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1
关键词:绿色生态;包装设计;启示
目前,产品的包装设计日益成为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时所关注的条件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各式各样的包装品开始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包装废弃物。由于我国在包装物材料选择上未能做很好的把关,导致包装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与日俱增,仅次于水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气污染。为了改变此种情况,绿色生态设计应运而生。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的重视越来越高,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包装设计的新潮流。
1绿色生态设计与包装设计
1.1绿色生态设计的内涵
第一,低消耗,指在满足产品包装的使用要求且适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禁止过度包装;第二,再利用,指包装在初次使用后能够通过一些处理被再次利用;第三,可回收,指包装废弃物再利用后可以被回收处理,可避免其产生二次污染;第四,可循环,指包装材料回收处理后可以用于新的用途,避免在循环过程中产生污染;第五,可降解,指对于无法被回收循环的包装物,其自身可以自然降解腐化而不产生永久污染。
1.2绿色生态设计与包装设计的关系
绿色生态设计是一种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产品包装设计的新的设计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由此带动了社会对产品包装循环周期内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包装设计产品工程。因此,对绿色生态设计的透彻了解是必要的,它将引领包装设计的新潮,也将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包装设计师,在行业领域内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在审美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也要在思想层次注入绿色生态的灵魂。
2绿色生态包装设计的原则与启示
在绿色生态设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是3R1D原则,即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包装容器的再填充使用、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以及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如何将绿色生态设计原则切实贯彻到常规包装设计的开发过程中,切实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的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格局,则是绿色生态设计应用的关键。笔者在自身对于绿色生态设计的理解上提出如下方法以规范设计过程。
2.1功能
目前,市场中不乏过于奢华而无用的包装,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感,却也造成了浪费和污染。而绿色生态包装设计则是要从功能上考虑,主要使得包装的使用目的更加合理。基本的应用思路是对于产品功能作详细分析,确定其最基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这些功能需要消耗的材料和能源,旨在寻找一个对环境造成最小负荷的设计方法。这一设计过程是:第一,对产品的功能价值加以量化,并标识出其对应于功能价值的基本参数;第二,根据包装产品的具体功能针对性地列出其目标、理论、时间上的测量参数;第三,评估每项功能单位上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对比理论和实际上的测量参数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用更少的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方法;第四,比较新的包装产品与参考产品,不断优化新产品设计开发策略。
2.2结构
从结构角度分析绿色生态包装设计,其目的是使包装的结构更加科学、美观、实用,避免浪费。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要确定的是产品属性概念,并基于此考虑改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分析产品的功能结构,还要分析产品的材料结构。在功能结构方面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包装商品的形态、重量、体积、品类、属性、运输范围等方面,确定包装产品主体结构功能及附件功能,进一步确定包装产品的使用目的;第二,分析包装设计的整体结构功能,推敲在当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合并相关功能或减少附件数量,目前所使用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最合理的应用;第三,在目前的基础上,是否还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体积、重量。在材料结构方面应注意:第一,包装材料的属性与包装用途相契合;第二,整体分析产品的材料构成、使用实效、可拆卸性;第三,尽量在同一包装产品中降低材料种类,以便回收。
2.3循环周期
