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又取决于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型人才,知识的创新则无从谈起。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谁领于高科技前沿并占有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人才,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反之就要被抛之于后,乃至失去立足之地。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革命,教育更应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长期以来,中学生科技活釉诨疃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早已形成了固有模式,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不断赋予其新内容。

一、培养科学的人生观

科技活动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科技活动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和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学生会从实践活动中懂得:物质是世界的本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同时,会从活动实践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按规律办才能成功。教师在引导中学生认识世界本质的同时要进行无神论教育,分析各种迷信及宗教的本质,认清无神论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这些对于中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技活动中,联系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联系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联系现代化建设对科技人才的需要等对中学生进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教育是很有说服力的。

二、培养科学的兴趣和理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中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兴趣―志趣―志向―理想”是许多有作为的科技人员成长的轨迹,但是这种理想不仅仅是专业理想、职业理想,也包括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

三、培养科学思维模式

思维方式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思维秩序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角度。我们要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学生的思维方式。

开发人脑的整体功能。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网络分别以不同方式反映事物,左脑用逻辑思维、线性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显意识功能上;右脑用形象思维,面向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潜意识功能上。人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其中右脑功能和脑的整体功能开发尤为不足,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原来由人来进行的大量记忆性、技能性和事务性的工作,都将日益被计算机所代替,而计算机尚不能代替的那些思维能力则需开发。有的科学家提出了“右脑革命”的口号,倡导要着眼于大脑潜能的开发,注意在继续发掘左脑功能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人脑的整体功能开发上,即不但着眼于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要特别重视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学生正处于人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重视中学生脑潜能的开发。实践证明:科技活动对于开发中学生的脑的整体功能有着特殊作用。

四、培养多种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是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的目的之一。中学生所学各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教师应适当引导中学生,使他们能够发现并运用这些知识点,为发明创造活动服务。

开展发明创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个人的科技活动、社团的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是访问、考察、撰写调查报告;发明、创造、写小论文;观察、实验、搞对比;办展览、搞竞赛;开展科技月、科技周活动等。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的需要,学校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新元.以色列教育种的“创新”理

念[J],基础教育参考.

[2]陈敏华,罗敏.浅谈中学生科技创新

意识的培养[J],中学理科:综合.

[3]柳鲲鹏.浅谈中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

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4]徐帮坤.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日,彭宇行厅长一行赴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彭厅长一行实地考察了该公司脐血库和部分实验室,并与公司有关负责人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进行了座谈。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四川铸信集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等产学研单位共同组建,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专门提供干细胞产品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脐血干细胞技术成果的转化,建成了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国家首批批准设置的7家脐带血干细胞库之一,也是目前西部地区唯一获得执业许可证的从事脐带血采集、制备、检测、冻存及移植配型服务的专业机构,其脐带血干细胞制备和复苏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设成为集科研开发、临床应用、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西部地区最大、国内一流的干细胞产业发展基地。公司的干细胞产品和技术已成功救治多例血液肿瘤等疾病患者,目前正在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前景。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速达到5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彭宇行厅长在调研中指出,脐血干细胞项目是一个典型的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项目,领域好、模式好、机制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党的十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经济工作会确立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四川加快经济发展,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创新驱动。四川是科技资源大省,科技资源是一座非常丰富的宝藏,如何开采和利用非常重要,而宝藏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好这些科技成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四川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转化”的科技工作战略新格局。他表示,科技厅将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创新型企业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公司的支持力度,希望该公司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做强做大干细胞产业,力争成为产学研结合创新发展的典范。科技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3

>> 煤化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新型煤化工技术进展分析 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及产业链研究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中国石化煤化工技术最新进展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我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探讨 绿色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讨 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究 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 天然气化工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褐煤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基于情境认知的煤化工技术及装备教学模式初探 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新型煤化工技术和经济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路线研究 我国煤化工技术最新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张运申.浅析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J].化工管理,2015 (5):108.

[5]肖宠.浅析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J].化工管理,2016(15):135.

[6]霍宏.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

[7]金伟刘.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析[J].施工技术,2016,1(2).

