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戏剧;演员;表演;肢体语言;探索;构建
一、肢体语言
(一)肢体语言的定义对于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与概念,这也是很多学者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课题之一。笔者经查阅大量文献记载,总结归纳了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概念,认为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实质,就是“人”的身体动作展现。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演员要依托肢体语言进行人物表现,肢体语言可谓戏剧表演的核心要素[1]。
(二)肢体语言的构建肢体语言随戏剧表演产生,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它让戏剧表演更为生动[2]。宏观来看,肢体语言可以是面部表情的展现,也可以是身体部位的灵活运用,所有的肢体语言形式,其都是由人来构建的。在世界四大古国中,古印度在很早之前便已经有肢体语言的运用,2000多年前的《舞论》中就有记载,且其论述较为详细。我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相对来说体系构建也较早,在远古时期便有记载,肢体语言动作其实是说、歌、舞三者结合而来,它所具有的特征较为鲜明,节奏方面存在单一的运行模式,呈现出虚拟性,这通过戏剧表演艺术的内在概念可以看出。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的出现与构建,使得戏剧表演艺术得以升华,使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更为鲜明,使观者更为接近艺术本身,与演员所演绎的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而这才是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存在的真正价值。
二、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探索
(一)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内涵现代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演员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一种艺术内涵。在舞台上,一个戏剧演员必须有能力驾驭艺术作品中的肢体动作,用以传达一种艺术内涵。肢体语言是艺术的展现,是一种独特的美,是舞台给表演者提供的艺术载体。比如:在现代戏剧表演的舞台上,观众能够看见一些乐器,其在演奏者手中进行表现,这就是一种肢体语言的潜在呈现方式。肢体语言能够表现一种形象,也能够表现艺术作品的情感,还可以表现音乐中流淌的多样化的情绪,这些都使戏剧表演艺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台上、台下的人都能为之感怀。这体现出了肢体语言的真正作用与功效,其彰显了艺术与表演的有机结合,拉近了作品中的角色与观者的心灵距离。
(二)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戏剧的过程中,对肢体语言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内在的特性是任何舞台表达形式都无法代替与超越的。通过肢体语言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让表演者在舞台上真正实现自我的超越,让自身的艺术价值与戏剧表演的魅力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便是肢体语言在现代戏剧表演艺术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之一。就肢体语言而言,需要不断地纠偏与自省,使表演者真正体会艺术的美,加强学习、加强锻炼,为艺术付出一切。要大胆地、充满激情地对作品进行表演,要合理地使用肢体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的构建,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将观众带入表演中来,充分感染观众的心灵。有些时候,肢体语言要表现出夸张、高强度等艺术效果。而对于一些抒情性的戏剧表演来说,肢体语言的表现则需要保持优雅,从而更好地完成情感表达。对于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应选取适当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使其更具魅力与感染力。
三、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独特性
(一)对形态动作的独特要求形态动作是戏剧表演者最原始的表演形式之一,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如何充分利用形态动作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是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戏剧艺术作品搬到舞台上时,演员的整体外形已然比较固定,无法随意改变,但是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演员的形态动作是可以多变的,因此对演员表演过程中的形态动作应提出独特的要求。要求形态动作与实际表演环境相结合,使演员的表演更为鲜活生动。形态动作即身体动作,它是舞台表演者与艺术有机融合的展现,它将演员的一切都展现给了观众,因为所有的形态动作都尽收观众眼底。演员如果能够很好地驾驭这些形态动作,也势必可以完全展现艺术的内涵,这便体现了肢体语言的独特性。
(二)对面部表情的独特要求在戏剧表演艺术中,面部表情同样是肢体语言的一部分,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颦一笑皆是艺术的展现。在特定的戏剧表演舞台上,观众不仅能看到人物角色,还能感受到更为微妙的神韵,那就是一种独特的渲染力,其使得艺术作品更为生动化、形象化,带给观众无法超越的视觉冲击。经常听到有人用脸颊颤抖、眼如流星、眉目传情、嗤之以鼻等词语来形容面部表情,足见面部表情的丰富。戏剧舞台上,不仅需要身体动作,也需要面部表情的多样化呈现。笑和哭是比较常见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的呈现是趋于多样化的,如痛哭、抽泣、大笑、微微一笑等各种形式的呈现。面部表情的情感源自艺术作品的真实性,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戏剧表演中,胡子也是舞台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胡子的摇、挑、推等,可以向台下的观众展现人物的欢乐与悲伤。
