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

所谓微时代,是指以短小精悍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此类信息在进行传播时,媒介为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载体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大学生作为年轻人,对微时代的信息接受速度非常快,现今,大学生获得信息、传递信息都以微信、微博为主。微时代对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更加凸显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高等学校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大学生走向社会时,诚信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拥有诚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才能变得更加和谐,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另外,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必须要科学地开展诚信教育。

2.由大学生群体特殊性决定

在社会未来的发展中,大学生将是建设的主力军,是希望和未来,大学生承载着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责任。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非常重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大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另外,尽管大学生属于成年人,但是其思想水平、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容易出现失信行为,基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适应大学生群体特殊性的必然选择。

3.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考试作弊、拖欠贷款、简历造假等失信行为在大学校园中屡见不鲜。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各个高校均开展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然而在实际的诚信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内容空洞、教育方式单一等,进而导致诚信教育效果较差,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较低。

二、微时代的基本特征

在3G技术发展及普及的过程中,信息接收终端移动得以实现。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与3G技术、电子纸技术相融合,增加了上网的功能。电子纸几乎没有任何的重量,具备非常好的可折叠性能,这样一来,受众可以随身携带电子纸。随着物品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信息接收终端所接收到的信息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这种传播特性真正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大范围的传播。

在微时代,作为载体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便携设备体积较小,尽管信息展示框的面积也会随之变小,但是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点。以手机为例,手机屏幕的平均尺寸为100mm×400mm×20mm,而电脑屏幕的平均尺寸为13英寸,但是由于手机便携的特点,促使其更受青睐。人们一般会在自己无聊或零散的时间里查看移动终端,这种特点决定了人们浏览的内容必须要短。

在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传播速度上来看,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从传播内容上来看,信息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更强。微时代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短小,如微博,人们在信息时,字符数不能超过140个,这决定了信息内容的“小”,且微博的不局限于电脑,只要具备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信息,这使微博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当人们在浏览微博时,从接收信息到消化信息,时间很短,信息者要想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科学的处理。

三、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1.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被提倡,不过,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为应试教育,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及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诚信教育,这样一来,诚信教育就未得到高校的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不健全,正处于逐步的完善当中,在这一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但是,由于高校不重视,导致诚信教育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且诚信理论教育较少,这些因素都导致高校的诚信教育效果较差。

2.诚信教育内容空洞

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实现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重点教授的内容,通过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诚信意识。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大而空的理论,教学方式以讲道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实际情况、个体差异,这样容易打消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诚信教育的教学效果。

3.诚信教育力度不足

当今社会中,各种失信行为不断出现,这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使诚信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校需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适当地加大教育力度,从而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高校的诚信教育还应坚持与时俱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诚信教育无法与社会变革相适应,导致无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意识。

4.诚信教育对象大众化

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时,基本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实际上,在开展诚信教育时,采用集体教育方式十分必要,通过集体中先进学生的带头作用,可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不过,如果采取单一的集体教育方式,会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端:第一,在集体教育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但对于大学生个别的失信行为,无法深入了解,这导致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很难认同教师的教育,无法形成健全的诚信意识;第二,诚信教育容易形式化,在传统的诚信教育中,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第三,在集体教育方式中,大学生的主动性较差,而且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导致教学缺乏活力。

四、微时代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1.更新诚信教育理念

在当前的大学诚信教育中,诚信教育并未真正地实现与网络的有效结合,依然采取班会、宣传等教育方式,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微信、微博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常用的交流沟通工具,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完善的诚信教育平台,通过微平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学生主动接受诚信教育,同时充分利用传统的教育平台,便于保证诚信教育的严肃性、权威性。另外,在针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时,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诚信教育的相关理论,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诚信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中,还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从而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意识。

2.梳理诚信教育内容

在微时代,针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时,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一个是正面引导性的教育内容,另一个是负面消除性的教育内容。首先,诚信教育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无论是微信的内容,还是微博的内容,都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将诚信教育的主体内容。生动地显示出来,学生在观看完毕之后,能够认可教育内容。微博、微信所的内容不仅包含文字,还可以包含图片、视频等资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诚信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将诚信教育的内容融入进去,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其次,诚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在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微信、微博上的信息量非常庞大,而且较为繁杂,这些海量的信息中难免夹杂着不良信息,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再加上思想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3.创新诚信教育方法

