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的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行业的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行业的调研报告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软件开发;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71-02

1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1)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自从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年均增幅超过25%。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7500亿元。物联网产业涉及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物联网应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食品卫生、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家居等。

2)物联网软件开发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薪资水平高

物联网软件开发主要有PC端应用开发和手机端应用开发两部分。PC端开发的.net软件工程师在我国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达到 80万~100 万人;手机端开发的Android开发人才缺口至少达到三十万以上。高职学历物联网软件开发人员薪资普遍在6千~8千元左右,不少学生能够拿到8千甚至1万以上的薪水。

支撑物联网的移动通信行业(特别是4G)发展迅猛,网络优化人才需求量大

移动通信网络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支撑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于推广。从2014年底我国4G牌照的发放,4G移动通信产业迅速发展壮大,4G网络前期建设拉动的投资规模达5000亿元左右,网络正式商用后,还将带动终端制造和软件等上下游行业,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4G网络优化人员薪资待遇一般是实习2~3千,初级5~6千,中级8千以上,高级1万以上。

2 物联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1)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知识更新快,学校很难做到与行业同步更新

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均为引领产业发展潮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更新非常快。而学校培养方案都是提前几年制定完成的,不会随意更改。这样势必造成学校教授的知识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利。在与这些知识更新很快的高端产业对接时,如何抓住技术核心能力培养并时刻关注产业技术发展,做到紧跟技术发展而不盲目跟随技术,需要在专业培养中深入研究。

2)学校实训条件无法做到与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同步更新

高端产业发展快,势必导致教授这些技术所需的实训条件能跟上技术发展。而专业实训室一般是前一年申报第二年建设,至少2年的周期,这样很难满足技术发展需求。如何利用好现有实训条件、如何规划好专业实训室建设也是对接高端产业时急需研究的问题。

3)同一专业的学生个体特点、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同一方向培养不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现在大学生在高考选定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进入大学后,能难有机会对自己的专业规划进行选择。即使再不情愿也得学完本专业的内容,毕业后去找个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如何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如何增加学生职业方向选择权,同样是对接高端产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4)各行业和技术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传统培养模式很难与高端产业对接

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都有各自特点,若用同一种培养模式去培养不同技术特点的方向人才,其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分析产业技术特点,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对接高端产业需要研究的问题。

3 物联网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3.1 改革内容

1) 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技术特点的研究与核心能力的提炼

物联网软件开发人才需求与技术要求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无线网络优化人才需求与技术要求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物联网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线路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课程链路与知识、技能提纲。

无线网络优化核心技术线路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课程链路与知识、技能提纲。

2) 分方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基于分方向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①形成宽基础物联网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并修订课程标准;②形成物联网专业各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并修订课程标准。

基于分方向培养的运行机制建设,①制定物联网方向选修指导与选拔方案,并制定各方向能力考核指标;②制作职业方向宣传介绍材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职业方向。

3) 适应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训室建设与规划

形成物联网专业实训室建设三年建设规划。

现有智慧实训室的有效运行与维护,①提炼一套物联网项目体验与调研的基础实训项目;②制定一套物联网综合实训的项目,含项目与指导书。

完成网络优化实训室的建设,完成建设任务并提炼实训项目,制定实训指导书。

物联网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定物联网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搜集文化建设素材。

4) 物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与无线网络优化方向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物联网软件开发方向:①利用现有物联网体验厅、物联网智慧训平台,开发物联网体验与调研项目,用于物联网及相关专业学生体验专业,加深专业认知。②积极引进企业级校内物联网工程项目(如未来星智能家居系统、新大陆智能交通系统、校内农业物联网系统等),对项目进行结构和梳理,将其改造成物联网实训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③加强与物联网软件开发类企业的联系,采用合作授课、讲座等形式将企业最新技术带到课堂,并加强对学生职业引导。④积极建设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⑤积极探索学生高端就业途径,促进学生高薪就业。

通信行业的调研报告范文2

中兴通讯10月25日晚间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0.68亿元,同比下降259.14%;仅第三季度,中兴通讯利润净亏损19.45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99亿元,同比下降–750.04%左右。

早在10月14日晚间,中兴通讯在对三季报进行预披露显露出亏损端倪之后,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10月15日一开盘,中兴通讯立刻遭遇猎杀,以一字跌停收盘。自10月15日至记者截稿的10月25日,中兴通讯的A股股价跌幅为14.7%。作为金融机构眼中“弱市中的定海神针”,中兴通讯今年以来股价下跌45.61%,并于近期成为今年表现最为弱势的A股之一。

吊诡的是,直到三季报预披露之前,几乎所有券商报告中都未提及中兴通讯可能蕴藏的风险,对中兴通讯的评级多为“买入、强烈推荐、增持”等看多意见,更有券商曾经给出27.44元的目标价,而如今中兴通讯的A股股价仅在9元上下徘徊。

为何券商报告集体错判中兴通讯?是中兴通讯掩饰太好还是券商自摆乌龙?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券商研究员会不定期地去上市公司调研,但并不是所有研究员都能发现问题。”一位券商人士对《环球企业家》坦言,“更关键的是,大部分券商需要和上市公司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导致研究员并不是纯粹站在价值估值的角度来撰写报告。即便发现上市公司存在风险,也不一定能够写进报告中。”

