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的技术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的技术性范文1
中图分类号: TV14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文章对硅酸盐水泥定义及分类,对建筑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和建筑硅酸盐水泥的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分析,并结合水泥颗粒的粗细对水泥的性质影响试验,对影响建筑硅酸盐系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二、硅酸盐水泥定义及分类
硅酸盐水泥在国外又称为波特兰水泥,在我国的定义是凡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搀和0-5%的石灰石或者是粒化高炉矿渣,在添加适量的石膏,研磨成细粉状的水硬性胶凝材料,这是中国的国家通用标准对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对硅酸盐水泥品质指标的规定是:(1)细度。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2)凝结时间。初凝不早于45min,终凝不迟于390min。(3)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4)强度。水泥标号划分及各标号硅酸盐水泥在3d、28d龄期的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三、建筑硅酸盐水泥的特性
1.强度高:水泥与水可以很快的发生反应,形成高强度的性能。目前,通过沙粒与水泥的结合制作成混凝土楼板、柱、梁等。
2.化热大、抗冻性好:硅酸盐水泥与水发生的反应速度很快,因为水泥中含有大量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和硅酸二钙等,水化热较大,这有利于冬季的施工建设。但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那么必须注意混凝土构件中聚集的大量热量,内外温度不协调会导致混凝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在体积大的混凝土工程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结构比较致密,强度高,具有一定的抗冻性,冬季施工也适合,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3.干缩小、耐磨性较好: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后,缩性较小,不会产生裂缝、干缩的状况。因此,硅酸盐水泥可在干燥的环境中应用。同时,因为硅酸盐水泥的干缩性较小,表面就不容易起粉,所以耐磨性比较好,所以广泛适用于道路工程中。
4.抗碳化性较好:硅酸盐水泥和水相融后,水泥石中会产生大量的Ca(OH)2,受到碳化时硅酸盐水泥的碱度将会减少,对于建筑的钢筋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5.耐腐蚀性差:硅酸盐水泥水化后,将会产生大量的水化铝酸钙和Ca(OH)2。所以,它的耐化学腐蚀性与耐软水性较差,一般不用于抗硫酸盐工程和海港工程的建设。
6.不耐高温:在250-300℃下,水泥石中的水化硅酸钙开始出现脱水现象,且在高于600℃环境下,CaCO3很容易分解成CO2和CaO。水泥石在高温条件下受潮,产生的CaO很容易与水发生反应,导致其体积增大,从而造成水泥石结构崩塌。因此在高于250℃的环境中,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必须禁用。
四、建筑硅酸盐水泥的应用范围决定于它的特性
1强度等级较高的硅酸盐水泥一半应用于需求高高强度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当中。这种硅酸盐水泥由于前期前度高,在冬季工程施工中应用也比较多。其具有这种特性,是由于决定水泥石28d以内强度的C3S含量高以及凝结硬化速率高,同时对水泥早期强度有利的C3A含量较高的原因。
抗冻性好水泥石的抗冻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硅酸盐水泥如采用较小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并经充分养护,可获得密实的水泥石。因此,这种水泥适用于严寒地区遭受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工程。
硅酸盐水泥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会导致其耐腐蚀性差,针对这一类的硅酸盐水泥,施工环境接触过多的水分会大大降低水泥的使用寿命,这点需要注意。
硅酸盐水泥并不是非常好的防火材料,其在高温下会发生脱水反应,并遭到分解,若遭到高温影响后,在置于长期接触水的环境,硅酸盐水泥自身将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受热温度不高时(100―250~C)。强度反而有所提高.因为此时尚存有游离水,水化可继续进行,并且凝胶发生脱水.使得水泥石进一步密实。
五、影响建筑硅酸盐系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1.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
硅酸盐水泥不同的种类含有的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是不同的,而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就是所含的各种矿物质而决定的,不同的矿物质含量和不同的矿物质种类,使得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差异很大。而同样比例的矿物质含量,由于硅酸盐水泥研磨的细度不同,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也不同,硅酸盐水泥研磨的越细,表面积就越大,暴露在空气中的比例也就越大,在水化的过程中与水接触的面积增大,水化的速度加快,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2.水灰比
水灰比指的是水泥浆中所含的水与水泥的质量之比。水灰比大的时候,水泥中水的含量比较大,这样使得水泥在早期的水化过程中水与水的接触面增大,加快了水泥的初期水化反应,但是由于水泥中水的比例比较大,使得水泥颗粒之间被水阻隔,增大了水泥颗粒之间的距离,导致颗粒互相胶结行车骨架的时间比较长,增长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反之同样的道理。
3.石膏的掺量
石膏在生产水泥过程中,主要起缓凝使用,目的是根据需要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另外,在水泥中掺入石膏后,石膏会在水泥中生成钙矾石晶体,这种钙矾石晶体可以改善水泥石的早期强度。但是如果石膏掺入的量过多,就会导致水泥的早期强度降低,会给水泥石的后期留下隐患。
4.环境温度和湿度
温度主要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温度越高,水泥水化越快,温度越低水泥的水化反应越慢,但是当温度低于零度时,水泥的水化反应将会停止。因此水泥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中进行水化反应。
湿度也是影响水泥水化的一个因素,湿度越大,水泥浆中的水分越不易蒸发,这样就保证了配合比设计中的水灰比的理论可靠性,使得水泥与水充分的接触反应,而如果湿度低,水泥浆的水很快被政府,配合比理论设计的水灰比就变得不实际,使得水与水不能充分的接触反应,进而导致水泥的强度降低。
六、水泥颗粒的粗细对水泥的性质影响试验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的粗细对水泥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颗粒越细水泥的表面积就越大,因而水化较快也较充分,水泥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磨制特细的水泥将消耗较多的粉磨能量,成本增高,而且空气中硬化时收缩也较大。
