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1

关键词:水电站施工植筋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74 文献标识码: A

植筋技术的发展

目前应用于混凝土中的植筋技术是在膨胀螺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为膨胀螺栓能在锚固区周围产生很高的应力,因此,当受到荷载作用时,膨胀螺栓很容易受到膨胀螺栓的作用而产生松动,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了克服膨胀螺栓的这个缺点,早在1995年德国就率先研究了树脂胶囊锚固矿山锚杆,此后,这一技术在20世纪60-70年代被广泛用于矿山、隧道等工程建设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一技术在更多的范围内被应用。一种新的钢筋锚固形式逐渐成型—后锚钢筋。近年来,混凝土植筋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应用逐步发展起来。虽然该技术在我国的工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国内对该项技术仍然缺乏必要的试验研究,而且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设计检测标准。早在1992年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提到了植筋的初步概念。在1992年至今的各种有加固、改造的文献中介绍过“植筋技术”并提出过有关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但由于采用的粘结胶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和构造要求以及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新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正在进行修编,而且进行修编的仍然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过这次修编将其由原行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

2 植筋法施工

在水电站工程的施工中成品仓库在同混凝土相结合的部位采用的施工方法就是植筋法,成功的解决了该工程的施工难点。该成品仓库是该工程后期的新增项目,设计为一层框架结构,左侧与安装间相接,其它部位框架与门机轨道排架柱相接,其框架柱与门机轨道排架柱、安装间柱相接的锚固插筋就是采用植筋法施工。在该工程施工中,植筋为φ25的钢筋,其锚固深度为500 mm。由于门机轨道排架柱、安装间柱混凝土强度高(C30),如果采用普通插筋锚固,其打孔深度大、间距小,不能适应梁柱等部位钢筋密、体积小、强度高的特点。针对这种施工特点与难点,采用植筋法施工比较方便、快捷,而且节约了成本。

3 植筋技术的工艺流程

植筋技术工艺流程为: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浸泡-植筋-固化、保护、y检验。植筋技术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钻孔 清孔(刷出灰尘)

清除灰尘 浸泡锚固剂1-2min

将泡好的锚固剂放入待植入筋孔内 植入钢筋。留有足够的时间固话

3.1 定位

按设计的要求,用工具标示钻孔的位置、型号,如果孔位碰到基材上已有钢的筋,钻孔的位置可做适当的调整。但均应植在箍筋的内侧(对梁、柱),且钻孔可尽量靠近欲接长的已有钢筋(这样的力传递效果会更好)。

3.2 钻孔

钻孔通常是用手风钻成孔,当遇钢筋调整孔位应该避开。钻孔的孔径为32 mm,钻孔孔深为500 mm(钻孔的有效深度应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钻孔孔径、深度误差应该满足相关设计的要求与相关规范的规定。

3.3 清孔

当钻孔完毕,应该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需要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棉布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该操作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将孔口临时封闭。

3.4 钢材除锈

用钢刷将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

3.5 植筋胶浸泡

植筋胶是无机质钢筋植筋锚固新材料,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岩石工程等植筋锚固,具有快硬、高强、体积稳定、耐久性优异等特点,施工方便,锚固硬化体与被锚固结构粘结牢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与被锚固钢筋混凝土的变形相当,锚固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良好。植筋胶的产品规格分别为7 mm、11 mm、15 mm、20 mm、24mm、30 mm等,把植筋胶放入水中浸泡至无气泡冒出,时间一般为30~60 s。

3.6 植筋

成品仓库垂直孔设计量为40根,水平孔107根,锚固插筋设计为525钢筋,锚固深度为500 mm。将泡好的植筋胶放入待植筋孔内,剂量的多少应该以钢筋植入时微有溢出为宜。将准备好的钢筋植入至孔底(一般用锤子锤击钢筋植入)。从表1、表2中很容易看出植筋技术比普通锚固技术打孔深度要少很多,从而节约了钢材、减少了施工量。极大提高了生产进度和生产效率,节约了材料,经济效益可观。

