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现在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对现在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对现在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现在的影响范文1

我们企业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仔细追究其根源,恰恰是我们的企业家和企业文化在根本上背离了儒家的思想精神,如“仁者爱人”“为政以德”“义利统一”“和为贵”“诚信”“反求诸己”的思想。然而在我们企业经营和运作的过程中,这些思想不但没有树立起来,相反提起儒家思想,有许多人想到的是腐朽没落,僵化教条、如何束缚人性、如何阻碍创新,这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解造成的,也正是这种误解,使我们对西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思想和手段更多地停留在引进和消化上,而很少吸收再推陈出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多停留在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关系的表面探讨上,在儒家思想对企业行为如何起作用的义理阐述上有所不足,在如何利用儒家思想建立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有所不足。本文试图结合实际的案例,用系统的方法分析: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生命周期的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企业是赢利的,在市场上也基本上站住了,在这个时候,各方面的关系逐渐理顺。在这个阶段的企业,除了创始人的德才能力外,对企业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能力,不只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这里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1.具备学习能力的领导者。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成长,能够提前发现企业将会出现的问题和原来管理中的不足,于是对企业原有的潜文化进行扬弃、总结提炼,并突出放大企业原有的优秀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适宜的方式强化企业的宗旨和理念。对内以人为本,企业员工的整体学习能力增强,企业对员工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员工的满意和主动性化作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得到顾客的认同。并做出对社会负责的善行来,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这样的企业往往能够顺利从青春期到盛年期到稳定期,而且还能够在这些阶段上不断地创新,克服这些阶段可能出现的缺陷,而不进入贵族期,而是进入一个新的寿命周期。

2.一般的企业领导者(创始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领导者感觉良好,看不到员工需求的变化和企业渐生出来的问题,领导者性格中的弱点开始暴露,员工因为企业效益渐长而渐高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这样的企业也有进行文化建设的,但只是一种形式,是为了赶潮流,他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形成文件和视觉形象,让外界看来,也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没有得到员工心理的真正认同,没有起到改变员工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企业不能真正发挥员工的潜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样的企业大多能够过渡到贵族期,然后渐渐走入衰败和灭亡。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纯粹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经营企业的目的就在于获取利润,但是有些企业利润的获取抛开了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甚至违法经营。于是为了获取利润,出现了以下问题:以牺牲环境、掠夺式消耗资源为代价,发展企业、追求利润,还觉着是大环境造成的,非这样做不可;采取送礼、腐蚀拉拢、偷税漏税等不合法甚至非法的经营手段来获取利润,破坏着公平竞争的原则,也破坏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和风气。追求短期利益,不是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赢得顾客,而是靠欺骗来获取利润、以仿冒造假来获取利润。企业的“善行”较少,企业的利润来自于社会,企业通过力所能及的善行来反馈社会,如慈善捐款、投资教育等公共事业。这些行为用事实说明了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会在社会公众、顾客及其政府、银行等相关方中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会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很少。

2.诚信缺失

对待员工和顾客,重许诺,轻落实。对内,企业管理者言行不一致,对员工的许诺不兑现,企业出现了问题,不能真诚地解释原因,不能承认问题的存在,而是想法隐瞒,员工对企业没有信任感;对于利益相关方如企业供方,欠债不还,形不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对顾客,重视广告的作用,而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产品出了问题,顾客投诉,不能真诚地承认、做好服务及后续补偿工作,而是想法推脱责任,达不到顾客的满意,认识不到诚信的价值。

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中国企业诚信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

3.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1)在待遇上不公平。决策集中在企业主和管理层手里,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待遇相差很大,对于私营企业,还常常发生侵犯职工权利的现象,造成职工的失衡甚至仇恨心理,企业的发展决策员工不认同,措施制度也不会很好地被执行,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在企业工作只是为了生存的权宜之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别说为了企业的发展主动创新了。一旦外面有了更好的机会,员工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企业;(2)不能满足员工发展自己的需要。如员工参与、创新机制建立不起来,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强调员工素质低,而提供给员工培训学习、提高技能的机会少。认识不到人才的真正价值,形不成吸引人才、留用人才、发挥人才所长的环境。

(3)管理者不能真正地对员工尊重、关心和信任,和员工的沟通少,只是利用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

4.在制度和行为上

(1)不重视制度的作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对制度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制度没有尊重严肃的态度,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随意性强。

