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1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习惯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59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无论是谁,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汲取成长、发展的营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应该读书,并与书交朋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学习既有的教材,还应该广泛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书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无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践行的经验总结。学生没有兴趣,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学习起来就消极被动,学习效果就不会好。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爱上阅读,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攀升。
1.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要率先垂范。“亲其师,信其道”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而且他们容易受周围人和事物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选择好的书籍看,学生就会有样学样,对教师阅读的书籍感兴趣,主动地去读,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地方设置温馨的课外阅读区。教室是理想的地方,但是由于多数班级教室小、人数多,很难开辟出一定的区域来。因此,课外阅读区可以设置在图书馆或阅览室内,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二是这样的环境,阅读氛围更加浓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所处的年级,选择合适的、内容积极健康的课外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选择图书上少走弯路。
3.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讨论和竞赛活动。小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比较强烈,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乐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同伴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同教师和同伴交流读书心得,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阅读思考的能力。此外,小学生还具有普遍的攀比心理,不甘落后于人,某个学生读过了一本书,“我也不能不读”。教师在课外阅读时,可以询问学生读了哪本书,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等,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该书的兴趣,营造人人争读书,争读好书的氛围。
二、家庭校园联动,培养阅读习惯
有人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有人说,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这都是无可辩驳的至理名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够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和教师联动,在为学生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学生长期坚持阅读,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出每天阅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非常薄弱,做事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前一秒对阅读还兴致勃勃,一转眼也许就会失去耐心,把书籍丢在一边。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阅读兴趣不能长久的原因,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做到内容丰富有趣、难易适度、因生制宜、循序渐进。书的内容太枯燥,提不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太难的话,学生理解上有困难,容易丧失阅读信心;太容易的话,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同样产生不了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所在的年级,推荐学生阅读合适难度的书籍,不仅能够使学生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阅读的自信心,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之一,家长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导师。家长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和反应影响着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否。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本吃熟肯透,把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熟记于心,课外只能做和课堂知识相关的练习,而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则认识是在看“闲书”,把其视为洪水猛兽,极力打压学生的阅读行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和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家长懂得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建议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学生多读书看报,背诵古诗词,阅读名篇名著等,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合理科学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不是很高,对于他们的课外阅读如果教师不加以合理科学的指导,容易使阅读行为流于形式,见不到应有的成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对学生进行指导虽然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阅读语感、拓展一定的知识视野,但取得的效果肯定不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好。因此,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对遇到的佳词妙句、优美文段进行摘抄、摘录,并最大限度地记忆背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为写作文等积累丰富的素材。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读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内涵,写出读书的心得体会、受到的人生启迪等,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为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积累知识,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成长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循循善诱,谨防走入阅读误区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意义,不单纯是为了提高阅读的能力,在考试时能够做好题目,写出好的文章,取得优良的成绩,更在于通过阅读“闻道”,即通晓为人处世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走出简单堆砌佳词妙句、优美文段、格言警句,势在写出所谓优秀文章的误区,去分析句子之所以优美的原因,是传递出的意境使人的身心感到愉悦,还是折射出的道理使人的心灵得到震撼,如果换作自己,会怎样去表述,等等;使学生冲破对作者作文初衷的浅层认知,深入解剖作者所要传递的道理和内涵,从更广阔的层面去认知、领会,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修养不断提高。
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学 ; 学习习惯 ; 学生 ;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2
说起习惯,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而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美育教育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在学习中掌握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意味着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
一、关注常规训练。
