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1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在全市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型的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枣庄市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市。

(二)阶段目标

与生态市建设和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枣庄生态市建设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阶段——启动和推进阶段(2004~2007年)

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9%;总人口控制在373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45%;初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全市基本实现平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95%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28%,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6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0%;建设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试点、2个生态示范区、5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成1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5%的行政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2、中期阶段——发展和提高阶段(2008~2013年)

到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8.5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2%;总人口控制在386.9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基本实现枯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0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达到30%;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8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5%;扩大循环型经济园区试点范围,基本建成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2个区基本达到生态县标准;建成20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3、远期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14~2018)

到201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1.3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总人口控制在398.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5%;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主要河流的生态用水,战略储备地下水;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所有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9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8%;5个区、市达到生态县标准,80%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反映枣庄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市建设的指导作用,重点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重等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结合我省生态省建设的实际,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3个方面,确定具有代表性的41个指标,其中有32个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9个是针对枣庄特点而设立的指标,构成了枣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第二章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地跨东经116°48′30″至117°49′24″,北纬34°27′48″至35°19′12″之间,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与临沂市的费县、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县为邻,西濒南四湖,北与临沂市的平邑县和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全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6.3%,平原面积2450平方公里,占53.8%,涝洼面积450平方公里,占9.9%。

二、气候

枣庄市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兼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年均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平均气温在13.6℃~14.2℃。年光照时数2300~2500小时,无霜期达20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年均值为799.8毫米。

三、水文及水资源

(一)水文

全市河流按汇水去向分别流入南四湖、韩庄运河和苍山县境内的西泇河。滕州市的全部和山亭区、薛城区的大部流入南四湖,流域面积25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8%,主要河流有城河、郭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北沙河、界河等;峄城区、台儿庄区的全部,市中区的大部,薛城区、山亭区的小部流入韩庄运河,流域面积为182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2%,主要河流有峄城大沙河、陶沟河等;市中区和山亭区的小部流入西泇河,流域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现有岩马、马河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130座小型水库。枣庄市水系情况见附图2。

(二)水资源条件

枣庄市属于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境内韩庄运河为大型河道,其余均为小型河道。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2亿立方米,人均392.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1.2倍。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为4.34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2.82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03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0.149亿立方米,农村人畜用水0.33亿立方米。平原、沿湖、沿河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良好,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丘陵山区水资源相对缺乏,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四、土壤

本市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为5211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37%,。

五、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枣庄市有农作物类植物13科32种;瓜菜类植物10余科50余种;林木果树类植物42科104种;水生经济植物20余科5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科260余种;其它栽培利用植物及野生经济植物80余科300余种。

(二)动物资源

枣庄市有驯养家畜家禽类动物19种;水生经济动物78种;野生经济动物149种;农作物害虫天敌139种。

六、矿产资源

全市境内已发现的地下矿藏有46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稀土、陶土、黏土、蛭石、大理石、花岗石、磷矿等。煤炭探明资源地质储量16亿吨,石膏探明资源储量4.2亿吨,石灰石探明资源储量8.3亿吨,石灰石预测资源量35亿吨,大理石探明资源储量9.6亿平方米,白云石地质储量1.5亿吨。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见附图4。

七、旅游资源

枣庄市有形的旅游资源点(含已开发的景区、景点)70处,其中: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点38处,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旅游资源点32处;另有12种旅游节庆活动和地方主题旅游活动。

除有形的资源外,枣庄市还有许多无形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人、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等。

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加。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5.75亿元、162.2亿元和105.95亿元,分别增长4.0%、16.4%和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4.6:51.7:33.7。

二、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现状

2002年,枣庄市年未总人口3622467人,年增加人口19310人,人口增长率为0.53%。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79268人,女性人口174319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9%和48.1%;其中:农业人口2476611人,非农业人口114585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8.45和31.6%。全市总户数为1047850户,平均每户3.46人。年末全市人口密度为796人/平方公里。

(二)教育

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86718万元,比上年增加7001万元,增长率为8.78%。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85292万元,比上年增加7860万元,增长率10.15%。2002年,全市共接收师范类毕业生1638人,其中本科233人,专科764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46072人,其中普通高校584人,普通中专1117人,成人中专1059人,技工学校917人,职业中专1031人,中小学38691人。在中小学中,专任教师33543人,其中普通高中2979人,初中11457人,小学19107人,特殊教育134人,幼儿园1584人。

(三)科学技术

2002年,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安排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145项,总投资99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成效显著。扶持项目21个,专项资金250万元,拉动总投资6225万元。全市取得科技成果109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93项,申报专利13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56亿元,同比增长27.3%,比年初的3.39%增长2.1个百分点。

(四)卫生

2002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3处,病床10114张,卫生人员168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107人。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2275例,均为乙类,总发病率为62.42/10万人,较上年同期下降26.41%。孕产妇死亡率为15.88/10万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09‰。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现状

一、环境保护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废水排放情况

1、地下水水质现状

据2002年环境质量年报资料,全年对六处地下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21项监测项目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2类标准,水质较好,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地表水水质现状

(1)主要河流水质现状

据枣庄市环境监测站2002年监测资料,主要纳污河流有北沙河、城郭河、新薛河、薛城小沙河、小泥河、峄城大沙河、小季河等,水质主要指标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除峄城大沙河外其它河流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主要水库水质:2002年监测的周村水库、岩马水库的主要指标COD浓度分别为36.9mg/L、29.9mg/L,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废水及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1)废水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共排放废水13590.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111.14万吨,占总排放量的59.68%;生活污水排放量5479.0万吨,占总量的40.32%。

(2)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废水中COD排放总量39768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9832.8吨,占总量的49.87%;生活废水COD排放量19935.2吨,占总量的50.13%。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废气排放情况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02年枣庄市城区监测结果: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4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为0.098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废气排放情况

2002年枣庄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1288.51×104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60504.3吨,粉尘排放总量为11.7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2184.66吨。

(三)固体废物

2002年工业固废产生量424.5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11%。生活垃圾30.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28.5万吨,处理率为94.06%。

(四)面源污染现状

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地表水土流失主要污染物COD模数为3.3吨/km2·年,水土流失COD的流失量4614吨。2002年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排入河量4685.8吨、氨氮770吨;农药、化肥、地膜的污染也较重。

(五)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1.6分贝、夜间为46.5分贝,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

2、道路交通噪声

2002年5月份对市驻地30条主要路段的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监测道路总长度21.98千米,平均路宽20.7米。经监测,平均车流量1169辆/时,市驻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6分贝,无超标路段。

3、功能区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功能区昼夜平均等效声级61.6分贝。2002年枣庄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总体夜间好于昼间,夏季好于冬季。

二、生态环境现状

(一)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枣庄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截止2002年,全市采矿塌陷面积为47.73平方公里,露天采矿场面积3.84平方公里。

