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1

【关键词】声乐演唱;京剧唱腔;运用

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60-01

戏曲艺术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艺术,注重表演和演唱的结合,是一种十分特别且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形式,自古以来在我国具有十分有影响力的地位。而声乐表演注重的是丰沛的感情和极为动人的情节故事,在我国也渐渐发展起来。二者具有同样的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本文从我国戏曲艺术出发,分析京剧唱腔的特点和声乐唱法的特点,进而分析声乐中京剧唱腔的运用。

一、我国的戏曲艺术概要及京剧唱腔的特点

戏曲艺术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便初具雏形。不同地区的戏曲艺术构建成了多种多样的戏曲文化,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艺术文化财富。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所有曲种中占据着中心领导的地位,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泛。京剧讲究“唱念做打”,有其独特的发音方式,京剧的表演配合唱腔会给人一种声情并茂的感受,京剧唱腔由丹田发声,从胸腔环绕然后发出去,气息稳而灵活,这才是最醇厚的京剧特有唱腔。在行腔过程中要注重演唱技巧的融合,进而保证声音在醇厚的同时还具有婉转优美的特点。

二、当今声乐文化发展现状

声乐艺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艺术,和京剧属于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但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例如这两者都是将表演和演唱结合起来的表演形式,表演家运用不同的唱腔,改变音色、音调,用气腔的改变来发出婉转的声音,可以提高艺术家对气息的操控能力。而京剧唱腔作为可以使声乐演唱更具魅力的重要因素,也变成了声乐训练里面重要的一环。京剧是我国自古以来文化的伟大发展,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今天的声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声乐表演的感染力,逐渐变成了声乐培训中的重要培训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京剧唱腔在声乐演唱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二者渐渐融合,互相促进着进步,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

(一)声乐演唱借鉴了京剧唱腔的声音。首先,京剧唱腔中最常用到的是“脑后音”,这种发声方法的优点是穿透力强,声音绵长而悠远,经常用于声乐演唱中,这种唱法会使声音变得圆润抒情,可以妥善解决高音问题,拓宽音域,减轻喉咙负担。

其次,京剧中常用到的丹田音在声乐演唱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丹田音清澈,气从丹田由内而外发出,下压气流形成高嗓,声乐训练中常用来训练学生的气息,使其发出的声音能够绵长不绝。

最后,京剧中的一种发声叫做“小嗓”,在声乐唱法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嗓”指的是一种独特的发音方法,缩小喉孔来吊高嗓子,发音比较尖细,但是音域却被拓宽,可以发出比平时更高的声音。这种唱法常用在声乐培训中,训练真假声结合,使得声乐表演更加抒情和美妙。

(二)声乐演唱借鉴了京剧唱腔的咬字。我国早期的声乐唱法多借鉴国外,由于发声方法不同,常常导致中文歌曲咬字含混不清,不能发出美妙动人的声音,也达不到感染人情绪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声乐唱法借鉴了京剧唱法中的咬字和吐字功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首先是咬字,“咬字”在京剧中的地位很高,京剧唱腔对咬字技术的要求极高,在京剧唱腔中,咬字一定要恰到好处,不能极重也不能极轻,过重会打乱唱的节奏,过轻又会变得轻飘飘,造成“吃音嚼字”。京剧中咬字一定要清晰,而在声乐中这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借鉴了京剧的咬字发音,才能将作品展现出极大的感染力。

其次是吐字。京剧注重声音的圆润醇美,吐字要求字正腔圆,腔随字而转,字头短,韵母长,无尾音,不拖沓。这在声乐表演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适当运用京剧中的吐字技巧,可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使得表演者的情感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来,增强感染力。

四、结语

京剧唱腔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声乐演唱要想达到字正腔圆、富有感染力,就要从京剧唱腔中吸取一些技巧,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发声方法,从而达到艺术再创造的效果。除此之外,声乐艺术要注重情感和艺术的结合,从而达到对京剧唱法的进一步发扬,使得声乐表演艺术更加和谐且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张力,这样才能成为被广大的中国观众所接受的普遍的表演形式,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如今,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在声乐艺术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对外输出,使得我国更纯粹的东西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勇强.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4):21.

