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1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并常合并脊髓损伤,多数为车祸、高处跌落、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以致损伤水平以下完全失去功能,造成瘫痪.由于病情突然,病人在心理精神上难以承受.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烦躁.因此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为康复奠定基础.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颈椎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护士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期间无痛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 一般护理:术前一日洗澡,术日晨禁食水。
3 术前训练:无论哪种术式,由于术中和术后的患者等特殊要求,必须在术前认真训练,以使其适应,避免因此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训练内容包括
.3.1 床上肢体功能锻炼:主要有上、下肢的伸屈,持重上举及手足活动,这种训练既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又可增加心搏量,从而提高患者术中对失血耐受力。
3.2 训练床上大小便:在床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以减少术后因不能卧床排便而发生尿潴留及便秘。
.3.3 俯卧位卧床训练:颈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的时间较长,易引起呼吸道受阻。术前必须认真训练以便其能够适应,训练应循序渐进,开始每次10~30分钟,每日2~3次,以后逐渐增至每次2~4小时,每日2~3次。
.3.4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这种训练主要用于颈前路手术,因前路手术的入路是经内脏鞘(包在甲状腺,气管及食管三者外面)与血管神经鞘间隙抵至椎体前方,术中需将内脏鞘牵向对侧,以暴露椎体前方(或侧前方)术前教会患者用自己的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可以用另一手牵拉,将气管推过中线,开始每次10~20分钟,逐渐加至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持续3~4周。颈短体胖者应加长时间,患者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时可由护士或家属协助,这种训练可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其重要性,达不到要求,可致术中损伤大,出血多,影响手术正常顺利进行。如强行手术易引起食道或气管损伤。
术后护理
1 必备物品:吸引器,气管切开包,沙袋,氧气。
.2 密切观察病情:每半小时测KT,P,R,BP 1次,连测4h,改每1h测1次,平稳后改2~4h测1次。
.3 因术中失血量多可致血容量不足,应密切观察BP,P,同时视病情调节输液输血速度。
.4 密切观察R,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面色变化,必要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粘稠,喉头水肿者予以雾化吸入。若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时,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准备。
5 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6 观察患者吞咽与进食情况:前路手术24~48h后,咽喉部水肿反应逐渐消退,疼痛减轻,其吞咽与进食情况应逐渐改善,如疼痛反而加重则有植骨块滑脱的可能,为防止植骨块滑脱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一个扶躯干、四肢,翻身时同步进行。
.7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特点注意保持颈部适当,稍有不慎即可引起意外,应保持颈部自然中立位,切忌过屈,过伸,扭转。头颈部制动,尤其在24h内,头颈部应尽量减少活动次数及活动幅度,颈部两侧各放置沙袋一只24h后改用颈围,加以制动固定。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2
【关键词】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59-02
1 临床资料
共组病人共46例,其中男38例,女8例,其中颈椎骨折21例,颈椎间盘突出18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结核3例。结果: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在脊柱手术中风险相对较大,病人常认为颈椎为手术,不敢轻易接受手术,但神经压迫症状又使其痛苦万分。因此,这类病人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矛盾的心理,为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自病人刚入院时就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讲解有关解剖及手术常识,介绍手术的成功病例,促进病友之间的交流,让手术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教,从而增加病人的安全及信任感,消除其顾虑,使病人明白良好的心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接受过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患者,因颈部组织对手术的适应性强,有利于手术中采用拉钩将气管、食管从中线向左侧牵拉开,以暴露术野,防止因暴露困难而损伤气管和食管,避免用力牵拉而造成术后气管组织水肿,发生呼吸困难而窒息。术前指导患者用自己的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指端顺气管旁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推移,开始时持续5min/次,逐渐增加至30―40 min,且必须将气管牵过正中线,反复训练3―5d即能适应手术。双手无力者由医务人员或家属协助训练。
2.1.3 卧位进食训练 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必须重视术前的卧位进食训练。因为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且颈部制动,术前如不进行卧位进食训练,术后常常使患者感到紧张与不适,不仅会使进食量受到影响,更会增加发生进食窒息的危险。本组病例25例是颈椎病患者,很不适应卧位进食,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前进食训练时,不仅要嘱咐患者进食速度宜慢而均匀,以免引起呛咳,也要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
