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1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教学应让学生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手段的学科,教师更应当通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本文就此结合亲身经历对科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策略及实践后的反思进行阐述。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策略

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去发现、探索和解决所产生的问题。而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实验探究教学可概括为六个环节:观察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信息收集;分析与论证;总结与交流。

(一)观察并提出问题及进行猜想和假设。

科学探究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良好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宽松的教学情景,在课堂中适时恰当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更要会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发现具有科学意义的好问题主要依赖于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创设的基本方法有:让学生面对要加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和事实、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问题性作业、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疑问等等。

[案例1]

在探究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向学生提问:坚硬的物体在受力的挤压时是否发生形变?学生齐声回答“没有发生形变”。学生的回答就是一种假设,假设是否正确呢?可先用手挤压圆底烧瓶请学生观察,再向圆底烧瓶中加满红墨水塞上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再挤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深刻认识到微小形变不等同于没有形变。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让学生感到问题的存在,让他们在头脑中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多层面去观察、分析问题,认清问题的结构,对问题进行整理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可点拨学生根据已有资料和客观事实,对探讨的问题有根据地进行猜测、联想,提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即提出假设。

(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信息收集。

实验探究要重实证,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体验过程。提出假设后就要想方设法用实验去检验它,用实证材料去或支持假设,这是实验探究教学完成对所学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创设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假设验证活动的设计,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及规范的操作,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观察、控制条件、记录现象,调控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案例2]

在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生物与非生物》这一节里,学生对“蜗牛有哪些感觉”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由于他们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对蜗牛了解非常有限。特别是之前并没有面对过“蜗牛的感觉”这一类的问题,生活经验显然不能为他们解答这个问题提供帮助。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引导他们以人的感觉为参照,作出类似蜗牛有视觉、有听觉、有嗅觉、有味觉、有触觉等假设。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亲自去抓蜗牛,并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举一例):取四只健康状况相同的蜗牛平均分成两组放在载玻片上,一组用脱脂棉蘸取白醋,另一组用脱脂棉蘸取清水,观察并记录蜗牛的爬行情况,经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对“蜗牛有哪些感觉”有了准确的认识。

(三)分析与论证,并进行总结与交流。

完成实验探究环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对比、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实验资料和数据信息进行判断、选择、分析,作出科学的抽象解释,用科学的语言、文字、图线、图表等形式加以系统化、简明化、概念化,把感性认识上升以理性认识,得出科学和正确的结论,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案例3]

在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时,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电路和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分别测出了在线圈匝数不变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数据。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及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很快就得出结论“当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通电螺线管磁性越强。”根据同样的原理,学生也很快得出了“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通电螺线管磁性越强。”通过这种探究性实验过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对此知识点

的构建。

二、科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实践后的体会

(一)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重视探究性实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有一种惰性,觉得一个实验过程过于简单或是复杂麻烦就放弃去做。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深刻认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多重教学功能,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教学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并“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提高他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综合素质。

(二)将演示实验升级为探究实验,优化实验构建。

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虽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感性认识,启发积极思维,但学生一般都是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参与探究。因此教师适当增加探究实验的数量,例如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思考、勤分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新知识,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增设一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趣味性实验,家庭小实验或小制作,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布置课外实验方案的设计,增加制作型实验和课题研究型实验,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实验构建得到优化。

(三)要善于就地取材,适当增加学生实验机会。

由于学生在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各有差异,同时也由于实验探究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仪器,对此很多学校不能做到应用自如。综合以上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探究学习中,实验数据误差过大,而不能顺利完成,导致对所学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方法掌握不扎实。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究性教学,任课教师应学会善于利用身边的物品,尽量用一些普通的物品来进行实验,同时再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确保实验能安全顺利地完成。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2

    一、明确、完整地展示了在史料中汲取信息的方法。将王老师这堂课浓缩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清晰的轨迹:

    导入:史学之“米”──史料

    (一)史料的来源与形式

    1.不同来源的史料:历史遗址、互联网、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当事人、专家等。

    2.不同形式的史料:文字、音像、实物、口传、民俗等。

    (二)汲取与使用历史信息

    例1:从古代绘画、唐三彩、诗词、统计数据、后人评论以及唐朝社会特征中看唐代妇女:服饰、出行、婚姻及其原因。

    例2:从史籍、小说、碑刻、遗存以及唐朝社会特征中看唐的文化与宗教:佛、道、儒和伊斯兰教、景教、祆教、摩尼教等多教并存。唐朝的宗教政策:兼容并包、多教并行及其原因。

