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演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1

【考情分析】

[ht6]年份题型考点

2010年选择题儒学社会地位的提高

2010年选择题宋明理学

2011年选择题儒、道、佛出现融合趋势

2011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人画的特征

2012年选择题诸子百家的思想

2012年选择题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2012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

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的高考试题看,本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尤其是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本文由收集整理性特征,更是考查的重点。这突出说明新课改形势下高考依然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一,对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要考查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兼顾其他学派的思想,对东西方思想进行横向比较。学生复习时应注意掌握儒家及其他学派的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外思想家的主张。第二,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点考查董仲舒儒学的内容及影响,学生复习时仍要以此为重点。第三,对于宋明理学,主要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学生复习时要对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加以关注。第四,对于明清之际活跃的进步思潮,对李贽的思想考查较多。学生复习时仍要重视这一点,对其他思想家的思想要稍加注意。总之,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2

关键词:古代;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文明也源远流长,这些都凝聚着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的社会或社会团体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准则、行为标准来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进行控制和约束。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在封建统治中占居主体地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其中对伦理纲常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思想灌输等方面较为注重,统治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一、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变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道德教育为主,以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结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能够发现,中国的古代人性格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大,当然这也与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比如“德治”和“法治”,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而提出的,“德治”是让被统治者从思想上接受统治者的统治,还要求在行动上服从于统治者,“法治”则是以通过法律、命令等的手段使得被统治者听从统治者的安排,酷刑就是“法治”的产物,若是被统治者不能从内心真正认可并接受统治者的统治,容易造成两者相对立的情况,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则能够达到一定的统治效果。

1.起源于原始社会

随着人类的出现,原始社会应运而生,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那时资源十分匮乏,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在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分配方式,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体地位,随着生产条件的发展,集体生产被个体生产所取代,出现了私有制。原始社会时期通过社会规范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原始社会时期政治性较弱,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采用精神奖励的方式去进行分配。部落首领或氏族首领较多的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因为没有文字,所依靠的就是绘图、岩画、肢体语言以及口耳相传等。

2.发展于奴隶社会

公元前2027年夏朝建立,部落之间形成统一的社会,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更加完善成熟,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内部的统治,通过德政、礼制等手段使得奴隶服从于他们的统治,并制定法律和酷刑来约束奴隶的自身行为,借助来迷惑奴隶。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时代正式出现伦理、道德教育

。3.繁荣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出现,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全面瓦解,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依托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其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站在个人立场上思索家、国、天下的统一关系,以国家利益为探究主体去思考个人理想的实现问题。孔子所宣扬“君权神授”理论,有利于统治阶级实现自身的统治,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利益相契合。

4.完善于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王朝,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国家完成了大一统,秦始皇开始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并统一单位、钱币等等,这些在全国推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条件。汉代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新的诠释和解读,形成“新儒学”思想,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全国的统一思想,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儒家思想贯穿于封建的专制统治,与封建专制统治相融合,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统治者又为儒家思想的确立和施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现将教育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以人性的角度去论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由于对人性认识的不同,导致道德教育的不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儒家思想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实际上就提出了人们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指出了人的后天差异在于“习”,在于后天的学习和教化。以荀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是自私的个体,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才能够改变这样的本性。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出了“道法自然”学说,认为人性无本善、本恶之分,只有通过后天的发展教育,才能形成性善和性恶。

2.以礼乐为基础,仁义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礼乐是指礼仪规范和音乐舞蹈,仁义是指仁爱和正义,董仲舒将仁义作为人发展的最高道德准则,礼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仁义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礼乐与仁义相辅相成,其中“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仁者爱人”是他的思想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所提倡的人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礼”反映出了等级差异和社会地位,是外在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仁”既是一种审美理念,又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强调自我约束性。

