式使病人忘记病情的痛苦和折磨。
2.2.3 康复期心理护理
(1)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邀请患者的亲戚、朋友、同学、领导同事等经常来探视、看望病人,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做生活的强者!(2)生活指导:无论患者出现哪种功能障碍,都将长期甚至终生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问题,因此,康复护理不能靠“替代”解决,指导患者在掌握功能锻炼的状态下,尽早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生活,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5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1例,女16例,年龄8~73岁,烧伤总面积65.2%±7%,三度面积42.1%,均属重度烧伤。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11例,伴休克20例。本组于烧伤后5~8 h经口进食,12~20 h留置胃管,管饲营养液为能全素和能全力恒速持续滴入营养液,在治疗期间主观不能耐受而拔除胃管3例,严重腹泻5例而终止,血糖显著升高1例而终止。所有营养液均按比例调治。本组经过精心救治及护理,51例成功渡过休克感染关,抢救成功率89.5%,其中6例出于经济原因自行出院,死亡3例,1例因合并吸入性烧伤死于呼吸功能障碍及衰竭,另2例死于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感染。
2 护理
2.1 休克期护理 ①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晶体液及胶体液,输液原则是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各种液体应交替输入,不能在较长时间内单纯输入一种液体。口渴的患者可口服补液盐水,不宜过多饮用白开水,并且根据以下指标调节输液速度及观察休克改善情况:a.尿量:停留尿管,保持引流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及记录24 h出入液量,并根据尿量指标调整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有无血红蛋白尿,如发现及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及碳酸氢钠溶液,避免肾小管被沉淀的血红蛋白堵塞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b.脉搏规则有力,12次/min以下,收缩压在90 mm Hg以上,呼吸平稳,频率28 次/min以下。c.红细胞压积在30%~50%之间。d.持续低流量吸氧;e.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若有躁动不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及时报告医生合理用药;f.口腔护理2次/d。
2.2 感染期护理 伤后至创面痊愈,约伤后第3~40 d。①按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保持静脉输液管道通畅;②实行保护性隔离,协助一切生活需要;③保持创面干燥、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及时翻身、更换潮湿的纱布垫;④适时给予心理护理。烧伤为意外伤害,多数患者此阶段处于震惊、否定和抑郁状态。可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即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痛苦和症结所在,分析其潜在愿望和能力,予以真诚的劝告并告知解决问题的办法。
2.3 合并烧伤期护理 如合并呼吸道烧伤的,即予筑气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备好负压吸引,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为防止心衰发生,入院常规予西地兰等强心药物治疗,根据心率的变化和四肢末梢循环的情况而调整用t和次数。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者,应考虑患者是否液体不足,或有脑水肿发生等。液体不足应加快补液,脑水肿一旦发生应用脱水荆。应加强巡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复合伤,如有骨折,予以相应包扎固定,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2.4 康复期护理
2.4.1 做好残余创面的护理 烧伤残余创面在临床治疗中是颇为困难的问题,在康复期,大部分烧伤创面已愈合,但残留创面多为老化的肉芽组织,有较多分泌物,染菌种类多,耐药性强,极难愈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要对残余创面加强换药,避免受压,及时清洗创面分泌物,同时加强对烧伤病房环境的管理,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每天对病房进行空气净化消毒,以促进残余创面的尽快愈合。
2.4.2 加强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 恢复自理能力功能锻炼越早越利于肢体的功能康复,但烧伤康复期由于疤痕组织处于增生期,功能障碍的现实存在以及疼痛与锻炼造成的患者内心的矛盾,导致患者大多不愿进行功能锻炼,护士应耐心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使之提高认识,主动进行并坚持功能锻炼。
2.4.3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是预防功能障碍的关键,康复期应把主动锻炼放在首位,既可让患者了解康复期锻炼的重耍性,又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床上活动,不愿活动的患者开始可给予轻柔的被动运动,随着肌力、耐力的训练,逐渐增加关节全范围的活动,并逐渐离床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其活动量。
2.4.4 温水浸泡[1] 帮助患者每天使用温水浸泡患处1~2次,水温37℃~39℃为宜,或全身温水擦浴,可清洁创面,加速血液循环及皮肤的排泄功能,还可利用水的浮力做主动和被动运动,有利于疤痕的软化和功能恢复。
2.4.5 加压疗法 创面愈合后、切削痴植皮或切疤痕植皮术后及中厚供皮区应及时指导患者戴上尺寸合适的弹力衣裤、弹力手套或弹力绷带等,告之患者加压应坚持“一早二紧三持久”的原则,压迫。注意保持弹力材料的清洁、干躁。加压过程中应注意压力套大小和松紧合适,密切观察血运,如出现水泡或血泡,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5 心理护理[2] 烧伤后绝大多数患者已经完全从躯体损伤中恢复过来,开始重新接触社会这是患者心理的一个转折期,开始面对烧伤给自己的身体、工作、生活以及各方面社会关系带来的变化,同时接受各种诧异的目光由于对自身疤痕和畸形的自卑,变得焦虑和易怒,会迁怒于医护人员及家人朋友,有的会伴有抑郁悲观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到不生气、不顶嘴,并耐心地进行解释、疏导和安慰,使之能尽快平静下来,多与之交谈,及时进行鼓励,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合理的交流及对病情的解释可以使患者的紧张急躁情绪得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并可使其愉快地接受治疗[3]。
2.6 出院指导 家庭的康复护理对疤痕挛缩有预防作用应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续训练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出院不是康复训练的终止,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患者出院时要制定科学严格的功能锻炼计划,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执行锻炼计划,按时随访给予监督指导。
3 讨论
3.1 大面积烧伤患者72 h内,组织细胞因蛋白质变性坏死,释放出组胺类活性物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大量渗出,组织水肿,血液浓缩、血容量下降,心排出量减少,尿量减少,导致低血容性休克,持续的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代谢紊乱,器官功能下降。此期护理重点,建立并维持有效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晶体及胶体液,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加强呼吸道护理,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监测。