(2)存在着制度的空洞。如在全员参与、创新方面、员工的权益福利保障方面、规范领导行为方面没有制度或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制度;(3)制度的有效性差。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没有和企业实际真正地结合,而是为了搞形式,对付上级或获取证书用;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对公司的制度不能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地修订完善,使制度慢慢失去约束力。第四、规章制度往往只约束员工,不约束领导,管理不是靠规章制度,而是靠领导的意愿、偏好等不成文的规则,这样规章制度的作用被削弱,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被破坏。另外,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

5.缺乏学习创新能力

(1)表现在“跟风”和“两张皮”现象严重。不能对外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真正地吸收,在引进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红火了一阵后,就慢慢黯淡下来;还有现在搞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各种认证,许多企业想的不是如何根据标准反思自己的不足,把企业的管理真正搞上去,而只是拿证作宣传,搞速成,于是实际做的一套,文件写的又是另外一套,就象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买椟还株”.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一样,别人的企业搞文化建设,自己的企业不能不搞,于是模仿别人的企业,请能人编口号、写册子,号召员工齐行动,花了钱,轰轰烈烈一阵后,不合格品照样出,员工的不满比以前一点也没减少,顾客的利益照样漠不关心,内部的勾心斗角、部门的利益之争照样存在,管理者的行为没有丝毫改变。

(2)不能从错误、矛盾和冲突中学习。当企业出现了问题,采取的措施往往是惩罚或掩盖,而不是去找真正的原因。

二、借鉴儒家思想管理企业的成功案例

在中国的古代和现代,有许多人以儒家理念经营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形成了儒商精神。他们做生意如同做人一样,讲究德行,以仁义为立身之本,以仁爱之心对待同事、职工,使企业内部充满凝聚力和详和;对待顾客,坚持以义取利、以诚待人。日本及东南亚等亚州国家创造的经济奇迹,也证明了儒商精神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下面仅举几例对借鉴儒家思想经营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具有儒商精神的李嘉诚

对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人们都惊叹其成功,他赤手空拳起家,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和商业神话,如果我们探索其成功的原因,会发现他父亲从小灌输给他的传统文化,在他日后的成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从小会诵《三字经》《千家诗》,这些童蒙读物,使他最早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他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没有给他留下一文钱,却给他留下了“求人不如求己”“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做人须有骨气”“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贫穷志不移”的遗言。这些道理和父亲遗训变成其灵魂的一部分,并成为其从商和做人的准则,使他终生受益。父亲去世,“孝心”使十四岁的他,当时只有一个心念,就是要养活母亲和妹妹,他谢绝了舅父供他上学的好意,毅然辍学,别无选择地走上了挣钱养家之路。第一份工作就是茶楼堂倌,然后做过钟表学徒工、推销员,在当时纷纭变幻的世界里,刻骨铭心的先父遗训,使他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残酷的求职和打工生涯中,他时时以此言鞭策自己,“诚”“信”“勤”“敬”“谦”成就了他骄人的业绩。

有一次当别人说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时,他认为自己首先做好了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一个成功的商人。纵观他商海搏击数十年的经历可以知道,虽然他的企业采用的是西方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但是他奉行的是“反求诸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待人、以和为贵、广结善缘、“仁爱”等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

例如:李嘉诚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是企业的生命,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在长江厂后来发展的过程中,他的真诚、信誉、为顾客着想和勤奋使他抓住了公司发展的机会。为保证质量、不断地推出新样品,他不惜重金聘请香港最优秀的塑胶人才,订单很多,但厂子资金有限,设备不足,怕影响质量和交货期限,他不敢放手接订单。资金的限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在他伤透脑筋之时,一位欧州的批发商对他能在这样简陋的工厂里生产出这么世界先进水平的塑胶花感到惊奇,答应先借给他资金,让他扩大规模,然后再做生意,大量订购他的产品,条件之一便是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作担保。在他找不到担保人的情况下,虽然批发商只表达出了订购三种产品的意向,但他和设计师连夜赶出9款样品,每种产品都设计了三种样品,以期打动批发商,即使打动不了,就送给他做纪念,争取下一次合作。批发商对他的样品非常看好,但更看好他做生意奉行的诚信、互利互惠的原则。最后批发商对他说,你的真诚和信誉,就是最好的担保,就这样解决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问题,也把产品直接销向了欧州。