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微平台,创新教育方法是提升诚信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首先,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形成活泼有趣的诚信教育氛围,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诚信学习。其次,搭建多样化的教育平台,通过此教育平台,诚信教育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自主选择所需信息。再次,加强对微平台的监管,学生会利用微平台信息,教师要对信息进行监管,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学生的诚信价值观,进而判断出学生的诚信情况,避免学生失信行为的发生。

对于大学生来说,诚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微时代,诚信教育面临更多的要求,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微时代的优点,通过微媒体与教学相结合,搭建诚信教育微平台,进而提升诚信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避免学生出现失信行为。同时,通过诚信教育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徐仁成,穆丽娜,顾潍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诚信教育研究[J].才智,2012,12(22):300-301.

[2]崔轶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1(1):94-96.

[3]李志芳,姜倩倩.微时代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与自杀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3,12(1):50-52.

[4]夏道玉,左雪松,左雪红.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81-84.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2

首先,在学习诚信方面: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应付考勤,考核作弊等等现象都已经屡见不鲜,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些行为是不对的,但大家都这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第二,在人际交往诚信方面:大多数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不能做到以诚待人,在老师,家长,同学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用谎言和奉承的方法争取对自己有利的信任,向同学借钱借物也不能按时归还;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用欺骗的方式同时脚踩几只船。第三,在经济诚信方面,坐火车,看电影时逃票,故意拖欠学费,编造假话向家长骗取生活费,虚报家庭情况获取国家助学金用于高消费,信用卡手机卡等欠费透支之后弃之不用,向熟人或同学的推销假冒产品等。第四,在就业诚信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伪造课程成绩,资格证书,获奖证书,在校期间的任职和表现,面试时为符合招聘单位录用条件而编造虚假信息,与多家单位签约,挑选更好的单位,然后再与不愿意去的单位毁约。

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原因: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性诱发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日益严重。第二,家庭原因: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伦理的传统观念观和父母“能力之上,望子成龙”的育人观念导致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有些家长甚至纵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而父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诚信缺失的一些具体行为和表现,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第三,学校原因:这也是最为直接的原因。当前,我国高校的诚信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同社会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惩罚性等负面的教育居多,缺乏人文关怀,高校教育和考核模式的统一化也是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高校关于诚信制度的建设也相对滞后,诚信档案制度不完整,诚信公开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彻底,诚信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第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代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错位和信念弱化导致了他们心理机制的矛盾和失衡,利益需求与满足压力增强,从而做出错误的诚信缺失的行为;利益权衡过程中的投机心理,侥幸心理与从众心理也助长了大学生的失信行为。

二、国外高校的诚信教育

在美国,诚信教育从本科生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针对学生的各种不诚信行为,都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来进行制约。并且具体到定义、表现形式、处罚规则、申辩程序等各个方面。而美国高校的“诚信荣誉制度”也是高校诚信教育的最大特点。通过签订“荣誉守则”使学生们从心底里真正认同学校的规定,遵守规定并且监督别人。此外,从教育形式和内容也是灵活多样,种类繁多。良好的社会环境对美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功不可没。日本对诚信教育非常重视,他们成功借鉴了中国儒家的诚信思想。日本高校的诚信教育十分重视诚实品格的教育,注重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日本高校诚信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并将诚信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父母也能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的诚信行为起着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则是要求学生要诚实,正直,诚信,学校开设道德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导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同时“,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将儒家文化中的忠心,孝顺,仁爱,诚信等品质,融入其多元化的社会,建立了东西方文化一体化的公民道德教育。”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系,重视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这不仅有利于为大学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健康,全面的成长.在瑞士,则更加体现出了国家对于诚信教育的重视。高校对于诚信教育的研究是建立在立法的基础上的,在这里都是在基本法律保障的基础上,让诚信教育成为高校必须遵守的准则。1970年,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瑞士民法典》在瑞士国会通过,该法典就将诚信原则定位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中外高校诚信教育的对比研究