2.1.4 床上排便训练 术前3d开始训练在床上大小便,以避免术后因不适应床上排便而致尿潴留和便秘。
2.1.5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床上有效呼吸及咳嗽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
2.1.6 预防压疮 对于颈椎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应贯穿于手术前后,注意按时翻身,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避免拖、拉、推,应将患者抬起。保持床单、皮肤的清洁干燥,床上擦浴每日2次,定时按摩骨突部位。颈椎骨折患者术前不便翻身时,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四肢、抬臀。对于4例高位截瘫患者给予四肢关节、肌肉的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避免某一部位受压过久。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护 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予持续心电、血压、呼吸、SpO2监测,吸氧4L/min,特别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强弱,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2.2 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平卧于硬板床上即可使用颈椎枕,颈椎枕的高度以被头颈部压缩后比使用者的拳略低一点为宜,颈椎枕放置于患者颈后部尽量靠近患者的肩膀。颈部两侧使用砂袋制动:助患者侧卧位时,将2个颈椎枕重叠在一起,使颈椎枕的高度与肩同宽。经常观察患者在仰卧时和侧卧时颈椎枕的高度,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颈椎枕的高度[1]。术后第2天开始肢体放松及伸屈活动锻炼。10d 后可戴颈围离床慢走。
2.2.3 伤口引流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伤口周围有无肿胀,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如敷料被血液渗透,应及时更换。一旦发现血肿压迫,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液较清澈或为淡红色液体,需高度怀疑脑脊液漏,要立即夹管去枕平卧,通知当班医生及时处理。
2.2.4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即给予持续吸氧4L/min,常规沐舒坦雾化吸入。根据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及血氧饱和度数值决定吸痰与否及吸痰次数和时间;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方法的锻炼和有效咳嗽的练习 [2]。
2.2.5 进食指导 颈椎前路手术后1周为水肿期,4-5d为高峰期。因此,手术患者术后应根据不同阶段选择食物,术后1-2d 进食温凉的流质,以减少咽喉部充血和水肿;术后3-4d改为半流,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食时,先在颈托保护下适当抬高床头15°-30°。进流质时借助吸管完成,进食半流、普食时由他人喂食,且避免进食干燥、粗糙的食物,应细嚼慢咽,以防呛咳和窒息。
2.2.6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颈椎骨折颈髓损伤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出现高热或持续高热,可导致全身衰竭;本组有11例患者出现高热,当体温超过39℃时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头部冰敷,四肢大动脉处50%酒精擦浴、冰敷,足部热敷,调节室温20℃―23℃,同时补充足够水、电解质、氨基酸,补偿高热消耗。2例患者以冰生理盐水灌肠,半小时后观察体温变化。
2.2.7 预防尿路感染 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2次,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尿色及量的变化。能自行排尿者,术后48h(镇痛泵作用消失)后拔除导尿管[3]。对不能自行排尿者,从留置尿管就开始夹管训练膀胱功能,并于每次时鼓励病人使用腹压或做下腹部按摩,争取在术后3-5d采用腹部按摩挤压排尿方法代替留置导尿管[4]。
2.3康复训练
术后第1天可指导病人进行四肢肌肉的舒缩运动,第2天行双下肢屈曲、直腿抬高运动,对某些上肢运动受损的病人,卧床时可指导其使用握力圈锻炼上肢肌力,指导家属和病人进行握手、掰手腕等对抗性肌力训练,或对指、握拳、玩健身球等精细动作训练。截瘫病人应帮助其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置肢体于功能位、舒适位。如病情平稳,术后第3天可在颈围保护下采取半坐卧位,术后3个月内须佩带颈围,定期复查X线,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出院后应避免不良姿势,如颈椎过度扭转,长时间前屈、睡觉时枕头过高、近期长途旅行等,以免影响术后疗效,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
2.4 生活指导
①枕头8-15cm高为宜,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皮、蒲绒、绿豆壳等材料。选择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如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它可以随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②伏案工作应定时改变头部,进行头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回环及上肢伸展、扩胸等活动。③保持充足睡眠,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避免剌激性食物,避免重体力劳动。
3 体会
目前,颈椎前路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疾患的治疗中,因此,做好该类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尤其重要。通过本组46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我们认为,充分做好术前宣教及准备,精心实施整体护理,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特别是正确判断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高小雁,陈静,孙玉珍,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21):7.