表1 建筑结构胶植筋深度表mm

3.7 固化、保护

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需要在日平均气温25e℃以上, 12 h内不得扰动钢筋。当日平均气温25℃以下,24 h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要重新植入时。植筋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固化温度为5℃左右, 4天即可承受荷载而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继续增长。

3.8 检验

在植筋后的3~4天可进行随机抽检,检可以选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做拉拔试验。试验时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这样的检测结比较果直观、可靠。本工程检验、要求试验、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人员现场监督检验。

4 植筋技术的优点与经济效益

4.1材质优点

1)绿色环保。该材质不含有机胶的苯乙烯等组分,对施工后的室内外环境不产生有害气体,施工中对施工人员不造成伤害。

2)不怕水。植筋孔内潮湿、微水不妨碍施工。

3)耐高温。该材质比有机胶具有更高的耐高温性。可实现先胶后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更容易施工,还可以适用于常年高温场所的植筋。

4)低温施工。在温度-8摄氏度不会影响施工质量。

5)耐老化。这种材质基本没有蠕变,适用于在弹性模量较高的场所,耐老化可达80年以上。

6)强度较高。在相同植锚深度和施工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拉拔力。

7)新旧界面粘结度高,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相同。胶与混凝土体同属无机类材料。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与混凝土变形协调基本一致,不会产生附加温度应力,不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开裂。

4.2 施工优点、经济效益

钢筋植入混凝土结构,相当于在结构体加上了预埋钢构件。通过植筋后的钢筋抗拔试验表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满足植筋深度要求以后,可以将钢筋拔断。植筋用粘结材料有抗腐蚀、耐老化、粘结强度大于混凝土强度,而且固化速度快,能使植入钢筋尽早承受外力的作用。植筋技术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岩石工程等的植筋锚固。具有快硬、高强、体积稳定、耐久性优异等特点。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比较方便,锚固硬化体与被锚固结构粘结牢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与被锚固钢筋混凝土的变形相当,锚固结构的整体性良好。施工简单快捷,锚固胶不流淌,水平孔、倒垂孔也可轻松植筋。与传统的施工相比,植筋技术施工方便、工序简单、便于操作,预埋深度浅,钻孔深度相应较少,不仅节约了钢材、减少了施工量,而且提高了生产进度,节约了材料,经济效益可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植筋技术在水电站施工中的应用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混凝土植筋技术的应用成功地解决工程改造与加固以及工程补救等难题。不仅仅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提高了生产进度,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随东,张东林,华锦耀.植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7,(06):33.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2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和消除民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共识。控制工程质量通病,应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入手,以便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环节均能按照强制性标准和指标进行施工作业,才能严格控制和提高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广义地来说:质量通病的范围很广,因此,针对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本文只对近年工作中看到的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施工现象与施工措施做出表述,不涉及责任主体行为监管方面内容。

1 民用建筑地基与基础质量措施与施工控制

结构工程一般以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基坑开挖方法以及天然地基夹层处理、换填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础以及降水常见问题的质量控制。另外建筑中由于地理地形所处地貌的不同,地基也呈现其特殊性,我国特殊(目前已查明定性的土壤结构)地基有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红粘土地基、多年冻土地基、有机质土和泥炭土地基等;另外还分非均匀地基、山区地基、可液化地基以及大面积人工填土地基等等,都对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民用建筑施工中对地基处理目的与意义在于提高地基强度,从而减少地基变形、降低地基渗透性和避免地基液化。