试验时,80u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45u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10g。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范围内。称取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对其它粉状物料、或采用45-80以外规格方孔筛进行筛析试验时,应指明筛子的规格、称样量、筛析时间等相关参数。试验筛必须经常保持洁净,筛孔畅通,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金属框筛、铜丝网筛清洗时应用专门的清洗剂,不可用弱酸浸泡。国家标准(GB 1751999)规定,硅酸盐水泥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须大于300 m/kg;普通水泥细度用筛析法检验,要求0.080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10.0%。凡水泥细度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结束语
不同的建筑,使用环境是不同的。同一座建筑,不同部分的使用环境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好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不同建筑,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性质的硅酸盐水泥,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芝;建筑硅酸盐水泥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性分析[J].科学建材.2011(30):80-82
建筑的技术性范文2
关键词: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 适应性技术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由于地理位置非凡,自然条件严重,寒地城市都拥有漫长而严寒的冬季。相较南方,气候条件对其户外空间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寒地城市进行休闲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层面上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更加精心的对待。独特的天气是干扰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此时就导致设计者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受到非常大的干扰,位置太偏,交通不合理导致这个地区的总体经济能力不是很高,技术性较差。很多地区性的风格失去了发展的意义,非常显著的是设计的时候缺少对此类区域的地形和天气的分析,不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1东北寒地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北方寒地住宅北向封闭式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可减小冬季建筑内部热能消耗与散失。但一些建筑师片面强调建筑创新。牺牲住宅的“御寒”功能,为追求室内空间的通透与开敞,在户型设计中取消了此空间。很多建筑人员没有关注到此类区域的天气和平时的生活喜好等,在设计的时候添加很多的绿地以及水环境等。因为对后续的维护以及使用等不合理,导致在冬天的时候外界的环境变得很差。除此之外,许多的的设计不具有优秀的技术方法来确保对自然氛围开展综合化的管控。很多设计师缺乏对寒地适宜性建筑技术的深入了解和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设计中更多地流于形式或表现出技术惰性。过分追求节能忽视建筑健康性与舒适性的现象则普遍存在。例如,北方寒地建筑冬季保温的主要技术措旋是强化隔离层,增加室内空间的气密性。节能数据的统计按照不开窗来计算的。而开窗换新风与节能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体,有的项目片面关注能耗指标的降低,忽视适当的自然空气交换。造成室内空气质量较低。
上面讲到的偏差是对该区域设计的一个具体体现,其体现了在当前社会,经济变化时期缺少总体思想和环境思想等的设计价值观。同时也给城市管理者与建筑师深刻的警醒与启示――北方寒地建筑的良性发展不能仅仅以美学价值或商业效益来衡量,而忽视对建筑功能合理性的追求;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选择与应用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
2东北寒地建筑设计对策分析
适应性技术策略强调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与此时此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良性互动:不追求技术的“高、精、尖.全”。而是强调技术之间的整合;旨在寻求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此类区域来说,该技术方法的关键思想是以该区域的天气为前提的,其重视自然要素的干扰,关注建筑形式应变的内在机理。强调以建筑群体组合,建筑单体及建筑局部的空间形态应变解决北方寒冷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以适应交融的应对态度与灵活弹性的应变方式构建建筑与北方寒地和谐共生的空间图景,从对环境的“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宜决策和综合效益平衡,倡导多种技术整合的适用技术观。
2.1环境适应性技术策略
院落空间是寒地城市中一种传统的居住形态,是布满阳光而又遮挡寒风的场所。院落应争取更多的日照,如院落开口朝南、开口处的楼体最好跌落、靠近开口处的楼层最低、在南向上布置点式住宅、形成斜向围合的院落等;院落防风的建筑形式有“L”型、“U”型“口”型,其中“口”型要做好过街楼的防风处理;院落的通风原则上是建筑间距越大越好,在寒地城市通风与防风应综合考虑。住宅楼遮风墙向阳的南侧以及南向建筑的墙根或柱廊下等处,都是冬季最吸引人的场所。在这些地方适当设置一些条凳或加宽的花池池壁以提高供坐能力。又如住宅楼的单元入口处也是居民交往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位置,也是引发边缘效应和聚集效应的场所,把这里的空间适当扩大,进行铺装,并适当配置一些户外设施,也可形成具有活力的外环境。建筑的不一样的组合模式得到的各种形态不一的区域,在横向上对于冬天的季风生成很多的阻碍,能够避免冷风的侵害,改善部分区域的小环境。关键的活动场地和建筑的进口区域的广场设置在避风的地区中,提升了外在活动舒适度。
2.2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
当前建筑工作的快速发展是以危害自然为前提的。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得经济高速发展,使得群众更加的想要追求优秀室内氛围。很多新的材料和构造的使用,使得当前的室内氛围非常优秀。不过此类舒适性通常是以大规模的使用资源,产生废弃物为前提的,尤其对于我们国家的北方区域来讲更是如此。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摒弃过度营建、美学滥用等以浪费资源为前提的“超前”意识。倡导共生、开放、和谐的环境意识;结合北方区域的天气特点,要切实的遵照环境控制思想,积极的分析建筑的功效和形态等的发展规定。积极地布置相关的建筑要素,确保建筑有着优秀的适应性和调控水平。降低寒冷天气对于屋内的舒适性的负面效益。关注对资源的有效使用。
3结束语
建筑设计一定要有扎实的根基,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不能超越现实任思维游走,这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北寒地而言尤为重要。对于设计来讲必须要有稳定的基础。不应该脱离具体情况,随意的套用模式。不应该不考虑具体情况,思想不切合实际。其对于所在区域的经济进步来讲是非常不利的。适应性科技方法不是此类区域的设计的总体内容,该方法的论述是在物质内容很富足,科技高速前进的时代中,相关的设计人员要积极分析的事项,处理好技术和社会之间和外在氛围之间的不利现象。
参考文献:
建筑的技术性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认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交叉综合应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洽商管理、质量检验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2、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个人经验以及单纯的文件归档(俗称“造资料”)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而且在工程中标后的分包施工中,承包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最终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到位、粗放型管理影响了技术管理的实施,造成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不能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了能够取得工程项目,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把投标价格调到很低,在施工过程中必然在材料、工艺等方面降低成本,造成施工质量低下。
