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1

一、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即针对畜牧业生产经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统计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系统地监测评估,形成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工作成果,从而分析现象并预测其规律。山西省原平市畜牧业各项指标持续排在忻州市前列,作为全省11个“生猪养殖大县”和20个“养羊重点县”的成员,发展任务艰巨,加强统计监测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如果对发展的底数不清,数据不准,趋势不明,就很难做到客观分析和把握形势,更难实现超前谋划、跨越发展。因此,畜牧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统计监测工作的管理,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当前,在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的情况下,统计监测工作滞后于产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时效性差、准确性低,与分析预警需要相差甚远,统计监测工作机制不顺畅,统计员队伍建设十分薄弱,缺乏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协作机制等方面。这些问题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极不适应。作为畜牧部门,要着眼大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统计监测工作的紧迫感。应对新情况、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必须转变观念,把行业统计监测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建设完备的工作体系,努力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做到情况清楚,决策有据。统计监测工作基本任务是:对畜牧业生产及相关主要环节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为各级部门掌握畜产品生产基本情况提供依据。

二、切实做好数据采集上报

各单位按照层层分工、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要求,做好统计监测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加强检查监督,保证数据的及时汇总和上报,努力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市直各单位、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要明确责任,理清思路。针对畜牧业统计监测流动性强、不确定因素多、工作量较大、统计口径难于统一的特殊性,要明确专人承担各项统计监测工作;理顺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熟悉畜禽生产情况的优势,认真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1.提高统计员业务水平,保证队伍稳定,避免频繁变动。

一是要求基层统计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热爱统计,爱岗敬业,熟悉农村,并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二是要对数据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并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水平,对各种统计报表熟悉,对各种指标有较高的理解能力。三是要求基层统计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调查经验,为后期管理和正常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努力,实现统计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做工作时,要把握好调查时期,及时统计,按时上报,不缺项、不漏报;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强化制度建设。

认真执行统计监测报表制度。一是建立多级审核制度。专业人员层层把关,形成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数据审核力度。二是制定主要畜牧业统计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规范主畜禽统计监测工作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管理。三是建立下乡访户制度。专业人员访户建立登记记录制度,对记账质量较差、上报数据质量问题较多的调查对象,重点走访。

3.提高统计监测能力。

一是组织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按照国家调查制度开展工作,完善调查网点和调查对象名录库的建设,提高完成调查任务的工作能力。加强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统计监测报表的内容范围、指标标准、计算和填报方法,确保统计监测质量。二是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活动,观察养殖生产情况,掌握了解畜禽养殖知识,与养殖户沟通感情、了解养殖情况、市场动态等信息。三是组织基层统计员认真学习制度方案,利用业务培训会、实地检查、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基层统计员业务技能,提升调查工作水平。

4.加强与统计、调查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按照“共同调查、共同审定、信息共享”的原则做好畜牧业监测统计工作。一方面及时提供主要畜禽生产规模户及经营单位名单,主动配合统计部门和调查队入场户、入单位调查,摸清监测统计区域内底数;另一方面,在监测统计数据上报前,执行与统计部门、调查队会商制度,保证上报的统计数据协调连贯。统筹各方力量,形成行业共识。动员各方面力量,多跑动,多宣传,多交流,多沟通,争取多配合,多支持,形成行政、事业部门密切协作局面,促进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三、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和研究分析

要加强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坚持依法统计、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原则,加强对报表数据的分析评估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组织力量深入养殖场户、经营单位、畜产品交易场所等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收集第一手生产信息资料,为准确把握畜禽生产形势提供可靠依据。要认真跟踪研究分析生产形势,及时跟踪政策的落实情况,通过开展基层调研全面了解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发挥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调研和会商,对主要畜产品生产情况和变化情况要做到数据准、底数清、趋势明。同时,要准确反映热点、重点问题,及时报告生产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各地在建设现代畜牧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国家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科学引导养殖户和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避免生产大起大落,稳定市场供应。

四、统计监测中的常见问题

1.报表时间要求。

报表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报,绝不允许延误,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报表,先电话上报数据,事后必须补报。

2.表中的逻辑关系和平衡关系。

要保持逻辑平衡,这是报表的最起码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核实。既要符合逻辑,又不能违背客观现实。