1、常见地基处理施工措施

地基处理应选择有标准依据并且可靠的方法,以便于施工及检查;基坑开挖、支护应有施工方案,深基坑超过5m(含5m)应按建设部规定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企业组织,5人以上);换填地基在复杂地基挖到标高后也应查明夹层情况,或由勘察、设计明确可以不考虑夹层情况的换填厚度(夹层太多、太厚时);换填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对换填地基要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一般以压实系数控制,应通过压实系数确定压实机械的速度、振动、压实遍数等参数,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换填完成后,以分层压实系数和静载试验所得的承载力特征值反映换填质量,也可辅以动力触探的方法查明换填质量。应根据各种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选择较为常用的复合地基,以免造成返工等不必要的损失。桩基础应选择便于检查、可靠的类型。对于大直径端承型灌注桩应注意桩与墩的区别。桩长大于6m,桩长与扩大头直径的比值大于3为桩,否则应按墩考虑。另外,勘察、设计规范要求成孔后勘察、设计人员应逐个验孔。桩基础成桩后应检验桩身质量和承载力,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相关标准的规定。施工时应做好基坑开挖、支护、排水、浇筑混凝土(止水带、后浇带留设,大体积砼施工,基坑回填)等工作。

2、地基处理设计程序和处理方法

将局部软弱层或硬物尽可能挖除,回填与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分层夯实;处理后的地基应保证建筑物各部位沉降量趋于一致,以减少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对于范围和深度较大的软土坑,由于回填材料与天然地基密实度相差较大,会造成基础不均匀下沉,所以还要考虑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以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内力。在防潮层下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砖圈梁。

当桩基或部分基槽下有基岩、旧墙基、老灰土、压实路面等硬土或坚硬物时,首先在基坑、地槽范围内尽可能地挖除,以免基础局部落在硬物上造成不均匀沉降使上部建筑物开裂。硬土、硬物挖除后,若深度小于1.5m时,可用砂、砂卵石或灰土回填;若长度大于5m时,则将槽底做1∶2踏步,灰土垫层与两端紧密连接,然后做深基础。

2 民用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措施与施工控制

主体结构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有:模板、钢筋、混凝土、砌体以及后锚固与加固五个方面。

1、模板质量措施与施工控制

模板是形成混凝土结构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易造成安全事故和混凝土结构缺陷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劳务社会化、过去缺乏标准约束,模板也是较为失控的一道工序。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建设、监理单位就督促施工单位贯彻、执行。应按标准要求进行模板设计,要有可操作性的模板施工及拆除方案(对模板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要有具体措施来保证)。对模板立柱的间距、排距、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斜撑、水平拉杆和扫地杆设置,与结构的连接应符合强制性标准条文规定。如:超高大模板(高8m,或跨度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

线荷载大于15kN/m)高大模板工程除应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外,还应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在没有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必须保持2层支撑。

2、钢筋强度要求以及工艺检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实施后,抗震设防的建筑使用的钢筋应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E、HRB400E钢筋。在生产、市场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进场验收应满足全部抗震性能指标要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强屈比、屈标比、最大力总伸长率共7项指标)。委托钢筋外加工应注意钢筋原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符合指标要求才能使用,加工过程中注意控制钢筋冷拉伸长率。同样由于劳务社会化的原因,钢筋绑扎的一些关键构造部位,如箍筋加密、附加钢筋、顶层框架梁柱节点等部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加强检查,以满足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3、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技术指标

预拌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应按标准要求,布料均匀、振捣密实、滚筒滚压、多次搓平(掌握覆盖塑料布的时间)。对混凝土构件的缺陷处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不应长期放置不处理,或随劳务随拆模随涂抹。出现砖与砂浆间的缝隙。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砌筑质量应进行现场实体检测。现场实体检测应按照《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50315检测砌体抗剪强度。蒸压粉煤灰砖砌体验收前,建设单位应提供现场实体检测报告。为避免大量返工,应尽早进行现场实体检测。

5、后锚固与加固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都涉及植筋和锚栓,但两者的要求和检验数量、指标是不同的。前者主要用于非结构构件,后者主要用于结构加固。圆钢应加工成螺杆后再进行植筋。两者都要求先行设计(如钢筋拉断的分项系数),再行施工。结构加固应先行鉴定。鉴定应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可靠性鉴定、危险房屋鉴定、建筑抗震鉴定等相应的标准,鉴定应有结论和建议。(结论较为笼统,A~D级;标准规定应有建议,有了建议也便于下步处理)。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3