低毛利率

长期以来,中兴通讯都是A股科技板块的领头羊,也是诸多指数的成分股,不少券商研究员视之为重要标本,中兴通讯更是基金公司重仓股榜单上的常客。正因如此,此次中兴通讯“雷区”爆发,受到波及的机构数量颇多。

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2012年6月30日,共有157只基金持有中兴通信,合计共4.1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则为57.2亿元。假设持有量没有变化的话,仅在10月15日当日,上述157只基金就浮亏逾4亿元。

一位曾于7月份对中兴通讯进行过调研的券商研究员称,“完全没有想到三季度亏损这么多,这个雷的确有点大,我们当时了解到的情况是生产、研发、销售都比较正常。”

中兴通讯方面将业绩亏损的原因归结于受到部分国际项目工程进度延迟、国内运营商集采模式的改变、低毛利率合同在报告期确认业绩等因素影响。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毛利率过低。对此,上述研究员表示,毛利率低是中兴通讯惯有的问题,但是多数研究员认为影响周期不会太长,并不至于形成如此恶劣的财务表现。

事实上,以低价占领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中兴通讯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且不说早年间华为状告中兴海外低价抢单涉嫌不正当竞争,近期中兴通讯亦实践“大国大T(Telecom)”的低价战略在国际市场中大展手脚。以印度市场为例,此前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公司公布了全国网络扩容计划,中兴通讯就以压倒性价格优势胜出,成功获得订单—在这次大单争夺中,中兴通讯出价为8.4亿美元,而它的对手诺西出价25亿美元,爱立信出价23亿美元,华为出价13亿美元。

一位接近中兴通讯的人士称:“中兴许多海外订单不仅仅是毛利率低的问题,有许多根本挣不到钱。中兴内部管理和预算制作等方面并没有十分严格,真正实施后才发现利润率没有那么理想。”中兴通讯的大国大T战略自2010年加快实施脚步,按照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当时的解释,大国大T背后的逻辑就是牺牲短期利润,尽可能从大市场和大客户手里拿到最多的订单。

兴业证券研究员李明杰认为,这一海外扩张战略过于激进。“虽然华为和中兴都在走全球化扩张的道路,但是华为起步得更早,选择的时点也更合适。中兴大举海外扩张的这两年里,恰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通信行业总体并不乐观,此时仍以低成本扩张并不理智。”

根据三季报,中兴通讯的单季毛利率为18.2%。而对比其他通讯公司,虽然今年以来毛利率均有所下降,但是爱立信、华为等公司的毛利率仍在30%左右,中兴的盈利水平明显弱于这些竞争对手。

基金出逃

事实上,中兴通讯的业务发展瓶颈早已有所显示。2011年,中兴通讯的半年报中虽有盈利,但是主要来源却是靠出售国民技术股份套现而得。而2012年的半年报则显示,上半年中兴通讯的净利润为2.4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8%,其利润主要是由软件产品增值税的退税来提供的。

虽然如此,各大券商研究员却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中兴通讯暗含的风险。2012年7月至三季报预披露之前,券商研究员共发表30余份关于中兴通讯的公司调研报告,除了申银万国、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等为数不多的券商研究所小幅下调对中兴通讯的评级之外,剩下的券商均未更改评级结果。而且,几乎所有券商对中兴通讯的每股收益和目标价均有美好的幻想。

至于券商报告对基金公司影响,一位已经离职的前券商研究员透露,“好的买方研究员一定会参考券商报告,但不会完全依赖券商报告。如果问题较为严重的话,券商研究员会和基金公司电话沟通,将上市公司暗藏的风险和调研中获得的利空消息以非公开化的形式传递给买方。”

少数基金公司率先知难而退。上海一家在二季度重仓中兴通讯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称:“中兴通讯半年报出来之后,公司旗下基金开始陆续抛售中兴通讯,目前持股数量并不多。”而大多数重仓持有中兴通讯的基金公司则对此讳莫如深,表示“不方便回应这方面的内容”。

通信行业的调研报告范文3

IT行业变化的决定因素来自技术的进步。正如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56年的预测:微处理器芯片的密度将每18个月翻一番。这种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IT行业快速变化:行业自身在变化的同时,也在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而且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

如此这般,产业按摩尔定律在变,世界也正在迅速地、戏剧性地变化着,这些变化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和文化的。它们将给人们的工作领域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打乱人们的职业生涯活动。据调查公司Gartner预测,不包括死亡和退休的人员,到2010年美国会有15%的技术工作人员退出IT行业。同时,全球对于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将减少30%。

作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IT业,随着IT服务外包业务的世界性整合、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巨大进步等,势必也会影响到参与整个IT产业链的国家或地区。再加上IT从业者自身技能水平和快速适应能力等因素,在未来几年中,IT职场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变局一:网络革命职场版图