[2]潘纯媚. 最新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8.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3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 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30-01
颈椎骨折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颈椎骨折脱位是脊柱骨折中最严重的骨折。发生于此段的骨折脱位易并发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导致四肢瘫后,并发症多,护理上显得尤其重要。患者经常因为绝对被动,疼痛,摄入不足,活动受限引起社会心理障碍物[1],使患者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延长了康复时间,增加了致残率。我们对5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行颈椎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6-83岁。车祸伤25例,坠落伤16例,砸伤10例。按Frankel分级[2]:A级14例,B级16例,C级11例,D级10例。脊髓完全损伤25例,不完全损伤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干预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训练:后路手术训练俯卧位-----下颌贴于胸部使颈部充分暴露双手置双腿两测。前路手术训练仰卧位-------颈过伸位。(2)食道气管推移训练:指导患者用2-4指将气管食管由手术侧向对侧推移,开始每次持续10-2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30-60分钟,每日3-5次,将气管推移过中线。如训练中引起反射性干咳,呕吐等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应坚持训练。(3)呼吸功能训练: 吹气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肌。有效咳嗽咳痰练习。(4)进食训练 :进食量食物种类等来训练。进食:仰卧位,以流食半流食少量缓慢放入患者舌下,防止误吸。患者带颈托可以侧卧位,每次少食多餐仍以流食半流食为主。(5)心理干预:患者颈椎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下降等,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弃等情绪。在患者入院后全面评估其心理状态,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采取个性化疏导。对患者语言安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展预后及目前治疗方法,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患者合作程度。乐于接受和配合治疗。
1.3 效果评定 实验组护理干预二周,评价患者对舒适满意度采用3分法,[3]调查患者对术前术后宣教指导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Ⅹ2检验,概率以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往往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负性心理问题。临床实验结果,凡是术前系统做了上述护理干预,患者术后进食,吞咽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的训练对手术中配合,术后的愈合及愈后更是效果明显。由于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心理负担过重,所以采取早期的心理干预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引导,争取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肢体康复达到最大效果,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早日回归社会。所以早期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恢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婧,王拥军。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274-277.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4
【关键词】 脊柱结核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医疗外科手术的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以及脊柱结核损伤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目前内固定术已成为脊柱结核治疗的趋势【1】。各种内固定器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中,明显提高了疗效【2】。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病灶清除的基础上行各种方式的内固定术,颈椎结核的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脊柱不稳定问题也得到解决【3】。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传统的清除病灶和减压术后,采用前路脊柱钢板内固定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同时对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脊柱的稳定性,而且缩短了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术的患者30例,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9. 3±6. 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0±0.21)年。所有患者行病清或减压加钢板固定术,等到患者的病灶清除并成功减压后,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本组病人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从患者住院到患者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具体对策包含:①术前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②术后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③出院指导及定期复诊。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2 结果
本次30例研究对象中,在医生和护理人员全程的密切配合下,没有一例患者因在手术过程中管理不当而导致截瘫或植入骨块脱出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杜绝了受压部位损伤,神经损伤,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定期随访1~2年,功能恢复均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3 护理对策