中外高校的诚信教育在制度,内容和途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就中外诚信教育的制度而言,国外的诚信评价及监督机制非常健全,对于不诚信的行为都有量化的标准。从机构设置,政策制度,运行流程,职责分工等都十分规范,内容完善具体,要求系统规范,程序科学合理,运行也非常顺畅。就美国来说,高校通过“荣誉制度”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并且对于不同的欺骗行为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在瑞士,诚信教育是学校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些都是有法律来作为依据和保障的。而我国的诚信教育制度目前上不是非常健全,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其次,就教育内容而言,国外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并且借鉴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日本在诚信教育中充分借鉴了我国儒家思想中诚信和信义的观点,“儒学在日本多年的传播和发展中,它所推崇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已完全渗透为日本民族的心理,直接影响着日本人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新加坡的诚信教育则突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性,“让东方传统价值观中的重人,重人际关系,重个人内心的精神修养和西方价值观的重民主,重科学,崇尚知识和理性相互搭配平衡”新加坡的品格教育也是其诚信教育的一大特点,整个社会都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美国的通识教育地位也高于课程教育,是美国各高校的必修课。而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民族性,旨在树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大学阶段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再次,就教育的途径而言,西方的教育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社会和学校合力,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共同努力。

在美国,新生开学出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学术诚信教育校园活动,向学生发放学术诚信手册,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手册,签署学生诚信保证书,荣誉誓言等等,定期开展“学术诚信周”,散发传单、校报、校刊,图书馆和网站等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被广泛使用。在日本,将诚信等道德思想渗透于大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等品格的培养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日本大学生及中小学生每人都有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这本道德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其中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他们从小就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其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活动能力。”新加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也是绝不局限于一个方面的视野进行诚信教育的,而是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学校到家庭,从金融业到教育行业,全部都为创建诚信的社会环境积极主动地贡献着力量。而在我国,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和理论的教化,中国教师往往注重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和国外一样,注重道德能力的实践,以养成道德性为目标。

四、国外高校诚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国外大学对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对我国诚信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和诚信教育经验。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都优秀的传统文化,像儒家和法家思想中的诚信观等等,儒家诚信观点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法家也极其重视诚信,认为诚信是社会人际交往的纽带。所以才有了流传至今的一些关于诚信的典故,如商鞅的“立木取信”等等。国外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和品格教育等都是我国诚信教育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其次,拓展和丰富教育方法和途径。目前,我国的诚信教育教育方法和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在学校的诚信教育中,除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之外,还有高校的诚信教育,其主要表现为开设的“两课课程”。教学方式也只是单一的讲授灌输式,也没有很好的关注到个体学生的差异,不能很好地因人而异的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教育,从而导致我国诚信教育实效性的不足。而在国外的高校,学校有专门给的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诚信教育,他们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定期向学生宣传诚信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和工厂,敬老院等地进行实地教育,是学生们真正从内心体会、认同并且接受诚信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再次,营造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3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的学生诚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伪造证明从而骗取贷款资格。

贷款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有学生以及家长为实现贷款目的,隐瞒家庭收入情况,通过请客送礼等措施笼络所在地工作人员,从而出具虚假的经济困难证明,以骗取贷款的资格,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以及照顾。

第二,拿到贷款之后挪作他用。

部分贷款学生在获得贷款之后没有合理地使用贷款,反而挪作他用,做那些违背助学贷款目的的行为,甚至有学生使用贷款来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例如炒股等。也有些学生选择使用贷款购置手机以及电脑等消费品。

第三,变更信息后未能及时反馈。

根据相关的规定,接受贷款的学生在出现工作单位以及通信方式改变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告知银行的贷款部门以及学校。不过一些学生变更工作单位或者是通信方式之后,却未及时同学校以及贷款银行进行联系。

第四,逾期不还助学贷款。

一些学生毕业之后虽然找到工作,不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根据贷款合同的按期偿还利息以及本金,从而出现逾期不还贷款的问题。

二、学生诚信问题的影响因素

第一,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因为体制因素以及人们思想的偏差,导致社会信用体系比较薄弱,失信问题严重,政治经济等领域诚信缺失问题屡见不鲜。社会当中的负面因素,给诚信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对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带来了消极作用。在这一社会条件下,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变,推崇功利价值,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

