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建筑技术

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1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 建筑节能 系统优化

1 前言

我们向自然界索要资源满足城市化的需要,再将废物排放给自然,终于面临着资源枯竭,同时环境污染威胁生存的难堪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放弃现在高能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建筑产业就是典型的立足于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产业,人们也早已开始研究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途径。1994年11月,第一届可持续建筑国际会议在美国举行,会议对可持续建筑做了全面探讨,指出可持续性建筑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环境、设计和环境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2]各国都有做可持续性的建筑的尝试,如美国有“资源保护屋”,英国Milton Keynes有能源公园,丹麦有可再生住房等。纵观这些建筑,可持续建筑的技术应具有以下4R属性:

RESOURCE—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节制的开发自然资源;

REDUCE—降低能耗、减小能源消费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小污染物排放量;

REUNITE—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与现代高科技加工新型生态节能建材;

RECYCLE——资源与建材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

我们寻找可持续性建筑最关键的部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可持续性要求对能源的消耗小。这意味着除了要做好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降低冷热负荷外,各种新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也是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其次,可持续性要求能源的可持续性,新能源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思路。最后,要做到对环境影响小,就必须做到可再生利用自然资源及建筑材料等人造材料的可再生利用。

2 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技术途径 2.1 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

以民用建筑为例,冬季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加热由门窗缝隙涌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因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是降低采暖能耗的最重要途径。我国建筑节能规划目标中,建筑围护结构承担其中47.2%的节能任务。[1]

2.1.1 外墙

分析外墙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j=AK(tR-to,w)a(a为温差修正)及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c(τ)=AK(tc(τ)+td)kαkρ(kα为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kρ为吸收系数修正),可见节能主要要控制围护结构的表面积A、传热系数K,而外表面的物理性能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对应的以下几条降低负荷的措施:

1) 优化建筑外形,以最小的建筑外表面积包容最大的建筑空间即减轻墙外表面积的影响。外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推荐值为0.4。建筑形体系数每增加一个点,建筑能耗将增加5%左右。还应考虑作合理平面布置,如将电梯、楼梯、管道井、机房等布置在建筑物的南侧或西侧,可以有效阻挡日射,减少室内得热量。

2) 采用保温隔热,传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此类外墙材料有各类砌块、复合轻墙板以及外墙复合墙体保温技术等,,在文献[3]中有较详尽的介绍。

3) 外装饰尽量做浅色处理,采用光滑饰面材料,降低kρ,减少表面对辐射的吸收;

4) 硬质铺地表面蓄积太阳能热量,会导致建筑周围温度的上升。如果利用绿地区域替代,将降低地面附近室外空气的温度。减少室内外温差,从而降低冷负荷。参见文献[4]

5) 研究如“可呼吸外墙”类同时具有良好生态性能的外墙。参见文献[4]

2.1.2 窗

窗的传热系数比墙的大很多,又经常开启,是冬季耗热的关键部位。窗的冷负荷分瞬变得热和日射得热,日射得热是室内通过窗玻璃得到的太阳辐射热,其计算公式为Qc(τ)=ACsCiDjmaxCLQ(A-窗的有效面积,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公式可看出,针对窗户的节能技术主要有:

1) 结合建筑物朝向,纬度,合理的控制窗墙比,如高纬度南向窗户面积取大一点,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辐射,降低采暖能耗。适当确定建筑物的挑檐、遮阳板的尺寸,安装可调式百叶、窗帘,调节室内日照。或采用遮阳系统,一般安装在向阳的外立面或采光屋顶上,可控可调,以到不同时间,据不同需要遮挡、反射和引光入室的目的。

2) 采用多层窗或采用中空玻璃,利用空气夹层热阻较小的原理,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普通单层玻璃K值在6.4左右,而中空玻璃窗K值在3.0左右,保温隔热性能大大提高。选择气密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塑料窗框代替常用的金属窗框,可有效减少冷风浸入。