从包装产品的循环周期的角度去考量产品设计,其目的是在整个产品循环周期内明确包装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其具体设计方法是:第一,构建包装产品循环周期的整体运行构架;第二,明确包装材料消耗总数,评估在原材料状态下的能源消耗;第三,确定包装产品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确定包装产品中再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第四,测定包装产品最终不可回收的废弃物的数量。
2.4评价
对绿色生态包装设计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包装产品的构成要素和社会生态要素。对产品的构成要素的评价:第一,将包装产品拆解为独立的组成部分,并描述各个部分的制造过程;第二,对每一部分的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和人身健康可能产生的状况进行量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定;第三,如其中某些部分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要运用特殊的制造工艺,或者通过合理化的产品功能和结构代替出现污染的部分。对生态要素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环境污染指标、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
3绿色生态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3.1在包装图形中的应用
在图形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采用具象图形、抽象图形与概念图形进行设计。具象图形是在自然形态元素基础上加以艺术处理,抽象图形多以点、线、面的组合构成,概念图形是将两者相结合为有机一体来表现。而绿色包装设计在图形上则是根据商品特性所采用自然形态或者与绿色生态环保图片相关元素设计。这不仅在视觉上加入了更多的自然元素,而且还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
3.2在包装设计主旨中的应用
绿色生态包装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满足消费者审美的同时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此外还要更多地在设计中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是结合了自身理念、产品特点后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不露痕迹地体现在包装设计中,并在消费者注意到产品的同时接收绿色生态的信息。
3.3在包装潮流中的应用
目前,绿色元素不仅受到了大多消费者的偏爱,设计师也越来越多地选择绿色元素作为设计包装的基调,甚至一些商家也积极推出绿色生态的设计。这就表明绿色生态设计已经在包装设计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4结语
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问题也时刻警醒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时刻关注生态。因此,绿色生态设计是这个时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是绿色生态设计中的一员,在这个领域中,在绿色包装设计的道路上,设计师的理念和思维是关键。生态环保的理念是当今设计师都应具备的,同时还要将这一理念切实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将绿色生态与当代审美有机结合,将包装用途与材料考量落到实处,让越来越多的商家采用绿色设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绿色生态包装,让绿色生态的理念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2
关键词:感性工学 产品形态 设计方法 仿生设计 研究
1、感性工学及其运用背景
感性工学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个新分支。
由于获取和发送信息的渠道增多,产品从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普遍需要转向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消费者方面,从希望有实用的、高品质的产品转而希望使用自己想要的、适用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注重人的“感性的时代”,感性是信息化时代的本质特征。(图1)
2、仿生设计学
仿生设计学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进行的设计,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其实人类很早就会运用其观察、思维和设计能力对自然界生物的模仿,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及从自然界学习的自然原理,制造出简单的工具,增强自己与自然界斗争的本领和能力。卢吉·科拉尼是著名的仿生设计大师,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达·芬奇”。他灵活地运用生态造型并将空气动力学的理性设计融入其中,做出了许多优秀的产品设计。(图2)
2.1 产品形态仿生设计与审美体验
产品形态仿生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将生态造型和工业产品融合的过程,通过对生物和自然现象的概括、提炼、强化、变形、转换、组合,从而产生全新的冲击力。(图3)
审美是人们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审美体验把用户的这些不同的感性体验综合考虑进来,对于生态、自然的形态而言,用户在心理上会保持着敬意、亲近及兴趣,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的补偿性情感。
