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学业情绪 发展特点 教师

学业情绪作为一种和教学、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与认知、动机、意志等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学业情绪的理论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进而提出对教师的几点建议。

一.学业情绪的概念

1998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召开了以“情绪在学生学习与成就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年会,引起了人们对情绪在学业与成就中作用的广泛关注,由此西方学者开始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业情绪的概念是在2002年由德国学者Pekrun等人首次提出,他们认为学业情绪与学业动机、W业自我概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几个概念中,“学业”的涵义是接近的,学业是指学生在学校中与学习能力、学习行为相关的学习成绩。学业情绪涉及的范围较广,它包括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经历的各种成就情绪,特别是指与成功或失败相关的那些情绪(Pekrun,R.,Gortz,T.,Titz,W.,&Raymond,P.P,2002)。

国外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已经逐步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国内学者俞国良和董妍在2005年在Pekrun等人的基础上,对学业情绪的范围进行了扩充,将其定义为,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学业情绪不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俞国良,董妍,2005)。

二.学业情绪的特点

学业情绪具有多样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获得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包括对认知加工过程监控和调节的情感,和直接促进或者延迟学生学习行为的情绪;学业情绪具有情境性。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学业情绪。学业情绪会受到学习任务及其要求的影响,而且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过去那些与情境相似的经验会被唤起,从而唤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学业情绪具有动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业情绪会随时产生、隐藏或终止,它会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的变化而改变。

三.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

Pekrun(2002)、Ravaja(2004)将学业情绪划分为:积极高唤醒度的情绪(positive-high arousal)、积极低唤醒度的情绪(positive-low arousal)、消极高唤醒度的情绪(negative-high arousal)与消极低唤醒度的情绪(negative-low arousal)四大类。在后来的研究者中广泛采用Pekrun的按照愉悦度和唤醒度划分的方法,董妍、俞国良(2007)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就借鉴了Pekrun等人的学业情绪两维度结构,对我国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种类进行研究。

四.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

1.学业情绪的年级差异。学业情绪在年级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体上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消极情绪。[1][2][3]小学阶段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占主导,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领域越来越多,知识深度越来越难,学生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越来越多,积极的学业情绪越来越多,高中阶段,消极学业情绪达到顶峰,直到大学时期,随着学业压力的降低,学生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绪越来越高,消极的学业情绪越来越少。但是学者一般多是将学生学业情绪按照年级分来进行研究,很少甚至没有将学生的学业情绪从小学直到大学连贯起来进行研究,可能这种研究比较费时费力,如果进行起来可能会很困难,但是这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性别差异。学业情绪提出后,Pekrun等人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女生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要多于男生。不同学科和不同情境中男女性别差异是不一样的。

3.学科差异。在学科差异上,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同一学科上的比较还是不同学科上的比较, 男女都表现出不同的学业情绪倾向。比如有研究证明男生倾向于在物理学科上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而女生在语言类课堂上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会更多一些。[4][5]不同情境中,男女生学业情绪的表现是不同的,比如在课堂学业情绪的研究中,证明女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男生[6],在考试之前和考试的情境中,女生的积极情绪低于男生,消极情绪高于男生。[7]

4.学业情绪在学业不良学生、一般学生之间的差异。学者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业情绪和一般学生的学业情绪做出一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业情绪和一般学生的学业情绪之间存在差异,学业不良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学生;学习不良学生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学生。而且学业情绪上的差异还存在年级、性别差别。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学业情绪较多地表现在学生步入新阶段学习的时期,比如小学低年级,初一初二时期等。[8]

五.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1.成就目标。Linnenbrink和Pintrich(2002)提出了一个双向不对称理论来解释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心境会影响学生对班级目标的知觉和个人目标的设定,个人目标又会影响学业情绪。同时,他们总结了前人关于成就目标与情绪关系的研究,发现掌握接近目标与积极情绪以及掌握逃避目标、成绩逃避目标与消极情绪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但关于掌握目标和消极情绪以及掌握逃避目标、成绩逃避目标和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的结果还不一致。在已有的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采用的是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到底谁是因,谁是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2.归因方式。国内外研究者证明了归因方式与情绪有关,已被心理学界所认识,有相关研究曾指出归因方式对考试焦虑、状态焦虑及失望情绪的影响。可见,归因方式也可能是学业情绪的重要预测变量。

