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形式;先验形式;人性能力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35-02
一、知、情、意——三大人性能力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终结者及现代西方哲学史的开先河者,其批判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巨大贡献来自于他第一次全面的提出了人性能力问题,并对人性能力的先验形式做出了空前深入的探究及讨论。
康德曾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的理性,包括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所关心的,可概括在下述三个问题中:1.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做什么?2.我可期望什么?”。康德认为,第一个属于认识论问题,第二个属于伦理学问题,第三个属于宗教学问题。康德在晚年,最后将此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即“人是什么?”并将前三个问题统统归结于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之上。可以说,康德批判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三种人性能力(简称知、情、意)寻求其先验原则,从而完成其对“人是什么”这个最终问题的回答。
所谓人性能力,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区别于神性与物性的主体性能力。人性能力一方面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表现为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有着动物性的生存本能。另一方面,它却可以作用于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康德对人性能力的探讨,多集中于对其先验形式问题的阐述,这成为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特征。
二、康德先验形式溯源——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说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形式这一概念做出明确规定的便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解释实体的原因时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及目的因。质料因指事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形式因指事物的本质结构;动力因,指促使一定的质料取得一定形式结构的力量;目的因,指事物所要达到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将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以上四种。进而,他又将动力因和目的因归结为形式因,将形式因看作事物的本质。在他看来,形式和质料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形式是积极的、能动的、决定的要素,而质料是消极的、被动的、被决定的要素。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形式、质料和它们所构成的个体事物三者都是实体,但形式是在先的“第一实体”。同时,在他看来,形式和质料都是多层次的,宇宙万物就是这样一个由质料到形式的统一序列。而这个等级系列的最高阶层便是不含任何质料的“纯形式”。由于形式因又包含动力因和目的因,因此“纯形式”便作为宇宙万物追求的最高目的,同时是推动整个宇宙的发展的最高原动力。亚里士多德又将“第一推动力”归结为“上帝”和“神”。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即使本质。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形式是本质的一种规定。“形式”一词在希腊语中有两个主要的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肉眼看到外物的形状和外形,另一个意思便是用灵魂之眼关注到的事物的本质和结构。后一种意思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的专业术语to ti en einai(是其所是)。亚里士多德在用“四因说”探讨人的形式因为何时说道:“他的形式是什么?是是其所是。”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形式而非质料是实体的本质规定,是实体之为实体的内在根据。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形式与本质是有一定差别的:1.“形式是物之本质的一部分”,形式与本质正如灵魂与人性的关系;2.“形式使物成为显示的,它与质料相关。而本质与主体相关。”因此,形式可以认为是本质的一种规定,而非本质本身。
其次,形式代表普遍性。亚里士多德说:“形式所表示的是这类,而不是这个。但是人们却从这个制作出、产生出这类来,然而一旦被产生了,这个类也就存在。”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形式是用逻辑概括的方法抽象众多事物而得到的结果,是属种意义上的普遍。文德尔班曾精辟的指出:“类就是个别实体中自我实现的共相……类之存在只是由于类作为个别事物真正存在的本质而在个别事物中自我实现……正是为了这个缘故,类也有权利得到作为本质的形而上学意义。”
最后,形式是内在根据和原因及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在解释原因时说道:“……(原因的另一个意思)是形式或模式,也就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定义,……以及诸如此类……。”在探讨一物生成的原因时也说:“把潜在的球形变成现实存在球形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正是每一事物的是其所是的是。”这里是其所是的是即形式,形式是一物得以实现的内在原因。同时,亚里士多德又说:“形式就是目的,其他一切都是为了这目的的,那么,形式就应该是这个‘何所为’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极大的影响了康德的批判哲学,从康德对范畴以及审美的四大契机的划分中便可看出此种影响。
三、康德先验形式与人性能力的关系
康德有三个术语非常重要,它们是“先天的”、“先验的”以及“超验的”。与其相对的三个概念分别是“后天的”、“经验的”以及“内在的”。首先,从外延上来区分,“先天的”外延最广,它不仅包含“先验的”和“超验的”,而且包含诸如数学和形式逻辑等一切先于经验的知识。“先验的”指普遍经验所以形成的条件,是先于经验的(先天的)同时又是使经验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即又作用于经验)。“超验的”指某些理性的先验概念超出经验世界的性质,因为超出人的认识能力范围,固本身不能形成知识。但它们的重要意义用于道德和等价值性方面。“先验的”与“先天的”区别在于“先天的”只说它独立于经验而没有说到它们可以运用于经验及其与形成普遍经验的关系。“先验的”与“超验的”区别则在于“超验的”是指超越于经验,与经验无涉,即超越于认识的,而“先验的”则作为形成普遍经验的条件而与之有所不同。
康德沿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概念,无疑沿用了形式作为内在本质的规定及代表普遍性的特征。然而,康德的先验形式则与其有着区别:
首先,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说”中,除了最高的“纯形式”,他强调形式与质料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而在认识论中,康德的先验认知形式存在于意识之中,独立于质料,并作用于质料。较之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先验形式比其更抽象。
其次,“形式质料说”中的形式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原因,形式将“动力因”及“目的因”纳入其中,使得形式在作为事物本质的同时,也是事物存在的动力因和目的因。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多集中在本体论领域。而康德的先验形式则因人的三大人性能力的三个不同领域而分别在认识论、伦理学及审美领域得以阐述。而康德并不强调先验形式是否是外部世界的本源,而是强调先验形式作为三大人性能力存在的依据及原理。
因此,以人性能力与先验形式的关系为切入点,康德的先验形式可以被定义为对人性能力存在方式及依据的先验普遍性规定。
第一,人性能力的存在方式是先验形式。人性能力作为人类区别于神性及物性的主体能动性,并以文化的方式不断影响着人类的生命进程。所谓文化,可被定义为“存在和隐帅于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的对象性活动及其方式和结果中的普遍而恒定的集体意向。”。文化作为普遍的“集体意向”,一方面是一种内在的一般的稳定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存在于人的理性,以一套完整的社会观念模式来支配着社会成员。这种观念模式包括人的思维模式、道德价值模式及审美模式,它们潜移默化的支配着人的思维及行为。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支配作用,“集体意识”成为人特有的能动的可能性。正是这种“集体意向”的存在,使得人类可以完成理解、判断及创造等实践活动。“集体意向”类似于一种“空筐结构”,一方面,本身是没有具体内容的纯形式,可以说是无为的,但正是它的这种“无为”而使它“无不为”。“无不为”体现着它的能动性。而这种文化的“集体意向”便是人性能力。
所谓先验认知形式,可以理解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认知模式,此种模式是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得以形成的主体性认知条件,是三大人性能力之一的认知能力的抽象存在方式。以此类推,先验意志形式及先验审美形式便可以理解为人类对道德及审美的普遍观念模式。它们分别是人类意志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存在方式。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管理哲学 教育管理
1.管理哲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内在动因
在教育管理中,加强教育良性互动,值得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分别进行交换以及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传授。它强调教育情感的重要性,诸如信任、爱、尊敬的情感,并且交换也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如对知识、信息、金钱等的交换。
在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哲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管理:教育管理者需要经常性的对师生实施激励、交流、资讯,真正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另外,教育管理者需要重视教育工作情感逻辑与经济逻辑的平衡,不断的提升师生的满意度,尽可能的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对于在教育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师生,要加以肯定与表扬;对那些不幸的人要表示同情并给予帮助;对犯错的人要保留受教育的机会,并帮助其改正错误。
生涯管理:在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够使师生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尊敬,在马斯洛认为,这种尊敬比自尊更加高级。所以在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师生的兴趣以及能力,帮助他们完成个人生涯规划,并为他们实现生涯目标提供一定的信息、岗位、时间以及工作方式。实施生涯管理能够充分的调动师生,特别是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民主管理:个体影响力的体现也是教育重要的内在动因之一。在新时期,传统的命令式、传统式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也不适合现在人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改变原有的模式,逐渐向着协商式、参与式的方向转变。使师生真正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增强师生的主人公意识,增强其成就感、自尊感,有助于激发师生的潜能。
2.管理哲学视角下开展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就是秉承管理哲学理念,适应目前教育发展形势需求。教育管理的实质也就是对人的管理,包括对学生、教师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学校提出“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就是要发挥全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治学办校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人的因素,关心每一个人的发展,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一流的大学不仅需要一流的学术骨干,同样需要一流的教学管理人员。建立一只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高,作风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教学管理的本质就是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创新的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挖掘创造其潜力,让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实现教学管理不断创新和效率持续发展的关键。
3.管理哲学视角下的以人为本教育管理
3.1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本位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以人文本的教育管理,就是在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还是政策措施的落实,都必须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情感、需求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才能使教育的价值得以体现。