3) 采用吸热玻璃、镀膜反射玻璃、夹层变玻璃等技术,降低玻璃的Cs,有效阻止通过玻璃的太阳辐射和室内热辐射。但这些高技术产品价格昂贵,希望在发展玻璃深加工的同时能降低成本,使之能普遍使用在住宅中。

2.1.3 屋顶

1) 采用高保温材料。目前我国平屋顶保温材料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加气砼和膨胀珍珠棉,保温隔热性能一般。近几年广东等地推广使用一种预制好的隔热砖,可在结构层上直接铺设。有的地方用舒乐板作屋面保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近研制的防水珍珠保温板,具有带排气孔、重量轻、憎水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等特点。

2) 屋顶设置高效隔热层。可防止大量辐射热侵入室内,减少空调等耗能。隔热层在设计时,不仅要保证有一定的隔热空间,而且还应该保证隔热层能够通风,及时将热量带走,才能有效的保证隔热效果。我国传统的坡屋面设计就能较好地满足这个要求;

3) 蓄水隔热屋面。利用水生植物遮阳,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以及利用蓄水的蒸发来提高隔热效果;条件允许时在屋顶上覆土,做植被屋面。上面种密叶植物,利用植物遮阳,覆土作为隔热层提高隔热性能。

2.2 暖通空调新技术

建筑能耗降低主要体现在暖通空调设备的装机容量减少和运行的经济性上,因此,暖通空调技术措施的改进和落实应用是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2.2.1采暖新技术

冬季采暖是中国北方地区住宅必不可少的,主要采用集中供暖。热源供给主体是热力公司或小区锅炉房。我国目前市政集中供暖方式比例为46%,分户式取暖比例仅次于市政集中供暖,为44%。分户采暖方式的特点在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同时用热也可以单独计量。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使采暖方式的多元化选择成为可能,集中供暖方式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采暖、热水一体化的独立分户采暖等方式纷纷出现。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能源条件和建筑情况,发展采用适宜的节能采暖方式,如辐射采暖,主要依靠供热部件与结构内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为各房间供热(冷),热舒适增加,减少房间上部温度升高增加的无效热损失,因此可节省采暖能耗。

2.2.2通风空调新技术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定风量全空气系统,但以下几种系统形式有着较好的节能效果,建议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

1) 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可以减少制冷负荷,并带走室内有毒及有异味物质,其动力是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热压和风压压力差。这种被动式的通风空调技术不开风机,无需制冷,应加以充分考虑,设计在温和天气如春冬过渡季节直接对流通风,实现基本零能耗;而在热而无风的日子尽量设计利用烟囱效应、风塔效应引风入内。

2) 变制冷剂流量VRV系统。以制冷剂直接作为热传送介质,其每公斤传送的热量是205KJ/kg,几乎是水的10倍和空气的20倍,同时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瞬间进行容量调整,使VRV系统能在高效率工况下运行,具有显著节能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3)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用水环路将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余热为主要特点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4) 蓄能空调。利用晚上电价较低时段制冰蓄冷白天供冷,可起到削峰调谷的作用。[11]

5) 变风量空调VAV系统。送风状态保持不变,改变送风量来适应室外气象变化,从而降低了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也降低的风机的能耗。

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技术分析

引言:绿色建筑是环境的反馈和综合思维和建筑工程设计资源效率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企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实现绿色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到一定阶段。

1.绿色施工的概念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党的15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体现,是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先进的施工理念,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建设过程中促进消费,实现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施工阶段

2.1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建设和建设中的卫生设备,节能环保,是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建筑节能材料的低能耗,先进的保温技术,充分考虑了高性能的集成窗口阴影和太阳系统的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节能设备和工具,冷技术在建筑中的使用,如将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2.2建筑施工方法标准

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率,低消耗,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实施项目质量,安全,文明,高效,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法的思想。

3.使用阶段

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因此,要注意通风和照明技术,采用自然冷却,地热,家用热表措施节约能源。室外环境美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用如植树造林的技术措施,尽可能节约用水。

4.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4.1环境保护技术

在建筑垃圾的清理,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现象。在土方施工阶段,例如:你可以把水的方式,把防尘罩,空气净化效果。