网络,不是泡沫

随着纳斯达克股市网络股的狂飙和暴跌、国内2000年开始的网络寒冬到2004年的复苏,人们对网络都抱有一种成见,那就是泡沫。有些互联网最忠实的分子也开始动摇,因为除了烧钱,挣钱的没有几家。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来看,网络与资本的关系并不能代表其将来的发展,未来将会带来一场革命。

仅就中国而言,诞生才十余载的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技术、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等方面的影响有目共睹,如海量的信息、无限的搜索、免费的享用、尽情的创作等,虚拟的网络带给人们无国界、无等级的平等交流和无比便捷的电子商务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发展将最终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信息革命使社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网络将计算机与通讯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取任何所需要的信息,或找到要找的人。所以,网络革命所带来的,远远超出改善社会生产效率的层面。

与传统时代相比,网络时代没有形成十分成型的思维方式与游戏规则。李开复则通过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无限的能力与机会定律、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定律、“物以多为贵”与拥抱标准定律、注意力经济定律、价格永恒降低定律、自我管制经济带来消费者的天堂定律、不创新则灭亡定律、自食生存定律、快吃慢新吃旧定律、最终必须获利定律、实虚必合定律等14个定律,详细解释了目前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和规律。

他告诉我们网络经济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夸大,反而是被大大地低估了。它们一致的特点是:并不一定会永远存在,因为网络经济几乎每天都在改变;但它们完全适用于今天的网络经济,是无可置疑的真理;如果遵循它们,就有机会成功,如果不遵循的话,就一定会失败。

同时,Web Services技术可以将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它的发展是全球软件企业面临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在ERP、CRM、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行业,行业或服务性软件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同时还需要咨询、升级、维护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在软件服务的市场上,利用Web Services技术,也能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层次,进而提高IT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所以,网络带来的革命,将会带来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更多的新型行业,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与岗位,如网络编辑、电子商务师、网络管理师、应用绘图师、数据管理师等。当然,有些新兴的职业与传统职业是有关联的。如果加上网络自身技术的发展,如基于TCP/lP的技术、万维网及其应用、网格计算、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复杂的应用程序接口的使用、人机交互、数据库技术等,那么将会衍生出更多的细分职业,也将会打破一些职位的界限。

因此,涉足网络前景无限。

变局二:3G人才行情看涨

3G,山雨欲来风满楼

赛迪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手机用户表示对3G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看好,大多数手机用户认为3G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据调查,在应用方面,对看电视/电影、视频电话、收听音乐、高速上网、多媒体传输等3G应用,用户的期待指数都超过了60%,并且利用3G高速率传输性能来看电视或电影、打视频电话和收听音乐成消费者的最爱。此外,在无线定位、多人游戏、手机会议等方面很多手机用户也有强烈需求。

随着3G牌照发放日益临近和3G发展步伐的加快,市场对3G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价值不断上升、需求人才领域也不断拓宽。据专业机构统计,2006年我国3G人才的缺口已经突破了50万,3G人才争夺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各家运营商各显神通揽才。随着中国3G进程的加快,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而3G方面人才的短缺,也使得有关工作人员的待遇水涨船高。以研究生为例,3G人才的薪资水平最低为7万元年薪,最高在12万元以上,平均年薪接近10万元,成为与物流师、精算师、注册会计师并称的高薪行业之一。

赛迪资深专家分析,随着通信行业3G标准投入运营后,一些IT通讯企业将“放量”招聘3G人才,像3G无线软件开发工程师、3G无线研发质量工程师、3G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36/NGN核心网软件测试工程师、3G设备开发人才、3G运营人才、3G增值服务人才以及市场营销人才等将成为企业重点招聘的对象。由于3G行业门槛高导致中高级3G人才稀缺,因此未来拥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背景以及既懂得IT又懂电信的复合型3G人才将成为手机电视时代的天之骄子。

像所有高速增长的高科技朝阳行业一样,移动增值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挑剔而巨大的。了解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和特征。了解行业现有业务类型和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种应用开发技巧,理解行业规范并有实战经验的增值业务策划、设计、开发和实施人才将成为移动运营商和全国上万家增值业务供应商的首选人才。

据悉,包括摩托罗拉、思科、华为等国内外的网络、通信企业也都开始加紧了3G培训市场的进程。来自摩托罗拉的消息。其针对工程学院的MCNE培训原来只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预计不久将扩展至南京、重庆、杭州,甚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以思科为首的培训学院也都加强了针对3G内容方面的课程。

在2010年之前,成为3G人才是一个明智之举。

链接

3G和3G人才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

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人才指从事3G通讯技术行业的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目前的3G人才市场,最受欢迎的主要是三类人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工程师。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因人才的稀缺而身价倍增。

变局三:手机游戏缺少人才

手机娱乐,即将喷发的火山

随着休闲娱乐经济时代的来临,除了传统的娱乐外,数码娱乐也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如mp4、摄像机、手机等数码产品,手机游戏、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等数码游戏。每一项都孕育着巨大的产业。