(三)对肢体魅力的独特要求肢体语言的魅力,是由人来表现的,但是其不能表现得太过于做作,人为的痕迹不能太明显。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是一种自然的发挥和展现,其也是肢体语言具有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戏剧表演中对于魅力的展现,应该是“不骄不躁”的。在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不应该只局限于身体动作的魅力,也不能全靠个人性格去驾驭作品,应该适时、适度地运用舞台肢体技巧,在恰当的时间,找到自身恰当的位置,通过多维角度,展现作品中人物的特性。要想真正地展现人物的特性,肢体语言是无可取代的,肢体语言可谓戏剧舞台表演的本源,无论是侧面,还是正面,都能让观众为之震撼、为之鼓舞,这便满足了其独特性的要求。如果只有行动,没有情感,表演者就等同于稻草人,如僵尸般游走于戏剧舞台上,这便没有了灵魂。为此,两者必须相互融合,如此才能形成戏剧表演的完整体系。在戏剧表演中,林冲和武松都是梁山的英雄,都属于武官,但两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可以说,武松是纯男性角色,无欲无情,但林冲时不时舞文弄墨,半文半武,他们之间的区别通过演员挥洒自如的演绎得以展现。戏剧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合理地表现出戏剧人物的异同,使不同的人物得到更为生动的展现,这便是神韵的重要体现。
四、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一)肢体语言表达形式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肢体语言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表达形式,与情感的表达有相通之处。比如:聋哑人虽然丧失了实质性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这一群体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当下,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无法离开肢体语言,其是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也无法取代的一种独特形式,无论什么年代,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都不可能被完全淘汰。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肢体语言让我们看见艺术作品的灵魂,让我们感知艺术作品的创新性,从而带给我们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肢体语言带来的真实性肢体语言使戏剧艺术作品更为真实,让观者为之感动。戏剧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体现着肢体语言以及作品本身的真实性。多元化的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艺术独有的魅力,它所能展现的内涵是丰富的,是五光十色的。因此,这更进一步为我们阐明和揭示了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肢体语言让戏剧表演艺术如花朵般绽放,彰显出独有的魅力。
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2
一、民族声乐表演是情感流动与再创作的过程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结合音乐与诗词文学的一种听觉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且极具美学魅力。与视觉艺术不同的是: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在声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了桥梁。因此,表演者首先要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再通过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将作品转化为演唱传达给观众。从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首先词作者在客观条件下产生一定的主观情感,将其倾注于作品中;曲作者在词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基础上,以音乐的创作规律和动人的音符来阐述这种主观情感。因此,曲作者的创作意识要尊重词作者的主观情感,可以说作曲是对词作者作品进行音乐表达的二度创作。民族声乐作品则涵盖了从词作者到曲作者之间的情感流动。演唱者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表达十分重要。演唱者要充分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感,通过演唱技巧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内心情感。因为演唱者的表演同样包含着自己对创作者及其作品的解析与表达,结合演唱者自身技巧与各种客观条件,在作品的演绎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演唱者的个人特点,即演唱者在表演上的再创作。由此可见,民族声乐表演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再创作过程。
二、接受美学理论对于民族声乐表演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理论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之前各种艺术形式的研究都忽略了受众的存在价值,而以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对这种情况提出了质疑,接受美学的概念从此进入艺术研究领域。“文艺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的根据是它独特的对象性——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决定了文艺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姚斯的这段话明确表明了文艺的人际交流性质,肯定了受众在艺术中的客观存在价值——受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得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向现实转变。因此,受众对艺术的接受审美对艺术本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对其进行的艺术研究应该重视受众的存在价值。然而,传统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研究往往忽略了欣赏者的存在价值,使得接受美学“作者——作品——欣赏者”三位一体的艺术研究体系被割裂,对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一)接受美学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表现形式