第二,学校因素。

学生诚信教育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虽然比较重视,不过实施的结果不容乐观。一方面是高校诚信教育的模式过度简单,另一方面是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并且教育方法也不够合理,缺乏针对性。目前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富有时代性的内容,导致整个诚信教育无法结合学生特点展开,并且搞笑的教育方法不够科学,将诚信教育简单化,严重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第三,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细胞,并且父母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行为举止以及道德品质会直接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学生诚信发展需要经历从模仿到内化的阶段,父母以及教师都属于模仿对象,不过很多家长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在日常生活当中,推崇个人利益至上的观点,惟利是图而罔顾诚信。这样一来自然就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现实当中也有很多家长针对学生资助的优惠政策,伪造贫困证明而获取资助。

第四,学生因素。

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对于新观念以及新事物的接受都比较快,存在着自立自强以及崇尚竞争的特点。不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思想潮流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很多学生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利己主义倾向,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诚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一些大学生身上不断出现弄虚作假、考试作弊以及失信违约等行为。虽然学生都意识到诚信有着重要的价值,也认为诚信是人处世的根本,不过很多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仅仅作为一种认识,而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身行为,导致出现言行不一的失信问题。

三、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第一,拓展学生诚信教育途径。

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最为主要的部分是在高校当中展开的。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并且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想强化学生诚信教育,就应当进一步发挥学校应有的教育功能。高校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方法,指导学生接受相关的诚信教育内容,将学生诚信教育置于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的位置,并且不断探索诚信教育的方法途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开展多样化的诚信教育,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诚信观念,这样一来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诚信意识,改善他们的道德素质。

第二,创新诚信教育思路。

学生诚信教育并不是凭借一节课或者是一次演讲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应当尽可能地增加诚信教育内容,将诚信教育贯彻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从而让学生时刻感受诚信教育的存在。学校还应当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诚信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体验诚信教育。高校当中的各个社团也应当定期举办一些同诚信教育相关的活动,借助于多姿多彩的多彩的方式,来体现出诚信教育的价值。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将学生诚信教育同职业道德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不具备诚信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第三,营造校园信用环境。

学生诚信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诚信水平,通过营造校园诚信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当中,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有利条件,借助于宣传标语、校刊以及校内电台等不同的形式,来宣传诚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从而对学生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都产生影响,让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诚信教育,从而一步步养成诚信品质。

第四,建立受助学生的诚信档案。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启示

党的十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更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展的道德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将诚信教育放到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诚信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趋势,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哪些差异,如何借鉴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差异

(一)诚信教育方式的差异

在诚信教育的方式上,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层次性与渗透性,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国外大多数高校注重采用启发诱导式、渗透式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规定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并使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3]在课程设置上,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把诚信教育渗入到各门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

(二)诚信教育内容的差异

1、学术诚信教育。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过制定荣誉准则来规范大学生的学术诚信行为,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行为作了明确的说明,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类,对惩罚条款和实施细则有详细的规定。我国高校系统成熟的学术诚信教育理念与方法相对缺乏,有关的惩罚措施与大学生行为管理条例、学位管理条款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实施程度和实际反响也值得商榷。[4]

2、借贷诚信教育。国外的大学生借贷诚信教育,主要是指契约观念教育。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学生与银行之间是契约关系,通过契约观念的教育,使大学生在内容上更直观的明白怎样保持信用。我国对于契约观念的教育比较缺乏,有些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性。

3、诚信文化教育。无论是夏商周时期诚信成为道德责任,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墨家的忠信思想以及先秦时期儒家的诚信思想,都体现出诚信文化的发展与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却停留在意识的层面,对诚信文化教育的教育有待加强。在国外特别是西方,诚信超越了血缘与亲属关系,并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他律性。

(三)诚信教育环境的差异

1、社会层面。西方一些国家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完善的信用制度,加强对诚信教育的研究。[5]另外,社会上许多社团对诚信教育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这都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政府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2013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将此项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声势,但是在有关诚信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2、学校层面。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高校在诚信教育坏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高校充分发挥学校报刊、报栏的功能,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的宣传活动,通过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演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我国高校强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学校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的提炼概括和宣传解释,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浓厚的文化环境。

