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1
关键词: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前言:从产业集群理论产生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产业集群理论,西方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尽管研究不断的深入,但是人们对产业集群的认识越来越混乱,为了帮助人们清晰的认识产业集群理论,以时间为主轴,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综述
一、工业化时期
(一)前期
工业革命之后,家庭作坊以及手工工场逐渐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厂以及企业,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主体地位也被中小企业所替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物质联系开始逐渐的密切,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是企业发展中所共同追求的。由此,企业之间的一体化的物质联系是本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重点,而实行产业集群的目的是将运输成本降低,更好的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的发展[1]。在工业化前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有三个:第一,产业区理论,这一理论是由马歇尔提出的,在特定的区域内,类型相似的中小企业会出现聚集,由此形成“产业区”,之所以会形成产业区,是因为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便利条件,比如协同效应、创新环境等,不过马歇尔在对产业区理论进行研究时,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第二,增长极理论,这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的,随后,保德威勒在其研究对增长极理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同时,将其涵义转移到虚拟空间经济发展中,在保德威勒的理论中,政府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其核心观点,显然,该理论中过分夸大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是由科洛索夫斯基提出的理论,在他的定义中,生产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以自然条件、运输等为依据,对各个企业进行合理的安置,由此看来,企业之间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联系是该理论所强调的,不过,此理论是在前苏联中提出的,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政治目的要更强于经济集聚的作用。
(二)后期
新技术革命之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社会也迈进了信息时代,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企业之间在进行物质联系时,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也显著的提升,此时,产业聚集的主要目的除了降低运费成本之外,还包含降低交易费用。首先,新产业区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出现衰退时,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反而得到了发展,针对此种现象,别卡提尼进行了有效地分析,并形成产业区的概念,为了与马歇尔的理论进行区别,将别卡提尼的理论称之为新产业区理论[2]。其次,新经济地理理论。克鲁格曼在对区域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时,通过规模报酬递增模型的建立,将其研究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在产业聚集的过程中,形成的空间格局具备多样性,而且在形成的过程中,特定的历史事件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产业空间聚集形成之后,就会自我延续。最后,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引入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当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升级能力都比较强时就会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波特的理论促进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现代社会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之下,高新技术产业逐渐的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进行产业集聚时,机制具备很强的特殊性,对于劳动质量和成本的要求,要远远的高于劳动成本,通过协同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成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在于集群与创新过程、组织学习、企业绩效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如下理论:
第一,区域创新环境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是何种影响,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将创新环境的概念引入其中,在创新环境理论中,如果区域经济欠发达,那么新技术及新产业的集聚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区域环境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是环境发展的产物,通过创新环境,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技术条件。现有企业的创新以及新企业的产生需要充分的利用外部环境,怎样利用是创新环境理论中的核心。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本理论产生的基础为区域创新环境理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特定的区域网络内,在协同作用的影响下,各个结点会进行结网并创新,融入到区域创新环境之后,所形成的系统就是区域创新系统,简单的说,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将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叠加到一起,包含于国家创新系统中。区域内的企业之间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且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具备长期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开放性、本地化、动态性以及系统性是系统所具备的突出特点[4]。在该理论中,企业的群就是区域,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由此形成区域。
第三,其他理论。除了上述主要的两个理论之外,还包含比较多的其他集群理论,比如Craft认为,之所以存在国际收入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而且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地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Stamer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合作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将企业合作过程中的典型障碍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利因素的克服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整个工业时代,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并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集群也得到了发展。通过对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系统综述,提升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理论的认识,这对研究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伟,王玉霞.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基于分工、专业化提高效率视角[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84-87.