习惯是一种不会忘记的东西,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关注平常,关注每一次,显得特别的重要。首先,课前准备要做到整队快、静、齐。其次,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再次,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发声的姿势、演唱歌曲的姿势、欣赏歌曲的姿势。我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规范课堂纪律。每一次学生进教室之前,我要求学生排好队,比一比哪一队排队时最快、最静、最齐,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评比。学生得到表扬时心里有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满足。每次坚持这样做,逐渐养成整队快、静、齐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
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学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是我的追求。口琴教学是我校“今天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帮助学生的发展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在音乐课上,我关注学生对器乐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努力让每个学生学会口琴的简单吹奏。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的学生喜爱上了口琴,喜欢吹奏口琴(哪怕学的曲子非常简单)。我深知,那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成功不管大小,它都是让我们的学生继续发展的最好动力。有了兴趣可以产生情感,情感可以上升为审美,审美可以积淀情操,情操可以升华人格。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让我们的学生发展得更好。
三、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学能力。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字,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在教唱一首新歌时,我一般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一遍,我将全歌范唱一遍,让学生有个整体感受,然后学生哼唱歌谱,学唱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最后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四、运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3
一、先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孩子读书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久而久之,他们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就拿《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的“我”来说吧,由于“我”嗜好读书,每天放学后都要到残疾青年的书摊去读书,进而感动了青年并为“我”读书创造条件的动人故事。
二、读书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读书积累就有目的,写作实践就会得到历练,思维感悟就能得到提升。譬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之前,老师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三国演义》。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作品和有关的奇闻逸事,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和逆向思维——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为何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三、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和助推器
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4
如何才能使这些声乐基础很差的学生在完成三年学前教育大专声乐学习后,成长为既有全面发展又有较高声乐教学技能的幼教老师呢?众所周知,自尊心是人类基本的潜意识,也是进步之母。因此,当我面对这些因声乐基础差而在声乐课堂上表现羞怯的学生时,就特别要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为此,我在第二次给同学们上声乐课时,专门抽出了一些时间,以温和的言辞,主动向同学们解释了造成现今他们声乐基础差的原因,并相信他们既然已经来我校参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就一定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顺利完成包括声乐学习在内的各项学习任务,成长为既有全面发展,又有较高声乐教学技能的幼教老师。这实际上是我主动争取和同学们互动,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理解、尊重和善意。当今知名华人作家刘墉在其所写《冲破人生的冰河》一文中说:“施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我认为,作为一个以帮助学生成长为己任的老师,能多为自己的学生成长设身处地地着想,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尤其是优先注意尊重他们,这对进一步提升增强他们搞好学习的自信心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老师自己以尊重学生的做法,为学生们做出的尊重他人的“行为示范”。
二、在接龙游戏中提升学生的音准能力
由于自己对学生们之所以音乐基础差有足够的理解,并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对那些声乐基础近乎于无的学生的特别关爱和帮助,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同学们通过课堂与课外同我的交流,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那样,是真心关怀自己成长的人,并由此同我有了较亲近的感情。于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变得轻松开朗了,对学好声乐也开始表现出有信心了。在经过多半个学期的声乐课学习后,学生们虽已能较完整地唱出《送别》《摇篮曲》《月之故乡》等歌曲,但是,他们歌唱时的音准仍存在很大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把握音准的能力,我试着让学生们在演唱《月之故乡》这一作品时,做一个同学们都参加的反复连唱的接龙游戏,其规则是前一位同学唱完两句后,第二位同学接唱后面的两句,在后面的第三位、第四位同学等人也都以此规则接唱,当按顺序把该作品唱完一遍后,再以此规则重复继续演唱下去,直到我叫停演唱为止。之所以要做《月之故乡》的演唱接龙游戏,我的出发点是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她们每个人既作演唱的参与者,又是相互之间的点评者,从而使每个同学更能集中精神去学长补短,在歌唱音准的把握上有所提高。同学们刚一听我讲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声乐教学,觉得有意思和挺开心,不过,当我把接龙游戏的演唱规则讲完后,有些同学又显出了胆怯的样子,怕自己在接龙演唱时比别人表现差而被同学们取笑,我鼓励所有学生尽管大胆接唱,即使接唱跑了调,也都没有什么可被取笑的,并用一句名言鼓励他们“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只要在接龙演唱中找出自己在音准上存在的问题,就一定会有进步和提高。在经过两次课堂上以接龙游戏为主要形式和事实上是同学们相互观摩的演唱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就如何把握音准展开讨论,她们相互友好地进行了点评,最后又由我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和指导。对于这样的课堂实践,绝大多数同学们都觉得新颖有趣,认为这有益于找出自己在声乐演唱音准上的缺点,从而提高把握音准的能力。
三、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注意角色定位和肢体语言
歌曲演唱者在演唱时的肢体动作和情感展现对演唱效果有重要影响,而演唱者在演唱时肢体动作和情感展现则是由其所扮演角色的定位决定的。为了使学生们学会演唱时的角色定位,我选择了《让爱住我家》让学生们演唱。虽然经过多半个学期的声乐课学习,同学们也已有了初步的声乐知识和技能,但在演唱表现这个三人家庭各个成员(孩子、妈妈、爸爸)情感多面且交织互动的歌曲时,却显得呆板,没有鲜活的肢体动作表现,没有表达动感音乐的节奏点和热情洋溢的情感。针对同学们在演唱此歌曲时存在的问题,我边做点评边讲解分析。我告诉同学们,在这个三人家庭中,各个成员对体现在家庭中的“爱”的理解是不同的:孩子对“爱”的理解是爸爸妈妈乐于陪我玩,妈妈对“爱”的理解是心甘情愿地做好各种烦杂的家务,爸爸对“爱”的理解是为了全家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尽管这三个家庭成员对各自在家庭生活中应展现出的“爱”理解不同,但他们却又都因为互爱互敬而相互理解和互相包容,从而共同营造了整个家庭的浓浓的融洽气氛,做到了让爱住我家。之所以此歌曲有反复三遍的演唱,就是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家庭中应具有那种热情洋溢的爱,并体现出该家庭成员间互爱的情感是不断深化的。演唱歌曲,演唱者对其所演唱歌曲中的角色定位固然十分重要,但要真正演唱好,歌唱者在演唱时的肢体动作是否与歌曲中所定位的角色身份相宜就更为重要了。我特别指出,在演唱时的肢体动作中,演唱者的眼神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是关键,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是最能显露演唱者的内心情感的,而心又是随着景而动的。因此,我要求同学们谨记“眼随心动,心随景动”,这是声乐表演的核心。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还借让学生演唱《让爱住我家》的时机向同学们提出,假如真由她们设计一套带幼儿园的孩子们搞一次有关亲子活动的方案,这一方案该如何设计呢?学生们对此提议极感兴趣,展开讨论,设计了多个亲子活动的方案。实际上,我的这一提议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起到了对学生未来如何从事幼儿教学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因而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经过和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友善相处和共同的教学探索,学生们变得比较外向和活跃了,在声乐课堂上心神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四、让学生在登台演唱的“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5