[8]刘丽秀.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J].煤炭技术,2014(2):196-198.

[9]李哲.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104.

[10]汤志刚,温燕明.煤焦化过程中精馏技术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J].化工进展,2009,28(11):1883-1889.

[11]赵伟.探析煤焦化过程中精馏技术的发展以及面临挑战[J].化工管理,2014(14):159.

[12]Thompson D, Argent B B. Predi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between the product streams of the Prenflo gasifier and comparison with reported data[J]. Fuel, 2002,81:555-570.

[13]胡迁林.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发展[J].科技导报, 2016,34(17):42-47.

[14]Keompel H,Liebner W. Lurgi`s methanol to propylene report on a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J].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2007,167:261-267.

[15]张殿奎.煤化工发展方向――煤制烯烃[J].化学工业,2009(1):18-22.

[16]周传雷.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学工程师,2011,25(8):42-45.

[17]吴秀章.煤制低碳烯烃工业示范工程最新进展[J].化工进展,2014,33(4):787-794.

[18]项东,彭丽娟,杨思宇,等.石油与煤路线制烯烃过程技术评述[J].化工进展,2013,32(5):959-970.

[19]丰存礼.国内乙二醇生产工艺技术情况与市场分析[J].化工进展,2013,32(5):1200-1204.

[20]Bartley W.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 US , 4677234[P]. 1987-06-30.

[21]Susumu T, Kozo F, Keigo N, et al.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preparing ethylene glycol:EP, 0046983[P]. 1987-04-29.

[22]庞纪峰,郑明远,姜宇,等.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9):2006-2014.

[23]张庆.煤制乙二醇技术进展及产业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2(13):47-49.

[24]蔺华林,李克健,赵利军.煤制天然气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1,30(8):1739-1743.

[25]张运东,赵东星.国际煤制合成天然气技术的专利格局[J]. 石油科技论坛,2009(4):59-62.

[26]LI Z Y, MI W L, LIU S B. CO deep removal with a method of two-stage metha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0, 35(7): 2820-2823.

[27]李安学.现代煤制天然气工厂概念设计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4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具备了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既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各级金融部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积极拓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农村金融科技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环境和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步伐,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科技创新的特点不断丰富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需求;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积极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发展风险投资,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2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量不足,农业投资强度偏低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然要求财政资金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但是,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的绝对量虽然逐步增加,相对量仍然不足,农业科研政府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农业投资强度偏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科技才会出现原始创新,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可能协调发展[4]。我国农业投资强度远低于该投入水平,尤其是地方财政可支配的资金不多,民生工程建设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压力又比较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就显得力不从心,资金到位相对较低。

2.2财政对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补贴很少,降低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且在创新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不仅规模大,而且占用时间长,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创新失败,就无法偿还资金。而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安全性的特点使得其不愿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惜贷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得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产业项目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具体实施。而我国财政资金对于金融机构的这种活动的补贴很少,不能很好地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不高。

2.3金融产品的供给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2.3.1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品种少。目前,虽然部分金融机构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了信贷扶持的重点,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高、收益不确定,往往很难得到充足金融资本的支持,大多数金融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或者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开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是提供贷款,而且所提供的贷款品种单一化。同时,这些贷款还需要提供以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为主的抵押物[5],使得许多承贷主体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与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贷款很难获得金融机构支持。2.3.2金融产品的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需要大约7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现有的金融产品多是短期小额的流动资金贷款,或者是针对大项目的长期贷款,与农业科技创新周期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几乎没有。再加上银行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条件严格,许多承贷主体满足不了银行的条件,很难获得银行的融资。

2.4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也逐步增加。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仍然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贷款门槛相对比较高,商业性金融贷款条件严格,而且发放贷款时有着明显的倾向,倾向于农业龙头企业,证券市场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创业板和中小板主要支持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国内上市的农业企业数量较少,而且这些上市企业缺乏投资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农业保险品种还不丰富,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投资主体单一[6],这些都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