4.2节材技术

在住房建设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费用是购买材料,因此,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节约材料技术尤为重要。在我国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在建筑材料,管理上的问题,如节约材料技术主要是针对建筑垃圾的我国,通过节约材料技术,建筑垃圾可以回收。

5.节能技术

要坚持在绿色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节能的理念,并应用在实际的建筑节能理念。在施工现场,以防止电力负荷较低的机械设备运行、空载运行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浪费资金成本,和机械设备的损坏。

6.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建立一个新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节能技术需要关注建筑业从业人员,也需要政府的有效驱动,通过建筑节能技术推广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消除现有营销系统的干扰因素,促进市场引导新机制互补节能施工技术的推广,更好的服务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

7.优化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模式及措施

(1)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节能新机制的建设技术推广的有效结合。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原则,密切结合政府和市场发展。政府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重点支持项目。

(2)促进科研建设技术改革推动节能系统。虽然中国的科学和技术推广体系所涉及的部门,但重复和浪费,低效率的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制度创新,强制,积极推动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和教育,结合生产,对体制改革的目的和研究,建立建筑节能技术研究,集成组织推广。

8.发展绿色建筑是促进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点

8.1可持续的建筑业与工程施工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输出完成的总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创造了价值,也是国家收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因此,要发展,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应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8.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为项目建设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并不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在大多数施工现场材料的损耗会引起重视。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应用于工程建设,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封闭施工无粉尘的实现,没有噪音扰民,周围的花草,定期洒水等这些内容的实施,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它,像绿色建筑设计,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等。

9.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9.1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

施工过程会严重破坏环境,这个新的项目,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分级,土方开挖和施工降水,永久和临时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场等,都可以在现有的动植物资源,地形的地面,如地下水位的影响;将在网站内现有文物,当地的资源,如损坏,影响继续和发展局部上下文。因此,减少干扰场的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环境,维护当地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9.2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程序,掌握设计,是提高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9.2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和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重点,这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和利用环境因素,并确保最低限度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运行管理水平提供健康,舒适的人,低功耗和无害空间,拆除和减少对环境的损伤,使材料尽量回收拆迁。

9.3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围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适宜,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布局,形状,等,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建筑风格和规模的协调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9.4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通过优秀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合适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财产和资源消耗;因地制宜,使当地的材料和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10.总结:

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从质量管理的三个方面的建设,发展与安全,绿色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实现了绿色施工管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

参考文献:

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3

被动式建筑的概念最早源于1988年的瑞典和德国,后续通过了一系列的研究,加之德国黑森州政府的资助下,被动式建筑的概念从而逐步被确立起来。被动式建筑主要是指使用经过优化设计之后的建筑构造做法,传热系数较低的门窗、保温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达到比较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应用,使建筑在较少使用主动能源供应的情况下达到舒适温度的要求[1]。被动式建筑是基于建筑节能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节能概念,但在德国和瑞典等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室外温度为-20℃的情况下,室内可以不必开空调取暖就保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温度,意味着房屋基本不需要主动供应能量。每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仅为15度电。而这种效果只需通过材料、设计、施工手段就可实现。被动式建筑有两大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十分注重建筑的保温密闭性能,第二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优异的围护结构提高了建筑的气密性。在保温方面,被动式建筑拥有自己的一系列技术和材料系统。它的外墙外保温材料往往厚达20cm,屋顶保温层的厚度达到30cm,而且,在两层之间的楼板处均铺设了保温板。被动式建筑采用节能性比较好的三层玻璃塑钢窗,而且在每个窗的内腔内都安装有保温材料。因此,墙体、屋面、外窗的传热系数均很低,使室内外的热交换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为了尽可能多的接收阳光,房子大多为南北向,窗户也尽量是一整片式的大窗,消除热桥也保证了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不管是在德国、瑞典还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热桥对建筑围护结构和能耗的影响比较突出,所以被动式建筑在地面、外墙、屋面等部位有可能出现热桥的地方设计了比较独特的构造以求有效地消除热桥对建筑外维护结构的影响。

