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1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协议中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1996年9月22日全国第一个城域网――上海热线正式开通试运行,标志着作为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的上海公共信息网正式建成。
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证券及网上商城为核心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开展网上个人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管理电信业的综合性法规,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同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000年9月清华大学建成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DRAGONTAP。通过DRAGONTAP,CERNET、CSTNET、NSFCNET用10Mbps线路连接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 STARTAP,用10Mbps线路连接位于日本东京的亚太地区高速网APAN交换中心,从而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Abilene、vBNS、CA*net3等学术性网实现互联。
2001年9月7日《信息产业“十五”规划纲要》正式,这是国家确立信息化重大战略后的第一个行业规划。
2001年9月7日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截止至2001年4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的域名总数为692490个,网站总数为238249个,网页总数为159460056页;在线数据库的总数为45598个。
2001年9月29日信息产业部《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服务暂行规定》。
2002年9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认证办法》等文件。
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于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
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2
2011年12月28日,北京市人保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根据首都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首次划定并公布了“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目录”,实施分行业人才开发专项计划。到2015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制造等)、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社会领域(教育、卫生等),培养和引进一大批紧缺专门人才。在这份长长的紧缺专业目录中,既有高级国际商务营销人才、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中医领域领军人物等传统高端人才,也包括“处置突发事件谈判人才”、“现代物流高层次专业人才”、“信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侦察等公安系统专业人才”这样的新型专才。北京市人保局副局长宋丰景表示,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导向型目录”,涉及17个重点领域的280个具体行业,人数上并无缺口总量测算。未来北京市吸引海归、引进外地人才、内部培养人才都将以此目录专业为重要参考。他解释“引进”时说,既包括户籍引进,也包括项目合作这种柔性流动。(北京晨报)
94.3%的高职生最感兴趣技术技能训练课程
2011年12月20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联合大学,《报告》指出,94.3%的高职生对基本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最感兴趣,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课程、通识理论知识课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高职生对实践性强、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训练的课程最感兴趣;但是并未远远超过对理论课程产生的兴趣,说明高职生对理论知识还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对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认同度不够高。项目组负责人认为,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是近年我国在高职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和推广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虽然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改革者还没有领悟到此类课程的精髓,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课程改革,从而导致课程改革不够扎实。(中国青年报)
四成海归月薪不足5000元
《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海归的起薪在3000元左右,月薪在3000元-10000元的占71%,超过四成人的月薪不足5000元,只有15%的海归收入超万元。超过四成海归的月薪不足5000元。有46%的海归就职于民营企业,32%的海归还是就职外资以及合资企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对于海归们也有很大吸引力。1%的海归选择自主创业,七成以上的海归自主创业者集中在高科技领域。调查同时显示,虽有近六成的海归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但是,回国后所从事的行业趋向多元化,主要分布在金融业(21%),文化体育教育娱乐业(18%),商业服务如咨询、法律(15%),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9%),制造业(5%)等。超过86%的海归表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所学的专业至少有部分相关,只有13.11%的海归认为两者完全不相关。(京华时报)
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它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为特点,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岗位需要,而且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2010年9月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发表文章《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1],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原则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及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现结合的原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2、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课按照“够用”原则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校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高等教育要求掌握较深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这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研究开发等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而中职教育要求掌握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要求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也是其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生产操作的岗位要求的。高职教育要求即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工作岗位也是介于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因此它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为度”,不追求对高深知识的掌握,又要对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重点培养高职专业的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思想将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素质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示范教学基本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让计算机与外语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不间断。
