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1

【关键词】综合管廊;防水

一、引言

地下管线是保证园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随着开发区入园企业不断增长 ,必将对园区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中,就广西第一条综合管廊暨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凯大道综合管廊在建设过程中的防水处理技术上提出一些浅见。

二、工程简介

广西第一条综合管廊,位于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凯大道道路范围内,呈东西走向,起点为壮锦大道,终点为友谊路,全长2340米。

国凯大道为城市主干路Ⅰ级,道路红线宽度40m。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南侧的侧分带下,与国凯大道于2011年同期施工,计划于2012年底竣工。计划入管廊管线包括:给水管DN600mm;电力管220千伏2回路6条,110千伏3回路9条,10千伏18回路18条;通讯管线20管孔。

该综合管廊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断面。矩形断面优点在于施工方便,综合管廊的内部空间可以得以充分利用。该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在K1+100位置下穿现状河道——那洪沟,更突显结构防水措施的关键作用。

三、管廊结构防水

(一)结构自防水:管廊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抗渗等级P8;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要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二)结构接缝防水措施:结构接缝主要为横向的沉降缝、垂直施工缝以及纵向水平施工缝。

1、变形缝防水措施

a)本管沟沿轴向每20m左右设置一道横向沉降缝,缝宽20mm。

b)在变形缝结构迎水面采用宽度35cm的外贴式止水带,接头采用现场热硫化对接。顶板无法设置背贴式止水带时,须在顶板变形缝外侧设置密封膏,顶板上表面设置同(外贴式止水带)宽度的高强、高延伸的防水片材与侧墙的外贴式止水带密闭连接。

c)在变形缝结构断面中部设置中埋式中孔型注浆止水带,形成一道封闭的防线;止水带成环采取出厂定制或现场硫化的方式。

d)缝内嵌丁晴软木橡胶垫板;在变形缝结构内侧设置20×20mm的密封膏嵌缝。

2、施工缝防水措施

a)沿综合管廊轴向在相邻的两条横向沉降缝之间,每隔6~12m设置横向施工缝;侧墙施工缝距底板表面500mm处设置纵向水平施工缝;如场地限制基坑直立开挖段,管沟侧墙施工缝距底板表面高度根据内支撑位置调整。

b) 管廊结构底板、侧墙、顶板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迎水面设一道遇水膨胀止水胶(宽×高:15×8mm)。

c) 管廊结构纵向水平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另设一道遇水膨胀止水胶(宽×高:15×8mm)。水平施工缝表面应拉毛并进行处理,接浆厚度30mm,但铺设注浆管的部位应保持平整。

d)施工缝外侧迎水面均加设自粘卷材防水加强层。

(三)结构外包防水

结构外防水采用有机硅砼保护剂和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沿顶、底板及侧墙四周外表面进行整体全包裹,以此作为外包防水层。具体作法:在结构砼外表面(不包括底板)涂刷2道THCR有机硅砼保护剂,待其全部渗入砼表面以下4~7mm后,外贴一层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要求粘贴平整。

此外,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处增加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2道,第一道(近结构侧)的宽度为50cm(即缝的两侧各25cm),第二道的宽度为30cm(即缝的两侧各15cm)。

待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在卷材外整体包裹3cm厚泡沫板,以免回填杂砂石时擦破防水卷材。

四、特殊部位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一)变形缝——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1、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设位置要准,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安设到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的二分之一处,做到平、直、顺。

2、钢板止水带搭接要求钢板采用焊接法,橡胶采用粘结法,要求连接缝严密牢固。如有条件非硫化部位的橡胶搭接可采用热硫化连接。

3、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钢边橡胶止水带上的钢板两侧设有预留孔,预留孔间距每侧300mm(预留孔两侧错开布置),用铁丝穿孔固定在钢筋上并用扁钢加强固定,转角处做成圆弧形,半径不应小于100mm。