    (三)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

    表面信息:服饰、文字、容貌、材质、行为等

    深层信息:制作工艺、艺术发展特点、思想观念、制度政策、时代特点等

    (四)史学研究的基本准则

    小结: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从“导入”到“小结”,整个流程与其说是复习迎考的提纲,不如说是一个怎样“从不同形式的史料中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的基本思路,既包括了“史料的来源与形式”,又包括了“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和“史学研究的基本准则”,保持了史学方法的完整性,基本实现了史学研究方法、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教学逻辑的一致性,使整个研究过程体现了史学的理性和美感。可能有人会问:“这是基础教育中历史教育的内容吗?”笔者以为不仅是,而且理应是。这涉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过去的历史教学法认为,知识与能力是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并将知识定义为史实知识;这个判断是大可怀疑的。其实,任何具体的思维,其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世界各种状态、属性、联系的主观反映。在正确的思维中,内容是知识,形式也是知识。……思维形式(无论是否意识到)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正确反映──行为方式的知识在被人理解后练习、巩固下来的行为,是行为方式的知识在个体掌握中的转化和发展形态。从这个意义上看,能力的本质就是知识,是客体与方法的知识共同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认知结构的活动,其活力的高低、大小取决于这两种知识的质量和联系,以及支持这种活动的情感及其倾向。因此,在任何有实际意义的思维中,客体的知识与行为方式的知识缺一不可。知识与能力不是“两张皮”,而是两种不同视角的心理学概念──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主体认识中的正确反映,思维能力是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活力的量度。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理应包括史实知识和方法知识,否则培养能力就会永远是一个善良的、朴素的“理想”。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在这两种知识上有利、有理、有节地得到协调发展。

    二、具体、务实地选择了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上看,方法的学习是一个──从具体观察到直接模仿,再到抽象体会,并向具象运用──—发展的“螺旋”式内化的过程。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在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究竟应当如何把握,却没有固定的程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具体分析和务实的决策。说老实话,由于传统和实践的原因,笔者同业内大多数同行一样,缺乏对以历史方法为宗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无法给王老师的这堂研究性复习课冠以什么教学模式的名称。大致看来,王老师对四个部分采用了四种既有内在联系,又互不相同的教学逻辑:

    第(一)部分“史料的来源与形式”是运用史料的基本前提,作为本课的开端,采用的是归纳讨论式的认知逻辑。教师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史料及其重要性后,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从以前的学习内容和经历中归纳出获取史料的不同途径和史料的各种形式。显然,这是以“我校是上海市重点中学,也是示范性高级中学。同学们曾通过做各类课题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基础的。所以,从效果、效率上看,都比较成功,学生很快切入了主题。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答案就会五花八门,讨论也难以收场。

    第(二)部分“汲取与使用历史信息”是运用史料的首要条件,作为本课的实体,采用的是变式练习式的认知逻辑。说其是“变式”,是因为王老师以在内容上与以前学习不同的“唐朝的妇女”、“唐朝的宗教”为新的问题情景;说其是“练习”,是因为要求学生在这两个新的情境中运用以前学习过的汲取和运用史料信息的方法去解释问题。在“唐朝的妇女”案例中,设计了古代绘画、唐三彩、诗词、统计数据、后人评论等六则史料,在“唐朝的宗教”中设计了史籍、小说、碑刻、遗存等七则史料,包含了多种史料形式。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观察或发现──“什么特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可以反映出什么问题”、“看到什么信息”、“又能获取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猜测一下”、“归纳一下”、“为什么”……层层递进,将学生原先对史料的抽象认识引向具象的“实战”运用,不仅激活了方法,而且深化了史实,并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是运用史料的基本思路,作为本课的升华,采用的是反思深化式的认知逻辑。说其是“反思”,是因为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刚才使用过的汲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即将自己研究的过程作为认识对象,从思想方法上进行再认识;说其是“深化”,是因为这种“归纳”是对刚刚进行的史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作提炼式的抽象。由此将史料的信息分为“表面信息”,即显性的信息,“是通过直接观察可获得的信息”;“深层信息”,即隐性的信息,是“往往要联系时代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去挖掘”的信息,有时是“可能”的信息,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这是一种元认知的训练,它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特点进行再思考的习惯,使学习变得更自觉、更深入,也更具迁移性。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效性

社会责任感,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渐淡化,与社会生活要求人们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不符。如何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上升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74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普通班级学生、社团成员、学生会成员、学生党员五种学生团体进行的社会责任感调查中,得到233份有效问卷,从中归类整理出一些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存在的社会责任感问题,以及提升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效性方法。

一、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流思想向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须引起重视并亟需解决。

第一,90后学生敢于自我否定面对现实,但利己主义与缺乏社会责任感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对90后的学生群体调查中发现,这一群体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当问及有人认为9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时,有58.8%的人持完全反对的态度,41.2%的人认为有很大合理性或完全赞同;问及当社会责任和切身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有45.06%的人表示维护社会责任,18.03%的人表示坚决保护切身利益,36.91%的人表示不清楚。

第二,90后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但缺少有效方法改变存在的陋习。对于骑车不小心碰到一位老人的问题,72.53%的人选择,主动下车扶起,看是否受伤,若受伤带去就医;当问及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某些弊端时,有83.69%的人表示愿意,但是这其中有62.23%的人则表示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做和怕没有效果。

第三,90后学生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意愿,但缺少做贡献的社会实践主动。在问及是否自己有为社会更加和谐及美好做贡献的愿望时,21.46%的人表示非常强烈,43.35%的人表示比较强烈,31.76%的人表示需要我做的时候再说,只有3.43%的人表示丝毫没有这个想法;问及对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社会实践的态度和参与方式时,24.05%的人表示总是积极参加,38.55%的人偶尔参与,19.85%的人表示同学或好朋友参与,我才参与,而参与方式最多的是学校组织占39.61%,其次便是寒暑假实践占到24.15%,其余则为参加义工、社会公益及其他。

