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技术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技术方案

建筑技术方案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数字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翟炳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建筑师,徐卫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国外学界在其理论基础及技术路线等方面已有一定讨论。该领域可被看作是设计方法的另一切入点,对我国目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针和建筑领域语汇的多样性来说均具有切实意义。

一、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1.传统绿色建筑设计特征

传统的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师无法仅从经验或审美来判断方案的节能与否,因此使用相关软件平台以模拟分析的方式对方案进行评测成为了绿色设计的关键之一。[1]绿色建筑设计的一般技术路线,往往是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如风、光、热、能耗等)的模拟,并将结果数值量化对比,以此评估方案的生态合理性。然而,有关生态性能的评测一般在整体设计的后期开展,如节能计算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2]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模拟”环节完全沦为方案完成后的评价与检验工序,并未将其有机地纳入设计前期,性能评测工具失去了对建筑方案应有的指导意义,[3]使生态设计效率变得较低。尼尔斯·拉森(NilesLarsson)在GreenbuildingChallenge2000中提到一种建筑设计同性能评测模拟相结合的工作流程,[4]其中建筑初步设计被描绘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概念模型的各类能耗模拟及结构、机电工程师的评价意见等形成一系列“反馈信息”来对方案提出修正建议。此过程经多次反复,可被看作是一种“循环设计”,其本质在于强调“数据反馈”的重要性。

2.数字技术特征

较有代表性的参数化技术,核心在于“关联模型”(抽象的机器)[5]的构建。一般来讲,Rhino、Maya等参数化软件在其早期开发时都定义了一种被称作“记录建构历史(recordhistory)”的功能,可被看作是“关联性”的体现和参数化技术的早期雏形。当几何体在软件中被描述时,不同维度间往往遵循这样一种规则—“低维构建高维,高维提取低维①”,所谓“记录建构历史”记录的则是这种规则下的具体“关系”。当模型建立过程中每一步“关系”均被记录时,改变初始几何信息而最终结果相应变化,这就是参数化系统基础所体现的“关联性”。传统的建模软件平台即使拥有记录建构历史的功能,也相对局限,当今普及最广的参数化平台Grasshopper,其前身名为ExplicitHistory,意为“清晰完整的历史”,即构建完整的“关联模型”。因此,参数化技术可以被概括为“关联模型”(图2),模型一端提供各类输入数据,被用于指导不同类型的操作并在记录关联的前提下不断传递,最终输出一系列设计结果。该“关联模型”的核心即“关联性”(as-sociative),其在对“过程”和“数据”的控制方面体现较大优势。

3.数字技术运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

绿色建筑设计可被看作一个信息不断反馈、循环的过程(图3)。这种循环的两端分别是建筑设计和评测体系(软件性能模拟、工程师建议),一方面建筑师提供多种可能的预选方案并传递给评测系统,另一方面评测系统将运算、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反馈。在这种“循环设计”过程的操作下,建筑方案被不断分析、评价、反馈、选择并最终得到优化。理论上看,这种性能评测同建筑方案相结合的“循环设计”形成了一种完整统一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路线,但在实际方案推进中,建筑设计同绿色技术评价两部分仍是互相脱节。无论是单一方案模拟评测还是多方案对比,建筑设计同技术分析两者间存在的仅是操作上的先后关系。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介入则从根本上消解了方案设计同测评分析间的“时滞性②”,对其“循环设计”过程和数据的传递进行更为有效、高效的控制。在参数化关联模型中,“数据”本身可由“循环设计”中的评测体系反馈得来并被不断驱动和传递,同时通过关联模型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或生成新的设计备选方案。关于评测体系反馈得来的数据,笔者认为目前其同参数化关联模型结合有三类思路。

二、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归纳

1.性能评测数据的“可视分析”

实质是在参数化关联模型中加入“生态评价模块③”并链接各类生态分析软件,提取评测结果数据并将之反馈至关联模型,以“数据可视化”(如色彩过渡等)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反馈和评估,设计师可依此调整方案。严格来说,参数化平台的结果数据可视化并不能完全体现数字技术介入的优势,一是目前绝大多数性能评测软件均具有分析数据后处理(可视化)的功能,二是即使数据在参数化平台可视化,但其并未纳入关联模型系统,无法体现数字技术对信息传递的控制。然而,在Grasshopper等参数化平台中的确存在一部分插件来实现生态模拟数据的可视化,其意义是“统一平台界面④”。同直接使用评测软件进行生态分析相比,参数化平台下的结果可视化有利于设计师对方案的直观判断。因其可在设计推敲的同时得到相应的生态分析视觉化结果,在方案初期给使用者较为充分的性能改进建议,所以该类型亦可被看作数字技术同绿色建筑设计的“弱链接”。

