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房建工程新技术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1

[关键词]:房建工程 钢筋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钢筋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加强对房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的探讨,提高钢筋施工技术,是对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建筑结构质量的保证。

1 房建工程中钢筋的重要性

钢筋与混凝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在建筑结构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材料力学角度来看,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由于他们有接近的弹性模量和较好的粘结力,结合起来就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共同承担了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虽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但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效率也就越高。

2钢筋传统连接方式

2.1 绑扎搭接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耗用钢筋比较多,容易产生次弯矩,且接头的传力效果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89)中规定:直径大于22mm 的粗钢筋不宜采用搭接连接。

2.2 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一般有坡口焊、搭接电弧焊、气压焊、电渣压力焊以及水平钢筋窄间隙电弧焊等多种,电渣压力焊是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粗直径钢筋焊接连接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但它有很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一些工程的施工要求,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难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现在急需要能克服上述弊端的连接方法出现。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出现大大满足了工程施工的需要,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相关问题。

3 建筑工程中钢筋机械连接概述

3.1 钢筋机械连接的发展现状分析

钢筋机械连接是指通过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这类连接方法是我国近10 年来陆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优点:接头质量稳定可靠,不受钢筋化学成分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小;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无污染、无火灾隐患,施工安全等。在粗直径钢筋连接中,钢筋机械连接方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2 钢筋机械连接的特点与使用范围

3.2.1 直螺纹连接接头

直螺纹机械连接综合了套筒挤压连接和锥螺纹连接的优点,具有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多用于直径为Φ16~40mm 的Ⅱ、Ⅲ级竖向、斜向或水平钢筋的现场连接施工。

3.2.2 锥螺纹连接接头

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形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锥螺纹连接技术的诞生克服了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存在的不足。锥螺纹丝头完全是提前预制,现场连接占用工期短,现场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动设备和拉扯电线。但是锥螺纹连接接头质量不够稳定,这是因为加工螺纹的锥螺纹削弱了母材的横截面积,降低了接头强度。

3.2.3 套筒挤压连接接头

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有两种形式,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由于轴向挤压连接现场施工不方便及接头质量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而径向挤压连接技术,连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

3.3 建筑工程中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3.3.1 钢筋机械连接质量预控

1) 钢筋端部不应有弯曲的现象,如果钢筋端部弯曲务必要调直之后再加工。

2) 在钢筋下料时应该用砂轮锯等机具下料,电焊、切割工具尽量不要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钢筋的端面要和钢筋轴线保持垂直,避免马蹄形和扭曲现象的发生。

3) 钢筋规格一定要和滚丝器调整保持一致,而且螺纹滚轧的长度也应该满足其设计的要求及相关参数。

4) 在钢筋直螺纹滚轧进行加工时,应该用水溶性切割液来加工。

3.3.2 建筑工程中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钢筋连接方式。对于大直径钢筋,通过采用机械连接,能够有效解决钢筋偏心受力和钢筋间距过密的问题。

2) 机械连接方式不受钢筋中碳、锰、硅含量的影响,Ⅲ级钢筋选用机械连接方式容易保证接头质量。当现场Ⅲ级钢筋已选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时,应适当增加现场随机取样送检的频率和加强外观检查的力度,保证送检及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3) 施工单位在钢筋下料前,应熟悉结构施工图,根据构件受力情况制定钢筋下料表,避免制作安装时钢筋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大或过于集中。

3.3.3 钢筋机械连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 根据符合国家要求及满足用户要求,在具有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公司的质量目标要求下,制定出工程的质量方针目标,并建立全面实施质量目标的负责机构和质量目标保证落实的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过程控制实行不同部门、不同班组逐级控制验收并形成控制验收记录。