产品的形态仿生设计与审美体验关系密切,它主要在于提炼物体的内在本质属性。如:丹麦设计师阿纳·雅格布森设计的蛋形椅。蛋这种自然形态给人憨态可拘的视觉感受,其椭圆的造型具有简洁流畅的线条美感,浑圆的外观“蛋椅”给人“柔和”、“饱满”的心理感受及浑厚可爱、俏皮、简洁利落的审美感受。这些感受是对蛋型内在本质属性的提炼,是人们在生活中与它们不断接触后产生的认识观,而后成为大家约定成俗的语言符号,形成共同的审美经验。当其运用于设计中,就因熟悉而很容易唤醒使用者的独特的情感,唤醒他们曾有的审美体验。(图4)
从形态仿生设计的角度而言,它可以更直接地体现产品外观造型上。运用感性工学将审美体验具体化,为设计提供指导,将有效地帮助设计师在仿生产品中传达其特定精神、心理和情感态度,通过形态让向用户传达亲和,从生态的形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图5)
2.2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形态仿生设计流程
问卷调查是最普遍和最具实际代表性的感性工学前期调研方法,在一定合理的样本和统计分析方法下,我们可以在产品形态仿生设计前期准确地定位用户的情感体验,定位产品造型对于目标用户的感性认知。
因而在感性工学的系统中,我们建立了这样一套仿生设计的流程:
第一步:建立调查问卷。
第一阶段:概念产生阶段,建立形态仿生设计雏形
产品仿生造型的产生应遵循以下四点:
(1)一种有机体或自然现象,把它作为模仿的对象;
(2)有机体的进化原理及过程或自然现象的表现和产生并提出可靠的优势;
(3)并选择这些优势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寻找对我们的设计有用的因素;
(4)把这些优势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
建立出形态仿生设计的雏形,产生若干仿生设计的方案。
第二阶段:针对每种方案的产品造型给出不同的感性形容词组,将这些方案图片编号并做成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体现出受试者对产品语义的解读。
第二步:选择受试者,要有代表性,如:不同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等。
第三步:要建立意象看板。每个受试者的受教育水平、表达、理解的差异化,对感性意 象词汇的理解也就不同,采用意象看板来统一受试者的认识意象,将感性形容词组精简、提炼和标准化。
最后:数据分析。根据感性形容词的的评价情况找到最符合设计目标的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深化设计方案。
2.3 手机设计实例与方法验证
实例的验证过程我们从第一步的第二阶段开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完成多是在设计团队内部进行。为避免研究范围过大,本文选取近几年上市的五个品牌的手机,将它们作为不同的设计方案。将手机样本根据造型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目标用户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以方便问卷的设计和统计分析。
在受试者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前面的目标用户分类进行。对每一个手机设计方案建立意向看板,在意向看板的建立中应指示受试者针对产品的哪一部分设计进行评价和意向选取,如手机的整体造型、按键造型、后盖等附属部件的设计造型等。由此保证受试者对于感性意向选取的准确性。(图6)
2.4 关于感性形容词的选取
广泛收集形容手机造型风格的形容词;再经初步测试进一步挑选出更为集中表现受测者认知情况的13对形容词:
沉静的一有激情的;冷酷的一亲切的;普通的一专业的;朴实的一惊艳的;简单的一复杂的;通俗的一高雅的;轻巧的一稳重的;马虎的一考究的;大众的一个性的;单薄的一饱满的;情感的一理性的;无想象力的一有想象力的;随便的一正统的。每个类目的效用值有正负之分,例如:负值代表偏向沉静;正值代表偏向有激情的。从回收的调查问卷里算出受试者对于同一项感性形容词的平均值,得出统计结果。
在统计结果中,针对不同方案的设计目标,我们从同类的方案中找出感性形容词得分最接近我们需要的的方案,如我们需要手机的整体仿生造型是沉静的、亲切的、简单的、轻巧的、考究的,而其中一个树叶造型的手机外观,它的感性意向统计结果在同类产品方案中最接近我们需要的感性反馈,在统计对比中,我们也可将实际不需要的感性形容词组从统计结果剔除,使得方案的对比更有针对性更直观。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可根据其总效用值考虑,也可在具体的某些感性形容词方面进行设计深化。(表1)
本例以手机为测试样本,应用问卷调查与统计方法,根据感性工学理论建构了用户的感性语意与手机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借助这样的对应关系,设计师根据目标消费者选择的感性语意,便可得到对应的手机造型元素,从而保证其设计出符合目标消费者期望的感性形态。
3、结语
感性工学不仅能够为产品形态设计指明方法、提供依据,它还会成为未来设计的主导,指导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设计。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借助感性工学将用户对产品的反应情绪进行量化,使产品设计更加人性化,注重以人为本,通过感性工学的分析方法准确捕捉用户需求,为设计师提供导向作用,使设计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永峰,朱丽萍.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8,第29卷,第11期:112-121.
[2]王爱红,李艺.从审美体验看产品形态仿生设计[J].包装工程,2008,第29卷,第1期:146-153.
[3]林佳梁,殷亮,李彬彬.手机造型特征对意向认知影响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8,第29卷,第6期:174-190.
[4]兰娟.在人机学思想中关注产品愉悦功能的设计[J].包装工程,2008,第29卷,第2期:124-133.