4、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内产生的气泡顺利排出。

5、钢板止水带除对接外,其它接头部位(T字型、十字型等)接头均采用工厂接头,不得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对接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6、浇注混凝土时,防止损坏止水带,在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应充分振捣,使橡胶和混凝土结合紧密,不得产生空隙。

(二)外贴式止水带

1、止水带设置在其它防水层表面时,可采用胶粘法等固定,不得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

2、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3、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转角预制件或采取其它防止齿条倒伏的措施。

4、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

(三)变形缝嵌缝

1、嵌缝前,应清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变形缝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结牢固。

(四)施工缝

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得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且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2、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界面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3、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直至坚实部位,先涂水泥浆或界面剂,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调节相对平整,安设遇水膨胀止水胶,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4、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其做法同变形缝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5、止水胶采用专用注胶器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止水胶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胶。

6、挤出成型后固化期一般24小时表干,需进行临时保护,避免提前遇水膨胀或施工破坏,止水胶表干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五、结束语

总结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凯大道综合管廊在防水措施处理上的施工技术经验,笔者认为综合管廊工程可以在广西这样一个南方多雨的省份大力推广建设。

参考资料

[1]张勇,《综合管沟的防水设计》,《价值工程》,2012年02期;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上海市《世博会园区综合管廊建设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2

【关键词】综合管廊 国内外现状 入廊管线 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的重要性及由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引起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方式提上日程。城市综合管廊能实现各管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在我国处于推广建设试点阶段,2014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管廊试点工程。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欧洲是地下综合管廊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就开始兴建,20世纪,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匈牙利等国也开始兴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日本的共同沟在世界上居于前列。

(2)国内发展现状。综合管廊工程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国内第一条综合管廊是1958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敷设的综合管沟,1977年配合“纪念堂”施工,又敷设了一条长500米的综合管沟。近几年中关村西区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采用了综合管廊。上海:1994年在浦东新区张杨路人行道下建造了共11.2公里的支管综合管沟,它是我国第一条较具规模并已投入运营的综合管沟。2004年建成的上海嘉定区安亭新镇综合管沟是我国首条完整的民用综合管沟。上海世博园区(2009年竣工)建有全长6.6公里的综合管廊。在广州大学城,目前已建成了总长17公里的综合管廊系统,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不但在技术、施工、建设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综合管沟的投资、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形成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政策与文件,推动了管沟在国内的建设与发展。

厦门、昆明、武汉、济南、涞源等城市也建设了综合管廊。台湾地区也建成了发达的综合管廊系统,并先后制定了地方性的《共同管道法》、《共同管道法实施细则》等多个法规及条例,推动了综合管廊的建设。

2 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选择

电力、通信管线:因电力、通信管线设置的自由度和弹性较大,且较不受空间变化(管线可弯曲)的限制,适宜纳入综合管廊。

给水、再生水管线:由于自来水属压力流管线,无须考虑管廊的纵坡变化,适宜纳入综合管廊。

热力管线:直埋的热水管道易受到腐蚀,每隔几年就需要开挖路面更换,另根据监测情况,热力管线对其他管线及日常的维护管理没有升温影响。但其外包尺寸较大,对综合管廊工程的造价影响明显。热力管线是否入廊综合分析后确定。

燃气管线:从安全方面来说,燃气管线不宜与其它管线同舱敷设。另外,一般燃气管道管径较小,敷设在综合管廊中需单独舱,并且配备高标准的通风、消防系统,将增加投资。

雨、污水管线:此类管线所要求的纵坡很难与综合管廊协调,很容易引起综合管廊的埋深增加,从而导致造价上升,同时收集的污水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易燃易爆的气体。若纳入管廊,一方面要求管廊的纵断面随着管道的坡度变化,另一方面须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通风管道,以维持空气的正常流动,无疑将极大的提高综合管廊的造价。

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低压电力电缆(10kV及以下)、通信电缆、给水、再生水管线适宜纳入综合管廊;热力管道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燃气、雨水、污水管线不宜进入综合管廊。