[2]罗立章.京剧唱腔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16):98.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2

关键词:京剧赏析 苏三起解 智取威虎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98-01

本课选自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丛书《音乐欣赏》(高铁,主编)第六单元“戏曲”中的“京剧欣赏”,选取教材中的传统京剧《苏三起解》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片段。教学重点是京剧表演的艺术特征,以及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的异同。整堂课教学包括以下五大环节。

1 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为营造课堂浓郁的京剧氛围,上课之初由教师发挥特长,演奏锣鼓经,学生随之进入多媒体教室,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提问“你所熟悉的京剧剧目?”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活跃课堂。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传统京剧、现代京剧之比较赏析”。

2 审美体验,触感―― 传统京剧《苏三起解》

(1)自主合作,知识导入。鉴于中小学阶段已学习相关京剧要素,如脸谱,所以知识导入采用学生展示、教师归纳的方式。即课前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上相关京剧网站学习,课外搜寻京剧常识,做成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在课上展示分享。此时学生俨然成了老师,教与学角色变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在热烈地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伴奏乐器等京剧基本常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初步达成了教学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网络资源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演示文稿方便了教学呈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2)欣赏体验,学习审美。教师提问《苏三起解》的剧情,检验学生课前预习,从剧情领悟“邪不压正”潜移默化实施德育教育。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作品的人文历史背景,扩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欣赏京剧《苏三起解》之《苏三离了洪洞县》,提示学生关注唱段内容并思考:①属于哪个行当?②伴奏乐器?③唱腔的特点?④动作有什么特点?⑤舞台布置和道具的特点?期间,引导学生体会京剧表演的三大特点,和学生一起完成填表并总结:综合性、程序性(行当、音乐、动作)、虚拟性(道具、时空、动作)。这是听觉切入教学,以唤起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在直观、趣味、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过观其形,辨其色、听其声、会其意来学习欣赏。并提示学生关注唱段的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欣赏,深化学生对京剧常识和特征的体悟和认识,并学会辨别京剧要素。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外部刺激多样化,学生可获取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强化情感共鸣。

(3)实践表演,深化体验。教师出示《苏三离了洪洞县》谱例,由教师分句范唱,学生模唱,感受唱腔委婉起伏的特点。再听录音模唱,体验京剧的唱腔。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传统京剧的表演动作,教师示范并指导,之后师生合作表演。体验教学法便于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学生自主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和表演京剧艺术。在欣赏教学中融入视谱能力、歌唱技能的训练,这能更好地感受京剧的表演特点,加深审美印象。而师生合作表演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这一活动既强化了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感受体验,又营造了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4)抢答游戏,激发兴趣。该环节规则:以5~6人分组,每组派代表做抢答,允许组内同学进行补充,使每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①脸谱:用看图识别;②京剧行当:看图辨行当;③伴奏:看图+听音辨乐器;④唱腔:听音辨唱腔)。以“京剧常识Flash抢答”的形式对欣赏京剧艺术所需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京剧常识的记忆;另一方面这一活动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参与的形式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教师对相关知识补充提升,教学评价既要鼓励为主,又要实事求是。

3 对比欣赏,深化审美―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大唐贵妃》

(1)欣赏体验,学习审美。教师提问《智取威虎山》剧情,检验学生课前预习,从剧情感受的有勇有谋,潜移默化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补充作品的人文历史背景,扩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之《甘洒热血写春秋》,提示学生关注唱段内容并思考:①舞台布置的特点?②伴奏乐器的特点?③服装的特点?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体验现代京剧的特点。以听觉切入教学,唤起学生多种感官一同参与,在直观、趣味、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过观其形,听其声、会其意来学习欣赏。并在欣赏之前提示学生关注唱段的内容,以实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欣赏,以此深化学生对现代京剧特征的体验和认识,学会用所学的京剧要素对该片段进行鉴赏。

(2)实践表演,深化体验。出示《甘洒热血写春秋》谱例,教师分句范唱,学生模唱,感受音乐所抒发英雄的广阔胸怀和豪壮气势。再听录音模唱,体验现代京剧的唱腔。教师指导完整演唱。该环节深化对现代京剧的体验。

(3)对比欣赏,探索异同。教师介绍《大唐贵妃》剧情,扩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欣赏现代京剧《大唐贵妃》选段,提示学生关注唱段内容并思考:①舞台灯光布置的特点?②伴奏乐器、演唱方式的特点?③舞蹈动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现代京剧的特点。师生共同对前面对比欣赏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异同,此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提高对戏剧、戏曲艺术的鉴赏和想象力。

4 思考探究,提升能力

教师设置问题:(1)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关系?(2)你更喜欢传统还是现代京剧?为什么?(3)你对京剧的普及与推广有何建议?学生分组讨论。讨论中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传统与现代京剧间的继承与发扬关系。