【关键词】兴趣声音观念选曲评价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而叩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来自于学习者科学的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更来自于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的精心指导,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条件、基础程度、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准确、更仔细、更直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但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师学生来说不太恰当。因为幼师课程设置的门类多、声乐课时少、幼师学生多等原因,所以长久以来幼师声乐课普遍采用集体课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寓教于乐。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他就会投入精力去研究、学习,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我认为兴趣的培养才是学好声乐的前题。
二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歌唱发声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外,还有声音观念。知识的概念如有关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的知识外,学生容易掌握。难的是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我们知道歌唱的乐器就是人体本身,歌唱的过程就是人体各有关器官相互协调工作的过程,但发声器官的具体运动又无法直观面对。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呢?首先,多让学生接触正确的“声音”,灌输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自然统一、张驰有度。让学生多听优秀歌唱家的演唱。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没有声音表象的感觉和积累,当然无法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只有听多了才能对正确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深层感觉到声音的美。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范唱。因为教师离学生最近,能及时给学生以具体的声音参照。
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听到正确的声音,及时找到方向并与之靠拢。然而模仿正是声乐学习初级阶段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美好声音的形象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唤起她们唱歌的欲望,使学生情绪饱满,感情充沛,从而激起她们歌唱的发声器官、呼吸肌肉的积极运动,在种状态下,歌唱的技巧易于被学生掌握和运用。再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身的特性,在掌握科学的声音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特色,唱出自己的音色。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在集体课内,但正确的声音还是会出现,即使是一个音、一句乐句也要及时对学生加以肯定、鼓励并继续强化,让学生记住自己发出的正确声音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在这样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学生正确的声音观念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三选曲要适宜
由于幼师班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要走上幼教的工作岗位。而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少会用到所学的正统美声歌曲、大型创作型歌曲、艺术歌曲等,实际当中用到的都是些简单、上口、实用的儿童歌曲、幼儿歌曲等熟知的歌曲。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幼师声乐教学的曲目选择上,除了要对一些初、中级美声、民歌、艺术歌曲等作品有一定的涉猎外,还应当针对今后的工作方向大量浏览实用型的声乐作品。
四对学生要有客观、积极而灵活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表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到唱歌和学习带来的乐趣。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态度。教师的评价包括对学生态度的评价,也可以是每个具体教学内容、环节的评价,也可以是整节课或者整体目标的评价。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学习程度,什么地方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什么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积极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声乐技巧的学习,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一个集体中学习,如果教师能不断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学习,更有信心和勇气面对问题和困难。教学评价也要因人而异,灵活掌握,不同个性、气质类型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评价方式。但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声乐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总之,声乐集体教学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克服不利因素,积极调动有力因素开拓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快乐的集体教学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曾华青.浅谈幼师唱歌课的教学[J].南平师专学报,2003(01)
[2]雷仰芹.浅谈声乐集体课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3)
[3]王懿颖.幼儿音乐教育[C].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8
[4]腾守尧.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如何学好声乐课范文6
关键词:声乐教学 教学问题 训练方法
近几年招收声乐特长的名校不断增多,通过声乐特长考入名校可谓是一条捷径。这种高考招收形式对声乐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高中声乐教师面对的绝大多数声乐特长生是初学者,如何在短短的一到两年时间里,使学生的声乐水平迅速提高并被名校录取呢?其实这是有些难度的,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种种观念的问题,家长和班主任往往把学习文化课较差的学生送入声乐特长班,他们不太考虑该学生是否适合学习声乐,这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没有好的音乐特长"苗子",再好的教师也将在教学上无所作为。
2、在声乐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死板地把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不加区分地用在学生身上。如:某些教师给五名学生同时上声乐课,用的是同一首练声曲,唱的是同一首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3、在声乐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声乐生往往都急于求成,都喜欢和唱好的人比,老师看到别人的学生进步快,心里便着急,于是拔苗助长,误人子弟。
4、在训练时,有些教师仅仅注重对学生发声器官某一局部的调节与磨练,或者说仅仅注重发声歌唱的某一种因素,如高音只强调用头腔共鸣,不强调用气息支持共鸣,那么学生发出的声音一定是苍白无力的。
5、由于声乐的学习和教学都较难,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耐心,如果学生学习几节课没有多大进步,老师便从内心放弃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差,学习声乐不动脑筋,又不用功。导致上了很长时间的声乐课也没有进步。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特长生的教学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选好声乐特色生"苗子" 。"选苗"应是声乐特长教学中最先着手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那么怎么选呢?