关键词: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的施工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主要是依据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水浮力、水土压力和建筑荷载等要求,实现对基础底板以及建筑外墙后浇带进行提前防水的一种做法。这种施工体系和施工模式的应用对于变形缝的预防和处理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底板外侧和顶面出现的结构问题影响。目前的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通常都是在为浇筑混凝土封闭之前进行分析,需要提前做好后浇带的止水结构,然后停止 降水作业。此外,在底层基础底板结构下增强后浇筑附加板地带,从而当地下室外墙增设后浇带挡土墙,可以增强建筑结构来自水平或者侧向方向上的沉降变形能力和工作模式。

一、工程概况

沈阳友谊时代广场是一座结合娱乐、商务、办公、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地上50层、地下5层、建筑面积26.3万㎡,地下室外墙共有两条后浇带,由于场地狭小、同时为业主节省降水费用,所以采用采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墙施工工艺。

二、施工工艺: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施工地下室结构外墙时未留置后浇带附加钢筋现采取结构植筋进行施工。

2.1.植入钢筋并调整:按照植筋深度钻孔、清孔灰,植入钢筋,并且做拉拔实验,保证植筋数量、质量。

2.2.施工缝剔凿:新旧混凝土交界处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外墙后浇带与原混凝土外墙外侧壁),保证混凝土咬合结实紧密,增强竖向施工缝的抗渗能力。

2.3.外贴止水条带设置与清理:施工缝处理完后,在原地下室外墙外侧壁扣槽,在槽内粘贴膨胀止水条(25mm*25mm),外露一半,将外贴止水带露出部分清理清洗干净;外贴止水带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不能破坏止水带。如果有损坏,应选用配套材料进行修补。施工缝必须剔凿到密实混凝土,剔凿下的混凝土废料用空压机,吸尘机或人工清理干净。并将施工缝清洗干净。

2.4钢筋绑扎:植筋之后,按照下图绑扎钢筋,在两侧钢筋之间加设300mm宽十字型止水带,内外两侧缝隙采用挤塑板填充。

2.5模板支设:本工程后浇带外墙外侧壁与超前止水墙间,如采用木模板施工,,故拟采用4×1200mm钢板作为内侧模板,不仅施工简便无需拆除、而且增强防水效果,由于基坑深度较深,外墙后浇带长度较长,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侧压力较大,顾不仅搭设支撑假体,而且用钢管连接可调支座支撑在基坑护壁桩上,保证模板支设牢固。

2.6混凝土浇筑:为避免留设水平施工缝,影响后浇带处防水效果,混凝土为一次浇筑。 三、安全、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应以防坠物、高空作业、漏电保护、防机械事故和保护为安全重点,基坑上侧采用一道硬防护防坠物,切实做好防护措施。

脚手架按照规范及施工需求牢固搭设。

混凝土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振动器应有防漏电装置,不得挂在钢筋上。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做到材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楚。

由于作业面处于肥槽内,能见度交底,顾必须采取可靠有效的照明措施。

做好安全防火工作,严禁在工地现场吸烟或其他不文明行为。

剩余外墙后浇带防水涂料及建筑垃圾统一清理运出。

四、效益分析

4.1技术效益分析

采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做法,使外墙防水工程、室外回填提前进行施工,地下室及早封闭,避免雨水、施工用水及杂物的侵入,有利于室内工程的展开与场地的干燥整洁,另外回填后能够增大场地可利用面积,缓解机械设备、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紧张的情况。

4.2经济效益

采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做法,能够使基坑提前停止降水,节约长期的降水费用,并且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同时能够进行地下室内部其他工程的施工以及基坑肥槽回填施工,这样有效、合理的衔接各施工工艺,从而到达缩短施工周期的目的,另外因后浇带提前封闭避免了常规敞开做法时因垃圾杂物入内产生的清理费用及施工用水、雨水等进入地下室产生的抽水与清理费用,一定程度上的增大施工场地可利用面积,降低材料的二次搬运的费用。

五、结语

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大量采用了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和收缩后浇带技术方案,按设计的技术规定,现场基坑深度较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不能在封闭后浇带前停止基坑降水,从而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而且能够缓解施工场地紧张的情况。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正为,.高层建筑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1,(6).