民族声乐艺术包含词曲作者和表演者的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再创作。欣赏者对于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主要侧重于对作品情感的感受,欣赏者的审美过程通常有“审美准备”和“审美接受”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审美准备”。欣赏者在欣赏民族声乐表演之前,客观存在着一种欣赏期待。这种审美期待与欣赏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水平,以及自身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表演者在表演之前要充分考虑到欣赏者的审美准备,将其纳入表演艺术再创作中,通过与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对表演艺术进行全面的审视,努力建立与欣赏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二是“审美接受”。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将无生命的文字、音符通过有层次的演唱传达到欣赏者耳中。欣赏者的情感处于一种被演唱者唤醒的状态,演唱者需要通过表演及再创作,激发欣赏者的情感,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感知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积极回应作品的情感。在此过程中,表演者要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使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更为自主、强烈。
(二)接受美学对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作用
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音乐 表演 艺术 风格 流派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58-01
风格,我们从艺术创作的视角去理解的话,是指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个性与特色。它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特征,主观方面是艺术家长期艺术实践中的审美追求,客观方面是时代、民族以及艺术体裁对创作的规定性。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民族或艺术家本人在艺术上达到一定成就的标志之一。同时风格还由于民族、地域、时代以及作品题材与体裁等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格表现。
1.作品风格与表演风格
音乐表演艺术的风格的形成与被表演的音乐作品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造的表现要以作品的风格作为表现基础,因此离不开作品本身风格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表演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追求的差异,也就在艺术处理上出现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方法。因此,同样一部作品,由于表演者艺术风格的不同,也就会创造出不同的演出效果。既忠实于原作品的风格特色,也同样可以创造出风格各异的效果来。
2.题材风格与体裁风格
音乐表演的题材是一定作品内容的具体体现。题材本身的多样性,在内容表现上也就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如“颂歌”一类的题材,由于抒情方式与情感表达范畴的要求,这类作品往往具有崇高、宏伟、壮丽、深情的风格特色,旋律舒展、节奏昂扬、音域宽广、气势高亢等是这类音乐的风格。由于表演中体裁风格的差异变化,也就出现了表演风格的变化。比如表演载体的不同,同一部音乐作品用器乐或声乐去表现,风格也就随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而同一体裁,如同一首声乐作品,用独唱或重唱或合唱去表演,演出的风格也各有差异;同一首声乐作品,在唱法上运用美声或民族或通俗去表演,演唱风格也截然迥异。
3.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
音乐表演艺术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是民族生活地域、习俗、政治、经济基础、审美心理定势,和艺术实践传统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我们经常所谈及的“只有民族的,才有世界的”是说明民族风格的本身独特性,在不同的民族音乐载体的形态上所产生的个性足以在音乐的世界舞台竞放异彩,如果抹去了民族性,就失去了世界性,从而也就丧失了类比中的民族地位。
音乐表演艺术的民族风格,大都是因为民族音乐作品风格的独特性本身,决定和影响表演的风格。比如在律制、调式、音阶、节奏型与曲式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个性,因此在演奏、演唱中也就出现了相应的风格。同时,在器乐演奏方面,由于乐器本身的乐种和质地的独特性,也使表演生独具一格的效果。此外,与民族风格有着紧密联系和影响的当属地域风格。音乐表演的地域风格,主要是指不同地域的民族居住群体由于地域的特殊差异,使其产生了相应的审美偏爱与心理定势,从而具有民族地域性的变化。
4.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
音乐是现实生活的音响律动反映,因此,它必然从作品中反映出历史与时代的风格。历史的风格是一定历史时期对音乐创作者与表演者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它离不开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特定背景。鉴于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特征的转换,音乐表演艺术从民间到城市,从业余到专业,从古典到现代,或从所谓严肃到流行等等,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烙印。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史表明历史与时代风格的形成,既有传承的历史脉络,更有朝代变迁的更新创造,在不断的历史与时代的循环中,推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5.个人风格与流派风格