以人为本理念重在唤醒人们的人性,对人足够的尊重,充分的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自由民主的思想观念。在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充分的挖掘教育参与者的各项潜能,丰富其思想内容,充分的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增强其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育参与者身心全面的发展。
3.2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必然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人们除了对物质的追求外,更加注重对精神、自由以及情感的追求。人作为教育管理中的个体,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首先,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对知识的利用为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主体,任何高新技术、设备、服务等都是围绕人展开的,人才才是目前乃至未来发展的关键,这也正是目前社会对人才关注度提升的具体体现。
其次,进行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而教育服务的对象恰恰是“人”。一所学校或其他的教育机构,无论是教育管理、教师团队以及受教育者,这些教育参与者共同协作,充分的挖掘他们的潜力,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目的。如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学生模仿能力极强,对于教师的言行很是在意,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可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将言传与身教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促进思政教育活动能够健康的发展。
3.3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实现
在教育管理中,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不仅要发挥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突出人的管理地位,还要在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帮助管理者完成自我成长以及自我教育,这也正是教育管理当代特征的体现。与企业管理以人为本不同,企业以人为本管理尽管也把人当做管理的核心,但管理的目的是管理的手段,与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具有本质的区别,教育管理更加体现人性化,将以人为本当做管理的出发点。
对于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加强创新,这也是教学管理能够持续发展的保障。如果教育管理人员无法从传统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是在重复着前人做过的工作,教育事业就会变得墨守成规,甚至出现衰退。目前我国教育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存在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这种背景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的挖掘教育工作者的潜能,以应对存在或即将发生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去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学校也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有意识地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如建立一定的进修和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等,全面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总而言之,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空间,以创新求持续发展,是教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4.总结
本文将教育作为管理环境分析的一个维度,从良性互动、交换行为、内在动因、以人为本等视角,对教育管理实践中涉及到的哲学、艺术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提出教育管理的策略。并且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迫切需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将人当做教育管理的核心,将其当做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隐藏在每个人身的财富。强凋人本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但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法之中,更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上.体现在学校建设的整体氛围和校园文化里。
参考文献: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3
一、写作背景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既是我国社会结构整体性变革的20多年,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研究创新的20多年。这一时期,我国哲学及其研究呈现出新的风貌和时代特征。第一,有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第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哲学创新,这一时期的哲学研究更注重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以求哲学理论与哲学的创新。第三,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第四,努力恢复和确立人的主体性维度,更加关践、价值、主体、人这一层面的问题。最后,这一时期的哲学研究个性化倾向比较突出,研究的平民化意识日益增强,并且分化的倾向也较为明显。该书的出版澄清了长期以来社会哲学学科观念模糊混乱状态,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大方向。
二、写作特色
本书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核心问题展开探讨,理论说明极具逻辑性,把对社会历史的观念称为“描述”。以“浓厚的学术思想含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现实分析和活泼的文字表述相统一”为写作风格,以“科学、严谨、朴实、规范”为创作学风,来展开内容的语言表述,力求既有学理的严肃、又有现实感的活泼文风。