3.以形成高尚的理想人格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其中人格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君子和圣人的品质为主,“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以上指出了君子所应该具有的品质。经过不断完善,儒家所塑造的“圣人”具有了以下品质:拥有圣明的智慧,明万物之理,集孝、悌、忠、义、直、礼、信、谦、勇等美德于一身[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和圣人都应该是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具的人,要重义轻利,做到有理想、有志向,胸中坦荡,待人和善宽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求做到自强不息。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能够维护封建统治。

4.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主要是个体的自身修养,不仅要依靠于外部的约束力,而且要提高自我认识,其中孔子“内圣外王”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内圣”从道德层面,强调个人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使自己的人格达到圣贤,做到“修身”,并借助一定的教育方法成为一名有道德、有品行、有德行的人。“外王”则要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慎独”以自我反省为基础,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教育方面,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侧重于人的内在认识,要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做到知行结合,以行为本,不仅如此,还要看教育对象是否对接受教育存在学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提高自身修养,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道德认识。

三、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由于中国古代的等级划分、社会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大体分为以下三种:

1.封建统治者灌输法

灌输历来是统治者为维护政治统治而普遍采用的手段,如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用这种灌输方式来顺应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宋代确立“三纲五常”纵横结构的政治伦理体系,更是把灌输思想发展到顶峰,故有人在评价此影响时,称其为“关键是很抓思想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环节”[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伦理道德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是仅仅从道德的教化方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还不够,还要依靠法律等强制手段来约束受教育者的个人行为。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其专制的政治制度相匹配,其教育方法理所当然会带有强制性[3]。学校教育作为统治者灌输教育的主要载体,并将德育放在首位,课堂中以灌输“三纲五常”为主,为教化本性,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强制驯化,强制灌输,将封建伦理道德、礼仪等行为规范,寓于各项规定中,用以规范民众言行。

2.社会教育法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占主体地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推崇的一种形式,它能增加教育者,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4]。其中,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最好的环境,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教育下,有利于受教育者塑造理想的人格,通过已经拥有“君子”品质的人现身说教或感化,来激励受教育者去追求更高的道德水平,接受更多的道德教育。教育者通过以身作则来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从而起到社会教育的功效。

3.自我内化法

中华文化对伦理道德较为重视,但是单从外界环境是不能完全起到教育作用的,所以还要从自身出发,完善人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强调了自我内化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督促等方式,达到约束自身行为的目的。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用社会道德规范约束个人行为,并且用统治阶级制定的标准来约束个人行为,通过自我道德教育,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准则。

参考文献:

[1]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2]中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M〕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2480.

[3]谭凤娥.论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1):30—34.

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筑

0前言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在建筑设计上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其重中之重在于构思建筑及文化,而并非传统一词。中国传统元素是极其繁多的,而且范围相对较广,其定义可以分为很多项来列举。在中国元素的设计领域中,建筑有着传奇且悠久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受文化、地域、气候、史实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经研究后阐述了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1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传统一词是各个因素和各个民族之间相互磨合产生的结果,之后虽受印度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但并未影响中国根基性的东西,传统文化依旧流传,也表现出了中国的伟大之处。元素可称之为要素,是由一个一个的事物组成的形态,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下逐渐保留和继承下来的。同时,文化、精神、信仰等也是中国传统保留的成果。从古到今,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发展趋势,传统元素得以保留并继承,固有其存留的意义与原因,其目的是普及并弘扬文化,使其可以在现代人们的心中上升一个高度,以便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当中。

