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1

(一)丹麦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并制定了20多个必须采用的模数标准,包括“建筑规则设计模数”、“模数组件的尺寸”、“优先采用的建筑水平向尺寸”、“双跑楼梯的楼梯间”、“厨房构件”等。丹麦推行工业化建筑的途径是开发以采用“产品目录设计”为中心的通用体系,同时比较注意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丹麦通过模数和模数协调实现构配件的通用化。主要的通用部件有混凝土预制楼板和墙板等主体结构构件。这些部件都适合于3M的设计网格,各部分尺寸是以1M为单位生产的,部件的连接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都符合于“模数协调”标准,因此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之间具有互换性(于萍、陈效逑,2011)。丹麦标准对于模数协调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建筑及建筑产品的尺寸和规格的规定比较多而且比较详细,对于建筑的水平与竖向尺寸、各类构件的尺寸和小型建筑产品的尺寸都有规定,通过这种方式来规范设计,发展通用体系。

(二)日本早在1969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开展材料、设备、制品标准、结构材料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依靠各有关协会加强住宅产品标准化工作。1971年2月通产省和建设省联合提出“住宅生产和优先尺寸的建议”,对房间、建筑部品、设备等优先尺寸提出建议。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住宅产品大批量社会化商品化生产的前提,极大推动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纪颖波,2011)。

(三)法国法国的工业化建筑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一代工业化建筑”,出现过许多“专用建筑体系”,不同体系出自不同厂商,各建筑体系的构件互相不通用。20世纪70年代后过渡为“第二代工业化建筑”,以通用构配件制品和设备为特征。1977年成立了构件建筑协会,1978年该协会制订了尺寸协调规则。法国政府在1982年调整了技术政策,提出一套构件目录,只要与某些其它目录协调,并组成一个“构造逻辑系统”即可(孟刚,2005)。

(四)小结可以看出,模数协调和部件通用体系在工业化建筑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模数协调强调的是在建筑设计阶段尽量统一尺寸,做到标准化设计,而部件通用体系强调的是在部件生产阶段尽量统一部件的规格尺寸,做到部件通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设计是生产的基础,标准化设计有助于部件的通用,部件生产是设计的延续,部件通用可以促进标准化设计。各级政府部门在修订和制定标准时应充分借鉴国外标准,尤其是在模数协调和部件通用体系两方面。

二、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传统建筑的标准规范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其中也涉及了一些有关工业化建筑的内容,但涉及专业不全,规定分散,不成体系,本文对此按照执行范围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

(一)国家标准表-1中所列标准涉及建筑设计、建筑产品、结构设计和施工验收四方面,其中既有针对工业化建筑而制定的标准,也有针对传统建筑制定而又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标准。针对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大部分颁布较早,已不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建筑的要求,应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进行修订。传统建筑标准中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规定不够深入,应进行深化完善。

(二)行业标准表-2中所列行业标准大部分为建筑产品标准,另外还有两部集设计和施工于一身的综合规程以及一部抗震标准。与国家标准情况相似,针对工业化建筑的标准颁发时间较早,应结合现状修订,传统建筑标准中关于工业化建筑的规定应深化完善。

(三)地方标准从表-3可以看出,各地区已出台的针对新型工业化建筑的技术标准在内容上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总则、术语解释、材料要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且各技术标准和规范都集中大部分篇幅对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其他章节则只做了原则性规定,比较概括,不够具体、详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沈阳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在制定技术标准方面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在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沈阳市组织中建标准院、中建东北院、中建设计集团、沈阳建筑设计院等设计单位,以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丰富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在构件制作与验收、工程质量、安全、节能、检测等方面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编制工作(于海,2012)。

(四)在编标准目前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已经,相关人员正在积极修改。该规程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装配板式结构设计、外墙挂板设计、构件制作与储运、构件安装与施工和工程验收。另外,据北京市建委消息称,将启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规程》编制工作,积极推动产业化住宅设计标准建设。该规程将对住宅设计中的模数协调、平面设计、外墙、内墙、楼面设计、内装修与设备管线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要求,为规划管理和建筑设计提供技术依据。由标准院作为组编单位编制的《装配式住宅设计规范》也正处在编制中。