(四)诚信教育制度的差异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对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在管理制度的规范内容,处理程序以及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和管理。例如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处理一般可分为四个环节:质疑、申诉、调查、结案,并且对每一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说明。[3]对于诚信档案制度,也有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与欧洲的政府主导模式,两者虽然模式不同,但都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另外,美国还制定了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通过完善的征信体系、担保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保障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7]中国在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方面注重惩罚结果,无明确惩罚措施,并且学生是惩罚的对象,同时,中国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到监督极少有学生的参与,除此之外中国还缺乏监督机制,缺少法律、经济手段的监督措施。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

1、政府层面。政府应立法来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例如设立“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减少无法可依现象的发生。对于政府自身来说,特别是公务员,应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树立诚信的榜样,领导阶层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争取打造信用政府体系。

2、传媒与网络层面。大众传媒也应该有力的配合,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作用,利用其自身发达的传媒功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宣传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设置网络专栏,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另外辅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的一系列的案件进行深入的剖析,无时无刻的向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规范的教育。

3、市场层面。应完善市场信用体系,营造浓厚的市场诚信环境。市场经济把物质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唯利是图、假冒伪劣、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存在,并向高校蔓延,高校学生也屡屡受到这些行为的影响和侵害,出现道德失范行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自身的调节,树立浓厚的诚信氛围,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市场诚信环境。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丰富诚信教育方式。我国高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理论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这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将诚信教育与客观场景、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寓教于乐,采用多样化的辅助手段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2、塑造诚信校园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经常性居住与活动的场所,因此形成优良的诚信氛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刊校报进行宣传,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做法,新生开学时,在校刊里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以教务长的名义致所有学生的“学生守则”,分发到各个宿舍,便于学生阅读,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加强教师示范作用。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作为榜样来教育其诚实守信。同时,学术诚信不止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出现高校教师学术抄袭问题,教师在学术问题上应严格要求自己,杜绝抄袭,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4、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图书馆。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建立自己的网站,将诚信规范、荣誉誓言等在网站进行公布,并对学术诚信做出详细的要求,对抄袭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出现的原因做出详细的界定,力求简单明了,以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阅、参考[8]。另外,大学的图书馆对新生进行培训,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图书馆资料,在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提供的作业进行鉴别以确定是否有抄袭的现象。

(三)吸取优良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在诚信教育中,优良的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它的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国外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宗教文化,通过其向大学生灌输宗教信条,从而激励大学生将此内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虽然我们没有统一的,但是我们却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家文化。[9]儒家思想提出来的“仁义礼智信”五个道德范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诚信不仅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更是行业立身之魂,社会和谐有序之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来说,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这一重要思想,并紧密结合现实状况,吸取精华,加以整铸,形成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文化软实力。

(四)完善诚信教育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靠教育,管理制度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建立严格的诚信档案制度,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个动态性、公开性且内容丰富的评价记录系统[10],详细记录个人的基本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记录大学生的诚信情况,高校可以将此对外进行公布,银行与企业会充分利用这些记录情况对大学生拖欠贷款与工作频繁违约等失信行为构成有效的制约。

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将德育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对失信行为给以惩罚,比如在学籍管理中重视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对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取消其评优资格等。但是对违规学生的处理采取比较人性化的制度。对违规的学生并不是简单的处理了事,而是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允许学生在判决后有上诉的权利,一方面保证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另一方面维护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再次,设立专门的学术管理制度,通过严密的制度监督来维护学术成型,加强做科研写论文过程中的道德自律。制定相应学术规范,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发表的科研成果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的学术信息的基础上,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学术成果不重复发表,鼓励学术创新。对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科研现象,一旦有机构或者个人举报,高校即对该举报机构或个人给予奖励。[1]164(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延强.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1,164.

[2]张艳霞.浅析中美高校诚信教育的异同点[J].辽东学院学报.2004,(4).

[3]李玲,李红.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我国的价值借鉴[J].太原师范学院报.2012,(4).

[4]付艳,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危机与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5]刘蕾.国外诚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张俊.诚信教育在国外[J].基础教育.2006,(10).

