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1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香港交易所代码:2318)的A股IPO,再度创造了巨资追捧的壮观场面。
2月13日晚,平安公告称,“以每股人民币33.80元发行11.5亿A股”,有望在3月1日上市。由此,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约1.1万亿元――为A股市场有史以来第二位,从容超过了去年底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代码:262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628)和工商银行A股发行时8000亿元上下的冻结资金规模。
然而,香港投资者依然不为所动。次日,平安H股随着暴跌的香港股市一同起伏,收盘报38.10元,跌去2.17%。同中国人寿一样,平安A股的发行价,实际是对H股近期股价平均值的适当折让;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平安上市后,会否复制中国人寿惊心动魄的“过山车”现象?
中国人寿A股1月9日以18.80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涨幅即超过100%,最高更达49.50元。但是,这一高价很快使很多乐观的投资者被高位套牢。
2月14日,中国人寿A股上涨1.93%,报收在36.41元,这比前不久的最高价削去近三成。同日,中国人寿H股在入选恒指后连跌三日,报收于23.25港元,继续维持着H股与A股价差第一股的“龙头地位”。
对平安上市后的价格,国内分析师普遍估值在50元-60元左右;境外分析师却多认为,目前平安和中国人寿的H股价格已足以反映两家公司基本面的增长情况,甚至略有高估。继中国人寿之后,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估值之争还将继续下去。
高价金融股
包括基金、QFII在内的约137家机构参与了中国平安A股的价格初询及报价,报价总体区间为25.50元/股-48.31元/股;报价上限分布区间为30元/股-48.31元/股,下限分布区间为25.50元/股-40.26元/股。
“A股的询价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为在当前的询价机制下,报价的人并不是最后购买股票的人,因此询价结果一般会偏低,事实上平安的定价和一次普通的增发没有区别。”一位市场分析人称。
在实施回拨机制后,平安A股确定了最终的配售结构。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3.45亿股,网下配售2.3亿股,网上发行5.75亿股,分别占发行规模的30%、20%和50%。2月14日平安的有关公告显示,包括泰康人寿等数家保险机构和全国社保基金等20家国内企业,成为平安A股的战略投资者。
与投资者疯狂抢购的局面相对应的是,国内券商的分析报告普遍认为,该发行价“有让利”,并建议投资者积极申购。平安的三家承销商出具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在估值区间上由高到低分别是:银河证券为42元-53.80元;中信证券为41.24元-49.69元;高盛高华为32.90元-55.50元。
中银国际则在2月14日报告中表示,考虑到中国人寿目前股价为其2007年预期评估价值的1.06倍,较H股溢价46%,中国平安A股上市后股价将有望攀升至50元。
中信证券在对平安集团给出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预测的基础上,分别以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前者能够测算出不受二级市场资金供求和投资者心理波动影响的企业内在价值,后者则能帮助投资者对同类企业的估值水平达成共识。
在不考虑调整精算假设的情况下,以30倍-35倍新业务乘数计算,2007年,平安集团每股评估价值为41.24元-46.09元;考虑到2006年股票市场的好转对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支撑作用,以30倍-35倍新业务乘数,重新计算出2007年平安集团每股评估价值为44.48元-46.69元。若以中国人寿2007年A股估值水平为参照系,平安A股2007年相对估值区间为56.05元-63.79元。
“市场能接受的价位在60元左右”,一位机构投资者在北京路演现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机构已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申购新股。如果平安A股发行价在40多元亦属正常,“市场在上涨,大家的预期都提高了。”
估值“混业”
相对于其他先行登陆A股的金融企业,平安的一大卖点在于“混业架构”。
据接近承销团的专业人士称,对平安A股的估值方法大致分两步进行,即首先计算金融公司部分,算出保险业务价值,然后再加上对其他业务估值。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价格的变量――这也是中国的资本市场首次对一家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估值的演练。
银河证券的估值清晰地体现出这一思路。银河证券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对综合类金融公司的价值可采用剩余收益折现模型和EVA(经济增加值)模型进行估值,基于折现率为10%,永续增长率为5%和股利分配率为30%的假设,对平安集团寿险业务估值为每股43.03元,产险业务估值为每股0.76元,银行业务的估值每股0.94元,合计为每股44.7元。基于谨慎和乐观情景假设的估值,分别为每股42元和53.80元――即估值区间上下限。
由于平安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一般认为在估值时需要打一定的折扣。对此,一位承销团人士称,平安集团的情况有所不同。普通控股公司只对子公司拥有一定的控制力,因此反映在价格上需要打折;平安集团则对下属保险、信托、证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的控制力,只是出于法律监管的原因,被迫进行分业经营。