2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才是根本。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注定是蕴含底蕴与功底的,那么中国建筑中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必然包含本土的底蕴,以至于成为独立的一套体系。然而,并不是说每个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都要大体相同,这是个错误的理论,文化与底蕴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每个个体做成的作品,所蕴含的底蕴与意境也会大不相同。换一种说法就是,可以称建筑设计的方案是文化的延续与产物。开始,只是古人们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由于沿用时间较为久远,逐渐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并且这种思想也在不断影响着当代对于建筑的设计。正是由于这种设计方案的出现,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2.1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道家的文化与底蕴可谓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的根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在知识层面上的一种体现与表达。道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是我国宗教的代表,道法自然,其表达的喻义也拥有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更严格地遵循自然的规律,对顺其自然之法更是有相对的含义,顺应天地万物,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道,道也是万物的始端。由于道家思想中原有避世的思想,其在宫廷并不被推崇,无宜于战事。但是道家思想延续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其中很多思想观念和现代的思想观念是很多相辅相成的,如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之相对应的在建筑上也能体现出来,尤其在节能减排上其并不是凑巧思想和建筑的结合,如果没有长期的底蕴存在,又怎么会有这些想法呢?

2.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在汉朝时期,儒家文化成为典型的流派,可以说,其对我国未来在文化上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君主治国方面,更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底蕴与造诣上,这方面在建筑上也是较为显著的。例如,如今在北京的四合院,采用了“忠、义、礼、孝”的思想,其来自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另外,“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也来源于此,再加上建筑本身构造应有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建筑在造型上大同小异,而西方建筑在造型上却形态百样,一方面是因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儒家文化对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不是说中西方差异在于西方要比中国先进,而是说中国建筑相比于西方建筑有着更深厚的底蕴与历史背景。经研究,在中国建筑设计遵循儒家思想,更多体现在顺其自然。例如,山体或者湖边就是遵循自然的构造,顺势而做成的,这都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

2.3佛家思想

佛学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佛学并非中国本土宗教与学派,但佛学思想与文化在古代的权位之上和群众中十分有影响力,“三教并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出现过,可得知,佛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造诣是极大的。在中国古代,寺庙的形象非常多,如白马寺(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四百八十寺(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等,佛学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保留,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看出,佛学的文化仅次于儒家文化。经研究后,中国的佛学演变至今,可谓独树一帜,更多的是追求心灵上的纯净与意境上的突破,人得以升华。而这种心灵与意境上的洗礼同样也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拥有自己风格的建筑体系。并且,佛学有着亲近自然的喻义,将其带入建筑中就会发现,很多寺庙都是在顺应自然而没有人为所建的建筑群的地方,如少林寺以及清凉寺等寺庙。思想的几经演变,使追求意境到达了一种新的层次,多会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使现代的城市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压抑与不满在寺院可以解脱,有一种遁入空门的感觉。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在论文或是演讲上展示的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引导,国人和世界都应该重视中国传统元素为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本文希望能对读者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然后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在建筑方面的知识。建筑设计讲究一定的内涵和观点,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不同观念下的设计方案体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新,曹梓煜.现代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1(04).

[2]王文刚.中西传统建筑浅谈[J].科技信息,2011(15).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庄裕光.物宇霓裳: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吕洪波,于洪坤.图说中国建筑艺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伍联德.老照片•中华景象[M].南京出版社,2015.

[7]雷东霞.中国古典建筑图释[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4

关键词:原因分析 曹操 人格精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谁是英雄呢?在刘劭看来,英者可以为相,雄者可以为将;所谓英雄,乃指兼“英”与“雄”于一身成就大业而名垂千古之人。则在《沁园春・雪》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强调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全面发展的通才人物。综合他们的观点,英雄应该是文能为相、武能为将成就大业且千古留名的人。细数三国英雄人物,能够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英雄的只能是曹操了。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并非艺术的《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那样。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俞敏洪却用一部《三国》让新东方在大洋的彼岸成功上市,成为教育培训界的领军人物。这一切都得益于曹操人格精神的影响。

所谓人格精神,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所形成的人的道德品质,及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个人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功能性。

曹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是身兼数职的典型代表。在他一生的经历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不管是治军还是治人,不管在乱世还是治世,即使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在称帝对他来说易如反掌的时候,他却坚守了他的人格和道德的底线,终身不称帝。这些行动足以折射出他的伟大的人格精神。