音乐表演艺术的风格形成,任何时候都首先从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创造开始的。风格的形成总是通过演奏和演唱来实现的,并更多地体现在表演过程当中的细致处理。如中国民族器乐与声乐的表演都十分重视“创腔”、“润腔”的技巧发挥。在忠实原曲作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装饰音来丰富演奏演唱的韵律感或音乐性,把曲调的抒情音色处理得自然妥帖,起伏跌宕,婉转动听。使听者沉醉在声情隽永、美不胜听的意境之中。由于演奏演唱的反复实践,也就逐渐形成了富有独特艺术处理的各自风格体现,并在师承传授的表演教学或交流中,不断衍化出一批相似或近似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表演思想、审美欣赏和艺术处理上具有类似的共性,这时也就出现了表演“流派”。当个人风格经过流派风格的广为传播,也就自然扩大了表演的审美定势,从而培养了鉴赏者的审美兴趣,也就有了一定流派爱好的从众欣赏层。
个人风格与流派风格,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不同表演内容的变化而产生推陈出新的变革。个人风格是表演家的个性写真,而流派风格则是群体共性的集中反映,在相互作用与推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异彩纷呈的瑰丽风格是人类发展音乐表演艺术的永恒动力。
6.中西音乐表演风格的对比
首先,中西音乐表演风格的形成和差异与音乐的审美思想传统有密切关系。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表演艺术传统及其美学渊源,我们且不去深入认识音乐表演要成为“礼乐”,要以“平和恬淡”为美,或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也不去理会儒、道、墨、法与诸杂家对音乐表现美的众家学说,只从古典美学中某些范畴的艺术与美的辩证观来看,诸如声与情、虚与实、形与神、气与韵、意与境、真与假、美与善等等,这些相对概念的审美法则都渗透在民族音乐表演艺术之中,这里不仅体现它的艺术观、美学观和哲学观或伦理观,更体现了表演艺术的辩证观。
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的艺术内涵正在不断的扩充和发展。本文试图从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观念的拓展、数字虚拟角色表演核心理论的提炼、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理论发展的意义等三个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理论。
关键词:演员;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的内涵正在不断的扩充和发展。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间离效果”演剧观念和中国的梅兰芳民族戏曲表演流派堪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数字虚拟角色表演是表演三大体系融合之下的脱胎,如今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催化作用下,它以三大表演体系所融合的理论精华为基础进行了表演艺术上的发展和创新,最大限度的将电影表演艺术的魅力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1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观念的拓展
1.1三位“多”体
“三位一体”是源自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概念,著名艺术家泰依罗夫曾经生动形象地作了这样的论述:“唯有表演艺术,无论是创作人、材料、工具,还是艺术作品本身,全都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个客体之中,彼此无法分开……一切都是您,一切皆备于您,也一切借助于您。”[1]在过去的电影表演观念里,常常会把电影表演的艺术特点也归纳为“三位一体”。如今电影表演艺术已经步入了数字技术时代,电影中角色塑造过程中开始运用CG等数字技术,数字虚拟角色的创作材料、创作者、创作成品并非集于演员一身,已经不再是“三位一体”的表演艺术。创作材料除了演员外还包括各种材料制作的道具、模型和技术设备等;创作者除了演员外还包括数字技术人员等;创作成品是银幕上由数字技术包裹而被观众忽略背后演员存在的数字虚拟角色。所以,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是打破传统表演特点进行创新实践的三位“多”体的表演艺术。
1.2我们演“它”
在过去的表演定义里―“电影的表演艺术就是演员在虚拟的环境下以动作(形体动作及语言)进行人物塑造表现的过程。” [2]通常把这一过程简单的概括为“我演他”。“我演他”这样的表演艺术理念一直沿用多年,但对于数字技术开始广泛运用到电影角色塑造的今天,种种迹象已经充分证明这种电影表演理念早已显得落后、过时,无法有效指导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例如由鲁伯・华尔特导演的科幻电影《猩球崛起》,片中无比生动的大猩猩其实没有一只是真正的大猩猩所扮演的,是由真实的演员与动作捕捉数字技术相结合而拍摄完成的。所以将过去电影中“我演他”取而代之的则是当代电影中“我们演它”的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形式,“我们”是指包括演员、数字技术人员等在内的创作主体,“它”是指包括人、机器人、外星人、动物等在内的所有形象。这既打破了演员自身外形条件的限制,又突破了过去传统角色的局限,使数字虚拟角色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1.3真情“虚”感
如果说过去的“我演他”表演艺术形式情感体验是真情“实”感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演它”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情感体验则需要真情“虚”感。所谓“虚”主要是指两个方面,虚拟角色和虚拟环境,而真情“虚”感则是指演员在塑造数字虚拟角色过程中,既要发挥好对角色形象塑造的想象力,又要发挥好在虚拟环境下的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配合度,灌注于数字虚拟角色真实情感。演员与数字技术人员通过真情“虚”感来塑造数字虚拟角色的重要性是绝不可忽视的。在塑造数字虚拟角色过程中,对于演员来说需要通过大量丰富的想象力来感受那些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的角色,这样数字虚拟角色才能开始在演员心中活起来,把精准的表演动作和传神的面部表情与动作捕捉技术等数字技术有效的配合,将真实的情感融入数字虚拟角色之中。对于数字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把从演员身上捕捉的影像与数字技术生成的虚拟环境、虚拟影像细致、精准、有效的结合起来,让最终在银幕上出现的数字虚拟角色达到“拟真”、“传神”、“传情”的审美效果。
2数字虚拟角色表演核心理论的提炼
