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1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师美术教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研究内容逐步拓展。笔者分别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1999~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筛选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86篇作为取样对象,回顾与反思近十年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研究者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存在普遍共识,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如赵诗镜(1999)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培养目标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定位,有效推动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
1.专业课程的设置。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学者们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2]有研究者提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并建议增设设计基础、结构素描、意向素描、电脑设计等课程。有研究者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3]
2.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而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包含了约2/5左右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4]有研究者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类课程、中国与日本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基础课程进行了比较,用翔实的数据证明了高师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学者们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大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普遍的趋势,综合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发展的主题。现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价值取向转移,从而突出强调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有研究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5]杨钧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综合化、多元化的高师美术教育的研究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不断深入。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6]有研究者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7]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积极与基础教育相接轨,确立新的师资培养规格,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关注。
二、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一)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学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p#分页标题#e# (二)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的不同,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三、高师美术教育研究展望
(一)高师美术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造成高师办学偏离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尽管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笔者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正确定位价值观,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在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上,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策和建议的有效实施
在研究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改革文章“蜂拥而至”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改革步伐仍十分缓慢。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应还停留在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结构等理论层面上,而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如何使理论对现实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起到“助燃剂”的作用,这是今后研究应重点开拓的领域。
(三)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理衔接
新的课程范式和课程环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是推行新课程的关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教育教学中较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性质、目标和价值。为此,探讨构建合理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对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和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的不断拓展
纵观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经验总结居主流,在学科视角上以教育学占绝对优势,这种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的广度、深度。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2
一、当今幼儿美术现状
幼儿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它通过激发人们对应于世界的感受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对于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有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幼儿的美术教育已经得到家长和幼儿教育老师们的重视,但是这些重视又夹杂很多其他的复杂的成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全面发展,注重素质的培养,但是他们在对孩子们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时候,又希望这个可以作为孩子们一个保障,以后在进行升学考试的时候也许可以作为一个特长考入一个好的高中甚至是大学。这就在幼儿们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家长们渐渐更加重视的是孩子们是否绘画出一个出色的作品,因此将孩子们送往各个出名的特长班学校,希望他们的孩子们最终可以成龙成凤。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当今幼儿园的教师们大部分是幼师专业毕业的,有比较优秀的专业基础,试析“自然发展”理论视阈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幼儿园吴益香但是,幼儿美术教育这部分却没有得到优秀的素质培训,因此美术教育这方面还是幼师相对薄弱的地方。当今的幼儿园教学中主张在娱乐之中进行教学,但是如何将美术教育与娱乐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娱乐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老师们往往经验能力不足。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上生硬,一味地让孩子们画出老师一笔一划教的作品,而不是充分发挥幼儿们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力。
二、用“自然发展”理论指导幼儿们的美术教育
(一)“自然发展理论”的宗旨
“自然发展理论”更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对于自己进行的绘画自己构思、自己想象,老师们只是简单进行点拨,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亲近自然,探索社会。激发孩子们对于世界万物的想象和好奇,幼师们全部注重的不是绘画技巧而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孩子们素质教育。
(二)尊重幼儿自然天性