三、内容结构
本书中王老师以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社会哲学的切入点,分为八个章节探讨了现代实践哲学的兴起、超越原子论与整体论、探讨一种复合正义论、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等问题。
王老师首先从社会哲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社会哲学发生和成长的可能性。接着论述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即历史哲学与社会哲学以及二者的区别。从而得出结论:市场经济与社会哲学之间具有一种潜在的关联性。接下来王老师界定了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指出造成研究困难的都是思维自身,应该让定义适合于生活,用生活中已有的领会去修正定义,修正理论思维,这种方法即为反思平衡法。由此,得出了对社会哲学对象的定义,即:社会哲学是一种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的总体把握。关于研究社会哲学的意义,王老师从两个层面去论述,一个是现实层面的意义,再一个是哲学层面的意义,并总结得出结论,若现实生活与第一哲学两个层面对于互相贯通,将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在书中,王老师一般的讨论了关于社会生活的描述即社会本体论问题。在可能性层面上对社会的本体论问题进行了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最一般的理论框架,一个社会思想的一般坐标系,以便借助于这一框架对于既往的社会哲学理论进行一种批判性的考察,并由之而为探讨理论发展的合理进路提供某种借鉴。在这一章中,王老师先是界定了社会存在论的含义,接着重点论述了社会生活的描述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强调指出政治作为一种技术为人类所特有。对于日常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关系,王老师指出:没有观点就没有理论,理论是观点的产物;理论语言不可避免的是派生并依赖于日常语言的。对于社会生活理论描述的后果,王老师指出:科学语言的描述通常片面抽象,而哲学语言的描述则会受到两个方面的约束,即它必须遵从理论语言的规范;它必须满足整体性描述的要求。最后得出结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社会哲学的中心问题。
在书中,王老师介绍了人类本性的三维度,即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指出 “人类首先是一种生物存在,不仅如此,人还是一种超生物性的精神性存在,人赋有意识,这使得人类从根本上不同于普通生物。”并进一步论述“结成社会是人类能够作为人而存在下去的最基本的条件。”继而得出结论:人之为人,只能“文化地”存在着,文化是人的宿命,人类的社会性是一种有文化的社会性。
王老师在书中指出,人类活动有三大基本领域,即经济活动、精神文化活动和社会秩序。人类的经济、文化、政治三领域的结构关系,也就是本书探讨的基本社会结构。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人类诸基本需求的一般满足方式是以“瓶颈需求”为基准的,在优先保证“瓶颈需求”获得某种可视为最低限度的满足的前提下,再尽量地去满足其他基本需求。诸基本需求的满足方式以“瓶颈需求”的满足为标准,从而得出结论:社会基本结构是由满足“瓶颈需求”的活动领域决定的。
在书中王老师还对社会价值进行了考察,指出社会的基本价值关系为权利和义务。并进一步阐明人类社或活动诸领域应遵循的价值原则为效率、公平和自由。接着详尽的论述了社会性综合价值--正义论。王老师认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分离性使得各个角度、各个领域的价值原则彼此冲突、难以并存。这种冲突和难以并存可能导致社会生活的不可能,因而必须予以折中协调,使之能和平共处,共同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这样一种用以折中协调诸价值原则的价值原则,便是一种正义原则。作为一种协调诸原则之原则,正义原则便是一种综合性的价值原则。正义价值的综合性体现在对各对立价值的折中上。首先是对权利与义务价值的折中。书中主要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中的价值原则――效率、公平、自由――的平衡和折中问题。
四、观点创新
在书中,王老师把社会的结构方式与人类的活动方式相联系,阐述了经济、文化、政治三大活动领域的基本结构关系从领域和一到领域分离的转变过程。这是极具创新的观点。
首先提出了“瓶颈需求”的概念。王老师指出:“诸基本需要的满足不可能齐头并进,而只可能是在保证各基本需要都能获得最低限度的满足的前提下,根据各活动领域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在活动量的分配上,起决定作用的便不是‘生产’能力最高的活动领域,而是‘生产’能力最低的活动领域,即‘生产’能力最低的活动领域有权要求优先获得足够的活动量以满足最低限度的这种需求,这种其满足手段匮乏或稀缺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按最低限度要求予以满足的需求,可称之为‘瓶颈需求’。”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秩序成为“瓶颈需求”。政治活动获得特别重要的中心地位。这就意味着社会秩序的需求和生产获得了一种基准的地位,进而意味着,要求以生产社会秩序的政治活动为基准来决定如何安排其他领域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的中心地位决定了非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合一的社会运行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的市场交换所造成的人们之间以物为中介的依赖关系的普遍化,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市场交换的副产品。由于成本的低廉,这一生产方式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主导的社会秩序生产方式。政治活动的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社会不再那么重要,其限制作用也就成了弱强制,或不再强制。各活动领域各归其位,形成诸领域相对分离的状态。
由于在物质生活资料和社会精神两种现实的生活需求中的物质生活水平一般地稳定在大致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水平上,易生波动的社会秩序对于人类的生存便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于是,主要地提供社会秩序的政治活动便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并使经济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建立或保持社会秩序的需要,从而不可避免地使得三大活动领域以政治为中心而结合为一个其间具有高度密切关系的整体,即领域合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工与交换高度发达,经济活动高度社会化,人们之间由此而建立了一种相互依赖的经济纽带关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得经济活动本身就直接构成了一种保证社会秩序的力量。这样一来,政治活动虽仍有社会整合的重大作用,但既然不再是社会秩序的唯一主要提供者,作为统合一切领域的中心地位自然不再存在。由此导出的结果是,各个活动领域间将不再存在一种直接的从属关系,而是相互拉开了距离,相对地分离了。这可简称为领域分离。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这是从非市场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社会结构所发生的最为根本性的变化。
