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本质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的本质特征

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1

[关键词]命题分析 界限 言说 沉默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88-01

引言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分析哲学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主旨在前言中描述为:本书将要为思想划定一个界限,或者不如说——并非为思想划定界限,而是为思想的表达方式划定界限。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有界限的,有些东西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有些则不能。根据这个界限,维特根斯坦把世界也分成了两个部分:界限之内是可说的、而且完全可以说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世界的“如何”;界限的那一边则是不可说的神秘之域,也就是世界的“为何”,这个领域是言语不可及的,只能由可说的领域显示出来。

一、关于“命题”的理论

“命题”问题由来已久,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命题主要是从判断的角度来研究的,其中思维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概念。人的逻辑思维是由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的一个过程,概念在认识上是最先的。英国哲学家边沁则认为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是命题,而非词语。此观点对后来的分析哲学产生重大的影响。虽然分析哲学的开创者弗雷格和罗素,并未直接受到边沁等人的影响,但是他们是按照这一语义学上的转变路线发展的。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把“说明命题的本质”作为自己的“全部任务”,显然是直接承袭了弗雷格和罗素开拓的命题分析的哲学思路。

句子与命题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真假可能性的句子才是命题,即命题一定要有所断定。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有本质的特征和偶然的特征。偶然的特征是由于命题指号的特殊的生成方式而得来的那些特征。本质的特征则是唯一使命题能表达其意义的那些特征”。可见,维特根斯坦所关心的并不是单个命题的偶然特征,而是所有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而同时“普遍的命题形式是命题的本质”。

维特根斯坦对于命题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便是对“命题”的界定方法。而对于本质的追寻,则是其命题分析的核心。

二、命题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命题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某些具体类型的命题进行分析;另一种是试图发现命题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以确立命题具有意义的一般条件和标准。《逻辑哲学论》所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语言是人们借以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但此工具在进行哲学讨论时往往被误用。因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可用语言表达任何意义而无需知道每个词如何意谓和意谓什么”,而这样去谈论哲学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误用。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就是去纠正对语言的误用。“全部哲学乃是‘语言批判’”。

“语言批判”的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命题分析,而命题分析,则是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解决语言误用的主要方法。命题分析的方法,不仅仅减少语言的误用,而且他区分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命题,给“我”的世界划分了界限。“我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唯我论中的认识主体“我”,“主体不属于世界,但是它是世界的一个界限”。

这个界限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是借此来区分自然科学和哲学。他写道“真命题的总和是全部自然科学”。“哲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即自然科学命题是有意义的,哲学命题则不是。第二层含义指出,这种无意义是指我们没有办法谈论哲学问题,命题分析也只能是在“有意义的”世界中。如他所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更多的哲学问题,在保持沉默的范围内。

三、结语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主要是根据六个大命题展开的,命题的理论是对语言的进一步解说,因为正如“句子”与“命题”的区别那样,没有断定的句子便没有主体的“我”的参与,对这个“我”的世界而言,是没有意义的。这在维特根斯坦的唯我论中有所体现:“唯我论的命题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它不可说,而是显示出来。世界是我的世界,这一点就显示在语言(唯独能为我所理解的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在《逻辑哲学论》中语言和言说均有特定的内涵:语言是命题的总和,言说是用语言描述实在。

维特根斯坦把世界划分成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可说的用语言表达准确,不可说的保持沉默,而哲学家们永远不可能成功地搭建起一架足以逾越语言之界限的天梯,但这个事业总还是不停地进行着。

【参考文献】

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2

关键词:哲学;一般原则;抽象;原则;关系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7.001

任何一种教育原则的形成,都无法脱离某种教育实践的过程。哲学教育原则也不例外。虽然哲学本身已经蕴含了哲学的教育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必须由教育的实践来挖掘并形成。在长期的哲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将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即它在哲学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并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完善。这一原则贯穿于哲学的全部教学过程,是开展哲学教育的必要前提。前人对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容的研究已经较为透彻,本文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从一般性和具体性出发,来探索哲学教育的原则。