幼儿心理学曾经指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亲身实践所得到的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要远远比书本或者老师们教的要深刻得多。其实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这段期间真是幼儿们的知觉迅速发展阶段,四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对时间、对空间有了辨别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能力,那么对于孩子们一定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空洞,因为它看不到摸不着,培养起来也比较有难度。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家长对孩子们的期许,老师如果更多地教孩子们绘画作品技巧,那么家长会看到孩子们的成绩,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更加信赖,但是如果更注重孩子们想象力的培养,可能在短时间无法让家长看到教学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师们往往会选择前者进行教学。但其实,绘画技巧只是皮毛而已,在这时对于幼儿们想象力的培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这个对于孩子们终身受用,在今后一生的学习以及创作过程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幼儿教学并不是高中、初中教学,幼师们应该侧重的应该是综合素质教育,幼儿们的想象力往往不固定、不集中,很容易从一个话题想象到另外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幼师加以指引,这样逐渐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想象力。
(三)老师教育方法的转变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已经渗透到各个幼儿教育机构,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现在的孩子们数量减少,幼师们要依据孩子们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实施相对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实也是注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以孩子们为中心,尊重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其实对于幼儿美术教育来说,所有人更加注重的不仅仅是教育结果,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孩子们自我成长的过程,让孩子们的左右脑都得到锻炼,具体的课程其实是可以随着孩子们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的,这就需要老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3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30-01
一、国内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外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顺着时代浪潮的推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院校美术教育发展却呈现停滞不前的迹象,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诸多问题和与时俱进的时展精神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自主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学有所用,服务社会,从而实现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更好的发展。美术教育是人类继承前辈文化艺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活动。然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国内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中美术教育体制各个环节之问的脱节
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术教育体制各个环节之问的脱节主要表现在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脱节、应试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实用艺术和纯艺术的脱节、美术评价与大师道路的脱节、以及儿童画与成人画的脱节等等。这一些列的脱节就造成了目前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现在状况。
(二)目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重技术轻文化的状况仍比较普遍
许多学生专业素质及相关专业素质欠佳,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匮乏。而教师也更多地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奉行技术至上主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思想肤浅、想象力贫乏,作品中缺乏自我的灵魂,更谈不上什么人文精神的力量。美术及其教育体现的不仅是人的手功能、视知觉的一种训练,它更多地反映出人生命的意义,成为人类世界的一部分。不了解艺术的文化内涵,不掌握艺术作品独特的文化精神,就不可能真正懂得艺术,对艺术的理解充其量也是肤浅的。因此,艺术文化教育这一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更应加强艺术文化教育。
(三)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加速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前提保障,近年来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在不断进行之中,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从目前情况看,仍没有彻底摆脱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上课兴趣不大,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应该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高校美术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教育的实质作用是将根据每个人学习特性以及实际所需,通过系统系的学习来引导与培养其成才,最终完善与实现其自身价值。如今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目标将世俗的价值观为导向,完全是以客观利益为核心。另一方面,艺术的进步与完善需要出色的艺术教学体系来推动,所以就对当前各种艺术教学活动中艺术价值观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处在社会发展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竞争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仅仅借助美术课程改革与美术教学体系优化来推动美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是远不足够的,发展的核心应该放在打造出掌握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美术专业中青年教学骨干力量。将中年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与青年教师的积极探索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应注意限制师资队伍近亲繁殖倾向,为此,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重点院校中有成就的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以建立编内外互补的师资队伍;应提供条件,学会各种新型材料和制图软件的使用,在思想上达到新老更替,学术更新,保持、强化专业的优势。
(三)社会实践应作为主要课程来抓
美术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种具有深远意义与实质教学作用的美术教学学科,具体体现在:第一、在各种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课堂中的美术教学与实际美术运用之间的关联与区别,这样能够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客观作用。第二、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可以与其它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观摩、学习,接受新观点、新思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三、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从而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作好准备。第四、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实践是给学生步入社会一个学习机会,能够让学生们在将来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4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区域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实际上,经研究分析,仍有一些领域的发展,国内与国外某些地区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就以教育教学方面为例,欧美国家在施行素描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了观察方法教学等策略来提升素描基础教学的质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将素描基础教学与心灵引导教学相结合,并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户外活动过程之中。本文就围绕着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借以融入我国当前美术教学培养模式,提升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外;素描基础;引导式教学;观察法教学
