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 诚信 诚信教育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以及不良个性倾向。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过度保护、过度溺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大多追求的是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获利而舍弃诚信。不良个性倾向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的主观心理因素,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造成了青少年缺乏诚信,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也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2.社会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逐渐被个人利益所取代。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市场;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的假文凭、假招聘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们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家庭原因的影响。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这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以及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却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还有少数的家长全然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甚至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思想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孩子涉世之初,一些父母往往教育他们说:“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一个理念――不做老实人!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讲诚信,给孩子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例如,有些家长私欲膨胀,在外面兼职干私活,却守着孩子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就这样“教”孩子撒谎。这样的家长在言行举止方面缺乏诚信,本身就缺乏责任感,所以,必然会影响到孩子。

4.学校因素。目前我国有许多学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应试制度的惯性造成了人们重智轻德的观念,因而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难以付诸实践,在学校的德育方式上造成了重灌输轻启发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德育内容上也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造成了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也不能正确地理解诚信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二、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1.社会方面,要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社会是每个人成长的沃土,青少年无论在学校学到多么多的知识,最终他们是要走上社会的。诚信教育人人有责,作为社会人,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继续进行诚信教育责无旁贷,有义务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既弘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又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可以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从而为赢得明天和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家庭方面要以身作则。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说虚伪的话,不办虚伪的事,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培养孩子养成诚实的品德。如果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撒谎,父母在调查清楚基本事实后,应严肃地批评教育,及时诱导孩子讲出真话。父母的诚实教育是避免孩子撒谎的根本办法,可以让其真正懂得诚实可贵、撒谎可耻的道理。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到,要言而有信。如果确实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兑现,要向孩子讲明原因,取得孩子的谅解。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文2

关键词:诚信教育;校企双赢;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03-01

诚信是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原则",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明晰了诚信的重要性。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诚信素养的短缺会严重限制大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其所在企业的发展。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言和于意也"。诚信即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前段时间三星Galaxy Note7事件引起热议,三星公司经历手机电池爆炸后在全球强行更换新机,却仍发生电池燃烧事件,事实了三星的狡辩。该事件埋葬了三星的信誉,其被航空公司封杀,被运营商停售,源于失信。所谓"立业先立德,失信必失业",做事做人应以诚信为根本。

1.1诚信管理模式不可缺失。诚信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大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应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然而校园内,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时过于注重功利性目标的追逐,如竞争评奖评优名额,竞争入党名额,竞争留校保研名额等,往往忽视了自我品德的修养,甚至为追逐功利性目标而触碰道德底线,例如考试作弊、论文剽窃。这种行为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即使拥有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2实行诚信管理模式的预期效果。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其中,遵循不说谎、说话算数等诚信规则,则是每个人最早接受的规则教育之一。在诚信管理模式下,大学生需达到对诚信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认同。

1.2.1首先是身份认同。对于自己公民身份中诚信所占的部分有基本认识,明确道德底线。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习科学知识与形成正常是非观捆绑在一起,做一民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1.2.2其次是价值认同。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倡导大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提高 "诚乃立身之本,信为道德之基"的意识,弘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

1.2.3最后是情感认同。尽可能培养大学生对诚信文化的依恋,达到信仰层面。对诚信这一美德信奉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2.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

社会学认为社会的形成是由人与人的群体构成的,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人群与社会化境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社会环境在人的素质发展中起到宏观作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从而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提倡学生遵循自身目标和规范,完成客观到主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变化。

2.1量化评比系统体系的建立;量化评比系统体系的建立需要考量是否具备操作性,同时设计评价框架,综合权衡评价模式的激励作用。各二级学院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评比考核,评比内容细化为上课出勤率,作业上交情况,日常学习情况,考试风气等。对照制订的奖惩实施细则,各学院每月评出诚信之星进行奖励,同时公示量化评比考核较差的人员名单。

2.2网宣平台的建立。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一大群体,在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6.49亿,学生群体占比仍为最高,为23.8%。建立健全新媒体学生工作平台的管理制度,利用网络平台,发挥新媒体在学生中积极作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利用现有公众平台,以政治类和历史类网络新闻为依托,借助微信微博等载体传达。以线上线下结合为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审核,利用点对点,点对面模式,进行"跟帖、回帖、私信"等新媒体交流模式,强化教育内容,进行价值导向教育。

2.3学生干部队伍的建立。思想道德素质是选拔学生干部队伍的基本标准,学生干部从学习、工作、生活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学生干部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为重点,严谨,端正的态度使他们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在诚信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干部的队伍可以依据管理层制订的规定,监督学生思想行为,以身作则示范正确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