其次,作为民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平安多元业务的增长本身就是卖点。“平安的故事,在于一个多元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未来的增长将是来自于银行、资产管理等几块。”平安的一位高管称。
在路演中,平安管理层亦反复描绘其未来利润增长的新图景:未来五年内,产寿险仍将是贡献高额增长的主要业务;未来三到十年,银行和投资将成为主要增长来源;未来5年到15年内,消费信贷、私人银行、新型健康险、年金、第三方资产管理/基金和新渠道,将成为增长的基石。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路演中表示,平安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综合平台的筹划,团队、管理则是从四年前开始准备。目前,平安的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是独立经营的,保险业务主要为其他业务提供客户资源。集团下的银行板块,并非由保险部门兼营,而是聘任具有数十年经验的银行家进行管理。目前平安银行仍是外资银行身份,业务受限;短期内,平安银行将与集团去年收购的深圳市商业银行合并,申请转为内资银行,以在深圳、上海和福建开展业务。
据《财经》记者了解,平安目前还在积极选择银行并购的对象。进入其视野的不仅包括此前传闻的深发展、光大银行,也包括昆明商业银行这样的城商行。这显示了平安急于建立起全国性银行网络的意图。
麦格理金融分析师克里斯艾森(Chris Esson)对《财经》记者表示,相较其他试水混业的企业,平安是先发行者,已初步具备规模。在发行A股后,公司充沛的现金和现有的寿险客户基础,将使之在理财等业务领域占得上风,有一些业务间已可做到交叉销售。瑞银的分析则认为,平安较好的多元化业务,将有助于减轻寿险保费周期性带来的影响。
不过在严格意义上,平安集团本质上仍是一个控股的概念,利用管理优势做不同业务。真正的混业经营,是指在风险控制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商业银行可以用自有资金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债券,或是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于旗下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等。但囿于现在的监管要求,这些目前还难获得突破。
对于金融控股、混业经营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未来更不可低估。花旗在1月底对中国寿险业的报告中指出,“平安控股公司希望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如此的雄心壮志伴随着不可忽视的执行风险。”
争锋人寿
作为保险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在两个月内接踵登陆A股市场。两者之间的对比,自然贯穿了平安A股的回归全程。
一般观点认为,平安A股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多元化、分散的股权结构、良好国际化管理团队和产品创新能力,因此目前在盈利能力上略胜一筹。一位澳州保险业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平安(寿险)的优势,在于其一直专注于高附加值产品。”瑞信亚洲金融机构分析师比尔斯泰西(Bill Stacey)亦对《财经》记者称:“如果更多地从业绩角度分析,平安比中国人寿更为出色。”
2004年、2005年及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26%、3.93%和2.64%,同期平安的投资收益率为3.6%、4.2%和4.6%(1月-9月)。银河证券认为,平安的投资资产配置较中国人寿激进;在资本市场活跃时期,平安的投资组合较好地分享了资本市场带来的丰厚收益,这表现为2006年上半年的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中国人寿。
平安寿险自2004年开始调整寿险产品结构,压缩边际贡献较低的银行产品,力拓个人期缴产品;期缴产品能带来较稳定收益,同时维持客户成本较低,因而赢利能力较强。银河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称,“平安寿险首年保费的期缴比重较中国人寿高,其期缴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申银万国在对平安的新股分析中亦指出,“中国平安的新业务边际价值贡献率超过中国人寿一倍左右。”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平安也多为市场推崇。在发行A股前,平安集团外资股东与员工持股比例分别到达总股本的19.9%及18.33%;发行A股后,平安集团股权将进一步分散化,原来持股近20%的第一大股东汇丰占股比将稀释至16.79%。
另一方面,中国人寿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首先,它以2006年底45.27%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平安(16.99%),保费收入是平安的近三倍。其次,作为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有比平安更雄厚的资源背景,在争夺投资项目等方面更有竞争力。2006年,中国人寿进行了多起引人瞩目的投资,包括参与中信证券、广发行、南方电网等,投资收益令业界艳羡。
同时,平安在一些硬性指标方面仍与中国人寿存在明显差距。中信建投报告认为,受国内现实条件制约,平安寿险在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偿付能力水平和消化历史遗留的高利率保单方面,比中国人寿面临更多的挑战(参见本期“200亿利差损挑战”)。
按这两家公司A股招股书,截至2006年9月,平安寿险部门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1%,而截止去年中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达 253%。