[2]任道远,王旭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J].工程质量,2011,(11).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4

关键词:住宅结构;质量通病;监控措施。

Abstract: appears on th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racks, missing ribs, holes, leakage of plasma phenomena such analysis,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maximize quality defects to prevent such occurrence.

Key words:residential structure; quality defects; monitor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住宅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影响工程质量,引起住户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会使广大居民在生活使用方面受到极大的威胁。只要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消除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及工作经验,简述在实际工程中常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与大家共享。

一、模板工程

1.采用聚苯泡沫保温材料方式封堵剪力墙根部孔洞时混凝土漏浆严重,造成剪力墙根部出现空洞、漏筋的严重质量缺陷,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楼板平整度差,在安装剪力墙模板前应对模板下部混凝土楼板进行抄平,对低于20mm以内的补铺砂浆,超过20mm的用细石混凝土修补后,再进行模板安装施工。

2.构造柱施工质量极差,密实度严重不足。由于构造柱施工无法批量进行,只能逐根支模浇筑,尤其是到柱顶部时几乎无法操作,振捣也不顺利,施工单位以此为由降低了质量标准。在施工支模时上口单侧采用喇叭口的形式,用直径20mm的小振动棒进行细致振捣,最后再将喇叭口处多余的混凝土剔凿掉,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钢筋工程

1.梁纵筋设计为单排,实际按双排布置,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单排筋数量多,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确有施工难度的,必须经设计单位计算同意,并出具技术核定单后,根据核定要求进行施工。

2.剪力墙边缘柱内拉筋单边直钩,不符合抗震构造要求,在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随安装随调整,防止遗漏,保证两边拉钩达135º要求。钢筋绑扎完毕严格验收,未达要求的采用钢筋扳子使之归位。

3.后浇带处板上部钢筋位移严重,未采取钢筋加强处理措施,应对采取的措施:精心制作后浇带处条形模板,保证条形模板的高度符合楼板结构层厚度,并在模板上开据齿槽与钢筋间距一致。后浇带处设计无加强钢筋设置的,施工前与设计单位协商,防止后浇带处楼板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工程

1.结构施工缝处在二次浇筑前未进行剔凿处理,应对采取的措施:建筑物施工缝无论是水平缝和竖向缝,在二次浇筑前,均应对施工缝的浮浆和松散混凝土进行剔凿处理,并清理浮渣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施工工序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支模顶面标高不准、模板不牢固。混凝土配合比没有掌握好,水灰比过高。应对采取的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加强混凝土现浇板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在25℃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h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四、砌体工程

1.框架结构二次结构砌体未按照抗震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应对采取的措施:框架填充墙使用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时,构造柱间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墙体厚度不大于150mm且墙体净高大于3m,或墙厚大于150mm且墙体净高大于4m,墙体半高处或门窗洞上必须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墙长大于5m或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柱顶连接点做法应在施工图中明确;砌体无约束的端部还应当设置构造柱。植筋位置要与砌块模数一致,并应作拉拔试验,严禁弯折连接,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

2、加气混凝土砌块龄期不够,填充墙砌体做法不规范,导致墙体裂缝、洇水。规范中对砌块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其龄期不应小于28d,但是由于产品的供不应求,导致工程中使用的砌块根本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有的甚至冒着热气就使用,使得加气块变形很大,如此怎能不出现裂缝?对此,只要提前订货,留出搁置时间,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填充墙砌体与承重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而施工单位往往无视规范要求而一次砌筑到顶,以至工程还未交工,墙体就已经开始有裂缝了,进而影响了观感质量。只要施工单位分两次施工,采用移动脚手架,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结语

上述这些质量通病是不可忽视的,一旦形成很难消除,也有可能成为施工单位推脱责任的理由。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程中根据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加强施工管理、相互监督、及时沟通,有效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生.《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祖和.《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5