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与研究,提高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促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此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只有科学地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进行,才能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具体如下:
3.1 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
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地整合优化企业施工管理流程、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3.2 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开展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水平,确保科学、规范地施工,有效减少操作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与安全事故,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3 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和生存发展
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能促进企业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科学、规范、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3.4 施工技术管理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必然要求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工程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这就需要更高的施工技术水平,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当然就要求更科学化的施工技术管理。
3.5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特殊性的要求
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所有这些建筑施工的特殊性都要求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有序地、科学地正常施工,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
4、建筑工程中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4.1 实行责任化管理,建立技术负责人制度施工技术是确保
施工质量的基础,构建组织技术机构,建立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完善、健全各种技术责任制和技术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和技术职责,做到责权分明。加强员工的培训,组织骨干员工注1, 尤其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现行学习;而对临时雇佣的员工,在上岗前也要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足够施工交底。针对施工、验收规范学习,确立施工各分部各分项的施工技术、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等要求(由于时雇佣的员工素质较低,这些要求必须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在具体的施工中,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施工、评定、检查和验收。引进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技术交流、培训和学习。提高骨干员工技术业务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以能预见性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倡技术民主,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开展全体员工活动,利用技术循环措施,促使技术瓶颈得到解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阅读、熟悉、会审施工图制度。编制施工总平面图和组织设计方案,建立施工技术交底机制、工程质量评定、检验机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机制。技术负责人应明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责任,全面负责整个项目施工质量。明确自身职责是利用准确、及时解决现场发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对设计意图、了解业主的基础上,将设计图纸能科学、准确、合理的在施工现场实施。同时,需复核测量技术的数据,参与控制各施工工序质量,参与控制进场半成品和材料。可以说,发生涉及到施工的技术问题和质量,技术负责人,应全权参与到管理和控制的范围,并及时、准确的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4.2 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安装技术资料,作为施工过程中管理性、技术性的参考文件,它既能控制施工,又能准确记录整个施工过程。为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划分分部、分项工程,细化施工方案,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将分部分项工程作为对象,将施工方案作为指导方案,根据施工任务的商品属性和项目属性,把握好施工方法和程序,以进一步具体深化施工方案。在工程进行整体施工时,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必须准确、及时。针对隐蔽、特殊的工程,更加应该强化技术交底管理,确立成品保护、易发事故部位、基础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要求,选用新工艺、新结构的技术要求。上级技术负责人需与下级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为保持工程技术资料的连续性,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资料员注2。
4.3 保证充足的技术投入
建筑施工技术投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技术高层管理主要是文化程度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操作节能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需开设专项资金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的资金使用,需结合企业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而基础设施的技术投入,应包含办公设施、技术资料室、材料试验室等,并及时更新购买技术规程、技术规范、技术参考资料、技术应用软件、技术标准等。技术投入的初期投入虽然比较多,但技术投入在后续工程中都可以使用,而且也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4.4 强化质量检查
