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1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分为急救组和转院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入院时的症状基本无改变、瘫痪以及死亡率等方面,急救组明显要优于转院组,P

结论:在进行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过程中,可通过采用电话指导、正确评估病情,以及有效固定和正确搬运等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17-02

在临床上,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常伴有脊髓损伤的严重病症,往往容易因未及时采取急救方法,而导致患者死亡[1]。为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在2010~2013年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39例,女性为21例,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年龄(31.7±2.8)岁。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为2h~8d,平均(2.4±1.1)d。其中包括38例车祸伤患者,14例高处坠落伤患者,5例头颈击伤患者和3例跌伤患者。根据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将其分为急救组38例和转院组2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疗效评价标准。分别用针刺、棉絮测试C4-7神经节段内的感觉神经轴突支配区域的锐痛觉与浅触觉,按缺失0分、障碍1分及正常2分评分。检查C5-8神经节段的神经根运动轴突支配的肌及肌群,根据完全瘫痪、可触感肌力收缩、不对抗地心引力主动活动关节,以及可对抗地心引力全关节活动、可对抗中度阻力全关节活动、正常,分别打分0~5分;按照100分标准行自我评价。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在初步接诊急救组患者时,应在电话中告知现场人员严禁移动患者,并将患者情况详细告知出诊人员。待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再通过创伤评分法(RTS)对患者伤情进行及时评估[2]。若是有大出血、创伤性休克等危险伤情发生,出诊人员应及时行静脉输液,并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以及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为防止部分患者呕吐阻塞呼吸道,需要尽早对其进行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清理,尤其是合并高位颈髓患者,更需要予以重视。对于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来说,则需要通过夹板固定。另外,若患者昏迷不醒,此时应在稳定脊柱的前提下,对其颈部抵抗,以及神经系统反射、运动等进行详细检查,严禁随意托起头部。脊髓损伤情况的判断应以感觉障碍节段平面为依据,再由3人负责平行搬运硬担架。搬动患者时应保证其头部、身体呈直线,并用沙袋固定其颈部两侧。在入院后,再根据患者具体伤情进行处理,采用CT、X线片或MRI等检查。

在患者入院5d左右,应根据其颈椎骨折程度、脊髓受压部位以及损伤阶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及入路方式[3]。同时,给予3~24个月的随访,通过放射线检查、感觉检查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患者预后情况。

1.2.2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S)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经研究,全组患者在入院情况方面,急救组要优于转院组,P

由此可见,两组入院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症,通常除了感觉缺失、神经损伤和四肢瘫痪之外,还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4]。在目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主要环节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手术治疗和术后训练等。其中,院前急救即对患者的第一处理,是有效救治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5]。通常医务人员可在120电话接诊时对现场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和指导,便于出诊人员及时掌握患者伤情,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正确搬运患者,还可起到有效避免现场人员不恰当移动患者的作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继发性损伤或截瘫等情况出现。一般出诊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行伤情评估法,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判断;在确定无生命威胁后,再对其损伤程度和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固定法和搬运法,可用沙袋固定颈部,由3人负责搬运。在本组研究中,直接进行急救的患者在入院情况上明显优于其他医院转院患者,P

临床治疗通常可采用副作用小、甲基强的松龙类药物治疗,用于抑制其脊髓神经元兴奋,并辅助使用具有抗炎症及抗氧化效果的静脉维生素C治疗;同时,为避免常见的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出现,还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无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等[6]。

经本研究表明,在进行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过程中,可通过采用电话指导、正确评估病情,以及有效固定和正确搬运等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吴方强,康雪峰,付波.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方法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8,03,(10):1023-1024

[2]李虹,殷国光.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25):256-257

[3]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许建中,张毓洲,皮国富,夏磊,廖文胜,王卫东.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救治[J].实用骨科杂志,2007,01,(25):503-504

[4]祁文,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刘建航,刘锐.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05,(20):147-148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2

