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表演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表演艺术范文1
【关键词】艺术媒介;电影学原理;戏剧表演;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9-01
“艺术媒介决定论”是电影学原理四大基本内容的第一要义。它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各门类艺术以各自的表现媒介形成根本区别,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第二个层次,艺术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各门类艺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创作方法。
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一脉相承,有很多相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因为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特点以及美学方面的艺术评定标准不一样。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材料
在《电影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提到,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艺术理论层面意义上使用了艺术媒介这个范畴;亚里士多德没有对艺术媒介这个范畴进行形而上的定义,但已经隐含了艺术媒介构成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思想萌芽”。除亚里士多德之外,莱辛也在其著作《拉奥孔》当中论述了关于艺术媒介的“符号化”定义。
其实,《电影学原理》中早就通过严谨的求证和推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媒介的定义。艺术媒介,“即艺术的表现媒介,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是艺术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呈现,是某种具体类别的艺术作品的全体对象所构成的集合的总特征”。电影艺术的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戏剧艺术的媒介是“语言和外部形体动作”。
艺术材料即艺术作品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稍微宽泛一点的定义是:艺术材料是指用于艺术创作的物质材料。艺术材料是艺术媒介的物质载体,艺术媒介要通过艺术材料才能得到体现。从表演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戏剧艺术还是电影艺术,期间有一种艺术材料是共同作用于两种艺术形式的,那就是演员本身。
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点
戏剧与影视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在其中演员都充当着三方面的作用,作为创作主体的同时还具备工具材料以及被创作对象的作用,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的创作通过表演这个过程来进行表现,创作过程也结合了演员本人的一些个人感情与个人气质,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表演,演员都同时充当着“创造者”“创作素材”以及“表演的最终呈现者”三个角色。
对于演员的培养来说,不管是影视还是戏剧都必须注重基本的素质训练,只有功底扎实了才能走得更远。对于技巧方面的培养来说,现在有一种类似于“无为而治”的观点,认为将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搬到屏幕或舞台上来就行,不要刻意对演员进行技巧培训。虽然现在流行的一种对演员成功判读的标准很正确,即一个成功的演员创作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让观众忽略了他是在演戏,并高度评价这种演员的表演水平。然而,不能说他们的演技与表演本身无关,这种说法是对演员的不尊重,而且违背了哲学原理,错把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当成自然了。
在《电影表演基础研究》一书中,著名影视研究学者齐士龙先生强调了组织行动对于表演技巧的重要性。因为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组织行动贯穿始终,从被动的培养到自我组织表演,最后到完整的组织人物角色扮演。
除此之外,台词的创作也不能局限于剧本,而是应该随着表演艺术创作过程的进行不断更新,融合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台词,甚至整个作品。在表演过程中时刻记住“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而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表演艺术,节奏的影响同样存在。这里的节奏即剧本本身的角色在剧情中的节奏和演员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前者需要演员整体把握演出角色的节奏,对于后者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应该处理好表现的力度和展现角色速度的问题。因为演员在表演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都是一个固有的节奏,节奏掌握得越好,表现效果也就相应地越好。
由此可见,节奏包括演员内心和肢体方面的动作强弱、持续时间等,它体现在整个表演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作品,剧本塑造的人物个性以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剧本叙事的进展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节奏,体现着作品的发展速度。一个好的作品总是节奏抑扬顿挫,长短交替,动作表现强弱恰当结合,这些节奏与人物的表演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有机的节奏感受。节奏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体现。
三、结论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物质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从而进入艺术材料的范畴,但是演员作为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艺术材料,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表演”层面上简单论述一下“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在引领我们进入艺术世界时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才使得表演在两种艺术形式当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平,常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电影表演艺术范文2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