此外,“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平安在销售渠道上还处于劣势。”中信建投在对中国平安A的专题报告中指出,2006年9月末,平安寿险个人销售近20万人,团体保险销售代表1735人,银行保险销售网点24188个;中国人寿对应数据(截至2006年上半年)则为约64.8万人、约1.2万人和超过9万个。
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财产保险;车商业务;续保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国家加大了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且保险业的密度发展也得到长足进步,但是保险业的深度发展仍然有待进步,一直徘徊在3%。根据国务院对保险业的“新国十条”中的指示,到2020年其密度达到3500元,深度要达到5%,这对保险业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这意味着每年保费增长要达到15.5%,2020年保险业收入规模达到4.73万亿元。根据最新的2015年汽车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我国车辆销量超过2450万辆,保有量超过2.7亿辆,这给车险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据《2015-2020年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前景调查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稳步发展,财产保险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而在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车险所占比重最大,且由于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投保率不断提高。具体看来,自2005年开始,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逐年增加,2014年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4750亿元左右。但是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呈现出许多问题,例如客户信息真实性的问题、续保过程管理问题、续保责任机制建立的问题等。因此,理论界与企业实践界急需对此做深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归纳梳理影响车辆业务续保率的因素分析,着重于研究目前存在的续保困境,并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一、影响车商业务续保率的因素分析
续保率是指当年到期的客户中续保客户所占的比重。根据以往文献研究显示,续保率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对险种的价格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据研究发现续保率60%的公司保险价格要远远高于续保率90%的公司,如果续保率持续低靡,那么入保的消费者将会为续保率低买单;二是对保户的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客户资料不真实是车险续保率低的重要原因,车险入保存在只见客户资料和保费、不见客户本人的现象,因此很难将保户与资料相对应;三是对险种的赢利性具有重要影响,保险企业并不存在一个盈亏临界点,其赢利取决于保户的续保率,因此若续保率低靡,保险企业将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车险续保率的因素主要有六方面,一是车辆的出险次数,通常而言车辆的出现次数越多,续保率越低,根据平安保险统计显示,车辆出现次数超过3次,要按照1.3倍原价购买商业险;二是车辆品牌,据调查显示日系品牌的车主的续保率低于欧美系品牌的车主;三是车辆年龄,续保率与车辆年龄成反比关系;四是新车购买价格,目前车险的计算基础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汽车的现值进行计算,另一种是按照汽车的重置价进行计算;五是车辆的使用性质,营业车辆与非营业车辆间的续保率是不同的;六是续保销售渠道不同,续保率不同,通常车商渠道较其他渠道会更高。
二、财产保险公司车商业务续保困境
1.续保机制与续保管理困境
首先,财产保险公司在分析续保率时,首要解决的是公司是否有一个完善的续保机制?主要分为三步思考,一是续保中介渠道是否是影响续保率的重要因素,目前续保渠道主要有车商渠道、交叉渠道、电话渠道、银邮渠道等,这些渠道存在一个巨大弊端就是只能看到客户的资料和保费,却见不到客户本人,因此经常会出现“谁来做续保”、“客户在哪里”的问题;二是续保工作成效如何考核的困境,现在续保考核已经实现了下划至支公司,但是大部分企业仍然未实现下划至个别业务员,这样很难提升维护客户的目的;三是续保保单资源的分配,目前保单的维护主要由公司负责,不能持续的跟进,导致经常会出现“孤儿保单”现象出现。其次,目前保险企业仍然采用下发保单清单的模式进行续保,但是这种模式一是并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快捷化,二是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很难实时跟进续保进度,三是目前续保过程管理在实践中很难实施,没有体系化的过程管理支撑。
2.续保互联网化的困境
互联网是目前各行各业中努力适应和挑战的营运方式,同时它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困境所在。一是目前保险行业网络保险模式基本成型,2014年已经有63%的保险企业开始试水自己的电商平台,也有部分企业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例如腾讯与平安、人保与5173等,但是这些网络形式均具碎片化、简单化的特征,并不能很精准的抓住数据,实现产品创新;二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不断优化,但是现有保险企业的大趋势是将客户服务、产品研发、销售运营等实现外包,并没有获得提升自主获客的能力,实现全流程服务;三是由埃哲森在2014年对全球保险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保险用户对于互联网保险的接受程度远高于全球范围内用户的平均水平,这对保险业的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保险业的互联网模式起步较晚,线下形成的优势并不重视线上发展,缺乏线上续保个性化产品需求开发。