3 综合管廊选线的适宜条件

根据综合管廊的自身特点,在下列情况下时适宜规划建设综合管廊:极不宜开挖的交通要道、重要行政路段、重要的商业聚集路段;道路与铁路、公路或河道的交叉处;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规划有轨道交通路段;较适宜于新城连片建设。

4 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综合管廊被视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建设费用由政府承担,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给管线单位实现投资的部分回收;在日本,综合管廊作为道路的一个附属工程,建设资金由政府提供,后期运营管理中,采取道路管理者与各管线单位共同维护管理的模式;我国台湾地区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直接支持,但相对于日本的政策更进了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找到了各方均能接受的费用分摊办法,并以法律的形式保证执行。

上海市综合管廊属市政府提议建设,落实建设主体,建设投资多样化;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采取“政府投资、企业租用”的运作模式,由大学城建设指挥办公室组建了大学城能源利用公司,负责对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管廊的收费模式主要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费用构成为管线入沟费和日常管理费,由市物价局统一定价。上海安亭新镇综合管廊由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出资规划建设,现由嘉定区建设交通委进行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工作;195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建设的综合管廊,管廊由政府投资建设,热力公司代管;2006 年建成的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市政综合管廊,由中关村科技园有限公司投资修建,并实现了自己投资自己管理,土建及设备总投资约3.2亿元。

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建议:

建设费用承担规划――总结国内外建设综合管廊的经验及教训,建议综合管廊初期建设费用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向入廊管线一次性收取入廊费用,费用标准定为各管线直埋敷设的成本;其余部分建设费用由政府承担。

运营管理费用承担规划――分为综合管廊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费用和管线本身的敷设、维修费用。建议此费用50%由各管线单位承担,承担比例按各管线占用综合管廊的空间面积分配,其余50%由政府出资补贴;各管线的敷设和维修费用由各单位自己承担。

参考文献

[1]詹洁霖.城市综合管廊布局规划案例研究.《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10期.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建设与运营 优化思考

引言:综合管廊的全称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主要指的是在地下或者空中建造一个管线空间,将化工、电力、通信等相关产业的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形似走廊的一种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加大管廊的建设力度,积极推广综合管廊的环保建材,打造绿色城市,从而改善城市环境。然而,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一件及其复杂的工程,我国当前的综合管廊的建造技术起步较晚,第一条建设的综合管廊是在1994年的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长约11千米。经过上海的管廊建设成功,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不少便利,并促进了城市发展。

一、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营的问题

1、资金投入有漏洞。首先,建设综合管廊的基础是资金链条要完整,良性循环,但是在进行期间出现了资金投入不足,投资主体不明确的问题。首先,综合管廊的投资主体不明确,传统的城市管道管线的建设单位一直作为持有单位,经过审批之后安排施工之前,要经过各个事业单位部门的自行筹款。在建成之后,如若有需要相关的维修费用等必须要向市政府管线单位进行申请。在使用之后,所需要的建设费用需要事业单位进行分摊。这就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不明确资金来源,工作混乱。其次,建设完整的综合管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地表干旱,不易开发,建设价格更高,而政府缺少资金投入,难以覆盖一次性的投入成本。

2、管线单位内部管理模式不正确。综合管廊的建设的成本投入,后期维修,后续运营等分支多,管理复杂,管理部门相对困难。由于历史的遗留的一系列问题以至于很多城市都未能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并且综合管廊的责任制度分工不明确,面对所出现的问题,难以找到部门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大的问题决策上,没有政府的首肯,是无法进行建设管理的。更重要的是,利益一直是综合管廊部门难以调节的问题。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营的一点重要原因就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我国一致存在着相关部门对于权利和利益所涉及的垄断问题,一直是双方的纠葛所在点。而没有相关的法律仲裁这件事,一定会影响日后的管廊发展。并且,即使我国颁布了类似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但有些城市对于建设管廊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进行的处理也没有按照所应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主要是由于相关的法律建设不够细化,完整。