(五)小结目前各级标准中,关于结构设计和施工安装及验收的标准还比较少,应尽快修改相关标准,增加相关内容。另外虽然有一些关于建筑产品的标准,但还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建筑的生产要求,应加紧修改现行标准并编制相应新标准。在修改和编制标准时应结合现有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做到能够充分反映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应该与在编标准相协调,力争做到不重复,不矛盾。另外,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化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相比,无论是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施工安装标准,还是验收检查标准,都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应进行修订。在建筑设计上,应加强有关模数协调的规定;在结构设计上,现行相关标准中几乎没有针对节点设计的内容,应增加相关内容;在构件部品生产上,应尽快完善关于尺寸规格、生产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尽快建立一套通用体系;在施工安装上,现行相关标准中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规定比较分散,应进行整合,增加必要规定,尤其是关于节点连接这一重要环节的规定;在验收检查上,主要应修改两方面规定:一是部分工程的验收地点由工地现场转移到了构件部品工厂;二是应增加关于节点连接的验收规定。

三、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的修订和建议

结合我国现行建筑技术标准规定和国外工业化建筑发展过程中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本文对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建筑过程中部分主要技术标准提出两点建议。

(一)对现行主要技术标准的修订建议1.建议。具体见表-4。另外,《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住宅楼梯预制混凝土中间平台》和《住宅楼梯预制混凝土梯段》都是为了发展工业化建筑而制定的,但制定时间较早。近几年工业化建筑发展迅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上述标准应结合工业化建筑的现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建筑发展。2.说明。《住宅建筑规范》中的条文大多针对现浇结构,应增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部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构件中的钢筋可作为防雷设施的引下线。此技术在现浇结构中易于实现,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不易实现,应作相应修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没有专门针对节点设计的内容,节点设计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增加针对节点设计的相应内容;另外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较少,应继续完善,如节点连接构造要求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各类建筑的抗震计算和构造做出了规定,但没有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计算和构造,应增加相应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主要针对现浇结构进行规定,应增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的相关规定,如构件部品、施工机械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第9章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中,对预制构件的验收、结构性能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做出了规定,但不够具体,应进行完善。另外,由于构件部品在工厂生产所以在现场验收的规定已不适用,应增加针对工厂生产验收部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应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同步修改。《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没有针对节点加固的方法和构造要求,节点连接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应增加相应加固方法和构造要求。《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中有大量针对现浇结构的规定,应增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相应规定。《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中没有关于构件部品连接节点的防水设计,构件部品连接节点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应增加相应防水设计内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重要参考,目前该图集只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应增加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部分。

(二)对新增技术标准的建议1.建议。(1)完善模数标准体系,增加各类建筑的模数标准,如学校模数标准、医院模数标准、办公楼模数标准等。(2)完善建筑产品通用体系,增加关于各类建筑产品的尺寸、规格的标准,如预制梁尺寸规格标准、预制柱尺寸规格标准、预制隔墙板尺寸规格标准等。2.说明。(1)目前我国现行建筑模数标准只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三部,应完善模数标准体系,增加各类建筑模数标准。(2)目前我国建筑产品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通用体系尚未建立,许多建筑产品缺乏与之对应的尺寸、规格的标准,应增加各类建筑产品的尺寸规格标准。

四、结论

为了找出目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典型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得到相关结论。

(一)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进行总结和分析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都颁布较早,已不能满足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建造,地方标准大都只对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其他方面则比较概括。

(二)对典型国家的技术标准特点进行总结对瑞典、丹麦、日本和法国的技术标准特点进行总结,虽然四国在做法上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都体现出了模数协调和部件通用体系在技术标准中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2

【关键词】建筑市场监管机制;博弈分析;建筑行业;技术创新

建筑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业主方、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等,这些参与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但是在市场运营的过程中,参与者的一些行为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导致大量违规行为的发生。市场行为的不规范会导致技术创新的停滞,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市场违规行为发生的因素及表现