传统教育体系当中的素描基础教学与速写教学是两种绘画技术,且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训练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在针对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训练模式来推进素描造型基础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素描基础教学的质量。从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来看,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的质量极佳。通过长期以来对国外素描教育领域的研究可知,欧美等地区的发达国家素描基础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这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极佳的教学思路。
一、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的基本模式
素描基础教育,则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兴趣导向式教学模式来推进教学进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采取教学策略,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教学工具有铅笔、炭笔等,鉴于是素描基础教学,对教学工具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这些绘画工具较为简易,使得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对于我国美术教育而言,有的美术老师是根据美术教材中的枯燥知识与技能来进行授课,但教学效果不佳,且有的学生很难对美术产生兴趣,实际上,这是由于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内容配置不均衡所造成的。经研究分析可知,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的现状有所不同,就以邻国日本为例来看,日本的教育主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学生对于绘画等艺术类课程十分热衷,各个学校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各科目课程的积极性。
(二)国外素描基础教学侧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从人类的“爱美”天性来看,现代人对于“美”的辨析能力以及赏析能力较之以往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这是社会发展变迁的结果,却也是文化进步的结果。实质上,对于美术等学科的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从美术知识、技能中领悟艺术的魅力,激发出学生对观察美好事物的敏感性,这对其独立思考以及艺术创作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在国外,素描基础学科教育是以情感教育为主的,侧重于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但其却是进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组成。“教育”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等文化载体得以传承下来的根本策略。对于当下时代教育领域当中的素描基础教学而言,运用一定的观察技能来推进教学,则能够有助于该科目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其他科目教育一样,国外素描基础教学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革,直至找到一套适合于阶段性教育教学目标的实践策略来执行。从具体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对于素描基础教学的研究较为深入,有专家认为国外的素描基础教学注重用眼观察,传授给学生多种观察方法是完成素描基础教育的重点,采取此种教学策略的根本原因在于考虑到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大部分人都有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可以观察到生活中各类型物象表面的细节,大脑对眼睛所观察到的具象事物的记忆会逐渐变得模糊。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大脑也在分析该类型事物的一些基本信息,但大脑分析与用眼观察的生理现象有所不同,前者所接受到的外部信息是常识化的,而后者所得到的信息是表象的,但却连诸多细节都留在了短时的视觉记忆之中。
二、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当前国内外绘画艺术类型科目教学的差异分析
实际上,通过研究国外教育状况可知,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与国内的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国内在进行美术等艺术门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承,教育模式侧重“模仿式”教学,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模仿对象,再由学生来仿照绘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相比之下,国外素描基础教学侧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给学生一个既定的“框架”,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新的事物、去摸索绘画创作的方式,同时,教师对学生所创作出来的素描作品十分重视,表扬学生主动联想的画作,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例如:美国许多学校为学生专门策划的素描教学活动有很多,通常情况下是在户外进行的,组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并引导学生如何将其所看到的、听到的美好事物用画笔记录下来。采取这样的“引导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感知事物的能力,以及独特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这对其日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研究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给我国同类型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相对而言,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国的美术专业教师在为学生教授基本的美术知识以后,缺乏针对学生思维能力及观察能力的培养环节,轻视了学生的创作意识的激励,使得美术教学的艺术灵魂缺失。从对比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现状的研究过程中可知,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的模式不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美术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引导不力,教学模式过于固化。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极为不利,也不益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因此,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吸收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研究项目当中的精髓,提升国内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事实上,我国当前所采用的绘画科目教学模式也有所调整,在国家素质教育教学指导性意见的指导下,也采取了“重艺术素养、轻知识技术”的教学策略,以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来逐步引导学生去欣赏美的事物,再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研究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的现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能够明显地看到国外素描基础教学模式的优势,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引导式、观察法教学,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也有益于学生的灵活思维习惯的形成,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在研究国外素描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教育精髓内容值得国内同类型教育机构及教师借鉴。
参考文献:
[1]武高飞.从素描到设计素描的柔性过度[J].艺术研究,2010(3):126-127.
[2]李晓勇.浅谈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素描基础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1(7):109-111.
[3]滕学良.试论素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J].美术大观,2014(10):144-145.