2) 如果钢筋接头采用的是直螺纹套筒,则应该在设置的构件中将纵向受力的钢筋接头错开。而且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不应该小于35d(d为连接钢筋中的最大直径)。而且在相同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不应该大于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50%以上。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所用的钢筋和丝扣等材料应该交由物资部门专门负责采购,并严格的进行质量控制。可以通过采购前合理编制采购大纲来进行,并在所采购的材料商选择信誉高、质量好的供货商。而且提供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必须要留档保存,另外,还要对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施工材料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只有在检查后符合建筑工程相关参数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在抽样检查过程中要记录质量检验记录,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不合格产品和无质量保证产品的问题出现。

3)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每道工序均实行四级验收制度,采用不同部门检查把关验收,由班组进行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准确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并进行自检,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直接控制,自检完成后,由项目部二级质检部门技术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本工序进行完全的复检,并对一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更正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二级检查完成合格后报质量部进行三级验收检查,最后由监理部门进行四级抽样检查,四级验收均符合合格工程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施工。

4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钢筋机械链接方法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早,具有高强度的接头而且有着良好的质量。相对于锥螺纹连接技术来说,其成本较套筒挤压接头低,但是没有良好的质量稳定性,接头强度低于前者,对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引进并开发钢筋锥螺纹连接的相关新技术。另外,在机械连接接头现场检验上一定要坚持在建筑工程中随即抽样进行检验,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2

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36-01

1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的对比分析

1.1新型技术更具科学性

新型施工技术较传统技术来讲,科学性更强。虽然新型的施工技术是从传统技术发展而来,但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的总结和分析,并加入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元素,因此新型施工技术更加利于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1.2新型施工技术更利于工程造价工作

新型的施工技术对施工中的各项数据的统计要求较传统技术更高一些,要求技术数据的统计要有准确性、客观性和正式性,施工数据越来越明确和具体,使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且对施工成本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

1.3新型施工技术更利于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应用历程中,施工阶段的技术水平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施工技术往往会由于管理等因素,不会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新型的施工技术用合理、科学、稳定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措施,使施工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够完美的完成,从而对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具体应用

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环保工程中,会应用到新型的环保技术等,下面我们针对逆作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来进行分析。

逆作法是用基坑围护墙和工程桩、受力柱来作为工程中的垂直承重构件,利用主体结构的楼板和顶板来做支撑系统,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临时支撑,采用地下和地上同时施工的方式,或是从地下到地上的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逆作法分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和部分逆作法。一般来讲,部分逆作法和半逆作法在工民建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1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逆作法的维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既能够作为挡土防渗的结构,还能够作为主体结构中的一个部分,也就是“两墙合一”。在逆作法施工时,要注意测量土压强度,例如计算静止的土压力强度,可以按照这样的公式:p0=(Σγihi+q)K0来进行计算,其中p0是静止土压力强度,γi是各层土的重度,hi是个土层的厚度,qshiite地面的均布超载,K0是静止土压力系数。另外在钻孔排桩挡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中也可以利用逆作法来进行施工。一般来说,建筑施工时首先要进行地下连续墙与中间支撑住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然后将地下一层土方进行挖掘,构筑顶部的圈梁、腰梁、被扣和纵横支撑,并进行一层楼板的施工,在施工地向各层梁、板、柱结构完成后,进行地下二层的土方挖掘工作,土方开挖工作完成后进行楼板的施工,等到地板养护一段时间之后,继续进行下面的施工,与之前的施工过程大体相同。

1.2逆作法的施工特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逆作法,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因为逆作法是地下和地上同时施工的方法,同步进行作业,立体交叉,能够使工期缩短。另外,还可使基坑变形小,因为逆作法采用的是封闭地下围护的结构,因此能够有效的保证基坑的变形小,也会减少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封闭的地下维护结构能够作为工程中的挡土墙,有挡土防渗的功能,也可以作为地下室的外墙,承重作用也较好,地下室的柱、墙、板还能够当做水平支撑系统,减小基坑的变形。另外,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能够使建筑工程的底板设计更加合理,通常采用的明挖开槽施工,当坑基开挖达到坑底的设计标准高杜师,要立刻浇灌底板的钢筋混凝土,使地下室底板能够进行支撑,从而解决施工时地下室的抗浮问题。利用逆作法进行施工,在地下室板封底的时候,地上的主体施工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因此,地上结构能够起到平衡施工地板浮力的作用,地板结构的配筋量和厚度也可以达到较为合理的状态。