3.客户信息真实性困境
首先,客户信息真实性展开续保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保险业进行资料、保费与客户信息匹配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客户信息真实性问题仍然未解决,主要基于以下四点:一是续保渠道均是间接的,通过社会渠道获得客户准确信息具有一定难度;二是保险公司进行信息收集未实现系统化开展;三是保险业对客户信息的保护机制不完善;四是部分业务员未向保险业提供完整的客户信息。
三、财产保险公司车商业务续保的思考
1.构建续保管理模式
针对续保机制与管理困境,保险公司必须构建续保管理模式。首先,要引入保单生命周期与客户生命周期,在与客户签订第一单合同时,就要考虑续保问题,在车险保单生命周期内,要不断让固定的业务员与其接触,加深客户投保意向,以延长客户生命周期。其次,强化对续保的全流程管理,一是要明确续保经办人和续保任务,续保经办人要具有稳定性,续保任务的发起和分配必须有信息系统进行留存、记录和分配;二是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为客户提供更多多元化的服务,增加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了解度和认同度;三是实时监控续保进程,公司根据客户的持续反馈结果对保单进行流程监控,并对固定的业务员进行支援。再次,要进行脱保成因管理,公司必须对脱保成因进行档案管理,及时对其纠正和预防。最后,强化续保工作考核,着重于对其客户信息准确率、内设机构和分支机构的续保率等指标的考核,并将考核指标下划至理赔人员、出单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考核数据均来源于公司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并最终以其个人名义展示。
2.强化网络数据分析
首先,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保险业可以进一步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自动交易、自动承保、自动核保、自动报价,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提升理赔工作与客户服务的融合程度。车险领域,保费可能取决于具体的驾驶方式、地点、时间等,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车辆引入网络流量中,一是可以更便捷的为客户提供信息,二是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得客户的车辆使用信息,为续保奠定基础。其次,保险业可以围绕客户的行为偏好和潜在需求,以电商平台为内核,推行产品多元化、服务一体化、销售网络化建设,利用线上数据为线下客户服务,形成线上线下“两条腿”机制。最后,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全流程业务,全流程业务是提升渠道盈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的有力支撑,构建内部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全流程增值服务、保单配送和收费的考核标准,及时借助网络平台公布信息。
3.数据挖掘驱动下的车险续保流程
再造续保流程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领域,一是要准确了解用户的历史价值,预测续保概率,可以考虑利用CRISP-DM(跨行业数据挖掘标准流程)的数据挖掘方法为标准,通过车载网络设备的数据反馈,结合客户近几年的购买意愿、购买行为、理赔、承保等分析,预测用户的续保概率;二是传递用户体验,用户思维是社群思维,根据用户购买的不同产品、不同星级用户的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客户群,并建立客户群聊平台,这样体验可以通过用户间的沟通进行传递;三是必须找出产品服务的痛点,通过对客户的接触端梳理,发现客户对产品的客服、理赔、销售、营销、研发等多关键点的剖析,规范客户的接触频率、接触时间,并定期对客户体验进行评估、反馈。鉴于以上三个领域,流程再造就形成了了解用户-接触用户-传递体验的模式,其中了解用户包含了搜集用户资料、建立用户评级指标体系、选择数据挖掘方法、对用户进行分类、建立用户特征档案;接触用户包含了观察特征场景、调取用户资料和续保星级、结合场景和用户资料分析、选择适宜的续保方案;传递体验包含了销售时体验、构建社群、理赔体验、增值服务等。通过这样的流程梳理和流程再造,就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四、结语
保险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互联网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车商业务续保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如何提升续保率直接关系到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以往文献总结归纳发现,目前续保存在续保机制与续保管理困境、续保互联网化的困境、客户信息真实性困境。因此,笔者建议构建续保管理模式、强化网络数据分析、车险续保流程再造。但是限于篇幅,本文并不能详细阐释网络环境下的具体解决途径,期望后续研究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杨江源.保险公司如何在车险续保合作中确立引导地位[J].中国市场,2015(37):183-183.