由于3G技术将给移动通讯带来巨大的变革,手机将真正成为一个集通讯、娱乐于一身的娱乐终端。作为无线增值服务业的新增长点,手机多媒体娱乐最直接的应用,手机游戏也必然将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自身研发还是外部采购,市场上众多的SP厂商纷纷开始磨刀霍霍,手机游戏产业一旦启动,其能量将不亚于目前的电脑网络游戏。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将新增手机用户4800万户,手机用户总量有望达4.4亿户。相比拥有电脑的用户数量,手机用户绝对数量遥遥领先。与PC游戏不同,手机游戏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更适合人们在移动中休闲和娱乐。由此可以预见,手机游戏市场必然将远远大于网络游戏市场。与之相对应,手机游戏人才的市场需求也不会逊色于网络游戏人才的市场需求。

据ABI的研究表明,视频游戏市场的规模将由2005年的32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659亿美元。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将是增长的主力。IDC的最新研究报告《亚太区无线网络游戏市场2005―2009年预测和分析》预测,手机游戏市场将最终发展成主流,尤其是在高科技应用程度较高、有相应用户群的国家。近来各大手机娱乐软件公司招才行动频频,其中欧洲最大的手机游戏商之一智乐软件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分时段招收500多名专业手机游戏软件开发人员。

目前百宝箱囊括的手机游戏多达16834款,其中SP已经达到135家,CP过千家,已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手机游戏产业大军。iResearch的调查报告也表明,到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30.9亿元,签约用户将达到3169万人。手机游戏业将进入一个高利润的稳定增长期。

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据了解,一款手机游戏至少要由三个熟练工程师共同开发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相对于市场的需求,人才缺口确实较大,手机游戏策划、开发等岗位都急需人才。因人才紧缺,反过来也制约了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以至于目前日、韩、欧美的游戏开发商几乎占据了中国手机游戏市场80%的游戏内容。

随着各种移动上网、无线传输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游戏很可能将会与网络游戏平分人才需求市场。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游戏开发人才的市场需求步入快速增长期,网络游戏人才作为主流需求的局面将会被打破。

但是相对于成熟的网络游戏行业人才队伍,手机游戏起步较晚,开发人员大都未受过专业化培训,游戏设计以及策划人才极少。在未来几年中,杀入手机游戏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手机游戏以外,在围绕手机个性化的服务中,如短信、彩铃、外观设计等,也将大有作为。

变局四:创意人才是香饽饽

创意,创出来的价值

2006年11月,北京市发改委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2006年起,北京将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的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中的京外人才,优先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其中,作为IT产业中的动漫和互联网游戏业,被首列为鼓励类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这对于很多在皇城根下发展的IT人士来说,应是一个福音。另外,北京市政府还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此举表明北京市政府想彻底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普遍遭遇缺乏人才的难题。

据《2006年中国动漫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已达2228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2004年我国动漫总创收达117亿元人民币,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求却在26.8万分钟,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电视台严重感到动画资源的不足。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整个中国的动漫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如文具、儿童食品、玩具、儿童服装、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最缺的就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动漫人才。未来几年将有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等6类动漫人才紧缺。

“中国动画人才的需求量在5~10万人之间,但现有人才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赵文江称。据悉,目前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为8000人左右,平均学历大专。而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约15万人,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约10Zi人。目前,普通动漫人才月均收入在2000-4000元;高级人才月薪数万元,甚至有公司为招虚拟仿真设计人才,开出了10万元、20万元和50Zi元不等的高薪,但招不到人。

据央视统计,2004年上半年我国有151家电视台播出动画片,保守估计每家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20分钟,以20%首播来计算,那么中国动画片的需求量将在13万分钟左右。按中小制作标准,我国动画制作人才需求量近4万人;如果以实际需求量25万分钟来计算,人才需求则将近9万人。尽管目前我国设置动画专业的院校有71所,但人才的培养量远未达到社会需求。

另外,网络游戏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到2008年五年期间将投资10~20亿元开发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网络游戏软件,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本土网络游戏开发人才的培养。

专门负责“中国民族游戏人才培养工程”的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新科表示,游戏产业的人才需求呈金字塔形,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游戏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策划总监等,其中需求量最大的就是“中段”人才,目前“中段”从业人员只有2至3万人,而未

来3到5年内则需要20万此类人才。

变局五:技术腕让位多面手

多面手,2010年的IT宠儿

2010年急需的企业IT工作人员,可能是那些根本没有深层技术技能的人员。诸如编程这样的技术含量低的支持性职位,将流向第三方提供商。相反,IT部门将被“多面手”把持。所谓的“多面手”,即那些可以制定和执行增加业务价值的IT计划,可以培育公司内外的关系、拥有技术背景并且还了解内部和外部业务部门的人。

而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数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并购、外包、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存储数据的增加。

此外,这些“多面手”所需的技能将在IT领域之外磨练而成。如艺术才能、优秀的数学能力、沟通与表达技巧,它们构成一种IT领域不常见的技能组合。而且,财务、工程、技术和数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将汇合在一起,形成下一代具有想象力的工具和技术。谷歌、eBay和雅虎已经开始招募数学、金融分析、工程和技术大腕,这些人将开发具有想象力的算法来满足用户的在线需要。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确定了一个新兴专业技术领域,这一领域将技术能力与艺术和创造技能融为一体,如计算机游戏领域中的那些技能。