二、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营的优化措施

1、完善国家职能。政府应该照顾一些中小城市对于综合管廊的概念相对模糊的现况,及时推进综合管廊建设,颁发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完善其职能,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调整政策,将项目进行政策规划,正确合理的引导企业和行业进入投资,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税收优惠。

2、加强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综合管廊的建造运营是很复杂的一件工程,其中的安全隐患众多,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撤离逃生的机会将会变得十分有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综合管廊的稻莘务平台,被称为云技术。云技术是通过网络技术实时监控,按需访问的资源共享的云计算模式。利用GPS、GIS和BIM技术对于管廊当地进行实时数据分析监控,整合,及时传输到云网络的平台上,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大规模数据处理,程序部署对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的构建。

3、完善管线部门的管理职能。要实现综合管廊的部门管理可以通过设立各个分支的独立部门,明确划分,合理分配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安排,有效的防止责任部门推脱责任。并建立协调部门有效协调之间矛盾,促进管理机构之前的和谐。

三、结语

促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实现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效率,寻找有效的方式解决建设运营中所遇到的问题,完善管理职能,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使用先进的云技术科学建设管理。从而推进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向新的台阶迈进。

参 考 文 献

[1] 章瑛. 国家级生态示范城中的绿色市政行动实践――南京河西新城江东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及一体化设计[J]. 现代城市研究, 2016, (09): 84-86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4

关键词:城市;管廊;设计;管线;建设

中图分类号:U17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2-007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和人口也不断扩大,城市的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同时,水管道、气管道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说各个管线之间的铺设线路交叉和重叠,需要重新施工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给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也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理念应运而生,给城市市政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1城市综合管廊概述

城市综合管廊,也就是在地底下建设集电力运输线、通信线路、燃气管道、供水管道等等管线于一体的集约型隧道的总称。在综合管廊的设计中,一般通常配有专门的检修和监控系统。在我国各大城市的管廊规划设计中,主干管廊一般处于主要干道的中央地下方,子干管廊往往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地底下方。

从施工方式上看,城市综合管廊主要分为三种:其一,明挖法。明挖法在道路浅层空间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较多;其二,暗挖法。这种方式主要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者需要挖掘较深层次的管廊建设中应用较多;其三,预制拼装法。这种方法应用跟上面两种的不同,主要应用在新城区的一些现代化工业集中区域或者是会展中心集中的区域。

2四川省成都市管廊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的不断飞跃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人口也逐渐增多,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通信管道、供水管道、供热管道之间出现中断或者“空中蜘蛛网”现象越来越突出。为此,成都市对城市新城区的土地资源、管线安装情况进行分析,设置双仓综合管沟以及综合管廊控制中心,分别容纳110KV电线、供水管道和通信管线,在该规划中,就拿高压线在管廊建设中来说,可以给新城区节约70公顷的土地面积,给供水供暖以及通信工程的质量稳定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

3城市综合管廊设计遵循的原则及内容

3.1城市综合管廊设计遵循的原则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必须与城市用地规划保持一致性,结合该城市用地规划的实际情况,比方说某一区域城市用地的性质等等。一般城市管廊的设计和建设往往都是立足于城市商业气息浓厚或者是交通密集的区域。

城市综合管廊必须要结合城市的市政管线规划来进行设计,全面结合该城市的市政管线的具体情况,比如说管线的布设情况、管线的布设要求、管线的布设技术等等,同时,管廊设计还必须要跟管线保持协调性,对如何合理的布设好各种管线要做好统筹安排。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地面以下空间的利用情况,要充分结合地下空间的实际利用情况,最大程度的跟其他开发活动保持协调性,将管廊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规划必须要统筹好城市各项建设工程之间的时序,因为就城市的发展规划来说,管廊设计和建设必须要超前,从节约成本投入来讲,处于道路底下的综合管廊能够跟道路建设同步就最好。因此,在对管廊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统筹城市建设工程的时序,并将城市近期规划与长期建设纳入到设计工作中来,保证管廊的建设跟城市建设时序的协调性。