他的人格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受某一种思想的影响而建立纯之又纯的思想体系。曹操也是如此。过去学者说曹操思想属于儒家,也有说他崇尚法家,还有说他是杂家的,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曹操思想性格的一贯表现、反映其心性思想倾向的诗文等方面加以探讨他人格精神的形成原因。

笔者认为,曹操人格精神的形成是受儒墨道法家等思想影响的,是集多种思想于一身,博采众长,对各种思想融会贯通,灵活利用的结果。

(1)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末以来,天下大乱,以经学神学为特征的迂腐儒学的独尊地位一度动摇。但是,儒家思想流传下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加上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还是有意识地以儒家思想为正宗。不管社会形势如何变化,一种思想潮流的演变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主流思想观念不变的情况下,正统的思想体系受到一点冲击并不会引起根本性的变化。时势造英雄,任何人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曹操处于这样一个大时代环境下,他必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思想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感化着曹操。

从他仅有的二十多首诗歌中可以发现,曹操大量引用儒家经典表现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及对理想社会的描述。《秋胡行》(其二)中的“万国率土,莫非王臣”是由《诗经・小雅・北山》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句子演变而来。《善哉行》(其一)中“随制饮酒”是从《论语・乡党》中“唯酒无量”引申过来的。《对酒》中“三年耕有九年储”是《礼记・王制》中“三年耕必有一年食,九年耕必有三年食”的变形;“斑白不负戴”是对《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引用;而“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是对《尚书》中“元首明哉,股肱良哉”的改写。

又如《善哉行》(其一)

古公父,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于王豳。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齐桓之霸,赖得仲父。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于世沉德,未必思命。仲尼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本诗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诗人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选取古公父、太伯、仲雍、伯夷、叔齐、仲山甫、管仲和晏婴等古代圣贤,突出他们的以仁让为主的美德。应该说曹操此诗中感情鲜明,是非清楚。他大力提倡仁让的美德,一方面是社会动乱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而且可以说更重要的是对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吸收。

可见,不管是对经典的传承,还是对精神内涵的贯通,曹操都能运用得出神入化。他还能随着时机和遭遇的变化,将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和取舍,最终达到“物为我用”。骨子里体现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精神――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他对自己的治世之策有过表述:“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在魏国初建之时,更有令曰:“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1]这也说明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之深。

(2)墨家思想的影响。墨家是先秦诸子的重要一家,在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他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墨家的“节用贵俭、尚同尚贤、非命尚力”学说,特别是非攻止战、兼爱互利主张,在战国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战国后期墨家开始走向衰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由于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学派阵容越来越弱,但是墨家学说并没有因此而“中绝”,依然对历朝执政政策、文人思想、民风、民俗等有过重要影响。曹操的《度关山》中“兼爱尚同,疏者为戚”,《兼爱》、《尚同》是《墨子》的两个篇名,同时也是墨子的重要主张。说明曹操是希望社会达到人与人之间上下相同,彼此亲爱的理想境界。由此可以看出他必然认可墨子的思想且对之加以利用。

(3)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在我国南方,道家主要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其后的道家学人都是对老子庄子的继承和发扬。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显学”文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到汉初“黄老之学”兴起,汉景帝至汉武帝初年,可以说是“黄老之学”的黄金时期。大力提倡“黄老之学”者,并非下层人民,而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他们排斥儒学,颇好“黄老之言”。但是,汉武帝并没有一贯坚持用“黄老之术”治国,窦太后死去,“黄老之学”也就随之衰退了。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和明帝刘庄时代,“黄老之学”在沉没一百五十年之后,又重新复活,可称为“黄老之学”的复活时期。由于汉桓帝刘志本人酷爱“黄老之学”,“黄老之学”与佛教比肩盛行,可谓道家思想的发展已经达到鼎盛时期。曹操生活在东汉后期,他不可能不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对酒》中“却走马,以粪其土”是对《老子・第四十六章》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的直接运用,“路无拾遗之私”也是对《老子・第三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认同,可以说曹操面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心情跟老子当时的思想状况是相吻合的。