2.性能评测数据的“控制深化”

实质是将生态模拟结果作为过程数据参与关联模型构建并指导后续设计生成。如通过模拟得出方案几何体表面每片区域的阳光辐射量数值,以此控制其开窗、遮阳的生成等。该类型特点在于,所涉及方案的前一阶段(如体量、界面等)已确定,而评测数据能够同关联模型对应,并基于现存的几何体量对方案的后续深化进行控制(如开窗大小和多少、遮阳构件形态等)。由此,设计本身与评测数据间建立了直接且相互呼应的关系:阳光辐射模拟数值较大的区域相应开窗较小或遮阳出挑较多,抑或维护结构较厚等,因此方案的立面或细节处理将更具合理性。

3.性能评测数据的“反馈优化”

实质是在参数化关联模型中加入“优化算法模块”,能以生态评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指标为优化方向,并反向调节初始的输入参数组合,来使输出结果在满足生态评测标准的前提下较为优化。特点在于,所涉及方案前一阶段(如体量、界面等)并未确定,模拟数据所起的作用即反馈并协助获取方案初期较优化的结果。该类型中,概念方案由关联模型控制,一系列不同的输入参数可生成众多的设计备选。关联模型中的“生态评价模块”用以评测这些潜在的备选方案,并得到相关结果数据;“优化算法模块”(例如“遗传算法”)则将评测结果数据作为设计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整初期的众多输入参数,来将其协调配比并得到较优化方案。

4.相关工具归纳

基于Grasshopper平台,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辅助工具归纳。

三、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展开

1.组团层级

(1)概述

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居住区或传统聚落,其生态策略可从建筑与环境间关系、建筑与建筑间关系两个角度展开。对于建筑与环境,应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建筑所处的地域资源,即合理调节阳光、风、地形、土地、水源、绿化等要素同建筑间关系;对于建筑与建筑,则需探讨建筑的组团布局,即合理规划建筑群落整体朝向、建筑间缝隙、街道或开放空地等。总体来说,组团层级的生态策略主要体现在建筑整体布局的关系及形态上的优化,从而达到对室外风环境、自然采光、阳光辐射等方面的利用或防控。

(2)数字技术介入

首先,在数字平台中建立关联模型来描述群组的形态及空间关系,精确、多样化的输入参数(如建筑形态、高度、数量、疏密等)能够对建筑群的整体呈现进行调节;其次,评测体系(计算公式或生态模拟平台)可将室外风环境、热环境、建筑采光优劣、容积率等作为待优化目标,通过性能模拟结果数据来“反馈优化”,得到组团聚落的生态最优方案。具体来说,策略一为城市生成,属于方案从无到有的“控制深化”过程,多见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或数字城市设计研究等。首先需确定形态结构原型,而后性能模拟则会为城市群落的生成提供“中间数据”或切入点。这类城市设计探索更具建筑设计倾向,因其由参数关联模型整体控制,所生成的城市结构和形态更加有机、整体且较纯粹。策略二为“反馈优化”,多见于建筑群组结构已确定的城市片区或居住区,通过设定单或多目标来优化各个建筑单体的朝向、开间进深、层高和布局等。其在工程实践中帮助较大,能在建筑师人为介入的前提下对群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可控调节。此外,由于众多设计规范(如采光、防火、疏散间距等)的严格限定,加之“行列式”等现存参考模式,数字技术的统筹能极大地提高该尺度层级的设计效率。

2.体量层级

(1)概述

该类型建筑的“主体”设计层面,包含建筑形态和功能布局两方面。建筑体量形态在诸多方面(如体形系数、截面形状、庭院设置等)与其节能与否相关;此外,形体的组合关系也会影响建筑整体的生态性能。对于功能布局,可根据用户对其使用的形式及活动量划分,将次要房间作为“生态缓冲区”布置在恶劣气候的朝向,并将机电设备运行区集中布置来降低能耗。

(2)数字技术介入

关于数字技术在体量层级的介入,目前并没有一个被学术或实践界公认的一般流程。因为体量阶段是方案设计从无到有的第一步,而生态策略或评测数据自身无法生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优化方案植入到具体场所语境的基地中去,所以体量阶段的生态优化必须伴随方案设计的逻辑操作同步进行。总体思路是,建筑师首先应结合场地关系、功能诉求、问题分析、背景信息等对方案体量有一个初步的解决策略或预设,而后在数字平台利用参数关联模型对其进行描述,最后通过生态模拟的结果数据来“反馈优化”,使体量朝着某一个方向发展进化。例如可以通过关联模型将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变动(如不同的形体组合、中庭大小或位置等),并通过评测不同可选项的生态性能(体形系数、风阻大小、整体得热等)取得相应数值,以该数据为目标反馈来确定优化的建筑体量方案。