二、关于制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就客观因素而言,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角度的影响来看。当今社会环境中,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多元化,各种价值观念交汇碰撞、相互渗透,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侵蚀,加剧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传媒技术与宣传手段不断渗透侵蚀我国青年学生,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利益集团化、“拼爹”现象层出不穷,也使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有所抬头,思想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的同时,网络上存在的大量垃圾信息也给他们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尤其是对那些社会责任感薄弱的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有效控制。从家庭环境看,现今大学生属于90后,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有较强的个性和自尊心,缺乏有效自制能力和社会责任心,在调查中问及对于现在大学生追求高消费向家长要钱这一现象时,有46.35%的学生认为,这和家庭教育有关,家长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却忽视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从学校环境看,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上课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道德思想传播;校园建设重视硬件条件而忽视师资素质,而大学之大在于大师而非大楼,校园建设应重在立德树人;高校教育使大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没有让其参与到学校的公共事务中体现其主人翁地位,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没有形成合力,这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

就主观因素而言,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但责任意识薄弱。他们追求新鲜事物,渴望创新、特立独行,但因独生子女的原因养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想,自我意识强烈而发展不够成熟,充分看重个人享有的权利,淡化社会责任感意识。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实践能力较弱。90后大学生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但对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老一辈革命者的宝贵精神却不能有效的实践。有较强的个性特征,但心理承受能力弱。当前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动精神、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迫切地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许多事物倾向于持批评的态度,但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不强,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致使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三、关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对策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对策,综合起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性教育必不可少。加强教育引导,以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当今形势政策为主渠道,创新教学环节,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对高校社会责任感培养提出建议的人中,有47.06%希望开设专门的课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希望通过以实例讲解、杰出人物事迹放映等方式影响在校大学生,通过讨论组的方式引起同学间共鸣。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改变原有的照本宣科,更多的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灵活运用多媒体影音资料、专题式讲座、论坛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了解中国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主动思考、理性分析寻求解决之道。

2.坚持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真正实现教育导向双元化――德育、智育比翼齐飞的良好教育格局,提升专业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在讲解专业课程同时,将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本,把为学生服务作为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之本,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学校公共事务当中,提升其主人翁意识。

3.健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要完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育机制,以情入手,寓理于情,以真实的案例去感染人,以志愿服务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要完善社会责任感激励教育机制,即树立典型,强化榜样激励,在学生中间挖掘可为赞颂、具有感染力的事件加以宣传,并结合物质上的激励;要完善社会责任感的调节教育机制,即通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利益调节和人际关系调整,达到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觉悟、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际关系,不断完善沟通的技巧;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管理档案,通过实践树立社会责任感,并将志愿服务列入学校的管理,达到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效性的目的;要完善学业导师教育机制,加强师生互动为每名学生配备专业老师,不仅指导学生专业学习还通过日常接触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新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式方法。在创新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的要求方面,要结合新的时展背景和90后学生的特点,创新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法,使其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创新,搭建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建立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网站、志愿服务信息库等,并且运用积极心理学,建立以人为本的咨询式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开发学生潜力,把社会责任感培养从传统的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个体的心理层次。

5.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基础设施的人性化和文化内涵,达到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统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切实做到学校“爱生如子”进而使学生做到“爱校如家”树立起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同时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社团组织,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各项文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

四、总结

对于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应重视思想上的引导与实践上的强化,加强针对性教育,避免功利化。首先,做到微观细致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调研,获得第一手材料,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使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应有作用。其次,需要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宏大的综合性项目,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研究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某一个学科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才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成果。最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论探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研究是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需要构建涉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的概念、地位作用、手段方法、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内容上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国茹,崔丽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40.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4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评价体系 评价理论 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 G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133-02

从科学研究活动产生时,就产生了科学研究评价。随着科学研究活动不断发展,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展,科学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在规模和职业化程度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在其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学科建制的发展上,运行机制过分市场化倾向、学术失范;在学术精神、学术传统的传承上,浸透着过多的学术功利性;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管理上,成果评价行政化、非规范性。这些行为与现象的蔓延,已经引起学界及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严重阻碍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核心症结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错位和失范。

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12年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本书”)。本书是邱均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的优秀研究成果,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专著,该书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和理论建树,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施工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体系是学术标准、学术价值、学术方向和学术期望,其核心是决策者意志和现行价值观结合的一种浓缩体现,是国家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及发展的内容。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而且数量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公认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本书开创性的提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本书提出 “评价体系”是评价活动的各种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运行机制的总和;包括评价的不同主体、对象、目的、标准、程序、方法、工具、指标、制度规范,其相互关系、制约条件、组织系统等。并运用一定的评价理论,同时考虑评价活动的外部环境,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包括四层结构:(一)学科发展评价体系、(二)学科研究评价体系、(三)学科教育评价体系、(四)学科社会影响评价体系。其中学科研究评价体系是重点,包括:(1)科研计划评价、(2)科研项目评价、(3)科研成果评价、(4)科研机构评价、(5)科研人员评价。科研成果评价是核心,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研究中,又包括①国际评价比较分析、②评价理论研究、③评价方法研究、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⑤评价机制研究、⑥评价实例研究、⑦宏观发展研究、⑧评价结果管理应用。