具体来说,导致当前建筑市场出现违规行为的因素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行为出现偏颇。政府应当在建筑市场中扮演协调各方关系、监督市场行为的角色。但是政府在参与市场活动时,可能会将利益的制定更倾向于关系相对密切的企业,这种行为会引发竞争的不公平甚至造成行业的垄断,地方市场还易盛行保护主义。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不公正作为使建筑市场的权威性与严肃性遭到破坏,因而违规行为大量发生。另外,政策与制度上可能将更大的利益归于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而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扶持,难以适应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对短期利益、高额利益的追逐更为热衷,当违规利益超出常规利益时,很多企业可能会做出违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第二个因素可归结于业主方的行为,一般来说建筑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的状态,业主方在招标时可能会恶意压低价格,这样承包商或者监理部门的利润就会降低,为了将利益扩大化,他们可能会采取转包、偷工减料等方法。部分业主在项目建设时资金不足,因而将债务转嫁给承包商,承包商在缴纳基本的资金外,还要垫付工程项目的施工费用,当工程竣工后,可能会有业主拖欠费用。

第三个因素是承包商因素,最主要的一点是承包商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业主方恶意压价、转嫁债务负担等行为引发承包商的违规行为,出现将工程转包给资质较低的企业,或者用拖交欠款、克扣工资等方法将危机转嫁给其他人。

第四个因素是建立单位的因素,监理费用一般较低,因此监理单位必须通过裁员或简化工序的方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而监理工作很难发挥实际的作用,承包商的一些违规与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监督。

二、对建筑市场监管机制的博弈分析

(一)市场准入监管

建筑市场准入监管的主体为政府的市场监管部门以及业主,其客体为承包商与监理单位。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在进入市场之前要接受监管部门与业主在综合素质、诚信信誉、项目业绩以及违规现象等方面的考核。综合成绩优良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才可进入市场,信誉低、业绩低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则不具备进入市场的资格。

将监管成本设置为C,将合格的监管客体的预期收入设定为R,不合格的预期收入设为R1,一般情况下R>R1,将不合格的监管客体进入市场后造成的损失预期设定为L。

由此可见,该博弈模型中存在着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其解为(3)、(4)所示,。可以从中推断,如果β大于β*表示监管对象的行为具有较高的规范程度,监管部门可不予以监管;如果α大于α*则表示监管对象均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因此最终结论α=1-R/R1。

监管概率受R与R1的影响,R越大则监管工作的难度越小;而R1越小,则监管工作的难度越大。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规范合格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以正常的方式进入市场后预期收入达不到满意的程度,那么其就很有可能选择不融入建筑市场;如果工作不合格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发现进入市场后自身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预期时,那么其就很可能从一些非常规的途径进入到市场中。大量不合格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进入市场导致监管难度不断增大。

而合格率则受到C与L的影响。C越大,则合格率越低;而L越大,监管力度就会相应增加,因而合格率可能会有所特高。监管成本增加,监管难度随之增加,合格概率就会受到影响。

(二)项目运营监管

项目运营中监管主体与客体间有重叠的部分,这部分为监理单位与业主方,除此之外,监管主体还有政府,而监管客体还有承包商。其主体管理的对象各部相同,政府负责总体的监督,业主方负责监督监理单位与承包商,而监理单位有对承包商予以监督。在博弈模型的建设中,可将监管双方进行简化,同样将监管成为设定为C,将监管客体的正常收入设定为R,不合格客体的违规收入设为R1,不合格客体带来的损失设定为L,违规者受到的经济处罚设为F,其被没收收入被设为R2,其博弈矩阵设定如下:

公式计算步骤同市场准入监管,最终得出有效的监管概率为α>R1/(R+R1+F-R2)。可以推断出监管概率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R1、F以及 , 表示信誉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R1越大,则表示建筑市场的整体秩序越为混乱,这种情况加大了市场监管工作的难度,因此监管的力度应随之增加;F与 的值越大,则表示受监管者即监管客体出现违规行为的概率越小,因此监管实施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