二、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企业类型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电子行业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1、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业企业,占绝大多数。2、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集中在商品流通环节的商业企业,数量也较多。3、拥有大量电子设备的楼、堂、厅、馆等专业场所,需专业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电子信息设备的管理。
以上几类电子行业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电子产品的设计、改进、生产、检验、销售、售后、生产的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进等岗位需要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而生产岗位需要的是中职学历或经培训的熟练技术人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大多定位在销售、售后、低层的生产管理、辅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的设计试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层面。
根据以上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义为:面向电子技术应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模块:1、以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生产管理等能力。2、以电子产品开发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线路的阅读、仿真、PCB电路板设计等能力。3、以电子产品销售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销售、安装、现场调试、售后维护等能力。4、以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为引导,学生应具备常用及专用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对本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感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推广使用,创造更多价值。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借鉴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的思想,按照目标及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
因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层次低于本科学生,高于中职学生,因此理论课程要求为够用、适度,不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有多么扎实,只要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即可,如需加深可在工作中通过再学习不断提高,而实践技能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第一、二模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设《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模拟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试制生产一种电子产品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倒推出该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确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让同学们自己制作出一款温度监测装置,能进行温度的显示和报警。因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在于理论设计,不必掌握过于高深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给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学生读懂原理图,要进行仿真、PCB设计、电路板焊接制作、单元电路检测、故障排除、产品调试、产品检测、归档文件等工作。根据课程要求应该掌握的内容,应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应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 DXP电路设计、电路仿真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训练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开设这些理论课的同时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实训、传感器实验、电子测量实训、单片机实验、Protel DXP实训、电路仿真实训、元器件贴装焊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认知实训、计算机基础实训,同时对PCB课、仿真课、单片机课进行课程设计。针对第三、四模块开设的理论课有家电原理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微机组装与维护,同样这些课程也开设有相应的实践课,并集中统一安排时间到共建实习基地考察参观交流,进行认知实习。
另外,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收集查找能力,因此还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由于电子行业的特点,很多元件、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很多企业的产品也外销国外,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专业英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高职毕业生双证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还应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够考取的资格证书为电子设备装接员,为此学校开设高级电子设备装接员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电子设备装接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考取通信设备测试员、网络维护员等其它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转贴于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责任感、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的对这些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和讲座,选修课中开设了科学技术史、前沿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欣赏、公共礼仪、英语语音、文学欣赏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固定举办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篮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项电子专业竞赛,如毕昇杯电子设计大赛等,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第三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再学习能力,调整好毕业找工作时的个人期望值,找好自己的社会定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实习,要求学生全部到指定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时间要求五个月以上,全面了解电子行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第二阶段为分散自由实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为毕业后在该岗位参加工作做相应准备。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当前地区就业形势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用下图清晰的表示出来。
