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1

关键词:体育锻炼;认知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涉及学生的心理世界,作为一个抽象化的领域,学生自身如果不在理论的指导下也不能完全的认识自己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作为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受众中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个体,这就导致现实性问题的出现,即学校没有精力和时间全面的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综合性选修课程体育课从空间上将学生由教室转移到户外,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学生拥有自主的空间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对于身体健康的锻炼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有益处。从理论而言,体育课程的安排是高校理论学习过程的一个插曲,起着调节氛围的作用,但是要真正的将体育课的作用发挥出来还需要对课程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学生的心理健康类别以及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归类分析。本文从体育锻炼以及认知干预两个进路来分析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化的群体,从整体基数上确实要占很大的比例,但是化约为个体时就有很多不同的现实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独特性。贫困大学生主要是从经济条件来考虑的,从农村以及城市中贫困学生在心理健康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一)社会交际问题

高校学生从各个地区汇聚,在地域差异上呈现多样化,无论生活方式还是语言、风俗习惯这些都会给熟悉了自己小环境的高校学子带来不便。首先就是在语言上,属于同一语境下的沟通双方才能够实现对接流,而误差太大的语义则会导致双方沟通困难,在高校学生中地域方言经常会迟滞双方的沟通,双方在不对等的语言环境中交流。同时一些内向的更不能自在的同各个地方的学生进行交流。

(二)未来发展问题

高校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唯一发展目标就是考个好大学,到了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失效,同时社会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在这些选择中,学生突然不适应,出现了自由的恐慌。对未来的发展,高校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也没有完全的认知自己。高校学生年龄阶段正在年轻气盛时期,大有一番闯劲干劲的雄心,但苦于未来发展的目标迟迟不能够选择,以至于一事无成。这种落差感在心理累积不断的释放出压力反应在生活中。

(三)学习和生活压力问题

高校学科设置上出现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在学业上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够毕业。硬性的规定收窄学生的剩余时间,迫使学生将精力放在一些不喜欢的学科课程上,在学习之外还有各种活动以及课外实践,学生在无法分身的情况下只能疲于应付。高校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学生的经济来源还依靠家庭的供给,条件较好的家庭对高校就读学费生活费没有太大的压力,而条件不好的家庭则难以接受,这从另一个方面给学生带来压力。

二、体育锻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体育锻炼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它只具有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作用,但是片面化的将其理解为对身体的效果并不能准确的认识到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体育锻炼首先是一种户外性的活动,在现有的体育项目中,体育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相互间合作才能完成。为了完成体育锻炼,学生必须要走出自己狭隘的自我世界实现与他人世界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对于一些因为贫困原因不敢与他人交流的内向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认识很多在体育项目上有共同兴趣的朋友,随着交际圈子的扩大,学生不止步在自己的世界中,串联的人际关系也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出现问题时有更多的帮助渠道。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感

体育锻炼使学生在活动中加大自己对运动的预期的挑战性困难,挑战中也为自己实现自我的肯定,同时因克服困难学生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技能,将这种自信的心理应用在其他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的适应困难并且完成任务。贫困大学生因为条件的限制往往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长期的压抑自己能力的爆发,没有实现自我的认可就导致自己自卑心长期遮蔽可能实现的成功。体育锻炼是一种休闲运动也是竞技运动,没有更多的条件限制学生不可为,低门槛的进入帮助学生在起点上实现了平等,贫困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信心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进取。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

体育锻炼途径的便捷性以及运动的即时性帮助学生很快的进入锻炼的角色,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以及高校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压力以及心理问题,通过体育项目锻炼学生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单独的环境氛围,自我的存在感在运动中找到安放之地。贫困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缓解紧张消除疲劳,同时对于自己心理压力也起到一种释放的效果。在有的具有高强度性质的锻炼中学生能够转移自己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情境,在正能量的激发下可以很好的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

三、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认知干预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治疗技术,是由认知理论和治疗理论两部分共同作用而构成的。该理论认为人在认知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对自己的思维认知发生作用,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认知源于自己对事物以及环境的感知,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完全能够使自己错误的思维意识实现转向。相同条件下,接受认知干预的大学生更加能够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认知干预能够实现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

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交往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信心,在认知干预下,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己给予自己信心。与自己认为有很大的沟通差距的学生可以尝试给自己鼓励,积极的融入到交流中,寻找共同的话题,而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需要学生经常的暗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在积极心理的暗示下,学生能够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改变属于消极的心理倾向。

