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38-02

一、引言

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效率和质量。[1]该课程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1]管理研究方法论从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社会及人文学科就的关系出发,论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的设计,描述、规范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给出为论证研究假设而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总结撰写管理专业论文的要点。[2]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管理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正确合理的思维逻辑和研究规范,实质上就是学习和培养研究工作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外部环境的氛围等因素。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论,对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管理专业本科生已经具备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虽然国内所选用的教材为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和研读管理研究方法论,帮助学生弥补传统思维方法的不足,改善国内学生的知识结构弱点,进而掌握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步骤。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与应用经验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与实践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相关建议,以期有效提高本科生学习、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教授学生培养思维逻辑和研究规范的深化课程,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和欢迎。该课程在经济管理本科相关专业已经逐步得到开设,然而由于这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在某些专业还未受到重视,结合多次教学实践,总结教学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学重点难以把握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内容丰富,但由于受课时安排的限制和教育背景的影响,授课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案例的讲授,缺乏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合理分析和设计,不能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运用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将管理研究方法论看作一门讲授科学的理论方法的课程,而不是运用理论方法来解决研究问题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而轻视从现实中寻找和提出实际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以致无法利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

(二)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学模式始终以教授讲授为主,缺乏课堂中的研讨性学习,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知识。面对实际的管理问题时,学生缺乏组织和管理知识的能力,不具备灵活的创新思维,不能掌握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步骤。

(三)动手实践环节缺失

管理研究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而管理研究方法论则是讲授如何利用技术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课程。对于有些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只开设了课堂理论教学,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比如关于教材第五章“数据分析”,没有安排与相关的统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课时,使数据分析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软件理论讲解层次。另外,有些专业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为了简化教学工作,通常采用单人单机的教学实践模式,实验方案单一。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是涉及众多的人和物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仅依靠一个人往往无法解决,简单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难以体验真正现实环境下的管理研究过程。

三、 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建议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为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对发展我国的经济管理类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方法支撑。考虑到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差异,对于该课程在本科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致力于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提高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习、研究管理科学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内容设计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目标是介绍严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保证研究过程和结论的严谨性。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主要强调研究途径要以管理研究过程为依据。管理研究过程应该包括管理问题的产生、理论构建、计划和设计研究、结果讨论等环节。

鉴于本科生学科背景及课程学时的限制,我们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集中于管理问题的产生和计划设计研究两大部分。根据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学科属性,按照不同专业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理论和方法进行有选择性讲解,必要时将聘请各专业骨干教师介绍其所属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方法。将管理学方法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在各专业相关领域寻找实际研究问题。在研究设计方面,教师讲授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案例法)的适用条件、使用步骤,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研究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对研究问题进行解决。

(二)理论教学与课堂研讨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性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进度,按照相关理论知识设定某些特定研讨题目,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由教师制定评分标准,由学生形成评委组投票打分。例如,在确定研究问题章节,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收集相关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文献中研究方法理论知识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中可以找到某些问题作为管理研究的对象。

(三)个人和团队实践学习

根据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科知识,合理安排理论实践。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并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学会利用所学理论验证和分析结果。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可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进行相关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另外,管理研究问题普遍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实际管理科学问题时通常需要团队合作的智慧和力量。以调查问卷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设计问卷、问卷调查以及问卷分析等多个步骤,这就需要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分工协作,定期进行研讨与互动,共同完成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 丽.帮助你提高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J].科技导报,2005(4):6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设备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教育事业,以计算机为教学工具,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是现在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实验室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建设好实验室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具有设备管理妥善、实验室安全高、实验室资料有序管理,使实验室的资源能更充分的利用势在必行。

三亚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要任务是保证教学计划内的实验课程的完成,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科学、合理、高校的利用实验中心的资源,保证教学效果。实验中心的成员是建设和管理好实验室的基本队伍,实验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中心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方法需要实验室成员的努力,通过一名实验中心的实验员的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心得。

1、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管理

为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证实验室一起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实验室管理员的科学管理,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为此,通过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本人觉得设备管理过程最重要的有一下几点:

第一,填写学生上机登记表,若机器出现问题,以便实验室管理员查清楚损坏机器者。

第二,教学使用仪器设备过程中造成的损坏,经查明原因,若个人造成的损坏应由个人赔偿,若查明不清是否是个人损坏的,则由班级负责用班费赔偿。

第三,学生每次开机前,先检查计算机是否完好,开机后软件是否正常运行,如遇问题,不得擅自处理,应上报实验室管理员,让技术人员处理。

第四,学生上机应在教师指导下,按要求使用软件,不得开启去本课程无相关的软件。

第五,严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装、修改、删除、对硬盘进行格式化等操作,禁止学生使用电脑过程中安装游戏软件。