[2]魏剑锋.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基于经典和多视角研究的一个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03:9-18.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2
修订《著作权法》意义重大 许嘉璐
要更加重视知识财产保护 宋木文
关于修改现行著作权法的思考 沈仁干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科学引文索引》与中国科技期刊 许昌泰,潘伯荣,黄良田
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 王利群,赵军平
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齐淑娟,马继红,康延兴
科技期刊网络版的特点及其可行性 刘振民,李菡
从电子出版物引发的思考 齐淑娟,郭华
试谈科技期刊的“装帧设计” 张勇
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原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
关于期刊竞争的讲话 张伯海,王树林
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展望 李志坚
编后记
数字地球的研究及其应用 赵永平,承继成
扬长抑短 强陕兴华 步宝亮,毛祖德
发挥农业科技编辑作用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翟惠平
紧跟市场、服务企业、办好中国彩管第一刊 段诚
浅议知识经济环境下高校学报的传播功能 高东娟,郭华
学术性期刊如何适应新世纪的新形势——谈《应用力学学报》的办刊 许庆余,王焕雪
降低科技期刊时滞的方法及其计算 谷松
浅谈高校学报的发行 田玉玲
浅谈科技期刊的精品意识 白建华
地学文献中常见量和单位的正误辨析 兰斌明,刘洪涛
关于审稿队伍数据库的建设 李维东
对科技期刊校对工作的几点体会 刘淑娟,戚文艳
科技期刊论文外文字母批注的一般规则 齐淑娟,高东娟
中国科技信息所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名次在陕西出版的科技期刊档次拉开种数减少
发扬爱国精神 继承民族文化——读《岳阳楼记》的启发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1999年首届理事会会议纪要
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庞景安,张玉华,马峥
网络著作权:尘埃落定会有时——“网络著作权研讨会”综述 宋慧献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薛澜
科技期刊网站的设计与制作(一)——建站准备与网站规划 赵大良,荆树蓉,葛赵青
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的 李宏建,王敏
互联网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黄永场,张晓玲
一个期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实践 黄永场
以专门性和实用性为特色 房根祥,李玲莉
市场经济中技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兼谈对《工业催化》的发展设想 房根祥
抓住机遇走向世界,推动家畜生态学的发展 唐西蕙
新形势下办好纺织科技期刊的思路与实践 阎磊,张新元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技期刊的变化与发展 范琳,陈琳
树立危机意识 办好科技期刊 陈红娟
试论信息领域中计量单位的规范化 荆树蓉,赵大良
科技期刊主要编排标准的学习和讨论 杨家密
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 李小兰
自我雕琢综合素质的光辉 刘春芳
培养编辑的“边际能力” 李君会
论编辑校对质量控制 刘炳琪,窦延玲,南红梅,唐西蕙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规范性与创新性 俞志根
用CorelDRAW处理科技期刊插图 张国庆,王勇
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 郭云杰
加入WTO后的期刊出版 汪时美
加强编辑部内部管理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南红梅,潘新社,刘枫
合并高校期刊管理探讨--对长沙理工大学期刊管理的思考 陈金伟
期刊编辑应了解条码知识 罗承丽,肖红,朱健利
积极实践"三贴近",努力防止"一稿多投" 俞志根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期刊改革发展新局面 施启龙,李泓家
以质量求生存在创新中发展--浅析《电讯技术》办刊经验 赵勇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3
>> 从使用与满足论透视“微博热” 高职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与分析 手机微博的使用与满足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从“使用与满足”视角透视“微博热” 从“使用与满足”视角解析“微博热”现象 青年使用微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微博使用动机与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诉求探析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使用与发展 媒体微博运营与公关思维应用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微博议政”与“微博执政” 微博与学习 谣言与微博 中韩微博使用动机差异 微博使用效果鸿沟研究 微博使用情况调查 微博电商化,电商微博化 微博:“平台化”新浪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李媛菲:《微者博也——微博对人的社会化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9月
[7]赵民、张军锋:《社会运动中的Twitter现象——兼论Twitter的性质和发展方向》[J].《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
[8]辛志勇、路翠萍:《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 毛振华.《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7月
[9]戴维·弗里斯比[英]著,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现代性的碎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10]孟群舒:《微博和垃圾填埋场》[J].《沪港经济》2011年第11期
[11]李伶俐:《微博热的冷思考——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J].《网络传播》2011年第5期
[12]王彦红:《关于微博的批判性思考》[J].《东南传播》2010年第12期
[13]蒋永峰:《微博——碎片化时代的意义表达》[J].《新闻世界》2010年第9期
[14]佚名:《涵化理论》[EB]. http:///view/1559344.htm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4
论文摘 要:通过对近些年美对华贸易政策总结,研究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中美两国现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战略组合之一。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时冷时热,软硬兼施,对我国经济产生绝对性影响。在研究中美贸易的时候,有必要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研究。
本文将近几年关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其发展历程,并预测未来趋势。
一、卢荣忠.孙忠《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
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美国对华政策渗透着强烈的政治因素,日益表现为:第一,加强单边行动,双边谈判强硬;第二,以贸易立法为武器,日益突出歧视性;第三,加强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第四,有多边主义转向双边主义和区域主义;第五,贸易优惠制度的地区化倾向。
美国对华的战略已经转变为:对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予以支持,加强"和平演变"攻势。
二、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分析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
三项对华贸易核心原则,即推动日益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为美国人民赢得该体系的经济利益;追求更平等、更持久、具有平衡的机会、能够为美国创造对称的出口部门就业机会的贸易关系。