3.细部层级

(1)概述

对于建筑细部层级的绿色设计讨论同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化设计方案护体系的细部构造。对此,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好坏决定其生态与否,一般认为构造层次的传热系数K值较小则较为绿色低碳,[6]即“墙体越厚越保温”。而细部的优化处理则为了防止因结构外露及门、窗等处形成“冷热桥”而降低护体系的整体性能。二是建筑外立面(如开窗、遮阳等元素)的设计深化。开窗处往往是维护体系热工性能的薄弱环节,其大小、位置以及用材、构造等都需从生态优化的角度重新定位。遮阳是建筑被动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其能有效降低进入室内的阳光辐射,并改善自然采光均匀度,是构成建筑外立面的一类重要元素。有研究显示,外遮阳措施节能效率可达10%~24%,而其造价仅占工程总造价的2%~5%,可被看作低投入、高效率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典范。[7]

(2)数字技术介入

在已经确定方案体量的前提之下,数字技术在细部层级的介入主要体现在性能评测结果数据的“控制深化”,例如运用参数化关联模型总体控制建筑表皮的生成,而生态模拟则为之提供了合理的数据来源,即表皮构件中各元素递变的“外力”,用以整体控制、干预界面的结构形态和呈现效果。

4.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归纳

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按照不同层级,可归纳如表3所示。

四、结语

影响建筑生态性能的主要策略基本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即初期的概念设计成果往往对建筑最终生态节能与否有较大影响。[8]无论从国家对建筑节能的硬性指标、国内目前的建筑能耗现状,还是从建筑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出发,推行绿色低能耗设计都势在必行。数字技术是设计中的一股革新力量,其并非“宏大叙事”,而是以“局部渗透”的方式影响建筑研究及实践领域。除新的组织形式、形态关系创生外,其在建筑的生态低碳、结构优化、辅助施工等领域也极具潜力。而参数化技术将在建筑的绿色可持续方面发挥巨大价值,体现出社会及人类发展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毛鸿霖.浅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J].科技传播,2010(12):191,193.

[2]胡玉梅.面向节能建筑设计的计算机能耗模拟[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3]申杰.基于Grasshopper的绿色建筑技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张承.面向建筑设计过程的能耗模拟分析—采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程序的开发[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5]徐卫国.褶子思想,游牧空间—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的访谈[J].世界建筑,2009(8):16-17.

[6]张欢,杨斌,由世俊,等.遮阳板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5(3):14-18.

[7]胡深,冉茂宇,袁炯炯,等.关于居住建筑遮阳优化设计的探讨[J].建筑科学,2010(12):88-91.

建筑技术方案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特殊性;技术方案;措施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和发展,社会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工程施工已经成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但是由于建设单位以及投资方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在必要的时候会选择在雨季施工,雨季施工要比平时多了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对于雨季施工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安全系数的识别也越来越严格,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正常进行是施工方与研究的关键,雨季施工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完成。

一、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特殊性分析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比如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因素或者是天气变化等等,因为科学技术以及气象台技术的限制,天气预报在对天气情况进行预测时,有时候并不是很准确,这就给建筑施工造成一定的困扰,山洪以及暴雨这样的恶劣天气往往给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困扰。雨季施工不稳定因素给建筑施工防范以及准备工作提出更多要求。

雨水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以及结构的浸泡和冲刷有很严重的破坏性,雨季来临之前一定要做好各种防护和准备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给建筑工程造成极大的损失。

雨季对于建筑工程的室外施工,比如说屋面工程或者是土方工程等,影响很大,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能够如期进行和竣工,应该事前做好预测和评估,然后才去必要的施工技术防止给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基本要求和原则

建筑工程在雨季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重点抓结构和基础,下小雨的时候尽量不要停工,一旦发生瓢泼大雨就将工程施工转到室内进行。也就是先室外后室内的施工要求,要尽量缩短在雨季施工的时间以及工作范围,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缩减施工的工期,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编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雨季施工有很强的特殊性,一定要重视和关注,雨季不宜进行施工的工序活动要拖后或者是提前,严禁违规作业。有的工序活动必须要在雨季才能够完成,要在施工前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在施工中做好监督和控制,施工时要进行突击。