二、太阳能及可再生资源在被动式建筑中的应用

如何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保持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目前各国政府、企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气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建筑能耗在人类的能源消耗上的比重约为40%。因此,建筑的节能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面是我们必须要突破的地方。在我国,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口众多导致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巨大,加之我国目前建筑的总体不节能性,导致当前我国能源消耗问题十分严峻,但普通老百姓往往还并无知觉。在国外,建房者除了必须要遵守国家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之外,政府通常还会要求建房者出具一份关于能源利用的方案。该方案涵盖三大部分的内容:CO2的排放量、对空气有害的物质以及房屋建设的费用。在瑞典,由于受到当地建筑成本的制约和影响,一栋被动式住宅的建筑成本约为1.8万克朗/㎡,而普通住宅得建筑成本约为1.6万克朗/㎡。相比之下,造价约增加了13%,但其年运行能耗却可由之前的110KWh/㎡降低超过50%左右[2]。经估算,通过7年左右的时间,其在开发环节增加的投入便可以收回。对于那些建造房屋用以出租盈利的开发商和普通的购买者来说,节能性好的建筑更受欢迎。因此,市场上对被动式建筑的需求量还是十分巨大的[3]。被动式建筑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主要是通过太阳能的投入使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的投入和热量的高效回收利用来实现的:

1)屋顶及墙面上的太阳能装置可以用来供电。在被动式建筑的屋面、墙面均可以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除了能够满足用户的照明、电器等基本需要外,还可为建筑供暖、空调供电,以保证房屋的热舒适度。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额外的能源用于取暖。

2)地源热泵技术的使用。热泵技术是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一项有巨大潜力的技术。无论是以空气和水还是以土壤为热源的热泵,都可以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综合利用热泵技术、建筑业的围护材料、光伏及建筑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建筑房屋的零能耗和零排放成为现实,甚至最终还能达到正能量状态和反馈到电网投入使用。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这些目标也是可以达到的。而且,一些发达经济体已部分实现了上述的这些目标。据悉,到2050年,大部分发达经济体预计实现80%至100%转换到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在建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住宅建筑的热需求总体上属于100℃以下的供暖,热泵技术可以经济、方便地满足包括20℃左右的室温、40℃以上的热水洗浴等要求。热泵技术可以吸取空气、浅层地表水及土壤中的热量,热效率通常可以达到500%~600%,这种热效率是目前各类不同供热系统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热效率。尽管还有别的技术也可以考虑使用,但都达不到热泵技术的热效率和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等。

3)被动式建筑的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被动式建筑中有着自己的雨水回收措施即“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收集与利用建筑物的屋顶甚至是室外的道路等地表汇集来的雨水,经过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和利用雨水,为室内用水、绿化和物品洗涤提供水源支持。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缓解了城市中水资源的紧缺和浪费[4]。

4)热量的高效回收利用。对热进行高效回收是降低被动式建筑能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大幅度降低被动式建筑的采暖能耗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采用新风热回收的技术。当建筑的气密性能提升之后,采用合适的通风换气方式对于被动式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必须要有一定的新风量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与健康。在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换气次数指标对新风量的要求为0.4-0.9次/h,在我国,北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冬季换气指标为0.5次/h,与欧洲各国的换气指标要求大致相同。在现在的各类建筑中,间断性地开启门窗和门窗缝隙中空气的渗透是实现建筑换气的主要方式,但这种做法在驱走了污浊空气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大量的热量损失,并且冬季室外的冷风也会给人带来不舒适感。在被动式建筑中,这一换气指标完全是通过机械通风的方式来实现的。在被动式住宅建筑中,室内污浊的空气可以通过厨房和卫生间的排风口排入风管中,新鲜空气则可以通过卧室和起居室的送风口进入房间进行空气流通。