(4)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因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曹操当初也是朝廷的一员,对汉代的法律制度是相当了解的,而且自己也应用法律来治理社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如:

《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无敢犯者。[2]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祀,间就逃窜,郡界肃然。正较大型,一郡清平。[3]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

在他的诗歌中也是时有法治的影子。如:“黜陟幽明”,“犯礼法,轻重随其刑。”但他诗歌中体现的法家的影子与儒家相比,可谓少之又少。不管怎么说,他的精神是受法家思想影响了。

(5)个人因素的决定作用。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治行业,没什么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但是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熟的,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洞察世事,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可以看出此时的曹操已经深谙世道,而且已经在对各种思想的精华进行实践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把曹操人格精神的思想根源归结为单纯的儒家或法家之类的话,就容易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这样,容易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结果。只有对各方面的情况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全面的结论。那就是,曹操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兼受墨道法家等思想的影响,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其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本文为2011年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1ZYC018。)

注释:

[1]陈寿:《三国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页。

[2][3]陈寿:《三国志》,编委会:《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百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参见中华传统文化.http://省略/.

[2]参见中国文学网.http://省略.cn/article.aspx?id=14802.

[3]陈寿.三国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4]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晋书・刑法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5]范晔.后汉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5

关键词:儒家文化;教育;体育礼仪;礼仪教育

一、我国传统体育礼仪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儒家文化对传统体育礼仪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由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通过对当时社会的“师”与“儒”的教化形式加以有机地整合与继承,并对因此而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习俗观、道德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等要素,进行有机的整理与优化而形成的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家思想以“仁和”为核心、遵循中庸、倡导德政、强调礼治和人治、突出道德感化的社会功效,对于国家统治以及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引导、促进与规范作用。儒家思想是我国最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自其形成伊始,便成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主导,并以其深邃的内涵与哲理,影响着我国两千余年的社会发展进程。儒家思想容纳了“仁”“义”“礼”“德”的精髓,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给予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是在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为本”等观念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传统体育礼仪一直倡导孔子的“仁、义、礼”,通过体育娱乐活动来表达道德的目的,这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礼仪追求的是道德实现和精神升华。同时,儒学对传统体育礼仪的影响又具有双面性,儒学讲究内心修为,在此影响之下,中国传统体育礼仪形成了“重道轻技’的思想。儒家讲究修身养性,讲究内心的锻炼和平衡,但轻视身体的外在练习,因此儒家对体育礼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修养”等方面,同时也产生了“轻技能”的价值取向,儒学把体育活动当成是修身养性的手段,而限制了体育竞技的特性发展。

(二)古代竞技活动中体育礼仪的雏形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古书有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踱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如我国周代制定了“射礼”,并作为古代教育的课程之一。射礼是礼仪化的射箭比赛,是古代多种场合必然举行的活动项目,如祭祀典礼、诸侯朝拜、外交会盟等场合。射箭作为一种文化礼仪,教育家孔子认为“射”的“中”与“不中”的关键在“心正”,心正则己身正,“身正”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应成为君子的自觉追求。另外,宋代朝廷大宴,对于参加蹴鞠表演的艺人,礼仪也有具体规定。据《来史・礼志》记载,如遇外交使臣到来,宴会上须有蹴鞠表演,教坊司来不及安排,便由临安府临时选派民间艺人参加,但宴会中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矩,由教坊司派人“前期教习之”。在《东京艋录》中记载了具体的礼节过程,如赛前乐奏、球队服饰要求等;赛后赢球还要“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等。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代体育活动中,体育礼仪的雏形基本形成,这也为体育礼仪的演变奠定了前期文化基础。