2.4校园文化氛围:进行全校性宣誓大会、组织学校社团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宣讲活动等;在校园内增设中国古代名人塑像;在教室楼梯处悬挂关于诚实守信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在校园井盖以及圆形石墩上绘画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3.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的意义

3.1促进对学生人格素质全面发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信实用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呢?以下是我在教育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激发兴趣,擦出创新火花。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如何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呢?首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因此可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从儿童独特的视角出发,去感知世界,探索新知,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强,且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因此可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历史小故事,有趣的实验,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

其次,要有艺术性的导入。我们要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学内容入手,设计新颖的导入,调动他们良好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学习《精彩的马戏》一课时,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创设出一个情境: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看过哪些马戏节目?”当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讲述起自己有趣的见闻后,我又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你们想不想去啊?”同学们的兴致都非常高,所以这节课迭起,上的很成功。可见好的开始是已经是成功的一半。

2、质疑问难,促进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的关键点。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而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前,我让同学们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于是学生就纷纷议论,提出“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是怎么借尾巴的?”“它向谁借尾巴?”“最后它有没有借到尾巴?”等问题,我把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板书,接着我又说“同学们真聪明,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你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呢?”这样既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感,同时又把这篇课文的脉络搞清楚了。

3、讨论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要设法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课堂上常用的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授课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学。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灵活运用这三种组织形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在小组学习中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通过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辩析讨论,表达各自的意见。如在学习《诚实的孩子》第3自然段时,我让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讨论这样两个问题:“你认为谁说的是实话?为什么?”同学们集思广益,从动作,表情,语气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列宁说谎的结果。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而且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讨论,这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会在讨论中一触即发。同学们在互相探讨,互相补充,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这将对他们的创新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4、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创新环境。

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参与者,合作者,不要越俎代庖,而是和学生平等对话,沟通交流。评价学生的重点放在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上,坚持以积极评价为主,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如在小组讨论后汇报时,教师要肯定同学们积极参与所得出的结论,若有遗漏可让其他小组补充,若有错误可进行讨论订正,不能简单的以答案是否准确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以学为本,为学服务”这一原则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

5、知识拓展,搭建创新舞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给他们更大发挥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多的营造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在上课时决不能为了教而教,仅仅拘泥于课本,会阻碍孩子的成长,扼杀他们创造的才华。我在教学时总是抓住各种机会让学生试着去想,试着去说,试着去做。如在教学《捞月亮》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小猴子的手刚一碰到水,月亮就不见了。”一段时,我就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你想对猴子说什么?又如在《诚实的孩子》一课学习完之后,我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给姑妈写封信,并念给全班同学听。又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后我让学生续写故事,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我大开眼界。可见,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给马儿自由驰骋的场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古人云:“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天才需要的是适当的培养与点拨,决不是包办代替。要使“高分低能”的现象彻底消失,首先要更改的就是教育者的思想。“题海战术”培养不出爱迪生,只有充分自由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才能。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要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因此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双边活动,让学生紧扣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实实在在的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还要想方设法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可以参考,判断的信息和广博的知识,使学生在充分的阅读训练中使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文4

【关键词】浅谈;校外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重要途径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1919年,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在学校时空之外,对未成年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校外教育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内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区别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或兴趣班教学形式的不同,更多的体现在校外教育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校外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它更多注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其独特性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或复制的,在推进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存在许多天然的优势。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学生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一、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中国青少年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在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不仅考虑价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质保障、社会机制及人文环境因素,而且应遵循个性化、系统性、实践性和协作性原则,采取科学的对策探索尝试。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校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校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参加科普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的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校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外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校外教育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育人,在互动参与中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使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实践互动、情境参与既是校外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认为,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实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设计过程中,遵守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少年儿童学习丰富的媒介知识、掌握基本的媒介技能,在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校外教育拓宽了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立足于社会,以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少年儿童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有益的教育。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育要避免传统的说教,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实验基地、体验具体的过程,也可以组织一些益智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校外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三、建立健全的校外活动机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的坚实保障

正上学的青少年,他们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衔接。 校外活动的参与能够让学生放开手脚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得到开发与提高。

四、校外教育以点带面,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活动,利用校外时间,开展校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校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校外教育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良好的校外教育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校外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国家创新能力报告》