具体政策:第一,美国即将针对美中贸易采取一些行动,包括强化美国贸易代表署执法能力,以便更好地确保中国履行贸易义务;第二,强化美国贸易代表署获得中国贸易体制和实践的信息的能力;强化对华贸易谈判能力;就对华贸易增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协调等;第三,为保护本国跨国公司的利益,美国政府采取经济外交手段为本国跨国公司进入他国市场提供服务支持,同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即通过“出口自愿限制”和针对性的反倾销措施等,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拒之门外,以确保美国跨国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第四,对中国商品连连设限和反倾销;美国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来认识,寻找各种借口对中国的发展设置障碍,除了向中国施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之外,在贸易政策上实施歧视性待遇是实现牵制中国的有效工具;第五,美国对中国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更能刺激美国的贸易伙伴积极寻求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近年来,美国加紧与其他国家建立FTA,一方面是美国政治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那些国家要维持或增加在美国市场中的地位,并且那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也都集中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而美国用更大优惠的市场准入换取那些国家非经济方面的承诺,如柬埔寨承诺实施劳工标准,中美洲五国承诺与贸易开战、促进民主和环境保护,与摩洛哥、巴林建立FTA有利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
三、余利红.刘海云《对外反补贴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与因应对策》
(一)最新动态
多国运用其国内法对华反补贴:
1.加拿大和美国是对华反补贴的先行者好主力军:美国2006年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发起的“双反”调查,是1991年以来首次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虽然该案最终因无损害而以无措施结案,但美国却扫除了对华实施反补贴的法律障碍,到今年3月底共对华发起13起“双反”调查。 转贴于
2.反补贴和反倾销双管齐下,对中国涉案出口产品造成双重救济:对于“双反”调查,尤其是美国的“双反”调查,中国在多次抗辩后,发现抗辩并不能起到实质作用,中国产品的出口仍然面临双重救济的风险。
3.对华反补贴已经蔓延到其他一些重要的贸易伙伴:就在加拿大、美国对我国紧锣密鼓进行反补贴之后,澳大利亚,南非和印度从2008年开始也拿起了反补贴大棒。
(二)将中国补贴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未来趋势:在未来几年中,对华“双反”调查仍将在高位运行,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以及中国补贴制度的规范和相关立法的健全和实以及反补贴应诉能力的提高,对华“双反”调查将逐步回落。
四、《中国加入WTO以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相互依赖、相互受益的经贸合作模式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在总体上保持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也将保持稳定的、开放的格局。但无论如何,巨额贸易顺差在政治上仍然是相当敏感的,并常常被联系到国家竞争力这类有煽动性的概念上。美国受到影响的利益集团、国会和政府,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而在上述诸多贸易政策议题上对中国采取日益强硬的立场。
五、美对华现行贸易政策
(一)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
(二)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三)贸易制裁与贸易补救措施:特别301条款;“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 特保条款与保障措施;“337条款”
(四)歧视性政策
六、结束语
上述研究成果说明,美对华贸易政策,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美对华贸易政策基本上都是保护性和歧视性的,并手段多样。在几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对华贸易政策会更加强硬,至少不会放软,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绝对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卢荣忠,孙忠.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J].国际经贸研究,1995.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5
关键词:融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安徽省;产业融合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00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03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应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促进相关产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应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产业综合竞争力较弱。政府、行业和企业应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实现“弯道超越”,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1 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近年来,众多学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从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和出口水平等视角研究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如长沙经济开发区提出以纽曼科技、创芯电子、蓝思科技为产业基础,培育壮大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何悦(2013)认为,重庆市依托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电子、信息化仪器仪表和信息家电六大信息产业集聚,并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基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柴红旭(2013)系统分析了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进行了空间分布分析和空间差异性分析,运用区位商理论以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和总产值为分析指标,得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竞争力较弱。盛培宏等(2014)通过分析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苏州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竞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对外技术交流频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有较强的竞争力。温敏(2015)通过分析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现状,运用钻石模型确定要素指标,构建出口竞争力优势,提出全球战略化、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从学者们的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多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产业规模逐年扩大,逐步形成产业集群,部分区域集聚效应明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较为突出。