(二)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现状

枣庄市林业用地990.8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21.78%;非林业用地3559.16平方公里,占78.22%。

(三)水土保持现状

全市山丘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6.3%。据调查,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

(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目前,峄城区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滕州市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初步建成了低山丘陵粮、林、果、牧、渔生态农业示范区;沿湖沿运稻、渔、藕生产示范区等。建成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猪——玉米——淀粉”种养加生态农业模式;“草——羊(猪)——粮果牧”生态农业模式;“藕——鱼——鸡鸭——松花蛋”生态农业模式;“三水农业”生态种养模式等。

(五)保护区、风景区现状

目前,枣庄市保护区、风景区主要为抱犊崮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顶莲花山风景区、熊耳山大裂谷国家级地质公园、龟山地质公园。其它的自然景观有莲青山、文峰山、青檀峡谷、薛城石海等。

园林主要有峄城万亩石榴园、山亭万亩梨园、阴平枣园、洪门葡萄村、坛山森林公园、木石省级森林公园等。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预测

按照《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本世纪头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则预计到2007年,枣庄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50亿元,实现翻一番目标;到2013年预计达到1028.5亿元,到2018年,枣庄市GDP将达到1656.4亿元。

二、人口预测

按照《纲要》要求,枣庄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预测到2007年,枣庄市全市人口将达到373万人,到2013年,全市人口预计达到386.9万人,至2018年,全市总人口预计达到398.6万人。

三、能源需求预测

根据《山东枣庄市实施合成气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出不同水平年枣庄市能源消耗量,详见表3-1。

表3-1枣庄市能源消耗指标预测

项目2007年2013年2018年

GDP(亿元)5501028.51656.4

终端能源消费量(tce)736.24963.441193.84

万元GDP终端能源消费量(tce/万元)1.340.940.72

四、水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21世纪初期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在战略储备地下水的前提下,按照50%保证率,到2005年枣庄市将缺水2.857亿m3;到2010年缺水3.444亿m3;在75%保证率条件下,2005年枣庄市缺水5.318亿m3,2010年缺水5.909亿m3。

第二节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年9月26日,省十届人大第四次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年9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生态省动员大会,省政府于*年12月26日印发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为枣庄市的生态市建设指明了道路。

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的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计委、市环保局组织牵头的《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小组,决心通过实施《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枣庄市的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

二、区位优势明显

枣庄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过渡地带,又是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京杭大运河和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枣庄具有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经济、科技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同时,由于自身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改革开放20年来,枣庄市国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市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外向带动、发展民营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科教兴市”六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生态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四、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关联度高

枣庄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20余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衡土、陶土、粘土、蛭石、大理厂、花岗岩、石灰石、磷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高度发达,使枣庄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共生、伴生资源开发产业不断兴起,为产业间的横向耦合,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枣庄市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能源供应充足,金融、购物、文体娱乐设施体系健全。全市客运线路发展到303条,通车里程达49660公里,客运班车除通达省内所有地市和市内所有乡镇外,还可通达京、津、冀、豫、沪、皖、苏、浙等8个省市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境内铁路全长288.5公里,京沪铁路纵穿枣庄西部,枣薛支线与京沪铁路相交于薛城。京杭大运河境内航道68.5公里,境内共有港口53个,年吞吐能力达500万吨。邮电通讯已采用现代化的光缆、微波和数字程控交换设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1万门。电力拥有坑口发电厂10座装机总容量186万千瓦,年发电量150多亿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热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星级宾馆涉外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第三节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生物资源匮乏

经生态足迹分析表明,枣庄市的生态赤字高达1.24ha2/人,生态赤字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面积的欠缺,主要原因为:

1、耕地面积不足

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枣庄市的农用耕地持续减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6公顷。由于枣庄市范围内人类耕作历史久远,尚未开发的适宜耕作土地几乎已不存在。因此,枣庄市的耕地面积不足问题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外部输入来解决。

2、林木质量差

枣庄市的现状森林覆盖率为26.5%,除少数地区的植被生长状态较好之外,多数地区的林地以中幼林为主,林分质量差,效益低,致使均衡因子低,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少。

(二)水资源承载力较弱

枣庄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92.8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7%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排污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水环境问题。

(三)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重

(1)微度侵蚀面积192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4%;

(2)轻度侵蚀面积1221.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6.9%;

(3)中度侵蚀面积65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3%;

(4)强度侵蚀面积39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7%;

(5)极强度侵蚀面积25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

(6)剧烈侵蚀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不强

煤炭、水泥以及石膏等行业在枣庄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地位。由于支柱产业结构单一,加上煤炭、水泥、石膏等行业本身条件所限,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环境污染严重,防治任务艰巨

作为资源开发型城市,枣庄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它城市为大。工业生产特别是造纸、化工、煤炭、水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对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河流水质均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大中型水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较重,距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保证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城矿关系不顺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枣庄市政府和城市中煤炭、水泥等行业企业,特别是煤炭业之间的关系有待理顺。枣庄市既是城市、又是煤炭业工业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地方财政力量薄弱,市政建设欠账过多,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对煤炭城市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五、人口密度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枣庄市的人口密度已达796人/平方公里,过高的人口密度不仅导致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构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民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人才匮缺,也是制约枣庄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之一。

第四章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参考各种专业地图、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区域各种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各个区划要素或各个部门综合的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域区划、生态敏感性区划、生态服务功能区划等)图为基础,通过空间叠置,以相重合的界限或平均位置作为新区划的界限。综合分析确定并选取反映生态环境功能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分区域界限的依据。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编制景观类型图,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在不同尺度上划分景观区域。不同的景观区域其生态要素的组合、生态过程及人类干扰是有差别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环境特征。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农业与生态恢复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区、平原生态农牧业区、滨湖沿运生态农业与湿地保护区。

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划图见附图1。

第五章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科学规划,可以达到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强、国内市场占有率高的循环型、网络型、服务型和进化型的高效持续生态经济体系,把枣庄市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城市,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美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一、生态型农、林、牧、渔业

按照总体协调、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为基础,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

1、目标、任务

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18年,在全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经济体系,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达到全省较发达地市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较先进水平,生态复合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值;农民文明程度、综合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任务: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具有枣庄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加快产业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努力建设具有农业现代化标准和环境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与区域划分

1、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

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以乡、村为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域,以此为重点,搞好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断带动经济总量扩大和发展水平提高。

2、生态农业建设经济区域划分

根据枣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域差异及自然状况,将全市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经济区。

(1)平原林网立体种植生态农业区

(2)山区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3)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4)滨湖沿运地区水体、林、粮、渔等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5)庭院、园林生态农业区

在五种生态农业经济区域中,可根据当地地理和资源条件优势,重点推广以下八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即“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村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三)生态农业建设重点