[2]陈思明.论“互联网+”时代车险业务发展的新机遇[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29(5):40-44.
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3
现在,这种努力终于得到了回应。9月3日,保监会《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这意味着保险行业终于突破自1995年以来形成的政策门槛,但开闸后的洪水,就如是一头危险的野兽。
难受的低利率
内地保险公司涉足上述领域,非自今日始。1991年至1993年之间,保险公司就曾深度卷入当年火热一时的房地产投资之中。但随着一轮全国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保险资金遭遇重大损失。此次惨痛经验,促使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加以严格限定。
然而后来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表明,这些限定显得死板苛刻。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成功控制了高通胀后,依靠维持稳定的低利率政策,带来高速的资本积累和旺盛的投资热情,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低利率必然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资金过剩、流动性泛滥,僵硬的政策法规并不能阻止这一大势。此次保险资金拓展投资渠道,不过是这一规律的又一生动注脚而已。
十多年的禁入令,使得目前保险资金逾70%以上投向债券和定期存款这一固定收益类品种。尽管去年保监会调整债券投资政策,拓宽投资范围,增加了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无担保公司债等投资品种。但对其他收益颇丰的投资领域,仍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固定收益市场收益率,在自2008年以来的低利率环境下,已不可遏止地持续走低,甚至出现相对于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的倒挂情形。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5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0年年初的2.95%降到了2.5%左右。2010年上半年,受资本债券市场低迷影响,中国保险资产平均投资收益率从2009年上半年的3.44%降到1.93%,不仅低于同期CPI,甚至低于同期存款利率。
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显示,按照年35%的保费增速和70%的积累率,2010年保险业投资资金将增加10500亿元;按债券平均投资周期5年计,有3200亿元保险资金购买的债券到期,需要再投资。但是年内符合保险公司投资要求的中长期债券并不多,使得当前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难度加大,保险资产面临低效配置和错配。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此前曾表示,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只能投资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基金,范围太小,希望能够创造条件扩大投资范围。
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近期亦表示:全行业的保费收入虽然很大,但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提供的保障并不高,保费收入和保障水平之间还很不匹配。“这说明保险业在产品开发方面存在问题。”
面对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的局面,寻找收益率“足够高、足够长、足够稳”的投资渠道,对于支撑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迫切。这种给金融机构提供正向激励体系的必要性,也已弥漫在当下寻求经济复苏的世界。
为缓解投资压力,中国保监会2010年7月放开了险资利率互换业务,还调整了保险的投资比例。权益类投资占比从20%上升至25%,股票和股票型基金10%的比例限额被“打通”,二者总占比仍为20%。
国泰君安保险业分析师彭永刚表示,两条渠道的开闸给保险资金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不动产的投资收益率能达到7%-8%,明显高于股市和债市。上述办法的出台,表明监管部门意识到,保险资金对投资渠道的需求强烈,拓宽保险资金运作渠道势在必行。同时,上述办法的出台,可能只是保险业投资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后续动作仍将继续。
与中小企业的距离
对于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开闸,乐观人士认为,这将形成政府和保险公司、被投资企业多赢的局面。
所谓股权投资,是向成长中的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大约20%的少数股权,然后帮助其实现成功上市。
与全球私募股权投资的低迷相反,中国内地正处在一场股权投资的疯狂游戏中。据《亚洲直接投资评论》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投资于中国的私募股权资金额位列亚太区首位,人民币结算的私募股权投资额增长迅猛。迄今为止,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已累计募集资金91.3亿美元,占所有面向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总额的77%。
这场游戏的玩家包括国有企业和私企,以及为数众多的外资基金。保险行业则是刚刚加入的新手。
亚洲私募股权研究中心总经理KathleenNg表示,中国政府将私募股权投资视为中小企业的一个融资渠道。在政府看来,大部分资本市场的机构将注意力放在证券市场上,这对调整产业结构没多大帮助,怎么诱导其进入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领域才是要义所在。
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4
(一)用足用活信贷政策。准确把握和科学执行国家稳键货币政策,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节奏,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全市贷款投放要力争实现“三个高于”目标,即全市贷款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于上年;努力整合全市金融资源,建立银行间协调机制,统筹各家银行的信贷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的运用,调整各金融机构资产摆布,为继续保持银行对企业的稳定支持拓展空间;面对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带来信贷环境趋紧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着力推动在宜金融机构做好全年信贷计划,做好与其上级行的沟通联系,通过积极组织存款、从市场融入资金和向上争取信贷规模等方式,确保信贷投入的适度增长,保持信贷投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继续实施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年度综合评价制度,提高辖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动性。
(二)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重点支持现有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升级,配合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符合新增投资投向、正在报批或需要继续完善新开工条件的项目,积极做好信贷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积极支持化工、电力、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宜昌支柱产业升级换代,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旅游文化、仓储物流等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信贷覆盖范围,推动建立活跃的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个人住房信贷结构,重点满足城镇居民中小户型居住需求,加大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安居工程项目的信贷支持。