近年来学者逐渐意识到学生的学业情绪是处于一个十分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因此对以上几种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是单纯地研究其中一种影响因素对学业情绪的影响,而是综合研究其中两种或者三种影响因素进行探究。Pekrun,Elliot和Maier提出了“成就―离散情绪―学业成绩”模型。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Daniels等又将初始情感体验对成就目标的影响考虑进去,提出了“初始情感体验―成就目标―离散情绪―学业成绩”模型,该模型假设初始的情感体验预测成就目标,成就目标定向预测离散的学业情绪愉快、厌倦和焦虑,离散的学业情绪预测学习成绩,并且他们的研究支持了上述假设。国内学者张学民,林崇德,申继亮(2007)曾综述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成就归因影响学业成就的递归路径模型,即成就归因―自我效能―动机定向―学业成就。

(二)h境因素

1.班级、课堂环境。班级竞争、失败的反馈失败后的惩罚都与学生成绩有关的焦虑存在相关;班级中的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与学生的生气、焦虑和绝望等情绪显著相关。

2.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反馈评价、教师的领导方式、热情对学生学业情绪有很大影响。Prkrun等人在控制―价值理论模型中提到,教师的反馈决定着学生成就结果的回顾性评价,从而影响他们回顾结果的情绪(如自豪、羞愧等)。反馈同样提供预测未来成功或失败的依据,因此可对预测控制评价和预测结果的情绪产生影响(如希望、焦虑等)。国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9]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业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已有研究发现,班主任互动风格中的友善――敌对维度与学生的焦虑得分有显著正相关(苏晓荣,2010)。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叶桂青,陈顺森,2009)。

目前对影响学业情绪的环境因素对的研究还很少,环境因素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和环境因素通过怎样一种途径影响了学业情绪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究。还有的学者指出,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在班级、教师、课堂这些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起着很重要的中介作用。Goetz,Pekrun,Hall和Haag(2006)用结构方程模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拉丁文课堂的研究发现,当在家庭环境和学业成绩对高兴和焦虑影响的模型当中,引入学业自我概念和对成绩的价值评估这两个中介变量之后,模型的拟合度会显著提高。国内学者陈京军,吴鹏,刘华山(2014)对初中生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与数学学业情绪的关系中证明了此观点。

六.学业情绪对教师的几点启示

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帮助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体察学生的情绪,学业情绪广泛存在于上课、写作业、考试等一系列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注意发现学生的种种情绪并做好学生的情绪疏导与引导工作,对学生产生的焦虑、无助等情绪表示理解和鼓励。

愉快,希望,自豪等积极的学业情绪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厌倦,愤怒,焦虑绝望等消极学业情绪负向预测学生的成绩,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有消极的作用,教师是陪伴学生学生的重要他人,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尽量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而尽力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比如选择民主的领导方式改变课堂、教室情绪氛围,改变学生的认知,提供调节情绪的方法,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等。

学业情绪存在有年级、性别和学科的差异,对于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乃至不同学习情境中,教师的关注点应该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适当对教学内容或者作业进行改革,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布置作业或者对其作业做不同的标准,努力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学业情绪学业不良学生和一般学生之间存在有差异,教师要关注这一群体学生的学业情绪,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特点和状况。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教育策略与方法要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

[2]孙士梅.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特点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王妍.小学生学业情绪的问卷编制与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郭龙健,申继亮,姚海娟.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的修订及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9(4):297-303

[5]石蕾.呼和浩特市初中生英语学业情绪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6]朱晓斌,张丽渺.小学生课堂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9]汪品淳.初中生课堂学业情绪的问卷编著及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马惠霞,聂胜昀,苏世将.大学生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

[8]俞国良,董妍.学业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6.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2

>> 面向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校内实验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本土化过程中的学生评价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及启示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基于工程师培养理念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实践 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土木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校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陈辉. 我国发展工程师学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2).