Gartner分析师戴安・莫罗(Diane Morello)一针见血地说:“最有效率的团队将是外向型、业务推动的能力中心。”她解释说:“他们可能是围绕并购而形成的能力中心。这些IT人员可能会参与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客户服务等工作,并且分散在不同地点,因此他们最好善于适应环境,能够与陌生的团队成员合作。”

莫罗补充说,项目管理和应用开发技能,不管是对于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商还是IT部门而言,都非常重要,这也是2010年IT职位的一个显著特征。

此外,由于项目将是多方参与、合作完成。IT人员将与来自不同类型的渠道的人员一起工作。这要求IT工作人员具备流程设计和管理的技能。

Gartner的数据表明,到2010年,6成与IT相关的人员将承担面向业务的任务。此外,中大型公司中的IT部门,将比他们在2005年时的规模,至少缩小30%。Gartner还预测,由于任务自动化或由于缺少对所在领域的兴趣,到2010年10%到15%的IT专业人员,将离开自己的IT职位。

Foote Partners公司CEO兼首席研究官大卫・福特(David Foote)说:“在我看来,2010年热门的职位将是那些使能者(enabler)职位:企业架构师、技术人员、系统分析师和项目经理。假如我是IT人员的话,我会在今后5年里谋得其中的一个职位。很多人由于是纯技术人员而得不到这些职位。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在服务行业内外,都有一些相当稳妥的机会。”

密尔沃基Marquette大学助理教授凯特・凯泽(Kate Kaiser)说:“现在人们对业务领域和项目管理技能的关注超过了技术技能。”2005年9月,凯泽率领进行了一次信息管理协议(SIM)调查,他对104名CIO进行了调查,以决定他们到2008年底时的技能需要。她预测,这次调查确定的前10项技能,将在2010年排在前12位。

她指出:“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技术技能,而是出现了对业务技能、更全面的技能的更大的需要。”

将在2010年生存下来,并且也许事业有成的IT专业人员会扩展自己的知识基础,扩展到他们熟悉的领域之外。那些不这样做的人,将找不到这些小众领域中的就业机会。

变局六:冷热职位岗位淘汰

冷热,行业的选择

2010年,IT业中那些技术含量偏低、重复性较高的职位将会被淘汰出局;不能适应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能保持技能水平的人也会面临危机,如仅掌握单一技能的高薪者。

Gartner分析师莫罗表示,如果你仅对难懂的代码有兴趣,你只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那么你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老板开始找多面手,就是那些对企业范围内的应用程序都有丰富经验的人,并且能够把这些经验转化为可以增值的更大的整个公司性的项目。

Gartner的专家称美国传统科技岗位下降的状况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从2001年至2004年3月,美国的软件业有16%的岗位“消失”。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在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信息科技产业裁员数超过7000人。

业务领域

大企业将通过并购变得更大。但是,两家公司合并不仅仅只是技术和系统上的集成。技术、安全和数据领域中的企业设计师将在2010年发挥关键作用。

像微软和IBM这样的公司已经认识到2010年艰巨的架构任务在等着他们,开始招募专家级和大腕级企业设计师。

外包在业务领域中的技能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公司依靠第三方提供商,他们必须雇用能够管理这些关系的人员。

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

在2010年减少最多的技能将出现在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职位――如编程和操作工作。这些职位将流向海外或更可能实现自动化。

一项任务越能系统化或转换为显示指令或写入文献,它就越有可能被移交出去。它越有可能被移交,就越有可能有人出来开发工具,以进一步减少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人员数量。

在SIM调查中,今后5年里将系统设计和分析技能保留在公司内部被认为至关重要,但这些任务常常被外包。

安全

由于一些著名公司中发生数据安全违规的新闻不断出现,对安全规划和管理技术的需要也水涨船高。Marquette大学助理教授凯泽说,IT安全是今后5年中将成为对公司“十分重要”的前10大技能之一。

据IDC2006年1月有关安全领域劳动力趋势的研究显示,世界各地的公司雇用了140万IT安全专业人员。这家研究公司说,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00万人,增长近30%。到2009年底,美国公司也将每年把花在信息安全培训上的费用增加16.4%。同时,与数据连续性和恢复相关的技能将由第三方提供商来提供。

存储

实施企业服务器战略的公司需要企业存储战略以及执行这项战略的技能。掌握SAN专长的存储管理员的价格在上涨,但这类人员很少,需求还非常大。存储区域网根据管理员设定的路线将数据传送给存储设备,克服了地理限制。对于2010年的跨国公司来说,存储管理显然将成为一个大问题,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我们必须对付的数据量,另一个是我们关注幅员辽阔市场以及我们正在设计依靠公用计算、开源和管理服务的系统的事实。

应用开发

到2010年,应用将成为由外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日用品。内部开发不会终结――只是在2010年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挑战是选择软件包,然后根据你的需要定制它们。除了提供战略优势的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的编程,编写程序将可能消失。

Internet

在线银行业中的企业希望管理客户所

有的资金――从抵押贷款、助学贷款到退休账户。若想在2010年取得成功,他们必须建立用户友好的,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功能的网站。

技术是这些公司的高竞争力营销方式的组成部分。Foote Partne rs公司CEO福特解释说:“如果你想从事IT工作,就需要去干Web应用系统方面的工作。不过,你最好还了解客户,因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的竞争对手具备这类才能。”这类才能使IT人员不仅只是从事开发工作,他们还能够与经常接触客户的同事交流或与客户联系,来迅速修改流程。

福特说,“这将大大缩短”通常需要3到6个月时间的“开发周期”。“快速的应用开发和极限编程是高回报的技术。但是,它实际上促进了机动性和灵活性。什么能比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能促进业务发展呢?”