5 练结,升华审美

(1)结合专业,拓展实践。课后作业: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京剧元素,分组制作一部京剧推广或动画短片(5 min)以分组展示。以中职学生特点与专业特色,利用计算机动漫制作技能,结合京剧元素再创作,诱发学生实践京剧的兴趣,鼓励学生实践多样的探究性艺术。一方面提供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总结归纳,升华教学。京剧表演的艺术特征、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的异同等。京剧艺术与时俱进,但始终保留其艺术精髓,遵循“旧中有新,心中有根”法则。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3

一、京胡的基功演奏技巧

同所有的乐器演奏技巧一样,京胡的演奏技巧首先要以基功演奏技巧为基础与前提。京胡基功演奏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

1.弓法。弓法指运弓的方法,根据不同情感、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人物、不同气氛的需要,也有不同的方法。演奏京胡,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不同的弓法。其中主要有转弓、抖弓、捻弓、兜弓、单弓、双弓、长弓、短弓、抑弓、扬弓、顿弓、挫弓、快弓、慢弓等等。

2.指法。指法指手指按弦的方法,根据不同情感、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人物、不同气氛的需要,也有不同的指法。可以说,指法与弓法,各占京胡演奏技巧的“半壁江山”。指法主要包括揉弦、掸弦、颠弦、垫弦、勾弦、滑弦、虚弦,并有打音、抹音、虎音、泛音等特殊指法。

3.把握伴奏原则。京胡的伴奏原则,要凸显一个“伴”字,即为演员的演唱与表演服务,严防喧宾夺主。老艺人总结出的“托腔保调”,是成功的伴奏经验。所谓“托腔保调”,指的是以“满腔满跟”的伴奏形式为主,用托、垫、补、衬、加花装饰等演奏方法与唱腔融为一体。京胡的“过门”是唱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唱腔情感的延续。但有时“花过门”又有独立欣赏的价值,其旋律华丽婉转,节奏跳跃明快,演奏技巧很高,常博得观众叫好。这种“花过门”看似游离于剧情之外,颇有纯粹技艺展览之嫌,但从京胡伴奏的总体原则而言,仍未离其“托腔保调”的大框,故无可厚非。

4.把握伴奏情感。音乐是抒情的艺术,京胡伴奏也要与演员演唱的情感表现相同步,二者都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因此京剧琴师必须熟悉伴奏剧目中各种人物的各种不同的特定情感,并对这些情感进行切身的体验。演奏时要倾情投入,进入“角色”。唯其如此,才能奏出京胡的神韵。

5.把握京胡韵味。京胡音色清脆优美、刚劲嘹亮,具有独特的京剧韵味。要勤学苦练,达到韵味醇厚的境界。

由此可见,京胡的基功演奏技巧,内容多、要求高。

二、京胡的行当演奏技巧

行当表演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特征之一,行当唱腔也是京剧唱腔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京胡的行当演奏技巧,便自然成为京胡演奏技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京胡的行当演奏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老生唱腔的演奏技巧。京剧老生唱腔的特点是苍劲浑厚、脆亮凝重,其中的“嘎调”又高昂挺拔、明亮透彻。因此,京胡老生唱腔的演奏技巧,也要突出上述这些特征。

2.青衣唱腔的演奏技巧。京剧青衣因扮演贫苦的年轻妇女,所以其唱腔特点为悲凉凄苦、委婉轻柔。因此,京胡青衣唱腔的演奏技巧,也要突出上述这些特征。

3.花旦唱腔的演奏技巧。京剧花旦因扮演天真活泼或放浪泼辣的青年妇女,所以其唱腔特点为清新俏丽、活泼舒展。因此,京胡花旦唱腔的演奏技巧,也要突出上述这些特征。

4.花脸唱腔的演奏技巧。京剧花脸唱腔嘹亮刚劲、慷慨激昂。因此,京胡青衣唱腔的演奏技巧,也要突出上述这些特征。

5.小生唱腔的演奏技巧。京剧小生唱腔采用“小嗓唱法”,即以高亢的假声为主,混以少量的真声,这是为了刻画青年俊美的人物形象而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声音造型方法。所以京胡小生唱腔的演奏技巧,也要突出这种特征。