四、结束语
通过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了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需求,运用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思想,依照理论够用、重在能力原则由需求设计应该开设的各门课程和应该培养的各项实践能力,从而建立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信通过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定会更加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永新.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J].科技传播,2011,1(上).
[2]许秀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12(6).
[3]巩云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
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投资价值 投资风险
1、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对企业界的100位CEO进行的问卷调查,的《2010中国电子商务100位CEO调查报告》中显示,有近九成的CEO认为未来三年中国电子商务将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回暖及外贸的逐步复苏,众多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意识的提高,传统企业进军网络市场以增加渠道销售,加上国家和地方各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不断规范整顿市场,市场交易规模和企业营业收入不断增加。
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以及政策环境的优化,移动电子商务在短短几年中迅猛发展起来了,基于它的方便和快捷等巨大优势,移动电子商务正在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个人用户可以利用手机通过信息、邮件,手机网站等方式获取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促进用户开展电子商务交流活动。
2、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2.1、垂直行业B2B平台将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中国垂直行业B2B平台中有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的垂直行业平台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可以预见的是,垂直行业B2B平台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B2B市场的后发力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类平台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平台通过集中全部力量搜集、打造和专业性信息,包括以行业为特色或以国际服务为特色,将继续吸引特定人群“光顾”;第二是纵深,平台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行业领军者将会推广处独具特色的服务内容与商业模式。B2B电子商务产业链下不仅有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还有围绕交易提供服务的物流、支付等环节,未来B2B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将是细分服务和行业的竞争;只有能深入的正确知道市场的需求,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和竞争力,和综合类B2B平台做出有效的市场分割;以中国制造网和中国化工网为代表的垂直行业B2B平台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正日益凸现,未来垂直行业B2B平台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2.2、B2C成为网购未来发展趋势所在
互联网给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动力,在B2C网络购物领域中,直销+互联网、目录+互联网、新媒体+互联网等越来越多新的运营商成功的演绎了这些新型的B2C商业模式,而在这些新模式中发展的比较好的B2C企业大多都获得了风险投资多轮注资,比如红孩子已经吸引了NEA、北极光以及凯鹏华盈等投资者的三轮融资;PPG先后赢得了TDF、JAFCO ASIA与KPCB国际性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并获得他们的联合注资。与C2C电子商务市场集中度高不同,B2C电子商务市场集中度还不是很高,目前占据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前三位的京东商城、当当和卓越的市场份额之和为50%多一点,而剩余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各种垂直类的B2C电子商务平台所瓜分,与C2C的淘宝网一家独大有很大差别。这些垂直类B2C平台目标客户一般比较固定,产品往往以一类或几类为主,具有专业优势。短期内,B2C电子商务市场将会仍然处于分散性的竞争结构中。
2.3、跨国电子商务拓展电子商务企业空间
B2B领域内跨国贸易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比较顺利,而以前B2C以及C2C跨国电子商务最多的就是“代购”,多为私下进行,属于“灰色地带”。今年六月份,淘宝和日本雅虎的合作打破了B2C跨国电子商务这一困局。日本消费者可以登陆雅虎的“中国商城”购买淘宝店主的约5000万件商品,而中国消费者则可以通过淘宝网的“淘日本”购买在日本雅虎商家提供的1000万件商品。虽然目前跨国购物还是一个尝试,所带来的不便要大于成果,但是电子商务要想进入广义阶段,就必须使得B2B、B2C、C2C国内和跨国交易一样方便。另一方面,跨国电子商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给我国外贸企业出口增添新的渠道。大量的外贸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将产品向国外输出,这种跨国电子商务模式,对于传统外贸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模式,为国内外贸企业带来了机遇和商机。同时,跨国电子商务应用的扩大化,也有助于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业绩空间,成为一个业绩突破点。
3、投资风险分析
3.1、政策风险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注意,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政策以支持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规范整顿市场、保障信息安全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首先表示了对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政府继续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的决心。但是,政策的制定是滞后于市场的发展的,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实施政策时的环境和制定政策时的环境可能并不一致,这可能导致政策的导向作用达不到预期;其次,政策在制定时对市场的调查可能并未彻底全面,因此政策对行业内企业可能会产生约束,如《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进入门槛“许可证”制度和备付金托管银行的规定等,可能会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客观上造成市场竞争效率的缺失;再次,电子商务的超高速发展,未来几年在某个领域可能会出现过热现象,如团购等,不排除会出台政策加以限制,以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这些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加以注意。