三、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工程

建筑工程的隔离层在进行刷涂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气象预测,要防止雨水将隔离板冲刷掉;当大雨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将浇筑混凝土这个工序活动停止,要严格按照施工缝的要求对停浇缝已经浇筑的部位进行设置然后覆盖,对施工近三天的天气预报进行掌握和分析,对于大雨浇筑栓一定要尽量避开;在雨季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测定混凝与的粗细骨科的含水量,对用水量要及时的做好调整;在模板的支撑下,回填混凝土时一定要务实,并且将垫板加好,当雨季过后一定要做好相关检查和检验,看看是否有下沉的迹象;下雨时严禁进行钢筋的对接以及焊接的工作,如果急需应该及时到防雨棚进行施工作业。

(二)基础工程和土方工程

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以及土方工程受雨季影响很大,假如提前不做好及时地防范措施的话,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雨季对基础工程以及土方工程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注意:

在雨季开挖管沟或者是基槽时,应该注意边坡是否稳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设置支撑或者是放缓边坡的坡度。施工的时候应该对支撑和边坡的检查要加强,对已经挖好的管沟或者是基坑还是应该以支撑的设置为主,正在开挖过程中,主要应该放缓边坡,支撑做辅助,工期如果不紧张的情况下最好停工。

为了防止雨水将边坡冲垮,可以在边坡上钉上几个钢丝的网片,并且在上面喷上五十毫米的细石混凝土,或者是在边坡上盖上塑料布;在雨季进行施工的时候,工作面不能够太大,应该逐片、逐段地完成,基坑到达标准高度以后,要及时做好验收并且在上面迅速地浇筑混凝土进行垫层;为了防止基坑被浸泡,开挖之前应该先在坑内设置集水井或者是排水沟;地下室或者是地下池子,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考虑防浮的措施;降雨量如果很大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进行土方施工,要停止任何形式的挖土作业,施工现场堆积的土方,在雨季来临之前就应该及时地运走,以免下雨变成淤泥。

(三)吊装工程

构件的堆放地点一定要坚实和平整,在周围还要做好排水设施,构件的堆放区域严禁浸泡和积水。塔式路基或者起重机基础,要在地面十五米以上,尽量避免路基受雨水的浸泡。在雨季不应该进行起重的吊装工作,雨季由于吊装的绳索以及构件的表面被淋湿,所以导致构件以及绳索之间的摩擦系数会相应地降低。构件滑落安全事故有可能发生。

(四)砌体工程

砌体整体要想稳定多是因为砂浆粘合剂或者是砌体材料含水量多少,砌体工程在雨季施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砖块在雨季应该集中进行堆放,尽量不要浇水,在砌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干湿的砖块要合理进行搭配才行。如果转的湿度太大就不能够进行砌墙,砌筑的高度应该在一米或者一米以下。

(五)抹灰工程

雨季来临的时候,要严禁在室外进行抹灰施工。要对两天之内的气象掌握并且分析,已经进行施工的墙面,不要被污水雨水污染。室内进行抹灰时应该在屋内施工完成之后进行,要么就在屋面做完之后进行,铺一层油毡,在下雨天不应该进行罩面油漆。

(六)屋面工程

屋面的防水层的施工应该在雨季来临前就施工完成,并且要同时安装落水管。在雨季严禁进行油毡屋面工程,保温材料以及油毡等等都不能够淋雨,雨季的屋面工程应该采用湿铺的方法进行施工。

四、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一)雨季施工防雷装置

雨季施工必不可免的就是雷雨天气,雷雨天气时,施工人员不应该在大树下或者是高墙下躲雨,不要接近铁塔、电杆、避雷针接地导线以及架空的电线附近的地方,要防止雷雨给人身造成安全威胁。

(二)雨季施工运输道路

在雨季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障机动车的道路有足够的转弯半径和宽度,汽车的单行道一般宽约三米半,双行道的宽度约为六米,运输道路的宽度以及深度都要保障运输车辆的安全通行。

(三)高空作业以及脚手架的安全措施

雨季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脚手架下沉的现象,或者是塔机受暴风雨的袭击导致刮倒事故,所以,高耸的设备以及脚手架应该加强坚固性,地基土应该牢固可靠,脚手架还应该增加设置防滑条等等。雨季在高空进行作业的施工人员要避免触电或者摔倒等事故,高空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安全方法措施,还要对安全带等设备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等等。

结束语:

雨季进行施工对建筑工程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雨季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经常发生事故的高危地带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事故。

参考文献:

[1]何锦云,冯雷衡,李树昆.基坑工程雨季施工措施的探讨[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9,20(1):40-42

[2]杨璐瑶.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J].建筑安全,2009(6):35-36.