一、一般性教育原则

哲学教育的一般原则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具体和抽象相统一。这三个一般性原则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哲学教育一般性原则框架。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质就是理论联系在实际。理论是指哲学理论,实际就是指人们生活着的客观世界和在客观世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问题和矛盾等等。一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而来,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可是说有什么样的实践过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论,实践决定着理论。另一方面,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理论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来合理科学地改造自然、改变实践环境。所以,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决定了人们不仅仅要在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更要在哲学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哲学教育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第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所谓的逻辑,就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律或者事物在展开过程中所遵守的一般规律。它以概念、理论等形式出现,主要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人类思维和对世界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所谓的历史是指客观事物及其必然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认识历史的过程。理论和实际是辩证发展的关系。逻辑是在历史中生成的,是历史的铺开延展。离开了历史的母体,逻辑就沦落为抽象空洞的理论而变得毫无意义。而历史含有必然的逻辑,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世人所认知,否则就是一堆毫无关系的表面材料的堆砌。对于逻辑的分析和概括应该给予客观的历史,而对于历史的考查应该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哲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在对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也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辨析和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三,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原则。抽象和具体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抽象是指事物的某个属性、本质等,是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能够为思维捕捉并被加以概括的东西。而具体就是指客观存在或者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能够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整体的事物。具体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我们在进行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宣扬理论的基础上,来积极探索实际,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观点,在具体现实中提炼抽象思维,然后将抽象思维再落实到具体现实中。这一原则就包括了从具体现实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再到具体现实的过程。在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基础上,一定要通过亲身实践,将哲学物化为具体的行为,将马克思哲学原理落实到生活中各个方面。

二、具体性哲学教育原则

第一,批判性原则。批判性原则主要指:当我们面对前人的理论和现实的问题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全盘接受,而应保持怀疑的态度,不盲目信从于任何权威性的理论,要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之后,再做出准确的选择。批判性原则中的批判一词本身就包含了为追求真理而怀疑的意味,它要求我们不要迷信权威,敢于否定现存,在接受事物的过程中也怀疑事物,不断地重复否定、扬弃和接收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对理论进行剖析,看到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第二,辩证性原则。辩证性原则是指用运动、发展、变化、联系、矛盾的观点来把握问题,看待问题,不仅仅看到问题的一面,还能够看到另一面。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够做到全面、深刻、客观,才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它要求我们在进行哲学教育时,要对客观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既看到事物的优点和长处,又看到事物的缺点和不足,进而能够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三,创新性原则。哲学的批判性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决定了人们在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具备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内涵是指不断地否定既定的常规,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不断地形成新的思维,使得思维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在哲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敢于创新、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崔青青,何金泉.高校理论课实施素质教育应坚持的原则[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3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任务驱动教学;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潘金志(1987-),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旺生(1953-),男,福建南安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137a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6-02

“基本原理概论”是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新的调整改革方案中确定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总结在该课程教学当中的经验和问题,讲清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基本原理概论”的部分重难点问题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一是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基本原理知识,二是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探索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特征

哲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然而要真正理解哲学,必须正确把握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科学地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实践唯物主义有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师生对哲学本质的把握。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对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进行重点探讨。

2.关于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根本看法。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发展观的实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应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3.关于辩证法也就是的认识论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到:“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者就更不用说了。”①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揭示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性。显然,这个命题需要把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统一起来理解。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当中,要对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进行比较全面地解析。

4.关于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人们往往直观地理解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的客体是历史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但是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基本特征、以及历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待于用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因此,具体讲解历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内容。

二、本课程重难点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设以来,任课教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等限制,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不同,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会存在差异,研究深度也可能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他们教学的侧重点;教师的年龄和教学经验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和及其效果。

“基本原理概论”论述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等重要理论。内容博大精深、科学性强,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同时又要求理论联系当代实际。这些因素就容易提高对于理论的难度。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学校、教师、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促成了解决“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课程若干重难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大学生只有全面接受本课程的教育,才能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本课程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课程的建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此对这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作了初步的探索,希望有益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课程。