(三)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密切跟踪了解全市重点项目的变化及投资决策进展情况,适时开展辅导,做实资本金,完善有关审批手续,满足信贷条件,确保信贷资金与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对接。力争在重点项目的各阶段做到早贷、快贷、贷好”集中抓好项目贷款到账率;建立重点项目贷款月度统计督查制,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信贷资金专项调度会议,加强项目资金跟踪与对接,促进项目资金需求尽快得到满足。
(四)多管齐下强化服务。采取大型的综合签约和支柱产业、文化知识产权、农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特色签约模式,力争全年签约融资额较年有较大的增长;完善银企签约信贷资金投入落实机制,促进银行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快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做好金融服务网建设的考察、方案制定、报批和筹组工作,使其尽快成网,成为便捷银企合作的网上红娘”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增加银行专门服务中小企业机构数量;建立银行机构内部支持中小企业的工作考核机制,对全市银行机构在专营机构设置、贷款规模、增速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采取适当的激励和补助措施,调动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抵、质押方式缓解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问题;引导银行、保险、担保机构深化合作,健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覆盖面,加大对“外向型”企业支持力度。
(五)建立支农长效机制。重点支持涉农公益事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和推进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置营业网点;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土地经营权、林权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抵、质押贷款规模,建立农业保险和小额贷款互动机制,努力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二、切实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六)多措并举。支持资金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和政府各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支持促成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集合票据等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跨过上市筹资的周期障碍,尽快解决企业发展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和中小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并鼓励企业利用政策发起各种直接融资。
(七)强化目标责任。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契机,进一步落实上市扶持政策,加大企业上市力度,积极推进我市企业在中小版、创业版上市,引导合适企业自愿赴境外上市,鼓励企业借壳上市。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对县(市、区)及各部门分解目标考核任务,并纳入年度考核加分指标。加快推进市重点企业上市工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努力营造环境和条件,助推成熟企业尽快上市。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实现“123目标,力争年实现1家企业成功上市,2家企业进入报备辅导期,3家企业完成报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年进入上市辅导期。密切与投资资金合作,支持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发展。定期开展对企业上市工作的检查,认真查找企业上市工作中存在问题,协调各部门逐一解决,细化时间表并实行倒计时管理。
(八)统筹协调。积极支持和促进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定向增发等多种方式进行再融资;积极推动绩优上市公司的优化重组,为上市公司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行业调整、产业整合或跨行业的收购兼并提供必要支持。
三、切实强化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
(九)强化协调沟通。根据行业特点和保险业当年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合理设定考评指标和考评方法,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对保险业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创新服务,充实和完善《宜昌市保险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保险与工商、劳动保障、公安、农业、交通、建设、教育、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保险专题会议,就如何支持保险业发展、解决保险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和协调。
(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三农保险品种;推动泥石流等防灾险种;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发挥保险业在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十一)强化行业协调管理。完善现行体制下保险协会自律体系,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辅助监管职能。一是加强企业指导与服务,着力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防范化解风险;二是不断加强行业自律监督,避免同行业恶性竞争,确保企业经营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三是督促保险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十二)强化宣传和引导。加大保险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加深对保险保障必要性的认识,强化社会忧患意识和规避风险意识,切实将对保险业舆论引导、环境打造摆上议事日程;着力推动保险业新形象的塑造,引导企业改进宣传方式,做好重大灾害和特大事故快速理赔案例的跟踪宣传,着力提升保险业公信度和行业信誉,协调市内各新闻媒体做好对保险业的宣传。
四、切实培育壮大金融市场主体。
(十三)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宣传推介宜昌,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总部的联系,争取有关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做好金融机构引进工作,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宜设立分行,努力把宜昌建设成金融机构的聚集区。通过走访总部等方式,积极配合支持中信、光大、华夏、广发等股份制银行在宜开展设行的前期调研工作,力争年内有2家股份制银行来宜设立分行。