关键词:建筑幕墙;预埋件;施工;问题分析

一、建筑幕墙预埋件施工要求

1.规范标准要求

(1)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能够承受幕墙传递的荷载和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2)玻璃幕墙立柱与主体混凝土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预埋件位置准确;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件时,应采用可靠的措施,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3)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锚固钢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可按照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进行设计。

(4)槽式预埋件的预埋钢板及其它连接措施,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5)玻璃幕墙构架与主体结构采用后加锚栓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产品应有合格证;(有钢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有设计方法资料和出厂合格证)。

②碳素钢锚栓与进行防腐处理;

③后加螺栓必须在现场进行单体拉拔试验和节点(群体)拉拔试验,试验所加荷载应达荷载设计值的1.5倍而无明显滑移,必要时应在检测单位进行极限拉拔试验。

④每个连接点后加螺栓不得少于2个,螺栓间距和螺栓到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0mm,宜设计成螺栓受剪的节点;

⑤螺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并不得小于l0mm;

⑥不宜在与化学锚栓接触的连接件上进行焊接操作;

⑦锚栓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

2.后锚固件的施工要求

后锚固件在建筑幕墙施工中广泛使用,特别在旧楼改建、扩建的幕墙工程大量,甚至全部使用后锚固件。幕墙工程中大量、甚至全部采用后锚固件,加上施工质量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会给幕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对于后锚固件的施工要求在规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有明确的规定:

(1)后锚固件有膨胀型螺栓、扩孔型螺栓、化学植筋及其它类型螺栓。

后锚固件使用时,除考虑各类螺栓本身性能差异外,尚要考虑基材性状、锚固连接的受力性质、被连接结构的类型、胡无抗震设防要求等因素。

膨胀型螺栓、扩孔型螺栓不得用于受拉和边缘受剪(边距C

(2)注意锚固栓的施工质量。

二、预埋件的施工的质量问题分析

1.设计计算问题

部分幕墙工程,特别是中小幕墙项目,对幕墙专业设计重视不够,有的设计只有简单的几张设计图纸,没有预埋件的埋设位置图,没有结构力学计算书,有的虽有计算书,但没有预埋件的计算,也未进行复核。

2.平板预埋件的焊接质量

1)预埋件常见形式是由锚板上焊接锚筋所组成。(锚筋不得采用冷轧钢筋,当锚筋直径≥10mm时采用Ⅱ级变形钢筋,包括月牙纹及螺纹钢筋,见《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JSJT-203)早期的做法是把钢筋弯折后直接焊到锚板上,现在基本采用锚板上钻孔后塞焊的方式,后者比较可靠。锚板与锚筋的焊接质量是预埋件的质量关键。要保证焊接质量,电焊操作工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预埋件的验收也是关键,不仅检查外观质量,防止出现虚焊、脱焊,还要按规定进行锚板与钢筋的焊缝强度检查。

2)预埋件埋设多数偏离设计位置,造成不能使用。造成原因有:

(1)预埋件在土建施工时已埋设,后因幕墙设计分格的改变或变更造成不能使用。

(2)预埋件捆扎不牢,施工时混凝土浇灌、捣固时使预埋件位移、偏斜。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10.2.3条款: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mm。

3.后置锚固件施工质量问题

1)轻质墙体上安装后锚固件

有的工程楼层跨度较大,立柱的挠度计算或强度计算未能通过,因此有的设计人员则在上下层梁之间增加一个支点,如果这一支点是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构造梁(柱)上是有效的。有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其砌体通常都选用轻质填充墙,若把增加的支点放在轻质填充墙上,即使是采用钢板加穿墙螺栓,也则无法起到有效的支承作用。所以规范规定:幕墙不应连接在砖石砌体上,更不得与轻质墙连接。