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引起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诸价值原则的疏离、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复调化等一系列变化。三大领域从合一到分离的转变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理论体系,这为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4
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已被公认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其中高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日益受到重视[1]。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何保护和延长内瘘的使用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维持血透患者常存在高尿酸血症,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害,内皮细胞损坏后就可能引起血管狭窄,据此本研究通过比较高尿酸血症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瘘失功发生率的不同,了解血尿酸是否对内瘘失功有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2004~2008年在我透析室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维持血透且至少每半年复查血生化一次的患者共78例,根据平均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两组,A组42例为血尿酸增高组,年龄42~79岁,平均(65.4±7.4)岁,B组36例为非尿酸增高组,年龄45~72岁。平均(61.4±6.5)岁。两组患者内瘘均选择左侧桡动脉头静脉进行端端吻合术。
1.2 研究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彩超提示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术后内瘘血流速度,血小板、血色素、胆固醇、血糖,BUN、Scr、FIB情况,再观察两组患者内瘘失功的发生率。内瘘失功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1、静脉端不能扪及震颤和不能听到血管杂音;2、内瘘有血栓形成;3、血透时血流量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内瘘失功率采用卡方检验,使用SPSS 10.0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术后内瘘血流速度,血小板、血色素、血脂、血糖、BUN、Scr、FIB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但两组患者内瘘失功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x±s)
桡动脉内径cm头静脉内径cm内瘘血流速度ml/l血小板(106)血色素g/lFIBg/l胆固醇mmol/l血糖mmol/l尿素氮mmol/l肌酐Umol/l
血尿酸增高组0.190±0.0350.202±0.05643±82.872240.285±72.84481.571±20.4515.086±2.0926.721±4.1345.96±1.84924.271±8.587962.35±222.014
非尿酸增高组0.191±0.0390.205±0.033641.429±91.548216.75±79.8981.777±21.9965.41±1.7874.876±3.0415.86±1.76727.964±9.788907.79±179.395
P值0.850.770.970.180.960.680.190.890.290.48
表2
两组患者内瘘失功例数
内瘘失功例数内瘘未失功例数
尿酸增高组1626
非尿酸增高组333
P值=0.002268
3 讨论
高尿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得到公认,有实验表明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较高的尿酸,说明尿酸
作者单位:524036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肾内科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有直接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4-7]。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内瘘失功直接影响患者生存期,因此内瘘失功问题近年备受关注。高尿酸对冠脉存在影响,对动静脉内瘘是否存在影响目前未明确,我们通过观察维持血液透析不同血尿酸水平患者内瘘失功情况,发现血尿酸增高患者内瘘失功发生较血尿酸未增高患者多,两者比较(P=0.002)有统计学意义。
高尿酸对内瘘失功的影响可能是[3]:①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结晶沉淀于动脉壁可能损伤动脉内膜;②尿酸结晶可以诱发炎症反应,使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而氧自由基损害了线粒体、溶酶体功能,从而促进粒细胞在血管内皮聚集,破坏内皮细胞,同时加剧炎症反应;③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B细胞,是胰岛素分泌减少,诱发糖尿病;④高血尿酸使血液循环中内皮素升高,内皮素又可诱发炎症反应损伤内皮细胞;⑤高尿酸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进一步由血小板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⑥高尿酸血症时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同时可明显抑制乙酰胆碱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直接损害内皮功能,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
我们的结果虽然提示两组患者在术前血管、术后内瘘血流、血糖、血脂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并不能说明上述因素对内瘘失功无影响,它们对内瘘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Culleton BF,Larson MG,Kannel WB,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theFraingham Hear Study.Ann Interm Med,1999,131:7-13
[2] 谭来勋,李 言,叶心国,等.急性脑血管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2):740-741. 219-226.