3.2、信用风险
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网络虚拟特点引起的信用问题在电子商务行业越来越显露,当前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网上盗窃等,这些违规现象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侵害了网络交易主体的利益。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7月)》中显示,89.2%的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担心访问假冒网站;而他们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的进一步确认信息,86.9%的人会选择退出交易。这说明要使电子商务交易健康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可靠、可信的网络环境。随着整个互联网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风险在长期内会逐步降低。今年出台的《中国电子行业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资质认证实施办法》就旨在将电子商务交易双方信用信息纳入信用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商务信用资源共享机制,对企业与个人进行信用监督和约束。
3.3、安全风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7月)》,今年上半年以来,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遭到病毒或木马的攻击,总数有2.5亿人;有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这说明网络安全的问题仍然制约着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长期以来,电子商务应用由于网络的开放,电子线路可以被窃听、电子信息被复制及其他局限性,使得黑客攻击、病毒侵入、欺骗盗窃等非法现象屡禁不止,再加上技术的提高使得攻击工具的专业化等导致防护难度日夜增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在起初就受到质疑,这大大降低了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的信赖程度,阻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4、市场风险
从电子商务最近的发展特点看,B2C领域正成为行业的一个热点,未来几年B2C会成为行业的“主战场”,B2C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家的投资。纵观现在B2C电子商务全局,IT家电、服装、药品、日用品、母婴用品等各种产品一应俱全,不仅销售领域覆盖了各个层面,经营领域也不断向纵深发展。B2C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聚了市场风险。首先是大多B2C企业面临投资大、回报小的困境,B2C企业要花大量资金建立运营平台、充实货源等,还必须和C2C平台下很多“只赚好评不赚钱”的商家竞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B2C电子商务虽然销售额巨大但仍然经营艰难。另一方面,B2C企业正面临逐步同质化的危险。虽然有部分企业坚持自身的专业特色,但B2C网站之间的差异性仍然在开始缩小,各大B2C网上商城集体向百货型线路靠拢,纷纷由专注细分领域转型进军相关行业或突破原先在线销售的单一品牌与产品品类,开始了多元化经营。这种同质化经营模式加剧了市场风险。
3.5、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广泛存在于各个市场,在电子商务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同时也给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带来了一定风险。一方面技术风险指行业内其他企业技术创新而给本企业带来的相对技术落后、产品服务不能及时跟上消费者的需求等。比如B2C领域的亚马逊。亚马逊作为行业的领路者始终坚持创新,从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书店到百货再到引入第三方商户,打通了B2C和C2C;在打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时,它又面向企业用户推出了“弹性云”,继而是 Kindle,为出版业和信息终端带来了颠覆式创新。它是全球第一个注意到WEB2.0、长尾经济和口碑营销的企业,它比Google还要早提出“云计算”概念并将其商业化。亚马逊持久的技术创新能力给电子商务行业内其它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技术风险也指我国相对落后的物流配送体系日益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桎梏。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台资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92-03
一、广西引进台资概况
台资是广西外资的重要来源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西引进了包括富士康、统一、麦斯鞋业、台玻、台泥等在内的一批台湾知名企业。2010年《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两岸贸易投资关系增进,大陆成为台资进军东盟市场的便捷渠道,而与东盟水陆相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衔接CAFTA和ECFA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上经济区重叠的引资发展政策,成为台商投资选择的理想地。2014年广西引进台资项目24个,是2013年的2倍,实际利用台资额791万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3.25倍,远高于广西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虽然2010―2013年,广西引进台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引资形势不乐观,但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的合同引资规模2010―2013年在全区引资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分别为74.4%、66.52%、67.41%、73.63%,说明北部湾经济区仍是广西最吸引外资的区域。截至2015年上半年,广西引进台资项目累计达1 600余项,实际利用台资额50多亿美元。
二、北部湾经济区台资发展现状及特点
伴随着台资数量的增长,台资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布局和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一)数量有所增长但规模总体偏小
2008年以来,广西先后确定了21个工业园区作为承接台资转移和吸纳台资项目落户的“桂台经济合作基地”,共承接台资企业200多家。但从整体来看,广西台资规模较小。数据显示:2010―2014年,广西年均新增台资项目20个左右,平均规模不到50万美元,百万美元的项目少,千万美元的项目屈指可数。而大陆台商投资较集中的福建省,2008年台商投资平均项目就已达500多万美元,其中单项总投资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就有上百家[1]。
(二)行业分布广,产业集聚凸显
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园区经济,支持台商投资建设台湾产业园,推动园区经济从单个产业项目向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内台资比较集中的园区有台湾(钦州)石化产业园、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湾轻纺产业园)、台湾(南宁)光电产业园、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以及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南宁(台湾)花卉示范产业园等,主要领域涉及农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电力、石化、轻工食品、旅游、房地产、商贸物流等行业。其中,台湾轻纺产业园、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南宁(台湾)花卉示范产业园等在农林牧渔以及食品加工、鞋业制造、电子信息等方面初具规模,汇聚了一批产业关联企业。