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4

摘 要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可是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上,不管是与技击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抑或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传统武术的汲取。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 武术 特征 现状 发展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搏斗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竞技和健身价值,深受不同文化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对培养青少年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个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上所作出的对武术的文字定义,既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又表述了武术的民族特点。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体现为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武术始终是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它是一门特殊的技能和技艺,这也是它能在历史长河中屡经厄运而不断发展的生命活力所在。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近来武术运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武术的发展越来越偏离"武"的传统价值和规律,从而走入一条越发狭窄的小胡同,这不能不给这个吸吮了数千年文化乳汁的民族体育项目健康发展带来妨碍。同时,也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一)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事一……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季节不同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经》)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周敦颐:《太极图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二)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 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拳以捧、捋、挤、按、、肘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八卦掌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武术的技击方法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注目和吸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中国武术的竞技特征,作为推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已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武坛有识之士所认同。

(三)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例如,太及拳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的阴阳学说的原理,极为强调“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等要求,实际上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以达到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而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认为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横拳其气发于脾,可练脾;劈拳其气发于腑,可练肺;钻拳其气发于肾,可练肾。近几年来站桩练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功,就是以“经脉者,所以行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的经络学说为生理学依据的,经常练习此功,亦能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延缓衰老的健身目的。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娱乐性

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因此,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

二、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思考

所谓本质特征,是指事物概念所反映出的该事物内在规定性的外在表现。尽管从近代起,武术已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集中反映为武术是一种以格斗技击为本质特征的技击方式或仅是一种“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身体活动。关于这个问题,不妨从武术的形成、发展来加以考察,也许更能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在古代,人们进行攻防格斗,主要使用短兵相接的技击技术,无论是军旅武艺活动中的大规模阵战拼杀,还是少数人之间进行的"两两相当"技击格斗,主要通过训练来掌握这一类技术技能,并用之于实战。这既是当时习武的价值体现,也是习武的主要目的。因此,无论是进行身体直接对抗的格斗训练,还是练习既具有民族色彩,又能满足传授、记忆、训练的需要而产生的武术套路,以及围绕这两种形式而存在的各种训练手段和各种练功方法,大体上都是紧紧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而发展的。

有的学者往往会引用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斥套路武术为花法,“无预于大战”的批评,认为武术的套路本来就并非实用的,从而提出武术与技击的分异。事实上,只要把戚继光的评语前后综合起来分析,不难看出,戚继光批评套路武术为花法,“此艺不甚预于兵”,是基于军事阵战角度,实际在戚继光的武术观中,他从来没有否认套路武术在“两两相当”单打独斗中的技击价值,反而明确提出,套路武术“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随着火器的出现,武术的技击功能在军事舞台上的价值也随之减弱,技击格杀成了近代军事战争中的一种小小补充,而武术本身也纳入了近代体育的洪流之中,其技术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至现代,更是形成了以专业队为主体的竞技武术体系。但从历史看,决不能因此就否认技击性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这个逻辑前提,也不能由于专业队为主体的竞技武术在社会上的影响,而忽视整个社会对武术的文化认定和价值取向。