3.1 心里护理对策 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时间较长,病人及家属心理压力大【4】。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患者可能对治疗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心理护理很有必要【5】。护理人员态度和蔼可亲,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减少患者不安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前1 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特殊需求,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倾听患者倾诉,解除患者的顾虑,减轻其思想负担【6】。使患者提前对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有思想准备,通过自我克制,及术前镇静,阵痛药物的合理应用,使患者情绪平静,排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心理压力。
3.2 术前护理措施 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部分患者心理认定手术是治愈疾病的唯一方法,对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从而产生失落感【7】。针对患者对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的这种认知情况,护理人员有必要告知其真实情况,同时还应讲解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手术前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及准备工作,如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禁食6 h等【8】。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意识、面色、体温、皮肤温湿度等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
行脊柱结核内固定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敦促患者术前训练轴线翻身、床上排便、卧位进食、有效咳嗽等,以便术后迅速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减少并发症发生。严格控制手术环境的温湿度、清洁度、细菌含量【9】。护士还应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发生肌肉萎缩、足下垂等并发症。行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前护理人员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15~30 min静脉注射安定10 mg、东莨菪碱0.3 mg、度冷丁50~100 mg。
3.3 术中护理 行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大多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的保护性反射大部分消失或减弱,丧失自我调节能力,当麻醉生效后,护理人员在固定患者手术时应注意侧卧位时应腋下垫枕,以保证输液通畅,必要时开放下肢静脉通路【10】。在改变时应由专科医生指导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轴线,动作协调一致,做到轻慢稳,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察用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的意识、腹痛情况等变化。同时在翻身时要注意输液通路及尿管是否脱出,以免造成损伤。术中调节室温23~25℃,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术中要经常检查患者肘部的受压情况,以免损伤尺神经。同时,手术过程中库血输入前应该将血液放置在手术室中,让血液自然复温。冲洗患者体腔的液体要求加温至人体正常温度值,避免由冲洗患者体腔的液体温度过低而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行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改变患者手术时的,以解除患者的压力,并按摩受压部位,缓解其部位疲劳。在患者推离手术室之前,巡回护士要认真检查受压部位,并作好记录,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3.3 术后护理对策 手术结束后,患者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该正确、轻柔地搬运患者至病床,向病房护士交接术中情况,特殊情况应着重交接。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测体温、脉搏、观察并详细记录各项变化,特别注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的变化,防止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等发生。全身麻醉患者专人护理,术后初期每天需要补液5L~10 L【11】。由于阿片类药物可引起呕吐,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常,防止呕吐物误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控制血糖,监测中心静脉压。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用药,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汇报医生。
因脊柱结核内固定术切口大,术后卧床等原因,手术后的患者不敢深呼吸和咳嗽,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用术前训练的方法进行有效咳嗽,同时采取翻身、扣背等辅助措施促进排痰。同时做好饮食护理,患者长期卧床,食欲不振,肠蠕动减慢,且因创伤后大量蛋白质丢失,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宜进食蔬菜、蛋类、水果、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物。本组患者经指导后积极配合饮食调护,无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出现。
参考文献
[1]李畅飞.脊柱结核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吉林医学.2012/08
[2]廖俊君; 陈建常.脊柱结核内固定术治疗进展.医学综述.2011/13
[3]陈巧利; 黄蓉.脊柱结核内固定术护理及康复训练.吉林医学.2011/17
[4]郭梅秀; 高建国; 李领娣; 刘建强; 刘淑娈.颈椎结核内固定术疗效分析.河北医药.2007/08
[5]邓喻晓; 黄巧玲.老年性脊柱结核的围术期护理.实用临床医学.2011/11
[6]毛玉兰; 郭岚峰.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围术期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1/20
[7]蒋雅娟; 齐朝华; 呼延宝娟.脊柱结核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全科护理.2011/29
[8]黄东影; 戚丽丽; 孙荣伟; 孙伟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围术期护理.护理研究.2011/13
[9]李徽; 扎西卓玛.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1/05