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抑郁状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4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3-0005-04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n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ANG Jianfeng1 DING Jiandong2 AO Mingqiang2 JIANG Li3 ZHAO Jianfeng4 OUYANG Weili4
1.Medical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ongd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3.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Zhongd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4.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Danyang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 Danyang 21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n depress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Totally 97 patients were screened,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n=41)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n=56).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surgery recurrence rate, left atrial diameter,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 were completed at baseline and follow-up for 6 months. Results After followed up of 6 months,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ecurrence rate i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group(P
[Key words]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律失常住院的患者中大约30%是心房颤动。已有研究证实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反过来也影响心律失常的转归,两者相互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心房颤动的治疗中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欠佳,长期服用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射频消融术是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能够根治心房颤动。已有文献证实射频消融术可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1],但关于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抑郁状态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2015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定义,阵发性心房颤动为发作后7 d(通常48 h以内)能够自行或干预后终止的心房颤动,发作频率不固定;持续性心房颤动为持续时间超过7 d但小于1年的心房颤动[2]。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以及丹阳市人民医院阵发性心房颤动(n=41)和持续性心房颤动(n=56)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所有研究对象或家属签署射频消融术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心房颤动;②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史;②永久性心房颤动;③心脏外科手术引起的心房颤动;④左房附壁血栓形成;⑤存在引起心房颤动的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重度瓣膜性心脏病);⑥合并认知及感觉性、运动性语言功能障碍等;⑦由于文化水平、语言能力等原因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⑧由心身专科明确诊断精神病患者。
1.2 抑郁和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和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SDS量表由20个自评项目组成,患者根据最近1周内的感受进行评定,对抑郁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以SDS标准分≥50诊断为抑郁。NHP由健康问卷和个人生活问题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生活质量的多个方面分为6个维度(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社会联系与情感反应),包括38个条目;第二部分根据当前健康状态是否对工作、家务、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性生活、爱好与兴趣、度假产生影响分为7个方面。
1.3 随访监测内容
询问有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无症状的房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改变以及填写SDS和NHP量表。
心房颤动复发判定标准:消融3个月后发生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如持续时间≥30 s,视为房颤复发[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前后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持续性心房颤动组的左心房内径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t=20.7,P0.05)。见表1。
2.2 两组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左房内径和复发率比较
出院时所有研究对象均转为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左房内径较术前缩小(t=7.1,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复发率低于持续性心房颤动组(χ2=5.1,P
2.3 两组抑郁和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之间SDS值及SDS≥50例数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0.8,χ2=0.03,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阵发性心房颤动组SDS值明显降低(t=2.6,P0.05)。随访6个月,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抑郁状况明显改善(χ2=4.3,P0.05),见表3。
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NHP评分,第一部分结果如表4所示,术前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除疼痛外,其余5项均有改善(P
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NHP评分,第二部分结果如表5所示,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各生活领域均明显好转(P0.05)。
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4
关键词:生态设计;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12-01
一、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设计师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努力探索着生态产品这其中也出现了许多许多尴尬的局面:由于许多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因为高科技工业化所导致的,所以设计师在做生态产品的时候也就直接想到从某种意义上来否定技术,会设想更多的概念想法以此来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我们通过下面2个产品来体验一下设计思维的多样性带来的不同感受:
“A洗衣机”――用脚踩动能来代替生产于技术的电能作为动力源,洗衣粉是市面上具有污染性的洗衣粉。
“B洗衣机”――用电能作为动力源,而洗衣机内部却有一个装置能把皂角转化成无污染的洗涤剂。
这两款洗衣机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生态概念,然而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两个产品的生态意义呢?
“A洗衣机”把生态概念直接注入到产品本身,并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技术――电。这样的产品就是抛弃技术最求环保的一类产品。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下班以后我们身心疲惫,突然想起一堆衣服要洗,这时我们还要付出体力跑步才能洗完衣服,如果有个全自动的岂不美哉?这种产品不适合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生活方式与节奏。
“B洗衣机”在设计上把洗衣机看着是一个系统而非单个产品。并从洗衣粉、衣服、洗衣机三个环节来考虑生态设计。它在不否定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生态的创新,这样就既适合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又同时达到了生态设计的目的。因为电能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被氢能等环保能源所代替,最终达到彻底的环保。
二、生态设计与企业界紧密联系的这种形式是否存在漏洞?