2.5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削弱了投资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投资的积极性,使得农业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农业科技创新的这种高风险需要有良好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来防范和化解。但是,目前我国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无法分散风险。一是能够转移分散风险的保险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窄,险种少,同时由于存在补偿范围认定难、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创新保险存在更高的风险、更大的不确定性,开展业务也更艰难,一旦出现风险,金融机构只能自己买单[7]。二是担保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担保能够起到放大资金的作用,但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担保体系还不完善,担保机构承担风险过大,资金规模过小,财政支持不到位,都使得担保体系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对担保的要求。

3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建议

3.1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财政的鼎力支持。因此,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并且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但是,增加财政投入并不是把资金投入所有农业科技创新环节和领域,财政应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中央财政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基础上,以资金配套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带动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改变地方财政由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要充分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无偿资助、财政贴息、创业投资引导、以奖代补、经营参股、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8],使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渠道多元化。此外,通过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不同的扶持,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作方式。一方面财政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降低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增强其融资能力,提高农业科技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财政通过对扶持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机构进行贴息、给予税收优惠、补偿其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所造成损失等方式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意愿,从而使财政资金更大范围的发挥作用。

3.2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要优化农业科技贷款的审贷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同时,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对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一是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必须把自身的特点和农业科技创新对产品的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出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产品品种。例如,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比较长的特点,设计出与农业科技创新在时间上相匹配的贷款品种;针对农业科技企业一般抵押物比较少的特点,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扩大抵押物或质押物的范围,探索以农业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权、股权、应收账款等抵押或质押进行贷款的信贷产品;对一些信用等级较高、有还贷能力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信用贷款。二是适当放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信贷限制,如对贷款对象资产规模的要求、抵押物的要求等等。三是探索实践多种贷款模式,如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贷款,可以联合几家银行通过银团贷款提供支持;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可以用企业联保贷款、企业互保贷款等方式;针对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农业科技企业,可以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探索开发“银行+保险+担保”、“银行+保险+财政补贴”等多种贷款模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增信融资。在不断开发新的贷款模式、金融产品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些模式和产品的推广,进而推动金融资本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融合,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

3.3拓宽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

一是政策性金融要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政策性金融应该主要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及基础农业科技发展等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一般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社会价值,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财务风险高,商业性金融一般不愿意介入,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政策性金融要扩大所支持的项目范围,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满足承贷主体的资金需求。二是商业性金融要适当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允许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不断创新信贷品种,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等承贷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商业资本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四是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农业科技企业通过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并且对已上市农业科技企业,采取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做大做强。五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扩大风险投资规模,通过政策优惠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3.4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创业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科技创新投入较少、科技成果转化落后等差距。客观评价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沈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保障,对中西部等其他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

沈阳是我国传统工业基地,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沈阳统计年鉴2016》,2011-2015年,沈阳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达到47所,占辽宁全省普通高校数量的41%,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其中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实力较强。众多院校为沈阳持续培养创新创业所需人才。近五年来,沈阳本专科每年毕业10万人左右,研究生每年毕业1.3万人左右。此外,截至2015年底,沈阳拥有两院院士25名,高级研究人才数量在全国城市中居中。沈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近年一直保持增长。2011-2015年,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从104家增长到10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从193家增加到237家;省以上重点实验室从228家增长到28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5年达到16家。截至2016年2月,沈阳市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总数达到36家,在辽宁位居第一,规模上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前五位,区域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科技成果产出快速增长

近年来,沈阳专利产出增加较快,专利申请和授权在辽宁省和东北地区都占据一定优势地位。2015年,沈阳专利申请181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946件,占辽宁省的51.45%,占东北地区的24.77%;专利授权903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激增61.64%,达到2680件,占辽宁省的40.8%,占东北地区的20.88%;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9104件,占辽宁省的39.17%,占东北地区的20.74%。沈阳科技成果产出较为丰富。2015年,沈阳市级以上登记认定的科技成果237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5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9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50项,取得软科学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43项。沈阳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015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在辽宁的技术合同交易份额中占比超50%以上。