2 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评价学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评价学发展中存在着的重要问题是怎样将评价学理论和方法与评价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方法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沿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实证与应用”这一思路进行了阐述。

本书考察了当代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现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注重研究的规范性,重视数据和实证;对同行评议的研究,重视基本概念和程序,逻辑分析严密;对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很多,包括各种科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然而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之中,国内的研究规范性上普遍不够,实证性普遍较弱,以思辨性的研究为主;对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侧重于指标打分的计算处理模型方面,对科学计量学及定量评价的本质等重视不够;从许多关于“指标打分法”的研究来看,依靠个人主观感觉、好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很多。

本书在深入探析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要素体系、分类体系、运作体系、指标体系、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机构及项目评价的研究理论问题基础上,对相关评价理论进行了实践应用。进行了h指数用于科研人员成果评价的探索实践,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的探索实践,以及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3 研究方法科学

本书采用了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可靠性,论证的充分性,主要包括: ①对比分析方法,例如对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机构及其评价进行了比较;②实证方法,例如本书进行了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的h指数的实证研究,包括作者、期刊、研究院所、研究专题的h指数分析,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包括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③分类方法,例如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素进行了科学分类,根据见诸于各类研究文献中的名词、概念,通过逻辑分析,归纳总结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要素包括:评价主体(委托方、评价方、被评价方),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数据,与评价结果等10个基本要素。本书在分类基础上对这些各类要素作了分析。

4 价值巨大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专著,本书既具有很高的科学理论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理论贡献方面:由于当代科学评价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科学评价系统是社会活动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涉及到众多的理论问题。本书不仅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而且还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其他方方面面的理论问题,其中包括的重要理论问题有: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体系自身的构成、梳理和构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社会环境体系及其对评价活动与研究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规范体系等。构建了系统的、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因此在我国评价学领域具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5

关键词:社会科学;定性;定量;融合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25-05

一、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

所谓定性就是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理论思辨研究,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所以有所区别,就在于他们内在的本质不同,“质”所表征的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要深入社会现象之中,通过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建基于对原始研究资料的收集,对研究对象进行“情景化”、“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社会科学之中的定性研究,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自然主义式的探究

从自然主义的研究传统来看,定性研究应当在一种自然情景之下进行,社会科学所面对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世界,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世界之中的个人及其行动都是包含动机、包含意义的,对社会中的个人及其行为所进行的研究,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要想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就需要与之进行接触、交往,对各种社会事件、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和描述,与研究对象进行交谈,了解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背景,在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背景”之下,对其“本来面目”进行研究,从而才能对社会生活世界中的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机、意义形成准确的理解。“自然探究的传统还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体的、关联的考察。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该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该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1]在定性研究之中,对任何事件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开其所处的环境,定性研究之中的理解要涉及构成社会整体之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对“意义”的理解

社会整体是由充满个体性、主观意识的个体组成的,所以要想把握社会现实、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注重对社会个体的行动及其主观意识、个人经验和意义等进行理解、领会。在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之中,他就十分强调“理解”在社会学的研究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认为“社会学指的就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2]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对那些富于个性色彩的主观意识、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研究的时候,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会发现,难于找到一个像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那种普遍适用的统一研究模式对复杂多变,充满个性化、特殊性的社会生活世界进行研究,所以他们会更倾向于采用亲身体验的研究方法进行观察、描述,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准确理解,通过这种理解来准确把握人类社会生活之中的意义。在对研究对象的“意义”进行理解的时候,必须要刨除研究者自身的先见、偏见,以免使理解产生偏差。这种抛弃先见、偏见的主张,在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当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本质直观”,主张人类要面向事实本身,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在,现象学所要研究的现象,已经不再是那种感官知觉意义之上的现象,不是那种实证主义中所指的经验层面之上的现象。“现象学所反对的是‘自然态度(natural attitude)’式的假说,即在习惯上相信实在的本质先于研究之前的假说。基于这种原则,现象学在方法论上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中止判断’。其含义是,研究者在研究现象时,不要以任何假设或信仰为前提,而要‘中止’一切有关‘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3]45所有的先见、偏见等都要被刨除出去,再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对其进行准确定性,从而发现人类生活世界之中的本质所在。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质的规定性方面的考察,强调对事物整体性质方面的断定、把握,要想达到对研究对象真实本质含义的领会,单靠个人的感觉经验是不行的。受现象学的理论影响,我们会发现,人类要面向生活世界,对社会生活进行研究,就必须要注重考查现实生活世界中那些意义层面的东西,对这种意义的定性研究,要靠动态的描述和理解,比如想象的方法、移情的方法等。

(三)不断发展演化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管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者本身,都处在发展、变化、演变之中,“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之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会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4]社会科学的研究所面对的是形态各异、且呈现复杂性、突现性特征的社会实体,对这种复杂实体的定性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研究过程,“这种观点决定了定性研究不是静态地而是动态地来对待和分析社会实在,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僵死的象征。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社会实在是一个变化过程的本质意义就在于:突出了社会实在的本质而不是现象,注重了社会实在的整体性而不是个体性,表明了社会实在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而不是间断性和孤立性,从而强化了定性研究方法的理性的约定而不是经验的描述。”[5]