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是火电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支撑,它专门为火电厂建设服务,可以有效促进火力发电过程中相关技术和相关问题的解决,该技术以各种仪表设备如程控仪表、地表计等为主,并通过电缆把各个部分连接到一个可控闭合回路中,以此强化对工作机组的检测与调节,提高工作机组的自动化。而该技术的安全性能也需要经受考验,下面本文首先将介绍一下该技术的具体内涵和特征,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一下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一)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内涵
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是在电厂运行的过程中,相关设备的操作与各种数据的处理等基本实现操作自动化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把电子计算机技术与高智能仪表设备联接起来,并依据热能工程控制理论,对火力发电过程中的热力电能参数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把各种仪表设备连接成一个可控性很强的闭合回路,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火力发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安全的原理这样的:对锅炉蒸汽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定变化的工况情况进行自动化改进适应,以此来达到无人控制、自动监管的效果。目前,该技术的发展已朝着高智能化、综合自动化和热气电工综合控制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二)热工仪表设备的特征
1、在现代能源开发的智能技术协助下,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智能自动化,热工仪表设备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对整个操作系统的控制也有效实现了高度智能化,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机系统被广泛融合到该技术中,一系列的先进数据分析软件也被开发出来,该类软件的数据处理功效更加的准确和先进,可以有效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2、火电厂热工仪表技术综合运用了现代的高新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了最新的热能工程技术和控制理论,实现了对发电过程中工作机组以及整个操作系统的有效监测和控制,对不定变化的工况信息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自动化控制措施,安全高效,可以有效提升火电厂发电的经济效益。
二、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一)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电力企业的革新和发展中,是电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技术源泉。首先,从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来看,热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国内各型电力企业中,已经成为国内电力企业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其次,从该技术自身发展脉络来看,该技术已经实现了由组装仪表向数字仪表的跨越,整个系统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性能也已得到显著提升,CRT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火电厂发电过程的有效监控,安全性能大大提升;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该技术中,一般的发电厂都配有大中小型计算机,工作性能准确性高,而且热工保护方面的措施到位,可以有效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二)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未来趋势
国内外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使得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更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来满足现代电力企业发展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程的整体管控,实现全方位综合自动化。该技术在生产过程表现出的突出特点是技术与资金的高度密集,数据众多,产品即产即销等,因此,在该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过程的整体管控,将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工仪表综合自动化技术。实际践行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信息共享,要坚持把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管理和过程运行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综合处理厂级监控、过程监控等数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强化热气电工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实现智能装置“就地化”。目前,国内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主要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人员在对工作仪表进行诊断、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检测与执行信号之间靠模拟量信号进行传输,难以达到技术人员的工作需求,限制实际测量效果,因此,急待热气电力控制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来弥补这一不足。热气电工控制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满足自动化控制的技术要求,还可以做到就地安装智能装置,有效传输了信息,节省了电缆,又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成本。
3、组态软件的创新与应用,实现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高性能化。目前各电力企业所应用的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尚未实现人机智能对话,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今各种先进的组态软件、各种新概念与新功能的引进,有效满足了该技术的高性能发展需求。比如实时数据库、SCADA等先进技术,有效优化了自动化技术的软件配置及结构,相关的监控软件更加的精确准确,实现了该技术的高性能发展需求。
结束语: 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的技术基础,也是其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的技术保障,更是现代电力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效益。我们需要综合各类先进理论与技术,使之和谐融合到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去,努力实现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电力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杨,丁宝峰,杜翠女,等.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3).