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特性和特征进行测定,然后对比所测结果与质量标准,判断出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主要分为三步: 其一,度量。利用计算手段,进行测试和测量; 其二,对比。将质量结构和标准进行对比; 其三,判断。按照比较结果,判断产品有无质量问题; 其四,处理。确定被检工程能否验收,确定下一步工作能否继续进行,需不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工程验收要坚持“每个工序自检、下一个工序互检、项目部自检验收、监理机构检查验收、检测部门专项检测”的检测验收程序,确保早期发现质量的不合格,尽早处理,防止对后期工序产生影响。
5、结论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达到质量预控目的,以此降低企业质量通病治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科学的技术管理工作促进了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自身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注解:
建筑的技术性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对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深远。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时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还未普遍应用。所以在未来建筑施工中必须要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科学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从墙体施工、屋面施工、门窗施工等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物能耗,减少资源使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筑节能的意义
1、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隔热保温功能、建筑材料生产中的能耗及房屋采暖降温的能耗等,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热环境质量条件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采暖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和自然能源利用等技术措施,使建筑物的采暖与空调能耗降低到规定水平。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技术内容主要涉及到: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
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建筑节能则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建筑节能在减少能耗的同时对减轻大气污染也有着积极作用,因为建筑采暖时会消耗大量能源,从而间接造成了大气污染。我国建筑用能的范围,应该与各发达国家取得一致,即建筑能耗应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3、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和资源需求将迅速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1、墙体保温施工技术
在对墙体节能的过程中对其保温层的设置非常重要,目前通常以外墙保温及内墙保温两种方法来实现节能的要求。而在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将保温层设置在墙体外侧的保温效果会远远高于设置在墙体内侧,同时其还不占用房间内的空间,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造价高、粘结性差等。在对保温层进行施工时通常以抹灰的方法来进行。
1.1施工前应做好保温砂浆的验收工作,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并确保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施工的时候,通常使用抹灰方式,从上到下进行保温砂浆的涂抹。在施工的过程中如下四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需要做好基层的表面处理工作,如清洁、湿润等;第二,需要依照设计标准弹好所需的各种线,如标准水平线等,同时做好护角等相关工作;第三,抹灰的厚度控制在10mm左右,抹灰时应在底层有强度后方可抹第二层,同时注意养护时不可用水冲;第四,通常保温砂浆设置在内侧,如需设置于外侧,则应做好相关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2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涂料等通常运用喷涂的方法进行。要按照各种产品的性质和要求来限定施工时的湿度和温度。喷涂之前要做好基层表面的处理工作,喷涂时应保持喷涂均匀。把握好喷涂角度和距离。
1.3干挂工艺以其较好的隔热性、防水性等优点得以业内人士的认可,但由于其造价较高,所以目前还只是在公共建筑当中使用,民用住宅使用的还非常少,在对干挂系统施工前需要将各种不利因素都考虑好,避免施工现场有易燃材料及明火,保证施工中各种材料的质量,确保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保证。
1.4当前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当前各种黏结材料和工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常情况下粘贴都要与机械锚固进行一起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水泥砂浆来对挤塑苯等材质板来进行粘贴,而得合同尼龙锚件来对墙体和外层的钢丝网泥砂粉刷层来进行连接。在对保温墙体进行粘贴过程中通常以三种方式来进行,即夹心式保温墙体和内、外置式保温墙体。所以在内置保温墙体施工时,需要首先做好墙体表面的防护层的施工,做好相关的防水工作,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位置来采取适合的工艺来对保温层进行粘贴和机械锚固。而对于外置式保温墙体在施工时则需要首先将保温板和面层利用黏结剂或是锚固件将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然后再根据施工材质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砂浆来做为面层。
2、门窗安装施工
门窗安装工程对于增强建筑整体的节能效益有很大的作用,因此门窗的导热系数和密闭性必须的到保障。首先在门窗材料的选择上,因为塑料门窗和木门窗的传热系数要比铝门窗、钢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的传热系数要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塑料双层玻璃门窗是最佳选择。同时在窗户玻璃的选择中还需要注意太阳辐射造成的能耗,要合理确定玻璃的遮阳系数,根据相关研究,6mm+12+6mm无色中空玻璃的遮阳值为0.81,6mmF绿LOW-E+12+6mm的遮阳值为0.24,但是综合考虑保温热传导和太阳辐射,节能性最好的还是离线LOW-E中空玻璃。在该工程中由于具体住户的要求,房屋总门为钢质门,其他房屋门为木门,所有窗户为塑料单框窗。建筑门窗安装需要注意的要点:(1)在选择门窗的时候对空气渗透性、抗风压等进行反复查验,保证门窗指标符合设计标准。(2)安装的时候要保证门窗垂直角度,存在变形的门窗不能使用。(3)在安装中窗和扇之间、扇和扇之间均要进行密封处理,先将接缝处清洁干净,可以采用密封条,缝隙较大的地方需要用密封膏挤住。(4)门窗框与墙的交界处要用水泥砂浆密封。在该工程门窗安装中,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存的缝隙较小,施工人员通过采用密封条处理后,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性。