1.3逆作法在工民建施工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

1.3.1逆作法对施工中变形和沉降的控制。采用正做法进行工民建的施工,一般墙体和楼板以及柱都是在混凝土地板封闭之后再开始施工,维护的结构在开挖中的变形都已经结束,并能够为施工提供空间,经过测量之后,进行支模、绑钢筋等工作,而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时,由于楼板和柱是临时支护结构,也是结构墙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变形和沉降的控制必须要按照要求来进行,在施工中药注意加强施工监测的力度,精心负责的进行地下和地上的施工工作。

1.3.2逆作法在施工中的挖土工作。挖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有顶盖的地下工程中,挖土工作的难度较大,且施工安全系数较低,因此进行挖土工作时要特别进行注意。

1.3.3逆作法在施工中通风、照明、用电的应用。在进行浇筑地下室的各层楼板时,要预先留好通风口,因为如果在挖土工作向前进展时,一旦露出通风口,要立刻安装大功率流风机,并及时的启动风机进行送风工作,只有保持地下能够有清新的空气,才能够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时有足够的空气。

3创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在建筑施工时,利用新型的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施工质量,还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且建筑施工新型技术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型施工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重大的推动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构建,要本着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施工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新型技术的应用是息息相关的。建筑工程中利用新型的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地域化倾向的完美结合,提倡人性化的、科学的、整体的、创新的施工技术理念。在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之上,与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相互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来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需求,且能够表达出具有地域特点的新型工民建筑技术体系,并积极的将其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3

“治未病”思想贯穿了老年人群健康需求的始终,然而,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老年健康实际需求的有效结合,解决老年健康需求的实际问题尚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目前,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服务在时间、空间、类型数量、范围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信息服务的质量、水平及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服务的应用研究更是不断的深入和成熟。这些成果的取得让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这两者之间互通的“桥梁”逐渐清晰起来。首先,“治未病”理论内容充分体现了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主动性”特点,即主动了解、主动治疗、主动预防等。而近年来信息服务模式也从原来的“用户找信息”的被动服务,逐渐向“信息找用户”的主动模式转变,可见两者在这些方面的特征是相似甚或相通的。其次,信息服务模式在不断网络化、集成化、全球化和社会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向家庭化的方向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及时、准确、主动的向老年人群或其家属提供相关信息,做到“了解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即“未病先防”。再次,信息服务平台的双向性特点可以有效检测并及时反馈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状态。老年人群往往由于生理功能和机体反应速度的下降而“贻误病机”,若能将比较便捷的信息采集器装备于老年人身上,实施全面监测,一旦处于非正常状态,设备将会向医疗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及老人的身体异常数据,医疗服务器再发送相应的初步诊断报告和基础信息到医院救护中心及病人监护人等,及时干预、及时治疗,这也正是“治未病”理论中“有病早治”“已病防变”思想的具体体现[1-2]。