3.数据的衔接。

要了解把握畜禽生产趋势,指标数据不光与去年同期做比较,季报同时应当与上季做比较。严格禁止出现数据奇高奇低,上下大幅波动现象而无任何实际原因为支撑。加强指标同比、环比的对比,对一些变动较大或背离当前生产形势数据,应该认真核实,确保无误,并做详细说明。

4.分清指标。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livestock industry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duction information statistical work, and onl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effectively,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information statistics, and can provide higher quality dat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duction information statistic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information statistics.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改善措施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information statistics;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26.3;F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57-03

0 引言

在我国的农业体系中,畜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的畜产品是人们最主要的副食品,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信息统计工作能蚣笆庇行У胤从吵鲂竽烈档纳产现状,只有提高生产信息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才能使其在畜牧业的发展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1 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信息统计的数据质量不高

一般情况下,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都是由基层单位完成的,这些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通常由村委会人员统计,这些人员需要同时负责多方面信息的统计与报表工作,这些工作过于繁杂,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畜牧业生产信息的统计工作。与此同时,这些单位中的人动相对频繁,有的工作人员刚刚熟练这些信息的统计工作,就可能因人动离开这个职位,更换其他统计人员。此外,由于畜牧业统计的过程过于复杂,一些养殖户对畜牧业统计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考虑到自身利益的原因而隐瞒自家养殖情况,严重阻碍了生产信息统计工作的进行。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中的数据质量不高的情况。

1.2 基层统计与动监部门统计间存在较大差异

基层统计人员是政府开展畜牧业统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这些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是影响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在进行信息统计时,大多数的基层统计员会通过防疫员来获得春季防疫和秋季防疫等入户调查的资料,但是,防疫调查与生产信息统计无论在调查目的,时间节点以及统计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畜牧业生产的周期性也会对信息统计的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经常会出现基层统计与动监部门统计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1.3 畜牧产业周期性强,养殖户多变数,名录统计不能随时跟进

在目前的畜禽监测调查中,一般是根据不同品种的畜禽养殖规模为临界点的,在每年的年底阶段,都要通过摸底调查来确定生产经营单位与畜禽规模户名录,在确定这个名单后,这些单位将成为年度内的固定观测对象,不会发生变化,并且需要对他们的生产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查。由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仅凭在年底阶段对存栏量进行调查的结果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全年的生产信息。对于这个年度都有较大养殖量的养殖户而言,在年底进行调查并不能达到切割点,就不会被列入养殖户的名录。所以,这种确定养殖户名录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局限性,会造成养殖户名录不全面的现象。

1.4 搜集调查指标的难度较高

首先,在畜禽监测每年的报告中,会出现这一年因患病而死亡的畜禽数量,如果养殖户与生产经营单位已经对这些死亡的畜禽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就能够如实上报死亡数量,但是,如果没有做好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就会出现瞒报的情况,导致死亡数量难以搜集。其次,监测报告中还会有购买饲料量等数据,在调查过程中,大型的养殖单位由于有自己的会计部门,可以将账面上的实际数据申报给调查人员,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较高。但是,如果养殖户没有自己的会计人员,就只能以其口头申报的数量为准,这些数据没有书面的记录可供查询,只是凭借记忆申报,数据准确性较低。此外,在调查数据时,还会出现随意填报的现象,导致一些数据根本不符合逻辑,数据真实性较低。

2 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改善措施

2.1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保证数据质量

为了保证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数据的质量,必须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为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建立专业能力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信息统计队伍。其次,对统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高统计队伍整体工作能力。最后,增加宣传途径,提高宣传力度。基层统计单位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知识讲座、悬挂横幅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的宣传工作,明确调查制度与统计工作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调查对象的觉悟与积极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2 完善信息统计制度

基层的动监所能够掌握其辖区内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能够掌握养殖户的防疫入户调查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将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工作交由防疫单位进行统计,并将统计后的信息数据通过上报提交给基层动监所,而核实到户的底册,则可以交给村委会保管,并由动监所与统计单位联合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与评估,审核完成后则需向上级统计部门提交报表。这种做法可以提高畜牧业生产信息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做到有据可查。