[3] 苗立夫,梁国芬,于世龙.炎症反应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1):3-5.
[4] Hakoda M, Masunari N. Yarnada M, et al.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a long term cohort study of atomic bomb survivors. J Rheumatol 2005, 32(5):906-912.
[5] Kang DH,Park SK,Lee IK,et al.Uric acid-induced C-reactive protein expression:implication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of human vascular cells. J Am Soc Nephrol,2005,16(12):3553-3562.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5
论文关键词 康德 法哲学 法律 道德
一、康德理论中对法的释义
在康德的观点中,他肯定了社会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法存在的理性依据。他认为:法是一类人放弃其不受约束的自由而在宪法里追寻的安静的社会秩序。豍从康德对法所作的释义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康德认为“法律就是那些使任何人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自由原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豎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一)康德把人的外部行为作为法律追究的对象
现代法律认为,法律约束的是人的行为,而且对其规范的也仅仅是人的有意识的行为。对于在无意识状态下人们发生的行为是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比如:民法中有民事责任能力概念和刑法中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无意识能力的人可以给予减轻或者免除法律责任的。
(二)法理学与法哲学在康德《法的行而上学原理》得到了很好的区分
法发的定义可以从法理学角度进行解读亦可以从法哲学层次的进行理解。康德认为:作为法理学理论的实在权利和实在法律体系,其科学范围包括一定的权利和原则。在法理学中不仅是立法理论,还包括法的社会性质、、法的主客体、法的内容(权利义务)。如果仅对法理学作实体性分析,就可以看出康德对法的概念的理解。同时,对现代意义上的法定义时正像卓泽渊教授《法学导论》一样,法是以国家意志作为其制定目的、以法律中包含的权利义务原则和思想为重要内容、其内在实质和外在形象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现代定义的法与康德的定义的法相比较而言,在理论印证上,缺乏哲学理论和抽象的解释,这也就是只把康德的法哲学划分在哲理法学派里的主要原因。
二、康德道德理论分析
康德关于道德的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就是“形而上学”,也可以说是他的法哲学思想的灵魂。康德肯定德行伦理学说,他坚持认为道德具有纯洁性和严肃性。他认为:“一个人可以追求理想而生存,但是不能活在空洞的理想中,因为这不能称之为幸福。”在康德的道德理论中,道德是至高无上的,是一切价值追求的源泉,什么价值都要以道德为出发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西方其他哲学家远不及于康德的道德哲学观点。
康德在道德哲学的基础上提出著名责任和意志的。首先他认为有道德的来源于于责任,一些行为如果仅仅以爱好或者是兴趣为出发点,其结果是没有多少道德价值的,甚至可能是一点都不存在道德的踪影。人应该作为一个具有理性且能够承担责任的主体,是将尊重道德法制看成是自己行为的动机,最好是赋予每个人以道德感。人的意志体现在现实中就是道德发展的动机。其次,“出于责任”在客观上体现对道德的遵循。豐道德规律是先天,意志来源于道德规律,且具有普遍性、必然性、有效性,这就是康德称之为自由规律的现象。康德认为道德规范是法律的根据。法律是在道德规律支配人的意识情况下的一种特定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与道德规律相一致时,法律乃善意的、合法的。在康德的命题中,责任连接自由原则和人的行为,责任是一个连接纽带。自由在责任的支配下不会成为虚幻。在上述观点基础上,康德著名的认为:“除非是愿意将自己置于大众的行为规范中,将约束自己的准则变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律,否则就不具备行动的意义。”这些分辨行为是善还是恶,是强制行为还是非强制行为。法哲学理论的发展乃至立法学的发展都深受意志原则影响,意志原则是“人为自己立法”的理性、自由主义法学强力支柱。康德的道德法则是这样实现的:在我采取行动之前,由我的自由意志来设想,如果我要采取的行动准则普遍化实施(也就是通过立法让所有人都执行)后会怎么样?在这里我的自由意志不能受到自私的欲望、外界强制(包括他人树立的道德榜样、道德格言或口号、甚至法律等造成的压力)、生理和心理状况(比如痴呆、精神病、恐惧等)等因素的干扰。也就是用个人的自由意志来客观地考虑,如果每一个人都按照这个准则行动后会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如果这个结果导致这个准则被取消,就是不道德的,如果可以存在,就是道德的。
三、从康德的法哲学角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综述康德对法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分析,康德在法哲学独有的观念:他用道德哲学批判了法哲学中自然法学,道德哲学事以先天说学为基础的,同时也用实证法学进行了修正。值得强调的是,他研究开辟了法律与道德二者关系新的逻辑进路。
按照康德对社会分类的观点,最高层次的社会人的行为完全可以使用道德法则足足够用。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社会,存在这种理想意志的前提是排除任何外在的干扰。法律在进行评价时,对非善、不符合道德,甚至完全不道德的意志是否定的,对其在行为方式上可以分为违法犯罪、不道德但不违法等行为,从而依据行为的程度危害性来对行为人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罚。同时,作为一个自然人,人类本能的欲望或劣根性,很难排除个人意志的干扰,康德认为人活着的过程就是道德规律与个人意志不断作斗争的过程。道德规律就是自由规律,其目的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法律具有强制性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由,但是两者所处位阶不同。