关键词:院前急救;搬运;转运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急诊室以前,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最确切有效的医疗救治带到危重患者身边,现场实施干预,然后直接转入相关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

院前急救转运方法是否正确,对患者病情的转归伤残及生命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1]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仅仅把搬运看成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了对患者及时的检查治疗;重者,在这个过程中,是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决不能轻视了搬运转送的意义。

资料显示,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2]。是因在没有掌握搬运的适应症,缺乏仔细、认真体检及初步处理的情况下,急于将患者向车上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缺乏急救措施,途中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失去抢救时机[3]。更有甚者,甚至在搬运环节没有医务人员的陪伴下,盲目匆忙搬运及转运,致使患者在辅助检查时或返回急诊科的途中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严重时使患者失去急救机会。有可能增加转运危重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

到达现场后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医护人员要依照患者的意识状态、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生命体征等情况判断伤情。同时进行有效合理的抢救[4]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患者,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患者。

1止血技术

1.1出血的种类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

1.1.1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①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③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④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1.1.2注意事项 ①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②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③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min放松一次,放松2~3min/次。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④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2包扎技术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常用的包扎法如下。

2.1环形绷带包扎法 此法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胸、腹等部位的包扎。

2.1.1注意事项 ①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②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③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④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无发凉等。

2.1.2三角巾包扎法 ①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打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②三角巾宽带: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

③三角巾窄带: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可用于足、踝部的“8”字固定等。

3骨折固定技术

3.1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②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 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③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④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⑤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⑥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⑦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在现场行必要的止血,固定,包扎后再搬运,按伤员重、中、轻、顺序搬运。常用的搬运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种。①.徒手搬运:该方法适用于通道狭窄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但骨折伤员不宜采用。单人搬运:由一个人进行搬运。常见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搬运法、平卧托运法。②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担架员在伤员的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于担架上。抬担架的两人走步要交叉,即前左后右,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同时要注意保暖。还要经常观察伤员情况;③ 途中搬运,伤员在车上宜平卧,一般情况下,禁用头低位,以免加重脑出血、脑水肿, 休克的伤者则脚略高于头。行进时伤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伤者情况如遇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头部应与车辆行进的方向相反,以免晕,加重病情。骨折患者应将患者置于底层,并将担架固定好,以减轻途中震荡的影响。注意:无论何时搬运,移动伤者时,首先应检查伤者的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再根据不同的伤势选择不同的搬运方法。

3.2不同的伤势的搬运方法:现场搬运骨伤员:单纯的颜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临时固定后可挽扶伤员离开现场。

3.2.1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时如不能找到颈托可由一人托起头部并水平牵拉颈部,余3~6人托起伤员身体与其同向同时移至木板上,采取仰卧位,在其肩背部垫低枕保持颈部略向后仰,头两侧垫枕头或沙袋,衣服卷固定颈部。

3.2.2胸腰椎骨折 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两人分别于同侧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3.2.3髋部及大腿骨折 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

3.3胸部创伤患者 使用担架或救护车运送时,可采用健侧在上侧卧位以利健侧呼吸功能代偿并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若双侧创伤也可采用半卧位或坐位并采用腹式呼吸