2.1真实的情感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其核心就是体验,即通过演员外在的肢体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复杂性。电影《阿凡达》中数字虚拟角色给观众真实情感的传达就是最好的说明:“《阿凡达》涉及多重技术领域:立体视觉、IMAX大屏幕、3D、CG等,尽管《阿凡达》属于技术应用的大手笔,但它不会在任何技术方面都领先。”[3]它的数字虚拟角色是蓝皮肤、不会出汗的外星人,因此虚拟角色外表的“拟真”不足促使观众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电影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而真正打动观众内心的是角色表演的真实情感。正是由于角色在表演上有效运用了斯氏体系理论的“情感的真实体验”,才让电影《阿凡达》中的数字虚拟角色成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极大的呼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2陌生的角色
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的核心就是间离理论。纵观大多以数字虚拟角色为代表的影片,一般而言,童话、神话、科幻、恐怖以及未来战争等题材类的电影比较适合数字虚拟效果体验,因此数字虚拟角的故事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些题材类型上。这些的故事内容和角色,在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电影《阿凡达》中,却真实的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很多媒体用陌生而又熟悉,让人吃惊、诧异、震撼等词语来评论其中的数字虚拟角色的表演。岂不知,在这样的表演背后,真正发光发亮的是布莱希特理论的内容。它对剧情的展开和观众移情于剧情之中有一定的影响,并在这种间离效果中突出了虚拟角色的人物性格,也符合剧本基调的逐步展开。
2.3虚拟的表演
以梅派为代表的戏曲表演是高度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它提倡程式化的套路与表现相结合、载歌载舞、主观的绝对统一的创作原则。在中国京剧中,“兰花指”、“水袖”、“步辇”等戏曲常见的经典动作均是意念、动作、功能表达集于一身的精粹套式。虚拟表演,是戏曲表演风格的主调。虚拟动作,不但是戏曲表演区别于一切话剧表演的主要标志,而且也是戏曲表演体系区别于其他一切戏剧表演体系的主要标志。[4]由于当今3D电影作品中有大量通过虚拟技术而构建的虚拟环境,演员所饰演的虚拟角色需要在通过其想象中的环境里进行表演。这一点,与我们当代数字电影表演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表演观念上和数字时代表演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有利于当今数字时代的电影表演艺术理论建立与完善。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戏曲里的虚拟表演理论,其发展主要表现在数字技术与表演艺术的密切联系。过去电影表演主要是以演员为创作材料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而如今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结合数字技术和演员虚拟表演艺术为创作材料而塑造的角色形象,数字虚拟角色的表演是否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仅需要数字虚拟技术的辅助,演员的虚拟表演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理论发展的意义
3.1表演三大体系走向融合的必然要求
三大表演理论体系为电影表演艺术的理论贡献是世界公认的,其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利用最新数字技术、通过大量数字虚拟角色拍摄而成的电影而言,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阿凡达》等,三大表演理论体系本身呈现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并开始影响到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需要对三大表演理论体系的理论进行筛选、重组、取其各自精华,以适应当今电影表演为目标,规避单个表演体系的局限和劣势,将三大表演理论体系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指导当今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的表演。
3.2表演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必然要求
当数字虚拟角色作为新兴的表演艺术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我们开始慢慢意识到,随着电影数字技术不断的发展,过去传统意义上电影表演理论已经无法全面的归纳现在电影中的数字虚拟角色表演方式了。在当今的电影发展中,面对不断涌现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数字虚拟角色形象,我们不得不好好思考和研究电影表演艺术理论的发展。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能打破过去表演上的局限,也让表演的精神更加的与时俱进,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召唤。基于这种情况,数字技术与电影表演艺术相结合发展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理论,为数字虚拟角色创作带来的创新性的视觉体验,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
3.3观众审美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
人类与生俱来就拥有分辨美与丑的意识和能力,所有能引起人们心情愉悦的、和谐的、善良的事物,都可以被归纳为美的范畴。现在很多电影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讲故事,而且还在于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作用下,三大表演理论体系的融合为虚拟角色创作带来的细腻、拟真、新鲜的视觉体验。银幕中震撼的场面和看似真实数字虚拟角色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和感染,全身心的陶醉于一场视觉奇观的享受之中,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数字虚拟角色的产生,恰恰是观众审美不断提升的所要求的结果,观众有了这种审美的需求又会引起更多的学者对数字虚拟角色关注和研究,从而最终推动数字虚拟角色表演理论的发展。
4总结