正因为定性研究是一种动态演化的发展变动过程,也赋予了定性研究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定性研究之中,无法逻辑地预设研究步骤,也无法预设研究结果,没有预设的约束和限制,也就使研究者能够在定性研究的过程之中,不受既定研究框架的约束,进行不断地发现和创新。

(四)归纳法的使用

定性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在定性研究之中,研究者要亲身体验、深入实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情况,理解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俗,也就是说站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通过收集研究资料、分析资料,在对资料的归纳、分析中,提出理论假设,进而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也可以说,在定性研究中,运用归纳法收集资料、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这些都是相互交叉,在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得以协调的。

二、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

与定性研究方法不同,定量研究方法则是一种运用数学、统计等量化分析方法、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主张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学者认为,从社会现象、事件的数量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以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那种量化关系,由此得出科学性、客观性的研究结果。

(一)定量研究的实证主义思想来源

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严密性、概括性等客观性的特点,定量研究方法注重以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为基础,主张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进行量化研究,得出具有数量关系特征的研究成果、结论。虽然在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始终伴随着和另一种定性研究分析方法的比较,但至今,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这种带有实证主义特点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仍然在被普遍使用着。在遵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中,认为唯有进行像自然科学中所普遍使用的那种数量化的分析、统计计算,所得出的社会科学结论才够“硬朗”,才够“科学”,才具有强说服力,而那些非定量化的分析都应当被排斥在外。定量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表现在,对数据统计、量化分析的依赖性,研究结果的精确性,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等。

定量研究方法的创始时期,应当从17世纪的下半世纪开始,从那时起,便有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当要注意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指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仅仅使用定性研究方法,还应当补充以实证定量研究。

英国学者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1623—1687年),是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是于17世纪在英国开始兴起的。配第在1690年出版了一本叫做《政治算术》的书,光从这本书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很浓重的定量研究色彩,将社会科学学科——“政治”,与“算术”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其对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视。威廉·配第在书中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大量地使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能够量化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并加以比较,运用统计分组、推算、图表法等定量方法和平均数、相对数等统计指标来分析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他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示的展望和论旨,都是真实的,即使不真实,也不会有明显的错误。”[6]由配第所开创的政治算术学派,其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要对社会经济现象、事件背后的规律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给予显现,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方法上,政治算术学派强调采用数字、重量、尺度等表现与比较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推算,配第本人甚至被称为是将经济学数学化的鼻祖。

在注重定量研究的潮流趋势之下,随着统计学学科本身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之中,便开始大量使用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社会学的社会调查统计研究之中,“最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约翰·辛克莱(John Sinclair,1754-1835年)的统计社会调查。1791年至1799年,辛克莱发动宗教界人士为调查人员,对881个教区进行了统计性社会调查,他编制了116个项目的调查表,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此期间他编写出版了21卷本的《苏格兰统计报告》(1791-1799年)。辛克莱的统计性社会调查在欧洲许多国家影响很大,尤其对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口普查影响更深。英国自1801年起,便开始经常性的人口普查,并规定每10年进行一次。辛克莱的工作是早期社会现象定量研究的一个范例。”[7]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除了应用在对人口的数量调查研究之中,还被大量应用到其他研究之中。例如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社会生活之中的各种现象:自杀、犯罪等等进行研究,经过统计学上的测量、分析,在对大量类似的社会现象进行实证量化处理过程之后,得出包含某种规律性的社会科学结论。

实证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便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之中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要经典。此书是迪尔凯姆于1897年出版的著作,他以社会生活之中的大量自杀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各种自杀现象、事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社会学理论研究之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传统树立了典范。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定量研究是以特殊的形式化语言为主导方式,以自然科学的推理和证明模式为基础,以实证性求解难题为趋向的研究方法。这意味着定量研究方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以自然科学的逻辑和程序为范式的认识论标准,并且这一标准对任何具体的研究过程来讲,都被认为是先验地有效的和预设地真的。换句话说,先验的预设条件与经验的数学描述的统一构成了定量研究方法的实质。”[8]社会科学之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具备一些鲜明的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特征,诸如客观性、精确性、数量化等。在以数学、统计学为研究方法基础的定量研究之中,总是首先强调研究者要搜集大量能够被量化的数据资料,要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全都变成可供量化处理的数据,力图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揭示各种社会现象、事件背后那种靠数量关系维系的特征,经过定量研究之后得出的研究结果、结论通常也都会以一种具有自然科学色彩的计算公式、图表等形式来进行表现。从这一点上来讲,定量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会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更靠近自然科学,带有实证主义的特点。定量研究的明显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做出数量级别上的精确描述,能够采用量化分析模式,以一种自然科学的量化指标,通过直观的数据来显现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中的特征和差异。以数学语言、逻辑语言或是今天的计算机语言为基础进行的定量研究,会使研究结果更加具备严密性和精确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于计算机的辅助计算,可以加速研究工作者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迅速得出精确度较高的计算结果,也大大便利了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程序。