监管客体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受到C、R1以及F的影响。C值高意味着监管成本的增加,监管方很可能因为成本过高而失去监管的动力,监管不严格或者罚款数额较低都会导致违规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R1为违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提高监管客体发生违规事件的概率。

三、监管机制与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监管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的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使建筑市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该行业的技术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又能够推动市场监管工作的健康发展。科学、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都会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具体来说,科学发展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市场需求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同时又能推动科技成果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法规的协调能够为技术创新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着很多违规违法的行为,制约着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导致科技创新受到阻碍。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建筑质量等。而监管力度的缺乏使大量的劣质产品充斥着市场,优质产品得不到发展空间,建筑市场机制发展畸形,甚至出现了劣胜优汰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建筑市场对技术的要求降低,难以对技术创新形成拉动作用,技术创新的动力与活力缺乏。

只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执法与监督行为的客观与公正,将有违法与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曝光,用严苛的手段保障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语:

监管力度的缺乏使大量的劣质产品充斥着市场,优质产品得不到发展空间,建筑市场机制发展畸形。而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支持,因此政府、业主、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都应当规范自己的行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基于数据大集中的建筑市场联动监管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2).

[2]秦旋,王敏,刘艳刚.制约发展绿色建筑的障碍因素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本报记者 陈梦妤.建筑工程质量治理再下“军令状”[N].中华建筑报,2015(04).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3

工业和民用建筑业,对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在资源的能源的压力下,把新型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工业和民用建筑业之中去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利于人们对于环保节能的意识的增强,同时更大缓解资源压力,促进着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兴技术;工业;民用建筑;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297-01

工业和民用建筑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建设施工项目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工业民用建筑的施工中运用新型技术对于施工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对该建设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完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影响的因素

1、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整个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着加高的道德修养和展业的知识技能,才能能更好的来适应新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的单位和管理的人员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来进行,新型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出现理论与现实中的误差,因此要制定出合理的体系来应对这种发展的局势;新型技术运用的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目标进行。

2、施工材料的影响:新型的材料给工业和民用建筑业带来了很大的大益处,同时因为高科技材料也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具备较强的辨别材料的能力,及时的掌握关于新型材料的益处,以及质量、价格等信息,确保工期的正常进行。

3、环境对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影响:环境以其复杂多变的特性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工程施工过程充分的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重点做好关于防治的措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是与人们社会息息相关的,我更加的重视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关于我国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发展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的分布也比较合理,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工业和民用建筑业逐步出现新的面貌。

1、许多城市逐步出现了一批新兴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和民用建筑业也在迅速的崛起。这就要求了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生产建筑之外、更要求完善的配套工民用建筑来适应它的需要,从而改变着城市整体的精神风貌,实现工业新区带动商业开发区、民用建筑的共同发展局面。

2、旧城区的工业改造,需要新型技术来适应改造中的应用,目前就城市中城中村的发展最为关键,改造过程中为了适应城市化高层建筑的发展,既必须要求了建造中的新型技术应用以达到其安全性。

3、城市化发展的同时,高科技工业建筑逐步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现代化高新技术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致使工业和民用建筑有了较大的发展。(1)、城市中民用建筑出现了高层的趋势,工业建筑中也出现了多高层的厂房,其结构都是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构造的。(2)工业建筑中的车间采用新型的,可以灵活的运用到车间中去。(3)、新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复杂厂房,达到了造型简单新颖、功能合理,体现了现代化工业建筑的新特点。(4)新型科技技术运用到科研实建筑工程去,规划的同时满足了厂房的要求,还改变了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还满足于现状。例如:我国酒泉、西昌等航天科研基地,不仅体现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作为航天旅游的新景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4)、现代交通业中的新型技术的运用,例如采用电能汽车,改变汽车尾气的污染,核电等相关的工业建筑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工业建筑的建造都需要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来完成的。

4、在新型技术的指导下,高新的科技园、工业园的兴起,逐步形成不同的建筑交叉出现。使社会经济与科教之间带动关系更为紧密,促进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城市发展的整体上看,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