电影表演艺术范文3
【摘 要】速度是运动的快慢、张弛,节奏是运动的规律,是从“紧张”到“松弛”的交替循环过程。而节奏的形成离不开速度,速度与节奏是不能分割的整体。对于表演艺术来说,速度节奏既是内部行动的规律,同时又是外部幼鞯淖橹形式。速度节奏既直接影响着演员的表演,同时表演的速度节奏,又影响艺术作品整体的速度节奏,因此速度与节奏对于艺术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表演艺术;动作;速度;节奏
一、何为速度与节奏
(一)速度与节奏的重要性
速度与节奏一词引自音乐语言的术语,它是构成艺术表现的内部技巧和艺术的感觉的问题,一谈到感觉,就是一个相当复杂和难于讲清的问题了,因为它涉及到导演对于演员表演的处理问题,以及戏剧情节的走向,戏剧结构的构筑及戏剧表现力的张扬等多重深层次的问题。
在话剧中,演员的表演,场面的调度,灯光布景……甚至于大幕的拉起与闭合的速度和变化都能配合剧情的演进形成话剧艺术所需要的速度与节奏。
在戏剧中,速度与节奏的问题更加繁复和重要,在戏剧的表现形态中,速度与节奏的问题便更加鲜明地摆在每一位创作者面前。
当今时代,戏剧样式的多元化,传媒时代标志化的影视视觉盛宴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的一切都更加昭示着戏剧影视工作者们应该对表演艺术的速度与节奏这一共通而永恒的话题引起重视并深入地进行研究和进一步探索。
(二)速度与节奏的关系
速度与节奏是表演常用的术语,是两个概念,但是因为这两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经常用“速度节奏”这个术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这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之间通常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依从的关系。
在表演艺术中,演员掌握正确的速度、节奏,能促使符合人物和规定情境的情感产生,能有效地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形体动作以及台词处理中正确的速度节奏,大到关乎整个戏剧的成败,小到影响演员找到人物正确的心理、形体自我感觉。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讲,速度,是指运动表现在时间进程上的快慢是能用肉眼马上做出判断的外部体现。速度与节拍的含义基本相同。节拍(速度)是动作的成分之一,是衡量动作的尺度之一。
节奏则是一种易于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概念――一般解释为,节奏是“一定速度与一定节拍的实际时值与单位时值的量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节奏,是指某种东西或一个单元的简单或复杂的交替所形成的感觉”。
只要对节奏特别留意,就会发现节奏远比速度更为复杂,速度是一个关系着运动快与慢的问题,而节奏则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模式。
节奏“就是一切运动的组织原则,是运动中的多个部分互相联系的规律性,它能够形成一个过程。它就十分有目的地把任何一个过程,根据花费最少的力量而达到最大效果的原则,组成统一整体的规律性。”
表演艺术更特性是“三位一体”的――创作的工具,材料,创作的形象结果――统一于演员一身,于是乎,演员作为活生生的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蕴含着无限的速度与节奏的表现力。演员即便是无任何表演,完全静止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创作出特有的蕴含在更深层次的节奏来。
因此,在下文中,将从戏剧表演方面探讨速度与节奏的问题,对于表演艺术中的速度与节奏的产生和规则进行分析。
二、表演的速度与节奏
(一)动作
动作之于表演艺术如此的重要,那么,速度节奏作为动作的规律,更是表演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演员的能力高低、演技优差的衡量标准,它不仅关系到表演本身,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戏剧影视作品的整体塑造。
戏剧表演要求演员有深切的体验及准确的外部表现,还要求清晰洪亮的声音和适度的夸张。动作对于表演提出的要求关系着戏剧表演的共性与个性,要做一个出色的戏剧演员,不熟悉动作的特性,便无法开始自己的表演创造。速度与节奏又是动作的规律与特征,是与动作无法分割的,那么演员究竟要如何掌控戏剧表演的动作规律――速度节奏呢?
(二)动作的规律――速度与节奏
速度与节奏是一切运动都包含的共同运动规律,二者的关系是相伴相生的,没有速度就没有节奏,然而,速度与节奏又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力量。在表演领域中,速度与节奏统一于演员的动作中,那么,演员的动作究竟与速度节奏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并且产生力量的呢?