(三)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平均数达到0.61件,显著高于全国0.43件的平均水平,排名进入全国前五位。沈阳作为东北重工业中心城市,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处于发展前列。如机器人产业,沈阳拥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家级机器人研究机构,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拥有一系列专利成果,并形成了“新松”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占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20%,机器人智能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在国内优势明显。沈阳近年来IC产业发展较快,与IC装备产业直接相关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个,初步建立了集中产业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研发体系,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四)创新创业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为推进创新创业,沈阳大力发展众创空间。2016年,沈阳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省级众创空间17家,市级众创空间36家,居东北地区前列,形成了以浑南区国家双创基地与和平区创业创新大街为代表的众创空间集群。沈阳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从支持创业创新空间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健全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研究制定了75条政策措施。2016年,沈阳累计取消下放行政职权981项,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创业创新,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4万户,增长15.7%,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50家。

二、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一定下降趋势,“科技强”“创新弱”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从研发投入来看,沈阳在辽宁省内地位比较突出,但是从2012年开始,沈阳R&D经费内部支出增长停滞,2014年开始下降,2015年同比大幅下降9.19%,经费支出合计为125.14亿元,在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仅居于第17位左右,而同期沈阳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八位。根据《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2016》,2011-2015年沈阳R&D投入占GDP的比值(研发强度)连续五年下降,2015年达到1.72%,低于全国2.07%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研发强度不断增长的总体趋势相反,与创新型城市R&D内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接近3%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如西安、武汉、杭州以及南京等省会城市都达到3%以上的水平。沈阳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增速较低。近五年来,沈阳财政科技支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5年,沈阳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7.1亿元,增长4.1%。政府科技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90%。而同期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地方支出达到3993.7亿元,同比增长12.3%。沈阳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潜力绩效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资源向传统领域和国有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

沈阳科研成果较多地产生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制造、医药和农业领域,而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获奖成果比例较低。2015年,沈阳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共10个,其中医药、传统工业和农业等三个领域共占89%;同期,沈阳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3项,其中医药和农业领域共占77%。大型国企、国有控股企业是沈阳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75.93%,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只有2.6亿元,仅占4.39%,而全国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占比为23.6%。国有企业多集聚在传统重工业领域,传统领域占据较多科技创新资源,对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

(三)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沈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2015年,沈阳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64%,低于全国0.9%的平均水平。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以及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明显偏低。2015年,沈阳创办科技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企业数的4.78%,远低于全国13.79%的平均水平;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所占比例仅略高于7.53%,远低于全国19.20%的平均水平;沈阳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的平均数量仅为0.3个,远低于全国0.81个的平均数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低、开展创新活动数量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为1988.77万元,该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未能达到东北地区的平均水平。另外,沈阳主导产业研发投入也较低。2015年,沈阳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0.96%、0.58%和1.17%,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48%、1.28%和1.71%。

(四)技术交易以向外输出为主,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薄弱

沈阳技术输出远大于技术输入。2016年,沈阳技术输出5177项,成交额187.29亿元,输出项目和金额分别是输入项目和金额的1.71倍和3.55倍,而全国科技创新较为活跃的城市,技术输入额都不低于甚至大幅超越技术输出额。可见沈阳科技成果产出虽然较为丰富,但在本土乃至东北地区转化的比较少。如2011-2013年间,中科院沈阳分院在东北三省外的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数和科技合同额占比分别为78.7%和83.7%。

三、沈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中等偏上水平,能够担当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政府加速向创新服务角色转变,把沈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资源在东北地区的首选地、集聚地和转化地。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应坚持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不动摇,尤其是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引领作用,改革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并考虑充分利用外部研发投入。调整研发投入结构,通过政策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加大对发明创造、技术转移和交易、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支持力度。

(二)以构建东北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营造全球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着眼于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比照高标准,推动全社会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与打造商业环境相结合,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从政府简政放权入手,下决心改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创新创业乐土。根据企业创新创业特点,研究制定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集聚优质企业、服务机构、科技金融资源等创新要素,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升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包含创业服务、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创业融资、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和创新文化在内的环境体系。形成柔性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新动能