(二)蒙牛的诚信文化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而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可以说是这句话的忠实实践者,也正是他的忠实实践,催生了蒙牛。“财散民聚,财聚民散”是他的养母从小教育他的,也是他经常说他的话和做的事。

“诚信是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蒙牛的口号之一,他们认为诚信是一种战略资源,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包括了对顾客的诚信,也包括对员工的诚信。对待质量,他们的理念是“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产品质量的好坏等于人格品行的好坏”“营销的98%是在家里完成的”.对于服务,他们把“最可爱的人”安排在第一线,与客户打交道,正是这种理念,才有了蒙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才有了顾客的认同和市场。对待员工,诚信体现在了言行一致上,分配公平上,这样员工才愿意为企业卖命。

三、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与借鉴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组织形态,必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处事原则进而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儒家文化已经通过企业员工、社会文化等方式被带入企业,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文化不能直接用来治理企业,必须通过中介物质、制度、行为来实现。儒家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以精神层次为指导,用精神层面向其他层次渗透。

1.儒家文化对企业精神文化的影响

(1)儒家文化的团队精神强调个体的行为不能危及集体的生存和发展,个体应服从集体。论文格式对于君主及士大夫而言,应修身正己,实行仁政,讲求大义,所作所为合乎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能任意恣性,鱼肉百姓,否则“水能载舟,已能覆舟”将危及统治阶级的集体利益。在企业中则要求领导者个人修养、道德水准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人处事公正、符合企业整体的利益。对于员工而言,则强调“舍身取义”,为企业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联系到一起。

(2)追求整个企业乃至这个社会的和谐共存、稳定发展。在一个组织内部,强调“和”为贵,成员之间精诚团结、风雨同舟。这种“和”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也不是面和心不和,甚至搞宗派,拉山头,而是“君子和而不同”.“和”并不排斥竞争,而是“和不忘争”,“内和外争”.在整个企业内部,各阶层和睦共处,各按其位。

2.儒家文化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影响

人的眼神、表情、说话的语气节奏、处事方式、行为举止的做派都能够透露出文化、修养及品位。个人的行为文化主要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的渗透,其中家庭教育对个人修养的影响最大。儒家文化中对“家”极为重视。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双亲应爱子女,子女应孝敬父母。感谢亲恩,子女之间应互相爱护,互相关照,家庭成员之间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抵御世间的风风雨雨。爱人的思想通过父母之爱传递给子女,教会子女如何爱人。“孝道”、“知恩图报”、“勤俭节约”等品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儒家文化中关于“教”学的研究比较深刻。从孔子收弟子讲学到开设学堂,对现代教育仍然有借鉴意义。学校通过设立教学计划,组织教师讲课,将知识及做人的准则传递给学生。教师通过讲述英雄事迹,奖励学习典范的模式将“忠”、“诚”、“孝”等理念灌输给学生,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准则。社会则是通过道德规范和准则,使个人行为得到完善。这些规范行为的模式为企业规范员工的行为提供了借鉴意义。儒家文化通过“言传身教”,道德约束的方式达到规范个人的目的,这一方法被融合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中,并被企业所接受。儒家文化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于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员工的处事方式。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下级对上级要做到忠诚和服从,而上级对下级要尊重信任、以礼相待。员工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团结。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做到关爱下属,对员工以诚相待,对客户真诚;而员工做到对客户及外部人员有礼貌,对内部同事关爱照顾,那么企业经营绩效会稳步增长。

3.儒家文化对企业制度文化的影响

儒家特别注重挖掘“礼”所蕴含的文化。“礼”是制度规范,其背后蕴含的精神是做事恰当。恰当的具体含义是考虑到每个人的需求,又为了群体结构的维护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礼”以达到“和”的程度为贵,但不能为了“和”而不讲差别,而要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次序。企业文化制度层面设计原理与“礼”的原理相同。利用制度规范来制约员工的行为,从而维护组织正常有序运行。在保证领导者权威性的同时,营造企业内部和谐的氛围。