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4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对室内环境的控制手段越来越多,公共建筑使用的人数众多,其使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其附近人群的健康水平。现代建筑的发展带来的“空调病”、“都市风”等不利影响逐渐被人们了解,以使用的舒适功能开始成为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公共建筑;生态技术;概念设计;绿色空间;彩光技术;自然通风

0 引言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本源动力,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因此,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公共建筑设计创新,并且是实现创新根本途径。

1 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

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同时公共建筑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室内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生态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凯文·罗奇、诺曼·福斯特在他们的一些设计作品中,恰当的引入室内绿化,将其作为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的有效生态要素。建筑周围的绿化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提高空气中的氧气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因此充分利用绿化这一因素,是他们探索生态建筑设计创新的途径之一。

凯文·罗奇设计的福特基金会大楼,是世界上第一个带有现代大型中庭建筑,因其首次在由玻璃顶覆盖的、巨大的室内中庭空间中种植大量绿化而获得 AIA 25-YearAward 奖。室内中庭是地段内一小片城市绿地的延续,将绿化引入到室内,公众可以在这里停留或穿过室内中庭,办公部分围绕中庭以 L形布局,中庭是办公部分与街道隔开,减少了交通噪声;楼梯间在平面上与中庭为 45°斜角,它们与东、南面高达十层的玻璃墙使得更多的阳光被引入中庭,阳光充足,适宜植物生长;落入中庭的楼梯间和柱子中包有落水管,可将屋顶的雨积水导下,用来浇灌建筑中庭内的植物。由此看出,凯文·罗奇通过精心设计,建立起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关系,中庭内种植了多种植物,创造出一个洒满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态空间而创新。

普通的高层建筑除了顶层和底层外,一般各层平面基本相同,室内采用人工机械进行调节。根据统计,建筑中能源的消耗占人类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这种消耗还在加剧。竖向绿化作为软质景观引入室内,在建筑中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绿化系统,是高层公共建筑室内环境创新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它为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高层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提供了可能。建筑师通过建筑平面的错落组合,在建筑内部创造了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即节能又宜人的室内小气候。

2 精巧多样的采光技术

光的引入是建筑基本的物理功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知道要在墙壁之上开凿大小不一的洞口来控制光线的进入。随着人类的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不满足与单纯使用窗户来采集和控制光线,尤其是在人流密集,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单纯的窗口结合传统电灯采光不但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利于节约能源。新型的公共建筑设计在采光技术上进行改革,应既利用自然光线,节约能源,又不能完全受自然光线的限制,要对自然光线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公共建筑设计的采光创新。

光导纤维是由光的全反射原理所发展而来,整个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聚光部分、传光部分和出光部分。光导纤维最早应用在通讯系统中,近些年来,逐步为建筑采光系统所使用,从而在功能上引发了建筑的创新。

由英国最具创意的天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带领的设计团队设计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就采用了光导纤维作为建筑的采光系统,建筑主体为六层,由大约 6 万只纤细透明的亚克力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在外观上构成了建筑独特的形态,在功能上更是起到为室内提供照明的作用。白天的时候,每根长达 7.5 米的“触须”会把室外的阳光通过光纤传入室内,为是内提供照明,6 万个光电,不但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照度,而且给人以每秒梦幻的感觉。到了晚上,“触须”又将室内的光线传导到室外,使整个场馆在夜色中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

采光隔板是在建筑的窗户上部安装一个或一组反射装置,使室外的直射阳光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再进入室内,从而控制室内空间照度的采光系统。当公共建筑的进深比较浅时,采光隔板可以采用较简单接结构制作,如在窗户上安装一组反射板,遮挡窗外的直射阳光,利用漫反射原理是室内阳光均匀化。如果房间进深比较大,采光隔板就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处理方法。不仅需要在窗口部位安装反射板或棱镜等光线收集装置,而且需要在室内安装传输光线的管道,把光线引入室内。

导光棱镜是利用棱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使光线通过折射照射到建筑的深处。一般来说,建筑上的导光棱镜一面是平的,另一面有突起的棱角,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较少室外直射光引起的眩光,使室内获得均匀的照射。