(十四)全力推进农信社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增资扩股,化解不良贷款,全力支持农信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改革组建工作,力争年内实现3至4家农村商业银行通过银监会审核并挂牌营业。
(十五)积极筹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财务公司。引入更多银行机构来宜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全年力争新设立2家村镇银行。积极为民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指导,鼓励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资金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年内增设2家小额贷款公司。积极筹建宜化财务公司和三峡财务公司湖北分公司。积极引导证券公司在全市合理布局营业网点,扩大覆盖面,开展创新业务,不断拓展业务规模。
五、切实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十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惩戒机制。力促地方经济大发展”竞赛活动,着力开展“四大信用工程”建设,组织开展A级信用企业培植活动,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发展态势较好、准备创建A级企业的名单,各金融机构要根据提供的名单制定本行培植计划,并拿出具体培育措施,指导和支持企业按照A级信用企业评定标准开展创建;加强财政、劳动就业、担保机构和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大幅度提高信用社区创建比例;发挥信用社区金融服务作用,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对信用社区组织复审;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清收力度,加强乡镇、村组集体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清收,督促落实债权债务关系,坚决打击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行为,推动信用乡镇建设向纵深发展;由于全省信用市州县大幅压缩名额,必须强化责任制,确保宜昌市和辖内9县市区全部进入省“金融信用市州县”努力实现在全省“保三争二”目标。
(十七)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通过各种平台向金融机构传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沟通情况,解决问题;联系市公、检、法,搞好金融业法律咨询服务,保证正当权益,预防金融犯罪,确保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加强金融宣传,与三峡日报、三峡晚报、市广电总台等新闻媒体全面合作,开辟专栏,宣传金融工作和金融产品,建立失信行为惩戒联动机制,对不讲信用、逃赖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进行惩处;开展金融系统文明单位、优秀员工评选活动;适时举办金融高层论坛,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八)强化金融业运行分析调研和行业自律。加强对金融业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每季形成金融运行分析报告;及时针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考察、调研,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协会,扶持银行业协会和保险行业协会发挥好职能,规划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内部竞争行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加强行业自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行业公信力,打造行业良好社会形象。
六、切实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5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著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金融财税;中小企业;“走出去”
在全球经济复苏延缓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从事境外投资活动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1月,我国境外投资主体共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在全球投资并购活动衰退的前提下,中国境外投资逆势大幅增长,中国企业在恰当时间点抓住了“走出去”的时机。恰逢此时,党的“十”不失时机的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争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同时明确要求,“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但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急需国内配套政策助力,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的支持。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投资金额在220万美元以下,其中一半以上在100万美元以下。从境外投资项目个数来看,中小企业实施的中小型项目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应引起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企业走出去面临着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两大类风险,就经济风险而言,其中的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汇率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等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空间和融资渠道。为此,笔者从中小企业当下面临的金融财税政策生态和考虑实施积极的金融财税政策分散和化解上述几种风险的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建议设想,希冀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走的更加稳健。
我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低,金融尚不具备为中小项目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的意识和能力,分散和化解风险的分担机制欠缺。
一是我国的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低,难以提供有效的融资业务和咨询服务,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1年底,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设立6家海外银行,参股2家境外机构;5家大型商业银行设立105家海外机构,收购(或)参股10家家海外机构;8家中小商业银行设立14家海外机构,2家中小银行收购(或)参股5家境外机构。银行海外布局的广度和布局速度明显滞后,海外银行机构总资产占比仅在4%左右。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依然有限,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不匹配,滞后于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银行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正不失时机的开拓中小企业境外投资业务,争取业务先机。