三、新型技术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应用中带来的作用

1、新型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工业体系为主体的工业建筑发展,同时带动民用建筑的日趋完善,实现了标准化、多远的城市发展空间。

工业中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达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结构体系。而工业建筑则多采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为主体,轻模为辅来建造的技术,使安全系数达到了更高,还节省了资源的使用。而实体建筑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如家用的地板出现了花纹、木系地板等,更加的符合现代化的气息。

2、逐步重视工业建筑的艺术创作要求,建行次以现代化建筑的思想为核心,在设计过程中参杂艺术的魅力,体现出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风格。

3、工业和民用建筑,当以生资料为基础,以服务人们生活为目标,正确的运用新型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四、新型技术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业中运用的措施

1、改变观念上对新型技术运用的差距。

现代化的工业和民用建筑要满足现代化新技术、新材料变化带来的要求,改变过去经济观念所带来的弊端。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提高对精品的意识,把创新的构思设计思想放在首要位置,重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改变以往设计中古板单一的思想,加大对设计的热情。

明确设计师的工作不是个人所为,要逐步参与到社会活动。做到以公众服务为对象,全面考虑经济发展的整体思想,改变单纯的设计风格,使设计达到更多的领域。

2、新型技术的运用,要改变体制上的的差距。逐步与世界接轨,改变设计的方法、了解高科技的技术的特性,从而更好的应用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3、走能源资源节约型的道路,提高工业和民用建筑业的灵活性,便于满足现代化工艺对建筑业的需要,满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4、改善工业化建筑和民用建筑之间的配件、结构的标准化,重视人类工程学在发展中的需要。从质量上达到所需的要求,把高科技更好的运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体系中去。

5、更加的重视工业建筑中的环境、资源节约、污染等问题,对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寿命观念,便于达到后期的管理、修缮工作。规范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的制度,利用新型技术的同时符合我国国情,面向现代化。

结束语:在新型技术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无论是新型建筑材料的革新,还是施工技术的革新,都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同时也促进着现代化的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居住性、商业性的要求,随着人类升水瓶不断的提高,新型技术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运用也会越来越重视,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不断的革新速度是飞快的,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新型技术去适应发展的需求,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制度也在渐趋完善。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来说,应当更新理念,不断发展与提升技术的专业性,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浅析民用建筑气密性对室内环境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8).

[2] 王志民.浅谈如何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J].民营科技,2009,(03).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4

关键词:建筑监理;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监理行业的信息化目前仍然处于基础应用阶段,对内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的建设;对外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企业门户网站、合作方信息反馈、资料传递等信息综合管理,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监理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部分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覆盖管理业务职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比如财务系统、工程概预算软件的使用,这对促进行业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结合相关部门的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建设监理行业信息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但相对世界发达国家建筑行业信息化来说,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工作相对落后,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国际市场日趋国内化。

建筑监理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技术概述

2.1建筑监理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特点

根据监理企业的项目管理特点,信息平台的系统设计可以着重从三个层面考虑,一是从企业管理的层面,二是从项目部现场项目管理的层面,三是从知识管理层面。从企业管理层面考虑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对项目进行监管的信息需求,将企业的日常办公、对项目的监管及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面向企业管理层的功能模块,定义关键信息管理工作,实现项目型企业的管理职能。

从项目部层面考虑是根据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对项目的监理工作特点,辅助项目部日常的信息管理工作,并将这些监管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企业管理层辅助管理层决策。从知识管理的层面是将企业日常管理及项目部对项目的过程管理中的有用的知识储存进知识库,并提供方便、快捷、功能强大的检索功能,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需要。

其构成示意如图2-1所示,协同办公系统满足企业管理层的日常办公及对多项目管理的需求,项目工作区实现各项目部对项目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子系统则为企业从经验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提供支持平台。

图2-1 多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2.2、建筑监理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技术分析

建筑监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现今网络上最流行的B/S模式,CSS、FLASH、JavaScript、、JSP等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

2.2.1、B/S模式

与传统的C/S模式相比,B/S模式有许多优点,其不需要安装Client端软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由于Client端是标准的浏览器,因此操作变得非常简单,并且几乎不需要人员培训。