无论人们采用哪种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之中进行定量研究,从定量研究之中得出的结论都是为了便于人们揭示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找到社会生活世界之中的规律,人们可以利用通过定量研究获得的这些对社会的规律性知识,确定性结论来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定量研究方法的精确性、客观性等实证特点,在人类对未来社会发展进行预测之时,就会显现出鲜明的优势。经过量化分析得出的那些数据、信息、资料,也便于人们在短时间之内对事物获得直观简便了解,而不必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之中浪费时间,直接就可以在经过定量研究得出的数量分析结论之上进行预测。但是,社会科学中所进行的预测并不都是数量方面的定量预测,在社会预测之中也要包含定性研究的内容,而精确的定量分析预测可以为定性研究、定性预测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数据、资料,从而使社会科学中的预测更加具备精确性、科学性、客观性,而不是仅凭主观经验、直觉判断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妄下结论。

(二)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运用

1.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断言“万物皆数”,伽利略也曾说过“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数学研究方法具备一种实证主义的鲜明特征,它具备逻辑上的严密性,经过数学方法推论出来的结论又具备可靠性,能够被广泛使用到其他学科当中,数学中的公式、定理都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证明的,这可能也是数学能够得到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尊重、重视的原因所在,经典科学理论大厦的建立离不开数学工具的可靠分析、证明,自然科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树立起来的那种严谨、缜密、精确的形象,都是有赖于数学工具的辅助的。

数学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中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证研究方法,它能够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及其各种研究对象背后的规律,虽然不能武断地说,所有自然科学中的所有研究都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解决,但是历史事实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从伽利略时代开始,数学被引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确实取得了很显著的研究成效。在自然科学中,科学家们通过对自然事件、自然现象的数学化研究、处理、建模等,对之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推理,从而获得关于因果性规律的知识,得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确定性结论,甚至能够进行精准的控制和预言。这种数学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也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社会科学也想借助这种定量化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使自身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于是人们除了使用数学工具来从事对自然的研究和认识工作以外,也将数学方法引用到对社会经济的研究当中。

有人把经济学称作为是社会科学中的“王冠”,原因可能就在于,在经济学中大量应用了可定量化研究的数学模型,以这种定量研究的实证方式来对社会中的经济生活现象、经济行为做出合理性的解释、说明,并从中引发出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这也是自然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成功运用。比如说,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他就特别青睐于使用这种具有实证主义特色的数学分析方法,大量地使用数学工具以论证他的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领域当中,如果离开了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的定量分析研究,那么今日之经济学的现状将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学本身作为社会科学之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离不开数量分析、量化管理,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地引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计算、评估,有的时候还要使用线性代数、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的知识。数学与经济学的交融渗透,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新的研究课题的涌现,而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在经济学当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例如经济计量学,经济预测技术等,而且数学建模的定量研究方式,在经济学领域当中也在被大量地使用。

2.统计学的方法在人口学中的运用

人口学是一门专门对人口规模、地域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迁等,以及影响人口变迁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的学科。人口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局限在一门社会科学学科之中,而往往是与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甚至是人类学等研究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人口学的研究,能够将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各种与“人口”有关的事件,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都变成一种在科学研究之中能够被观察和度量的事件。这就使人口学较其他社会科学学科,能够呈现出一种更为“精准”量化研究的学科特征。

在人口学之中有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一是形式人口学,二是人口研究。形式人口学较为关注对人口的生育、死亡、年龄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人口研究则更多地会从社会、经济、生物等多学科的角度来对人口构成和人口的变迁进行考察[9]214。可以说,人口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之中的一门重要实证学科,因为它关注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之中的人口,通过人口学的研究,能够为社会科学之中某些方面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本人口信息事实。此外,在人口学的研究之中,通过利用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还能够统计出关于人口的生育率、死亡率等数据,从而为社会未来的人口发展规模、社会保障需求等提供一种预测依据。“人口学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不仅类型多而且变化快,包括路径分析(pathanalysis)、结构方程、对数线性模型、计量模型以及事件史模型。人口学中的大量研究通常都是有抽样数据(相对于总体数据)的多元框架下的统计分析,有时,一些学者应用统计模型检验来自个体行为模型的假设。”[9]215可以说,统计学在人口学的研究之中,是一种典型而又重要的定量研究分析方法。正是因为借助了统计学的定量研究优势,人口学家才能够利用由统计学提供的各种抽样数据、模型来对社会生活中人口的变化、变迁进行研究,借助于统计学方法在人口学研究之中的运用,也使人口学能够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现在,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人口发生巨大变革的发展时期,全球都面临着一个公共问题——人口老龄化,并且这个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对于政治、经济等的稳定发展都要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人口学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生育率的下降,二是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学的研究结果还预测了人类在未来社会发展之中所要遭遇的一个重要转变: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果持续恶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类金字塔结构就会发生倒转,原先占据“金字塔”结构底端的是大量的年轻人口,而位于顶端的则是人口数量较少的老年人口,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将会越来越多,充斥金字塔结构的底层,而年轻人的人口数量在金字塔中所占据的比重则会越来越少。这种从人口学的研究之中得出的预测,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之内,引发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使他们在制定国家政策、制度的时候,要对由人口学研究领域所提出的预测给予必要的重视。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社会科学中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并不能用来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进行量化分析,也不是社会生活世界中的所有事件、现象背后的本质性规律和关联都能够使用量化分析的数量关系、统计数字、图表表征出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多微观层面,个体性事件、状态之中,还有很多具备特殊性,独特性的、不能被量化的研究现象、社会事件,不适宜使用这种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或仅靠定量研究方法难以取得满意、准确而可靠的研究结果。以社会学中的抽样调查研究方法为例,所谓抽样就要选取合适的样本,选取哪些研究对象作为样本,选取多少,为什么选取这些样本,不选取哪些样本进行调查分析,都需要进行均衡的考量。既然是抽样调查就不可能采用完全归纳法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逐一取样分析,在不能完全归纳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抽样调查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最后可能会与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真实状态之间存在差异,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决定性依据,要想实现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确定性,除了定量研究之外,还要对研究对象中的个体性、差异性、特殊性等进行关注。有时候,定量研究也需要定性研究方法的配合辅助,才能够在定量研究分析中,得出准确的结论,对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仅使用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不够的,“人类的知识活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而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态。如果无论什么都想以数量解析方法来解决,那可是相当无聊了。”[10]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分析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可以结合使用,互为辅助。有人认为,在社会科学中所进行的定量研究,“它的具体研究对象是符合统计规律的数量较大的随机样本;它的资料收集方法是具有统计科学意义的封闭式问卷、统计表、控制性实验和结构式观察方法;它的具体研究程序是符合逻辑的实证科学程序;它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各种实用的数理科学方法;它的运算结果、推论估计都有相当大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无论在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中,它都有助于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的科学性。”[11]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对象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之处,想要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把所有社会现象、事件都做量化分析,强求使用唯一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定量分析的优势在于,借助于数学工具、统计工具等,找出隐藏在社会现象、事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找寻社会事件之间的那种规律性,但是这种数量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能替代或等同于对社会现象、事件的内在本质的揭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规律、本质也不尽然都能在数量关系上有所体现。量化分析的手段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宏观层面上,在对能够体现较强普遍规律的研究中,确实能够起到很强的说明作用,但是对于社会微观层次面上的研究,对于那些注重个体独特性等的研究可能就不太适用了。可见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是存在着局限性的。