儒家“礼”需要配合“仁”方能完成。虽然有强制性,但约束力是靠道德约束来实现的。通过宣扬“合礼的行为”方式,使人们主动接受,主动学习“礼”的规范,依靠群体压力,使群体中的个体依照“礼”制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的制度文化,除了道德约束外,还有强制性的奖惩措施,并以奖惩约束为主。迟到了,罚款;早退了,罚款;工装穿戴不整齐,也罚款。制度的推行的确应依附强硬手段,但更多地应将它演变为个人自觉遵守的规范。一个公司如果员工每个月上缴的罚款过多的话,说明这个企业的制度规范一定有问题。规范制度是为了让工作更有效、有序地被完成,是可以被大多数人遵守的规范。如果规范制度难以被施行,就说明这个规范制度是缺乏可执行性的。“礼”对企业制度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所有员工对老员工的尊重。虽然中国对老字辈的尊重不如封建社会严苛,但在企业中对年长者及老资格的尊重仍会出现。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会更明显一些,一些退休的员工被返聘回单位,继续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可是这种现象正慢慢消失,现在的企业更喜欢招聘年轻而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年限越来越短,企业越来越留不住人才。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市场经济要求适者生存,有能力的人被放在第一位。企业受到环境的影响,更喜欢培养、招聘年轻的员工,年长的员工不再被委以重任。而员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一家单位积累经验后,合同期满愿找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

4.儒家文化对企业物质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通过物体体现精神。《礼记·礼器》中提到:“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起初者也。……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覃之安,而稿和之设。”礼中包含继承先辈不忘本的思想。体现在器物上:祭祀用浓酒时,高处摆放着淡酒,因为浓酒的根是淡酒;使用快刀时,高处挂着钝刀,因为快刀的根是钝刀;使用柔细的席子时,高处挂着粗硬的席子,因为柔细席子的根是粗硬的席子。企业文化物质层面就是通过物质来表达企业的文化,如名称、标识、服装、产品包装、广告等均可用来传递企业文化,其中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的还是员工的个人形象。顾客对企业员工印象的好坏会直接反射到对企业整体形象地评价上。儒家文化通过礼仪规范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人的着装及精神面貌等。儒家文化表现在服装上,要求员工穿衣要庄重、整齐,打理好个人卫生。体现在员工风貌上,要求企业员工注重个人修养、道德情操,时时刻刻为企业、顾客着想。除此之外,企业物质文化中的标准色、图形、名称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设计企业名称时,应体现民族特点,融入其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出有本企业特点的名称。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均会考虑到中华民族的特点,采用一些有积极含义的词语为外资企业的命名,其效果远胜过音译,如通用、奔驰、宝洁、宝马、可口可乐。

总之,企业的物质文化必须与企业精神文化相一致,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通过物质文化的宣传,从物质文化中折射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等企业理念,缺乏了企业精神文化作核心和灵魂,企业物质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变得毫无生气。而儒家文化通过对企业精神层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其“教”与“学”的理念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修正有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二)融入儒家思想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文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企业中融入优良的企业文化,剔除阻碍企业发展的不良文化。如何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经验融入企业文化中,并真正为企业所应用。儒家文化中关于治理、教学方面的理论,为企业文化的修正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西方文化发展理论及经验为企业文化的融入提供了经验基础。

1.在精神理念方面

(1)从职工最关心的内容做切入点

在做企业的儒家思想培训时,可以从职工最关心的孩子教育、家庭关系、朋友关系、身体健康入手,在这方面儒家思想有无穷的伦理资源,而且非常地适用,能说到员工的心理去,非常容易实行,把道理讲透了,员工就会试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以前的缺点,改变自己过程中的难度和反复,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会发现自己行为的改变导致对别人看法的改变以及别人行为的改变,这种效果会使人的心灵产生震动,体会到以前没有的快乐。即使看不到明确的改变,他也会比在企业更有坚持的耐心。比如说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言行其实就是家长言行的影子,通过儒家思想的学习,人会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真要改变孩子行为的话,就必须力行儒家思想教诲,对家庭成员仁爱和谐、对孩了诚信、克制自己、给孩子做榜样等,孩子稍有改变,就会很高兴,从而激起在各方面去实行的信心。但是有时效果并非很明显,人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很难,这时候,企业可以组织一些座谈会,交流心得和方法,使员工从心理上真正认同这种思想对自己有很大的益处,一些人会自觉地把这些理念用于实际工作中。