6.老旦唱腔的演奏技巧。京剧老旦采用女声的真声唱法,其唱腔特点是质朴苍劲、宽亮厚实、自然持重、纯朴亲切。所以京胡老旦的唱腔演奏技巧,也要突出这些特征。

由此可见,京胡的行当演奏技巧,也要有针对性、独特性。

三、京胡的流派演奏技巧

流派艺术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也是京剧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所谓“京剧流派”,指的是京剧表演流派,“京剧表演流派,就是京剧表演者运用表演技巧,在他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于其他演员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表演风格”。①并在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艺术派别。

因此,京胡演奏技巧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流派演奏技巧。这里略举几例以作说明。

1.“梅派”唱腔的演奏技巧。“梅派”唱腔的风格特点是端庄典雅、中正大方。因此,为梅兰芳伴奏的琴师徐兰沅,就创造出与“梅(兰芳)派”唱腔相同步的平稳大方、圆润浓厚、纯净饱满、章法严谨的京胡演奏风格。

2.“程派”唱腔的演奏技巧。“程派”唱腔的风格特点是幽咽婉转、如泣如诉、深沉悲壮,若断若续。因此,为程砚秋操琴的周长华,就创造出与“程派”唱腔相同步的含蓄内敛、外柔内刚、节奏性强、顿弓较多的演奏风格。

3.“张派”唱腔的演奏技巧。“张派”唱腔的风格特点是儒雅大方、华丽甜美、迂回跌宕、新颖别致。因此,为张君秋操琴的何顺信就创造出松弛有力、洒脱自如、缠绵刚劲、强弱有序的演奏风格。

4.“马派”唱腔的演奏技巧。“马派”唱腔的特点是飘逸潇洒、苍劲有力、自然舒展、爽朗明澈。因此,为马连良操琴的李慕良,就创造出雄健浑厚、甜美俏丽、格局严谨、疏密得当的演奏风格。

5.“杨派”唱腔的演奏技巧。“杨派”唱腔的特点是苍劲醇厚、低回婉转、深沉悲壮、流畅自如。因此,为杨宝森操琴的杨宝忠,就创造出“清晰明快、刚柔相济、轻而不飘、干净利落”②的演奏风格。

6.“裘派”唱腔的演奏技巧。“裘派”唱腔的风格特点是洪亮浑厚、韵味浓郁、深沉细腻、声情并茂。因此,为裘盛戎操琴的汪本贞也创造出刚劲挺拔、雄伟激昂、节奏紧凑、旋律跳跃的演奏风格。

由此可见,京胡的流派演奏技巧,在体现流派风格特征的同时,也融进了琴师的个性创造,二者相辅相成,相映生辉,充分发挥出京胡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可见京胡演奏技巧,要在基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通过行当的演奏技巧,最终上升到流派演奏技巧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4

 

关键词:京剧表演艺术程式美 唱念做打 京剧艺术 中华民族 表演形式 古典美 道德美

一、 京剧程式的特点 

京剧的程式作为一种具象 的规范 .其形成有深刻的文化原因。它依从的是完整原则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等 ,依据角色、行当的特点要求,进行规范、完整、细致、夸张、美感的系列舞台行动。黑格尔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 于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从“徽班进京”到“同光十三绝”.从“四大名旦”到“四大须生”.京剧发展到今天.凝结了无数艺术家的毕生心血.经过200多年的继承、发展,逐渐形成了观赏性、艺术性高度同一的京剧程式美京剧艺术非常重视外部形式上的表演 (即程式化 )。

强调唱念做打舞翻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强调形式美 。每一个动作都是 由手 、眼 、身 、发、步五体同步协作进行的。唱、念、做、打,各有各的程式 ,那么怎样把程式有机地连缀起来呢?这里就有一个起承转合的法则问题 :比如动作的最小元素“山膀 ”.看着可能没有什 么.但是要达到形式美 ,就要有这样一个程序 :欲左先右 ,从腰部启动 ,然后看手、眼随、上步、拉开、眼向前看、踏步、静心、亮相、睁眼、吸气、闭嘴、吸肚和挺腰这一 连串动作,并在 动作中,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从这样一个小的动作,也要体现出人物的气魄和矫健 。否则,如果是没有灵魂驱动的“山膀”.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观众就会感到你自己也不知所云。京剧重视外型的表现 .但是必须是“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的表现” 例如武戏演员的“起霸”,就是一组程式动作的组合,在动作的组合顺序上几乎是一样的。在表演中,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 .就要有不同的程式表现。比如要求《扈家庄》中扈三娘 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骄 、娇二气 ;要求《铁笼山》中姜维 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统帅气魄和智勇双全 ;《借东风》中赵云的起霸 ,因为是配演 ,虽然半个起霸 .但是要表现出人物的八面威风而这些不同的人物个性就是要表现在基本相同的 .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举一动上.也就是说既要注意外型的塑造.又要使每一个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潜台词。京剧艺 术的美是“美乃是灵魂 与 自然相一致所产生 的结果。”(现代美学家桑塔耶那语 ) 