2.3 完善养殖户名录

畜牧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的规律,目前通过检测获得的养殖户名录主要是由在每年的年底阶段对养殖户进行调查而确定的,如果在这一时间段,养殖户恰好没有达到切割点,那么这一养殖户就不会出现在名录内,导致名录不完全。为了改善这种状态,在进行调查时综合统计养殖户全年的规模与养殖数量,同时参考年底阶段存栏数量确定名录,使名录的确定方法更加合理。

2.4 规范统计基础台帐,努力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建立起“农村牧区住户基本情况台帐”,重点保存好夏季普查台帐、农业普查台帐。这些基础台帐要同时建立在镇和各村,以便镇村两级能及时、准确掌握农村的基本情况。这些工作将充分显现它的优越性,在一些专题调查和临时性调查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5 加强统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做好统计工作,队伍是关键。只有提高基层统计员业务素质,保证基层统计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严密性,才能保证统计基础源头数据的质量,才能促进统计工作朝着“快、精、准”的目标不断迈进。为此2011年我们将在旗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乡镇统计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2.6 促进保险政策实施,提高调查方案的有效性

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实施保险政策,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保险政策不仅可以规避畜牧业生产中的风险,减低经济损失,而且能够促进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防止因病死畜禽引起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还有利于调查对畜禽死亡数量的统计,提高数据有效性。对于调查时饲料数量等信息搜集难度较大的问题,必须全面了解养殖户与经营单位的具w情况,通过网络的形式对规模较大的养殖户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其他养殖户可通过记账形式进行采集,并保证这些养殖户每天的收支信息都要登记入账,定期收取帐页,数据经核实后由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汇总录入,产生最终形式的报表。这种记账形式的数据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的工作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补贴,提高他们配合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基层统计部门还需要运用信息统计相关知识,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向上级提交生产信息的分析报告,为领导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 案例分析

我国北方某村镇畜牧站在党委、政府及农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立足实际,注重调查研究,通过各乡镇统计助理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农牧业统计工作,且未出现养殖户漏记、统计信息不全的问题。

3.1 提前部署,灵活应对养殖户的变化,及时跟进生产统计工作

畜牧站在3月28日召开了春季动物防疫专题会议,就今年的春防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全镇春防工作从4月初开始,力争在4月20日前全面完成春防普注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及鸡新城疫、 羊痘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要健全和规范免疫档案,免疫动物的标识率要达到100%。

3.2 按时完成全年畜牧生产统计数据

畜禽产品价格监测工作、月、季固定统计报表以及上级安排的各种临时报表。培训乡镇畜牧统计信息员2次。畜牧公共信息平台运转正常,按时完成全县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小区等信息的报送工作。作为一名敬职敬业的优秀统计员,谭冬梅在县畜牧兽医局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州被评为优秀统计员。

3.3 基于准确的统计数据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全年能繁母猪头投保33394头;投保金额400728元;保险赔付143头,赔付金额75950元。投放救灾贴息贷款633笔,投放资金2643万元。

3.4 继续加强畜牧统计监测工作

2013年,该区继续作为农业部生猪、蛋鸡、肉牛生产定点统计监测站,我们本着“为行业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为基层养殖者提供信息指导”的原则,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基层畜禽监测统计员进行了培训,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了核实,并做到及时准确上报,为各级政府和权威部门的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的生产信息统计工作是判断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统计工作水平,保证信息统计质量,才能够促进畜牧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美.关于乡镇畜牧业统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2]岳潇.畜牧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3]冯颖.对加强和完善畜牧业统计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9).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3

一、工作基本情况

进行系统预防3个部门、行业,共进行个案预防6件。进行工程专项预防1次,开展法律宣传4次,省院预防专栏发表简报、信息2篇。进行预防调查5次,开展预防调研3次,预防调研报告被县委转发2篇,发检察建议7份,率先在全省引入惩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深入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工作。按照省院《省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部署。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实施方案》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授课内容,认真编写了培训材料,共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法制培训2次,共培训农村基层组织干部200余人,占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人数的98今年年初,院又配合县组织部、纪检委、农委、司法局等部门,对新选举上的村级“三职”干部,进行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抓住农业设施、水利设施、畜牧业投入、交通建筑业、新农村合作医疗投入五条主线,同时我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围绕资金的来源、支出、用途进行全程预防,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今年月份,针对群众反映的打抗旱井上级配发的喷灌设备,被水利站工作人员私自收费,涉嫌贪污的线索,配合反贪部门进行了案件初查,并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县水务部门及相关乡镇发出检察建议,提出具体预防措施。