3.2 大面积烧伤患者72 h后,由于皮肤的完整性损伤,大量蛋白质分解丢失及红细胞的破坏丢失,白细胞功能下降,创面渗液,坏死组织,细菌极易繁殖感染,毒素及分解产物大量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护理重点,预防控制感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动态变化及意识,保证抗生素等药物的有效输人,加强创面的观察、护理,严格作好保护性隔离,为创面提供清洁、干燥、温暖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充分的营养支持将促进创面愈合及病体康复。此外,肢体功能位的保持及锻炼,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患者的康复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关键在于预防治疗休克及感染,护理上应详细观察病变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魏雪菁,王淑君.烧伤浸浴疗法的护理体会.护理杂志,2006,23(6):80.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6
方法: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及设备,护士的语言态度及仪表,护理操作,康复指导,健康宣教。
结果: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脊髓损伤患者均对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表示满意。
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使脊髓损伤患者减少并发症,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康复从而提高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维持良好护患、医患关系。
关键词:优质护理脊髓损伤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92-02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正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1],它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减少损伤的护理服务中,提高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外伤导致脊髓损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60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血管病变4例。完全性损伤15例,不完全性损伤5例。文化程度:大专6例,高中6例,初中5例,小学3例。
1.2调查方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及设备是否妥善,护士的语言态度,护理操作是否合适,指导病人康复功能锻炼,康复宣教。问卷以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为评价结果。
2优质护理措施
2.1为病人创建良好病房环境。病房环境以舒适,安静,整洁,标示应清晰,设立爱心墙,墙面贴上鼓励和祝福的标语。护理人员着装整洁,态度热情,用语文明。主动关心和帮助患者,努力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及护理环境。
2.2完善设施。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行动需要轮椅或平车的帮助,因此病床与病床之间距离应大,病床高度应可调节,以方便患者上下及与轮椅或平车的转移。病床之间应有窗帘以保护患者的隐私,过道应安装扶手和无障碍卫生间,防止患者跌倒。
2.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脊髓损伤患者需平卧于硬板床上,由于骨突部位会长期受压,因此应推行轴线翻身,使用海绵垫,气圈,避免受压,完全性损伤患者平卧时用软枕垫于双足部,并保持其功能位置。
2.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nivy.ADL)评定,协同康复治疗师,医生一起对患者进餐,洗浴,穿衣,大小便控制,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施行患者个性化护理。②BradenScale评分和Morse跌倒评分:由主管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完成。③家庭支持评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对患者病情的态度和期望值评估。④出院评估和出院计划:对脊髓损伤患者需康复理疗师对患者出院后的居家环境如厨房,厕所,门槛等家庭设施的改造。
2.5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①根据ADL评定对生活自理能力差者加强基础护理,夯实基础护理,不依赖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护理患者[2]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讲解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耐心细致教会其自行清洁间歇导尿,轮椅使用,皮肤护理。对步态不稳者协助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并由专人在旁保护。②根据Braden评分和Morse跌倒评分的分值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压疮评分≤12分者,应逐级上报外,并在床旁挂醒目标识,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减压贴,行q2h翻身并填写翻身卡,并告知家属和患者。Morse跌倒评分为3分者均为高危患者,应在床旁挂警示牌并加床栏,告知家属加强陪护,以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
2.6护理操作应舒适,安全。做任何操作前均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操作时应娴熟而轻柔,关心患者的感受,减轻患者的紧张感,保护患者的隐私。对于肢体疼痛的患者,在操作时应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尊医嘱用药。
2.7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每季度进行护士长查房,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护理讲课,年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讲课水平。
2.8加强心理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一般都是突发损伤,没有思想准备,机体承受较大的痛苦,治疗进展比较缓慢,还面临着截瘫的可能,因此患者常会出现忧虑,烦躁,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各种行为,了解其心理活动,多于患者沟通交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
2.9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每日督促并协助患者活动各关节有效咳嗽,做深呼吸,肌肉按摩。床上可装拉手,以锻炼上肢肌肉,活动量应逐渐增大,时间逐渐增加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学会使用轮椅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结果
对20例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时发放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16名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占80%,4名患者表示基本满意,占20%,不满意为0。
4体会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体会到: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悲观厌世,对未来失去希望等心理,只有通过优质护理措施得力,护理工作到位才能让患者生理,心理得到康复,维护其人格尊严,提高其生存的勇气和质量,同时减少并发症及护理纠纷,受到家属和患者一致好评,体现了康复护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从而体现了康复护士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