总而言之,在电影表演艺术世界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良好的继承传统表演理论,才能为发展新的电影表演理论打下扎实基础,只有有效的发展电影的表演理论,才能更有效的创新表演理论。新时代赋予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的新要求,使得三大表演理论体系走向融合,也让数字虚拟表演艺术产生了新的表演观念,这不仅仅是其自身不足导致的,也是在全球商业化,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下,满足观众审美的客观现实需要。在3D电影有望成为电影艺术主流的趋势下,表演艺术理论的发展,使数字虚拟角色成为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形式,今后必将大力推动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泰依罗夫(俄).导演札记.俄罗斯名家论演技[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190191.
[2] 许同均.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4.
[3] 屠明非.技术与文化: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艺术[J].当代电影,2010(7).
[4] 马也.论中国戏曲虚拟表演产生的原因――兼谈戏曲舞蹈的审美特性[J].戏剧艺术,1982(4).
[5]夏波.中国戏剧界认识和运用斯坦尼演剧体系的误区及问题[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
[6] 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22).
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5
从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内容可分析,音乐表演所涉及的主要体现在表演者自身的审美能力、思想因素以及对音乐美学的理解等方面,而音乐美学则综合许多学科如审美学或哲学等内容,所以音乐表演在本质上便为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际应用现代美学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第一,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是影响音乐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现代音乐美学研究认为区别于一般音乐家与爱好者,音乐表演者对音乐的了解更加深入,注重音乐美学中涵盖的音乐美学内容,掌握作品历史意义的同时还需利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其进一步丰富。第二,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引导作用。由于音乐美学本身综合许多学科知识内容,对音乐表演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要求音乐表演者的表演需在领悟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向受众传达更多的美学精神,实现审美方面的共鸣。
二、基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音乐表演艺术未来发展
(一)正确看待音乐表演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关于如何看待音乐表演的问题,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分析,认为音乐作为意向性对象,需要通过音乐实践主体不断生成音乐的内涵,其中的主体旨在音乐表演者,而音乐实践内容则为意向性活动,使音乐的意义得到不断填充与丰富。而从现代释义学角度,音乐表演过程不仅需要对音乐历史意义进行解释,还需将音乐作品的现代意义阐释出来。综合来看,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的启迪首先需正确看到音乐表演艺术的作用以及地位,其不仅表现在再现艺术方面,还应在原有内涵基础上使音乐更具创造性,不断丰富音乐的内涵。因此,现代音乐表演者在利用音乐表演技能进行音乐坐标表演与再现的同时,也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赋予音乐作品更多时代内涵。
(二)正确认识音乐原作
现代美学研究要求音乐表演艺术对音乐原作正确认识。首先,根据现象美学理论可将音乐作品原作概括为两方面,即创作过程中作曲家的意向性活动以及作曲家创作思路的乐谱记录。其次,在正确认识音乐原作后便需考虑到如何看待作曲家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构思。一般作曲家通过乐谱形式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后,该作品便为一个实体,且不会随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这就要求音乐表演者能够正确解释音乐作品,把握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所体现的风格。例如,对文艺复兴时期或欧洲中世纪的音乐作品在现代音乐表演过程中应以作品原有历史面貌展现出来,如所引用的乐器或具体演奏方式等使作品原有音响效果进行再现。尽管我国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对作品的解释仍以历史释义学为主,只进行概念化或机械化的作品内涵阐释,从表面看较为肤浅,但这种以历史角度看待音乐原作并对作曲家创作思路进行探索的做法,仍值得肯定。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讲,应在表演过程中从历史角度出发诠释作品内涵。
(三)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提出的现象学美学观点,对音乐作品意向性进行分析,要求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意向性活动使作品意义得以丰富,注重音乐表演创造性。尽管现代美学研究中通过历史释义学能够使作品内涵得以还原与重建,保证表演者充分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思路,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很容易忽视表演者对现代审美观念与时代精神的探索,不利于音乐作品的进一步丰富。因此,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需在表演者具有艺术理念以及时代审美观的前提下,可使音乐作品的历史内涵展现出来并赋予时代意义,使现代表演为音乐作品增添新的光彩,这样才可真正体现音乐表演的创造性。
三、结论
表演艺术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戏曲演员;素质;角色;创造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47-01
舞台表演艺术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评剧还是各类剧种,演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良好表演素质。