二、体育礼仪的涵义、分类、特点以及价值与功能

(一)体育礼仪的涵义

体育礼仪是体育赛事中,在语言、行为方面一种约定俗成的、每个相关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体育的仪式、规范的仪表、端庄的服饰、文明的举止、礼貌的语言等。另一方面,它又是精神内涵、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表现。以体育项目来划分,可分为:足球赛礼仪、篮球赛礼仪、排球赛礼仪、乒乓球赛礼仪等所有体育项目的礼仪。

(二)体育礼仪的特点

体育礼仪是礼仪范畴中的一部分,但具有有别于礼仪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律性、普遍性、地区性、传承性四个方面。

体育礼仪不同于体育的法律,法律是以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而违反体育礼仪的一些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受到业内人士的反感,而不会受到强制措施的制裁,这表现为体育礼仪的自律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体育礼仪千姿百态,但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开幕式、闭幕式,总体框架是相同的,仅仅在具体的内容和规格上有所差别而已,这是体育礼仪的普遍性,也体现了休育礼仪的地区性。同时,体育礼仪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旦成形后就相对稳定下来,被人们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是体育礼仪所具有的传承性。

(三)体育礼仪的价值与功能

体育礼仪能支撑体育赛事的整个秩序,任何一次体育赛事,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每一个程序中,都有固定的仪式。礼仪在这个过程中,连结着每个环节,维系着整个程序的衍接,使整个体育活动能顺利完成。体育礼仪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的思想,真诚相待和恪守信用的精神,以及周全的外在形式,能消除人际障碍,免除各种矛盾。在体育交往中,言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运动员举止得体,以礼待人,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另外,体育礼仪通过灌输、劝阻、示范等教育方式,要求相关人员自觉遵守体育赛事中所倡导的行为规范,并且纠正那些不合乎规范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竞赛程序。

三、教育、礼仪教育、学校体育与体育礼仪教育的相互关系

教育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教育包含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礼仪也是从社会中演变而来,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礼仪教育是在社会发展的文明进程中,所应该具有的特征。体育也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概括,狭义的体育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教育中的德智体美教育中的一部分;广义体育指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用来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教育、教学、训练作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我国的学校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体育礼仪教育应该是教育的一种,是在体育中对道德精神、行为规范的教育。从几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体育礼仪教育是附属于礼仪教育及教育中的,而体育礼仪教育又是体育教育与礼仪教育的一个交叉集合。

参考文献:

[1]张瑜,金育强,蒋龙等.管窥儒学体育礼仪的特点[J].体育科技,2014,35(4):40-41.

[2]种莉莉,曹莉,张显军.基于儒学的中国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11-15.

儒家思想的演变范文6

关键词: 《喜福会》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人际关系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于1989年发表的处女作,一经发表,就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9个月之久。1990年,该书获得洛杉矶图书评论奖、全美图书奖、全美图书评论家奖、海湾区图书评论小说奖和英联邦俱乐部金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后来,《喜福会》又被搬上银幕,获得了更多的赞誉。《喜福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方面是由于小说描写了四位母亲在中国的苦难经历,充满了东方色彩,迎合了美国读者渴望了解神秘古老的中国文化的心理。另一方面是由于小说具有跨文化的主题。作者通过描写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了母族文化和异质文化相遇而生的碰撞与兼容,以及华裔在这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艰难求索。小说中的华裔母女两代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生活于同一社会背景下,由于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和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并恶化为母女关系的冷淡、疏离。那么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母女两代移民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麻将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麻将亦称“麻雀”,原属皇家和王宫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至清朝中期基本定型。麻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问世至今,一直是最受欢迎、普及率最高的文娱话动之一。参与者一般是四个人,有136张(或者144张)牌。

《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她们给这个麻将聚会取了一个好听又吉利的名字――“喜福会”。麻将作为中国的传统话动,带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喜福会的举办体现了儒家的一些思想。