(三)享有多重外资优惠政策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2],同时享有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层面的惠台政策和广西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针对台商投资的专项政策,内容涵盖了台商投资所重点关注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财税扶持以及投资环境优化和政府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是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稳步发展,扩大和深化桂台投资合作的有力保障。
(四)投资交流平台和机制逐步完善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以后,台商有意借大陆扩张东盟市场,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连接大陆和东盟的桥头堡,备受台资关注。广西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发展的良好时机,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投资峰会等宣传广西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对吸引台商起到了一定效果。从2005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桂台经贸交流合作会日趋常态化,广西以此为契机,加强桂台深入交流合作,促使桂台双方在投资项目数量、规模和投资领域等方面有了实质性提升。除此之外,台湾的一些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广西设立机构和办事处,加强与广西的交流;广西南宁、玉林等地市也曾不定期举办各项台商专题活动,引进台资合作。
三、北部湾经济区台资发展效应及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桂台投资交流进展顺利,对广西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台资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外资的重要来源,不仅弥补了经济区建设资金的不足,大型台资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入驻也带动了配套产业链企业的集聚,有益于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以及相关产业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如富士康、统一、麦斯集团、味丹集团、台湾福昌集团、冠捷科技、昆仑集团等企业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轻工食品、农业技术、商贸物流等行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同时,也扩大了经济区的就业岗位和服务需求,利于经济区的社会稳定。尽管如此,经济区台资企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各地区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经济区扩大台资规模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生产成本上涨,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台资企业有意将产业向中西部省份转移,在此背景下,大陆各地区先后出台种种优惠政策,承接台资产业转移。目前,大陆地区引进台资规模较大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和福建。这些省份经济发达,与台资合作久,已有台资项目过万,其在投资环境、服务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较北部湾经济区都有优势。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的《2015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显示:台商最喜欢的是长三角,其次是西三角(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北部湾经济区虽地处三大经济圈结合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台资引进规模。另外,随着全球制造业成本上涨,与北部湾经济区毗邻的东盟国家利用其在劳动、土地等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大了对承接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布局。资料显示,近几年,台资向越南转移迹象明显,北部湾经济区引进台资不仅面临大陆各地区竞争,也面临周边国家的竞争。
(二)服务于台资企业的体系有待完善,水平有待提高
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服务外资企业主要涉及到外资政策、交通、物流、融资、生活保障等方面。据北部湾经济区部分台资企业反映,政府服务水平在以下几方面仍需改进和提高:一是对台优惠政策不够具体和实际。经济区虽同时享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多重外资优惠政策及针对台商投资的专项政策,但很多台资企业并不了解,他们认为企业注册和项目审批的手续烦琐,涉及部门多,程序不透明,没有感受到实在的服务。另外,广西的台资项目总体偏小,主要集中在传统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和旅游、房地产等行业,而政府出台的台资专项优惠政策多是针对一些大项目和广西重点产业项目,大部分中小台资企业享受不到。二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不深。南宁市部分台商反映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本身对两岸经贸合作政策和形势不够了解,所以无法高效率的引导台资项目审批。三是台资企业在当地融资渠道少,融资难。自治区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加大对台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如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台资中小企业贷款,并享受广西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广西投资的台资中小企业均可享受广西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广西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但这些支持政策并无具体实施细则,南宁多家台资企业反映在大陆贷款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
(三)台资产业集聚规模小,与广西重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如前文所述,北部湾经济区内建设规划了不少台湾产业园。其中,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台资企业15家,主要从事轻纺制鞋、食品加工,目前已发展成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南宁光电产业园主要以两大台资企业为主:台湾LED制造商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以科研实力著称的东巨集团。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引进包括旺旺集团、福昌集团、台湾农友种苗股份公司在内的台资企业50多家,总投资额40多亿元,成功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近300项,成为广西现代农业聚集地和桂台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主要集聚了光宝集团、冠捷科技、建准集团等一批全球知名电子企业,形成了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的电子产业集群。总体而言,北部湾经济区台资企业所占比重不高,台资主要聚集的产业是轻工食品制造、农业技术及农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而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和打造的千亿元产业主要涉及石化、钢铁、林浆纸、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和电子信息,并计划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3]。
四、北部湾经济区台资发展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台资数量、质量和规模有所提升,但也面临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等问题,为提高北部湾经济区台资企业发展水平,推动桂台投资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发挥经济区优势和特色,做好桂台产业对接