[3] 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4] 王峥,等. 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与启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学改革 启发式教学 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总部在全军院校开展了新一轮教学评价工作,在这个“指挥棒”导向下,教学改革正在向更高、更深的层面发展。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在其指导下,军校教学方法在运用、改革与创新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也应看到,在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其在军校教学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启发式教学进行再认识、再思考。

1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军校的重要教学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以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为起点,通过教员的积极引导与学员的能动作用相结合,使学员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能的目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是军校教学的基本方法,更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

1.1 启发式教学的哲学分析

启发式教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启发式教学认为,学员现有水平与实现教学目的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该矛盾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学员学习主动性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而教员的教只是实现教学目的最有利、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教员通过相机诱导发挥主导作用,学员在教员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内化为素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解决教学矛盾。

1.2 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观的统一

当前,启发式教学已经脱离狭隘的方法论范畴,上升为一种建立在现代教学原理基础上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在军校教学中,不仅要用启发式方法进行教学,更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创造具有启发性的新教法。同时,在已有教学法的选用上,应以启发式教学观为指导,筛选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方法。

1.3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军校教学法改革的主导方向

启发式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律和认识论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正确反映了军校教学规律,是教育史上正确教学经验的理论升华,同时也和现代教育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在军校教学中,应在观念上确立启发教学的指导思想,一切教学方法的运用、改革和创新都要以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标准、为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启发式教学应是现在和未来军校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

2 在军校启发式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2.1 启发式教学的言内之意

启发式教学中的“启发”可释义为“开导其心,使之领悟”。由此可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激励学员的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思维状态是启发教学的实质,这也正是注入教学所忽略的根本之处。可见启发教学的言内之意有四:第一,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第二,凡能激发学员能动性、启迪思维的教学法都是启发式的,都是值得提倡的,在实践中应注重各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并改进和创造新的教学法;第三,启发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学员智能,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内化为素质;第四,在军校教学中应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

2.2 启发意义下的讲授是对传统式讲授的扬弃

讲授式教学古已有之,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每提起讲授式教学,一些人常常把它同注入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讲授式教学就是注入式教学,从而在现代军校教学改革中大加挞伐,好像讲授式教学一无是处,应该消失了,教改文件中也不提了,日常授课中也不敢用了。殊不知,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至少是偏颇的。应该看到,讲授式教学能够存在上千年,时至今日仍在沿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自有其不废的理由。

实际上,讲授式教学并不必然等于注入式教学,它只是传统注入式教学思想下的一种教学模式,仅此而已。在传统教学思想下,讲授式教学错置了教与学的关系,认为教员的教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把注入式讲授看成是传授知识的唯一途径,忽视了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讲授式是必须加以否定的。然而,正确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应是辩证的否定,认为辩证的否定是对事物的扬弃。在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经过改革的讲授式是以讲授为主,与自学、对话、讨论、作业相结合,在保留传统讲授式精华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生动活泼的元素。这种以教为主、教学结合的新方法,有效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3 不仅在理论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也应贯彻启发式思想

在军队院校,有两类基本的教学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构成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的军校教学循环系统。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思想已成为广大教员的共识。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理论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却并不同样乐观,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认识上的不足,许多人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搞启发式,而在实践教学中却无此必要;第二,现实上的困难,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搞启发式有难度,可操作性不如理论教学来得容易。

事实上,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性。鉴于此,应该提高在实践中搞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同时加大研究力度,创造出可操作性强的具有启发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3 在军校实践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军校教育目的是适应“两多”任务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军事人才。军校教学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指引,在实践中贯彻启发式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根据教学任务、教员、学员及教学条件,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对教学过程结构成分的合理选择、科学组合,用最少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1 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军校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明了的专业定向性和职业确定性,它不仅承担着学历教育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更多地承担着任职教育的教学任务。根据这一特点,军校教学要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教员特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般地,在理论教学上可采用预习、讲授、提示、讨论、对话、探究、案例、小结等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示范、操作、实习、实验、演习、想定作业等方法。

3.2 优化教学过程,选择和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的优化,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合理优化教学过程,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制约,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模式。研究各种教学模式的合理组合,探索可能采取的各种教学模式的变式,结合军校教学特点,构建体现军校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般地,在军校理论教学实践中,对于生长干部学员可采用讲授式、辅导式、开放式等教学模式;对于任职干部学员可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讨式等教学模式。

3.3 注重课堂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即教学实施阶段,是体现教学设计,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员应充分启迪学员思维,调动学员的自觉能动性,实现教学互动。应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合理使用态势语言,整体调控教学节奏和氛围,形成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增强教学魅力,提高教学水平。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我们的学生思维活跃,欠缺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显得更为重要。跟其它学科一样,作为教学法中用得最多的就算是启发式这一教学法了,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学科,应该合理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能期望所教知识使学生受用终身,而是要教会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使之成为更好发展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起到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1.1 启发式教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2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本质

1.2.1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1.2.2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所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和会与不会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是要解决由“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问题。