掌握不同类型动作的关键也是动作的要素,基于动作的起因来说,就是“为什么”;基于动作的目的来说就是“干什么”;基于动作的实现来说就是“怎么干”。
动作的速度与节奏是贯穿于这三个要素的始终的。动作总的概括为,外部动作、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包括形体动作、声音动作。内部动作主要指的是心理动作。我们用速度节奏去衡量动作,那么速度是我们可观、可感的运动样式,它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外部的动作中,而节奏,则是更多的是关于内部动作而产生。但是没有外部动作的刺激,内部动作无法反映出相应的节奏。如果内部节奏没有对外部速度的把握和掌控,外部速度的变化便没有了依据,速度的作用也更无从谈起。
在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特性规范下的表演艺术,作为表演的主体,演员表演的速度节奏的选择和把握必然是存在着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
三、速度节奏是表演艺术的灵魂
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强调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讲究“形神兼备”。对于表演艺术来说,速度与节奏有着通达内外的魔力,内部速度节奏掌控着外部的表现,外部速度节奏反映着内部的神韵。只有把握好速度与节奏的表演艺术,才称得上是“形神兼备”的艺术。因此,速度节奏是表演艺术的灵魂。
表演的速度节奏不仅是掌控着表演的运动规律,同时更是直接影响到相关综合艺术――戏剧、电影艺术整体表现的关键。速度与节奏是关于广义的“表演艺术”的整体的普遍规律,在这篇论文中,之所以把表演艺术中的速度与节奏放在戏剧、电影的范围内讨论,目的并不在于让大家看到两种表演艺术的不同点,而是抓住了所有的表演艺术中的共同规律来讨论速度与节奏对于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我们如果把表演看作一个有机运动的整体,那么速度节奏的力量则是赋予其动力的能量中枢。
之所以探讨表演中的速度与节奏,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戏剧艺术、电影艺术中这些“活动”的艺术中的灵魂,另外一方面,速度与节奏这一课题,在表演的实践领域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出真知”,“表演艺术是遗憾的艺术”,每次的创作结束,当演员再去考量自己的成果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演员,如何将自己的表演技巧从初级阶段提升到高级阶段,靠的就是合理地掌控速度与节奏,将速度节奏看作打通内外的一座桥梁,寻找到自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如此这般,表演才能够产生它的魔力。
参考文献:
[1] 许同均:《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苏〕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电影表演艺术范文4
——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
蒋慧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同属表演艺术的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在创作原则和表演方法上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与规律。这一点导致了戏剧表演者和影视
表演者可互通互容。可是从根本上来讲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却率属于不一样的艺术门类,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因为受着电影、电视剧、
戏剧等等各个不一样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的制约。只有演员严格遵守各自不同的艺术规律,掌握表演技巧,就可以成功完成对表演
人物的塑造。
关键词:影视表演;戏剧表演;特征
前言: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都是率属于表演艺术,影视表演
和戏剧表演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与相关规律例如:创作原则、创作
方法、表演方法。这些相同点与规律决定了戏剧演员与影视演员
可以相互流通人才。比如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全方面人才,他们
既可以从事影视表演又可以从事戏剧表演。可是,影视表演和戏
剧表演从本质上从属于不一样的艺术门类,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
都被电影、电视剧、戏剧等等各个不相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
相互制约着。
一、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一)影视表演特征
影视演员打造银幕的角色形象是影视表演艺术的根本特征。
影视表演有5 个特点:1.影视表演者除了需要遵循剧本还要注重
钻研剧本的分镜头本,充分理解导演的想法,表演者必须在工作
人员指定或制作的场景进行表演。2.表演者必须在摄影机的约束
下完成表演。3.影视表演是没有顺序的。4.影视表演就是将短时
间细致真实进行记录的表演。5.影视表演一般运用剪辑技术将表
演重组顺序。
(二)戏剧表演特征
戏剧表演艺术的根本特征是舞台角色形象是由演员一手打
造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戏剧表演是戏剧演员对剧本的第
二次创作。2.戏剧表演形势必须由演员亲临舞台进行表演,不管
演出多少次,都要像第一次那样认真,每一次表演都是在重复表
演,但是演员可以在演出中即兴创作,每一次都是第一次。3.在
戏剧表演中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是在舞台上渐渐地展示出来的。4.