一战以后,设计学院――包豪斯采用了工作室制并建立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使工业生产与设计更加的密切,为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百年过去了,无论是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作室形式(特指与生态设计有关的设计)任然有利于经济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吗?
从马克思的经济学角度看,企业的本质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和生态设计的本质是相矛盾的。众所周知,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赢利。有人会说赢利和生态设计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没有矛盾,企业可以在赢利的同时也促进和保障生态设计的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我们知道,一件事情的出发点与伴随产生的另一个效果不一致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另一效果的畸形发展。比如说给中国带来的资本主义。同理:在企业制度下发展生态设计也将可能会是一种畸形的生态设计,企业在一定时期后也可能将成为制约生态设计发展的阻力之一。
我们从两种现象来说明生态设计与企业界的这组矛盾:
1.现在企业在开发一件产品的时候,本来有条件生产一件功能齐全的生态产品来代替现实中不合理的产品,但是有些企业会将这个设计概念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开发,上市。通过这种方法来延长一个设计概念的使用时间,赢得更多的利润。这样一种开发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非生态的做法。
由于有了这个体制,消费者原来具有的勤俭节约的旧习惯被追逐新型号、新款式的新消费习惯取代,不但造成开支上的大大增加,同时也造成对有限的地球资源的浪费,因此,这种制度被批判为迫使消费者抛弃依然有用的产品、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新型号产品的消费主义恶劣手段。但是,这种方式不但从30 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企业界生根,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现在似乎没有可能把厄尔创造的这种体系。
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5
关键词 企业生态化经营驱动机制;普通型消费者;责任型消费者;普通产品因子;生态产品因子
中图分类号 F4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53-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采用何种方法解决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问题。对产品系统(指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用后处理相关的全过程)的负外部性予以治理,实施产品系统生态化变革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性要求。从经济学外部性原理看,与传统产品技术研发相比,产品系统生态化设计、生产具有更明显的正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1]。但是,企业自发向社会提供生态型产品的动机不足。为此,本研究选择产品系统生态化为研究对象,以产品的社会责任因素和政策的激励效应两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企业实施生态化经营的动力机制。
1 产品系统生态化变革动因研究
1.1 研究的前提和假设
(1)为了使研究对象不失一般性,从供给的角度出发,假设某类产品市场结构是竞争性的,市场存在许多提供该类产品的企业,且产业聚集度较高,任何企业都不拥有操纵市场的能力。价格信号、政府政策和消费者偏好等信息对所有的企业而言近乎对称,所有的企业都是某一价格水平的接受者。
(2)产品系统设计主要由产品的常规功能设计和旨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态品质设计构成。这两个产品设计元素也是消费者作购买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分别被称为:普通因子ft和生态因子fe,且fe+ft=1。这里的普通因子、生态因子主要是指产品系统设计中的功能品质及其构成比例。
(3)为了方便研究,产品的消费群体被分割为两部分。其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在注重产品普通品质因素的基础上,更为关心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所衍生的资源、环境和安全问题。该群体所占比例为α(0α1);其二,普通消费者,该消费群体强调产品的常规功能、耐用度、性价比等产品的普通品质因素,该群体所占比例为(1-α)。
(4)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中,当卖方和买方力量达至均衡时,企业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大小决定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效用评价MV,假设二者相等。MV是顾客从某类产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边际价值的社会期望值,它由社会责任感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共同组成。
1.2 产品系统生态因子的选择机制
产品系统的设计元素主要由反映产品常规功能的设计(产品的质量、功效、便捷度、性价比等普通品质)和反映产品社会责任设计(产品的节能、环保、易回收、可再生等生态品质)构成。产品系统中两类设计各自对应的平均成本分别为CT和CE,CT=ftct;CE=fece。这里,ft是产品设计中体现产品常规功能的普通因子;fe是产品系统设计中的生态因子,fe,ft以百分数表示,且满足假设(3)约束条件。ct,ce分别表示两类因子的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某类设计因子所引起的成本增加值。另外,由于产品的可回收环保品质,回收来的部件可以处理后继续使用,因此每投入一单位生态因子所获得的成本节约为fesr。最后,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近似表示为:
AC=ftct+fece-fesr(1)
社会责任感消费者消费某一产品所获得的边际价值来自产品的普通因子和生态因子两个部分,分别表示为νt和νe。νt表示产品系统设计中的每增加一单位普通因子能带给顾客的价值增益;νe表示产品系统每增加一单位生态因子能带给顾客的价值增益。普通消费者获得的边际价值只来自对产品常规功能的消费感受,即只有νt。所以,顾客消费某一产品获得的边际价值(效用或评价)的社会期望值可以表示如下:
MV=α(feve+ftvt)+(1-α)ftνt[JY](2)
李昆等:产品系统生态化的“现实性要求” 及政策诱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企业在短期经营中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会选择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时所对应的产量q(见图1)。由于研究设定的产品市场为竞争性市场结构,此时,企业的边际收益MR等于企业的平均收益AR,而根据假设(4)可知:
为了解决政策性补贴的可操作性问题,借鉴[WTBZ]Repetto[WTBX]等学者(1992)关于环境税制定的思想,政府可以尝试设定一个初始补贴额SE,然后对该类产品的生态化情况进行观测,如果市场上该类商品的生态因子不断增强,同时又没出现过量的厂商涌入该产品市场,而且价格平稳,那么就可根据这一市场信号判断初始补贴额SE是较为合适的。补贴规模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比较传统设计产品和生态设计产品的外部性成本来获得的,以外部性收益为依据或参考来制定补贴政策的标准,使得生态设计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收益能够内部化,从而激励企业实施生态化经营。
1.5 长期均衡下的产品系统生态因子选择
在长期性竞争市场结构中,最初由于企业在短期经营可获取一定的经济利润(图1中矩形“P0NEM”表示),从而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该产品市场,产量的增加导致产品市场价格的下滑。最终,只有那些具有成本优势的厂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只能得到正常利润,而经济利润为零。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平均收益曲线AR相交于某一价格水平线上(见图2)。
在长期中,假设某一时刻政府为了促进企业实施绿色生产而提供的一个补贴额为SE,社会责任感消费群体规模为α,那么长期经营中的企业将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在产品系统的设计中选择一个最优的生态因子比例f*e。
因为生存在长期竞争性市场中的企业只有正常利润,其经济利润为零。所以企业对产品系统生态因子最优比例f*e的选择可以通过令L(fe)=AR-LAC=0求得。
2 长期中最优生态因子比例选择动态研究
在长期中,根据公式(11)提供的生态因子最优比例f*e的求解方法,企业对产品系统生态因子最优比例f*e的选择取决于多因素的动态交互作用。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值分析来反映这一研究发现。在做数值分析前先给定一系列必要的旨在使问题结构简明与合理的研究假设。
假设1 如果获得某一产品常规功能的普通因子边际成本为ct,且该产品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10%(该假设较贴近一般竞争性产品的市场收益情况),那么产品常规功能所带给消费者的平均边际效用(边际价值)νt=ct(1+10%);
假设2 在该产品系统中增加生态品质的生态因子边际成本为ce,而生态因子边际成本能为消费者及社会带来较高的平均生态边际效用(生态边际价值)νe,假定ve=2ce。这种假定是非常符合现实情况的,例如,在购买洗衣机产品时,会发现具有电离除污功能的款型由于其节水、不使用化学洗涤液、微噪音等品质,要比一般款型的洗衣机市场价格高出1.5~2倍左右。
假设3 产品因为可回收,所以回收的部分部件经处理后可以继续作原料使用,因此成本得以节约,保守的估计是sr相当于产品成本的5%。
假设4 政策性补贴SE的大小被限定在公式9表示的临界值z=(ce-ct)-(ανe+sr-νt)附近。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责任感消费群体比例α和政策性补贴SE先后分别作动态调整以观察企业生态因子最优比例f*e的动态选择情况(见表1,2)。
3 结论与启示
(1)尽管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等因素是企业实施产品系统生态化的重要原因,但对于利润目标的追求却是企业生态化运作的根本动因。由于社会责任感消费群体的逐渐壮大,人们生态化消费意识随之增强,消费者提升了对生态型产品的效用评价,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现实性要求”。尤其在一个竞争性市场结构中,当责任感消费群体比例α和消费者对产品生态品质的评价νe达到一个特定的水平时,产品系统生态化必然成为企业扩大经营利润的正确选择。
(2)“现实性要求”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因素就是企业会根据成本与收益比决定是否增加产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果出售生态型产品相对于出售传统型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企业为实施产品系统生态化所增加的成本,那么企业则加强生态经营的力度。反之,企业会相机减少对产品系统生态品质的投入。
(3)政策性补贴SE作为一种克服“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收益内部化”问题、促进企业实施产品系统生态化的手段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是补贴额度SE的制定对政策效率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政策补贴额SE的确定可以通过设定一个初始值,然后通过对产品系统的生态化程度、进出该产品市场的厂商数量变化、产品价格水平波动等信号的观察对SE作相机调整。
(4)在长期的竞争性市场结构中,面对“绿色消费”的“现实性要求”,众多厂商纷纷向市场提供具有生态品质的产品。由于顾客对生态型产品的消费同样存在效用递减效应,某一种产品过多的市场供给必然导致价格逐渐下滑,最终只有那些成本具有优势的企业存留在某一产品市场上。所以,在进行长期的产品战略定位时,企业会依据技术、经济实力、消费者偏好变动以及政策变量等因素,选择一个长期的、适度的、稳定的产品生态因子投入比例f*e。尽管长期中,给定f*e的前提下,企业产品系统的生态化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经济利润为零,但是企业实施生态经营的真正动力却来自短期内所获得的经济利润积累。