3.2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内容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网络系统全面性规划是重点。在结合城市用地规划和管线规划的基础之上,对管线布设、道路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规划综合管廊的全面性的网络布局体系,就成都市的管廊设计来说,由于受到成本的制约,管廊建设也只是在城市的市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等区域进行建设,其他区域还没覆盖到位。

其二,管线布设规划。对管线的布设是整个管廊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市政管线的规划情况,对供水管道、供暖管道等管线的位置、具体走向、布设范围等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成都市的管线布设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还比较齐全,但是诸如真空垃圾管线以及雨水管等管线的布设还未纳入到管廊设计规划工作中来,这也是日后管廊扩建工作的一个方向之一。

其三,平面与横断面的规划。要结合该区域道路的延伸情况以及用地情况,考虑横断面的布设条件与管线布设条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管廊的横断面设计中,不仅需要充分考虑管线的布设情况和相关要求,还要保证管廊规划设计的经济性,合理的对管廊的深度、仓室管线的具体情况以及仓室的布设进行确定。

其四,关键节点的规划。在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准备规划后,要实现管廊的多功能,就必须要结合地下空间的通风性能、施工设备的出入口、人员的进出口等等施工的实际需要,对这些将要施工的工程相关的各个节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满足施工的各项需求。

其五,附属设施规划。人防工程作为管廊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管廊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做好上述准备规划的前提下,要充分的设计好消防、通风、火灾警报等等防御系统,同时,还应该做好桥架支架等附属系统,给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和保障。成都市管廊设计中,一些通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合理,比如说一些区域通风口相隔太近,还有一些通风口就临近景区或者是绿化带,对景区和绿化带的观赏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六,建设时序规划。我国各大城市在管廊的规划设计中,大多都是结合各个管线的布设情况来统筹安排好建设的时间,保证管线建设好就投入运营然后进行下一个管线的布设工作。

4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合四川省成都市管廊设计建设的具体情况来对我国城市管廊设计的理念和内容展开深入的探讨。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在管廊的设计中,需要不断总结归纳管廊建设规划中的经验与不足,从统筹全局出发,合理地对地下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够提高城市管廊的设计水平,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才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泓,姜青新.关于《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初步解读[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1(05):58

[2]于晨龙,张作慧.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建设科技,2015,2(17):49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5

[关键词]城市建设综合管廊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07-01

伴随着综合管廊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其在形式与数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设计工作上,受到技术水平、城市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而给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要想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么就必须将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际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进而使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实施变得更加准确、有效。

一、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

在实际生活中,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共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内容,而由于地下受到空间、环境等外界干扰较大,所以,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工作更加被重视,如果在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中存在不合理性,那么不仅会对接下来的施工造成很大的阻力,而且会对整个城市综合管廊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由此,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作为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和施工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在设计时遵循一定操作标准和设计规范,才能保证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而确保工程完成后,地下管廊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表明,地下综合管廊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意义,在设计前要对城市综合管廊实施的目的进行分析和了解,并且根据城市发展建设基本状况做出合理的安排;(2)在研究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可行之后,还要建立起相应的地下管廊网络管线规划,以便为设计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3)面对新老城区的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应该采取不同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做到最优化设置与分布;(4)规划设计工作要强调专业性,需要在获得大量可靠调查数据之后方可对设计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二)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

通过与有关设计人员的沟通了解到,道路曲线线形是作为地下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的唯一衡量标准,除特殊情况外,设计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原则。干线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是作为地下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的核心部分,为了确保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设计时要对收容管线内部特性进行掌握,比如说管线的柔韧性、管线曲率等,另外由于是地下施工,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所涉及的干线综合管廊与附近建筑之间的间隔距离,要为施工工作的开展留有足够的空间,通常要以挡土安全距离作为标准,现阶段规定安全距离应该不小于2m,同时,为了满足综合管廊中心线的平面线形在道路中心线上,一般会将干线的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在道路中央的下方,这样也便于日后对干线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做出调整。