(二)积极开展个案预防工作。对自侦部门所立的案件。并结合案件的不同性质,从发案的原因、特点,认真进行分析犯罪的起因,从中探索发案的规律,找出预防的对策。如:年月份,查处的县林业局某干部涉嫌一案,由于这位干部在年至年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对乡镇上报的不符合国务院颁发的退耕还林管理条例》协议没有进行认真审查,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违规发放补助金,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80余万元。对此案进行预防时,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工作不尽职,相关领导对所管辖的部门工作情况掌握的不够详细及对相关职权部门缺乏监督措施,及时下发检察建议书,建议他应从加强具体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意识等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认真开展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工作。院积极对由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并向劳动部门报告。四是对拔付工程款情况进行公示,并向财政局报告。五是对工程质量情况、标准、等级进行公示。此项工作现正在进行中。

(四)着力开展系统预防工作。以国税、教育和采油十厂系统等部门为系统预防工作重点。设立了预警机制,注意通过开展预防工作,发现或提供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年初,县国税局和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

(五)积极探索职务犯罪工作新途径。为了更好的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年,院就把尝试运行惩防体一体化工作机制作为一项创新工作来抓,今年年初,院派人到区人民检察院,学习他预防工作经验。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惩防一体化工作实施办法》把预防、控申、反贪、反渎职四个部门做为一个整体,工作中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相服务,共同发展,这一做法,有力的推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省、市院两级预防部门的领导两次专门到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准备在全省推广,现经验材料已经完成,并上报省、市院,已被市院做为经验在全市进行了交流介绍。

三、工作中存在问题

只是国税、教育等几个系统进行了预防工作,一是行政执法领域的工作开展的辐射面不够宽。对于工商、国土资源、交通、技术监督、林业等行政执法的职务犯罪易发部门,还没有开展预防工作。二是预防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有些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调研分析报告的理论深度还有待于提高。三是法制宣讲方式单一,还是停留在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上,预防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4

1 系统概述

农业气象观测与软件操作基数统计程序(A}uMORevie司基于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AgMODOS V1.6)运行环境及系统参数、数据库、组件等资源开发的县级观测台站业务运行模块,实现业务观测人员及台站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基数和进行测报系统软件操作基数的统计,提供月度、年度分析报告,供台站与省级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评估使用。

2 基数统计技术方案

2.1 统计原则

①依托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A}MO-DOS),对其各数据库中出现的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和畜牧气象逐项观测项目分类统计其出现次数,并按其操作人员分别对应统计到“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表”和“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表”。②根据《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和《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办法》评分标准,对“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表”和“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表”中出现的甸个项目下甸个观测员的观测次数进行基数统计(基数合计=基数标准X观测次数),最后统计出本站观测次数和基数合计。③观测基数按月或年基数统计设置。

2.2 设计方案

2.2.1 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设计。

2.2.1.1 作物生育状况观测。发育期、生长状况评定、植株密度、产量因素、生长高度、产量结构分析、田间取样、地段实产、地段说明、田间工作记载、农业气象灾害观测、大范围灾害调查、植株叶面积分析、灌浆速度、植株干物质重量、农业气象条件鉴定、大田生育状况调查项目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

绘制观测地段综合平面示意图,绘制观测地段分区、各测点分布示意图,由于不在测报业务软件(AgMODOS )中出现,无法由系统自动读取,采用人工交互方式实现基数统计。