二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融资渠道狭窄,金融服务渠道少,境外融资困难重重。中资背景的证券公司极少有参与海外企业投融资经营活动的。信托投资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更是鲜有涉足境外投资项目的。保险公司的情况更是如此,除了政策性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国内的其他大型保险公司如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很少介入海外保险业务。一方面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很大的业务拓展空间,尚需积极发展海外金融业务,形成海外金融服务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境外投资项目亟待金融机构分散风险和提供金融支持保驾护航。
国内涉及海外保险法规和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是当中小企业面临风险时无法有效分散和化解风险的制度机制缺失。
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国家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和机制,2009年新修订的《保险法》也没有涉及境外投资保险。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尚处在自行试水的“无政府状态”中。建立国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家性质而非私人非民间保险保障,提供强制或意愿国家保险保障,对于企业走出去分散和化解风险至关重要。
我国尚未建立境外投资国家税务优惠、商务激励、财政贴息和境外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国家层面的综合激励和支持措施缺位。
国家对于境内投资主体的境外投资活动没有相应的税务优惠,对于税收敏感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希望税务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税收减免,希望能以境外投资总额为基数减免或退还相应的税款,支持并提高企业现金比率,增强流动性,应对投资对现金流量的较高需求。
各地商务部门在支持中小企业境外投资活动中,做法各不相同。部分地区的商务部门对境外投资企业有一定金额的激励,但是金额十分有限,其中的中小项目占的比列较小,尚不足已形成分散风险效应。相对于招商引资“引进来”,对“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严重失衡。
我国尚未针对中小企业境外投资建立财政贷款贴息和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财政贷款贴息和财政风险补偿相对于商业贷款、保险等商业行为具有无偿性质。国家层面的综合激励和支持措施,对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和化解风险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经实施财政贷款贴息和财政风险补偿的发达国家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可能。
商务审批、外汇管理和国内银行汇兑环节繁琐,行政效能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行政成本,牵制了“走出去”的步伐。
中小企业要办理境外投资,首先,需要到当地商务部门提交申请,按照本级商务部门的规模权限经审核后,报国家商务部批准并核发《境外投资批准证书》,再回到本级商务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最后,到外汇管理部门申请境外投资企业外汇登记,经登记后核准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汇兑手续。在外汇管制下,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项目贷款受比例限制,投资款汇兑受目的地限制等。
我国尚没建立境外投资目的地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和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对于中小企业投资活动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活动中,不论是前期、期中还是后续营运,对投资目的地的金融体系、税收体系、双边贸易、双边经济合作和总体风险评估的把控,关乎投资的成败。中小企业的总体实力相对较弱,要全面的了解投资牵涉的方方面面,实力和精力勉为其难,力不从心甚至是鞭长莫及,这方面的欠缺正是,众多中小企业“走出去”时不免步履蹒跚的症结所在,而这也是它们期盼和必须具备的必要基础条件。当下我国尚没有建立境外投资目的地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和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让人欣慰的是国内一些单位已经意识到当下存在的缺憾,并身体力行做出了努力和尝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就不定期的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其中较全面的介绍和披露了有关的投资与经贸风险,并依据当前总体形势的分析和评估,对投资目的地国和地区给出了参考评级。《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对企业了解和分析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管道。
鉴于中小企业当下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政府需制定金融财政税收政策,优化财政金融环境,分散和化解风险。
首先,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银行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提高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积极扩展创新经营范围,“走出去”试水蓝海,实现由“陆地银行”向“蓝海银行”的转型。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作为金融业准入监管部门应松绑银行业国际化布局限制,统筹银行业“走出去”总体规划,推动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进程。据研究,一国银行业海外分支的布局和分布数量与一国境外投资规模数量正相关度极高。随着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中小型投资项目,才能获得可靠的、全方位、个性化和一站式的金融服务,银行业才能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发挥旗舰作用,引领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博浪“蓝海”。
发挥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类公司等)特有的金融功能,拓展境外投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方案和可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鼓励它们开发诸如过桥贷款、发行垃圾债券、各种票据交换技术、杠杆收购技术等金融产品。
推动设立海外投资发展基金,引导和支持成立面向海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帮助境外投资企业上市,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债务与股权融资工具,为境外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一条龙服务。
尽早修订《保险法》,从法律层面规范政府监管部门,金融保险业对境外投资活动的保险责任、义务和各自业务范围。进一步强化政策性保险公司对境外投资企业提供海外投资风险保(下转第74页)(上接第70页)险的机制建设。
政府财政应研究设立中小企业境外投资激励基金、中小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分散基金从财政层面激励和化解风险。税务部门经顺应中小企业期盼,依照境外投资总额及时减免相关税收或者返还。提高中小企业现金流量,降低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