业务智能性

到2010年,公平的全球竞争环境、创新和方便业务运行的技术推出,将使热门技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的不二选择。

变局七:专业就业优势减弱

皇帝女儿,也非不愁嫁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计算机专业通常是一所大学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高中考生的首选。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问题。

据《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五个方面依次为――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在IT企业里工作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们普遍反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选择本科专业的话,他们不会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报告》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少计算机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壁垒很低,仅仅从开发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应聘者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们被选择的关键指标。例如,64 8%的IT项目主管表示不会在乎员工的专业出身,36.2%的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不在乎应聘者的专业,但是需要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习背景;有意思的是51.7%的人力资源主管要求应聘者必须毕业于计算机专业。

66 2%的IT项目主管认为,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比较明显的择业优势。65.3%的毕业生认为,比计算机专业更具有长远优势的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这主要是因为学习数学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能够触类旁通。在面对其他专业(尤其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的挑战时,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加强数据建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对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挥自己在利用计算机实现抽象模型和软件系统方面的优势。也有16.2%的毕业生认为软件学院的毕业生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冲击。

在从事与行业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中,除了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需要与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经常占有优势,如做数字化医疗、动漫、相关外包业务等,那仅会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够,相对应就需要医学、艺术等知识和技能。

但在一些涉及较深的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工作岗位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受青睐。他们具备像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等与计算机核心相关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比较核心的系统开发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因此,在未来几年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IT行业就业,并不具备十分明显的优势。如果想在此行业有所发展,那就需要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知识与技能,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变局八:综合素质备受青睐

综合素质,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IT行业人才现状调查报告》显示,IT企业普通员工的招聘渠道集中在招聘会、媒体广告、人才交流中心、校园招聘四大块。录用员工主要来源于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分别为33%、49%,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最少,仅有3%。

其中,IT企业甄选人员的主要方法都是将“面试”作为第一位选聘方法,将“知识考试”作为第二位选聘方法,其中面试占比例为94.5%、知识考试比例为61.7%,只有少部分使用心理测试和竞聘演讲的方式,分别为18.9%、9%。

结果表明,当前我国IT企业甄选员工的方法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以主观印象和知识为主,以岗位胜任特征、个人综合素质、个人潜能评价作为重点的甄选技术。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招聘的任务是要保证符合岗位标准、与企业价值观基本一致和高潜能的应聘者能够应聘。

同时,《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也显示,用人单位十分看重IT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为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招聘方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五项依次是: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

如此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结束语:

未来几年,国家与地方政府持续对IT业的支持,外包服务的逐渐崛起,WTO保护过渡期结束,在金融、零售、电子、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也会为IT人才提供更多新的机会。

在金融方面,国际金融公司如美林、花旗、汇丰银行、纽约人寿等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灵活的策略对国内的金融界发起挑战。他们用“网上银行”掠取中国的优质客户,同时以“人才优势”来换取竞争优势。虽然我国国有商业机构已经大幅度提高了“金融科技”人才的薪酬,但股份制金融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高达数十倍的年薪最终将“热门人才”挖走。

由于我国金融硬件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因此以“金融科技人才”为根本的软件水平必须提高到战略高度。为此,金融公司势必会鼓励在职人员的在职培训;并且进一步提高“金融信息”人才的待遇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IT界人才投身金融。

通信行业的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个人信息 隐私 合理流动 日本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73年,日本德岛市就开始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地方立法,2003年5月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兼容欧美,是对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的折衷,又颇具自身特色,没有一味迎合欧盟全面保护的超高标准,关注了本国行业自律机制的必要性和有限性,在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流动之间找到了平衡。日本也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极其发达的国家,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日本的行业自律模式有效地配合了法律保护机制,使个人信息得到较好的保护。

与日本相比,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激增也使电商企业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纽约交易所登陆上市,仅在2014年“双十一”这一天,淘宝的交易额就达到600亿元人民币,几乎比2013年翻了一番。在全民网购剧增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不断爆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没有一部独立的法律,散见在相关部门的法律规定中,基本处于零散混乱的状态,虽然我国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在罪名上增加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构成该罪却需要达到严重后果,且受害人往往不知道侵害行为的发生举证困难,因此并不能作为公民个人维护自己个人信息权的主要手段。日本与中国同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有着相似的法律传统,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责任。日本经过几十年,已经探索出独特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其所经历的立法考量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具有借鉴意义。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化的社会背景