改组改造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优化提高龙头支柱产业,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进行精准农业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六大工程建设。

(四)生态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循环链接体系构建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 彭水县 低碳经济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72

Pengshui 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of Pilot Cities

LEI Yan, LIAO Yingcong

(Chongqing Pengshui Miao and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Chongqing 409600)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Pengshui combine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protected areas made. Pengshui County must strengthe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urb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as well as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olicy, in order to embark on a suitable local real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

Key words Pengshui Country; low-carbon economics; countermeasures

1 彭水县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经济是彭水结合自身特点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做出的必然选择。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五大功能区战略,将彭水等渝东南六个区县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求建成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彭水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

(2)发展低碳经济是彭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彭水目前的能源消费对外依赖性强,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增大了发展环境容量的压力。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彭水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3)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彭水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健康推进的重要举措。彭水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步进行。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将是彭水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高峰期,这段时期也是一个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大规模城镇化历程中,环境资源破坏最大、污染最严重的时期。为此彭水必须重视规划、顶层设计,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4)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彭水县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保障。目前彭水县工业和服务业比例相对较低,未来农业将进一步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服务业发展将主要依靠旅游产业。而彭水县产业转型升级的更大空间则来自工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通过循环清洁、绿色低碳生产来将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彭水低碳能源优势和区域矿产优势的有效结合,将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2 彭水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2.1 彭水低碳经济发展成绩初步显现

(1)彭水县通过环保“五大行动”的实施,开展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渝东南率先启动PM2.5监测,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94.5%。改扩建县城污水管网,增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乌江、郁江水质均满足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全面规范林政秩序,关闭45家木材加工企业,完成各类营造林1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2)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3年,彭水三次产业比例为18.6:44.2:37.2。举办全国丘陵山区甘薯产业扶贫推进会,成功创建摩围山市级现代农业园。成功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太极集团打造千亿级健康食品产业园;水电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完成旅游投资8亿元;建成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发展会展经济,激活城乡消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增长14%。

2.2 当前彭水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低碳产业及项目支撑,彭水目前尚未形成前后连续延伸的低碳产业体系。作为低碳产业标志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彭水均没有形成规模。二是技术人才匮乏,低碳统计、检测等基础性工作滞后。三是清洁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富集,但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凸出,低碳整合能力相对不足。彭水县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林木资源。页岩气储量巨大,占重庆市的三分之一,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如果彭水利用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开发富集的矿产资源,在新兴工业方面将大有作为。但目前,彭水整合这些资源向低碳发展的能力相对不足。

3 彭水县低碳经济发展及试点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3.1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工业低碳发展

(1)以水电建设为主体,大力发展低碳电力。彭水县水力资源藏量1070万千瓦,水电可开发能力230万千瓦,是重庆市唯一的“水利能源基地县”。乌江彭水电站到2015年总装机量达到175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是全县水电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由于彭水的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因此在工业用电方面具有独特的低碳优势,可利用这一优势来应对高耗能的问题。其次,抓住重庆市作为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的机遇,进行政策和制度创新。重庆市作为低碳试点城市的任务之一是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依据。可吸取国外经验,利用智能电网技术获取电力的能源结构数据,制定将电能的能源结构、价格与碳税相联系的制度,能够从规则上确定彭水的能源优势。

(2)以页岩气探采为契机,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彭水页岩气已成为重庆重点开发项目,到2020年将累计投资120亿元,实现年产值42亿元。页岩气发电属清洁能源,利用开采输送余量进行发电,碳排放因子小,利于低碳。建设LNG利用装置,生产家用和工业用LNG,除自用外,并进一步发展支撑重庆天然气汽车的车用清洁能源。建设页岩气化工产业园,将化石能源转化为工业原料,进一步降低彭水工业的碳排放。

(3)利用矿产资源加工低碳能源产品。彭水初步探明矿产资源23种。其中品位好、储量大,具备工业化开采的有近10种,其中,萤石、镁矿、重晶石储量都居全市首位。因此彭水应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工低碳能源产品,比如:利用硅材料生产太阳能应用器件,利用氟盐生产新能源应用器件。

(4)大力推动生物质能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项目,规划小型生物质热能电厂、生物质柴油加工生产线、有机肥料厂。积极推进秸秆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质气化,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全面推广农村沼气建设,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坚持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重点,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各个乡镇建立沼气管理服务网点,管理服务网点负责本项目区内沼气池建设的后续服务工作,包括故障的排除、操作规程和技术培训等。

3.2 以城镇化为契机推动新旧城区低碳发展

(1)以功能需求与传统风貌有机结合为原则进行旧城改造。按照“拆危、留白、增绿”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在功能上,要融合低碳城市的发展观,推广新能源,节能材料的使用。结合彭水土地有限的特点,避免大拆大建,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改良主义方法。

(2)以低碳生态宜居新城为目标建设靛水新城。要将靛水新城建设成对重庆市城镇化转型发展具有独特示范作用的低碳生态宜居新城。新城规划要在加密路网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骨干路网建设、城市给排水、通讯电力燃气工程、防洪工程、市政广场及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为打造低碳彭水奠定基础。并在建筑碳减排总量控制、交通、生产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碳减排目标。

(3)优化城市主要行业规划,健全重点行业管理体系。建筑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建筑规划要贯彻落实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创新工作机制,切实保证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有效执行。同时建立健全公路、水路、城市客运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强化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责任,分解落实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形成对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的综合考核办法及相应奖惩措施。

(4)鼓励低碳生活。促进全社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倡导低碳出行,鼓励市民使用低碳产品,采用低碳膳食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培养低碳生活习惯,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时尚,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中小学创新开展低碳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专题活动,普及低碳知识。

3.3 实现农林业低碳生产方式转变

(1)以“技术+模式”双轮驱动农业向低碳生产方式转变。优先推广绿色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以节能、节肥、节地、节水、节药等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和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管理方式,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农业固碳增汇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模式。引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模式。通过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发展立体种养殖生产模式。建设“三品”基地低碳农业示范点模式。

(2)以碳交易为契机加快碳汇林业建设步伐。森林碳汇的可再生性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彭水现有森林覆盖率较高,且后备林地资源丰富,具备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彭水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中国碳交易市场逐渐成熟的契机,开发利用林业碳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使得碳汇林业成为一种新的战略资源储备,为未来碳交易市场化铺开积极准备,为企业自愿减排提供更多渠道,实现增加森林碳汇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双赢。

(3)打造农林绿色低碳经济产业链,生产特色农林产品。从产业链的发展角度,积极推动农林中下游产业的壮大,并强调相关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农林业经济效益。实现彭水从自给自足型农业向特色商品化发展方向的转变,注重低碳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依附于彭水自治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民俗风土,发展休闲农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多途径充分发掘林业的经济功能,大力推进非木质产品的经营,深度挖掘森林低碳旅游资源,适度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3.4 加强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