3、屋面保温施工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屡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通常需要用到的有板块状材料、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松散料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目前反铺法对于有效的保护防水层及方便检修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施工中具有造价高的特点,所以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而对于屋面的保温处理,通常以在屋面结构上设置通风隔热层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4、墙体施工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短园孔顺墙高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补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现场施工员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混凝土小型砌块房屋结构构造》(浙G16-91)等。
结束语
当前国内外开始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而节能建筑即是绿色建筑的基础,所以加强节能建筑施工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完善,使其在施工中充分的利用各种天然资源,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从而真正的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这对推动我国节能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灿,马炳晓.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2013(4).
建筑的技术性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设计;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在建筑行业实现节能的目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节能给以充分的重视,建筑设计的环节对于建筑节能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1 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的节能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和外部环境方面来实现,在进行建筑施工以前,对于建筑的施工位置是要进行严格的选择。施工的位置是受当地的气候、地质和地形以及周围的环境共同影响决定的,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周期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施工,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在建筑施工位置确定以后,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来结合外部环境来进行建筑的设计,做到既有利于当地气候环境的改变,也要创造对建筑节能有利的环境。在对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建筑的周围种植树木和植被,这样对于空气的净化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树木在遮阳和降低噪音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在建筑物的周围还可以进行人工湖的开凿工作,这样建筑可以利用水来对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在进行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好的设计方案是可以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整体体型的设计和建筑的日照以及朝向上。在进行建筑朝向和日照时间的选择上,要做到夏季尽量防止太阳的辐射,而且要能够自然通风;冬季要能够获得足够的日照,并且要避开冬季的主风向。在进行朝向的选择时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建筑的地形和城市规划的制约是非常大的。要使得建筑在冬季和夏季都可以获得足够的日照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平衡。
2 单体的节能设计
2.1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时候,不但要从建筑的整体上进行节能设计,也要从建筑的各个部分上进行节能的设计,在对屋顶、楼板、墙体和门窗上都可以进行节能的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建筑的外部气候条件,使节能设计可以达到改变室内气候环境的特点。在对建筑的屋顶进行设计的时候,因为屋顶是室外与大气接触的重要部分,在对屋顶进行节能措施使用的时候,可以对于屋顶的形体进行选择,一般的屋顶都会采用坡度适中的屋顶,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要进行屋顶的保温材料的施工,而且更加需要在屋顶设置保温隔热层的施工。在对楼板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楼板结构中的空间,以及对楼板的吊顶造型加以利用,在楼板的中可将水管布置在里面,这样就可以在夏季利用冷水循环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在冬季可以利用热水循环来提高室内的温度。在进行建筑墙体的设计时,墙体一定要具备保温、防潮和隔热的作用,要想使墙体更加节能,可以自寒冷的地区使用空心墙的设计或者是各种蓄热墙体的设计,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可以在墙体中使用风口设计,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在建筑的两侧设置阳台开口,在开口的两侧设置挡风墙,使得风可以通过风墙的阻拦向阳台吹去,这样更有效的促进室内空气的通风情况。在进行建筑门窗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我国建筑的高耗能很大一部分是由门窗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所以,进行门窗的节能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在设计的时候要明确建筑的朝向和窗墙的比例。在门窗的设计时候要设置遮阳措施,我国节能标准中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的外窗宜设置外部遮阳;要根据需要合理地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对于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其它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细部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各部位着手。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2.2 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的空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2.3 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在进行建筑的施工时,使用什么材料的建筑施工材料对于建筑的节能是影响非常大的。在选择建筑材料方面要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3 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学习
3.1 学习现有的节能技术
当前,很多建筑师不太懂节能技术,以及如何把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建筑师不能只是设计时套用标准图,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节能原理,才能在设计中按照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所以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学习。
3.2 学习建筑节能新“理念”