3.4腹部创伤 采用仰卧位,双下肢屈曲,膝下加垫以放松腹壁。

3.5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患者最好用侧卧位。

3.6对腰部、骨盆处骨折的患者,要选择平整的硬担架床。在抬送途中,尽量减少震动。

3.7对尚未明确是否有脊柱损伤者,防止扭曲脊柱,严禁一人抱送或两人拉车式搬运,而应采取三人或多人同时托起伤者转移至门板或担架后再行转移。

4搬运后转运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搬运后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有生命危险,应一边抢救一边后送。据报道,复苏每延迟1min患者的生还可能性下降7~10[5]转送途中的复苏可视病情,或靠边停车复苏,或车上进行复苏。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上止血带的伤者,要记录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减少痛苦。①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甚至、血压、呼吸、心率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急救处理和调整措施,必要时应停车抢救;②应及时检查伤病及治疗的具体情况如外伤包扎固定后有无继续出血、肢体肿痛变化、远端供血是否缺乏、固定是否松动、引流是否通畅、输液供养情况;③途中应注意行车安全确保不发生事故避免开快车增加危险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急救人员的安全与患者的安全同样重要。如果患者被固定好又急需院内抢救时,可以加快车速。对转运放弃治疗返家的危重患者,充分与家属沟通,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到达院内进行急救时向院内接诊医生做好交接工作,充分保证急救的速度与质量,达到院前与院内急救的灵活配合;④人工搬运时,应注意防止增加患者的痛苦,特别造成颈、胸、腰椎或其他部位的“二次损伤”⑤患者到达医院应及时办理患者交接手续,急救人员简单介绍病情和抢救情况,以便进一步救治。

5所以,如何提高院前急救中的转运技术及减少急救搬运中的意外需要

5.1各急救部门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激发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同情心,增强对转运环节与疾病转归关系的认识。

5.2参加现场急救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个人技术能力和个人防护培训和演练

5.3健全转运环节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

5.4规范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加强综合性救治能力和多学科技术的应用能力

5.5为减少转运意外及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而不断推进院前急救的标准化建设。

5.6应开展广泛的社会急救培训。

5.7需要政府重视并提高紧急医疗救援人才的社会地位,改善办公条件、增加科研投入培养,而留住人才[6]。以便更快更好的为更多人民群众服务。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事故与意外事故及突发事件的频发,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多,均导致社会对急救的需求的增加。这更需要广大急救人员不断加强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断改进急救设备,不断提高与增进急救搬运转运技术,方能实施高质量地转运。来适应与满足新社会的急救需求。

参考文献:

[1]叶家薇,吕家乐.急诊患者搬运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3):1

[2]卢勇,苏磊,奏传毅,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6):457.

[3]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患者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75.

[4]黄艺仪,张美芬.现代急诊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7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外伤 院前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13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prehospital trauma and emergency nursing experience,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usc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trauma.Methods:in January 2009~April 2010 a total of 78 ynpatients of trauma admissions and timely onsite treatment and care.Results:78 cases,with which 38 cases with head injury,fracture of 27 cases,13 cases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injury;bandage to stop bleeding in 45 cases,fracture fixation in 18 cases,77 cases of transfusion;oxygen 72 cases,2 cases of artificial respiration.1 patient died on the spot.Conclusion:The accuracy of experienced staff to conduct site assessment and first aid injuries,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first aid,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for emergency care i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guarantee.

key Wordflesh wound;Before the courtyard;administers first aid;Nursing

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二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有人称之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而有组织的创伤护理一般在第二高峰实施[1]。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接诊外伤患者78例,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均得到有效的处置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接诊外伤患者78例,颅脑损伤38例,骨折27例,胸腹部损伤13例。

出诊前的准备: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接到呼救电话时必须认真记录。遇到急救,迅速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迅速出车。急救车上的急救药械按《急救护理学》内容配置,我们每日专人专班检查、清洁、消毒、补充急救药械,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

现场评估:①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②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和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创伤;③在现场急救时应采用“阶梯式治疗”和“分级护理”方法,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前一级护理要积极地为后一级护理作好准备,尽最大可能将伤员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最初阶段给予处理和科学的预测。

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解除可以造成继续损伤的因素,呼吸道梗阻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及时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粘痰及分泌物,昏迷患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缺氧患者可给予大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重要措施,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即用敷料直接加压于出血处,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

抗休克治疗主要措施为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幼儿、年老体弱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在执行口头医嘱过程中应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浓度、剂量及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