1913年美国技师福特最先尝试在自己的汽车车间使用皮带流水线进行汽车零件装配,从此这种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就逐渐成为现代化生产的标志。日本积极借鉴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当时这种细化分工和机械化确实极大地提高了日本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标准化产品被大规模地生产出来。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消费模式单一、投资成本巨大的生产方式逐渐为日本企业所淘汰,市场竞争的重点也转为满足消费者差异化购买需求,因此,准确掌握消费者个人信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就成为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重要依托。

随着全球化和的互联网络发展,人们开始探寻人际交往和自我展示的新形式,互联网上的聊天工具使得文字、声音和图像能够即时传递,人们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获得人际交往的成就感。日本的LINE(连我)相当于中国的微信,自2011年从该款智能手机软件上市,截至2014年10月9日,该公司宣布其用户在全球已经突破5.6亿人,日本网络社交文化又掀起了新的。

日本社会对个人信息的态度也是通过若干司法判例逐步发生转变的,从消极地要求自己的隐私不被他人获取、要求自己独处而不被他人打扰,到要求积极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随意收集、买卖,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支配与自己有关的信息①。实际上,隐私权在20世纪的日本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权利,隐私被侵犯时,人们大多通过名誉权加以救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判例是1964年小说“盛宴之后”诉讼案,日本第一次承认了隐私权是私法上独立的权利,此后的隐私权保护才脱离了名誉权的外壳。隐私权被作为公民基本权利对待的司法案例是1969年的“京都府学联”案件。日本京都学生联合会学生示威游行,京都府巡警为调查取证对学生摄影拍照,引发肢体冲突。在案件审理中,日本最高法院援引了日本宪法第十三条,认为公民私生活上的自由必须得以保护,警察权等国家权力也不能成为例外,因此,任何人都享有未经其许可而不被拍摄其容貌、姿态的自由。从该案开始,隐私权不仅是针对平等主体的私法上的权利,还是针对国家机关的宪法性权利,并从形而上的书本探讨转变为司法判决的确认②。隐私权虽然已经被独立对待,但是在更多的司法判例中,隐私权还是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种状况直到1986年的“拒绝按手印”一案才有所改变。法院最终肯定了指纹是最具识别性的个人信息,本人有加以控制的积极权能,是隐私权的一部分。此后,在“身份调查表订正诉讼案”中,东京地方法院又进一步扩大了个人具有控制力的信息范围,包含了个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并首次认可了可以就本人的相关错误信息进行订正、删除的权利。可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日本个人信息的内涵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之中。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过程

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是以2003年5月为分水岭的,在此之前,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主要在地方公共团体的规范中体现,日本中央政府的立法步伐则显得相对谨慎,主要恪守了两方面限定:一是仅适用于行政机关;二是仅调整计算机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而不涉及人工处理信息的行为。③这种立法努力最早开始于1975年的《关于涉及行政机关等利用电子计算机之隐私保护制度存在方式的之间报告》。1986年总务厅启动了相关立法工作,并于1988年出台了《关于对行政机关持有的计算机处理的个人信息加以保护的法律》,主要针对国家级行政机关利用计算机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不难看出,对于行政机关所持有的个人信息,日本政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安全性。专门性的立法也散见了一些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比如《户籍法》、《电信事业法》、《邮政法》、《残疾人福利法》、《消费者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也有相关规定。

以上法律规定多关注于对政府和行政部门的规制,对于非政府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本一直没有制定出专门法律,各种民间企业如银行、保险或者电商等他们持有的客户个人信息数量众多,在这种法律空白环境下,即使发生了泄露个人信息、非法取得或交易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根据日本民法第709条规定,仅能追究损害赔偿责任,中止非法所得信息的继续公开。④因此,约束民间业者和企事业单位对个人信息的利用在日本国内成为必要。

此后,一系列文件出台,日本信息处理开发协会(JIPDEC)制定了《关于民间部门个人信息保护指导方针》为企业提供行动指南,通产省于1997年修订了《关于民间部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保护个人信息的指南》,1998 年邮政省修订了《电气通信行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指南》、1999年财团法人金融信息系统中心修订的《金融机构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针》等,指导特定行业。经过比较研究,日本对非政府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主要还是参照政府部门规定,实行自律管理为主,同时针对特殊领域和具体情况制定部门法,避免一刀切的严格规定给企业造成过度负担而制约经济发展。

日本的立法进程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它形式上参考了欧盟的立法保护模式,但实质上采纳了美国的保护内核。其一是日本1988年出台的《行政机关计算机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法》,实际上吸取了美国1974年《隐私法》立法理念的精髓,强调保护公民避免受到公权力的侵犯。

其二是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国际贸易中跨境信息交流频繁,日本在个人信息立法形式上尊重并体现了1995年欧盟出台的《数据保护指令》95/46。欧盟是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为了不影响与欧盟的经贸交往,2000年日本制定了《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基本法制的大纲》。2001年至2002年期间五部草案被提交国会,并最终在2003年5月获得通过,这些法案被称为“个人信息保护五联法”。至此,日本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化框架基本完成。⑤