产品的生态设计范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生态社区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84-02
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灾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危害的出现使这个世界正在接近不可持续的边缘。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经济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提出的可持续设计力图通过设计实践、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等手段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它的概念兴起于布伦特兰会议后,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在此期间,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战略迅速崛起,它将设计从只关注“物化产品”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并着重关注环境问题。
1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低环境影响的“绿色设计”、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思考为主的“生态设计”、二十一世纪后的基于生态效率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为社会公平和谐的“社会创新设计”。其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念近几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System,PSS)关键思想是:从单一的设计和销售“物质化产品”转向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PSSD主要针对PSS涉及的战略、概念、产品(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管理、流程、服务、使用和回收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不同的是,它以解决根本问题为出发点,应用产品和服务结合的方式来提出用户满意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服务与产品共同成为了设计的重点。某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无形的活动过程都可称之为服务,它是无处不在的、无形的、非物质化的。目前,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服务业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从“产品竞争”逐渐转化为“服务竞争”。服务设计作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战略是服务经济与设计结合的产物,它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推动服务向前发展。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转变了传统的设计思维,应用服务设计特点创造“可持续解决方案”,引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P55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国外的发展较成熟,国内起步较晚。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设计提案两方面,理论研究关注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方法的研究,设计提案主要涉及现实案例和工作坊提案。目前成功的现实案例有汽车租赁服务、洗衣共享服务、供暖和供电服务等,工作坊提案主要集中在解决居民生活遇到的难题或改善现有不可持续生活方式等方面。从目前现有文献和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其理论研究和提案仅仅针对解决单一问题点,缺乏一定范围内完整的体系构建方案。
2 生态社区规划
“社区”(Commun.ty) -词源于拉丁语,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具有一定的人口数量、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的生活区域。20世纪6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的概念。生态社区又被称为绿色社区(green community)、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宜居社区(Livable community)、生态邻里(Ecological Neighborhood)、全球生态社区网(GEN)等。它的主要特点是达到社区生态平衡,目标是构建节约能源、经济高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社区。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基本单元,它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与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居民社会福利。通常社区建设以住宅建设为主,基础设施配套与区内规划为辅。生态社区概念强调社区在原本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从方方面面入手实现社区的可持续性。除了现有的住宅与园区规划,如何通过生态社区的设计规划帮助居民享受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同生态住宅设计同样重要。目前生态社区规划设计主要由建筑设计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来完成,并且主要关注建筑与社区整体规划的设计,很少关注居民可持续生活方式等问题。在此需要工业设计师的介入,并借由他们所具有的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方面的专业知识,重新构建生态社区内居民生活方式系统,从而从恨本上达到生态社区的目标。