特殊情况:出现“分孽盛期”“有效分孽终止期”“开花盛期”“吐絮盛期”时,分别统计10个基数。一种作物的某一个发育期只统计一个生长状况评定3个基数,但盛期、末期也进行了生长状况评定的,不再进行基数统计,属错误信息。旬末的“未”统计3个基数,但旬末以外的“未”不统计基数(发育期间隔时间较长进行巡视观测的“未”统计3个基数)。产量结构,同类作物按分析的项目数量统计基数,每个小项目计8个基数(如小穗数、不孕小穗数),1份作物报表仅统计1次产量结构分析基数,具体基数数量由作物决定困,稻类80、麦类72、玉米64、高粱40、谷子48、甘薯48、马铃薯40、棉花88、大豆64、油菜48、花生64、芝麻48、向日葵56、甘蔗40、甜菜24、烟草40,竺麻32、黄麻32、红麻32、亚麻(油用、纤维用)32。产量结构分析单项不统计基数。

2.2.1.2 土壤水分观测。土壤水分测定、干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冻结解冻、渗透深度、土壤水分变化评述、地段说明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土壤容重测定、凋萎湿度测定、田间持水量测定、土壤剖面登记由于不在测报业务软件(AgMODOS)中出现,无法由系统自动读取,采用人工交互方式实现基数统计。

2.2.1.3 自然物候观测。气象水文现象、气象水文现象分项、木本植物物候、草本植物物候、候鸟昆虫两栖类动物始见绝见始鸣终鸣、植物地理环境、物候分析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

2.2.1.4 畜牧气象观测。牧草发育期、旬末发育期巡视、牧草生长高度、草层高度、再生草草层高度、采食度评价、草层状况评价、家畜采食率概算、灌木半灌木密度、灌木半灌木覆盖度、牧草分种产量、再生草产量、灌木分种产量、牧草灾害、牧草大范围灾害调查、畜群基本情况调查、家畜揭羊重调查、家畜膘情等级调查、家畜灾害观测、家畜大范围灾情调查、牧事活动调查、牧草影响评述、家畜影响评述、观测地段及放牧场说明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

2.2.2 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基数统计设计。

2.2.2.1 作物生育状况观测。发育期、植株密度、植株密度基准测量、产量因素、生长高度、产量结构分析、产量结构分析单项、田间工作记载、农业气象灾害观测、农业气象灾害调查、植株叶面积测定、植株叶面积分析、灌浆速度、植株干物质重量、农业气象条件鉴定、大田生育状况基本情况、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地段说明、纪要按照《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生长状况评定不单独统计基数。

2.2.2.2 土壤水分观测。土壤水分测定、土壤水分分析、干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冻结解冻、降水记录、灌溉记录、渗透记录、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常数、土壤水分变化评述、地段说明、纪要按照《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

2.2.2.3 自然物候观测。气象水文现象、气象水文现象分项、木本植物物候、草本植物物候、候鸟昆虫两栖类动物物候、植物地理环境、物候分析、重要事项记载、植株受害情况按照《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

2.2.2.4 畜牧气象观测。牧草发育期、牧草生长高度、草层高度、再生草草层高度、覆盖度草层采食状况、灌木半灌木密度、灌木半灌木覆盖度、牧草分种产量、灌木分种产量、牧草灾害、群畜基本情况调查、家畜揭羊重调查、家畜膘情等级调查、家畜灾害观测、牧事活动调查、牧草影响评述、家畜影响评述、观测地段及放牧场说明、纪要按照《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应用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基数统计标准,对各对应数据库中出现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并输出到“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基数统计表”各观测员名下。

3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3.1 功能需求

实现用户登入控制、进行农业气象观测与软件基数的统计,输出个人和全站基数统计年、月度报表。系统功能菜单由用户、基数统计、基数报表管理3个业务模块和格式、视图、帮助3个系统辅助模块,其详细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3.2 关键技术

农业气象观测基数和软件操作基数的统计是基于业务人员实时录入与分析的各类观测资料,结合业务质量考核办法规定的计分规则,实现对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畜牧气象四大类观测项目以及若干个分项目观测内容及其通过测报系统软件采集操作所取得的业务基数分数,并分配到不同观测人员、操作人员和不同时间段内完成的基数分数,基数分析统计流程如图2所示。

在基数分析统计中,基于SQL查询命令的基数分析过程(P_ BaseAna卜1S)是实现观测资料和软件操作的核心技术。它主要由分析字段列表、数据表、字段列表、附加条件等4项参数控制。

P_ BaseAnalysi、过程代码:

Select分析字段列表

From数据表t1

  Where t1 .i<1 in

(Select ui<l

  From

( Select字段列表,min(id) as uid

From数据表

Where附加条件

Group by字段列表)

3.3 功能模块

实现用户登录,通过系统主菜单上提供的“基数分析”项目,选择年度分析该台站某观测记录簿发生的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基数和农业气象观测基数,再通过“基数统计”项目,完成该台站某月或某年发生的农业气象测报软件基数和农业气象观测基数统计(图3一4)。

4 结论与讨论

农业气象观测与软件操作基数系统(A}uMOBase)的建立,首次建立了基层台站农业气象观测基数、农业气象测报软件操作基数统计软件系统,实现了在日常农业气象测报软件运行业务下,自动完成基础业务中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工作。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5

宁夏纤检局为了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产业运行规律,从完善质量档案等工作入手,摸清底数,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

1.用好用活质量档案,及时掌握企业动态。2011年,我们对以往已经建立质量档案的10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的信息进行跟踪,根据企业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变更质量档案内的相关内容,使其真正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了跟踪常态化,信息动态化。与此同时,我们对吴忠和海原新建立的两个产业园区和新开工生产的30余家羊绒、羊毛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健全了质量档案。2011年,我们共调整羊绒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20个,变更质量档案内容25项,新建企业质量档案30个,档案建立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全面掌握了产业的总体状况和企业的动态情况。在建立企业档案的同时,又对各企业的200多名检验人员进行造册登记,建立检验员档案,要求从事检验的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强化了检验人员的质量责任,从而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打下了基础。

2.确定试点企业,逐步推行分类监管。为了使监管工作能做到务实有效,我们制定了《羊绒加工企业分类监管工作细则》和《羊绒企业监督管理分类评价工作表》,将106家羊绒企业按照综合评价划分为A类16家、B类46家、C类44家三种类型,在划分企业类型的基础上,分别明确监管工作的内容,A类企业以提供服务为主,B类企业以监督管理和服务并举,C类企业以执法检查为主。制定了监管和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通过分类监管工作的开展,形成了A类企业欢迎我们、B类企业配合我们、C类企业顾虑我们的特点。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执行《毛绒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今年又选择雪源、盛源等5家羊绒企业,作为分类监管的试点企业,按照办法和标准的要求,完善标识、分类组批、批量检验、交易报检,认真开展了监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认真开展公证检验,不断挖掘公检作用

为更好地维护生产企业山羊绒交易秩序、促进山羊绒产业健康发展,在中纤局的支持下,积极扩大公检量,不但更好地体现公检为企业服务的优越性,而且积累了宏观分析山羊绒品质、流通形势、育种改良的第一手资料。

1.努力提高羊绒公证检验的覆盖率。宁夏羊绒加工行业的原料来源于20多个省区和国家,原料收购是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从2005年开始,我们先后选定了宁夏同心祥福毛绒有限公司等8家羊绒加工企业作为羊绒公检试点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认真开展了羊绒公证检验工作。2011年共计抽取原绒、分梳绒两个大类,白绒、青绒、紫绒三个品种共182个批次,检验检测平均直径、手扯长度等6项指标,共1000个数据,出具公检报告182份,公检总量达到2307吨。公检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生产管理数据和贸易结算依据。

2.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详实的质量分析报告。通过对公检后的山羊绒品质变化情况分析,一是可以为政府提供有关产业管理方面的决策依据,对畜牧业乃至羊绒加工业的良性发展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二是通过公证检验能够分析到山羊绒细度呈逐年变粗的趋势,发现山羊绒优良特性逐渐减少,这是由于过分追求产量进行品种改良的结果。引起了畜牧业人士的关注,并认识到要尽快建立优质绒山羊品种资源繁育基地和优质品种保护区,防止类似“阿尔巴斯”、“二狼山”、“阿拉善”白绒山羊等优质绒山羊资源绝种。三是为尽快建立山羊绒国际标准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解决优势资源不优、贵重资源不贵、高档产品档次不高的问题,从根本上保护山羊绒资源。