三、武术本质特征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武术现状

中华武术,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的在中国内地流传,也伸展到海外各地,凡是有华裔落脚的地方上都植下了根,公开或秘密地承传和延续,彰显出中华武术坚韧的生命力,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的。大凡一种文化生存的价值,能否流传百世,成为人人所敬爱的精品,除了有健全的传播方式以外,最重要是它的本质与真理,对每个不同时代都有强大的适应力,才是延续与发扬的生命力。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经历数千年的生活体验,从生活的奋斗中累积下来的文化特色,因而历久不衰,受到民间的极力维护和弘扬。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新体育》、《体育文丛》等刊物上,曾围绕武术的性质、发展方向等展开了一场理论大讨论,不少学者一致指出,技击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发展武术“必须保存武术固有的风格特点”。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学者们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建国以来,武术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武术本质特征所要求的技击性却大大削弱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武术运动的良性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值得深思的倾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武术运动是以套路形式展现在竞技舞台上的。以动作规格为主要评分标准的竞技比赛杠杆,使武术以功架练习为手段,以技击实用为主旨的目标追求发生了倾斜,竞技武术体现的仅仅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精神征服,也就是说是对观赏者而言的一种审美效应。而这种竞赛套路往往是由创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演练者的具体条件来进行编排的。在编排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技击应用的必备条件,它脱离了实用价值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在演练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所谓"技击意识",也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表演性,这种演练意识与真正的技击意识只能是貌合神离。在套路的训练方法上,竞技武术以争分夺牌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所以与传统的讲究格杀实用,并注重多种练功方法的传统训练方法发生变异而显得单一。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中国武术历来所追求的主体目标和本质特征正在渐渐淡化,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谈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以近十多年来开展的散手运动为例而认为、目前不正是在大力开展武术的散手运动吗?散手运动的开展,确是对以往单一以套路为主的武术运动的一种突破,给中国的武术运动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可以看作是以前武术运动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对武术本质特征的一种回归。

散手武术包含着踢、打、摔、拿等动作的运用,有着丰富多彩的技法和招数;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在的散手缺少能够体现这些具有武术特征的技术,不少散手选手甚至连武术基本功也没练过,他们的武术技术基础一般都比较差,难于在散手中运用武术招数,这样就容易将中华武术混同于一般的搏击术,失去武术固有的本质特征。

目前,竞技武术中套路和散手运动两种形式并存,但它们都没有很好地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套路越来越趋向于“技巧加体操”,散手也快要成为“自由搏击”;但套路却没有体操高难、优美,散手也没有跆拳道凶猛、厉害,这样下去,难保武术不失去其精华和魅力,更谈不上弘扬武术,走向世界。

四、武术的发展走向

武术要发展,首先必须继承其本质特征,不断吸取传统武术的营养来充实自身,保留武术固有的风格和特色。因此有必要组织专家研究如何在现行的套路比赛和散手比赛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对于这项工作,一是要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办,不能再迟缓;二是在步骤上项目改造要采用渐进法,要稳妥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工作,使之能充分体现武术的特色。

攻防技击乃武术的本质或灵魂,套路的编排应以攻防动作为基本特征,以各种搏击技巧、手法或招数为内容去串编,套路是散手技术的基础,如果撇开套路基本功不练,一味只习蛮力,练散打,犹如空中楼阁。在散手运动中,也并非只有拳打脚踢,像少林拳中的童子拜佛、八卦掌中的白蛇吐信、太极拳中的手挥琵琶等等这些技法一旦在格斗中使用得当,其攻击威力和效果远在拳脚之上,所以练套路者,应该加强格斗技术的实战练习;练散手者,多进行套路演练,套路和散手二者要互相渗透交融在一起;只有这样,武术的本质特征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才能使现代武术不负“功夫”之称。

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发展武术运动,确立了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为“高、难、美、新”,制定了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同时国际武联制定了反兴奋剂条例,在世界锦标赛上进行了兴奋剂检测并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签署了协议,以适应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发展中国武术,可以引用精武体育会的教育制度作为参考。采取不分派别,吸其精华,整理编册成一套有系统的资料,分级传授。把武术引进各类学校,使学生自小培养起爱护文化的精神。定期主办武术研讨会,交流会,交换心得。设立奖励方式褒扬对武术有贡献的运动员、教练与热心武术推动者。筹募武术发展基金,以培训更多教练人才。不助长只为比赛而练武的不健康风气。

所谓知易行难,要建立传统武术系统化的推展,并非三言两语,一朝半夕所能办到,但是知难而不行,却是难上加难。只要武术界同人抱定坚强的意志,强化文化的归宿感,诚心诚意,抛弃成见,异中求同,深信在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原则下,必然会使传统武术发展,探讨出可行之道,开创更美好的前景。