如果遵循哲学原理中质与量之间的对立统一原理来说,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它都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整体,对一个事物的研究,既要注重考查量的方面的规定性,又要注重考查它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只有经过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研究,才有可能对一个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揭示,所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在哲学原理之上也是有根据可寻的。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方法,它们的宗旨都是同一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研究侧面切入,最后都要实现对研究对象“质”、“性”方面的揭示。

“从已出版的研究成果来看,定量研究和有些种类的定性研究的互补性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定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无偏见地发现问题,包括问题的内容、性质及其发展的形态,而定量研究则能帮助研究者去明了、确认问题的客观性内容以及检验业已出现的理论之信度。如此观之,两种研究的对立就研究实践而言是不存在的。”[3]47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定性研究分析方法与定量研究分析方法,二者孰优孰劣,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着眼点,只要是能够实现社会科学研究之目的的方法,都可以被拿来使用,在社会科学研究实践之中,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他们在研究对象上是统一的,都要以社会实在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都是要从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分析过程中,找到现象、事件背后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因果机制。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是一种系统研究方法的体现,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开放系统,那么在对社会系统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应当使用一种系统的方法,而不是片面使用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融合统一,能够突破社会科学中的单一研究结构,使各自的方法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研究呈现出更加真实、更加准确的结论。

在社会科学之中,不管是定性研究方法还是定量研究方法,在这些方法的背后都有一种实证主义的立场,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背后存在的那种本质性的东西的揭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都承认这种本质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本质的揭示,我们究竟是采用“定量”计算,还是“定性”规定,这只是方法选择上的问题,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融合统一,这才是社会科学研究探索之中的“诺亚方舟”。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3]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4).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5]郭贵春.社会科学探索的“诺亚方舟”——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本质特征[J].晋阳学刊,1990,(1):13.

[6][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原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8-9.

[7]谢俊贵.关于社会现象定量研究的简要评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40.

[8]郭贵春.社会科学探索的“诺亚方舟”——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本质特征[J].晋阳学刊,1990,(1):10.

[9]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范文6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案例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50-02

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在国内对于“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一次的使用并不频繁,对其定义与内涵也尚未统一。而在英国政府设立的机构还是大学的知识转移部门,他们对于“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的定义在表述上也未统一,但在内涵上却基本一致:旨在通过对研究成果的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英国“知识转移”其内涵同我们常说的科研成果转化基本一致,因此,为便于更好理解,文中提到的“知识转移”与“成果转化”视为同一含义。

英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发展,大力推进并成立了一些机构如英国文艺交流中心、英国经济社会委员会等,负责英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转移。政府鼓励大学和企业间的合作,鼓励大学利用自身学科优势,与企业联合共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使成果的转化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高校成立了知识转移部门,负责学校研究成果的转化。

一、英国开展知识转移的机构

1.英国文化资本交流中心(The Culture Capital Exchan-

ge)英国文化资本交流中心是英国比较大的专门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机构。中心旨在通过鼓励研究人员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知识转移)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他们认为知识转移是要通过成果直接作用于实践进而来实现其价值。

英国文化资本交流中心职能:第一,在更加广泛的政策范围内,支持中心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本质的解释;第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第三,让社会大众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社会、企业和各种机构所起到的创新性作用;第四,制定一些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政策、机制。

2.英国艺术人文研究协会(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英国艺术人文研究协会的前身是由Royal Charter 于1965建立的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资金来源于本国的政府部门。由于其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从而保证了其研究是关于社会科学的、权威的、高质量的。协会主要研究英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在2009―2010年至少投资了21亿英镑用于支持2500多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大学毕业生。