(1)强化和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考核和监督体系。加强低碳发展的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建立彭水自治县全行业和全社会的能耗数据和碳排放数据库。对工业企业的资源集约和污染治理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低碳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2)推进清洁生产机制建立,制定低碳发展相关法规。完善建筑、交通、工业、农林等方面的低碳法规或规章,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彭水低碳发展。同时,加大低碳发展的执法检查力度,坚决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完善执法监测、监理机制。严格执行资源开采权有偿取得制度,完善现有资源补偿费制度。科学评价重点生态保护区贡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

(3)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

制定和落实财政优惠政策。设立彭水低碳专项基金,用于低碳项目的融资担保、贴息和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制定科学合理的鼓励性与财政优惠政策,激励低碳技术创新、引导低碳投资和低碳消费。对低碳重点工程项目给予用地、能源供应、设备折旧、税收等政策优惠。实行绿色财政税收制度,通过税收减免鼓励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采用符合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对低碳发展试点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减免。分区规划碳汇林发展类型区的重点和优先领域,提出碳汇林业市场发展模式、市场规则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促进银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商业银行对低碳重点项目予以信贷支持,推动政策性银行对低碳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进行支持。积极探索“绿色信贷”政策和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制定企业环境违法管理办法和环境分析划分等级标准,制定和细化银行信贷绿色评级制度,对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或产品的企业,银行不得提供任何新增授信支持,原有的授信要逐步压缩和收回。鼓励担保机构为低碳发展示范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对属于开展低碳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的企业进行投资。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低碳发展。探索低碳发展示范试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4)促进科技发展与人才建设:

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研究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及低碳节能装备目录,制定低碳技术自主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扩散系列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激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实现低碳技术升级。开展产学研联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大型低碳产业技术的研发政策鼓励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设备、工艺和材料。

制定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积极创建有利于人才安居、创业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成立低碳经济发展相关领域的专项人才引进资金,对于在高端紧缺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技术团队制定专项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形成内部独立的培训机制,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 彭水低碳战略研究报告[R].2011.

[2] 彭水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5.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3

一、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施清洁生产对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促进企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我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行清洁生产是改善我省环境质量的客观要求。由于一些工业企业仍旧沿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防治方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城市大气环境处于较重污染程度,11个设区市有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水体污染严重,57.2%的河流断面处于重污染状态,15.8%的近岸海域为中度和重度污染;电磁辐射、居室污染和蔬菜、粮食作物的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实施清洁生产有利于污染防治由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的全过程控制,从而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推行清洁生产是缓解我省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我省人均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水资源量31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年能源缺口达50%;人均矿产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在全国居中下水平。同时我省企业消耗水平偏高,能源、原材料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70%左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由过去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转变为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行清洁生产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与环境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在WTO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环境问题将成为焦点之一。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不仅要求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只有实施清洁生产,提供符合环境标准的“清洁产品”,才能避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省出口产品造成影响,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工作思路、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思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依法促进和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把推行清洁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相结合,促进我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年、2010年,全省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降低15%、20%以上,二氧化硫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降低15%、3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分别达1.87和1.78吨标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达76%和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50%、55%以上;

———到2010年,推广100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100家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冶金、建材、医药、轻工、化工等重点行业60%以上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以质量效益为重点,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产品优质安全为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

(三)主要任务:

1、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工业促进局)要会同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本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本地区污染状况分析,实施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和实施方案的进度安排,以及优先实施的清洁生产重点投资项目规划和重点企业名单。

2、实施清洁生产重点企业管理和强制审核制度。

①将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清洁生产潜力大的企业作为清洁生产的重点,实施清洁生产重点企业管理制度。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环保局共同确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名单,并将清洁生产审核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省环保局应当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的监督,按照促进清洁生产的需要,根据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在省级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为公众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口应安装污染物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对不公布或未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企业,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

②凡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进行生产,或潜在产生有毒废弃物的企业;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省排放标准及超过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申请使用环保产业(节能)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企业,应当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省环保局和省发展改革委。

③对不按要求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环保局组织制定。

3、实施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可以自愿与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工业促进局)、环保局签订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协议。各市发展改革委(工业促进局)会同市环保局定期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实施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企业的名单以及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成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环保局将实施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中的典型企业,作为我省示范企业加以推广,带动全省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

4、重视生态建设,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节水型产业;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投资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并同步实施。加大冶金、电力、化工、纺织、造纸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力度,不断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逐步扩大清洁高效能源的利用。积极扩大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5、逐步拓宽清洁生产领域。在抓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同时,要将清洁生产的理念和实践扩展到农业、建筑业、矿产资源开发和服务业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积极探索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农产品系列化深加工的农业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种、养、加结合、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全省分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支持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微生物农业,建设农业生态园区,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建筑业。推广环保、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改善现场管理,加快建筑业清洁生产步伐。

———矿产资源开采业。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共生矿和伴生矿,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勘探、评价、开采和利用,推广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的勘查、开采方法和工艺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服务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要积极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技术和设备,使用清洁洗涤剂和清洁燃料,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步伐。

三、政策措施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要将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区域开发等规划,制定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协调全省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省环保局要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形成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选择技术实力强的技术机构作为我省实施清洁生产的技术依托单位,受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环保局等部门委托制定全省清洁生产技术指南、指标体系,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向社会和企业提供清洁生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服务等相关工作。

(二)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清洁生产整体技术水平

1、各级发展改革(工业促进局)、科技、金融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引导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推广无污染、少污染的高新技术和节能(水)技术及工艺,努力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①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②引导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进行技术改造。③认真执行《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优先安排采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名录,严格把关,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2、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在制定科技开发计划中应将清洁生产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积极安排清洁生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重点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产品的研究、开发,积极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再生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拓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引导科研院所开发适合我省省情的清洁生产技术,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我省清洁生产的总体技术水平。

(三)强化环境管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1、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建设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可行性研究中应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选用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及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并在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中加以落实。对未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2、将推行清洁生产与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取得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的企业,应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的方案。

3、将清洁生产审核与排污许可证核发相结合。各级环保部门要以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结果为基础作为核定企业排放总量的依据。对没有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排污总量的核定,应比照同类型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进行。

4、逐步建立废弃产品、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对列入国家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生产、销售单位必须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进行回收处理。各级发展改革(经贸)部门应对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布。

5、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各级环保局要严格环境执法,严肃查处各类污染环境行为,坚决制止企业非法排污。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法予以处罚;因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被责令限期治理的企业,应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并按规定期限达到治理要求,否则,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同意恢复生产,有关部门不得提供相应的生产条件。