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三基地一中心”(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枢纽。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国家各种开放发展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台资对经济区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另外,广西与台湾处于同一纬度,气候相似,且有直达航班,交通方便,有利于双方在种植、旅游观光和餐饮服务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为推动台湾产业转型升级,2009年陆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包括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精致农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北部湾经济区在生物医药、旅游、精致农业(花卉、热带水果、观赏鱼等产业)等方面有一定基础,双方具有合作发展潜力。例如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生物工程与制药作为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具备了一些实力,逐步形成了以培力药业、桂西制药、博科药业、中诺生物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群,并且大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转型升级规划。台湾在生物医药方面技术先进,如若与南宁高新区或北部湾经济区的相关产业合作,利于促进双方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升级。
(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制约瓶颈主要有“产业不强、港口不大、通道不畅、体制不顺、环境不优”[3],直接影响到经济区的招商引资。其中,产业、港口和交通设施等是硬环境建设,已在逐步改观。相关管理部门意识到:对北部湾经济区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而言,将着力优化投资服务软环境,推动园区由重硬环境建设向重软环境建设转变[3]。北部湾经济区软环境建设应从政策法规、政府行政能力水平与态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快职能转变,真正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有优惠政策就要宣传和执行,不应让政策流于形式,对于不符合实际的政策法规应及时修改或废除,让台商切实感受到有实惠政策可依。相关工作人员也应与时俱进,主动了解两岸经贸关系和政策变化,更好地服务台商。同时,在国家积极推动简政放权改革之际,经济区也应适时规范和简化外资审批程序,完善台资入驻手续以及入驻后的保障和服务,如融资问题、用工问题、就医问题、子女就业问题等。
(三)加强台资引导,主动向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靠拢
北部湾经济区的相关文件指出:经济区加快以石化、钢铁、林浆纸、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台资企业在石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有所涉及,但石化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台资规模不大,企业集聚不多,电子信息领域的台资项目则多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技术含量不高,而海洋产业、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几乎空白。经济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需要各路资金支持,虽然现阶段经济区引资压力较大,但择优引资,利用外资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将来在引进台资方面可加强引导,在重点发展领域,尤其是台湾有经验和优势的领域如海洋产业、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深化与台商交流,也可借鉴海南、青岛、福建等地与台商进行海洋产业开发合作的经验,促进桂台在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方向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非,陈茜.台商在福建投资的发展回顾与政策思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电子信息行业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基础平台课 “三统一保”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Basic Electronics Platform Vocat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LI Weibo, LI Hai, YU Zhenbiao
(Zhongshan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teaching should highlight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more consideration needs of enterprise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of electrical foundation platform curriculum,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eaching, the "three unified" way of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Basic platform courses; "three unified"; analog electronics; digital electronics; "project" teaching
1 现状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这两门课程在国内外各个高职院校的电类专业中都有开设,是所有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两者自成一体,但又相互关联,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根据麦可思公司对我校连续两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报告中的“核心课程重要度与满足度”指标看,电类专业中这两门课程的重要度都排在前5位,但满足度却只有5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及其他院校的情况展开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还是依据本科相关课程的设置,知识结构与本科的相近。同时,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这两门课程的教材也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并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而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分支。高职教育中的这两门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需要结合生产实际,要以实际生产项目为教学实例,打破“大学本科”的理论束缚,讲究实践教学。①
(2)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查发现,各个专业对于这两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内容组织和教学开展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专业“各自为政”,任课教师也是各行其是,没有组成课程建设组对课程进行研讨、梳理;导致教学和教材相对较为独立,选择的实验、实训项目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同的实验或相近的项目选择的器件都不一样,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利于课程建设,影响了教学质量。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决以上问题,除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应组织电类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将这两门课程建设成为基础平台课程。
2 建设思路