(2)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引导

在员工对儒家思想有了认同以后,再进行儒家思想用于企业管理、企业各项活动的引导培训,如儒家思想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战略、营销、生产和运作等方面的运用,另外要应用儒家思想的观点针对现在企业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企业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说企业质量不高,服务水平差,顾客抱怨多,那么就重点讲儒家思想在这方面的意义,“反求诸己”就是企业不能抱怨外部环境和顾客,从内部找原因,“仁爱”“和谐”“诚信”等观点的阐发使企业的员工能够理解顾客,尊重顾客,提高处理好与顾客关系的主动性。通过培训只能使大家在思想上有这么一个意识,而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员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看到效果如不合格品的降低、同事关系的融洽等,从中体会到自我提升的乐趣。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做出表率,修己安人,让员工看到企业管理者行为的改变,这样能够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力行这些教诲,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员工也会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如企业管理者就以前的错误向员工真诚地解释道歉,以前板着脸的领导开始主动与员工沟通,通过公司的决策、事件体现出这些思想来。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说,贵州海尔一名职工因煤气泄露而中毒,企业管理者把员工送到最好的医院去治疗,而且还给所有的员工安装防煤气泄露装置,这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真实体现,这一行为比喊无数遍以人为本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在行为制度方面

把企业的精神理念、目标和愿景内化为企业的制度和员工的行为,要对企业的制度进行调整完善,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企业生产和运作方面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方面的、顾客需求调研方面的等等,有许多具体的科学的操作方法,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我们必须学习。另外,要把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合一,谦敬”的观点,转化为企业管理中严格执行制度,认真工作,尊重工作的精神。

对于儒家思想在企业物质层面的作用,主要通过精神理念和行为制度层面体现出来,如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在这方面不再多作论述。从百家博弈中成长壮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的精髓已传至世界。儒家文化不仅从伦理道德、观念意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管理哲学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养分,也有许多关于管理活动、预测和战略决策方面的精辟论述,至今仍需我们认真地研究、学习、挖掘,这是我们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智慧资源。企业家是当今最有力量改变世界、创造公平正义社会的一群人,应结合国情和现实需求,充分借助这些文化精华,力行圣贤的教诲,构建起真正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儒家思想对现在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全球视域 儒家文化 现代意义

1 儒家文化的特质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它是主体和客体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传统思想基本上是儒道互补,儒家文化是主干,道家文化是根,儒道两家文化代表着文化的表层与深层结构。隋唐后,佛教传入,经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守常,道达变,佛治心,三者相辅相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与流变。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1.1 文化模式

不同的文化取决于不同的生活模式,不同的生活模式又取决于不同的生存环境。由于西方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西方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游牧的生活形态中,其文化呈流动性特点。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却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他们的这种自由主义观念,结合他们所处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促使西方商业迅速发达起来。由于掠夺与贸易可以使他们获得重大的商业利益,他们对航海、殖民、开发技术热情极高。流动的生活方式促成了动态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与人之间就是讲竞争,人对自然就是讲征服。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成长起来的,根本上就是农耕文化。得益于良好的环境气候条件,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他们的农耕生产方式。农耕使得中国人长期固定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很少迁徙、流离,这种安居乐业的思想促成了静态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讲秩序,讲合作、和睦,讲义,讲各守其分,也正是这种模式中的内倾特质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延续数千年而未曾中断。《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体现的就是这种内倾文化的特性。

1.2 价值观

在宗教、道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分别体现出内倾与外倾两种不同的特点。西方人至善的“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共同来源,人格化了的上帝集中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力量,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当然也就是所有价值的源头。人必须遵循上帝制定的法则,在个人实践价值的过程中必须听从上帝的召唤。

中国传统文化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既是说理的,又是实证的,这些内容不需要通过宗教作出解释。中国人虽然认定价值之源出自于天,但却实现于人的内心之中,因此,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故不需要从上帝那里获得“启示”。儒家强调慎独,即在无人监督、没人教导的情况下,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宋学大家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继而带动家人,然后把家里的道德伦理以及治家的方法推行开去,以此治国,再将这种治国的良策推而广之,惠及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 天人观

根据《圣经》所言,地球上的一切都为上帝所创造。上帝造了亚当和夏娃,又为他们造了伊甸园。这就在启示人们,大自然是上帝为他的孩子们创造的,因此人们就应该去利用它、占有它。西方人持“天人二分”的思想,认为天与人是对立的、相争的。这种思想的产生仍然要追溯到他们当初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在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他们需要具备强烈的斗争精神和勇气,去征服大海,征服自然。自然和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的,不是战胜自然,就是被自然所战胜,“天人二分”哲学的思想根源就在于此。