戏剧表演的演员本身就是作品的创造者又是表演的工具。
二、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不同于其他假定性较强的表演艺术形式,影视表演具有较强
的真实性。这种较强的真实感也是美学意义上的一种要求,影视
表演是一种不改变任何生活状态的表演形式。不同于纪录片中人
物活动。所有的表演艺术其实都有假设与虚构的成分,影视表演
也不例外。
戏剧表演艺术其实是存在一个假设的空间里,表演场所与环
境还有舞台搭建等等,使得戏剧表演可以容纳在相对虚构的空间
里。与此同时戏剧观赏者也会不自觉地被环境与情境感染,进入
到这个设定的虚拟空间里,观众与表演者就会从中产生戏剧的联
想,在情感上共同得到升华。
(二)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观众与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中相互依存,在舞台表演中,演员
的表演与观众的欣赏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得以实现的,演员的表演
直接从观众得到反馈。影视表演则有所不同,影视表演直接将演
员与观众分割开来,演员不知道在拍摄结束正式放映时观众会是
什么反应,无法在表演的同时验证自己,而观众欣赏到的影视作
品都是经过剪辑之后的。
戏剧演员的现场表演,直接体现戏剧舞台表演最终结果,当
戏剧舞台落幕的那一刻,戏剧演员所塑造的形象也就此结束。可
是影视制作程序相对特殊,这也决定了影视表演不同于其他的表
演形式,表演者在表演现场结束表演却不对形象产生任何的影
响,欣赏者看到的是影像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表演者本人。
(三)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相同之处
以上表述的是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之处,可是,不管
怎么区分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和美学上差异,影视表演与
戏剧表演的贡献都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表
演与戏剧表演都是综合性相对较强的视听艺术,影视表演与戏剧
表演都是以人们的自然生活状态为基本点,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
又被称作为姐妹艺术。
三、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分寸差异
(一)放大
放大大多数都是针对戏剧表演来讲的,在戏剧表演过程中,
一些技术上要求必须将表演行为放大,可是这种放大并不是戏剧
表演形态的内在核心内容。虽然戏剧表演的舞台空间带给欣赏者
一定的接受阻挠与不方便,可是戏剧表演者与欣赏者的交流不仅
仅是凭借表演者夸大的表演与放大行为来实现的,戏剧的艺术特
征决定了戏剧的传播方式,戏剧剧本里所提供的内容与台词与表
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外在行为与舞台化妆来充分表现。
(二)还原
还原一般体现在影视表演过程中,具体是指表演者既演员的
行为(台词与肢体动作)还原于生活,还原是因为受着影视表演
的假定性、纪实性、逼真性的制约,逐渐形成了生活化的表演形
式从而达到了更加真实逼真的影视效果。当然了,还原还可以在
戏剧表演当中充分运用使用。如今所有的表演观念都在潜移默化
的发生着转变,所有剧场的表演渐渐地生活化。所有的剧场中心
与舞台逐渐延伸至观众席位,缩小了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还原
了戏剧表演者的表演艺术行为,这种还原更加生活更加自然,使
得情感更加的真实、更具感染力。
(三)缩小
相对于放大、还原另一种手法就是缩小,缩小大多运用在影
视表演中,镜头里的景别越大表演者的表演行为分寸越是缩小。
景别的大小是相对镜头成像远近来讲的,摄像镜头推得越近景别
就会越大也就是所谓的近景、特写、大特,表演者的表演就相对
缩小,一直小到小于生活。之前曾经讲过影视表演就是生活化的
表演,与生活相同的表演,那么这里怎么会讲小于生活了呢?那
时因为摄像时候因为摄像镜头的推进,成像倍数的增长,表演者
的表演也跟着成倍数的增大,成为很夸张的影像效果。所以在特
写镜头下的表演者要尽量地缩小自己的表演,将表演速度尽量放
慢。
结语
总而言之,同样率属于表演艺术的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分
别从属于不一样的艺术门类。分别有着不相同的艺术特征与美学
原则还有观赏价值。两者有着不相同的艺术规律和不相同的表演
技巧。可是,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又分别在创作原则与创作方法
及表演方法上又有着许许多多相同的规律。不管是影视表演者或
者戏剧表演者只需遵守自己的游戏规则,掌握自身的艺术特征,
将各自的创作规律与表演技巧熟练掌握,一定可以肩负两者各自
的职能,完美地塑造各自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普多夫金.何力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
影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85 页。
[2]齐士龙.《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第
234 页。
电影表演艺术范文5
在中国对艺术的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综合艺术(电影、电视、歌剧、音乐剧等)和语言艺术(文学等)四大类;根据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综合艺术两大类。但是迄今还没有公认的艺术分类标准。各个艺术理论的派别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在时间轴上越靠近现代的艺术分类,就越显得繁复而且具有争议。