日本个人信息的保护机制

作为法律保护体系的配套机制,日本借鉴美国式的行业自律模式,在灵活性的基础上确保经济的高速发展。1999年通产省出台了日本工业标准《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要求事项》,向保护措施得力的企业颁发隐私认证标识(P-MARK认证),便于消费者判断该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水平。2001年出台了“安全管理系统评估制度”(ISMS 制度),并配合 ISO/IEC17799-1(BS7799)国际标准(也称第三者认证制度)加强信息管理。

针对个人信息争议处理机制,日本采用了独特的审查会咨询制度来平衡个人信息的公开与保护,1988年设置的个人信息保护审查会被定位于咨询机关,而不是裁决机关或监督机关,从而尽量减少对企业自由活动的限制。2005年该审查会更名为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审查会,咨询对象限于特定法律所涉的行政主体。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它一部统领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法律。该法形式上迎合了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的要求,但实质上吸收了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特点,同时又坚持了自己原有的一些立法理念。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直接赋予国民个人特别的权利,而是在承认个人信息有效利用的前提下,确保国民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不受损害;从结构上看,它是一部规范和限制所有个人信息持有者和处理者(政府部门和企业)相关行为的法律。该法的出台,对日本公民个人而言,有了维护自己个人信息的法律武器,对企业而言,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将其提高到战略性高度去实施。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对中国的启示

2012年5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的《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研报告》指出,个人信息被盗用的占到了六成以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自己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很多没有必要提供个人信息的场合下,如在参加产品推销会、办会员卡、领取赠品、参加免费体检等这样的活动中轻易地提供了自己真实信息,结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滥用和盗用,给自己带来烦扰和财产损失。此外,网络购物催生的快递服务已经迅速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很多人在收到快递包裹后,就随手丢弃了附有个人姓名、住址和电话的包装,再加之有些不良快递企业将公开出售快递单据作为“副业”,快递行业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日本人固有的谨慎使得民众整体的安全意识相对较高,对他人索取个人信息有一种天然的防范心理。即便如此,日本政府在2003年《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正式实施之前仍然留出了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宣传,既为企业消化法律条文、结合行业特点进行企业制度建设留出了缓冲余地,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公民的维权意识。中国政府也应考虑投入相应的财力、物力,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持续宣传,切实提高公民的权利保护意识。

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政府为了履行法定职责,必然要收集和掌握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各个职能部门都在不断地建立有关公民户籍、不动产、车辆、医疗等大型计算机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个人信息失控的局面,政府必须采取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的相应措施,并将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作为义不容辞责任。纵观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建立过程,无论是地方机构还是中央政府,都以对行政部门的规制为重点,一贯秉承对政府公权力的限制,防范其对公民权造成侵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众多专家一直在教授如何避免信息泄露的技巧,但不能否认的是,即使个人已经万般小心,政府强制实名注册的要求都是必须要遵守的:如全国旅客乘坐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储蓄实名制、电话入网的用户实名制。若干实名制措施的实施确实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方便了百姓生活,也利于社会治安的维护,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12306作为铁道部唯一授权的火车票订票官方网站在2014年12月25日被爆料,超过13万条的用户数据在互联网上被传播和售卖,这其中包括注册公民的用户账号、明文密码、真实姓名、邮箱、身份证号等,由此衍生出的巨大财产和人身安全风险尚无法完全预知。铁路公安机关迅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也基本分析得出,此次用户信息泄露极有可能是黑客利用已泄露的用户名及密码到12306等网站尝试批量登录,进行“撞库攻击”获得的。尽管已经排除12306官网内部人员主动泄露,但不能否认的是12306网站账号安全体系存缺陷,因此,无论从数据库的技术设计还是从安全监管上看,政府都难辞其咎。从另一个角度讲,政府应当就拟实施的实名制举行民众听证,充分听取民众意见。

在立法模式的选择方面,各个国家差异比较大,日本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前,曾考虑效仿欧盟采用统一立法方式,但是经过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日本政府又开始倾向于采用美国的分散立法模式。现行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结合了本国特点,最终采取了统分结合的方式。中国政府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前,立法模式也是要考虑的,一方面,鉴于中国法律体系的现状,很难在短期内对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业(如保险、金融)进行分别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而且中国尚未建立隐私权保护制度,个人信息也难以像美国那样借助已有的隐私权制度外壳加以保护,因此不适宜采用分散立法模式;另一方面,如果单纯采用欧盟的统一的立法模式,又容易造成标准僵化严苛,束缚个人信息的正常流通,妨碍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日本在制定法律之前的立法考量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中国也应采用统分结合的立法模式,着眼于未来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一部法律中既要对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做出统一的原则性,又要分别规定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为企业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文系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SCX2012-267HLJ)

【注释】

①[日]芦部信喜:《宪法学II人权总论》,日本:株式会社有斐阁,1994年,第369页。

②杨帆:“从比较法的视野分析现代隐私权及其权利位阶”,《私法》,2007年第9期。

③姚岳绒:“日本混合型个人信息立法保护”,《法制日报》,2012年6月19日。

④[日]堀部政男:“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探索”,《记者》,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