信息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信息工程技术最大特殊优势在于与其它学科的亲和性,比较容易形成交叉性边缘科学,产生新的学科门类或学科方向。近年来,信息工程技术已开始被应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疗领域中,比如医院、居家诊所、事故以及紧急救助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诊治并实施监控。欧盟委员会在其医疗服务数字信息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将《在线医疗》(e-Health)作为欧盟2020战略七大旗舰计划之一数字议程的重点优先行动,于2011年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启动《在线医疗》网络服务系统。将信息工程技术运用于医疗,可以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其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的高效性、对紧急情况能紧急处理的时效性、节省医院和患者开支的经济性。首先,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实时、准确的了解病人的多种生理参数信息,使病人能够及时而准确的获知自己的生理情况,减少边远地区病人求医的费用和求医诊断花费的时间,节省医院医生往返各地的费用和时间。其次,由于采用了无线传输模式,减少了监护设备与医学传感器之间的连线,使得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在不影响自身活动的基础上,并获得较准确的测量指标的同时,免除病人在家庭与医院之间奔波的劳苦。再次,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海量生理参数数据的自动检测分析,从而有效地节约医疗人力资源,使人们享受随时随地的、低廉的医疗服务。另外,电器技术的高度发达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拥有了与自己病情相应的小型诊疗设备,如老人监护仪、血压仪、血糖仪等。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对信息工程式医疗提出全新要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各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的诊疗、护理问题、医疗资源的短缺、医护费用的恶性膨胀问题已经引发了严重社会问题和医疗危机。香山科学会议第427次学术会议围绕“老年健康信息化服务的科学问题与前沿技术”议题,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强调指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工程技术对宏观表征的识别和监控成为实现老年健康“治未病”的有效途径“表征”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表现出的征象的梳理和概括,是显示出来的现象和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总和,也是通过某种手段或者某种信息来反映事物的实质或者本质。表征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WrightJ等[3]提出了基于稀疏表征的人脸识别模式。刘树民等[4]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从体内微观角度表征了代谢网络的异同,同时实现了对中药“寒热”药性的表征。应用信息工程技术所采集到的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含量、体温、肥胖指数、血糖等指标都可视为患者的“表征”。应用远程医疗监控系统检测患者的各项生物表征,将测量数据通过网管无线传输,医生在远程端对数据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慢性疾病的长期跟踪监控,以便提出准确的治疗方案[5-6]。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型、便携式家用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制使患者生物表征信息的全面采集成为现实。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中强调“有病早治”,“善治者治皮毛”,通过四诊信息的准确获得,从细微的身体变化(即表征信息)判断出疾病可能的转归发展,在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中,如“中风”“胸痹”“消渴”等,在发病的早期,其相应的表征已经提示。防微杜渐,有病早治是老年健康中的重要环节。有些疾病,在发病后,不仅不断发展,而且还会出现转变或传变。中医认为,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是很重要的,然而更应该重视可能出现的转变,即“已病防变”。老年人正气多已虚弱,某脏腑患病多容易波及全身,及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疾病的发展变化,整体治疗,能很大程度上帮助疾病的诊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依据主要来源于四诊信息。四诊信息的获得实际上是对患者宏观表征信息的汇总,再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类与再整合,从而形成对疾病、证型等的判断。中医证型是“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反应状态”,比如舌象是人类证候体征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机体整体反应的外象[7]。笔者前期的研究提示:以复杂网络、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方法作为媒介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的整合,进而实现对证型的识别[8-10]。以往对中医宏观表征信息的判断和解读多停留在主观层面,形成了难以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尴尬局面。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使得中医表征信息的采集逐渐趋于客观,比如舌象信息的客观化和数字化研究已经实现了舌体区域性分割、舌苔舌质分离、舌下络脉提取以及舌象信息智能处理等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用于老年健康“治未病”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非常重视“数字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并拟定了医学诊断数字化的研究方向。结合当今信息工程技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WIFI技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个人医疗设备上,并整合互联网与社会医疗资源,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将HIS、LIS.CIS、CMS.PACS等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化信息的共享、网上服务活动与院内信息的互通以及基于网络的全数字化医疗服务活动等。“治未病”的“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预防思想凝聚了数千年来中医学的智慧结晶,信息工程技术的“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特点诠释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现代医疗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更多的人工智慧,使医疗服务逐步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到2017年超过50%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如智能胶囊、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和传感器,将可以有效地测量和传输数据。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4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重要性;发展趋势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建筑行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应注重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和施工质量的提升。由于我国建筑行业是比较传统的行业,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和增长模式限制了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应深入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新进行分析,并且深入探索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1 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1 技术创新能够提升社会生产力