在理想社会不能达到的情况下,法律是社会安定的最佳保障,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必须给行为一个限定,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康德认为,法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其方式是制约行为人滥用意志行为。在实践中道德法则可衍生为两个法则,一个是人的本体作为看作伦理法则来运用;另外一个是包含法律法则法则作为现象法则来运用,又包含个人的道德法则。区分道德法则做出后,康德进一步讨论道德规则的缺陷理论,如果单独使用道德规则,不能有效地维持社会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自由,有序,同时,康德也提出法律规则是指导人的行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康德认为:自由的规则是不同自然法则,其本身是道德法则。伦理法则是自由法则中关涉外在行为的理论,规定为我们行为的原则。一个与法律的法则一致行为,就具有合法性;一个与伦理的法则相一致行为,就具有道德性。前一种与法律的法则一致行为,可以理解为实践,后一种与伦理的法则相一致行为,可以理解为内心活动,它和意志活动的外部运用一样,都是理性法则所规定的。”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在康德的理论中,法律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法律制度,道德与法律,似乎是一个交织难辨的永恒主题。西方民谚称“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话套用过来就是“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其实,换个想法,两者的区别根源反映了当今社会下人们法治意识的觉醒。
从康德哲学的理论来看,笔者认为法律和道德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管辖的范围不同。人的外部行为归法律管辖,因此人的外在义务是法律确定的义务。当然,内在的义务的要求在立法不能排斥。人的内心世界存在着内在义务,是外界无法接触到的,法律上也无法做出直接规定。俗话说,思想犯罪并不是犯罪,只有在人作为或者不作为产生不良社会后果时,才能构成犯罪。现代法学理与康德的观念与是一致的。义务不同是法与道德的最大的区别,正所谓: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
2.立法的对象不同。人在社会生活中与其他人具有密切的联系,要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要不断与他人发生关系,通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则。而道德可以运用人们的伦理观念阻止恶念,遵从社会秩序,道德可以指导人们行善积德。如在紧急避险的论述中,康德再一次让我们看到法律与道德的巨大区别:他认为,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主观特征是,认识到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目的,而实施避险行为。可见,紧急避险行为虽然造成了某种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联系到具体事态来观察,从行为的整体来考虑,该行为根本没有社会危害性,也根本不符合任何犯罪的构成要件。但是不违法的行为不一定符合道德,很有可能破坏了对他人的义务。例如,最近在成都发生一个案子,大概是一对夫妇乘辆出租车,女的快分娩了,的哥发现这种情况就把他们赶下来了,男的苦苦哀求还是没用,最终女的在路旁分娩了,还好母子顺利,之后丈夫连拦了12辆出租车,让他们送他们母子到医院去,结果没有一个同意的。因为行业忌讳,出租车里不能见血,否则会带来晦气。后来是旁边的人打120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医院去的,母子平安。现在我们不讨论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怎么样,假设丈夫在被赶下车的时候哀求不得,而孕妇马上又要分娩了,丈夫一气之下就用凶器胁迫司机,让他们送到医院,在丈夫的胁迫下司机勉强把他们送到了医院,司机没有受伤,或者在胁迫的周旋中司机受了点轻伤。在此时,丈夫的行为够不够成紧急避险。所以法与正义是否统一?这也是值得思考的。法律与道德间相互紧密联系:道德是最高的原则,法律是手段,是道德的补充。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范文6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是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并且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也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我认为新时期的管理者至少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一、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要以身作则,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以校为家,爱校如家。要有识才之能,用才之魄、爱才之德。反之,则会处于高处不胜寒的不利地位。协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分层协调方法。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合理放权,让各管理层都有相对独立的自和管理权,做到明责授权,分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各管理层责权统一、心情舒畅,管理者才能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解决学校的每一项重大问题,做好学校的发展与远景规划工作,发挥学校管理者的“指挥功能”。
(二)民主协调方法。成功的学校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集体智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主、科学的管理、融洽和谐的气氛。融洽的气氛会使师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
(三)科学协调方法。关心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鼓励教师成名成才。另一方面,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干群关系,使教师真正感到大家庭的温暖。
其次,人人参与管理,将权力合理分配,让其他部门领导各行其职,调查研究,然后将奖惩方案修改意见以报告的形式上报,并由教代会审批通过,实行民主监督。