(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1、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省级环保产业(节能)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技改项目贴息资金、科技三项费用、产业结构调整贴息资金应优先支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清洁生产项目;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适当财政支持,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2、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企业在推行清洁生产过程中实施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生产(或使用)符合《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中的环保设备(产品)以及节水设备(产品),经省发展改革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组织认定(确认)后,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建设项目中使用国内不能生产而直接用于清洁生产的进口设备、仪器,可以享受国家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股票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允许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或相关费用科目。

3、加大对清洁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各级发展改革(工业促进局)、金融、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当重点支持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工业污染的清洁生产项目。

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确定的污染防治项目以及企业采用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的清洁生产项目,应优先立项,优先贷款,优先给予贷款贴息或担保支持,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鼓励企业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小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大的工艺和设备。

4、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在我省冶金、轻工、建材、电力、医药等实施清洁生产的重点行业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树立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环境清洁优美、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清洁生产企业,并在全省推广。

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环保局、省科技厅等部门共同制定。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建设 区域经济协调 资源环境

综合承载力

一、引言

2008年国家确定河南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已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阳盆地,覆盖全省93个县。但2005年《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河南省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各行业的基础,畜牧业、粮食加工业都立足于农业。

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内涵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共赢的崛起之路,既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又要以农业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工程的实施,而“四区域”的发展关系到河南的崛起。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内,如何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

1、存在资源配置矛盾

(1)土地的稀缺性。耕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充足的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会产生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会导致区域局部利益冲突出现。耕地的数量、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约束因子,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土地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使有价值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大量减少。河南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因此,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和林地;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总体质量。

(2)资金配置不合理。为把河南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中央和河南省陆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但在国家和地方财力的有限支持下,省财力对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导致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存在资金缺口或资金未得到充分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大部分流向投资环境好的中原城市群。而其他区域,尤其是黄淮地区,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匮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上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矛盾。在资源配置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出现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基本省情导致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要消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根据劳动力需求信息,协调好粮食核心区建设与“三化”之间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各行政区的利益冲突矛盾

(1)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存在利益的摩擦和冲突。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县域之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各种经济摩擦和矛盾;政府对不同区域产业的支持、扶持力度不同,也会导致区际利益冲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大部分来源于县域经济的贡献。发展县域经济是化解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不同市、县的非合作博弈形成的冲突。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由非合作博弈造成的,就是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不能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上是不同区域在争夺带有倾斜性的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市级政府所代表的区域利益处于主导地位,在不同时期,省政府对不同的区域类型会采用区别对待政策,这无疑会给各区域留下讨价还价和“寻租”的空间。

三、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积极探索农业和工业良性互动机制

(1)积极探索涉农企业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以涉农企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寻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达到以农促工的目的。工农业互动发展,必须围绕以农业办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具有粮食生产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近年来,河南省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建立以工业企业为龙头,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农业良性互动。

(2)实施产业联动协调机制。在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上,要以项目为动力,以产业联动和产业升级为根本保障推进两者的协调。以产业驱动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以产业的协调机制来促进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中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配套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水库建设、低洼易涝地治理、骨干河道治理、土地治理等17个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努力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探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县的目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优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支持黄淮地区的四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服务体系;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大批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工业发展。河南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要依托动植物资源,发展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行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农畜行业产销协调发展。

(4)以品牌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品牌既是区域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强大动力。河南方欣米业的方欣牌大米、河南大程面粉实业的豫花牌小麦粉、许昌湖雪面粉的湖雪牌小麦粉等,借助于市场和经济手段,以城市工业来支持乡镇企业,把城市工业的利益触角延伸到农村,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形式参与县域中小企业的调整和改制。把安全、优质作为食品产业的生命,作为品牌第一要素,切实增强品牌的安全、质量意识。将品牌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完善保护措施,做好现有品牌,打造驰名品牌,培育更多新品牌,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使河南农产品品牌更有诱惑力、竞争力、影响力。

2、健全区域合作的动力系统,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仅靠政府的推动不能持续,需要借助于“四轮”驱动,即政府驱动、市场驱动、企业联动和民间互动的动力系统,形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信息与资金等要素流动构成的最大势能。以四轮驱动,探寻利益的结合点。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采取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消除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这一机制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与政治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平台,提高企业投资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与调整,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实施提供一种积极的长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导和统筹作用,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空间结构

(1)在土地规划层面上。中原城市群用地要与河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用地的规划相统一,应防止不同的规划相互干扰,影响空间统筹。在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中,已投资20亿元建设信阳、南阳、开封三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又续建安阳、商丘和濮阳三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并投资20亿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等,完善粮食核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

(2)在土地空间开发模式上。实行节能节地的都市圈战略,按照都市圈来组织经济活动,提升经济辐射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格局,从而达到耕地保护、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在土地利用模式上。优先鼓励和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种粮大户,推动粮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土地的利用模式上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形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土地的统筹利用。在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上,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在土地管理方面,政府通过总量管理控制土地供给。

四、结论

粮食核心区建设体现了区域经济注重发展自身优势,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改进完善有关政策,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其中的内涵是培育一批产业集团,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区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提供粮食育种和产业化的支撑,利用利益的牵制效应放大河南的区域效应。建立粮食核心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河南要解放思想,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注:基金项目:本文是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206)与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视角》(项目编号:2009BJ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素琴: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研究报告[R].2010.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5

辽金古酒有限责任公司因涉嫌在其所生产的辽金雄风酒中非法添加化学品,正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调查。

这并非个案。食药监总局7月31日通告称,有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化学品,并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上,明示或暗示壮阳、性保健等功能。

初步查明,15家企业27种产品违法添加西地那非,西地那非正是“伟哥”的药品成分;还有5家企业7种产品违法添加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红地那非等,均为与西地那非类似的化学品。此外,食药监总局还公布了一长串“正在调查”的涉嫌非法添加西地那非和其他类似化学品的厂商名单。

食药监总局要求所有的保健酒、配制酒生产企业和经营者都要进行自查,凡发现上述违法添加情况的,要立即停止生产,停止经营,就地封存产品,召回已售出产品,并于8月15日前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详细情况。 消费者盲目追崇功能酒,缺乏对保健酒的正确认识。

这一场监管风暴揭开了保健酒、配制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黑幕一角。 “伟哥”入酒

“保健酒中添加非法的添加物,历年都有。”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药师朱宝利告诉《财经》记者。基本上,小酒厂出产的保健酒、配制酒都会添加壮阳药物,“不加这些卖不出去,加了后效果比较明显”。

国内生产的保健酒多为配制酒,即在普通酒里加入动物成分或植物成分,通过食药监总局审批后,获“国食健字”批号,成为酒类保健食品。此次涉事69种酒,多为没有保健食品批号的配制酒。朱宝利分析称,“批号来之不易,大的保健酒厂家一般情况下不敢冒险添加。”