[10]黄世敏; 林明侠.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19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5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8~68岁,病程6个月~11年。发生C5~6,19例;C4~5,10例;C6~7,7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痛,肢体活动障碍,均行手术治疗。
1.2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4例患者得到随访,1例发生车祸身亡。3个月平片示植骨区部分骨性融合,6个月平片示骨性融合。患者术后生活及功能改率95%。35例术后无血管并发症,无植骨块脱出及颈椎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颈椎病患者多有神经根压迫症状,如上肢、肩部、手部疼痛、麻木,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并时轻时重,病程多数较长,患者心里多烦闷。决定手术后又怕手术失败,肢体丧失功能,甚至截瘫。又担心麻醉意外,多表现出焦虑、恐惧、不安。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热情,对患者的疑惑耐心解答。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给予病情介绍,简单讲解手术过程。术前安排麻醉访视,减轻患者对麻醉的恐惧。在患者面前树立主刀医生的威信,给患者安全感,还可以让术后康复的患者与患者交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恐惧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2]。
2.2饮食护理 患者如无其他合并症,应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保持术前良好的身体状态。
2.3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经前路手术中要将气管、食管牵向一侧,来暴露颈椎的前面,为避免手术中牵拉损伤,减轻术后患者咽喉部及食管不适症状,一般在术前1w向患者解释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护士指导患者用一手的四指,拇指除外,以指腹置颈中线或稍右并轻轻将皮肤向后推开,然后抵住气管、食管,向左侧牵拉,将气管牵过或推过颈中线[3]。坚持5~10min。推移时间由短到长,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引起喉头水肿及损伤颈部皮肤。
2.4呼吸功能训练 颈椎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感染,术后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咳痰。每天定时数次,深呼吸运动,以扩张肺和增加肺活量[4]。
2.5训练 教给患者及家属翻身的方法和技巧。平卧时,头颈部保持为一条直线,侧卧时头与肩同高,可在头部加枕垫使头部后伸,增加舒适感,前路手术患者维持颈部稍前屈位置,翻身时采取轴式翻身,避免扭曲,防植骨块脱落。
2.6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1d配同型血,术中备用,术前12h禁食4h禁饮,男性术前剃光头发,女性术前戴一次性手术帽,清洁手术部位。术前晚上,保证充分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晨留置尿管,预防性抗生素,术前30min应用。为患者带上颈托,给患者做最后的鼓励,送患者去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3.1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采用7人搬运法,患者左右侧各站3人,医务人员1人在患者头侧,一起用力,保持患者头、颈、胸在一直线,托起患者轻放到病床上,颈部正中位,在颈后垫一毛巾,颈左右侧各放一沙袋,稳定头部。
3.2密切观察病情 床边备好监护仪,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至术后1w,术后患者持续心电监护,维持氧饱和度在90%以上,持续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除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变化外还应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防老年人发生脑梗等情况。观察颈部有无肿胀,敷料有无渗血,告知家属敷料渗血多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患者出现声嘶,呼吸不畅吞咽困难,也要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术后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并加重,应注意排除术后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5],立即报告医生。
3.3肺部并发症预防 术后6h让患者多饮水,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有痰者吐出,2h/d1次深呼吸运动,以扩张肺和增加肺活量。在冬季有慢性支气管炎老人或痰液粘稠者,予以雾化吸入。
3.4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术后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多摄入水量,保持外阴清洁,术后48h用颈托保护,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对于留置导尿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加强尿道口和导尿管护理,术后意识清醒可以自主排尿者尽早拨除尿管。
3.5呼吸的观察 患者气管在术中受到牵拉,脊髓刺激全麻插管影响及术后血肿等因素,可使喉头水肿和气管分泌物增加,手术结束,拨出导管,地米10mg静推,以减轻水肿,术后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时吸痰及雾化治疗。术中应用激素治疗,减轻手术部位充血、水肿,防止脊髓受压,同时也可减轻喉部水肿。
4 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
术后早期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患者早期康复能力,减少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①术后24h内可指导患者在颈托的保护下坐起及离床活动,告知患者发现伤口出血及呼吸压迫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使患者尽量减少头颈部活动次数及告知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轻按颈前部;②术后麻醉清醒病情允许就可指导患者做拇指对指,伸指,握拳等训练,100次/d,指导患者双手做捏橡皮球,健身球或毛巾的练习,保证颈部及脊椎正常的正常弯曲,避免颈部长期悬空,屈曲或仰伸,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保持颈部平直,定时改变姿势,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使颈部及肩部肌放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定期来院复查X线,随访植骨融合情况。
5 小结
颈椎前路手术难度较大,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爱兰,史琳,等.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路径研究[J].临床医学,2010,10(19).