建筑技术方案范文3

关键词:技术控制承包合同施工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mportant project quality first,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architecture also in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reasonable us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main content and main tasks,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ays to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technology control construction contrac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只有具备多年从业经验的人员才能熟练把握,下面从一下四个方面阐述下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控制的措施。

一、施工程序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坚持建筑施工程序,按照建筑产品生产的客观规律,组织工程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在履行施工程序控制时,应做接受施工任务、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做好施工准备;组织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

1.1接受施工任务、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建筑施工企业接受施工任务,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或者参加投标、中标而得到的。无论是那种方式得到的施工任务,都必须同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明确各自在施工期内的经济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工程合同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效用。

1.2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施工程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建设工程的特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要求,了解施工的客观条件,合理布置施工力量,从技术、物质、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1.3组织工程施工组织工程施工在整个建筑生产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组织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一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进度的要求,科学的组织施工;二是在施工中,对施工工程在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全面控制,目的在于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1.4组织工程验收竣工验收是对建筑产品进行检验评定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基本建设成果和投资效果的总检查。所有的建设项目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内容建成后,均应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评定质量等级,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产品才能正式交付生产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工程不准交工,不准报竣工面积。

二、施工质量控制

对施工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一个基本措施,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的命脉,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才能创造出更多精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材料的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

2.2施工顺序以及方法的控制工程中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须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顺序不对也会造成质量事故。同样,技术参数的选取也显得十分重要,技术参数与质量密切相关,亦必须严格控制,参数选错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建筑的耐久性。常见的质量通病对常见的质量通病亦应事先研究对策,提出预防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选用新工艺、新技术。

2.3工程的预检以及验收工程施工预检预检是指工程在未施工前所进行的预先检查。预检是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可能发生差错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有力措施。

对隐蔽工程验收要格外谨慎和认真,隐蔽验收检查隐蔽验收检查,是指将被其它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如基础施工前对地基质量的检查:基坑回填土前对基础质量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等。隐蔽验收检查后,要办理隐检签证手续,列入工程档案。

三、施工安全控制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危险作业行业,伤亡事故频繁发生,连年不断,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另外,由于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安全素质比较低,加之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市场仍未规范是目前安全事故频发的关键原因。就拿2004年为例,全国建设系统共发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按事故分类,高出坠落、施工坍塌事故的死亡人数分别占到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3%和14%。

如何有效地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管理者的重要问题,也是施工中技术控制不可忽略的方面。首先,完整的安全体系最重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更急需完善;其次,安全技术水平急需提高,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再者,施工人员、建筑工人、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教育继续提高和加强。

四、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经营活动成果,也是评价建筑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能控制施工成本,以减少施工中成本超支,及早采取补救措施,低工程项目管理极为重要。也是施工技术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1确立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为企业增加效益的目的。要教育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识,从各方面控制成本,让企业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成本控制系统中来,对职工所耗用的一切费用进行目标控制,形成有效监控,坚决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4.2抓住各个缓解控制,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4.2.1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工程中优先选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反复论证实验,对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仅要认真地进行技术交底,更要严格把关检查,保证安全可靠的实施,确保工程成本的降低。

4.2.2完善生产指导计划,强化定额控制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组织施工和合理安排,根据具体施工安排和定额量,编织出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使人、财、物的投入在定额范围内按计划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工程成本出现人为失控。

4.2.3加强人工费、机械费等费用的管理,有效控制各项费用成本严格按照定额任务单考核计量和结算,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时也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浪费,按用款计划认真核算,控制范围,严格审核。实行机械租赁制,严格完善设备租赁制度,加大设备使用率。

4.2.4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和损失的发生加强工程的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工程中的不安全隐患,减少返工以及修补造成的损失,坚持安全第一,从严要求,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技术控制是一个建筑企业的基本控制体系,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工程管理者应该在实际工程中有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施工技术控制完善好。

结束语:

总之要做好每项工作,都要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就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所以要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做到有备而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是决定工程是否合格,是关系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关键,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在整个环节中显得至关重要。

建筑技术方案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资源

如今,社会跟随着科学技术的前进脚步快速发展,相应的我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此对环境所造成的负荷和对自然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为满足我们住房要求的高楼大厦占到了很大比重,当前我国由于没有相关的规定来节制建筑业的资源消耗,建筑房屋占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已成为社会越发迫切的需要。因此,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这种建筑理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相对于东方国家而言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更着重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于“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仅仅指的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环保,它还包含着“使用绿色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其中。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一栋大厦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整个周期都是要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破坏。绿色建筑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诞生的。这样看来,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如此,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可持续发展建筑。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鉴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的转入城市,城市住房建筑要求日益迫切,为避免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和对环境的越发破坏,我国必须马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套能评判绿色建筑标准的完整体系。在2005年10月,我国建设部、科技部正式办法了相关的技术指导条例――《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7年12月,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人们绿色理念的淡薄,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与他们而比已相去甚远,同时相关法制的不完善、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分析深度不够,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不够透彻等一些因素也是造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