中国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也是由于其生存关系的缘故,农耕文化意味着靠天吃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是好年成,否则就要受饥挨饿,甚至死人。没有什么比大自然对他们更重要的了,因此他们畏天、敬天、补天。中国人认为,天和人是一个整体,这个天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上天,总之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最高原则,宇宙运行的最高原理。中国人也开发自然资源以图生存,但他们具有“利用厚生”、“开物成务”等观念,这种“利用”仍是尽量和天地万物协调共存,截然不同于西方近代对于自然所持的征服的态度。

2 “修身”、“养德”、“向善”,获得自我身心的内外和谐

人类创造的现代高科技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获取财富的同时,也在控制和支配着人类自身。在儒家看来,人是以身体的形式存在于真实的时空之中,现代科技与商业带来的进步和变化,不断刺激着人的物质欲望。他们沉溺于对物质的无限追逐,心灵为外物左右,蜕变成为缺失灵魂的物质外壳。受到外物牵引的人心,放逸到外在的事物上,求而获之则喜,求之不得则忧,好不容易求而得之又恐失去,纵然不失又企望更好、更多,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扰乱了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严重影响了生活的内在品质,折损了生命的意义。儒家认为这种现象的症结不在身而在心的放逸,孟子的解决之道是“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相信人的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存在虽然不像客观事物那样可以由知识来证立,但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反身而诚”的方式而感到它的真实不虚。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道”,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大学》主张修身在正心,唯有充分了解造成人心不安的原因所在,再想方设法解除人心的种种不安心理,才能恢复人心的自由自在;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实践自己的良知,才是真正理想的道德实践。儒家一向强调“安身立命”,对自己要有道德修养的要求,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做人的道理”才能使自己身心和谐,内外调适。唯有这样,才能做到身安而命立。个人的“安身立命”做到了,身体的内外自然就和谐了。

从人本的立场出发,儒家伦理思想的宗旨是希望人人都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只有人本身充分认知与了解到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愿意去明是非,辨善恶,自主、自决、自我承担行为的后果,并努力实践,社会的和谐才能得到保证。因此,人类需要伦理道德,而人之所以能够实践道德行为是由于人类具有自觉认知和反省道德的良知和良能;此外,儒家还认为道德的实践也需要经过学习加以深化和固化。儒家在《大学》中规划了三纲八目,作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伦理标准和学习过程,不分身份、阶级、地位,人人身体力行伦理道德,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大学》)。在《中庸》中又强调:“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儒家相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所以要翻来覆去地“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孟子》和《中庸》都说过“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的话。这就是说,“反身而诚”不是“独善其身”的自私或成为佛家的“自了汉”,更在于求取自我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换句话说,修身不仅仅为了自我道德的完善,而更在于以他人为目的。于是,“修己以安百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在儒家的人文思想中规定了一整套的人生奋斗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既是人生哲学,又将事物认知、道德修养、政治抱负连衬一体,按照个人、家庭、国家到世界的发展层次,构成一套完整的思想路线,即是由“内圣”而“外王”的实践过程。儒家提倡慎独,不欺暗室,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而广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儒家把和谐社会的理想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之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自我身心内外的修养。

中国长期以来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心理的平衡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道德传统和人们真实的精神修养。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文化的内倾性,主要表现在儒家的“求诸己”、“尽其在我”,道家的“自足”和佛教的“依自不依他”,其特点是用内在超越的观点来发掘“自我”的本质;这种观点要求把“人”当作一个有理性、有情感的生命整体来看待。整体的自我一方面通向宇宙,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则通向人间世界,成就人伦秩序。孔子通过“仁”来认识“人”,强调的就是一个整体的观点。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的原则,给世人带去心灵的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一味“损人利己”、“惟利是图”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为人们提供了行事准则,让他们不再在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

3 “仁者爱人”,构建和谐社会;“和而不同”,成就太平世界

当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相当复杂,涉及“自我与他人”、“人与社会群体”、“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诸多矛盾。人们对物质和权力的追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冷漠等。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占有和野心的膨胀,造成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对立和战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间的接触面日益扩大,由于彼此基于各自本位的价值认知、行为方式,对于异己的文化、宗教了解不足又不够宽容,出现了诸多的摩擦和冲突。