2 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多个产业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多个产业创新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涂远博(2013)在研究新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提出了新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全国比较滞后,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无力支撑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但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然能对工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工业经济增长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仍然较弱。新疆应利用后发优势,在政府主导下推动“两化融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通过电子信息产业的超越发展,推动新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王征(2014)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例证,认为产业融合发展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着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诞生,新的业态开始突起爆发,这种趋势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发展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新的增长极。程金龙(2015)以协同创新为背景,研究了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的特点,协调创新是融合发展过程中创新的要素的全面共享与深度协作,是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动力,信息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黄挺(2016)分析了江苏省积极探索和实践“三产融合”理念的历程,提出了“三产融合”可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李士强(2016)认为,以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为主,构建现代农业新型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组织农业生产要素,实现一体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陶长琪等(2015)依据信息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耦联,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是政府应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化解信息技术的空间壁垒、模糊产业耦联边界,发挥区域高新技术的竞合优势。
从国内现有文献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经济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展模式发生了变革,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电子信息产业在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3 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2015年,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280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20亿元,软件服务业规模达325亿元,消费电子中家电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8%。电子信息产业在安徽省工业发展中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安徽省工业发展创新动力。目前,安徽省拥有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近20家,1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1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导产品的产量在全国排名中比较靠前,笔记本电脑和彩色电视机的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智能穿戴设备研发有所突破,如智能手环累计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本土龙头企业在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滁州天康、铜陵精达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安徽铜峰、博微田村列入“中国电子元件百强”,拥有国家光伏规范公告企业8家。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十二五”以来完成投资总量已是“十一五”期间的4.8倍。2015年,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对产业快速成长发挥出重要支撑引领作用,联想笔记本电脑基地项目使合肥经济开发区迅速跃升为国内第三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力晶科技、通富微电子、群联电子等龙头企业落户安徽,使安徽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
从全国范围比较分析来看,安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较小,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81亿元,工业增加值1184亿元,产业规模和对工业的贡献度远远超过安徽省。浙江省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6501.6亿元,工业增加值1388.8亿元,是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2倍。广东省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3.27万亿元,占全国的28.9%,实现工业增加值7175.24亿元,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仅为广东省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但其产业规模与周边省份相比仍差距较大,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链中,还处于中低端水平,产业竞争力较弱。在认识到差距的同时,应看到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前景较好,产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安徽省各级政府应以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逐步实现集聚效应、辐射效应,推动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发展、创新发展,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
4 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安徽省“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全面系统推进创新改革试验,以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致力于大数据开发应用,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安徽省工业经济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
4.1 以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安徽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应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以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社会多产业的融合渗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生产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方向改变,逐步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实施“互联网+服务”行动计划,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下,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4.2 以融合发展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
国家“十三五”期间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促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广泛应用,运用信息网络等新一代技术,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安徽省应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智慧安徽”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建设泛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城市无线网络全覆盖、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等;其次,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平台和应用中心,加快大数据应用,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合理布局,逐步推进;最后,建设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