(二)认知干预能够模糊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代沟

认知干预就是给学生自己信心,学生知道自己的独特性,在交往中可以实现与他人的平等,同时学生在积极的暗示下可以了解自己心理问题存在及时的加以纠正。学生在认知干预中可能受到别人的指导也可以自己在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化的完成认知干预,但归根结底还是承认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所承受的是一些具有心理倾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具有可触性,所以通过认识上主观的改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

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受外部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候需要根据问题的种类以及学生所生活的环境进行细致化的专项研究,宏观而言,高校在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心理健康认识

体育教学实践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教学方面,作为主体的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入手,在教学实践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心理认知,通过活动来实现对自己心理的调适,特别是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教师要能够主动的解决学生的困惑,通过体育项目的团队合作帮助学生。

(二)塑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互动空间构建

学生在交往中能够向他人学习相关的人生经验以及教训,他人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积极方式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在相互交往中加强共性的认知。学生公共空间的营造有助于共同话题的讨论,学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贫困大学生心理中就会默认为这是大家庭的关爱,因此就不会产生疏远的感觉。学生间的良好氛围塑造将学生拉入共同的心理场域,学生心理磁场相互吸引,在共同体中实现同一感。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传统体育教育中,体育锻炼重视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培养,很少关注到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除非是针对一些专业性的体育竞技生,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赛场心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优异的成绩。而对普通的非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缺乏全面的心理知识普及的路径。高校中,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很少会主动的参与社交活动,也很少会主动的听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体育活动方面也是被迫的参与其中,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问题面对社会问题。

五、结语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特殊性,同时因为现实经济差距的存在,高校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有妥善的方案。从体育教育着手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半开放的空间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坐标位置。在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这两种方式中,从内外双重因素发力形成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设,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减小负面心理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作者:张家芳 单位:中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丽辉,朱立斌.探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2]丁炳泉.高校体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04)

[3]陆敏仪.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

[4]李军兰,郭维维.体育锻炼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

[5]乔克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体育健心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11(03)

[6]章晓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状态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1(02)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关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54-02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大学“必修课程”之一,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给予学生亲人的支持、良师的指导,满足人对人那种亲密的渴望,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大学工作生活和学习;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辅导员及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更好地建立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高职院校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群体内高度密切接触的特殊人际关系。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生源地差异增大,学生自身生活习惯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在高密度接触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冲突,如宿舍室友间作息不一,深夜归宿不注意降低音量;学生不注意卫生问题,衣服袜子等几天甚至发臭了都不清理;某些学生不满宿舍另一学生的外部表现,彼此较劲,小摩擦就起争执等。这样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在女生宿舍中,最为流行的“窗帘”现象最能说明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性和沉重性。如果不注意及时疏导,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升级。

二、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子

1.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家庭教养。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国家独生子女政策深入,入学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都是父母娇养的“宝贝”,父母都从子女的角度出发,为其尽力谋划,保证其生活无忧,使得这些学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很少从别人的角度体谅与宽容,进入宿舍生活,就更容易与别人产生矛盾。除了父母娇养方式的差异,还有父母对子女的卫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上的教导差异。如有的家庭对清洁度要求很高,而宿舍生活里出现不符其清洁标准的室友,就容易爆发矛盾;如有的家庭的生活作息规律稳定,而宿舍集体生活无法保证所有人的作息一致,这些也容易爆发矛盾等。

2.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校管理。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学生原本高中的学校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大学主张学生自己管理,教师真正起着督导作用;而高中的学校管理大方向保持在“教师管理学生服从”的这一模式。高职院校大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难免经历困惑转折期,如果在这一困惑转折期,监管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督导作用或是学校管理对学生这一块工作的忽视,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这些大学新人的宿舍动态,将会更容易激化宿舍矛盾。此外,宿舍后勤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后勤服务态度差、宿舍生活条件差、宿舍维修跟不上等,很容易使学生将宿舍作为泄愤的地方,这为宿舍关系的不和谐留下隐患。

3.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就业竞争压力的凸现,使得学生之间更容易发生利益矛盾,而在高密度的宿舍内部这一矛盾更日益凸现。原来亲密无间的室友一转眼变成就业敌手,情感落差大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而社会不良的价值取向也使得大学生困惑和迷茫,争先机、拉关系、物质化倾向加强,社会诚信危机的蔓延,都会使得宿舍内部之间人与人的理解和信任减少,阻碍了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