1.2.3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新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先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点拨、诱导他们。所以启发还包括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新课程要求由注重教师教转变为注重学生学,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或学习兴趣的培养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3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1.3.1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3.2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2)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3) 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的原则

衡量教学方法的好坏不能只看形式,必须视其实质,要看能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自始至终地引导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1 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2.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对策思考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由浅入深。首先,主要熟悉鼠标、键盘、菜单等基本操作,了解一些大众性工具软件,掌握一些工具软件的常用功能。其次,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接触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同时还要使学生在信息环境中不断锻炼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信息环境中的一部分,只注重计算机的操作实践会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向新的误区。

2.3 信息技术课堂中合适的贯穿启发式教学

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避免结果性的启发,探索注重过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操作技巧,事半功倍。

我的总结、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中科学地、恰如其分地、灵活地运用教法和学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动手性、操作性强,所以教学时我尽量采取精讲多练、少讲多练的方法来进行,加强巡视指导,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有像“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网络学习法”等教法学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我经常在教学中也灵活地加以运用。此外我还通过适当开展一些诸如打字、画图、办电子小报、成绩统计、资源搜索等比赛活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常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学生要善于运用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多动手、勤实践、敢主动去探索新知,拓展所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对于启发式教学,我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去理解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要不断进行探索。以上拙见,请前辈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束炳如、倪汉彬等.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戴汝潜、张鹏.实用教学新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5]许国梁.启发式综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引导;启发;尝试;因材施教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主要指教学的表现形式,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如今,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大的方面进行引导,小的地方着手启发”的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新思路。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达到一定的收获效果。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出学生自身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2个练习本,卖出7个,还剩几个?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2-7=5;有的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7=3,再算2+3=5;有的把7分成2和5,先算12-2=10,再算10-5=5;有的先算12-10=2,再算2+3=5;有的想7 +( )= 12,因为7+5=12,所以12-7=5。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与思的有机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的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理论;实践

在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中,英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学生的是否进入名牌大学。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启发式教育就是在对传统式的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教学课堂的批判中产生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并且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以此达到知识点与实际的相互结合,从而使得学生能更快和更好地掌握并且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1]。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层关系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教师的英语课的热爱层度。随着今年北京等城市高考英语分数从150分降到100分且不计入高考总分,课堂上,启发式教育将更加受到老师及学生的青睐。

1.启发式教育的三大原则

1.1师生双向互动原则

在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备课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预习工作也必须做。新模式下的准备工作应该包括:课上所教知识点;教师自身的心理准备,必须要有热情与激情来与学生互动;提前通知学生对下堂课所教知识及内容进行提前了解。在学生与教师双方都做了一定准备的课堂上,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产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师所教知识对学生不陌生,容易接受。只有充分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气氛和谐有趣,同时才能在课堂上师生双方产生共鸣[2]。

1.2循序渐进原则

高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只有获得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各大考试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能正确应对出题人的各种问题。所以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当中,最开始就要以最简单、最基础作为教学重点,然后再逐步深入的讲授复杂、抽象的知识。应该做到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使得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做到教学任务与课堂娱乐方式相结合,让氛围松弛有度,让每位学生有时间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和对新知识的掌握。

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学生掌握了高中英语的基础理论知识后,课上害必须得安排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实践是最好的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防止纸上谈兵的空洞。把实践带进课堂让,检验主观是否正确的反应了客观实在。课堂可随时抽点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考核。锻炼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让其习惯于、善于思考。

2.启发式教学理论的特点

近些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深入人心。但启发式教学模式并不能够立竿见影。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能力;2)启发式教学不是减轻教师的课堂负担,反而是对教师授课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启发式教学重在灵活运用,一味的照搬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4)启发式教学应当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应当作为一个长期机制,而不是解决一时问题的应急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并且不能半途而废。

3.启发式教学实践方法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现在学生成绩不好绝大部分原因应该在老师。对于启发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学生深刻的记住课上知识点。笔者认启发式教学实践可以参考以下方法[3](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判断结果对错和总结知识点的过程;(2)必要的情景模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的情景,通过情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语学习环境缺乏现状得到缓解。学生选择扮演教材中的不同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3)灵活多变,课堂上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然后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而不要过多地或者说刻意地去追求某一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以上只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更多的还需要诸位同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并进行总结,以推动教学互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志华.关于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分析及实践[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