1、声乐特长生必须具有天生的好嗓子,天生的好嗓子是学习歌唱的有利条件。2、声乐特长生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要在音乐方面有敏锐的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
3、声乐特长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学好声乐的重要保障。
4、声乐特长生的文化课要好,选预计到高考时文化课最底能通过一本招生分数线的学生。
二、训练方法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进行个性化培养方式。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理论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条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教学。显然让声区不同的三名学生共同练唱同一首歌曲是不利于学生进步的。即使她们都是女高音,各自的音色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偏亮一些,有的偏暗一些。要根据不同声音条件和问题选用不同练声曲。其次要给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歌曲有深、浅、难、易之分。教师应按学生的歌唱水平布置相应的作品。教师要清楚的知道每个学生目前所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个程度,应该多演唱哪些歌曲,更适合于哪类歌曲。只有这样严格"量"学生的"力"去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才能培养出有坚实歌唱基础的好学生。
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过程,声乐教师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学生的嗓音条件、年龄特征、思维发展等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操之过急,不鼓励、也不拔苗助长似地让学生演唱能力之外的曲目。因为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接受状况不完全一样,所以不要拿自己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比。在练声时,要考虑她们的最佳声区范围和唱得最好的母音。要从学生的最佳声区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其它声区;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它母音。要重视学生中音区的训练,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他的一切。要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练习开始,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巩固以后,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拓展训练。在教学用语上,同样要由浅渐深、由简到繁。对刚开始接受声乐训练的学生,要选用最生动、最易懂的教学语言,而不是用"打开"、"关闭"等术语。
四、让学生树立整体歌唱观念。
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歌唱是个整体性的活动,正确地歌唱是呼吸与共鸣、发声与咬字吐字等共同协调的活动。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所以,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如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唱高音时,声音突然变成苍白无力.这是把头腔共鸣和呼吸截然分开的表现。为了使歌唱呼吸和共鸣统一起来,我会让学生自然的做打呵欠的练习。当学生能够自然打呵欠时,再让他们发出并延长"a"或"u"母音。让学生体会发的音越高,气息越向下走的感觉。声乐演唱时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清晰的状态,这是"字与声"没协调好的表现。我建议做如下练习:1、要加强咬字发音时口咽腔部位整体感觉的一致性,如运用以横带竖、以竖为主、前横后竖、前小后大、前窄后宽、前变后不变、咽腔圆竖立以及抬上腭、放下巴、稳定喉节等方法。2、要让学生用普通话多练些朗诵,锻炼咬字及嘴皮子在歌声中的力度。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得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应不断地提醒学生去正确而客观地对待自己,把学生一步一步引进"歌唱的科学之门"。教师在传授艺术技巧时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智能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科学的发声方法固然应由声乐教师来传授,但领悟与掌握全凭个人。声乐学习中的呼吸,共鸣等方法是很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否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声乐的方式是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知道勤学、苦练、多动脑是学好声乐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声乐技术、技巧的获得以及正确的声音观念的树立只能在实践中反复去感觉才能达到理解并进而掌握,让学生多欣赏国内外著名歌唱家的演唱,多听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声乐课,多与他人勾通声乐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声乐教师要与学生心灵沟通,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合作伙伴,积极调动学生的歌唱热情,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才能为学生搭起走向成功的桥梁。
参考文献 :
[1]杨立岗《声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