发挥监管职能,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双管齐下

为全面监控羊绒及其制品的质量状况,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加工情况,我们充分发挥纤检部门监督职能,加强了对羊绒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工作,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1.精心组织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羊绒企业的监督抽查工作是我局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都要确定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今年,我们组织监管人员,分别于6、7月份先后深入到同心、灵武两个工业园区,集中开展了羊绒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全年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羊绒生产加工企业61家,检查覆盖率达到100%。2011年共抽检分梳绒78批,涉检数量1100吨,抽检绒条、羊绒纱线25批,涉检数量达75吨,抽检羊绒衫等羊绒制品64批,涉检数量达20万件,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2.开展执法检查,突显有为、有位、有威作用。依照《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今年重点对61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水平、质量检验机构、技术人员能力、内部规章制度及产品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对15家企业存在的无质量检验机构、包装标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同时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重新对61家企业进行了产品标准登记备案工作,发放《产品标准登记备案证书》61本,为有效监督羊绒企业提供了政策保证。

3.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为了防止质量违法行为影响羊绒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按照中纤局和自治区质监局的安排部署,我们每年在羊绒生产加工旺季,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区所有的羊绒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掺杂使假、损害宁夏羊绒声誉的质量违法行为。二是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区所有生产、销售羊绒制品的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形成了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宁夏精品羊绒的声誉。与此同时,我们将每次监督检查情况通过文件、召开通报会等形式进行公布和反馈,促使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纠正。

通过加强对羊绒企业的监管,使我区羊绒及其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没有出现批量性的质量违法问题,企业的守法意识普遍加强了,认识到了质量监督和管理为规范市场秩序、消除不正当竞争所带来的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认识到了必须在企业的质量保证条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标识标注等方面严格要求,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监督抽查,企业发现自身在检验方面的不足和差距,加快了改变传统的眼看手摸的经验做法的步伐;激发了企业检验人员责任感,促使检验人员更加愿意履行质量第一的宣传员、生产线上的技术指导员和质量控制的检验员的“三员”职责,形成了从上而下重视质量、从下而上保证质量的局面。

服务羊绒产业经济,充分发挥纤检技术优势

为了围绕羊绒产业的发展,我们积极思考,努力拓展服务的宽度,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开展比对,全面培训。针对羊绒产业园区内的检验人员理论水平低,检验方法不统一,检测手法差异大,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今年组织了18家企业的实验室参与羊绒样品比对,并将结果在企业内进行了通报,规范了企业的检验方法,统一了标准。先后5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同心、灵武两个工业园区举办培训班,对50多家企业的200多人从基础理论、山羊绒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懂理论、会操作的检验人员,提高了企业的自检能力和检验水平,受到了企业的称赞。

2.帮助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针对一些企业自身检测手段欠缺,检验方法单一,无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等问题,主动与生产加工企业联系,签订委托检验协议。通过协议检验等方式开展羊绒及其制品质量检验。2011年检验达211批次,为企业产品出厂把关和销售环节的质量验证提供了技术服务,解决了企业实际困难。同时积极督促羊绒衫生产企业悬挂纯山羊绒吊牌33万枚,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度,扩大产品的销售。

3.主动帮助企业融资。针对宁夏羊绒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等实际问题,我们选择了一批管理规范、发展速度快、信用度高的羊绒企业,积极主动向区内外银行推荐,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争取金融单位对羊绒企业的资金支持。2011年共为企业开展质押贷款检验66批次,贷款金额超过5亿元。为羊绒企业健康发展搭建了融资平台。

4.制定各类标准,提升产品档次。为了切实体现宁夏精品羊绒的品质,提升羊绒及其制品的档次,一方面,我们积极与经信、轻纺、民委等部门联合,先后制定了《宁夏分梳山羊绒》、《宁夏分梳绵羊毛》、《宁夏滩羊二毛皮制品》及《宁夏回族服饰》等地方标准,并全面推广实施,解决了标准水平低和无标生产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帮助企业制定了《羊绒毯》等一系列企业标准,提高了羊绒产业的标准水平。