协会和通过支持项目、培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加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知识转移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3.英国高校知识转移部门也是促进知识转移的重要部门。他们从1992年就开始了进行知识转移使成果转化,有大约90个长期合作项目价值多于1亿英镑。他们认为企业和其他组织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但由于企业缺乏技能或资源,无法顺利解决问题,因此需要运用大学的科研力量,为企业或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使研究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英国知识转移案例介绍

案例1:自然历史博物馆项目

研究概况:由金斯顿大学人文学院的Brian Cathcart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将对自然历史博物馆六十年以来的员工进行持续的采访,制作相关的产品,供游客参观、学习。本项目研究计划只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研究人员长期目标是将这项工程扎根于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中,使之制度化。对于参与口头历史的志愿者都要进行专业培训,以激发恢复其逐渐逝去的记忆。

研究过程:关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知识多数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然而一个这样世界级的大博物馆的故事一旦不能够得到完善而真实的记录,这必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博物馆的生命延续是一个口头传承的历史工程,它揭示自然历史博物馆幕后的故事,包括有关博物馆的收藏故事以及对于标本的获得、保存和用于科学研究的故事。

研究采用最经典的口述历史实例,在研究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新的研究方法,记录他们过去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从而为博物馆的展览提供更加详尽的历史记载和多媒体资源,以新的认知和欣赏维度来吸引大众。

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所制作的影像记录包括对博物馆50位员工的访谈,长度适用于教学和展览。这样的影像资源将放到博物馆的网站上,也可用于公共展出、课程学习或者是市场营销工作。同时作为素材,可以运用到学生、艺术家、电影电视制作者、作家等学习工作中。

博物馆在过去60年中,每一方面的印记将形成一个可供呈现的档案,使得无论是博物馆的员工还是来访者都能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和知识。而且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讲,各个学科的研究者都会受益于这一兼具历史性和科学性的学术资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Richard Lane曾这样说:“很多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管理员在管理博物馆七亿多标本的收藏以及将它们参与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几十年的经验。而与金斯顿大学的合作,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自然历史知识的另一种途径。由此获益的大众将会以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视角去了解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生活本身的意义。”

成果转化(知识转移):金士顿大学健康与护理科学学院,运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对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病人进行访谈记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Nurses Voices”旨在从护士的视角中捕捉到位于伦敦的St George’s Hospital 的历史。这个项目需要130多次访谈和1000多小时的记录,受访者主要是1930年至今的本院的护士以及妇产医生。通过相关问题记录受访者的个人经历,这些丰富的经验是已有的书本记载所没有的。问到的问题诸如:从事国家健康服务事业的感受如何?在进行心脏手术和脑癌治疗中,如何使用抗生素?希望与什么样的人共事等等

案例2:亨利八世的皇宫项目

研究概况:2006年,金斯顿大学获得了一笔需历时三年的知识转移项目资金(170 502英镑),此项目研究对象是Hampton Court Palace。Susannah研究借鉴了人文历史学家Thomas Betteridge基于Tudor court 的研究。研究人员协助举办亨利八世皇宫500年庆典活动展出,增加了游客数量和景点收入。

研究过程:这一研究项目旨在以“Henry VIII: Heads and Hearts”为主题重新设计皇宫中的部分游览方略。研究人员以多种方式让游客体验宫廷感受,主要包括:观看演出活动、翻阅出版物、有声导游、浏览网站、品尝宫廷食物以及让游客亲身体验亨利八世的生活。带领游客参观亨利八世的最新研究成果,如通过媒体,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再现当时的议会工作情景。

此外,研究人员与其他研究机构联系,举行了关于亨利八世的研究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大学、研究机构等展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籍和论文。

研究成果及转化:通过大学研究人员与皇宫的合作研究,提升了皇宫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在2009年4月到9月间,游客数量增加了115 28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比同类景点的游客多12.8%。更重要的是,国内游客的大幅增加,给皇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皇宫负责人说:“通过与金士顿大学的合作研究,进行成果转化,在经济效益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成果,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使得皇宫加强保护与管理,进而可以吸引全世界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

研究人员对1838年―1938年100年来,皇宫作为景点开放的历史进行研究。起初皇宫仅仅作为宫廷画展出的地点,渐渐才挖掘出其历史价值。研究成果不仅仅加强人们对于皇宫的认识,而且发掘出了皇宫的建筑价值、历史遗产等。

三、英国知识转移案例总结与经验借鉴

1.政府支持。英国政府十分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了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许多类似于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研究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根据社会的需求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成果,这样的机制下产出的研究成果一定可以转化并且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英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除了产生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外,也很重视对于人们社会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升。政府支持的另一种表现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影响到政府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和效率,间接地服务社会。

2.项目制研究。研究成果的顺利转化的很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采用的是项目制即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自身实际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或困境,通过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科优势,对其问题进行解决。由于属于“一对一”的服务,因此成果可以直接在需求方进行转移,产生社会、经济、文化效益。而研究人员通过一次成果转化的实践,可以对类似问题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属于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进行项目制研究的条件是使知识需求方和知识拥有者相对接,因此这也是推动成果转化的各个机构都十分重视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