在推行节能理念同时,眼睛不仅要“向外看”,引进学习国外先进节能理念,而且要学会向内看,从传统建筑模式、风格中学习节能办法。强调中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应该是设计师们的共同理念。中国传统民居,例如京津风格的四合院、桂北风格的吊脚楼、岭南风格的骑楼长街、陕北风格的窑洞、草原风格的蒙古包都蕴含了丰富的节能理念,它们的设计和用料都给建筑师以无穷的启示。这种以房子包围院子的建筑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冷空气入侵,符合京津一带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符合南方夏季炎热、湿度大、空气流通需求量高的特点。中国传统民居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与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形态样式,可以成为当代建筑节能的借用范式,形成新的节能理念。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些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们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现在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越来越重视,建筑在能耗方面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在建筑方面进行节能对于能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都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的。近年来,我国在能源供应和使用方面都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的,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实行节能措施是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郑忱.房屋建筑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2]卢求.生态节能建筑的开发与设计[J].建筑晚报,2005.
[3]陆文军.节能建筑不能停留在概念阶段[J].中国建设报,2005.
建筑的技术性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电子技术;建筑行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训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2-03
一、引言
教职成[2011]9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出发,根据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1.专业定位。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去向在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为建筑行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我们采用“411”模式,即第1~4学期完成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各专项技能的训练,第5学期通过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证训练等综合课程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理论前沿新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拓展,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构建虚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真实项目设计教学内容,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维修、技术服务等能力逐步形成。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我们重点从改革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在课程的微观教学设计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例如在《单片机应用设计》课程中从开发仿真到模仿真实产品项目开发,在电子产品开发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单片机开发、测试工具设备、加工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开发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组,为学生分配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通过实践培养PCB板制作、SMT贴装等工艺技能,另外可满足教科研和学生课外兴趣制作项目中的电路板加工。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主要承担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配备有计算机、单片机和FPGA实验箱、仿真软件(Proteus),可使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测控应用电路设计和编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环境中得以验证,从而加速产品开发和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可支撑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电子CAD、单片机应用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等课程。另外该实训室是教学科研项目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课外兴趣制作的主要平台。电子材料室主要支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项目,储备电子元件材料,库存系列阻值的电阻、电容、二三极管、IC芯片、及各种接插件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以专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艺设计管理经验的积累为目的,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注重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角色的转变,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通向企业职场的桥梁。
3.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保证,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素质的养成。因而我们注重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工程项目实践以及教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培训、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专业定位,合理地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了适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岗位工作过程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通过率达到96.61%,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10、2011两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文,2011.
[2]贾雯杰.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发展浅析[J].科技与生活,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