三、推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策划方案

绿色建筑是关乎到全社会人民利益的,所以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人民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有法律的强制干扰、道德的约束指引来保证其良性的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所存在的不足,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大来推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在《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相关条例中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必要的补充,此外还要有低一层次、对建筑节能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出台,配合统一的基本法律,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2、制定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生成好坏都要有所评价依据,我国的绿色建筑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能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地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国家建设部应马上出台相关手册。

3、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绿色建筑设立专业的研究所,能更深入、全面的对绿色建筑有所研究,同时也可以在大学开设有关于绿色建筑的建筑专业,培育绿色建筑方面的人才。

4、加强民众的绿色建筑观念:在民从、学生中开展系列的绿色建筑专题讲座活动,使他们认识到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惠性。如此扩展绿色建筑发展的民众基础。

四、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实施

绿色技术与普通的科学技术相比而言更为环保,更加充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节约了资源消耗。出于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的双方面要求,绿色技术有着统一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

1、绿色材料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1.1绿色混凝土材料

建筑物的绝大部分是由混凝土材料所构成的,所以把绿色混凝土材料应用于绿色建筑是十分有价值的。制作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相对于常规的混凝土材料而言,高性能混凝土有着更优良的耐久性、适用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更能经济地稳定建筑;利用建筑施工中的废弃混凝土生产的绿色混凝土。

1.2木材

木材是环保材料,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它也以更多的形式应用到建筑中来。瓷化木材具有优异的疏水、稳定、阻燃等性能。这种木材特别适合大厅家具和装饰;塑化木材在压缩、弯曲、剪切等方面有能更好性能,具有很强的抗磨和抗压能力。塑化木材可广泛用于地板装修工程中;疏水木材相对普通木材而言,膨胀率与吸水率都有大幅度的降低。疏水木材可以用作厨房装修、餐饮桌面等。

3、电器自动变频技术

一栋大楼的电器运行并不是时刻都要保持在满状态之下,变频技术是在建筑物电器,如空调,灯管等。在负荷需要改变时(如人流减少,室个温度变化等。能通过对电器各部分设备进行变频调节来降低总体能量输出以适应负荷需求的一种自动化技术。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5、屋顶绿化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建筑覆盖率持续增高,城市绿化面积日益减少,屋顶绿化技术成为了能改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屋顶绿化即在屋顶种植一引起易活,需少量人工护理,易繁植的植物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但这种技术实施时保证建筑顶部的防水层不被破坏,不影响住房舒适。

五、小结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必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出现,我们要大胆开拓,勇于进取,推陈出新,寻求出更多更合适的绿色新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绿色建筑中来。同时,也要发展绿色建筑的应用群体,使民众接受绿色建筑,集思广益,使绿色建筑新技术的内容得以更丰富,更全面,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1)

建筑技术方案范文5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案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在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不断的革新,但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良性发展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其中给水管道的安装、排水系统的施工、多种管道的间距和施工如果不能做到良好处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1、给水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

给水设备的安装时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给水设备安装前,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想关的图纸进行认真的研究,核实安装参数。对安装中用到的管道材料等进行认真的核实,保障安装材料的质量,选取符合施工要求的的施工材料。

给排水工程的设备机组进行安装时,合理配置水泵机组的型号和数量,要科学的规划水房的位置和排列的方式,在相关管道进行铺时,给水管入口要和污水管等其他的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保障供水时的水质。如果施工设计中的管道铺设采用平行铺设时,给水管外壁和污水管外壁保持1m以上的距离。如果施工管道的周围有电缆,应该和电缆保持0.75m以上的距离。

2、给水管道安装的技术要点

2.1安装前管道地沟的复测

在给水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给水管道的铺设中,对铺设前预制的管道地沟进行核查,保证支架安装的高度和坡度、支架间的距离符合施工规范和要求。在给水管道中需要法兰焊接和构件的连接处应该和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在安装完成时的复检工作。在进行给水管道安装前,应对管道地沟进行复测,查看支架是否符合给水管道安装的标准高度及坡度。检查支架间距是否与图纸吻合,是否符合给水安装相关规范。