五、为了加快武术走向世界,中国武术的发展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一)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

武术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我国虽已从60年代开始,就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实践并不成功,武术教育很开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主要是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武术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状态,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远目标:第一步是使武术成为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逐步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成为大、中、小学和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体育内容,使每个学生和每个战士都懂得武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步是逐步使武术成为国际的体育文化体系,大力推广武术,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向奥运会贡献的第一个体育项目。还有,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武术教育。例如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来大力培训武术师资,适当增加武术教学时数和改革武术教学内容,创办高等武术院系,加强学校武术研究等等。

(二)切实做好国内各项基础工作

武术走向世界,国内是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原国家体委《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努力做到“武术技术要规范化、武术理论要科学化、武术活动要社会化”。

(三)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

套路演练、技术格斗这两种武术运动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都应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应采取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发展套路形式的同时,加强技击格斗的研究,走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道路。在武术散手、推手等对抗性项目中,许多武术格斗的技击方法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今后应在技术传统化、规则合理化,器材服装民族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能早日列入奥运会或世界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武术套路形式的今后发展,则应努力做到:动作套路规范化、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竞赛制度化。

(四)通过多种办法大力推广武术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要走向世界还需要一个推广过程。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位、多种层次,大力推广中国武术。例如举办各种武术节、比赛、培训班,派遣优秀运动队在国内外巡回表演,优秀教练员外出讲学、指导,以及报刊、图书、广播、影视、声像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推广。

历史的中国从未像今天与世界走得如此之近,她不仅在当代连续创造了十几年的经济奇迹,更以其众志成城之心,让超过13亿的人们,团结在神圣的五环旗下,以中国历史久远的文化才智丰富奥运会的博大内涵,武术这朵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如果绽放在它最应盛开的归处―奥运会上,它必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代表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统一,闪耀在这座生命的星球之上!

参考文献:

[1] 昌沧,王友唐.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再思考[M].1998.9.

[2] 陈立新.套路说.我姓武[J].中华武术.1998.3.

[3] 杨啸原.国外武术市场的现状及其成因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

[4] 韩雪.中西体育文化交融与21世纪传统武术的发展[J].山东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

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5

一、从美学的角度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理论的再认识

从古代美学发展到近代美学,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自然演进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原则是与哲学的发展同步演进的,而从某一方面来说,美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并与哲学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理论强调对自然的模仿,正如这一时期的理论原则是渊源于对古代艺术的借鉴一样,他们也效仿古代希腊人的哲学原理。因此也可以说,文艺复兴的审美原则直接依附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并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理论研究的主流。

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们如阿尔伯蒂、达・芬奇将其理论原则建构在普罗提诺和新柏拉图主义对理念的推崇上,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其美术原则之中。从真正的理论上来看,美被认为是理性通过审美形象的方式在感官中的直接表现,它是与道德相并列的。因此,文艺复兴的美术家们将其理论创作在美学哲学上与古论联系了起来。尽管有其美学的积极意义,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的创新上,还是在更全面的理论分析上,文艺复兴――正像它的时代特征所展现的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伴随着真正哲学的发展,审美理论凭借学术性哲学维持了美与生活的联系。它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哲学、美学研究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拓展了古希腊、罗马的美术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新的时期有其新的理论思想风貌,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也正是在其对古代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理论研究。伴随着真正的审美思辨的发展,美术理论自始至终都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发展同步演进,而理论是真正审美思辨的唯一任务,并借助自由思辨的复苏和对理论原则的深化,从而使探索近代美学审美理论的发展成为可能。

二、从历史学的角度上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理论的再认识

美术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和美术理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了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的立体框架。在这一结构中,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按照特定的规律和次序,逐渐将其组合、建构。对于文艺复兴来说,这是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因此在学术研究上也显示了它作为这一过渡性历史阶段的原则性特征。而作为特定时期的文艺复兴,对美术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美学和艺术的意义,而且具有一种历史的意义。在对古代思想的着力研究上,美术理论家举起了反对中世纪艺术粗俗外表的旗帜,并沉浸在古代艺术家的色彩鲜明之中不能自拔。但从其本质上说来,文艺复兴美术理论家们的这些理论成果则富有审美的气质与潜力,因为,正如时代特征所赋予的那样,他们开启了美术研究真正的开端。