当代国际语境下对于艺术的划分并非如此,“Art”一词是对艺术的总称。本文就是站在划分艺术类型的一个大的前提之下,我只有借助“Art”这个分类才能更直观的来表达我对艺术的临界状态的认知。但我个人对于艺术的分类是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艺术的分类虽然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并研究,但也只不过是艺术的不同形式罢了,不过艺术因为它的变化形式而显得富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虽然当下对于艺术的分类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既然在中国这样一个艺术范围内进行种种艺术行为,不可避免的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来解读艺术。如前文提到把艺术分类很清楚,很概念化的把她进行肢解。就如同我们拆散某件电子产品,“拆”很容易,但想要把它复原的时候,却没那么简单。这就是一种对于概念化的顽固的思维,我们都在想方设法把艺术进行拆散,但是我真正强烈的感觉到,艺术是一个无法概念化的存在,如果必须把它进行肢解,一定要把它进行肢解的话,那么艺术就是一个临界的状态。 由此笔者提出了艺术分类前提下的艺术不同形式之间存在临界状态这一观点。
艺术临界形态状态表现形式在造型艺术临界于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临界于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临界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临界于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表演艺术。总而言之,在分类概念化的艺术类型之下,各艺术门类之间具备一个临界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他们本质所定格的,而是随着时间的,空间发展和转换在不断的进行临界状态的交替之中进行着的。举例说明,两个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比如绘画(造型艺术门类)和音乐(表演艺术门类),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临界条件,绘画可以融入音乐的因素,我们在进行绘画行为时可以欣赏音乐,音乐会带来节奏,让绘画更具表演性和创造性。而音乐在进行创作曲谱时,音符之间的那种排列就是一件绘画作品,音乐再进行表演时,同样构成了想象空间极大的画面。
还有成语“如诗如画”这透露出了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之间的“临界”。诗,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美的定义,而画更加直观的表现出美。都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许是在这个艺术临界中所表现出来的最能被人所接受的话吧。电影艺术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和模式,导演艺术家的涌现 ,演员的形象塑造在们个人的心中扎下了根,这都是综合艺术类型下的产物。然而电影汇聚而又渗透着美术、音乐、语言等等其他艺术门类的鲜活元素,这就使得临界状态的表现更加明显。电影的如此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途径――传媒。再次引申一个观点即是当代人类自身压力的释放途径也就归功于传媒,它是最为迅速的还是人们压力的工具或者方式。每个人都有传媒的功能,每天都在说话,用眼睛来享受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用耳朵来聆听世界的声音。这都是传媒,但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传媒,却需要用机械来代替我们的眼睛,耳朵,甚至是嘴巴,来完成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所不能经历的事情,这就是电影,通过影视的美,在银屏中来让人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当然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进行压力释放的时间就被要求越来越少。
艺术的临界,是每一个艺术类型的相通相连之处,他们的“面对面”的状态。艺术临界的状态是永恒的,只是在这永恒之中发生着变化,艺术就是这样在不变之中而变化,不论时代是何时代,当代也不是当下,也该更多的看到未来。
电影表演艺术范文6
1、平凡的荣耀孙母的扮演者是刘佳,刘佳,1960年10月17日出生黑龙江省鹤岗,影视演员,于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77年出演反特电影《黑三角》。
2、2005年,成功出演《任长霞》中的“任长霞”一角,并获得了第6届金鹰节暨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最受观众喜爱女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奖”。2007年获得 “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以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奖项。2008年凭借《戈壁母亲》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受观众喜爱女演员奖”。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