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包括机器人、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以移动网络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为方向,加强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对区域优势产业的衔接,发挥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国内高端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重视发挥本地企业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给予创业企业更多支持。

(四)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发挥政策作用为突破口,集聚利用全国和全球创新资源

科技创新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02-02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目的在于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提高在校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检验学习成效,明确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成为学风建设新的途径,也是重要的途径。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科技实践锻炼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式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以大学生科技锻炼为抓手,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为宗旨,以全学程贯穿为指导,以年级特色为依据,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逐步形成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1.科学分析,建设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二三课堂的优势,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教学科研的强势支撑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在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配置的前提下,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学习各种理论基础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学术类竞赛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人文素质、科研成果。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人生定位。

2.明确定位,设计适应年级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围绕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方案,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模式,努力做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实践动手、创新发展、修身养性、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八项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科技意识,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低年级要重视自我认知、自主学习、修身养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开展专业竞赛、社团活动,实施启航计划,吸引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始科学探索之路。高年级注重组织协调、创新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开展技能比赛、科技创新竞赛,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启发科技思维;四年级:以科研实践为主,利用创业平台、实习平台检验科技创新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个人发展定位。

3.合理交叉,构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网络结构。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为纵线,建立起校园科技文化体系的纬线,以贯穿全学程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为横线,搭建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经线,编制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结构,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覆盖到大学四年学生生涯的方方面面,真正使学生在体系中受教育、长才干、得实惠。在整个建设体系中,根据各学业阶段的学业目标差异,不同年级贯穿的“度”各有不同。大一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和教育,进行学科认知和了解,奠定科技文化基础;大二学生对主要专业课进行系统学习,通过开放实验室、学术性社团了解所学专业,初步参与基础科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大三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开始接触科技前沿,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技能比赛等,吸引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服务,在第三课堂中验证所学;大四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进入校企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未踏入社会先积累经验。

二、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手段,整合资源、深入挖掘,搭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平台

1.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吸引优秀学子主动学习,构建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平台。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观摩实验,了解专家师资和学科发展动态,近距离接触科研,激发科研热情。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大多凭兴趣填报志愿和专业,对实际的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不了解,造成专业稳定性较弱。实验室的向学生们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让他们全方位了解、认识所学专业,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培养科研兴趣。实施大学生开放性科研训练计划,鼓励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在科研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优秀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激发学习热情,带动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校级SRT项目,为他们专业指导队伍,一对一指导,夯实能力。

2.完善科技学术类社团建设,分类指导,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学术性社团更是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成长性团体,加强这类团体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又一主要平台。在社团建设中,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按兴趣划分小组,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社团科技研究中,鼓励低年级学生开展基础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指导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在社团发展上,以争创优秀社团为目标,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社团发展方向,提升社团生命力。

3.依托专业竞赛、技能大赛,构建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平台。以专业竞赛、技能大赛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创新性的加以利用,在交流沟通中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水平。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做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

4.拓宽实践领域,构建大学生技能培训与科技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创新教育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平台,深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利用教学资源,接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教辅工作,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自主完成实验操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创造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环境;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从而提高科研热情。

5.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平台。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考核制度,对其各项科技活动进行考核记录,明确奖惩,完善第二课堂的学分测算,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组织领导机构,聘请专业教师对各科技文化活动进行量化评分,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热情;完善激励机制体,一是要建立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奖励制度,将竞赛成绩与学生的学分测算、推荐免试、先优评比有机结合,树榜样、立典型,使广大学生学有所比、学有目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领导,科学统筹,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打造校园科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辱观。在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中,一要把握方向,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二要明确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

2.积极倡导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进校院科技文化体系建设。学校以专业理论为优势,企业以实践创新为特色。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文化活动方面的合作,让学生受益匪浅。积极引进企业,实行定岗实习,让学生到基层锻炼,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激发求知欲望;与企业合作,开设企业专题班,引进企业文化,为学生补充专业学习之外的生存技能和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需求。

3.充分挖掘学科资源优势,营造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氛围。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科资源,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发挥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站的优势,吸引学生深入科研,以兴趣驱动学习,营造优秀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施翔.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2]刘静.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