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范文5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部分学生“不开口”或词不达意的现象让执教者很头痛。尤其在一些处于典型的城乡交界地带的初中学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差别较大,导致课堂上教师“拉不动”的情况更加严重。这时上课教师的感觉就像“老虎吃蚊子——无处下嘴”,有劲使不出。这时如果把学生比喻成一团棉花,那这时老师就像在和棉花打架。教师情绪很难保持高涨,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把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变成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做人的参与性课堂,所以如何让学生“敢言”、 “多言”、“能言”,培养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敢言 多言 能言

吕叔湘先生有言:“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①说的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同时也强调了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语文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在课堂上被“标准答案”所牵绊,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毫无疑问,教师的垄断式教学是导致学生“不开口”或“不会说”的最大诱因。所以,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面几点是我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言”

卢梭说:“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服从人;同时,在你给他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学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到有他的自由。”②这一点可以化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经过六年的课堂实践,我切身感到了给学生自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赏识教育的教育重要性。我觉得,教师不应再在高高在上的“师表”光环里洋洋自得,而是要放下“身段”,成为学生最真挚的朋友,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学生人人能感觉到“我能”、“我行”、“我会”,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我在课堂上坚持用“我们”替代“你们”,这样学生尤其是那些“不开口”、“不会说”者在心理上比较放松,容易提出问题。毫无疑问,欢声笑语的课堂比“一脸死相”的课堂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也更会得到学生的喜欢。

同事的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斑羚飞渡》也印证了我这个观点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没有往常公开课的矫揉造作、连篇累牍、花里胡哨,教师只设计了两个主观性很大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很好的发挥了主动性。整堂课真的做到了畅所欲言!老师的引导非常到位,学生回答问题踊跃并很有独创性。我了解到这位老师平时对待学生非常和蔼,学生很喜欢她,在课堂上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课堂上频繁使用“太棒了!”“大家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之类鼓励性的语言,扫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调节了课堂气氛,确实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看得出来,她的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熏陶,在课堂上都能放得开,确实做到了“敢言”。

我想,要改变学生语文课堂上“不开口”、“不会说”的现象,必须让他们“敢言”。敢想,敢说,这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素。执教者万万不该用所谓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思想。如果双眼紧紧盯着教学参考书,完全看不到学生的灵气,那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就只有一种表现,那就是三缄其口。

二、“胸中有书,眼中有人”③,鼓励学生“多言”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要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④,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时刻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环节是有趣味的,自己的发言是有意义的,而非呆板的说教、照本宣科的沉闷和抄抄写写的无聊,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爱言”、“多言”。

“学高为师”,我认为相对于其余学科的教师而言,语文教师的博学多才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古语讲如果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么他必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口吐莲花”,我想他的学生的发言一定会让人惊喜连连。

当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做到“胸中有书”,更要“眼中有人”,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准。要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环节。比如有教师讲《羚羊木雕》,就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和文中角色是同龄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时空穿越”——扮演文中角色,体会作者心理变化。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使得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对于文章情感的体验非常到位、丰富,自然会“多说”。

三、多管齐下,长期坚持,让学生“能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灌输———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我认为,要是能把学生的“能言”能力培养好,可以说就找到了一条实现“发现式学习”的捷径。

在执教过程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小组合作、演讲、比赛、材料收集、自己制作课件等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并且设法形成长效机制,让学生把这些好的做法形成习惯。我一直坚持三分钟演讲、单元活动和话剧编排等,还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贯穿于课堂当中。长期的坚持,使得学生不仅会与文本“对话”,更会和老师、同学对话。在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不断地得到鼓励,不断地得到支持性的建议。在三分钟演讲中,我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演讲稿先让小组组员讨论、修改,在课堂上演讲结束后,又会让学生自己找同学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意见;在话剧表演中,都是选用不同层面的学生,自行排练,初具规模后才邀请老师进行观摩和指导。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各种形式的合作中,学生们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这与新课标提出的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不谋而合。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

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⑤我想,语文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多参与,才能使学生“言”得多,“言”得丰富,“言”得有血有肉。

当然,语言能力的培养基于高尚理智的情感。我想,一个语文老师,如果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并持之以恒,不光会使自己的课堂“香飘满室”,更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乃至其心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杜威认为,“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⑥我想,如果一个初中的孩子能接受到三年的全方位参与式语文课堂的教育,他肯定会“久入兰芝之室而不闻其香”,那些高尚的情感、伟大的情怀都会蕴含在他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中,而这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其余科目又是多么重要!

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部分学生已习惯用漠视态度对待学习。在教学中课堂是龙头,所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他们“敢言”、“多言”、“能言”,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及探索。

参考文献

[1][3]《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第1版,86、6页

[2]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