[7]肖俊杰.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文,2011.

[8]赵奕.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术诚信教育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4).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会计 诚信教育 必要性 原则 路径

据近年就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工作。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从业道德水准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好的信誉,应该在教育会计中把诚信教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如何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诚信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更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优良的诚信品质的会计人才,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 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会计之父潘序伦曾如此诠释会计诚信,“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可见会计诚信乃会计人员立身之本、执业之基。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诚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日益增长的信贷危机,使得会计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会计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毕业后如果让缺乏道德价值观的只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加入会计职业,所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会计诚信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实现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做诚信的人,做诚实的会计的目标。

二、会计诚信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会计诚信教育中的知和行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只有会计人员始终将“知”贯穿于“行”之中,会计诚信教育才能实现其目的,所以在会计诚信教育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懂得基本理论,再就是会计诚信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理解会计诚信的理论,培养高尚情操的会计师。其次,要将传授会计诚信知识与进行诚信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才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会计诚信知识,逐步形成高尚的诚信品质。

(二)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社会主义会计诚信教育,应坚持进行正面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机会,进行内容的组合,有机地融入到诚信教育活动之中,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除了课堂上教学生关于会计诚信的内容外,还要选择先进事迹,也就是那些在会计领域中具有会计诚信与高贵的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学会寻找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努力引导学生要向出色的会计人员进行看齐,也就是常说的“见贤思齐”,做有诚信精神的优秀会计,不断地培养诚信意识,以帮助学生的提升诚实度。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会计诚信从倡导开始,到以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也就是定量定性的变化,不会很快,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是一个漫长而微妙的过程,长时间以后想法变成了一个习惯,规范变更为操作过程,这就是知识和实践相统一,教育和现实结合的过程。因此在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会计诚信教育的长期性,不能采用阶段式或开一些课程来解决,必须逐步培养,长抓不懈。

三、会计诚信教育的路径

(一)会计诚信教育的思想应现代化。

首先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必然会相应的有所变化。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的现状相符合,应该切合实际,将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与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其次在形式上会计诚信教育应积极的根据学生状况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是学生乐于接受,即所谓的好知之不如乐知之。

(二)建立网络教育新概念层次上的会计诚信教育。

在会计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创建一个新的教育载体和通道,有针对性的拓展新领域的会计诚信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如网络信息、短信、多媒体资源,努力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会计诚信带来的微妙效果的影响。通过一定时间的网络教育,使会计诚信教育更接近日常生活,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习效果大大的增加,从而寻求最佳效率的会计诚信教育。

(三)实践育人,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训会计诚信的一个亮点,我们需将课堂延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情景。实践育人要取得实效,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诚实守信宣传活动,如参与税务部门每年税法知识宣传月,进行有益尝试。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正业之本,做人之道,树立了“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范文6

在当今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复杂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在道德知识与价值、道德认知与信念、道德知与行等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导致了校园不诚信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这在当前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结合当前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应积极构建多角度、多层面、全过程的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养成教育体系,并以“理念指导、管理联动、机制保障”的一体化诚信养成教育为实践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诚信友爱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党的十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中指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169由此可见,诚信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一、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是大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中受到的一切有关诚信行为养成的教育,它包括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诚信行为养成教育,在社会中受到的诚信意识和氛围的陶冶和熏陶,以及在家庭教育中接受来自父母的诚信行为养成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全国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就整体而言,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问题:一是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时空关系问题,即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进行?是课堂、校园、还是在社会中?三者关系如何?二是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原则和结构问题;三是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难以控制和评价问题。

二、大学生诚信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当今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复杂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在自我人格养成时,道德知识与价值、道德认知与信念、道德知与行等方面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导致了校园不诚信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主要表现为学习作弊、贷款失信、就业失信、恋爱失信、交往失信等。大学生诚信失范行为在当前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而导致大学生诚信失范行为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1.家庭和学校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缺失。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总的来说采用重智轻德的评价方式,在进行诚信行为养成教育时,并没有针对其特点和规律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内容,使诚信行为养成教育显得空洞,大学生们不能真实地感受到诚信在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从而弱化了学校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家庭是大学生接受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成员的失信示范对子女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很容易就抵消掉了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的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努力。