2.2.2、技术

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执行效果效率高,此外,因为是基于通用语言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几乎所有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的Web应用中,而且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

2.2.3、JSP技术

JSP(Java Server Pages)是Sun公司推出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JSP技术是以Java语言作为脚本语言的,其技术结构上有着其他脚本语言所没有的优势:JSP可以通过Java Bean等技术实现内容的产生和显示相分离,并且JSP可以使用JavaBeans或者EJB(Enterprise JavaBeans)来执行应用程序所要求的更为复杂的处理,进而完成企业级分布式大型应用。虽然其配置和部署相对其他脚本语言来说要复杂一些,但对于跨平台的中大型网站系统来讲,基于JAVA技术的JSP(结合Java Bean和EJB)应用广泛。

2.2.4、WEB数据库技术

Internet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通信网,它遍及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WWW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分布式超媒体信息数据库,是Internet中最流行、最主要的信息服务方式。它能够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如静态图象、文本、数据、视频和音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户能够在Internet上浏览、查询和共享建立在WWW服务器所有站点上的超媒体信息。目前Web技术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相互融合领域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方向之一,数据库厂家和WEB公司也纷纷推出各自的产品和中间件支持Web技术和DBMS的融合,将两者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用户可以在Web浏览器上方便地检索数据库的内容,Web数据库管理系统必将成为Internet和Intranet提供的核心服务,为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提供技术支持。

3、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技术对建筑监理行业的影响

3.1、完成公司管理部门与项目层次的信息对接

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后,通过项目基本信息的输入,公司和分公司能及时针对项目较为复杂、技术难点较大、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工程,通过项目层次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及风险识别信息的输入,使得公司也初步完成了各项目对公司运营的所产生的风险预判,便于监理部门及时甄别重点跟踪管理和重点帮助指导项目,无形中缩短了公司管理路径,加强了对项目指导的针对性,提高公司监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项目工作质量,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此外,通过项目对工程基本信息界面的信息输入,可以重点掌握项目监理工作必须执行的关键程序的执行情况,如工程建设前期建设工程的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证等建设手续是否齐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及论证意见的落实情况、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核情况、施工机械的投入及相关备案手续的办理、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工程规划验线情况等一系列节点性的准备工作完成情况,监理应履行的开工审批的监管职责是否到位等等,通过对以上信息的传递,使得公司能及时掌握项目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监理工作情况,如对工程监管不力的行为,将一目了然,对项目工作既是一个提示也是种检查,从而督促现场监理行为要到位,职责履行到位。

3.2、软件与人事库对接,实现高效化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信息平台之中的“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首先实现了软件与公司人事库的对接,便于分公司进行人员信息查阅和管理,使得人员安排更趋于合理化;通过“人员证件信息”的统计,监理部门就能按人员、按证件类型分别进行统计,从而方便了公司对人员持证及培训的管理工作;通过“培训信息管理”模块,对公司人员参加培训的信息进行统计,实现了公司、分公司组织培训的结果向项目的集中传递,为项目填写项目员工培训档案提供原始资料。

3.3、实现监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创建之后,项目工作基础信息可以全面上传,各管理层面能及时了解工程监理工作情况,做到公司管理部门与项目层次实现有效信息共享。尤其针对较为偏远或外阜项目,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在监理工作中,缩短了管理路径,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通过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整合了公司人事信息、人员资质信息、项目人员分配信息、项目基本信息和工作信息、人员培训信息,初步打破了在生产和运营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信息孤岛,形成了集成信息平台,同时也通过各种信息的集中反馈,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了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综合提高了工程监理水平,创建了监理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其向规范化发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项目监理服务水平,强化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为公司争占市场份额提供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监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辉.不同主体视角下建筑监理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12.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5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工程造价;内涵;注意事项;影响

科学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逐渐应用于现在的建筑工程当中,这其中不但包括节能材料、装修装饰材料,还包括防水密封材料等,使得建