职业演员要塑造性格各异的系列形象,并使其富有征服人的魅力,不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还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深度等。就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而言,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优秀演员要学会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体现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艺术可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统一,达到“我就是”的艺术境界。演员与角色统一的程度决定表演质量的高低。
好的表演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时又是生活的艺术升华,使“真实”富于审美价值。我们在评价表演时也应有两把尺子:生活的尺子和艺术的尺子。衡量时要使生活化和艺术化统一起来。我们一般所说的表演三原则(思想、生活、技巧)就体现了这一点:思想是灵魂,生活是基础,技巧是手段。而在技巧层面又要讲究生活和艺术的统一。如电影表演更趋生活化;话剧更有舞台造型感(雕塑感);戏曲、歌剧则是在音乐、舞蹈中展开,其表演是在生活基础上的高度艺术提升。当然我们观众在欣赏不同的戏剧时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期待,不会拿同样的尺子去衡量不同的戏剧。但是,无论在哪一部戏里,让人感到生硬(非生活化)或者苍白(非艺术化)都是不好的。优秀的表演注重内心体验,力求创造出真实的精神生活并通过艺术形式把它反映出来,即“动于衰而形于外"。没有真切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实生动的体现。创造角色时演员不仅要运用整个躯体,而且要调动整个心灵,将内心体验与形体体现完美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好演员必须具备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演员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具备对生活、对艺术、对人与人性的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力,具备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能力,否则表演就会不准确或是流于肤浅。
艺术创作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切创作的开端,是引导演员进入艺术世界的导航先锋,是创作之舟的风帆,它将演员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转移到艺术的领域中。虚构的艺术转化为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首先靠的就是演员有魔力的艺术想象。事实也是如此,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正确想象的结果。理解了,想到了,这还不够,还必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演员的表现力,它包括肌体、语言、心理,特别是面部及眼神。表演技巧训练的就是演员的艺术表现力。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是三位一体的,对一个立志要把演员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应当十分注意这三种素质的培养。
演员创造角色,首先要体验角色。有了这个体验,演员体验才有根据。体验角色,首先要挖掘角色在规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掌握角色的内心活动,使角色的一言一行都有丰富的内心活动做支柱。对角色的内心活动挖掘得越深越细,演员表演的内容就越丰富,路子就越开阔,也就越容易找到外部动作。演员在体验角色时,还要启发演员注意掌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把握人物性格的独特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一般化、表面化,塑造出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来,有些人物的特征是很鲜明的,体验角色,如果没有广阔而又深厚的生活基础,想要进行艺术创造,好比缘木求鱼,必然事与愿违。
人物的性格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决定了人的性格不可能是单一的。有独特的、基本的一面,也会有另外一些侧面。因此,演员把握角色的性格时,必须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好人不可能一切都好,坏人也不可能一切都坏。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就容易把人物概念化。有些戏之所以把人物概念化了。英雄人物时时都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仿佛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这就是从政治概念出发,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当然,性格的多面性不是好人身上一定要有缺点,坏人身上一定要有优点,而是要从不同的侧面去把握人物性格。演员创造角色不象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那样可以凭借其他物质材料,演员创造的材料就是他自己。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形体。演员即使角色的创造者,又是创造角色所运用的材料,还是创造出来的成品――角色。三者合于一身,因此,演员只有依靠自己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去进行创造。对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出发,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感觉角色的思想感情,有人把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为三个步骤: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这实际上是和演员必须具备的三种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演艺术还要求演员具备如下能力:
1.基本功、基础训练的能力。指表演的元素训练、小品训练及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以便掌握演员艺术创作的自我感觉,创造出演员的第二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