4.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身心理。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方式、人格等)影响着其对周围的感知觉,进而影响对周边情况的判断,如果其对周边环境判断为厌恶、烦闷等负性情绪的,就更容易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特别是宿舍这样的高密度空间。如有的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是偏向听觉先处理信息,其对声音的敏感度高,对于噪声的消极体验感强;如有的大学生理解方式主要是内倾型,更多关注内心,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容易对的处理(经常是少数服从多数)理解出现偏差;如有的大学生因自身记忆对于某件事情倾向反对,但是身处宿舍环境就需要大学生对多元化意见的宽容与接纳,这时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负性情绪体验,容易使得宿舍群体内部产生矛盾;如有的大学生自尊心较高,容易受挫后选择逃避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这会加剧其宿舍人际关系网络,降低其生活支持系统的构建,更容易受挫而不能及时排解心理压力。

5.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增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活动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多是流于形式,学生没能从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大多数学生仍缺乏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往往感情用事,凭感觉处理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人际冲突,有时甚至使一些完全可以消除的矛盾恶化。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性的学问,其中有丰富的知识和技巧,缺乏社会经验和与室友相处经验的大学生,往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1.学校管理层面的重视与支持。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宿舍精神层面建设,加大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宿舍管理制度,不仅仅包括宿舍的硬件设施、卫生、纪律等方面,还应重视精神层面的宿舍文化建设,把宿舍的人际关系也列入到宿舍的管理议事日程当中。在宿舍总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宿舍管理,对大学生宿舍行为进行合理调控,加强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

2.学工系统和心理健康中心工作的落实。学工系统重视学生工作,特别加强学生的宿舍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如“新生宿舍大赛”、“流动红旗月”、“文明宿舍”、“宿舍标兵”等活动来促进宿舍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宿舍生活,以自己的宿舍为荣,以自己的室友为亲人,打造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而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一般挂靠学工系统)可以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调节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开展丰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参与到宿舍人际关系的讨论中来,增强其合作共处意识,潜移默化地使宿舍的人际关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此外,还可以做好心理档案登记工作,密切了解学生宿舍动向,更好地把握其心理健康。

3.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高中生与大学生本质的区别,在于学生已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学习人际相处,而宿舍就是个人交际素质提高最好的学习阵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不要只看到室友的缺点和不足,也要去发现室友的优点,学会宽以待人、包容别人的缺点,但也不能一味放任和纵容,要能结合宿舍集体力量帮助室友改善。宿舍内部的成员不再局限于高中的同一地方,可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可能对他人的生活带来影响,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讲脏话,作息时间规律,室友休息时不大声说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宿舍整洁,不随便使用室友的东西等。还可以在宿舍关系融入阶段,与室友共同制定宿舍公约,使得大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错必改”。此外,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往往不能妥善解决,容易闭目塞听、走极端,因此误会容易产生。通过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澄清误会,也可以开阔视野,许多错误的观念和疑惑正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中得以疏导。

参考文献:

[1]魏彤儒.试论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对策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培育和谐友善的价值观念,需要细化到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当中去,而大学生寝室则是这一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环境之一。寝室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工作、生活逗留时间最长的主要场所。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一天24小时,其中课堂环节占4.0小时,宿舍环节占5.9小时。寝室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寝室生活中,起核心作用的当推寝室人际关系。寝室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关系场所,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关系,是充分接近的人际关系,也是纠纷矛盾相对集中的人际关系。寝室成员由于其时空的接近性,无论在学习、生活上互相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构建和谐友善的大学生寝室关系对培育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及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及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

现代大学生以90、00 后为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一代的高校大学生烙上了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当今的大学生优点颇多,如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资讯,关心社会的进步,具有开放的心态,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敢于不断

尝试,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注重社交与审美,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等。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比如意志信念薄弱,自律性不强,缺少坚定的政治理想,个人主义突出,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生活自理能力偏差,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偏弱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等等。因此,只有将新一代的大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分析清楚,才可以及时有效开展相关工作,有的放矢、准确到位地指导和处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

经过对郑州五所高校大约2500人进行寝室人际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寝室中友好型寝室占75.89%,与室友关系融洽的学生占81.4%,人际交往问题在本校咨询案例中高居首位,而室友关系最难应对。因此,不和谐的宿舍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负性影响。