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护理:①与局部制动:一般伤员均采取仰卧位,颅脑损伤、颌面部损伤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损伤采用半卧位,休克患者采用中凹卧位,有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患者可选用绷带夹板石膏等制动,颈锥损伤患者使用颈托固定。担架放置要稳妥,固定牢靠,避免在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注意搬运时患者的。②在转运途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与瞳孔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监测,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③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④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已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结 果

本组78例,颅脑损伤38例,骨折27例,胸腹部损伤13例;交通伤50例(64.1%),坠落伤11例(14.1%),斗殴伤7例(9.87%),刀伤44例(5.64%),其它伤43例(5.51%);包扎止血448例,骨折固定185例,输液772例,吸氧718例,人工呼吸22例,当场死亡8例。

讨 论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快而有序[2],行之有效,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4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处坠落伤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84例坠落伤患者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62例,致残15例,死亡7例。堕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堕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危重,死亡率达1.12%。结论 坠落伤患者伤情重,多发伤多,救治难度大,应当以急诊救治为主,实行多学科协作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充分发挥医院整体实力,以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关键词】 坠落伤 ;急救

随着近年建筑业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坠落伤也逐渐增多。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坠落伤患者84例,现将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坠落伤患者中男性63例(75%),女性21例(25%),年龄6~67岁,平均39岁。

1.2 致伤情况

1.2.1 坠落方式 工地:37例(44%),房屋:22例(26.2%),树上:13例(15.5%),高架桥:9例(10.7%),其他:3例(3.6%)。

1.2.2 坠落原因 意外:71例(84.5%),主动:7例(8.3%),暴力:6例(7.1%)。

1.2.3 坠落高度

1.3 损伤类型 单一伤:16例(19.1%),多发伤:68例(81%);损伤类型主要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内脏损伤、颅脑损伤、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等。多发伤中,儿童多见颅脑损伤合并实质性内脏破裂,成人多见四肢骨折合并脊柱骨折。AISISS评分:ISS

2 救治方法与结果

2.1 救治方法 院前急救:对成人患者常规安置颈托和头部固定器,用脊柱固定板搬运,根据四肢骨折情况给予包扎固定。对昏迷、休克患者给予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和补液抗休克治疗。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用车载呼吸机控制呼吸。院内急救:对严重单一伤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后转送专科救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应尽量少搬动,按照损伤控制原则,以多科协助在急诊科进行救治。

2.2 结果 本组治愈62例,致残15例,死亡7例。其中,坠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坠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多危重,死亡率为1.12%(7/25)。

3 讨 论

由于高处坠落物体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产生冲击力和反冲击力作用,除了着地部位损伤外,常发生传导部位损伤(如同减速伤)。因此,损伤严重程度与坠落高度和着地姿势密切相关[1]。当坠落高度大于3m时,多发伤常见,低于3m时主要为单一伤,以四肢骨折多见。高度大于8m,头及躯干着地者,伤情最为严重。高度大于9m,死亡明显增加。不同年龄,伤情不同。如儿童多见颅脑外伤常合并内脏损伤,成人多见四肢骨折常合并脊柱损伤。内脏损伤中,以心、肝、脾、脑、脊髓等实质器官多见,而肺、胃、肠等空腔脏器少见。脊柱损伤以胸腰段常见。通常坠落高度越高,伤情越重,合并伤越多,死亡率越高,愈后越差。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颅脑损伤和失血性休克,后期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高处坠落伤多为多发伤,闭合性伤较多且隐蔽,及易漏诊。应注意尽可能了解患者受伤史[2],如高度与着力部位,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减少漏诊率。成人合并脊柱损伤较多,现场急救搬运时应常规使用颈托、头部固定器和脊柱固定板。儿童颅脑损伤及合并实质性内脏破裂较多,救治中应注意降颅压和抗休克兼顾。同时,明确诊断后,应对危及生命的伤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应以急诊科为主,多学科协作,按照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积极救治,术后常规给予重症监护。