二、 京剧程式的必要性 

京剧艺术的各个组合中。唱、念、做、打,都有自己的程式因为在京剧舞台上不允许有纯属自然形态的原貌 出现.一切生活的 自然形态.都须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美化。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即程式1.并在舞台上表现出来。京剧音乐中的板式、曲牌、锣鼓;念白中的韵白、京白,表演中的身段、手势、步法、工架,武打中的各种套路,以至喜怒哀乐 、哭笑惊 叹等感情的表现形式等等.无一不是生活中的语言 、声调、心理变化和形体动作的格律化.即程式化的表现。 其实 .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 .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 、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 .比如中国画家在勾画山水花鸟时的勾勒、泼墨、积墨 、皴法 、烘托和用色的程序 :芭蕾舞在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演员在抒感时的咏叹调 、宣叙调以及演 出过程 中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电影在表现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蒙太奇、化入、化出和话外音等等一样 ,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取消了勾勒和没骨,还有国画吗?取消了足尖动作 ,还能叫芭蕾舞吗?取消了咏叹调还能叫歌剧吗?取消了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电影还能拍摄吗?取消了西皮二黄的种种板式,还能叫京剧吗?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京剧 中的程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一样是无法分开的。

三、京剧艺术程式的继承与发展 

在如今的戏曲界 中.有些人就认为凡程式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 ,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推崇程式 。就是反对改革创新 ,就是因循守旧 .因此有些人以打破程式为时髦 .以“取消程式”为炫耀 自己改革创新的资本 :也有人墨守成规 .认为老祖宗 留下的东西不能进行丝毫的改变 。否则就是背宗忘祖 ,糟蹋艺术。我认 为以上两种态度均走极端 ,有值得商榷之处 。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论 .不仅是他 自己改革实践的总结。也是所有京剧艺术家成功改革实践的总结 “移步”就是改革,就是发展:“不换形”不是指表层的形态,而是指京剧的本质形态不能变 。移 步 是手段,不换形是目的,不移步就要僵化 、凝固、失去活力 ;换了形,京剧则不再是京剧。取消了京剧的程式 ,也就是取消了京剧艺术 。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5

关键词:京剧;文丑;美学;品位;风格;流派;文化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093-01

京剧文丑是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中丑行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武丑相对。从美学视角与高度来研究京剧文丑的美学品位,是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这既是京剧文丑理论研究中的新探索,又是京剧文丑表演实践中的新拓展。必将有助于京剧文丑美学品格的提升和美学意蕴的深化。

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京剧文丑的表演艺术实践与有关美学理论的学习,对这一新课题发表几点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京剧文丑的美学品位主要可以分解为风格之美、流派之美、文化之美三大层面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风格之美

京剧文丑美学品位的第一个层面是风格之美。

所谓“风格”,是“艺术风格”的简称,它“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它涉及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各个层面,是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呈现出来。”[1]

京剧文丑的艺术风格,主要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具体呈现,它也是文丑演员表演艺术成熟与创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京剧文丑虽然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鞋皮丑、老丑、彩旦等更细的类别,但是这种分类绝不意味着其表演艺术的类型化,恰恰相反,它所强调的是风格化。也就是说,京剧文丑以创造独特的表演风格为重要的美学追求目标之一。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京剧早期文丑演员刘赶三,擅演文丑中的彩旦,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形成了清新别致、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在《探亲家》的表演中,曾骑真驴上台,令人耳目一新。又如当代京剧文丑表演艺术家朱世慧,也善于创新,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他在传统戏《法门寺》中扮演的贾桂、在新编历史剧《徐九经升官记》中扮演的徐九经,都多有创造,凸显了清新明快、诙谐幽默、活泼喜感的艺术风格。

二、流派之美

京剧文丑美学品位的第二个层面是流派之美。

所谓“流派”,是“艺术流派”的简称,它“是指在中外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2]

流派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亮点和看点,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都以流派艺术为高峰。例如越剧的“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徐(玉兰)派”;豫剧的“常(香玉)派”、“马(金凤)派”;评剧的“白(玉霜)派”、“新(凤霞)派”等等。同样,京剧各行当中都有自己的流派,如“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前四大须生”、“后四大须生”、“三大武生”、“三大花脸”等等。各流派均以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并有代表剧目、独特的艺术风格、流派传人。