申报批号过程花费不菲,需要出示相关研究报告,还要经过GMP认证。市场上很多配制酒仅有普通白酒类的卫生许可证号,却违规宣称有保健功效,并辟出一个养生酒的概念。

在食药监总局的数据库中,辽金雄风酒没有获得保健食品批号,但宣传材料称其具有补肾壮阳等功效,“从饮用辽金酒到体会到辽金的优越性需要6个小时以后甚至是第二天,持续时间上是3天到7天”。

一位江苏保健酒经销商称,“壮阳、健肾是这些保健酒的卖点,多少是有一点功效,其实是心理安慰剂的作用。”他称,小酒企由于知名度不高,为了笼络消费者,大多会有违法添加行为,有效才有回头客。

消费者盲目追崇功能酒,缺乏对保健酒的正确认识。投其所好,保健酒、配制酒多宣称用海马、肉苁蓉、肉桂、羊藿、鹿茸之类的中药材浸泡。科普作家方舟子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什么样的动物成分或者植物成分,具有所谓的壮阳效果。

实际上,肾脏是泌尿器官,与男性的无关。所谓的补肾壮阳,并无科学依据。如果喝下某种保健酒或养生酒,感觉到有效的话,那么,或者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或者是酒中添加了伟哥类药物。

多个保健酒经销商向《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有一定需求量的潜在客户,都可以先寄去样品,试用满意后,再洽谈购买。

有意思的地方是,“有效”也是食药监部门监管保健酒违法添加的突破口。朱宝利透露,那些消费者反映特别有效的保健酒和配制酒,他们在监管中会重点关注。

2014年,湖北省建始县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例: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无意中得知,当地九道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帝樽酒”逐渐流行,有喝过的人说,这种酒好喝,但过后觉得心脏不适;也有人说,这种酒有壮阳作用。

于是,执法人员开始警觉,并着手进行调查,后发现,该公司法人黄某为了提高酒的销量,在2014年1月22日左右,通过网络找到山东青岛的一家供货商,花2400元买了1公斤西地那非。同年2月底,黄某按每100毫升配制酒中加130毫克西地那非的用量配制了1500斤酒。也就是说,一次喝下100毫升的“帝樽酒”,摄入身体的西地那非含量比吃一粒100毫克规格的“伟哥”要多。最终,黄某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近年来,保健酒市场保持了年增长30%的速度,主要来自于礼品市场,而非个人消费市场。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随着行业发展环境的改变,保健酒很难再保持这种增速。一方面保健酒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另一方面,国内礼品市场发展放缓,使得严重依赖礼品市场发展的保健酒行业也遭受冲击。

当保健酒行业陷入困境时,刺激了企业为提高产品“功效”、增加产品销量,而使用非法添加剂。 添加物的危害

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最多的,当属西地那非类物质。这些化学品很容易就能从市场获得,但在监管端存在技术、条件不足的尴尬。

西地那非类化学品有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两条路径,大批国内小型化工厂生产,进口则是以化工品的名目,两者都不在食药监督系统管辖范围。

在阿里巴巴的采购批发网站上,除了一些小化工厂或中间商的供应西地那非类物质的广告,亦有商家在售卖西地那非的配方工艺,称可提供详细原料配比,要价仅200元。

西地那非类化合物还在不断增多,都是在原结构基础上的修饰和改造,作用原理与西地那非相似。然而,监管者很难用原来的方法检测出这些新的添加物。

该类添加物的卖点就是“检不出来”,县级食药监局基本不具备检测违法添加的能力,要把样品送到市里或者省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认为,“这给保健食品的打假检验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西地那非“家族”中,目前仅有3个化合物成为药品上市,但大多数衍生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被人所了解。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存在添加剂量不明确、种类不清晰、物质相互作用不确切等风险,非法添加药物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潜在危害性,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危害源。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讲师曹家庆告诉《财经》记者,保健酒只是冰山一角,在整个保健食品行业,非法添加药物的现象也很普遍。

食药监总局往年的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情况也表明,减肥类、辅助降血糖类、改善睡眠类、缓解体力疲劳类、辅助降血压等五类保健食品是非法添加药物的重灾区。

如减肥类产品中容易添加西布曲明和酚酞;缓解体力疲劳产品中容易添加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辅助降血糖类中容易添加格列苯脲、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等。

这些物质均为临床处方药的成分,本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却被厂商偷偷加入保健食品中增加疗效。有些保健食品甚至同时使用了3种化学药物,目的有两点,一是提高产品的效果,二是为了降低单一药物含量,躲避检验。

其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阳痿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地那非与降糖药的联合使用,可以从多方面减轻糖尿病的症状,不法商家通过这种联合添加的方式来增加降糖类保健食品的疗效。

部分阳痿患者由于迫切想改善其症状,擅自服用宣称具有壮阳效果的保健食品,而这些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程度不同的降糖药,很可能在患者服用后,导致一系列降糖药引发的严重副作用,比如低血糖。

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药物,已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食药监总局7月31日通告,已有19家企业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 立规难

此次保健酒厂商大面积“陷落”,源于食药监总局组织的专项执法检查。由于很多保健酒的检测报告是送样检测,不是抽样检测。抽样检测可以在产品中任意抽取检测,但送样检测时厂家可用调好的数据、达标酒去应付检测。所以,一碰到随机检测就露馅了。

由于保健酒的原酒和中药配方都无法明确标注,因此其并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清香小曲酒、大曲、黄酒都可以用来调制保健酒,中药配方更是复杂,不同的保健酒品牌应用不同的配方,各自选用的药材品类也不一样,统一标准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食药监部门对药店和超市渠道的监管较严,但不少养生、保健类的酒是直接进入烟酒店和大排档,消费量巨大。网店上保健酒的销量也很惊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此次整顿行动,食药监总局特别强调,以网络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酒、配制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曾表示,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与保健品直接相关的只有《食品安全法》,但其中对于保健品的品种管理、生产流程没有具体规定,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而《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送审稿从2009年就开始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由于影响面太广,里面的条款很多操作性不强,到目前为止一直没出台。朱宝利称,因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基层正常执法也面临着行政诉讼败诉的尴尬局面。

一位保健品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该送审稿送至法制办后,经多次征求意见、部门协调,目前对条例复核稿,各部门仍有较大意见。例如,在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经营保健食品,应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但食药监总局方面认为,专门经营保健食品,不需要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食品流通许可证。

食药监部门自身又似力有不逮,一位基层食药监局前副局长告诉《财经》记者,现在监管非法添加的重心是在中成药添加西药的现象,只要有壮阳功效的中成药都受到重点监管,这导致保健食品的监管有些顾不过来了。

生态农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6

(一)基本特点

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计划的73。其中一产6.8亿元,增长6.6,二产27.4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4.2),三产17.1亿元,增长14.1。1.工业经济“平开稳走”,经济效益趋于好转。