2.社会诚信负面氛围的消极影响。马克思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270经济的发展给予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这激发了大学生追求利益的愿望,但随之也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在物质利益诱惑下,加之失信侥幸心理的影响及缺乏完善的失信规范和惩罚机制使得不诚信行为开始在校园蔓延、滋长。失信侥幸心理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出现诚信问题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它是大学生对奉守诚信所要付出成本的权衡所产生的结果。当不讲诚信的人不但没有因为不诚信行为付出代价,反而得到了好处,则会诱导大学生选择做出不诚信行为。我国虽已开始初步建立起社会诚信管理体系,但目前主要局限在经济、金融领域,覆盖面狭小是亟待完善的问题,而失信行为却普遍存在于社会的诸多领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全依靠人们的自律守信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和约束并惩罚人们的失信行为。

3.个人原因。大学生因受到社会阅历较浅的局限,加之个人诚信意识匮乏,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往往把一些社会反面现象当成社会本质,从而混淆是非以及诚信观念,个人诚信观的随波逐流和“守信往往吃亏,失信更易成功”的社会不良价值导向将他们引向失信一方。

三、积极构建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体系

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结合全国各高校诚信教育实践成果,特别是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应积极构建“秉承一个理念、联动二级管理、构筑三大机制”的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体系,将“理念”、“管理”、“机制”三者辩证统一于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的全过程。

1.秉承立诚理念。高校应秉承“立诚”的理念,把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对待。学校除了要制定、颁布关于诚信教育的实施意见之外,在机构上还应成立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诚信教育办公室。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工作。

2.联动院校二级管理。高校在实施诚信行为养成教育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过程中,管理责任主体可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学校层面的管理责任主体,包括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党政、教辅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体系”的整体设置规划和诚信教育在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落实;第二级是学校下设二级单位的管理责任主体,包括各二级学院及其教务和学生管理队伍,主要职责一是完成诚信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保障;二是配合完成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的相关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根据“体系”的整体要求,结合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在组织落实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学生活动中贯彻诚信教育主题或特点,并且积极利用师德示范、学术规范、环境影响等手段,实现对学生诚信品格与行为的养成教育。

3.实施三大机制。积极构建“诚信教育内容机制、诚信教育实施机制、诚信教育监督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格局。诚信教育内容机制主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严谨为学教育、诚信立人教育和乐于助人教育为内容开展以下宣传教育:加强立诚教育、营造诚信氛围、净化网络环境、培育法制意识。高校在诚信教育实施中可采取“信守一个承诺、凸显两个阵地、实施三个结合、把握四个环节”制度保障对学生进行诚信行为养成实践。具体做法是:第一,组织新生签订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举行大学生诚信宣誓仪式;第二,把诚信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利用好第二课堂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并制定年度诚信教育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建立诚信考场、开展辩论赛、“诚信教育”影片巡展、“诚信”签名活动等、切实营造出“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受损”的校园氛围;第三,实施三个结合。即课程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诚信校园文化活动与诚信教育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探索专业教育和诚信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相结合。最后,把握诚信助贷、学术诚信、毕业生诚信教育、诚信理论研究工程四个环节。

为确保诚信教育开展得扎实有效,高校还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诚信教育组织、评价、监督、惩罚制度,并及时补充和完善。首先,在机构上成立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组织,建立党委和行政齐抓共管、学工部具体实施的诚信教育监督工作机构。其次,建立诚信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社会诚信等四个部分,由各院(部)具体实施。第三,加大诚信教育监督力度。每学期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诚信教育进行检查监督,把诚信教育实施情况与干部综合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对诚信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加大对大学生的奖惩力度,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为建立和完善诚信监督和评价体系,对学生诚信行为的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广泛调动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讲诚信的积极性,高校还应制订大学生诚信管理奖惩细则,并将此作为奖学金评比、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第四,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制定、颁布《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各方面,包括: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信息表、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社会实践诚信评价。连续四年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基本情况、学习成绩、诚信记录、奖惩情况等,在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和诚信行为的形成关系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大学生诚信行为养成教育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修养,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