2.2保证预埋的管材、套管、预埋件的质量

在安装中应该注意保障预埋的管材、套管、预埋件的质量,保证预埋件等相关安装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和规范。在选择施工材料时不能以次充好,对于安装使用中那些具有防渗、防震、防火要求的材料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使用时必须通过相关质量检测人员的检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2.3安装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给水管道的安装中,对于需要穿越墙壁和楼层的给水管道要进行保护处理,加装配套的套管,保证套管的内部没有接口。对于防护时所加装的套装部分用阻燃材料进行填充,保证给水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工程的进行中出现停工的情况是,应该对敞开的管口进行密封,防止砂石和泥土进入管道造成堵塞,保证后期作业的正常进行。

在管道进行连接的工程中,对于有一定间隙的两管口不应强拉进行对接,应该根据施工准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给水管的焊接过程中,弯管段的起弯点必须要超过10厘米,直管段的缝距超过10厘米,必须要大于给水管的外径。

2.4做好施工记录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完成后,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坐标、标高、埋设深度、牢固性、平整度进行及时记录,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要全部的汇集整理,保障后期维修和维护中的数据支撑。

3、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

3.1伸缩点的安装和通球测试

在施工中如果没有具体的施工要求,伸缩点的间距应该保持在4m的范围内。排水的水平管和主干管应该选取球体半径达到管道半径2/3的通球进行管道的通球测试,保障管道的通畅排水塑料管应按设计要求以及位置需要安装伸缩节,如果设计没有明确要求,伸缩节间距应在4米以内。在相关的施工作业中应该注意保障排水管道安装的坡度符合施工规范。

3.2管道检查口的设置

在排水管道的安装中应该按照一定的距离在立管上设置检查口,检查口的高度一般应该距离地面1m,检查口于地面成45°,保障在管道的通球操作中故障的维修,暗装立管应设置相应的安装检查门。

3.3管道安装的后期处理工作

管道的安装工作应该在粉刷工作完成后不间断的连续完成,在对管道安装的后期处理中应该注意对管道的接口部分的.做清洁、防渗和防腐蚀处理;检测管道安装的标高是否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保证管道在投入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给多种管道间距和避让的要点

在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会遇见和电缆管道等管道的重合,这种情况下必须对给排水管道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列。在室内的管道安装中,管道的直径一般比较大,管道的正确排列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排列的过程中,一般是当液体管道和气体管道并向时,将气体管道设置在上方,液体管道设置在下方;当保温管道和不保温管道在一起时,热管设置在上方,冷管设置在下方;当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并行时,应该金属管道设置在上方,非金属管道设置在下方。管道的正确排列保障给排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不同的管道相遇时,管道的相遇避让原则是:分支让主干;小口径让大口径;有压让无压力;常温让高温。在管道的距离的设置时应该考虑空间的大小,一般室内管道的设置于墙壁的距离一般为10cm,管道并列阀门之间的距离也应该设置在10cm大小。

5、建筑给排水工程监理要点

5.1认真做好施工方案评审工作。

在给排水工程进行之前,承建单位应该认真研究图纸,对相关的施工环节进行认真的审查。施工方应该仔细阅读施工的要求和规范,做好实时记录,保障施工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在施工的进行中,应该仔细理解设计者的的合计意图,对设计中需要的建造设备的功能进行了解,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给排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2严格进行给排水施工监理。

在给排水工程的监理时,要详细了解工程建造的标准,掌握建筑设施的给排水需求。对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核查,保障施工材料的规格和质量符合施工的要求和规范。对工程会审等问题进行及时的协调,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5.3把握重点阶段,进行重点监理。

给水排水工程的重点施工阶段,一般为地下室的施工、高层的转换层和重点标准层的施工三个部分。

在地下室的排水工程师整个建筑物排水的关键部位,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栋大楼的排水系统的运行,因为管线复杂、设备多而极易出现施工事故,在高层转换层和标准层的施工中,由于建筑结构比较复杂而导致管道出现相遇的情况,导致了施工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在施工中我们应该合理的把握施工重点,进行重点监理,保证工程有序的进行。

结语: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对其施工技术和方案的探讨极具现实意义。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认真的研读图纸,对工程的整体布局做到了然于胸。建筑给排水工程和百姓的生活关系紧密,深入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是很有必要的。高度重视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保障施工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保障了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提高了建筑物建造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光耀,姜文源.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如心.住宅工程水暖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4.