总之,坠落伤伤情重,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由专科医生诊治,因受专业限制,常顾此失彼只关注本科问题而忽略他科情况,或多科相互推诿延误时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应以急诊科医生救治为主,多学科积极协作的方式,统一指挥,周密计划,进行一体化救治[3],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谭宗奎,陈庄洪,徐永年,等.儿童与成人坠落伤致伤规律及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6):400~401.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133-02

创伤性休克是由创伤引起疼痛伴有失血、失液、低血容量的一系列综合征。如果不积极有效地治疗,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甚至死亡。实施紧急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危险因素、挽救生命、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现将我中心2003年1月-2008年4月1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体会报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男78例,女54例;年龄12-65岁,平均33岁。致伤原因:挤压伤36例,撞击伤83例,坠落伤5例,爆炸伤8例;其中,颅脑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48例,胸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23例,腹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25例,骨盆骨折合并其他伤3例,四肢开放性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1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合血气胸11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4例。

1.2急救方法

本组132例均经现场和途中急救,包扎、止血128例,建立静脉通路6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骨折外固定21例,途中密切监护20例。急救时间

2 结果

本组132例,其中,有效88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多发伤伤情过于严重及复杂、休克不可逆、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及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3 讨论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争分夺秒,掌握好急救的方法及常用操作技术,并应具有高度责任感,迅速勇敢、机智准确地把伤员从现场抢救出来,安全地送到医院。现场急救原则为“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的救治体会如下:

3.1建立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对救治的重要性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对严重创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严重创伤合并休克患者,病情极为严重,随时可能死亡,对这类患者必须争分夺秒地救治。院前急救人员应争取在30 min内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病情及现场条件,就地救治;救治过程中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转诊等环节均很重要。

3.2本着“治疗先于诊断”的原则快速实施救治措施的重要性

急救人员应本着“治疗先于诊断”的原则,快速实施救治措施,力争使患者病情及早转危为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异物,遇有喉头水肿或昏迷患者舌后坠可用舌钳夹出: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改善其低氧状态。

有外出血者应立即止血。在创伤中,休克主要是由大出血引起的,控制出血量是创伤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一般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查看伤口后随即包扎止血,四肢外出血可用止血带,此方法止血虽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不可过紧或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做止血带。上好止血带后应在其上做明显的标记,写明止血的时间,每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2-5min。此时用局部压迫法止血,再次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应上下稍加移动,以减少皮肤损伤。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以免长时间压迫血管造成肢体坏死。疼痛可引起休克,在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度冷丁50-100 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副作用,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有脏器脱出者先给予覆盖,不要急于还纳。有骨折者要先行临时外固定。对严重的四肢挫裂伤危及生命者,可优先处理;如四肢外伤性不全离断,截肢对稳定病情抢救生命起重要作用。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创伤性出血性休克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静脉选择近心端穿刺,对穿刺困难者应及时行静脉切开。快速扩容,用12-16号针头穿刺。一般选用一条静脉早期合理地扩容,在30 min内输入液体1000-2000ml,以平衡盐液为主,加适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对没有进行有效止血的患者要实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另一条则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品,有心功能不全者给予强心药,有呼吸功能不全者可给呼吸兴奋药,有颅内高压或肺水肿者在血压稳定后可用脱水药。

3.3途中监护及必要的观察

应根据血压、脉搏、心电图等情况,不断调整输液速度及晶体液、胶体液的搭配。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范文6

发生车祸后的急救方法步骤

车祸往往是在瞬间发生的,主要由于疲劳驾驶、酒后开车、路面处理技术欠佳以及在不熟悉的路段高速驾驶等原因造成。车祸轻则擦伤、碰伤,重则常引起多器官受损的复合伤,现场急救不及时残废、死亡率很高。