工业经济“平开稳走”。1-9月,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1-3月和1-6月分别提高6.4和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21.5。主要原因是虽然今年以来“六六”产业(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6.4)、化工(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3.4)等表现良好,但由于支柱产业水泥行情持续低迷,恢复性增长缓慢,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下行拉力,使得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经济效益趋于好转。1-9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7.27分,比1-2月提高36.97分;亏损企业28个,比2月减少27个;产成品存户率增长5.3,比1-2月降低22个百分点。三大水泥龙头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建材产业行业性亏损得到有效扼制。化工、电光源和机电三大行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9.8、21.2和42.1。

(图一)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农业势头不减。

1-9月,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全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预计23.2万吨,增长6。特色效益农业势头不减,食用菌、高山蔬菜分别实现产值4.8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7和12;生猪、蜜蜂产量分别达到82.8万头和25万箱,实现产值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5.3和35。但受市场行情及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8月份以来开始下跌,目前已降至中猪价格7—7.6元/公斤,肉猪价格6.6—6.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为15元/公斤、9.8元/公斤。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共有26个农产品基地被列入XX市级以上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个农产品被命名为XX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千库保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对外出口增势强劲。

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9月,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26.2。今年以来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列入省、XX市重点、XX市“六大百亿”工程及“20__-310工程”的71个在建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二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由于今年列入“310”重点工程的工业项目的土地、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9月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4.8。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消费者对房价下跌幅度心理预期过高、短期内商品房供应量过大、新增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1-6月、1-7月、1-8、1-9月比1-5月75.3的最高增幅分别降低66.9个、61.1个、63.8个和57.9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稳步增长。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9、16.5。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2,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增势强劲。据初步统计,1-9月,累计完成出口2914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江化股份767万美元,增长59.5;沃克公司496

(图二)

万美元,增长46.7;华顿服饰497万美元,增长45.3;美伊服饰128万美元,增长85.5;恒亮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万美元,为278万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绅特公司和云盛皮件公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202万美元和124万美元。

4.财政金融运行正常,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均较快增长,1-9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3.5,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看,增幅最高的是其他工商税,增长35.3,其次是契税,增长32.5。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26.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9689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5489元,增长18.3,增幅居XX市各县(市)之首,主要增长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2714.11元,增长了34.8。

(二)存在问题

1.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准备不足。前9个月我市经济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这是近几年来高投入积累的惯性增长,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仍在不断显现,宏观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压力,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此估计不足,工作思路未进行及时有效调整。

2.要素配置待优化。 土地、电力及资金等要素受时空因素限制,难形成合力,制约了经济提速发展:土地供应和企业意愿、空间布局出现冲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小水电受雨水的季节性影响,难以实现年度均衡供应;受企业规模偏小、信誉不良、担保品不足及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等影响,银行“惜贷”,企业“难贷”;各种政策资源很多,但落实力度有待加强,部分资金补助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有待通过整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经济金融风险增大。我市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素质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一些过度投资行业,随着新的产能投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亏损面扩大,可能会导致部分经营不好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外我市房地产销售下滑,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1-9月全市房地产空置面积22609平方米,同比增长98.7),房地产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信贷比例较大,可能会使持续多年贷款高增长后出现不良贷款滞后性增长,从而带来一些金融风险。

4.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主要支柱产业建材行业效益不佳、房地产销售疲软、土地出让收益下降等给全年财政增收带来较大的压力,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统筹城乡发展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问题更加突出。在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粮食价格今年三月份已转升为降,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回落,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下降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6.项目建设难度较大。项目落地难度较大。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部分项目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难度大,业主投资资金落实难,项目与土地对接难,导致土地指标面临被收回的风险。部分行业、部分单位谋划项目和操作项目的能力偏弱,对前期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许多企业因资金和市场等原因将原定投资计划和投资规模调整缩小、或暂缓或放弃,如三友电子六亿支节能灯管项目、虎山集团和何家山水泥公司5000吨/日生产线项目。项目质量不高,目前要求供地实施的项目,绝大多数是投资不到千万元的小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大,1-9月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比上年同期下降9.4。

二、20__年宏观形势及全年走势判断

20__年我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这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20__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仍较好。IMF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__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略低于20__年的5.1。20__年受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因素影响,预计增长4左右。这意味我们只要积极应对市场游戏规则,着力化解各类贸易壁垒,努力开拓国际市场,20__年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应该还是有利的。

2.20__年国内经济环境将是“紧中有活”。20__年我国经济有三大看点:①GDP保持强劲增长,一季度9.4,二季度9.5,预计全年可达9以上;②投资增长距国家预期尚有距离,但结构趋于优化。1-7月,全国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3.9个百分点,离15-20的调控目标尚有距离。但属国家前期重点调控的钢材、建材行业1-6月投资分别增长18.6和13,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2.9和40.8个百分点,且两者增速均大幅低于27.2的平均水平。③房地产投资逐月下降,但走势未定。自3月份国家出台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出台后,房地产投资增速由1-4月的27.8下降为1-7月的24.8。有关专家预计,目前的房地产降温只是开始,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继续下滑,对整体投资增长将产生较大的下行拉力。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__年,预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仍将在高位区间运行,但受投资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从政策层面上看,为了防止因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而引起的经济萧条,确保经济增长能在合理区间运行和“十一五”规划有一个良好的开局,预计国家将在坚持调控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繁荣,如高举循环经济大旗,加快构建节能型社会;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台《物权法》,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为企业创造较好的融资环境;等等。但能源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壁垒增多、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也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

3.我市经济总体发展将仍呈快速上升态势。“跻身全国200强县”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加快发展意识,全心全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六六”特色产业在工业中的份额继续增加,20__年1-9月的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已达42.3,预计20__年还会继续提高。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可比上年增长20,其效应将在明年得到显现。但整体经济受贸易壁垒、要素保障、主要支柱行业建材走势不明等因素影响,20__年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相对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__年我市发展应是机遇大于挑战,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政策出台伊始就能及时应对。

三、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20__年主要指标安排

——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8,三产增长13;

——财政总收入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

——外贸出口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二)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着力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增量提质。

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借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做实区内农保田调整的准备工作,力争启动开发区四期工程,实现开放区扩容工作的突破。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收回超过期限仍未动工建设的土地,鼓励企业出租闲置厂房、建设高层厂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抓好双氧水公司年产20万吨钯触媒生产线和热电项目、恒昌链条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米摩托车链条和1万吨工业链条技改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其早动工、早投产。建设江东区 行政商住区1号楼,做好行政商住区2号楼土地拍卖有关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园区环境管理,全面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促其整改。