京剧文丑也有自己的流派,那就是著名京剧文丑大师萧长华老先生所创立的“萧派”。他在《审头刺汤》、《法门寺》、《蒋干盗书》中所扮演的文丑汤勤、贾桂、蒋干等角色,以生动传神、精彩绝妙著称于世,嬴得“活蒋干”之誉。现在著名的京剧教育家饼干镖,早年就师承萧老,得“萧派”真传。

三、文化之美

京剧文丑美学品位的第三个层面是文化之美。

京剧文丑艺术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它的“写意传神”、“天人合一”等文化思想,充分体现出中西传统美学观的主要区别:“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3]

这种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思想,决定了京剧文丑的非丑而美、形丑实美、以丑达美的美学品位与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87).

京剧表演的艺术特点范文6

 

关键词:京剧表演艺术程式美 唱念做打 京剧艺术 中华民族 表演形式 古典美 道德美

一、 京剧程式的特点 

京剧的程式作为一种具象 的规范 .其形成有深刻的文化原因。它依从的是完整原则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等 ,依据角色、行当的特点要求,进行规范、完整、细致、夸张、美感的系列舞台行动。黑格尔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 于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从“徽班进京”到“同光十三绝”.从“四大名旦”到“四大须生”.京剧发展到今天.凝结了无数艺术家的毕生心血.经过200多年的继承、发展,逐渐形成了观赏性、艺术性高度同一的京剧程式美京剧艺术非常重视外部形式上的表演 (即程式化 )。

强调唱念做打舞翻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强调形式美 。每一个动作都是 由手 、眼 、身 、发、步五体同步协作进行的。唱、念、做、打,各有各的程式 ,那么怎样把程式有机地连缀起来呢?这里就有一个起承转合的法则问题 :比如动作的最小元素“山膀 ”.看着可能没有什 么.但是要达到形式美 ,就要有这样一个程序 :欲左先右 ,从腰部启动 ,然后看手、眼随、上步、拉开、眼向前看、踏步、静心、亮相、睁眼、吸气、闭嘴、吸肚和挺腰这一 连串动作,并在 动作中,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从这样一个小的动作,也要体现出人物的气魄和矫健 。否则,如果是没有灵魂驱动的“山膀”.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观众就会感到你自己也不知所云。京剧重视外型的表现 .但是必须是“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的表现” 例如武戏演员的“起霸”,就是一组程式动作的组合,在动作的组合顺序上几乎是一样的。在表演中,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 .就要有不同的程式表现。比如要求《扈家庄》中扈三娘 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骄 、娇二气 ;要求《铁笼山》中姜维 的起霸要表现出人物的统帅气魄和智勇双全 ;《借东风》中赵云的起霸 ,因为是配演 ,虽然半个起霸 .但是要表现出人物的八面威风而这些不同的人物个性就是要表现在基本相同的 .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举一动上.也就是说既要注意外型的塑造.又要使每一个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潜台词。京剧艺 术的美是“美乃是灵魂 与 自然相一致所产生 的结果。”(现代美学家桑塔耶那语 ) 

二、 京剧程式的必要性 

京剧艺术的各个组合中。唱、念、做、打,都有自己的程式因为在京剧舞台上不允许有纯属自然形态的原貌 出现.一切生活的 自然形态.都须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美化。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即程式1.并在舞台上表现出来。京剧音乐中的板式、曲牌、锣鼓;念白中的韵白、京白,表演中的身段、手势、步法、工架,武打中的各种套路,以至喜怒哀乐 、哭笑惊 叹等感情的表现形式等等.无一不是生活中的语言 、声调、心理变化和形体动作的格律化.即程式化的表现。 其实 .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 .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 、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 .比如中国画家在勾画山水花鸟时的勾勒、泼墨、积墨 、皴法 、烘托和用色的程序 :芭蕾舞在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演员在抒感时的咏叹调 、宣叙调以及演 出过程 中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电影在表现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蒙太奇、化入、化出和话外音等等一样 ,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取消了勾勒和没骨,还有国画吗?取消了足尖动作 ,还能叫芭蕾舞吗?取消了咏叹调还能叫歌剧吗?取消了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电影还能拍摄吗?取消了西皮二黄的种种板式,还能叫京剧吗?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京剧 中的程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一样是无法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