因此,文艺复兴美术理论体现了这一特殊领域中“纯视觉艺术批评”的发展和大致风貌。虽然,文艺复兴的理论家们没有也不可能对这一说法有所意识,但是,在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的认识上,它确实已经存在于批评家对艺术进行解说的分析之中了。然而,对美术理论家的这些具体规定,一方面说明了他们作为特定时代对美术理论作出的积极意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从美学方面对文艺复兴美术理论的演进概况进行研究,还是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对美术家或美术理论的研究还涉及心理学、文献学、社会学、图象学等等新型人文学科,它都从不同层面上拓展了当时美术理论的新领域,也不管它是从内容还是形式、创造还是自由、艺术还是自然、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为此后的美术批评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因此,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因为,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美术原则是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别产物,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不能不说,它构筑了整个美术理论原则完美近善的根基,从而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陈传才.《艺术本质特征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 黄才郎.《西洋美术词典》.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3] 叔本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哲学的本质特征范文6

太极拳到底是什么?我看十有八九的人答不出来(当然包括笔者在内),因为历来官方的、民间的、各种武术及太极拳书籍都没有统一而又权威的说法。

《现代汉语词典》“太极拳”条目:“流传很广的一种拳术。动作柔和缓慢,既可用于技击,又有增强体质和防止疾病的作用。”

《辞海》“太极拳”条目:“拳术的一种,也是医疗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陈、杨、吴、武、孙等流派。其套路和推手在手法(、捋、挤、按、采、、肘、靠)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方面基本一致,但在架式和劲力上,各派有不同的特点。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贯串圆活,练时要求思想集中,精神专一,呼吸和动作配合,做到深、长、匀、静,对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善内脏器官的机能有良好作用,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两部辞典解释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共同之处:一是太极拳是一种“拳术”,二是动作特征柔和缓慢,三是对健身有好处。再翻阅众多太极拳书籍,第一句大都是“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拳术”之类的话。以上这些解释能反映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吗?显然不能!不过,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由前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任主编,副主席张山、人民体育出版社编审周荔裳任副主编的《武术学概论》,对太极拳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该书在第五章“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第四节“太极哲理与太极拳”中说道:

“纵观太极拳理论受到太极学说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观点:

“第一,吸取太极学说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生成论)作为太极拳的本体论……无极而太极这一观念是太极拳的根本观念,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把握到太极拳的精髓。

“第二,太极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阴阳变化观念是受到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是直接来自《太极图说》……故太极拳用于养生则祛病延年,用之于技击则刚柔互用以克敌制胜。

“第三,太极拳理论中所反映的‘形神同一观’亦与《太极图说》有一定联系。”

由于这本书除了主编、副主编外,还有国内十多位武术界、自然科学界、社会科学界对武术理论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参与编撰,可以说这是目前对太极拳最具权威的解释。即使如此,笔者仍认为他们的解释不是定义的解释,并没有反映出太极拳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涵和外延不明。

内涵和外延是定义的两个基本要素,内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外延指本质属性涵盖的对象。就此,笔者不揣冒昧,试以说之。

笔者认为,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太极思维为引导的,以人类自身意念、气机为统驭的,以松沉圆缓、缠丝环绕、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体现技击机势的健身防身的拳术运动。

这个定义首先说明太极拳是一种运动,而不仅仅是“拳术的一种”。太极拳是什么样的运动?太极拳是有明确思想指导的运动,其指导思想就是中国古代关于太极的思维。

其次,太极拳也是一项意识、气机运动,它必须用人类的意念、中气贯串统驭。

再次,太极拳是利用人体四肢和身体器官松沉圆缓、刚柔相济外在的肢体形态表现出攻防技术和祛病延年功效的健身防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