推进江贺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江贺经济走廊南拓北联,增加新的容量,落实《江贺经济走廊规划》,抓好区内相关乡镇的协调工作,保证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顺利推进。创新开发机制,明确投资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区内企业的集中供气、供热工作,烟尘排放整治工作,做好十里牌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出让工作,抓好贺村至新205国道产业带和三道湾区片和竹木加工分工业区的规划和开发。

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突出清湖、四都、淤头、新塘边四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产业、要素、服务“四配套”,着力推动四都基地布鲁克公司年产500件铝铸件、20__万个电热管,义乌凯杰塑胶公司新型塑料制品生产线,淤头基地上海华荣消防器材设备有限公司3条新型消防器材生产线,新塘边基地浙江森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工程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力争早动工,早投产。抓实四大基地的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新塘边基地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平岗山小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科学做好可用土地的规划和安排工作。

启动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按照“大峡口”的理念,将江郎山、峡里湖、仙霞关、廿八都及浮盖山等景区开发和区内生态产业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结合互通口经济布局,着手对集镇总规进行修编,完成以峡口为中心的镇区功能规划。进一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对以峡口为中心的串联五个景区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发挥整体优势。实施江郎山景区主入口道路工程,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按照青龙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古镇姓氏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古镇文化内涵。推出廿八都古镇旅游区、峡里湖休闲度假区、月亮湖休闲娱乐区、江南毛氏祖居及三卿口古瓷文化旅游区等招商项目对外招商。将“农家乐”开发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加强碗窑等地现有“农家乐”的整治力度,将江郎、廿八都、保安等地一批前景较好的“农家乐”纳入旅游接待网络,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型“农家乐”。

2.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提升传统产业。落实规费减免、道路运输、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水泥企业解决行业性困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拆除剩余11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达河水泥厂年产100万吨“凝石”生产线建设;启动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水泥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抢占资源领地,拓展市场外延。争取江化公司国内上市,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打响精细化工特色品牌,积极采用环保型设备和工艺,实施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附加值高、污染少的大项目,开发主导类后续产品,拉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电产业: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规范行业管理,遏制无序竞争。电光源产业:发挥三友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完善产业协作体系,促进集约化发展。消防器材产业: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力促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筹建省级消防器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构建消防器材产品全国销售网络。竹木加工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对接、资源流转以及科技合作,筹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推动竹木产品创新结构,实现“二次提升”。轻纺服装产业: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促成企业与市外、境外公司合作,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风险。绿色食品产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坚持走标准化之路,建立健全标准技术推广网络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鼎力支持为康制药等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以现有的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为载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重引进重点行业领域的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努力缩短产业升级时间,降低成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机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年度实施计划,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资金补助、技改贴息等手段,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实行资源消耗定额管理,推动部门乡镇和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抓好一批企业的清洁生产,开展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活动。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小水电、热电联产等环保型项目。加快生态市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新能源工程。

3.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深入挖掘我市优秀历史文化,在城市广场、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设计中融入我市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城北新城区规划建设,在完成城北新城发展规划修改方案、周家青广场设计方案及启动城区四山、“一江两带”文化长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抓好落实工作。抓实迎宾大桥、西环线、凝秀路、火车站广场、双塔公园、广电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以解放南路主污水管改造工程、景星路至江贺收费站主排污建设工程等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旧城区排污、基础设施配套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示范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三城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努力使我市成为三省边界名市。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三产发展规划及特色商贸、特色 街区、特色餐饮等项目规划,力争付诸实施。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建材市场、精品商厦、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的包装、招商和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宗物资、农产品物流为主要内容,形成辐射三省边际的高速、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城市集聚、承载和服务功能;以培育行业协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组织服务经济的能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印刷包装、旅游观光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新的购房群体,加快写字楼开发,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向联合等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强镇建设。完善产业承载功能,打造适合发展的大平台。加快修编行政区域调整后的城镇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优化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投入,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路网建设和镇区亮化、绿化和美化、教育布局调整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商贸、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镇集聚力。围绕专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建设、中介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的互动能力。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消除体制性、政策,推动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实行社区化管理,降低外来人员准入门槛,在教育、购房建房等方面给予公平政策,不断提高强镇吸引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以清湖、上余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为重点,结合7个乡镇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吸纳下山农民1053户3548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完善干部报酬最低保障机制。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垃圾集中处理、小流域治理和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等一批民心工程,推进黄衢南高速公路、48省道江溪线改建、46省道江贺公路大修、110KV我市凤林输变电工程、小水电开发等一批项目建设,夯实城乡联动发展基础。做强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基地规模和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推进投资较快增长。

做实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联动机制,有效推进“调研-规划-项目”三大前期的联动工作,加强政企联动、部门联动,捕捉项目信息,努力发掘更多更好的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推进机制,重点抓列入计划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和土地申报、资金落实。抓好46省道我市至贺村段外移工程、城镇防洪工程、城区主干道延伸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重大探讨性项目战略性研究的责任单位。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督查,掌握项目进度,及时上报;建立市重点办负责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统分结合,协调运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时顺利推进。围绕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及时推出项目并包装上报,积极“跑部进厅”,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盘子。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激励机制,制定《20__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挂联制度。充分运用重大前期项目资金,鼓励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搜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信息,拓宽项目源,搞好项目储备。20__年拟列入XX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13个,总投资19.04亿元,我市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22个,预计总投资40多亿元,预安排争取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资15.11亿元。

推进投资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20__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62个,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亿元。组织学习《我市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意识,做好本领域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程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科学编制;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与监督,力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按时保质进行;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积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投项目信息共享、经验共享。

推动重点工程建设。20__年预安排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共124项,总投资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亿元。其中“310工程”项目初步安排62项,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7亿元。以科技型项目、“六六产业”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生态型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业产业平台项目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计划,确保项目质量。加大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争取项目申报、建设的成功率。继续推行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促进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考核和督查力度,继续推行市政府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310工程”责任书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及时掌握进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完善重点工程建设的质控机制,健全“政府监督,中介机构监理、施工单位自查”的三级质保体系,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项目落地机制。按照项目开工应具备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条件,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未开工的促开工,已开工的抓进度。有重点的推进年产20万吨双氧水生产线、年产50万套汽车配件生产线、年产4000吨高纯度环氧树脂生产线、江贺公路大修工程、疾控中心、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实施。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树立“选商引资”理念,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意识的引进一批和我市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招商,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大专院校,和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经营基地。继续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回归工程”。

5.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

建立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推行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审核、稽查汇报、听证公示等规划管理制度。以《浙江省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整合贴息、园区、投资等政策资源,建立良性产业发展引导机制,重点向高新科技、生态型产业倾斜,逐步淘汰高污高耗落后企业。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民间投资备案制、核准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公益性事业领域。推进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定期举办网上人才交流会,筑好“聚才”平台;适时组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赴市外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招聘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本地籍高素质人才,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好“专职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