德国国会大厦是柏林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之一,这座建筑几经战火,已经残缺不全,而传统的建筑布局也无法容纳新的功能。为改变这一情况,德国政府举办国际竞标,并最终邀请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主持设计。福斯特将他高技派的手法与传统建筑风格巧妙结合,在保留建筑外墙的前提下将内部全部重新组合,并在缺损的穹顶部位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裸露全钢结构的玻璃穹顶。这座玻璃穹顶不但在外形上体现着现代建筑美学的风格,而且在功能上又是一项创新。

3 节能健康的自然通风

随着“空调病”等现代建筑空气调节系统弊端的显现,减少机械通风,在满足人体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能源消耗,利用自然的能量来为建筑内部通风,是公共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不但复合环境效益和经营效益,更为建筑内部的人们提供了自然的空气环境,同时也为公共建筑的形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建筑语汇。公共建筑利用自然通风达到室内人体需求的温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建筑形态辅助通风。建筑的形态辅助通风是指建筑在形态设计上顺应自然作用,通过形态上的变化使气流在遇到建筑立面时能够化解对建筑不利的风向,加强对建筑有力的风向。

2)建筑构件辅助通风。有些公共建筑在建筑的外立面设置有一些附加的构件,这些构件的形状起到了导风和引流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本源动力,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萱,赵星明.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观[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2]白林,胡绍学.建筑计划方法学的探讨——建筑设计的科学方法论研究(一)[J]. 世界建筑,2000(08).

[3]陈铭.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华中建筑,2000(03).

[4]张伯扬.胜迹千秋仰 盖世万古传——浅析项王故里的空间重塑和建筑设计[J].建筑,2000(08).

[5]路德民.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念[J].建筑创作,2000(01).

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5

一、可持续建筑发展在我国现状

可持续建筑理念虽然在我国逐渐被人们重视,但是其理念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大面积得到推广,并且关注的人也相对有限。1.建筑成本增加可持续建筑虽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够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美好愿望,但是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成本也会大大增加。与传统建筑物相比,可持续建筑往往会借用绿色环保材料作为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往往技术先进且造价较高,这就意味着可持续建筑建筑材料成本会明显高于普通建筑成本。对于明显的成本差距造成的房价高昂而使大多数购房者望而却步。基于此状,投资商往往会因为利益驱使而选择传统建筑模式建造,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对于自然资源与绿色环保的建筑要求。这是由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的现实所决定的,也是由高昂的房价以及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的实情决定的。因此很多人虽然知道可持续建筑的种种优点,但还是会在成本的压力下选择传统的建筑模式,这就使得可持续建筑无法在我国广泛推行与认可。2.社会需求不足现代社会中,人们虽然知道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具有着明显的耐用性与安全性,但实质上很多人对可持续建筑的理论与实际的了解浮于表面,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建筑风潮与获得广泛接受,直接制约着可持续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与进程。具体表现在许多人了解可持续建筑材料,但是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建筑材料、建筑环保材料的实际价格、怎么分辨购买的房产是否使用了环保材料,也正是由于人们对绿色建筑环保的模糊了解与认识不清,导致很多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很多年纪较大的人对于可持续建筑的了解知之甚少,并且爱跟随大流进行房产购买。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了人们对于环保建筑的选择需求不足,因而很多房产商不会选择环保材料作为自己建筑的首选,以避免房源销路受阻。3.城乡差异明显可持续建筑在我国发展的另一重大问题就是城乡差距明显。对于很多城市居民来说,居民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安全环保意识认知接受昂贵的可持续建筑,以响应国家和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实现绿色发展。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而言,更多关注的不是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环保的需求,而是建筑的实际价值与他们的承受能力。与城市建筑不同的是,农村建筑并不是由房产投资商建设的,很多时候,农村建筑是由农民自身承担与建造的。虽然,与城市建筑相比,农村建筑没有房产商抽取中间差价,但是却面临着自己承担所有建筑成本的问题,因而农村可持续建筑的使用非常有限。因此,对于可持续建筑使用而言,城乡建筑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差异。4.推广力度不足现阶段,虽然人们逐渐意识到环保材料的重要性,以及使用环保材料带来的长期效益节省,但是我们也可以明显发现,现阶段对于可持续建筑的推广是极其有限的。具体来说,国家虽然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建筑建造,但是却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推广计划。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有限以及房产投资商的建筑方式选择,建筑行业也迫于迎合市场需要而无法更好推广可持续建筑方式,使得这样的建筑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实践应用。在这样的推广力度下,可持续发展没有明显的发展与进步。