创新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泛在应用,加快互联网与多行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城市各类服务、管理和休闲”等重点领域建设,实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经济、智慧城市和智慧服务等,通过融合发展,合力打造和拓展安徽信息经济新空间。
4.3 以融合发展推进创新改革试验
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安徽省应立足已有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家级科技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首先,应形成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政府应建立创新服务平台,从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激励和集聚、创新投入和融资模式等方面形成一体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其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从生产设计、技术研发、运营模式和产品服务等开展全面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量子通信、智能语音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最后,推动全民创新创业,政府应积极建设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激励科研院所、高校等高层次人才投身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体现,安徽省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力打造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多方联动机制,落实电子信息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社会责任,从政策导向、人才激励、自主创新、集群发展等多方面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何悦.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2] 柴红旭.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与竞争力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3] 盛培宏,张勇.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4] 温敏.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优势及情景分析[J].广东科技,2015,(16).
[5] 涂远博.新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中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6] 王征.产业融合助力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信息产业例证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 程金龙.协同创新背景下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暨洛阳论坛会议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9).
[8] 黄挺.“三产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J].江苏农村经济,2016,(3).
[9] 李士强.“互联网+农业”助推产业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6,(3).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6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作者自己本身对写作标准的定位,所以说论文的参考文献既包含了技术问题,也包含了对科学的道德问题。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写作指导。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梁晓琳.走出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
[2]佟婷,翁钢民.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6(10).
[3]叶开.如何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J].销售与管理,2005(2).
[4]周丽丽.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7).
[5]曾洪.CRM在物业管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02(1).
[6]王伟琳,杨悰佁.浅谈物业管理部门的客户关系管理[J].活力,2009(3).
[7]荆宁宁.客户的分类与管理[J].中国质量,2002(8).
[8]季新梅.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及实施要点[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5).
[9]苏朝晖.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董金祥,陈刚,尹建伟.客户关系管理CRM[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学军,吴潇,刘翠响.CRM实施宝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2]罗纳德.S.史威福特.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908
[13]周学武,魏永平(2004).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指挥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6:41.
[14]王晓成(2004).公共关系原则与政府危机管理互动性探析[J].学术月刊.5:37.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君如(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许文惠,张成福(1998).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徐伟新(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4]陈秋玲(2010).社会风险危机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蔡哲远(2011).预警中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6](2008).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J].党建研究.6:63.
[7]王仕龙(2008).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初探[J].中国商界.6:190.
[8]顾湘(2009).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论公共危机预警系统[J].资源与人居环境.22:67.
[9]朱建明(2008).完善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J].江海纵横.2:24.
[10]王勇(2010).治理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及其角色[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5:32.
[11]刘鹏(2010).城市公共危机预警研究[M],北京沖央编译出版社.
[12]张成福,唐钧,谢一帆(2009).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凤凰网(2011).和田恐怖事件细节披露:恐怖分子悬挂圣战旗帜.20110721.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维平(2006).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J].中国减灾.6:32.
[2]李君如(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3]于嘉,陈平(2011).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建设探讨[J].大江周刊:论坛.2:31.
[4]温志强(2009).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5]赵路平(2007).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6]钟明(2007).我国城市政府预警机制的构建与运行[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7]张翼飞(2006).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N].人民日报,2006,1(9).
[9]郭红娟(2011).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