根据中山以及珠江三角洲相关电子企业的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系部现有实验场地、实验设备、教学资源等条件,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既具有公共课程特色,又具有专业特色的为全系所有电类专业服务的公共平台课程。通过此次公共平台课程的建设和教改,建设一个“三统一保”即“学课时、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授课环境,保持各自专业特色”的公共课程平台,并在系部进行推广。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实用性、适度性和职业性。②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主要的优势领域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电梯生产等。“项目化”教学改革就是要针对电子行业的特点,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和特色,寻找相关项目进行课程设计,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③
3 建设内容与教学改革
3.1 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3.1.1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分析
传统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内容结构是学科型课程体系,是按照知识逻辑进行设计的,特别强调理论知识和电路设计计算,缺少实际项目的训练,这样的结构设计与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④(见表1)
3.1.2 行业对专业课能力支撑的分析
高职院校现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用人单位的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技术人才,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职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的知识支撑应该包含职业素质、技术、技能三个方面。此次平台课建设的课程虽然是专业基础课,但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电类专业岗位相一致。首先,学生将来从事电类相关行业,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在课程开设的时候要适当引入ISO9000标准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实施。其次,在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实际中产品电路,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最后,技能训练应作为教学重要内容,根据电类专业领域里典型岗位设置相关的技能训练内容。通过对本系部三个专业相关企业调查,了解其所需专业基础平台课的知识点。
表1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原有知识点
表2 企业对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点的需求
3.1.3 如何通过“任务引领”来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应与专业岗位要求相一致,这跟专业课与专业岗位对接是具有共通性的;实现岗位能力训练与提升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完成岗位相关任务,通过“任务引领”可以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任务引领,首先是要选好任务。所选任务最好既要切合实际、又具备一定趣味性,和后续专业课程有关联。其次是合理安排任务过程,让学生相关技能得到训练。最后完成任务后的总结与提升,并且可以推广如何实现功能扩展,如何将现有项目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有用的方法与技巧问题。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制作、轿厢称重电子称设计制作、音箱放大器制作等。数字电子技术则开设如下任务:声光智力竞赛抢答器、游艺篮球机计数器、电梯楼层显示控制器、无线水池温度计等。
3.2 制定具有“三统一保”特色的课程标准
(1)制定全系三个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统一课程标准;
(2)为了保持各自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后续课程需要,可以在授课内容方面加入或者重点突出相关章节知识,保证专业本身特色:本系开设的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做平台课,虽然在基础课中有大部分内容相同,但是这两门平台课兼顾和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的衔接。
(3)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实训项目:基于555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该实训项目电路由以555为核心组成的蓄电池过充电控制电路,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组成的蓄电池电压指示电路,以电压比较器组成的蓄电池过放电控制电路以及开灯检测控制电路、以定时芯片组成的开灯及延时熄灯及二次开灯定时控制电路,以控制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组成的输出控制电路等组成。该项目既包含模拟电路,又包含数字电路,是一个实际的典型应用电路,任务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受。
3.3 为各专业服务的课程具体实施措施
平台课程建设中的“项目化”教学,改变了原来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独立的局面,以 “行动导向”为前提,采用实训、讨论、讲解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的中心地位。老师以部门经理等身份,提出任务需求和任务要点,学生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学生动手为中心,老师可以对学生提供理论的讲解、支持和辅导,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学生根据“客户”布置的工作任务,利用“公司”提供的设备及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等。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受实训场地、设备、时间等条件限制的项目,可以采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虚拟出设备先进、元器件齐备的实验平台,既克服了传统实验室各种条件的限制,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又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仿真设计环境,丰富学生实验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⑤
4 效果
从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成效来看,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对两届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统计情况来看,有90.0%的学生喜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有45.6%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获益最大;同时,有48.9%的学生会使用网络课程。因此,通过此次建设,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不再是理论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转变成为渴望知识的扩展、寻求产品的创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课程,而是变成一门较为有趣的动手实践课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还存在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持课堂应有的师生互动和信息反馈,如何将常规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等问题。平台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懈地探索和改革,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 郝超.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② 魏亚昉.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③ 钱金法,王雅萍.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