2)锚固基体不实不可靠,如砼体基材强度不够,边距不够,都会导致砼基材崩裂造成锚固失效。

3)后置锚固件偏位。钻孔经常遇到钢筋时产生偏位和偏斜,还有孔洞粉屑碎渣清除不净,造成锚固件使用时松动。

规范规定:后加螺栓必须在现场进行单体拉拔试验和节点(群体)拉拔试验,试验所加荷载应达荷载设计值的1.5倍而无明显滑移,必要时应在检测单位进行极限拉拔试验。

试验的结果应与设计计算进行校核,要求锚栓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

4)后置埋件埋设深度不够。后置埋件的应保证其最小的有效埋入深度,并应是去除粉刷层后的深度。

4.化学锚栓质量不高

幕墙行业后置埋件普遍使用化学螺栓。九十年代化学螺栓产品从国外引进应用于建筑工程上,近年来,国内众多厂家纷纷跟进,大量生产,市场价格从十几元到二三元都有,可谓是品牌杂多、鱼目混珠、质量不一。化学螺栓的锚固胶起着粘结砼基材与锚筋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化学成份的化学锚固剂,比较常用的是改性环氧树脂、乙烯丙烯酸树脂和不饱和树脂三类。锚固胶的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锚固效果,除几家进口知名品牌宣传资料有锚固胶的耐久、耐温、冻融性等测试指标,尽管现场拉拨力测试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锚固胶的耐久性目前只有通过实验室预测,而且电焊高温对锚固剂的影响。在建筑幕墙类复查中,发现受检的部分工程后置锚固件的施工和现场抗拉拔力测试还存在问题:

(1)有的工程没有预埋件,采用多种规格的化学螺栓作为处理后置预理。在可观察到的部位,螺栓的外露长度不一,有的明显感到螺栓与砼基体的有效接触长度不够。在旧楼改造时,墙面存在粉刷层(正常情况下为20mm)螺栓埋设有效深度还应考虑粉刷层厚度。如有一旧楼改造工程,原墙面是贴面砖,为补偿结构构造的不垂直,采用增加墙面粉刷层厚度方法,使其厚度最大可到7―10mm,如果此工程采用化学螺栓作为后置埋件应非常谨慎,应采用穿墙螺杆加锚板或采用其它可靠的连接方法。

(2)有的工程仅在试验室用试块上进行拉拨力检测,没有进行现场拉拨力检测,或仅进行其中1-2种螺栓检测,如某一工程使用4种不同规格化学螺栓,而只有2种规格的螺栓进行检测。

(3)螺栓现场拉拨力检测数量不够,有的工程仅进行一组(3件)象征性的检测。

按规定螺栓现场拉拨力检测应在同型号、同规格、基本相同的部位组成一个检验批,抽批数量按每批螺栓总数的1‰,且每批不少于3个。

(4)对检测结果没有与设计计算进行校核。确保锚栓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

三、结语

总之,建筑幕墙预埋件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幕墙的施工技术控制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及时解决,最终改善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植筋技术规范范文6

[关键词] 反梁结构屋面;裂缝原因;加固措施

Abstract: Roof leakage is a common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s quality, seriously affect the results, we must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In this pape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acks in floor on the roof of a teaching anti-beam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racks in the anti-beam roof, pointed out the precautions in the design of anti-beam roof,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nd hope that the conclusion can be provide a reference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of such roof.Key words: anti-beam structure of the roof; Cracks; reinforc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湖南某学院1#、2#教学楼为框架与砖砌体混合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砖砌条形基础。该两栋教学楼平面呈长方形,长度为72.54m,宽度为10.14m,六层,房屋总高度21.9m,在长度方向中部设置一道伸缩缝。顶层1~7轴、18~24轴为阶梯教室,其屋面为现浇混凝土反梁结构。该工程2003年12月完工,2004年6月发现四间阶梯教室屋面板底面在跨度中间部位出现沿开间方向的裂缝,裂缝没有贯穿反梁底面,而是在反梁底面处断开,裂缝宽度为0.15~0.25mm,裂缝呈继续增加的趋势。裂缝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楼顶层裂缝分布

二、检测结果

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技术规程》(JGJ/T23-2001),采用ZC3-A型回弹仪进行批量评定,阶梯教室屋面构件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1.9MPa,能够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采用卷尺和游标卡尺检测屋面梁的截面尺寸和屋面板厚度,每间阶梯教室抽查4处,屋面梁截面尺寸和屋面板厚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使用钢筋位置测定仪(配合局部凿开检测)每间阶梯教室抽查4处,屋面梁和屋面板的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教学楼屋面结构布置及配筋见图2。

