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1
关键词:通识教育; 经典;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23-00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通识课程的品质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正如“通识教育的支柱应是‘文化遗产’”[1]所说,经典鉴赏类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本文即以经典鉴赏类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课程集群的建构与实践,以期能给通识课的质量提升与方式指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建构课程群是实现课程群体优势与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自有它们的共性所在,这是建构课程群的基础。通过探讨可行的类课程教学体系,既能突出各门课程的精华,又有课程群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完善与思维延展优势,这是教育界的共识。走在全国通识教育前列的复旦大学已把“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设置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内含“古典诗词导读”、“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等13门与经典相关的课程。
与专业课程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职业能力训练的功能不同,通识教育主要致力于个体人格完善、民族文化自觉与国际文化视界融合等文化使命,经典鉴赏类课程是完成这些文化任务的捷径。“在德性的化育方面,‘没有比阅读古代经典更好的开始了’。这是斯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身体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许多著名学者为当代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2]大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与基本方式。“文化自觉-大学理念-通识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是大学自觉履行文化使命的直观链条。
二、加强课程群的体系建构,以体现课程群的适应性、完整性、层次性与丰富性为设计原则
目前,我国关于通识教育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尚未深入到“方法”这一层面。最明显体现在课程设置重复与同质化或结构性缺失的问题,教学内容出现浅层次、各行其是等缺陷。建设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以建构学科方法为目的,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经典鉴赏类课程的体系进行规划与设计。
1.通识课程的设计适应本校现有教学资源
传统经典范围非常广泛,选择哪些作为鉴赏的对象,既要考虑到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偏重点,也要考虑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点,二者能实现完美对接当然是最理想状态。如需调整,也要认真考虑如何达到较为理想状态。近些年,台湾不少学校成立了通识教育课程委员会,专门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效果较好,我们可以学习。
2.课程设置体现课程群体系的完整性与丰富性
课程设置既尊重经典鉴赏类课程的共性,让学生掌握类知识系统,又考虑课程内容的覆盖面,代表性文、史、哲经典兼顾,避免结构性缺失。同时,还需要体现内容的广泛性,尽可能避免同质化或重复性。如对古典文学的鉴赏,如果既开设《唐诗宋词鉴赏》课程,又开设《古典文学名篇佳作鉴赏》,教学内容可能会撞车,造成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不过,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遵循“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的原则。在课程组制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适当自由地选择最能体现个体风范的内容与教学方式。
3.课程群设置要有层次性
经典鉴赏类课程群可按三级模式设计为文本导读型、文化创新型、学术研究型课程,分别对应高校的大范围基础课、小范围兴趣课、更小范围研究型课程,与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学生的创新性项目研究、教师的科研项目研发相互呼应,呈现螺旋式立体建构。其中,文本导读型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精读与慢读。如在赏析《红楼梦》时,前五回既是全书的序幕,又是全书的灵魂。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导游”,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思维,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文化创新型课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注重“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联系”,实现与现代观念、文化产业的智慧对接与整合,让学生找到创新性项目开发的题材或灵感。如将儒家的仁爱精神与现代的人道主义、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与今天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古代士人推崇的高洁人格与当今的自由平等精神相协调,均是古为今用的典范。同时,也要认真辨析并理性对待经典中的狭隘与不足。学术研究型课程将是授课教师与有志于深入经典或进行科学研究的同学分享学术前沿最新研究动态、传授经典研究心得的课程。
三、实践教学中,实施因课施教的教学策略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内教学是学习的重要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的鉴赏课程,需要采取因课施教的方式,既保证课时科学利用,又要保证学生获得最大信息量与最优化的思维理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采用“四结合”的教学方法:
1.个体原典阅读与集体问题讨论相结合
有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针对当下全国性读图、读网与少阅读、“浅阅读”的危机,我们提倡原典阅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回归原典阅读既是解魅的过程,也是赋予原典现代光彩的过程。正如学者呼吁的:“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3]不阅读相当一批国学经典,就不配称作一个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
作为智慧的承载体,经典的魅力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会。而导读与阐释通过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打破传统单向度“授-受”模式,采用“讨论-探究”型双主教学模式。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并倡导对经典的多元阐释,肯定自得之见,走出“标准答案式教育”的魔咒。“诗无达诂”,经典本身有无限阐释的空间,加之个体解读的差异性,因此,讨论的主要目的不是寻找唯一,而是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思想火花,开拓个体思维,增强时代意识与团队精神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今文化氛围中,传统价值观最容易遭到年轻一代的批评,教师应该从较高层面引领学生的精神走向,与学生共建一个精彩、充满灵性和活力的课堂。教师的引导、诠释与学生的阅读、质疑、回应相结合,将能更好地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
2.教师讲授与多媒体作品欣赏相结合
教师讲授主要从理论高度上给学生以启发。课程的讲义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独具特色,改变“速成概要”式内容或学术报告式传统,力图达到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现有的文史教材可以作为辅导性和参考性读物,助读和练习系统可借鉴美国经典阅读的编写方式,凸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改变传播途径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经典在人类传播史中大多已经进行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演绎,教学时完全可以借助听觉、视觉形式立体化展示经典,如艺术品、电影电视、音乐、话剧等影视资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配合,既让学生在艺术差异中感悟文化,又能激活课堂教学,摆脱单一乏味。
3.课程群网站与教育链条的延伸相结合
经典鉴赏类课程群需要创建一个精品网站,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相关链接、形成性考试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方便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网站的重要内容是分模块创建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库。如“原典搬运”模块是经典作品的电子版或扫描本;“艺术百家”板块是经典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等;“产业转化”提供相关文化产业的社会讯息;“理论前沿”及时更新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他山之石”提供国内外相关讲座、课程视频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延伸教育链条的方法可以在不断摸索中丰富。如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一个较普遍接受的方式。复旦大学启动的与高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合作项目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改革试验,以通识教育的新模式在探讨解决大学与高中知识链和教育链断裂的问题,为国家培养真正具有扎实学术功底的学术后备人才作了有益探索。
4.教改交流会与学习兴趣小组相结合
资源的优势整合包括教师队伍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之外,还包括定期开展教改交流会,用以宣传与交流通识教育改革的成果,也可以请校外的专家学者与部分学生参与,集思广益,不断进步。同时,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举办一些与经典有关的活动,如传统经典的现代媒体制作,把文以载道与当下生活结合起来。又如组织一个专题音乐会,把古代诗词的名篇谱成现代歌曲,或演唱古代的歌曲。甚至鼓励学生直接参与任课教师、教育基地的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
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遵循“文本阅读-独立思考-师生对话-课后延展”的教学环节,组织一场场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对话,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至于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如何激发学生的文化反思自觉、如何营造开放而又有文化关怀的课堂,均是具体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综上,经典鉴赏类课程群的建构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所探索的理论架构与实践教学模式对整个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引领我国通识教育走向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万秀兰.国外通识教育的方式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1995.03: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