二、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中心倾向严重

大学生群体从家庭生活步入集体生活时,通常会将成长阶段养成的习性带进寝室,而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保护比较多,导致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相对比较自私,不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也很难在潜意识中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就使得在寝室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室友产生矛盾,导致寝室人际关系恶化。例如,在产生分歧或安排工作时,经常表现出“凭什么要我听你的”的架势;在完成寝室集体事务时,经常推诿,不主动参与,甚至不服从安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忽略自己的行为也许会引起其他室友的不适等等。

(二)“小群体”现象严重

目前大学校园的寝室通常为四人间和六人间,虽然人数不多,但随着对彼此家庭、性格、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等的了解加深,大学生经常会找到在某一方面和自己类似的室友,进而与此类室友进行更多的人际互动,而对其他室友则仅限于表面上的交流,导致寝室内部出现“小群体”现象。使得寝室内的个体冲突,在此种群体现象形成的同时演变为群体冲突,严重影响了寝室全体成员间的相互交流。此外,“小群体”现象还会对大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性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例如,如今对网络游戏产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较多,如果以此作为结成“小群体”的基础,那么大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游戏乐趣,进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中,浪费大量美好的大学求学时间。同时,还会使寝室中的现实互动转化为网络虚拟互动,使寝室人际关系呈现出虚拟化的趋势。

(三)非理性竞争现象严重

这种非理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方面,寝室成员大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因此,寝室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贫富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而大学生正处于自尊心最强的人生阶段,在与寝室室友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物质攀比的思想和不理性的生活质量竞争,使个体背负沉重的物质负担和心理压力。二是学习方面,大学期间的各项荣誉和奖励都需要通过竞争获得,这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对寝室成员而言,未能获得这些荣誉和奖励的同学就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甚至出现妒忌的情绪,尤其是在涉及个人经济利益或者毕业就业等方面的时候。受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寝室室友之间的关系就会迅速恶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方面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张,造成大学生群体规模逐年上升,面对学生寝室公寓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寝室管理也必须寻求突破途径。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公寓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另一方面应多聘用一些年轻的管理人员,为公寓管理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公寓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及时沟通,在寝室出现问题时,公寓管理人员应及时与辅导员取得联系,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一起将表层现象和深层问题解决,多角度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其次,辅导员作为学生人生的指导老师,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不定期的走近学生寝室,善于倾听,多和学生谈心,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开导学生的心理偏差,帮助同学做好心理调适,融洽学生寝室里的人际关系;同时,在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采用个体和团体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加强心理干预,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发展的标准和社会适应知识,以及与同性同学交往的技巧。

(二)学生方面

寝室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长期生活在一起,偶尔的磕磕碰碰不可避免。这就要求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宽容和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凡事都斤斤计较,很容易引发矛盾。学会喜欢自己,悦纳他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同时,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及沟通技巧,交往中的技巧作为人际关系的剂,有助于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相互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家庭方面

调查显示:教养方式为民主指导型的家庭比溺爱型、专制型及放任型的家庭出来的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发生频次要少很多,即使发生了冲突,其应对方式也要理性的多。因此,和谐友善的寝室人际关系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在大学生活中,家长应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子女的近况,教育他们学会适应和面对新环境,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不要逃避和畏缩,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学会独自处理问题和自我适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军科.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沟通方式的调查和分析 [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4

全体性特点。现如今,我国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高校的角度而言,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舒缓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改善大学生的困惑心理,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现代传媒所具有的特点从根本上带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媒的发展带来网络媒介的不断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能产生全体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心理健康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与研究。自主性特点。现代传媒时代,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媒介产品的推出,传媒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比如,人们利用微博、微信、网络视频,可以缩短心灵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平等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担当指引、参谋的主要角色,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大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促进自我心理健康发展。一名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现代传媒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将其与教育进行全面结合,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自主性进行充分调动。社会性特点。利用网络、计算机能够使社会信息传播呈现出无障碍的特点,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要将自身需求与社会变化进行结合,在改变自身的同时,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依靠传媒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大学生的心理不断成熟,心理应付能力不断提高,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