建筑工程的生产力直接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为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直接反映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潜力。施工技术创新与施工生产力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唯有两者的共同进步和提升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步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1.2 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带动了很多行业的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施工技术创新的成本。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是传统型行业,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根本,才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发展。

1.3 技术创新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行业中获取长远发展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就必须重新审视发展环境,让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2 施工新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防水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屋面防水的有效性,防止墙面、屋面在与水接触之后产生的渗漏和裂缝。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新的屋面防水新技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提升了墙面和屋顶的防水性能。在施工中,首先,对板缝、基层和节点进行处理。其次,在塔楼屋面和裙楼屋面施工时,应将材料进行均匀涂抹,在涂料已经干燥并凝结成薄膜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涂抹。并且,涂抹的方向要互相垂直,并且最上层的涂层厚度应大于一毫米。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进行反复涂刷,保证不会出现堆积或者流淌等现象。

2.2 混凝土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降低混凝土水化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温度差,由于温度变化会使得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为塔式起重机浇筑或者混凝土泵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分层按计划进行,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使混凝土以均匀的速度上升,并尽可能在温度较低的室外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之后,还应在混凝土凝固期间进行振捣或者抹压,将表面分泌的水分进行清理,再用木板反复进行抹压密实,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在冬天施工队 时候,由于气温非常低,因此,因适当增加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凝结,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3 钢筋链接新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连接施工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规范,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易控制等问题。当前出现的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为直螺纹接头连接,由三种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一般先将装好连接套筒的一段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扣,就连接完毕。在连接完之后,质检人员应对其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并且不能超过一个完整丝。

2.4 屋面施工新技术的引用

严格来说,屋面施工的核心在于防水施工。一直以来,多应用传统的防水卷材,采用的方法为满粘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基层变形的勤快,使屋面施工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创新施工工艺和创新防水材料出现在屋顶施工中,有效避免了防水层开裂、渗漏的现象。如条粘法、点粘法、机械固定法都是当前较常见的施工新技术。

3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信息化趋势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开始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还能够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优化房屋建筑施工流程,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并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施工技术中也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加入其中,加强了对一些特殊问题、细节问题的处理,从而为建筑施工行业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方便。

3.2 人性化趋势

当前,社会获得了稳定、积极的发展,更加考虑到居住者的要求,因此,不管在设计上还是施工上都更加倾向于人性化的发展趋势。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对社会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上的,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是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希望能够在设计和施工上更加注重对能源的节约,使房屋建筑工程在它的全寿命周期内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在这种人性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工程开始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并且在户结构设计、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尽可能采用人性化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使人们的居住体验更加舒适和健康。

3.3 创新材料的发展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材料也将呈现创新性的发展,如膜材料、纳米材料、生态材料等。例如,随着纳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中也出现了纳米材料的身影。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当前主要的研究课题是纳米复合聚氨酯合成革材料的功能化和纳米材料在真空绝热板材中的应用,通过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使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得到了发挥,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促使建筑空间更加绿色、生态。

4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不仅使我国施工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也使得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得到了创新发展。当前,很多施工新技术在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我们应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变革,并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促进施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房屋建筑工程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立杰.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21.

[2]刘立新.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126.

[3]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22:108-109.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5

关键词 地下室;房建工程;防水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U4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076-02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的城市空间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竞相争夺的对象。由此,在人们的生活中,地下室表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在享受地下空间带来的各种功能的同时,地下室因受潮或渗漏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多。针对地下室面临的这种问题,房建工程的施工单位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使地下室摆脱受潮、渗漏的困境。

1 地下室的概况

地下室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外墙以及底板处于地面以下,由于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地下室经常会遭受地面积水以及地下水的渗透和侵蚀。防水、防潮是地下室设计中需要重要思考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固以及使用。地下水在地下室的受潮、渗水中占据主要的方面,地下水根据压力状况,可以概括为有压力水和无压力水,有压力水是对外墙以及地板构成压力的水,无压力水则为自由渗透的水。