二、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建筑节能措施

基于现实情况下,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局限性,建筑行业还应该继续坚持可持续建筑优势的发掘与实践,用良好的实践效果证明可持续建筑值得认可。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节能措施。1.因地制宜地规划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规划是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方式。从大的区域而言,北方与南方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差异。南方由于天气潮湿,炎热多雨,因此建筑实施中往往窗户面积较小,以减少阳光长期照射带来的高温,但是北方天气干燥,日照量固定,窗户相对而言较大以获取更多的日照时间与日照量。因此当建筑设计风格符合两者的地域特点时,就能有效实现节能的目的,避免因建筑设计不符合当地地域特点。因而,借助于地域文化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建筑模式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建筑节能,而无需更多借助于高额的环保材料从而增加成本。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要有足够的可持续建筑理念认识,妥善在建筑造型与建筑地域文化之间进行选择,避免只追求自己理想的建筑样式而忽略地域环境的情况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这种不顾实际区域地理只追求建筑风格的建筑设计是当前大多建筑最致命的缺点与问题。因此,建筑师必须坚持建筑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为可持续建筑做出应有的贡献。2.充分利用节能建筑技术现代建筑中可以充分利用节能建筑技术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建造。具体表现为,现代建筑可以在建筑外墙增加保温隔热板材料,最大程度保证房间内部冬暖夏凉,减少冬天供暖燃煤量和夏天空调耗电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又或者在楼内为每家用户集体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热能加热日常用水,减少用户使用电或天然气烧水的现象,以减少对资源的耗费。因此,现代建筑中因广泛地应用节能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尽可能从建筑的多个层面出发,寻找良好的切入点使用节能材料,以最大程度减少用户日常对资源的耗费。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筑师和房产商要注意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否恰当,不能单纯只追求节能的功效而不考虑房屋的综合性能,要充分合理运用节能技术以实现绿色环保建筑。3.加大推广力度与政府支持提高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仍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与大力推广引导。政府的引导作用往往更强于社会趋向以及广告商的广告宣传。为了保护我国资源,减缓当前我国污染严重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使广大群众愿意选择购买节能房。例如政府可以采用补贴的方法对于购买节能房的用户给予一定程度的金额补贴,从而形成一种购买节能房的风向潮流,再逐步减轻补贴金额力度,逐步引导人们购买房屋观念的过渡与转型,加大节能建筑的建造与建筑建能技术的推广。

三、结语

可持续建筑技术范文6

关键词:系统设计;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1我国可持续性建筑发展现状

较之于国外先进国家,我国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较晚,而且在新世纪以来也逐渐受到重视。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十分缓慢,这就致使可持续建筑设计没有足够的经验,在生态环境利用与建筑材料选择等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除此之外,我国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法律规范并不健全,这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可持续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之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且也在理论研究方面得到了一些成效,培养了一些专业设计人才,这为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基础。而且,我国可持续性建筑相关理念与法律等也逐渐完善,有关部门在不断努力建立起合理、科学的评估与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等得以有效的实现。

2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趋势

2.1起点低、空间大

因为我国的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且缺乏相应的可以参考的经验,所以其发展的起点较低,因此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发展空间较大。而且,受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随着区域人才资源与技术水平的积累与提高,会使得可持续建筑设计得以有效的发展,将其发展潜力有效的激发出来。

2.2阶段化发展

和别的事物相同,可持续性建筑的不断发展也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且依据具体的发展水平情况,可以把这一发展使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就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而言,因为受到研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水平的设计方案,但是一般而言这些设计方案的水平是不断升高的,一直到最后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因此,可持续性建筑通常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然后取得较快的发展。