5.树立品牌,培育名牌,拓宽发展空间。“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宁夏”,这是宁夏政府与企业共同的呼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先后深入中银、荣昌、嘉源等骨干羊绒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完善所考核的内容,积极创建宁夏乃至全国名牌。目前已有中国名牌产品 “圣雪绒”, 宁夏名牌产品“绒典”、“菲洛索菲”、“灵州雪”、“帕雪谰”羊绒衫和“羊把式”二毛皮服饰等一大批名牌产品。

通过对羊绒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有效服务,我们在毛绒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方面,在促进羊绒产业发展方面,有成绩,也有失误,取得了经验,也吸取了教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紧紧围绕支柱特色产业的发展开展各项工作,是纤检部门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羊绒及其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技术服务上来,抓好围绕羊绒产业的各项工作,就是抓住了全局的主线。

2.运用好《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并加大力度认真实施,为打开监督管理局面创造条件,也将有力地促进生产企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和纤维检验部门权威性的树立。

3.中纤局等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是做好毛绒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近年来,中纤局的专业会议、工作要点、督促检查等措施和手段,使我们感到任务重了,压力大了,同时得到的支持和帮助也多了,动力也大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增强了。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范文6

1.高质量做好年定报和各项调查工作。严密组织实施各项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及一次性调查,提高标准、确保时效、扩大调查成效。认真做好城镇、农村抽样调查新网点的运行工作,抓好以县(市、区)为总体的各项抽样调查。继续抓好统计定报和年报准备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年定报任务。

2.切实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要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充分履行职能。严格按照普查方案要求,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再接再厉,组织实施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录入汇总、数据审核编码和上报、总结表彰等各项工作,做好对人口普查的分析研究、数据评估论证、普查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人口普查各项工作任务。

3.不断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市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和分专业统计数据质量保障细则,依法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完善数据审核制度,强化检查考核力度,对数据收集、汇总处理、资料上报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与管理。

二、坚持不懈,继续强化统计监测工作

1.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监测。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变化趋势,加强月度、季度和年度动态监测。不断完善统计考评体系,认真组织实施更高水平小康跟踪监测、科学发展考评监测、重点能耗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监测、社会发展评价、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监测工作。

2.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监测体系。围绕全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统计监测,密切关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根据市统计局产业升级监测体系,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联合有关部门,全面组织实施反映我区经济转型升级进度、成果的统计指标体系。

三、锐意进取,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抓好统计信息分析工作。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优势,加强调研分析,力争在分析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信息供应。在建好“吴中统计信息公众网”的基础上,加强与“吴中政府网”的链接,通过网络及时统计信息。要认真做好统计数据、信息传播和公开等工作,及时公布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四、开拓创新,加快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1.规范实施抽样调查制度。根据省地方统计调查局的统一部署,抓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统计制度方法做好科学发展评价工作的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主要农产品产量抽样调查制度、畜牧业抽样调查制度、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制度、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制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月度抽样调查工作,并加强对调查对象贯彻执行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2.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在切实抓好以区内13家银行为重点的金融统计基础上,逐步将区内新增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纳入统计范围,不断丰富金融统计内容,全面、及时做好全区金融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组织实施新兴产业统计制度。根据省统计局研究建立《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结合吴中区实际,组织实施新兴产业统计制度,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更好地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进程。

4.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进一步健全部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认真执行《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评价指标部门监测目录》,建立和规范部门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形成统计监测合力,实现统计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

5.加强文化、体育产业统计。加强对文化、体育产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文化、体育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体育产业统计监测方法。统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统计调查。文化、体育部门要根据全行业统计的要求,全面负责相关产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积极开展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监测和分析工作,全面反映文化、体育发展状况,为区文化、体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强化管理,积极推进统计各项建设

1.抓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按照市局制定的《市乡镇、街道统计机构及统计调查单位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继续强化统计站(办)管理,充实统计力量,制定对镇(区、街道)的专业考核办法,加强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推进“双基”工作再上新台阶。

2.继续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把名录库维护工作当作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税务、工商、编制、民政、质检等部门的行政记录和经济普查的清查结果,继续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

3.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一是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结合“六五”普法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统计普法和宣传活动,营造普法宣传气氛。二是做好区级统计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按照区政府办公室下发《批转区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吴中区统计监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制定年统计执法检查方案,有重点解决基层统计机构基础工作薄弱、统计调查对象不配合等现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