2 地下室的防水材料

新型地下室要想达到很好的防水以及防潮的效果,防水材料是关键性的因素,防水材料可以分为柔性和刚性两种。在房建工程施工时,要根据需要在每个施工段选择相应的防水材料。

柔性防水材料一般包括薄钢板、沥青卷材以及塑料等。根据不同的粘贴位置,又可以概括为外防水材料和内防水材料。另外,防水以及防潮涂料也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柔性防水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但是施工时技术含量要求高。刚性防水材料一般包括混凝土、砂浆。防水混凝土具有密实性好、耐久性强、刚度强的特点,抗渗透能力高,并且还可以起到承重和围护的作用。相比柔性防水材料而言,刚性材料的造价低,而且施工过程比较简单,不过在防水效果方面不如柔性材料。水泥砂浆也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但是,它的厚度比较小,达不到很好的抗渗效果,主要用在地下室的防潮方面。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也在不断出现,在房建工程的施工中也得到很好的应用。氰凝是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它遇水可以马上膨胀,形成的凝胶体不溶于水而且强度高,在地下室防水和堵漏方面有着很好的使用价值,特别是用于修复防水层,效果更佳。乳化沥青在防潮方面也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

3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新型地下室防水应以防为主,只有做到很好的预防,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地下室受潮、渗漏带来的危害,另外还要做到以排为辅,防水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编制专项排水方案,以应对突发的变故。

3.1 地下室施工防水的方法

1)外防外贴法。地下室中,外墙的作用一般都是抗水压,沥青卷材是用于外墙防水的重要材料。把沥青卷材防水层平整的铺设在底板垫层上,等到围护墙体结束施工以后,再把防水卷材铺到围护的外墙面,另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作为围护的墙体混凝土干燥以后,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不足是当开挖基坑时,为保证防水层施工,要尽快处理水平支撑的影响。

2)外防内贴法。当保护墙砌完时,在保护墙以及底板的垫层上铺贴防水卷材,等到防水层完工,把混凝土浇筑于围护结构上。这种方式只有在第一种方式无法实施时,才会采用。

3)离壁式衬砌法。为了达到防水效果,不仅在围护的墙体以及内表面做好防水,还要在主墙内添加离壁式墙体。这种方式通过多处设防,有效的起到了防水效果,而且排水也方便,但是提高了建筑的成本,延缓了围护墙体干燥的时间,不能保证混凝土接缝处的水密性。

3.2 地下室防水中混凝土的施工

房建工程的地下室施工时,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关键的一步,配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参数比例进行操作。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能低于320kg/m3。钢筋保护层在厚度上也要达到相关的标准,防止由于受围护墙的影响使钢筋网发生偏移。如果混凝土厚度不足,时间久了也容易发生锈蚀,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导致渗漏情况发生。围护墙的模板规格为厚度18mm,长度为1830mm,宽度为910mm。在施工时,模板一定要固牢,平整的压实,浇筑前要清理干净模板中的杂物,还要通过洒水使模板表面湿润,从而保证混凝土表面水分被模板过快吸收而降低混凝土防水效果。

模板支设以后,浇筑混凝土时要从斜面分层进行建筑,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从承台开始浇筑,然后再到电梯井筒等比较深的地方。地下室首层的混凝土和围护结构不宜使用外加剂,与其他部位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不同,要注重配制,合理使用,避免由于不及时覆盖混凝土导致裂缝的发生。混凝土施工完毕,等到表面失水后,还要进行表面找平,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杂物、凸出的石子以及砂浆等,最后要确保抹光压平混凝土的表面。

3.3 地下室施工缝的渗漏分析

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技术;绿色节能

引 言:在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在经济上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能源的紧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提出的绿色节能的经济发展方针。根据我国每年的能源使用统计,在建筑行业的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45%,并且这个比分还在持续上升。所以加强对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现阶段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情况

研究现阶段我国的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政府、专业人士与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府方面