3 案例分析
生态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英国、德国、瑞典、丹麦等欧洲国家最成熟,如英国最著名的贝丁顿(BedZED)零耗能小区、丹麦的Beden低碳社区、德国的弗莱堡(Vauban)社区以及瑞典的维克舍社区等。这些社区均以低碳可持续为理念,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生态社区典范。
3.1 英国贝丁顿(BedZED)零耗能小区
英国贝丁顿零耗能小区是英国首个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可持续社区,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设计,于2002年建造完成。其生态理念的实践表现在零碳排放、可持续交通、可持续材料、可持续食物和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该小区居民享受着生态社区带来的设计和服务,他们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交通出行、公共设施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其中,小区内的汽车俱乐部实行的汽车租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PSS案例,居民通过汽车的共享减少汽车闲置和个人汽车保有量,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环境的保护(见图1)。
3.2 德国弗莱堡弗班(Vauban)社区
Vauban社区(见图2)是德国著名的“零汽车社区”,坐落于德国西南方素有“欧洲太阳能之都”的弗莱堡,人口约为5500人。该社区在节能减排、减少交通、社会整合以及创造可持续邻里单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社区内建筑的规划以及对居民可持续的引导为产品服务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民众可以共享汽车、洗衣机和电冰箱等设备,如16户居民可以共享三台洗衣机及两台冰箱。这些共享服务为社区的可持续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 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马比低碳社区(Hammarby Community)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的哈马比低碳社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典范生态社区。该地方曾经是一处污染严重的小型废弃工业港口,经过高度的社区规划,如今已变成瑞典的典范生态社区。生活在社区中的民众使用再生能源;居住在低碳建筑;通行在电动交通系统中,他们了解垃圾分类、掌握资源回收再利用等。该社区以环境建设为基础,创建了一个集能源生产、废物处理、运输、回收再利用、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同样,这个复杂的系统可视为一个大的产品服务系统,它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设施和可持续生活方式(见图3)。
从以上生态社区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生态社区的规划理念以使用再生能源(太阳能和生物能)、绿色交通(汽车租赁、自行车、电动公共交通)、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等为主要特点。生态社区中可以明显地发现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实例,但这些仅仅是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在生态社区中应用的冰山一角,在生态社区下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PSS方向。
4 生态社区规划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通常传统生态社区的建设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仅仅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然而引导和构建居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必须关注居民生活行为、生活理念、生活质量等,构建合理的行为与消费模式。社区内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可以简单归纳为:住房、服装、食品、医疗、教育、能源、交通和休闲等。目前,在生态社区中,住房、能源和交通的设计最为普遍和深入,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但通过PSSD的介入,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如果将PSSD引入到生态社区中,对于生态社区来说,更有利于解决社区居民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问题。首先,PSSD可以对社区居民生活进行系统规划;其次,正确引导居民行为和消费模式,将居民行为与消费严格控制在环境可控制范围内同时又不损害居民利益;最后,PSSD的推广有助于从根本上达到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PSSD来说,生态社区可以为PSS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PSS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利益者的协作完成。如政府相关部门、生产商与服务商、物流商、设计师、用户、废物处置商等。生态社区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下推行的,同时社区内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都为PSSD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