[2]赵金苓,王苟玫,葛智勇,等.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41-442.
[3]邓艳,王贵清,杨月楼,等.术前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对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8(10):305-306.
[4]曹伟新,李乐之.颈肩痛和腰腿痛患者的护理[M].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3006:8.
[5]Boelderla A,Daniaux H, Kathrein A,etal.Danger of danmaging the medial branches of the posterior rami of spinal nerves during a dorsomedian approach to the spine[J].Clinical Anatomy, 2002,1 5(2): 77-81.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范文6
0引言
颈椎手术复杂、组织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护理质量要求高. 200301/200612,我科应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42例,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42(男32,女10)例,年龄34~66(平均44)岁,病程8 mo~8 a. 单纯神经根型14例,单纯脊髓型8例,混合型20例. 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颈托固定制动2 mo,1 d坐起,2 d下床,住院7~10 d,术后随访2~3 mo. 结果全部病例症状明显减轻,植骨一般3 mo后愈合,无塌陷、脱出、脱钉现象,joa评分由术前7~12分上升至术后13~16分,odom评级,优28例、良12例、差2例,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2护理体会
2.1病情观察颈部手术可影响延髓呼吸中枢和循环系统,易引起呼吸功能减弱和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电图异常[1]. 患者回病房后,应给于24 h监护,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 特别注意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2],每15~30 min观察记录1次. 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4 h. 本组术后血氧饱和度均达98%以上,未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及心电图异常现象.
2.2护理术后患者即戴颈托,搬运时护理人员协助托起患者的颈部、躯干、下肢,使患者的身体呈直线水平,平卧硬板床上. 卧床期间可采取左、右侧卧位和仰卧位,当侧卧时,注意将头垫高与脊柱保持同一水平. 仰卧时头不垫枕、肩下垫一薄枕,使下颌抬起,头后仰,防止颈前受压,使开大的椎管再次变小. 变换时,应采用平衡翻身.
2.3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按医嘱静滴地塞米松10 mg,2次/d,以防止喉头水肿及控制血肿对脊髓的压迫. 鼓励患者咳嗽,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2.4切口引流管护理手术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24 h超过100 ml者,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一般24 h引流量小于20 ml即可拔管. 观察有无脑脊液外漏,若术后引流量多、且色淡,切口敷料有无色或淡红色均匀渗出液,提示有脑脊液外漏. 本组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均在10~80 ml,无颈前血肿和脑脊液外漏发生,均在术后第2日拔除引流管.
2.5颈托护理根据患者体型,给予合适的颈托,术后需戴8~10 wk,患者坐位、侧卧、站立时都需佩戴. 颈托固定松紧合适,以能张口饮食为宜. 护理人员要讲明佩戴颈托的重要性,并做好出院指导.
2.6神经系统监测患者术后回病房,立即检查上、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神经损害. 术后24 h内神经功能检查,每2 h一次,随后48 h内每4 h一次,然后每班一次直至出院. 若患者主诉困倦,肢体沉重、阵痛、刺痛、麻木或肢体活动受限,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检查. 本组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症状.
2.7康复训练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旨在增强肌力,调整活动性、协调性,改善全身机体状态.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损害后,可能造成上肢或下肢运动功能损害[3]. 因此,应加强恢复性训练. 方法:①拇指对指、握掌,然后用力伸指训练;②上肢肌肉力量训练;③颈部肌肉及运动范围锻炼;④上肢带肌及肩胛部活动范围锻炼;以上方法每日练习3~4次,20~30 min/次. ⑤步行锻炼,病情平稳术后第2日可下床活动,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杨长英,罗春梅,等.颈髓损伤后循环系统动态变化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