国家在近几年中不仅提出了绿色环保的建筑发展观念,并且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法律与法规,还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估的手册,为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是同时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更大,因此在早十几年就要学术着曾经提出过要发展绿色节能的建筑体系,但是当时一直得不到政府的重视。所以就造成了我国的建筑绿色节能的起步比较缓慢,在其建筑绿色节能的意识的推广也是非常缓慢。

(二)在专业人士方面

虽然现阶段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潮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我国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比较缓慢,有一些研究人员对绿色节能或者生态的了解单单只是表面的了解,所以其的了解是存在这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就造成了很多绿色节能的概念与技术不能够完全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来。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不仅只是因为市场因素的影响,还有与我国的建筑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创新有莫大的关系。

(三)在社会需求方面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社会上打着“绿色、生态”等环保标签的楼房大受消费者的喜欢。而发展商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往往会楼房宣传的初期就会打着“绿色、节能”的宣传口号,把楼房给“炒热”。但是在正式进行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时候,发展商为了降低建筑的造价成本,就会把“绿色、节能”这些成本比较高的设计给剔除。这样到了最后,建筑物虽然是打着“绿色、节能”的理念,但是实际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在设计与施工上。

二、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造成非常大的环境污染。根据统计,我国建筑行业每年所消耗的资源已经占全国总消耗资源的45%,而且最近这个百分比还不断地持续上升。而且每年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等空气污染粉尘在我国粉尘污染的排行中也名列前茅,并且排位还不断地往上升。根据统计,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物都是高能量消耗物,而且每年还有大概占地20亿平方米左右的高消耗能量的建筑物不断地落成。如果再不研究出新型绿色节能的建筑工程技术开代替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那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堪忧的。

三、要全面落实建筑节能的设计

要想全面落实建筑节能是技术,就必须要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这两方面出发。除了要对建筑物的周围的气候与环境进行分析外,还要考虑对建筑物的选址、体型设计、规划以及朝向等方面的设计。从里到外,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技术,从而实行建筑物的节能建设。

(一)建筑物的选址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建筑进行选址时,必须要对所要选择的地方的气候、水质、地质、地形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个建筑周期是处于良好的环境当中,并且不能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二)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在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功能的需求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可以在建筑物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此来遮挡风沙、净化空气和降低噪音。或者可以在建筑物的附近设置水面,以此来平衡温度、阻挡风沙和收集雨水。

(三)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

空气与环境的恶劣同样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但是合理的建筑物体型规划有效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的体型进行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建筑形体组合还有考虑建筑日照和朝向等方面,然后才对建筑物的体型进行合理规划。

四、建筑物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内保温技术的对比

(一)外墙的外保温有利于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通常在对建筑物的外墙实行保温的时候,有内保温与外保温这两种保温方法。如果对外墙实行内保温,就会使其保温层的结构把外墙与内墙的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中。因此就是这种温差过大的影响从而使建筑物的结构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会使墙壁发生裂缝或者是地下室渗漏等建筑问题。但是如果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外墙外保温的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对外墙的整个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还可以防止风化和碱骨料的反应等对外墙的腐蚀。从而使外墙的使用寿命大大地延长。

(二)外保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除热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不仅要起到承受重力的作用还有起到保温的作用,因此外墙的必然会要一定的厚度。不过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我们可以在外墙的建设中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从而降低外墙的厚度。但是如果如果在外墙的建设中采用内保温技术就很容易会造成热桥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天,如果外墙中存在着热桥的问题不仅会造成热量的流失还会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发霉的现象。由此看来,在外墙实行内保温是会造成很都问题的。不过如果是实行外保温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外墙实行外保温的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出现热桥的现象,而且经过统计在保温性能相同的条件下外墙实行外保温技术比实行内保温技术所有流失的热要少20%。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节能的生产观念一定会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这种高消耗资源的行业,绿色节能一定成为其发展的方向。现阶段我国的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加强对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其真正应用在建筑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徐惠忠,周明.绝热材料生产及应用[M].北京冲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