2.3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问题

通常而言,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基本上会和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保持一致,所以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可持续性建筑工程的发展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人们对可持续性建筑抱有较高的期待值,但因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两者之间会产生一种矛盾,而这一矛盾也同样是将来我国在可持续性建筑发展过程之中必须要予以解决的一个重要矛盾。

3环境系统设计分析

3.1环境系统设计的概念

环境系统主要指的是在开展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时候,把建筑工程整体和附近环境当做一个统一的动态发展体系,进而对整个系统开展设计工作。开展环境系统设计工作主要注重的是建筑和环境之间的一体性,所以工程设计师在开展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建筑附近环境的科学规划予以综合性考虑。在环境系统设计之中所提及的环境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气候、土地、水体、花草等自然因素;而人工环境指的是通过人工改造之后的环境,比如说:道路桥梁、广场、楼房等城市基础设施。除此之外,环境系统还包含建筑物之中的家具、装饰等要素。所以建筑工程设计师在开展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建筑整体、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分别进行设计,之后在将其予以融合,使得环境系统的设计得以有效实现。

3.2进行环境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在设计的理念而言,环境系统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其主要是从建筑物和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等方面,对建筑物的环境展开分析的,这是建筑设计施工的一种新型理念,能够有效的推动可持续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

3.2.1为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经过了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设计思路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改变幅度不大,可以说建筑行业的设计思路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慢慢僵化,这样很难有效优化建筑工程的系统功能,所以也很难使得人们对建筑系统的要求得以有效的满足。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思路。设计思路的转变一定要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方向相符,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总趋势,所以建筑设计也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环境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建筑设计师了解环境系统整体的特征,有助于工程设计师从整体着手进行可持续建筑的设计,进而有效避免传统建筑设计与环境相脱离的弊端。除此之外,环境系统设计还应该与建筑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进而使得建筑应用功能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协调。

3.2.2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这要求社会各个部门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从而用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最高的经济成果。环境系统设计主要的观点是把环境和建筑予以整体结合,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

4系统设计理念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4.1系统设计理念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要求

在现代建筑行业之中可持续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设计理念,其充分发挥了建筑和附近环境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而使得可持续发展得以有效实现。但是要实现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一定要坚持系统设计理念的重要指导,所以必须要坚持系统设计对其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一定要仅仅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予以慎重考虑与科学安排。可持续建筑设计一定要坚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建筑设计时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而且包含众多阶段,所以工程设计师应该在不同阶段制定出相应的设计目标。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应该根据建筑的关键部位开展具体设计工作,提出科学的施工建设方案,切实有效的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进而使得建筑总体目标得以有效的实现。②有效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为了有效确保工程施工的效率,设计工程师一定要有效简化建筑设计的程序,切实保证建筑设计的简洁性与精确性。③切实有效提升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可靠性。

4.2系统设计理念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要素

在开展系统环境设计的时候不仅应该对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予以充分考虑,还应该考虑工程施工技术工序与施工环节等,所以在系统环境的设计理念之下开展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工程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①设计师应该把可持续建筑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应该考虑到系统空间、时间变化与系统构成的增减情况,唯有如此设计师才可以把建筑和环境有效的融合起来,进而使得建筑可持续发展得以有效的实现。②工程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系统环境的时间变化性,从而进行适当的研究。③工程设计师应该对空间对建筑系统环境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的考虑。建筑系统环境空间可能会由于工程设计施工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进而改变过去建筑与环境间的关系,所以建筑工程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切实将建筑设计与空间变化情况相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建筑工程不仅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要求,还应该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所以一定要重视可持续性建筑,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保证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这需要充分考虑建筑附近环境,所以应该将系统设计理念当做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使其在建筑设计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攀秀芬.从系统设计看可持续性建筑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1(10):53~54.

[2]王绍刚,李磊,满乐.从系统设计看可持续性建筑设计[J].四川建材,2014(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