筑工程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就是新兴材料应用的一个典型影响。在工程项目建设期时,我们往往难以看到新兴建筑材料使用对工程造价显著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新兴建筑材料的成本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然而从后期的使用情况来看,其对于建筑项目的使用成本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能耗成本、改造成本、人员工资等。

1 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需要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所谓的新兴建筑材料,不同于传统认识上的砖瓦,其蕴含着大量的科学技术,是现代

科学技术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含量,不但提高了建筑的质量,也使得建筑的品质感更强。具体来说,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功能划分,不但包括粘接、防水、装饰、墙体,还包括密封、门窗、保温等。若是从材质上对其进行划分的话,也可以将其分为两类,自然材料和非自然材料,而非自然材料可以分为化学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3 类。总的来看,其不但具有更好地节能环保、美化装饰,还有着很强的耐性,包括耐热性、耐火性、耐酸碱性等。在现代工程建设中,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优势体现的日益明显,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既提高了人们的居住品质以及现代感,也和现代人的环保需求、审美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且拓展了建筑的空间,增加了建筑的功能。此外,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建筑工程的速度大为增加,轻型建筑结构逐渐得到了推广,然而由于其使用经验还不是非常多,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矛盾,对工程造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 新型建筑材料的造价注意事项

虽然新型建筑材料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应用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诸多经验以及适应性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使得其不具备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因而,新型建筑材料的造价管理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2.1 准备预备款项

新型建筑材料较之传统的建筑材料具备很大的优越性,凝结了很多科学技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这诸多的优势,使得新型建筑材料的价格往往难以有效地降低,价格的波动比较大,为了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化,应该增加适当的工程造价预备款项,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2 加强成本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造价管理,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应该坚持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指导,对传统建筑材料以及新型建筑材料进行成本分析,了解其性价比,并将两种材料结合使用,这

样才能更好地保障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3 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以及造价注意事项,就可以更好地对新型建造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工程使用成本影响

周期长、分支多是建筑工程造价的典型特征,其涉及的控制和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也正是因为如此,成本控制上面的影响是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地加深人们对成本控制影响的了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节能环保功能降低能耗成本,新型建筑材料往往具有很好地节能环保功能,这也是随着人们环保理念增强

之后对材料的一种客观的需求,由于在环保节能上具备了更强的功能,使得建筑运行期间的能耗成本大为降低,这样就降低了大量的能源的消耗,无形之下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新型建筑材料的技术含量逐渐提升,有些材料具有智能化的特征,这样就使得建筑的运行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支出;简化维护工作,维护成本是建筑所需要的一项重要的成本,而新型建筑材料往往具有高强度的特征,这使得仅仅需要很少的维护管理工作就能对建筑工期进行维护,投入的材料费用、人力、物力等大为减少。

3.2 工程建设成本影响

上面对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优势影响进行了分析,然而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还不是十分成熟,其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价格波动比较大,新

型建筑材料往往凝结了科学技术的价值,这使得其价格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性,一旦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的话,就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技术性要求高,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更多的科技含量,这使得其对技术性的要求更高,虽然在安装上更加简便,但是相应的人工费用和机械费用消耗却更多,总的来说,还不能很好地市场的需求;不利于统计决策,工程造价需要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明确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决策,然而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变化往往难以掌握,这样就存在大量的差价和未计价的情况,不利于进行科学的决策;维护管理难度大,新型建筑材料存在着较强的技术性,为此相应的维护管理也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这就对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4 结语