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机制得到完善。现如今,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虽然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各种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信息传输更加便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更新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各种媒介产品的出现,像微博、QQ、微信等通讯功能的实现,能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利用传媒产品,加强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使传媒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精神指支柱。另外,在传媒信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得到提高,心理得到放松,体会到传媒所带来的平等与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性。现代传媒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工作可以在网络中进行,网络传媒中开设的心理交流空间、心理咨询室等,打破了传统心理教育所面临的局限性,将咨询的覆盖率扩大。除此之外,利用现代传媒所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并且能够避免大学生害羞等心理情绪,使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敞开心扉,将内心的心理隐私与心理困惑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现代传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得到扩展。高校可以利用现代传媒,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比如,可以利用学校公开的论坛、贴吧、博客等,也可以在各种聊天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者也可以利用媒体向大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如向学生发放相关心理案例,建立学校心理咨询网站,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发展与进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1.多种价值观念导致大学心理认知产生迷茫。

现代传媒在可持续发展中延伸出了众多媒介产品,由于传媒在发展中缺乏安全性,信息数量逐渐增多,信息传输速度加快,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与心理选择变得迷茫,并且在诸多传媒信息的推动下,大学生对信息的真假无法及时辨别,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够,从而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在心理认知上产生困惑与迷茫。

2.传媒环境特点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偏颇。

现代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淡化自己的身份,利用现代传媒构建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但是,这种虚拟性会导致大学心理防御能力降低,并使其缺乏监督,容易出现放任自我、追求过度的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媒体活动中失去行为操守。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产生影响。

现代传媒中,媒体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多元化影响,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这种发展现状使心理教师无法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无法找出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问题,出现失望与失落情绪。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适应现代传媒。

现代传媒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心理发展规律不平衡,在心理发展的走向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而部分高校在心理教育中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不仅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矛盾难度加大,心理压力难以释放。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建立专题心理健康网站。目前,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高校应该建立专业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并且利用私密聊天工具,比如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各种传媒产品,为学生进行心理讲座与心理宣传。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体建设,进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化、媒体化。

1.增强大学生对现代传媒的适应能力。

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对现代传媒进行辨证认识,对媒体信息进行正确解读,避免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危害。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大学生心理指导,让大学生能够对现代传媒有所认识,在利用现代传媒新颖性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思考,避免出现抽象思维的钝化,避免快餐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5

1.1SCL-90测评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宁波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宁波市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各因子均分普遍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只有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均分低于全国成人常模,经统计检验得知: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等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宁波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2.3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分析得知宁波市大学生SCL-90量表的各因子均分偏高,恐怖、强迫、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症状相对比较突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亟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障碍,涉及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造成人生价值观理解上的心理思维定势和心理素质先天不足,缺乏对社会的认知、适应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当自身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致使他们感觉生活自卑、压抑、空虚、无聊,易产生紧张情绪和消极心理,导致心理失衡,就容易产生情感困惑和心理危机,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2干预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对宁波市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体育锻炼干预的实验,被试产生了干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结果,以及干预后与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结果。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通过对干预对象实施体育锻炼干预的前后比较来看(见表2),结果显示干预对象的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效果显著。经统计检验得知: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实施体育锻炼干预后,干预对象的SCL-90量表各因子间均分相比分差明显,经过对比分析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干预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对于有着明显心理疾病症状的学生干预效果显著,达到实施体育锻炼干预的预期心理效果。可见,实施有效的体育锻炼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干预手段和介入措施。干预后与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通过对干预对象实施体育锻炼干预后,结果显示干预对象的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见表3)。经统计检验得知:在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体育锻炼干预措施获得明显的心理效应,干预效果显著。

2讨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受到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当复杂的现实社会矛盾与大学生单纯、理想化的思想产生冲突是,就会促使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闷、消极的情绪,造成心理障碍和疾病,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和障碍的诱因。而大学生的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心理问题和躯体健康问题持续加重[1]。经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干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1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未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检查、心理评估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如果学校缺少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教育服务,那么学生所引发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疏导和正确引导,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体育锻炼具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能够有效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干预实验,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能够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锻炼干预的心理效应受诸多因数的影响,在选用体育锻炼干预手段时,应以学生感兴趣和有助于积极心境变化的内容为主,对体育锻炼干预实施中应控制好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和营造体育运动环境,反之,就会适得其反。

3结论与建议

3.1宁波市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发现有22.3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改善和提高。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症状体现在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行干预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有效的体育介入可获得显著的心理干预效果和健康效益。