在综合管廊平面线形设计中,支线综合管廊和电缆沟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二者在设计上差别不大,都要设置在人行道上,而且还要保证人行道宽度要在4m以上,对于较为特殊的路段,一般直接设置在道路明显位置。电缆作为与用户连接的一个枢纽,设计时通常要靠近建筑物,那么电缆沟的设置则应该与电缆位置相匹配,而且为了减少在电缆辐射过程中所造成的敷设问题,一般要求电缆沟外壁要与其周边用地地界留有半米以上的距离。

二、地下综合管廊的电气设计

(一)供配电系统设计

对于地下综合管廊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来说,消防设备对整个管廊运行安全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消防设备的设置会根据管廊运行机制、电路负荷以及电能输送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不同电压配电系统条件下,电流的稳定性则应该成为设计时首要衡量的标准之一,另外,无论是哪一种供电设备,防火都是作为重点任务去执行,为了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系数以及防火要求,通常用来连接供电设备的线路会选择绝缘性电缆,面对综合管廊敷设长度较长的工程,一般10KV电缆是最为最佳负荷电缆来使用。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综合管廊内的电力设施进行管理,通常会在工作人员接触的范围内设置变电站,同时,为了满足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还要在变电站中加设电力变压器。

(二)照明系统设计

按照日常的设计经验,应急照明和常用照明是综合管廊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做成部分,而其中照度往往是作为常用照明设计时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照度的选择通常要满足两点要求:第一,保证日常维修人员能够进行准确地维修和管理;第二,适合的照度能够为电路运行情况的观察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以保障管廊运行状态的良好。通过了解,管廊照明一般只适用于对设备检修与维护过程,那么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时就要适当的将管廊照明照度进行增加,以保证为维修人员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此外为了确保发生事故时保障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应该对出入口处的照明强度做出合理的调整。而对于管廊内的应急照明设计而言,一般需要负荷以下几点:(1)管廊内的应急电源供电时间至少维持在30分钟以上,且照明照度应不低于0.5,;(2)在重要疏散场所应加装安全照明装置,比如管廊出入口、防火分区等;(3)由于管廊内线路敷设方式大多采用桥架式,这样就会对疏散指示灯的设置造成极大的阻碍,为了便于对疏散标识的观看,需要采用在地面设置反光标识的方式来对疏散标志进行强调,且间距一般要控制在20m以内。

(三)电缆选择与敷设

在地下综合管廊电气设计中,安全性是所有设计实施的首要前提,尤其是对于一些电气设备和供电电缆而言,为了提高它们的安全性能,通常会在材料上给予规范。根据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了解,一般敷设线路都会相对较长,这样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就要取决于电压降的计算情况,之后还要结合相关规范对电缆截面积进行进一步的确定,此外,在电缆敷设过程中还需符合以下原则:(1)照明支路最远供电距离应不超过300m;(2)照明配电线路材料全部选用阻燃导线;(3)消防排风设备功率一般选用7.5KW,且最远供电距离应控制在230m以内。照明、检修电源及排水泵等设备配电电缆敷设在支架最上层的电缆桥架内;消防设备、数据监控采集设备配电电缆(矿物绝缘电缆)单独一层敷设在支架上;其余各层支架均为 10kV电缆敷设使用。

结束语:综合管廊是顺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对地下管线需求将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线敷设方法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城市综合管廊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综合管廊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规范及理论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早日形成完善的关于综合管廊设计及施工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许世春,李应成.谈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要点[J].山西建筑.2015(33).