[3]陈永科.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

建筑技术方案范文6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民用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在民用建筑工程当中,管理者对工程施工安全不重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并没有把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领会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所担当的重大责任。同时,安全施工监管力量非常薄弱,检查及相关处罚力度不足,同时,在一些建筑企业当中仅仅在表面上提到了安全生产,其实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工作当中只是走形式,这些现实情况严重的影响着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真正落实。并且,安全经费及配置措施没有做好,而安全经费及安全设施的具体投入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但因资金不到位、不正当的竞争或者转包的现实性不利因素的存在,造成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欠缺,潜存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二)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

实际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工程施工也就没有严格的标准,施工交接制度不完善,导致施工无论是质量还是安全方面都存在着重大隐患。

(三)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低,水平差

建筑施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施工企业在人才选拔方面有漏洞,加上缺乏必要的人才培训机制,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极为普遍。

(四)操作流程和施工工序掌控不严格

在施工中,施工流程和工序的具体安排上并不科学,未能严格的遵循具体的施工流程及施工工序进行施工生产,这样将会给工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有的施工企业中管理者思想意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偷工减料、材料质量等没有做出严格的检查和要求,这样将严重的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民用建筑常用的施工技术

(一)基槽开挖技术

基槽和地基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物稳固性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做好基槽开挖的一系列环节和施工管理。首先,要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进行仔细勘探,避免不稳定的自然因素对地基的影响。例如,若某地的土壤粘性较大,吸水性好,并且岩层水位线较高,那么,在开挖地基之前就必须掌握这些信息,这是进行具体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严格按照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缜密精确地测量,并按照轴线和基线进行定位,并在关键部位放置重要标志。最后,在开挖的过程中,要保证地基的深度和广度,遵循建筑物高度越高、结构越复杂,对地基的要求也越高的规律,确保地基能够承载建筑物的负荷,此外,也要避免地基受到大气压强的不利影响。

(二)预制模板施工技术

预制模板施工技术在结构单一、楼层较高的建筑中适用较多,一方面,其可以将复杂的施工程序简单化,节约建筑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因此,现阶段很多建筑都选取相应模板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施工中,例如经常采用滑模法和爬模法。以滑模法为例,其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也即沿着水平方向、斜坡方向或垂直方向渐渐滑动,做到边浇捣,边脱模。但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要使用硬稠性混凝土,避免当模板滑移后造成混凝土的边缘的塌陷和损坏。其二要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这就需要科学的机械化施工和完善的组织管理。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现今建筑物施工都采用的材料,其抗压能力和防震能力都是十分显著的。要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必须掌握好以下三个点: 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其检测标准有颗粒细度、凝聚时间以及强度大小。因此,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混凝土的种类。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内添加煤粉灰或者细沙石,这一方面可以节约建筑材料成本,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次,在混凝土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频率适中地浇筑,也要保证表面的平整性和适度的水分,避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最后,要进行混凝土施工的保养工作,对于产生的裂缝,要及时采取补救手段。

(四)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筋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还有利于建筑物建成设计好的外形特征。例如在结构越复杂的建筑物中,钢筋结构的重要性也越突出。要保证该建筑对轴美感就必须做好钢结构施工技术: 首先,要确保钢筋材料的规格,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绝对不能运用到工程中。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搭建以确保钢结构的牢固性和紧密型,若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者变形的情况,则要采取措施来改变。

三、保障民用建筑施工的措施

(一)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必须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重点主要包括: (1)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由于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安全意识薄弱、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技能及增强安全施工意识;(2)做好事前控制措施。在工程施工前应准确做好危险源的事前控制措施,确定好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并设置好安全警示牌,同时加强对危险源区域施工的安全管理;而且要配备足够的安全施工设备与工具,以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积极性;并实施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以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二)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制定与是落实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其次,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设立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工具标准设计机构,以做好施工系统的标准及施工工艺的研究,以使施工工艺更加规范化。对于不同工程项目中的革新必须要进行及时总结,并制作成标准化的施工图纸,以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最后,在工程项目建设时,还应加强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建筑施工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造,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

(三)工程进度管理

作为民用建筑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进度管理是保证工程如期完成的关键。工程进度管理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只有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下,才能有效保证工程的进度。在民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以获得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实时情况,并在各单位相互协作下,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效果,从而保证工程进度能在工程工期内完成。

(四)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材料必须要符合国家的设计标准及相关规范标准,加强对施工的材料检测,以确保施工材料必须是合理的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要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由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克服主体结构中的质量通病,才能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2)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管理。隐蔽工程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管理,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3)要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想得到可操作性、科学性的工程技术标准,必须由工程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分析与研究才能制定出来。使每个施工过程中都严格遵守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另外,在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中,还要加强验收管理管理。由监理人员加强对工程的检查,以判断单位工程的质量,在判断工程质量合理后再进行验收。

结语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民用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升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关乎整个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也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建筑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方案,从而为房屋建筑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剑敏.民用建筑施工工艺技术方面探讨[J].城市建筑,2013,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