针对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儒学的解决之道是“仁爱天下”、“和而不同”。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意涵就是对伦理、家庭教育的重视,这就是所谓的“齐家”,认为人们修身和所有社会群体伦理的基本训练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然后向外扩展,走向社会国家,继而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现在五种人伦关系之中: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基于这五种关系,具体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伦理的教育与实践始于家庭,因为家庭伦理教育是社会伦理教育的基础,是以“齐家”为衔接个人与社会、国家、天下的最重要关键之所在。在家庭中,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密切、感情最深厚,在教育子女方面,就需要负起教育的责任,若能做到家庭的和乐无争,社会的和谐就有了保证。因此,儒家强调尽职、尽责、尽伦,强调献身群体和社会。在对社会群体的奉献中,去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人格的完美,促进社会的和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文集·岳阳楼记》)反映的正是人们对于那些能够把自己献身于社会群体利益的个人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人们殷切期望社会涌现出更多具有这种品格的人的心愿。

儒家人文思想中的“仁学”既对造就“人与人”,更对造就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如何化解因文化原因而引起的矛盾,儒家的“和而不同”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与“同”是内涵互有差别、境界相分高下的一对概念:不同的事物相克相生、配伍相成叫“和”,而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起只能叫“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与多个学派、多个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和合”之中。“和合”意味着和谐(和生、和处、和立、和达与和爱),在和解中融合,在融合中贯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通过文化的交往与对话,在对话和讨论中取得某种“共识”,这是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相互“认同”的过程。这种相互“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要“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同,人类文化才显得如此的丰富多彩,而且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才形成了互补和互动的格局。文化上的不同可能引起冲突,甚至战争,但如果认识到“协和万邦”的价值和意义,坚持“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而非“以力服人”(强迫他人接受)的原则,国家之间不仅可以化解冲突,而且还能够建立起和睦相处的国际关系。因此,儒家以“和为贵”为基础的“和而不同”原则理应成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矛盾的一条基本原则。 4敬畏“天道”,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天人合一”

当前,工业生产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形态。可以预见,在现代科学与技术互相提携、彼此促进下,未来的工业化进程将更加波澜壮阔。然而,工业化是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造成对环境的恶性破坏。时至今日,我们居住的环境受到的污染几乎已经达到难以挽回的危机边缘。据1998年《科学》杂志发表的关于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文章,与一万年前相比,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50%;近2000年来,地球上大约有1/4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30%;接近2/3的海洋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而耗尽。生态危机对全球人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其影响更会波及到我们下一代甚至更久远。如果从文化根源上分析,这一切无不与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为了无限度地追求物质增长和自我享受,自然、科技,甚至他人都成为他们达到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都在不计后果地利用、攫取。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成了占有与被占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性膨胀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其结果往往使人类自身遭受来自自然的报复。追根溯源,“这是数百年来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直接恶果。西方启蒙主义科学的基础是‘征服自然’、‘重塑自然’,以符合人类的需要,以致造成今天的种种环境灾难。”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上则截然不同,远在轴心时代中国的儒家就以“天人合一”(即“主客相即不离”)立论。“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极富现实意义。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说“天”离不开“人”,“人”离不开“天”。 宋儒程颐说:“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朱熹说得更明白:“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有人矣。”人,虽生于天,但是一旦有了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人”对“天”就有了责任。“人”,只有“人”,才能体现“天”的活泼气象、“天”的“自强不息”、“地”的“厚德载物”。因此,人应该知道“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所以,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即“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和“人道”(人类社会生活的规律);正如《郭店竹简·语丛一》所说:“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只有明白了“天”和“人”互为统一的道理之后,才可以得知“天”(天道)和“人” (“人道”,社会)发展的趋向。现在的人们只强调“知天”,而不敬“天”、畏“天”。他们一味以“知识”来利用“天”,征服“天”,乃至破坏“天”,践踏“天”,其根源就是“科技万能思想”的作祟。“科技万能思想”否定了“天”的神圣性,冲击了人类人文精神的根基。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学说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把“天”看成一死物,不明白“天”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使人不能真正享有天的恩泽。“知天”和“畏天”的统一,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这当中体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责任。“知天”而“畏天”,“天”就赐福于“人”;“知天”而不“畏天”,“天”就降祸于“人”。当今人类社会受到的惩罚正是由于向“天”无休止地索取,而又严重忽略了“人”对“天”的保护责任,从而走上一条人类与自然互相抵触的道路的结果。天人合一,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开发与培育并重,使人与自然互为滋养,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荀春生.展望二十一世纪——汤恩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2]季羡林.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92