城市综合管廊管理范文6

关键词:地下管网;问题;对策

1 概述

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担负着城市污物、能源、信息等重要生活必须品的传递功能,被人们称为“地下生命线”。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管网的突出作用和问题逐渐被人们了解。但是当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同一种弊病"拉链路",就是在新、改、扩建道路工程反复无序开挖、长期处于施工状态的现象。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实现地下管网科学化综合管理,城市地下各种“生命线”进行归找,优化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中事关全局的重大举措,势在必行。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的重要途径,地下综合管廊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网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和干扰,而且能够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建设综合管廊是未来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趋势。

2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下管线管理法制化是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综合管廊建设的发源地,其研究的面非常之广,从综合管廊建设的规划设计、法律规定W及各管线的具体规定都有非常明确的阐述。

我国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的研究正在展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管廊相关法规严重滞后于发展现状。突出表现为各地方政府直到2005年才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法规,这是一种明显滞后的状态,相关研究也属于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关于综合管廊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研究,一是对综合管廊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下一步建设应把握的问题,二是从综合管廊建设的规划设升以及施工建设方面的研究,三是重点对综合管廊建设的经济研究以及建设中投融资方面的研究。

3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问题

3.1 管道老化严重

市区各类管网建设时间不一,铺设时代久远,特别是雨污水,管材腐蚀非常严重,有些管道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寿命,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

3.2 管网规划滞后

在各类管线建设中,往往仅是满足目前的使用需要,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原来的设计已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类管线的管径细、承载能力不足,城市面积激增、人口数量加大,现有管网已无法满足市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3.3 地下管网管理混乱

各类管网属于各自所属单位,供排水管网属水务局,供热、燃气管网属城乡建设委,电力管网属供电局,电信管网属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而相关规划工作属规划局,而建设地下管网涉及到的道路属城乡建设委,园林绿化属园林局,形成了多头管理、多头建设的现状,建设和管理难度十分大,致使地下管网管理混乱。

3.4 地下资料缺乏

管线的相关的资料很多都已遗失,有的直接将用其它资料充数;有的资料缺少地下管线必要的数据,如平面位置、管径、竖向标高等。

4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对策

4.1 厘清管理责任,明确协调分工

由政府牵头,协调分工合作,成立由建设局,规划局,电力公司,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公司,自来水,燃气,路灯天网以及其他管线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管线责任单位、各地下管线用途性质及其社会属性。由政府统一规划,其他单位不得随意开发占用地下空间。构造一个由政府主导、法规完善、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体系。

4.2 摸清管网现状,科学编制规划

要摸清地下管网的现状,通过目前的探测技术就能够实现这一目的。虽然探测过程中往往存在困难大,难度高,工作量大,资金需求量大且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但是它能够比较详细直观地说明管网情况, 是了解城市地下管线情况的理想方法,能为以后解决管线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可以采取对比以前的施工图纸和竣工图纸实地补测等方法摸清地下管网的情况,形成规范、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网数字化资料库。在摸清地下管网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开放的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动态跟踪更新管线变化,供各管线单位使用。

4.3 提高设计水平,加强施工管理,完善施工措施

在设计标准中,现行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有的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政道路不同于公路,它不光要满足地上车辆通行,更要满足地下管线通行。只有地下管线建设好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圆满完成, 甚至可以说地下管网工程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咽喉和关键。工程实施中相关监督单位须履职到位防止“重审批、轻监管”。应当完善防灾应急系统,预防灾害,防患未然。施工同时应当考虑设立管道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4.4 规范验收程序,提升管理效率

工程竣工验收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对项目进行验收。后期管理应由政府单位委派专门机构负责。

5 总结

城市建设中的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准确的地下管网档案,对地下各种“生命线”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综合化的管理。而另一方面,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又可为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结合在一起,从而避免由于铺设和检修地下管网多次,可能的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进一步保持路容和街景的整齐和美感。未来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综合管廊。

参考文献:

[1] 楼可为.城市综合管廊的经济分析及对策建议口[J].F代经济信息,2012

[2] 穆宜,王小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初探[J].供用电,2010

[3] 陈馈蔡.建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与对策化[J].建筑机械化,2012

[4] 巧恒操.市政综合管廊容纳管线辨析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