[4]高中立,马茜“. 动漫与游戏美术设计”素描教学之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8):150-152.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在高中生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对高中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创新意识等。近些年来,我们开始尝试着把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增加,我国在研究美术教育方面也借鉴了许多国外的教育方式。大致研究的热门方向在美术教育的价值、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我国美术界的学者在针对美术教育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近些年,研究美术教育的专家始终在关注着美术教育的社会作用和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在研究美术课程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二、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学校应该把努力培养极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创新意识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在高效的素质教育中把美术教育应用到现有的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来学习各种艺术作品中不同手法在表现主观情感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不用作用。实用艺术与表现性艺术具有实用性、装饰性、表现性的特点,它能直接地表达出个人的主观情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要忽视基础的逻辑学习。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往往是工作认真、细致,但比较容易墨守成规,而专门学习美术的学生思维往往比较灵活且富有创新意识,但个性过于突出,将这两种思维模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是完美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寻找突破,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就要从认识艺术的规律入手,而认识艺术的规律又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通过鉴赏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可以有效地发现艺术规律,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形式多样的画展或者艺术作品展去领略艺术作品所带来的魅力。但是许多人并不能真正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与作品产生共鸣。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习,进而导致审美基础和鉴赏能力不能得到提升。虽然市场上有一些介绍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书籍或者影像之类的,但大部分都只是艺术进行简单的描述,并没有真正的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来谈及其艺术规律,也就更谈不上从艺术规律中体会出更深的意义,提炼出美术及艺术作品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魅力根源。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曾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术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直处在被忽视的位置上,进而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不完整。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美术教育的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在真善美统一基础,促使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古人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其中强调了艺术作品在树立理想、培养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艺术来源于纯真的生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建立在一定的审美基础之上。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的美术作品,把美术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直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艺术形态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一面,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活动。
4、美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教育相辅相成,形成相互关联的教育模式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绝不是孤立的。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现行的高中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譬如,在语文课教学中,为课文绘制插图,教师通过图文的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配合化学实验课,用试剂绘制山水画,通过喷染不同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显现出使人变幻莫测的绚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还可以密切结合学校的开展的各项活动,绘制大量的图画、海报等,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实现方式,在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也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加强对高中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和创新意识,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国外美术教育现状范文6
美术教育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高职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和重视,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现代化市场对于人才的整体需求,高职教育正在大力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对高职美术教育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现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学生审美;提升
在当前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大力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也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将素质教育作为各个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我国素质教育当中包括思想、文化、身体以及审美等等,素质教育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而其中,审美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教育中的一部分,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精神。
一、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世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物质文明的整体建设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艺术作为人文科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将真实的社会现状以及艺术灵魂反映出来,学生学习艺术、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观,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在实践当中找回真实的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将其自身的自我性开发出来,而且能够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提升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有利于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前教育行业不断大力改革和深入的形势下,我国在人才、质量以及数量结构方面与之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是我国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期当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当前现代化社会当中,对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要求也都有了明显提高[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属于一种多元化的培养措施,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将创新理念也一并融入到美术教育当中,美术艺术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创新性,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提升的现状分析
(一)对美术课程的整体重视度不够
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由于之前受到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影响,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度仍然不够,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实施的必要性。特别是近年来中小学美术学科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美术课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逐渐变成了必修课中的一种。因此,相对之前而言,无论是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促使美术教育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高职教育中的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来说,大多数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上,也远远不如其他学科[2]。而美术课程纳入到选修课程当中,不仅没有被告示重视,反而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看重结果,对学分、成绩比较重视,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美术课程学习的消极影响。
(二)课程体系太过于陈旧
美术教育是通过对美术作品自身的特点、流派、内涵以及时代变迁等各种各样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对我国国内美术作品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还对国外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对这些作品的了解过程中,逐渐提升其自身的鉴赏,形成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审美观念。但是当前现有的高职美术教育体系太过于陈旧,很多内容都走形式化路线,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来说,都在无形当中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影响。学生在开设课程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也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3]。很多院校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以鉴赏为主,并没有与设计、建筑等一些新兴行业进行有效结合。与此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很多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导致实际教学内容与美术学科的整体发展背道而驰。
三、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无疑都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对于高职美术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引导学生用心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促使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审美观念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大自然当中,对其他的一些领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不同领域的美。教师应当逐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利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4]。在对新课程进行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大文学家自身对一些经典美术作品的描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培根的“谈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书中就有大量对艺术的描写,这些描写更加的详细,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高职美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比较落后,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都会开设一些中外名画欣赏的课程,在对课程的整体选择上比较少。教学内容也单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概述之后,陈述一下有关作品的人物、背景等等,并没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方面着手,在保证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基础上,要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进行一切的预习活动,这样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5]。比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画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单纯知识的讲解,传遍成为诱导式启发式的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将学生按照个人能力公平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思想意识形态等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课堂上的时候进行讨论,最后安排一个代表来对自己小组的观点进行陈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职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且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高职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学生审美能力有效提升的根本目的,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有利于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美术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罗诗琦.浅析大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5(05).
[2]徐莉.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3]韩剑南,钟芸梅.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程度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