3.2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并把体育锻炼作为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措施,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有效的体育锻炼干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提高,改善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3贯彻落实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评估工作,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监管机制,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方式与教育平台。建立长效的心理疾病预警和干预机制,形成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体系。对于个别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应及时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参与辅导和干预工作,给予正确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3.4高校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大纲,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投入。加强心理辅导员的师资培训,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和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范文6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营养条件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所谓“发育加速现象”,也就是青少年生理成熟的年龄普遍提早;而同时社会对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人们的求学阶段也越来越长,从而出现了所谓“社会成熟后延现象”。[1]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笔者工作经验来看,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适应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压力和择业就业压力等。

适应压力主要是对新生而言的。跨入大学校门的那一时刻,新生们会很自然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成人意识:脱离父母的管束,我已经长大了。然而,经济上的尚未独立,又可能使其萌生的成人感受到挫折。由于新生对大学和大学生活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和设想,甚至充满了浪漫色彩,所以,刚上大学的学生随着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突变,容易出现“想象”、“孤独”和“失落感”。再加上之前父母和学校出于应试的需要,往往只重视智育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生活能力等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强烈的内心冲突,比如:渴求进步与前途迷茫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孤独感与恋群感的矛盾;性意识的觉醒与同异性相处之间的矛盾等等。

学业问题是大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压力来源,表现为不适应学习环境、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等。从中学升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特别是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创造素质的较高要求,一些大学生产生了适应性不良的反应。高中时主要是所谓“填鸭式”的学习方法,面对大学中相对宽松的自主式学习方法,许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另外,许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是“尖子生”,在学习上是佼佼者,可是到了大学中才发现“天外有天”,自己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这种落差也会造成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进入大学后,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人际交往范围增大,不同的社会习惯、不同的个人爱好、不同的性格等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不易沟通的压力。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但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是非常必要的。

可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根据樊富珉等人对清华大学916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2]范存欣等人在暨南大学对1026名大学生作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42.8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6.22%的在校学生存在各种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4.21%的学生存在病态人格问题。[3]另外,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的消息不时见于各地报端。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多数是隶属于德育部门。甚至有些领导和老师也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这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专业方向。我们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专业化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应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指导,重视学生思想认识的改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明确异于思想政治教育,走自己专业化的道路。

其次,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重咨询轻教育,特别是在学生中出现了严重行为问题时就更容易强化这种看法。我们说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那样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取向应当立足于主动教育方式,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少数学生前来求助。由于当前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关注以及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认知都容易被相对忽略,同时在大学新生中还存在较普遍的误解,认为去做心理咨询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精神上的毛病。因此,只有立足于教育,防微杜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

再次,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是从情绪调节和行为改变的角度入手,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健康人格标准往往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特征。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即以“和”为核心,并且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而代代相传。而西方社会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评价心理健康标准时倾向于把人的价值、尊严和个人潜能发展等人格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如特质学派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坚持毕生研究健康人和正常人,他把这种人称为所谓成熟的人,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健康人格。这种健康人格是一种发展中的动力结构,在人的动机机能自主的推动下逐渐生长并形成。尽管表征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在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中,健康人格始终处于核心的位置。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与健全,因此促进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教育为基础,以发展为主线。学校是教育机构而非医疗机构,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具有主动性和计划性的,它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在这一点上教育方式取向与医疗方式取向有着根本的区别,后者主要侧重于对已形成的不健康心理的矫治。因此,“发展”应当成为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即通过高校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其自身而言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和提高。人的心理意识从结构来看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志组成的有机系统,知、情、意的协调发展是形成统一人格的基础。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努力建构使学生在认知过程、情绪调控、行为意志三个维度上趋向协调统一的教育模式。

提高在校大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主要途径应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这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主动方式的基本保证。课程最好以必修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明确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上而不是仅仅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因此课程的内容应包括自我意识与人格塑造、学习动机与创造性、挫折与情绪调控、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性心理与婚姻爱情观等,从而使教学目标指向促进学生形成更成熟、更丰富、更健全的人格。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中,情绪焦虑是一个比较集中的现象,因此,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是降低其焦虑水平的重要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情绪随着环境和心态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保持乐观态度的重要性,在面临问题和压力情境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咨询或人际交往等各种场合下,都尽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主要体现为以正确认知和积极性情绪体验为依据的坚韧性与有恒性。虽然心理学在青少年意志培养方面并没有产生非常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通过有引导的教育活动来使大学生增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以及提高自我效能无疑是积极的途径。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来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方式。另外,团体训练和团体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小群体内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