第三,尊重下属,看到每位教师的优点、长处;以诚相待,平等待人;能倾听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尤其要耐心倾听反对意见,正确对待牢骚,说过:“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和颜悦色地与教师沟通,不但不影响管理者的威信与地位,反而更快速地树立了管理者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教师、学生的一致认可。
第四,营造健康心态环境,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教师举行联欢会,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走进教师中间,和教师共庆节日,在欢笑声中赢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营造更和谐的管理氛围。
(四)环境协调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说,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学校特点,与家庭、社会加强联系和交流,调动积极性,开发创造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办学合力。从内部环境来讲,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硬件设备主要是为教学服务,要尽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现代化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软环境主要是学校的精神风貌、管理制度、办学特色等。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师生参与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以现代化的设施,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和终身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的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氛围中成长。
二、恰当的情感管理能力,是学校管理的激情与原点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情感管理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工作交流方式。当然,情感管理并不是感情用事或拉关系,其涵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能理解人。学校管理者能够做到了解、体贴、体谅人。
2 能尊重人。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以信服人,而不是以权力压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的有益于本单位的建议及时采纳,
3 能关心人。学校管理者能够换位思考,想教职员工之所想、急教职员工之所急,把决策的出发点放在有利于单位事业,也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上。管理者应为广大教职员工谋福利,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 能吸引人。管理者不仅能驾驭一门学科,而且谙熟教法,真正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以自己丰富学识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教师的钦佩和学生的信赖。
(二)情感管理的途径。情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目的:
1 行为感动。学校管理者在从事管理过程中,首先注重自身形象,行“不言之教”。其次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具有自尊守节的廉洁魅力。二三是勇当排头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2 心理感化。学校管理者为赢得教职员工的信赖、支持和向心力,实行怀柔之策:一是淡泊自己名利,把名利奖给教职员工,尤其是奖给那些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能吃苦奉献的教职员工。二是坚持宽容大度,发现教职员工有违纪现象,既善意告诫当事者又能够维护当事者的自尊(不对外扩散)。三是注意发现教职员工中的先进分子,给予其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大力鼓励并号召其他教职工向先进分子学习,积极争做先进分子。
(三)情感管理的积极作用,情感管理应用得当有很好的作用。
1 树立威信。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够使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者更加敬重、爱戴和信赖,学校管理者的威信也随之树立起来。
2 有知足感。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一体贴入微、关心有加,就使教职员工感到学校管理者有恩于己。
3 乐于奉献。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使教职员工深深感到学校管理者是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不怕吃苦,肯奉献,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工作。
三、不竭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一种重要的职能。如果管理工作只限于继续做那些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这所学校就会变得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导致衰退。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只有在管理者正确的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开创新局面。
开阔、新型的教育思路。要加强形式政策的学习和理论研究,要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内容,并领会其深刻内涵。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论等现代化理论来开启自己的工作思路。
柳斌同志说,校长是学校的旗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校长对于学校来说十分重要,他对于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