第一次喜福会是四位母亲中的吴素云在桂林发起组织的。素云的丈夫是的一名军官。期间,为了躲避战火,他把素云和两个婴儿带到了桂林――他认为安全的地方,把素云和孩子安置到一幢楼房里面的小房间后,只身去了重庆。素云为了摆脱孤单和对战争的恐惧,想到了一个主意――邀集三个女人来打麻将。这个聚会被称为喜福会。其实,她们打麻将不是为了赌博,而是为了忘掉战争的不快。到达美国之后,四个家庭再次组成喜福会,这一次是因为身在异国他乡,交际困难,打麻将成了交流的工具。另外,麻将中的“和”与游戏规则则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下家只能吃上家的牌才能最终和牌,而上家也只能放出自己不需要的牌才能和牌。这种既斗争又相互合作的游戏方式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最高准则,即和谐的要义。

二、母女关系中的儒家思想

在去美国的途中,母亲们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待到了美国,我要生个女儿,她会长得很像我。但是,她不用看着丈夫的眼色低眉垂眼地过日子。她一出生就是在美国,我会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不会遭人白眼看不起。她将事事称心,应有尽有”(谭,1989:3)。母亲的愿望没有完全变成现实。女儿不用像母亲一样受苦,能够操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令人讽刺的是,她们变得过于美国化,“只会大口大口往肚里灌可口可乐”(谭,1989:4)。如何处理母女之间的关系成为她们最大的难题。喜福会后面隐藏的中庸之道思想再次帮助母亲们面对这个问题。

吴素云相信,在美国,每个人都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情。像其他的母亲一样,她希望女儿晶美能成为人才,实现她自己所有的梦想。她对九岁的晶美说:“你也能成为人才。”(谭,1989:114)刚开始,她认为晶美可以成为像秀兰・邓波尔一样的童星,但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接下来,她从报纸上剪下许多智力测试题,想把晶美培养成另一种人才,一个博学的人。但是晶美又一次让她失望。晶美智力平平,说不出芬兰的首都;读了三分钟《圣经》,只记得其中的一句。后来素云逼着晶美练钢琴,希望她成为钢琴家。起初晶美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但是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她产生了憎恶之情。她不愿意让母亲改变自己,而是坚持保持原来的自我。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美国文化个性独立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提倡忠、孝,儿女要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命令;而美国文化则宣扬个性与自由,鼓励子女独立,父母对子女没有绝对的权威。母女之间的文化冲突使素云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放弃了塑造女儿的努力。

龚琳达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的女儿薇弗莱是个象棋天才,9岁就成为国家级的象棋冠军,被捧为美国棋坛的希望。女儿提出的要求,她几乎都给予满足。薇弗莱可以不做家务活;她抱怨同卧室的哥哥太吵,他们就被移到临街的起居室。龚琳达逢人便夸耀女儿,似乎一切都是她的功劳。每周六,她带着女儿上市场,向任何一个对她多瞟一眼的人介绍:“这就是薇弗莱,我女儿。”(谭,1989:80)这种行为使叛逆的女儿非常尴尬。“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什么不学下棋?”(谭,1989:81)薇弗莱指责母亲把她当成炫耀的资本。龚琳达被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对龚琳达来说,女儿的成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母亲以女儿为荣是很自然的事情。对薇弗莱来说,成功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和母亲没有关联。这次争吵之后,母女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薇弗莱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下棋,龚琳达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干涉女儿的生话。

另外两个母亲,许女梅和映映・圣克莱尔也必须面对同样的母女冲突。母亲们望女成凤,期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所以规定了女儿的生活目标,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女儿实现这个目标,有时候甚至是违背女儿的意愿,逼迫她们。女儿们则觉得母亲的这些“帮助”干涉了自己的生话,影响了自己性格的发展。

对四位母亲来说,女儿们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断和她们产生冲突,令她们十分失望。但是当她们发现女儿身处事业和婚姻的不幸的时候,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从而母女之间相互理解,最终和谐共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谭恩美在小说《喜乐会》中表现的是一种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特点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给她的小说许多生活的游戏、乐趣和学问。如主张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地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之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