[3](德)卜松山,刘慧儒(译).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4]梁颂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

[5]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4

[6]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儒家思想对现在的影响范文3

人们本身的忽视和教育的缺乏,使得现在的中小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还有对于社会基本道德礼仪也知之甚少。最严重的是现在影视剧对于历史的随意篡改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加上缺乏优秀思想的洗礼,使中小学生大都崇尚个人主义,缺乏集体主义。个人至上,过于自私,索取多奉献少,道德意识有待加强。没有责任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任其发展,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成长。教育的根本便是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这也正是传承的根本,而一个民族的传承与其自身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离开了文化,无处去谈论什么经典,而没有经典,便无处追寻什么传统,而没有了传统的民族便处于精神灭亡的边缘。所以为了民族更好的发展,我们要让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发挥更大作用,使之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孩子,要更加重视。现在呼声最高的便是提高教师素质,说者大多注意的是所谓“业务素质”,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素质。正人先正己,“立人”先自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光是对学生,对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其中产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学经典数不胜数。自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家人才辈出,各有千秋,后来得到广泛发展的儒家更是有中国第一传统思想的势头,孔子学院也是遍布世界各地。可见儒家思想对于当今时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儒家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等等这些方面正是现如今我们所缺乏的。因此推崇传统文化也可以提高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客观上培育了爱国主义精神,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如今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繁荣,大多数人过洋节忘根本,面对西方的文化甚至会出现自卑感,这是很危险的。南怀瑾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样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不会翻身。”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古籍浩如烟海,文物古迹数不胜数,还有古代的科技发明仍对现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拾起,通过学习领略先人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每个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再有,作为中国人,汉语言文学的修养是必须具备的,如果一味培养高科技人才而忽视了文学素养,那这个国家也就没有人情味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饮诗弹唱,喝酒闲谈,讲的就是一个惬意,这不仅是单单的闲云野鹤,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庄子有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身体便可无所依赖,思想便可超脱自然。最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古时推崇礼乐制度,崇尚儒家仁义道德,孩子从小便知何谓孝顺父母,何为尊敬师长,儿时便立下鸿鹄之志,满怀对民族的爱,渴望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材,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也只有从小有着这种觉悟,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为成才做铺垫,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则终成大器。伴随着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在教育的加持下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的向前推进。以上是传统文化对于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但文化传承与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总书记曾在清华建校100周年之际说过:“全面提高高等教学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之后又着重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也体现了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而自主席上台以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重要会议上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也为了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将发扬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其中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真正作用又在何处呢?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样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人类之所以会进步,正是由于人们一代代的传承。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学校正是用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中外历史发展也证明了,高校语文教育对于传承人类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便是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源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潜移默化中便深入了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而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便是:利用教育的方式,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发散念头,培养对待优秀传统文学的敏锐性,将教育的继承与创新这两大功能发挥出来。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莫言曾在获奖典礼上说:“文学的最大用处就是没有用处。”这句话说的很巧妙,文学相对于冷冰冰的科技产品,当然是无用之物,他无法计算导弹的运行轨道,也无法计算出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指标,但传统文化胜就胜在他的思想内涵,对于一个人来说,技术就如同面包是用来充饥,而传统文化,就像是面包的夹心层,一旦去掉,整个面包都变得索然无味,更别谈惬意的生活了。上面提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族自豪感的产生,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课本《核舟记》就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大苏泛赤壁”典故。“长不盈寸”的核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课堂上的小小引申不仅可以活跃气氛,也在愉悦的气氛中推进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总之,语文教学中融入的传统文化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是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寥寥几笔带过,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既学文化,又从中领悟人生道理。“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如是说到。何为人性?知廉耻,顺父母,亲友睦等皆为人性之事业,而其中的根本在于信仰。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像是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教育也会变得死气沉沉,不会创新,更不会进步。只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才能扬弃旧意,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使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心中,更好地接受。而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任重道远,只需记得一点:让教育与传统文化并驾齐驱,不脱离,不分裂,不排斥,共同迎接祖国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必东.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3,(7).

[2]罗杰蕊.中职语文教育应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