车祸发生后,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只要意识还清醒就要先关闭发动机,对于撞车后起火燃烧的车辆要迅速撤离,以防油箱爆炸伤人;如果只有一人驾驶车辆,汽车翻倒后无力从车中爬出的,可鸣笛或闪动大灯向路过车辆发出求救信号;大多数车祸发生时车辆均处于高速行驶之中,所以车祸对人体的伤害多为撞击伤,以及车辆翻倒时发生的挤压伤。高速的冲撞、挤压常可导致头部损伤、胸部损伤、四肢骨折甚至脊柱骨折。

几种车祸造成的意外的现场急救方法

开放式气胸急救:

在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当中,胸部受伤的人,约占全部伤者的1/3,当车祸发生时,除了机动车的一部分锐气伤到自己,还有你平时携带的钥匙、钢笔等,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而车祸中猛烈的颠簸,很有可能使刺入胸部的锐气脱出,这时就会造成胸部的开放式伤口。

当我们发现伤者的胸部有一个严重的创伤,考虑这个伤口非常深,甚至你会发现,除了血以外还有血泡往外冒的话,那你一定要警惕,可能会产生创伤性的开放性的气胸。

车祸中胸部受伤导致开放式气胸。伤者会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这时如果不马上采取正确的急救方式,伤者随时会有死亡的危险,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人的胸壁和肺之间有一个隐蔽的腔隙,它叫胸膜腔,这个腔隙里面是没有空气的,那么当一个严重的创伤,这个伤口深,透过了胸壁,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胸膜腔就和外面的空气相通了,随着我们的呼吸运动,胸膜腔里面就会积攒大量的气体,那么这个气体越积越多,就会影响我们人的呼吸功能。

因此当发现车祸伤者胸口出现开放式伤口,并伴有呼吸困难时,我们应该找一个干净的纱布,填塞伤口,然后,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个大于伤口边缘5厘米的一个不透气的材料,比如说一块塑料布,放在伤口的最上面,用胶带将伤口使四周沾上,最后用长布条,将伤口处围紧,注意围紧时要吸气,给胸腔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当车祸发生时,发现伤者的胸部出现开放式伤口,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堵住伤口,将血止住,这样做,一,可以避免伤者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二,可以有效地避免开放式气胸,等到救护车到来以后,专业的医生将会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特别提醒:对于有伤口的伤员,应该先给予包扎,再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肺复苏术只适用于无心跳无呼吸的重伤者。

头部外伤急救:

1、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a取昏睡: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平卧,患侧向下。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右侧流时右侧向下。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以使其呼吸方便。

注意事项:

1、受伤后只有头痛头晕,说明是轻伤;除此外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伤了。

2、脑外伤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那就决不可大意,应速送医院诊治。

3、受伤后如有脑脊液流出时,最好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因为这样地引起感染。

骨折急救:

对于骨折伤者,单纯的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材,用硬板、硬纸板等包扎固定,大的骨折应用木板使身体保持笔直状态,防止骨折的再损伤;在搬动病人时使其身体保持水平,不能扭曲,防止拖拉脊椎受到损伤,使伤势加重。

出血急救:

因撞击可能造成头颈部或胸部外伤,车祸后最好先检查颈部是否出血,大量出血时最好用毛巾或其他替代品暂时包扎,同时用力按压出血创口上方的动脉血管,以免失血过多。如果伤员出现四肢大出血,立即用皮筋、绷带或皮带将靠近心脏端扎紧,以防失血过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扎得时间过长,应每隔一小时左右放松一次,以防伤员肢体因缺血坏死。若伤员出血量较少,可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捂住创口。

还有一种出血为内出血,主要是肝脾破裂所致。内出血时,伤员常会出现休克、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说话声音低沉等症状。这种情况应避免移动伤员,不得不进行移动时,动作一定要缓慢,距离越短越好。休克时,将伤员平放,给伤员喝一点热水,并抬高双腿,可以使血压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心跳呼吸停止急救: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可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看过“发生车祸后的急救方法步骤”的人还看了:

1.车祸现场对伤者急救的方法和步骤

2.关于车祸的急救方法

3.车祸发生后如何急救 车祸发生后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