建筑行业新兴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节能改造

1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居全世界生产能源的第三位,但也是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目前,居耗能榜首第二位,而建筑耗能则占全国耗能量的四分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所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业在建筑使用耗能过程中消耗能量颇为严重。例如,建筑时所设计的采暖、空调、照明以及提供热力等方面的规划,其耗能量非常高,而采暖和空调就已经达到60%以上。尤其针对北方冬天气候比较冷的地带,城市耗能要高出农村好几倍,在建筑时,所设计的保暖措施较多,所以,耗能范围比较广泛。一些严寒地区的城镇采暖耗能占当今社会总耗能量的一半,而南方较热地区则利用空调保持室内的空气,其空调耗能也是非常普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工作,在建筑中提高能源的使用率,改善能源紧缺现象,以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2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针对建筑行业耗能严重,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建筑耗能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能源消耗,还有能源产生过程中所消耗的建筑材料,所以,导致建筑能源消耗越来越高。建筑节能工作,最开始体现于提高建筑中的能源使用率,也就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要合理利用能源,以促进能源的循环使用。而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使建筑体系在规划、设计、材料以及产品等方面下足功夫,并提高采暖供热的性能,包括空调设备都是严格把关,在这种高质量的条件下,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就随之增加。因此,为了减少建筑对各能源的消耗,必须从建筑物用能源系统着手,加强各个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各系统的性能,以此来促进再生能源的循环使用,以达到理想的节能标准。

3探索绿色建筑节能的改造

3.1做好绿色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工作

针对建筑行业,国家应实施一定的节能措施,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普及绿色建筑节能知识,提升建筑工作者的绿色环保意识,规范建筑行业建设发展所使用的节能材料,以此来保证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可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外层结构采取保暖材料,利用泡沫的保温原理对墙面进一步防寒;也可利用同层排水原理节约水资源,使水可以循环使用,当然,必须要运用相关过滤系统保持水源的清洁,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在热水供应上,可以重视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以减少电量以及煤资源的使用,这也是高效节能的有效措施。政府要做好绿色建筑节能知识的普及,并推广到人群中,使全国人民都能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其宣传重点要以“为共同创造人民群众和谐生活”为出发点,以此来增加人们的节能意识,有利于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对建筑节能系统的运行管理

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条件是采取有效的手段规范节能环节各个流程,并优化建筑节能系统的运行管理,使建筑节能技术拥有独立的应用空间,从而达到节能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很多新兴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到建筑节能系统运行管理中,能够合理安排建筑节能各项工作,完善各建筑环节的设计流程,比如可以应用建筑玻璃门窗替代原有的透明玻璃窗、铝窗。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夏季日照充足,温度高,白天室外辐射会透过玻璃门窗进入到室内,提升室内的温度,在晚上制冷能量还会通过玻璃门窗流失,无形中增加了能源消耗。为此,需要结合新型技术更换原有的玻璃门窗,加强对节能门窗的使用,有效解决建筑门窗隔热节能问题。

3.3对区域能源进行合理规划

区域能源是城市、城区或者小区形成的建筑群,包括区域供暖、区域供冷、区域供电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区域能源的合理利用对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有关人员运用网络技术来规划建筑的使用面积,并配置相应的节能设备。建筑节能机制的特征不仅要保证建筑的使用周期,同时要将节能理念运用到建筑规划以及建筑设计中,以此来提高节能系统的使用率。而对于区域能源的合理规划则体现于,先改善供暖计划的运行模式,降低耗能量,以保证城镇大气环境不会受到浓烟污染。然后,加强人们在购房时对房屋结构的保暖意识,大力宣传建筑保暖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动节能工作做铺垫。最后,以住户的供暖面积合理收费,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4加强对建筑施工污染的有效管理

建筑施工建设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污染问题,比如粉尘污染、噪音污染、雾霾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建筑施工绿色节能发展需要做好道路运输和车辆的管理工作,在运输的时候做好洒水工作。在车辆运输的时候通过覆盖来降低扬尘。对于施工废弃物要集中进行运输管理。4结束语随着我国建筑体系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个领域的资源造成很大影响,包括水资源、煤资源、森林资源等等进行极大的消耗。如不加以改善能源消耗的有效措施,就会导致资源逐渐被消耗殆尽,造成资源短缺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作为国民的一员,必须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绿色建筑节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建筑节能是当下必须实施的任务,也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责任,节能技术不但可以降低耗能成本,同时促进绿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作者:魏祎齐 单位:重庆一中高三(五)班

参考文献:

[1]相建波.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途径[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7):313.

[2]陈凌.给排水在建筑中节能节水问题探讨[J].大观周刊.2011(3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