图2教学楼屋面结构布置及配筋图

由检测结果可知,上述裂缝非施工原因引起。

三、结构验算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原教学楼设计图纸,采用PKPM软件对阶梯教室屋面结构进行分析验算。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20,屋面恒载标准值取5.6kN/mm2,活载标准值取1.5 kN/mm2。

对于梁L6,截面尺寸300×700㎜,按简支梁进行计算,其抗弯承载力及其抗剪承载力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要求,但挠度计算值为51.5mm,超过规范限值l0/300=9900/300=33mm,裂缝宽度计算值为0.28mm,接近规范限值0.3mm。

对于梁KL1,截面尺寸240×700㎜,取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其抗弯承载力及其抗剪承载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挠度计算值为42mm, 超过规范限值33mm,裂缝宽度计算值为0.21 mm,小于规范限值0.3mm。

如不考虑梁挠度对屋面板的影响,因屋面板长宽比=9900/3200=3.1>2,短边方向按连续单向板进行计算,经计算其承载力能满足要求,挠度计算值6.8mm,小于规范限值l0/300=3200/300=10.7mm,裂缝宽度计算值为0.05 mm,小于规范限值0.3mm。长边方向不受力,只需按构造配筋,实际配筋为Ф6@200。

考虑梁挠度对屋面板的影响,分别取跨中处短边方向一米板带及长边方向一米板带进行分析。对短边方向的板带来说,梁的挠度不会使板带的支座与跨中产生相对位移,但对长边方向的板带来说,两端支承在240×350mm的边梁上,边梁下有砖墙,因此板的支座位移很小,梁的挠度相当于板带跨中产生的强迫位移,此强迫位移将使长边方向的板带跨中承受附加弯矩。

计算可得,超过了宽度为1000mm,高120mm,配筋为Ф6@200的长边方向一米板带的抗弯承载力,因此将引起板的开裂。

四、裂缝成因分析

屋面梁跨度较大且为单跨,高跨比仅为1/14,截面高度小,导致梁抗弯刚度小、挠度过大;屋面梁为反梁,板处于梁的受拉区,由于整体现浇的梁板变形协调,梁的挠度迫使板在长边方向产生相同的变形,从而在板的长边方向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而板的长跨方向仅按构造配筋Ф6@200,配筋不足引起板底开裂;屋面梁底部纵筋配置较多,抑制了裂缝开展,因而板上的裂缝基本没有穿过梁截面。

五、加固处理

由于上述裂缝是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属受力裂缝,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必须进行加固处理。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本工程采用如下加固处理措施:

(1)屋面梁采用加大截面法进行加固,以提高梁的抗弯刚度,减小挠度。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2]的规定,采用图3所示的加固截面,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箍紧HPB235,为加强新老混凝土界面的连接和抗剪能力,沿界面植筋2Φ12@300。

图3 屋面梁加固截面

(2)屋面板底采用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以提高屋面板长边方向的抗弯能力。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规定,碳纤维采用面密度>200g/m2,200mm宽的单层单向碳纤维片材,要求抗拉强度标准值>3000MPa,弹性模量>210000MPa,伸长率>1.5%,粘接材料与碳纤维片材相配套。根据屋面板长边方向的弯矩分布,采用图4所示的板底碳纤维加固方式。

图4板底碳纤维加固部位

本工程采用上述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后,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和观察,屋面板底未出现新的裂缝,加固效果良好。

六、结语

在进行反梁屋面设计时,应注意屋面板处于梁下部的受力特点,认真计算屋面梁的挠度对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即使屋面板是典型的单向板,在长边方向也要按计算结果配置钢筋。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适当的控制施工速度,严格施工操作程序,做到科学施工,坚决摒弃违反科学的蛮干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前建筑屋面结构裂缝的这一质量顽症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3]孙跃生,仲朝明,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的材料选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4]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