第六,安装硬盘保护卡,避免由于学生误操作引起计算机系统不稳定,,甚至计算机系统崩溃的情况,以及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

第七,安装还原精灵,以便保护电脑操作系统和文件。

第八,下课后,学生应按正常关机将电脑关机,摆好鼠标、键盘,和将实验室凳子摆放整齐,并随手带走桌面上废弃物。

2、实验室档案管理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管理的综合系统,要把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好,必须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实验室档案管理也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中心教学档案管理和是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2.1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可以及时向管理资产部门提供重要和准确的信息,如设备的数量、设备的面值和设备的总价值,实验室需要专门负责资产管理的实验员记录好实验仪器设备的准确信息和原始数据,对每一批进入到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要做到账、物相符,认真记录好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的名称、设备的规格、购置日期、单价等信息,做成相应的表格,如设备一览表,当相关部门盘点资产时可以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专门的设备管理员也利于及时掌握仪器设备的变动情况,如遇设备的报废、设备的调出、设备的转移的情况,设备管理员应需做好报废、调出、移的手续,并保留好相关书面确认单,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账目,刻刻做到账物相符。

2.2实验中心教学档案管理

做好实验中心实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能使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能有目的、有组织地从设定教学计划到实施有序的进行,实验中心需将相关实验教学文件归档,包括实验室实验教学课程安排计划,教师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学生的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等资料。

(1)实验中心教学课程安排表需根据各个学院提供上来的实验教学教师的课程表来安排,不能和学院实验教学教师的课程相冲突,按每学期分类归档。

(2)教师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需在每个学期结束前上交一份到实验中心,管理员按每学期分类归档。

(3)学生的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等资料由实验课教师分别按专业、年级、学年、学期、班级分类收集,学期末将这些资料上交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进行分类归档。

3、实验室安全管理

3.1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意义

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消防安全问题,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关系到保证学校公共财产不受损失,更关系着上课的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高校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时常可见,如:1987年北京大学生物楼发生火灾,烧毁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经济损失达到7.4万元。福州大学计算机系微机实验室起火,烧毁苹果微机40台,空调8台,仪器设备经济损失达5.5万。2008年5月8日,某学院实验室实验设备长时间供电,实验设备老化、失灵,引发火灾,原因是实验室的仪器在用电过程中,长时间未拨下插头,造成仪器发热着火而酿成火灾。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预防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保障财产安全、人员安全、维护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2实验室安全隐患

计算机实验室有以下原因易导致发生安全隐患:

(1)计算机实验室里摆放电脑设备多采用木材桌子,木材桌子本身是可燃物,如有电脑在使用过程发生烧坏现象,可引起火灾。

(2)实验室内用电线路多,都常设在地板、隔墙后面及吊顶中,若发生故障,难于检查维修。由于计算机长时间连续工作,也可能造成绝缘损坏、电源和某些元件接触不良而发热引起火灾。

(3)计算机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是15到30摄氏度以内。若实验室温度过热,将导致电脑频繁死机,致使元件损坏。

(4)计算机设备是一种电子产品、带电设备,由于长时间带负荷运行,若电子元件及电缆电线老化及发生短路等情况,随时可能引起火灾。

(5)有吸烟的学生不小心把没有熄灭掉的烟头接触到有塑料的电线或者垃圾桶里的可燃物品,将导致发生火灾。

3.3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定是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客观前提,没有管理规定,安全防火管理就无章可循,结合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安全管理规定,如《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创业综合实验室管理细则》,此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检查和监督,对遵守者应当表扬,对违反规定者,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

(2)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实验管理员的安全防火技术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加强实验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熟悉和了解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做好维护和检查工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3)加强实验室管理员的责任心

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按热装备,实验室应安装窗帘保护电脑设备不被阳光直射,减少其化。网络布线和电源线要避免横跨人行通道,减少对线路磨损。

(4)严禁吸烟和带食物进入实验室,不准在实验室内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通道畅通,避免纸屑堆积遇到机器发热而引起火灾。

(5)实验室要配备轻便消防器材,灭火器等消防用具要摆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位置,定期找专人检查,确保有效。

4、总结

以上是从一个实验员的角度介绍了一些实验室管理方法的体会,管理好实验室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实验员的过程。管理好实验室需要实验员不断地改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仪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同时改善实验室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三亚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徐谨,郭子新.实验室档案管理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3

[2]洪建超.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甘肃科技,2009

[3]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

[4]俞利君,李可丰.探讨一种合适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法[J].学术探讨,2009

[5]乔兴旺,曹端,李洋,向东,张洪武.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7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 ; 仿真实训 ; 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28-01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不断走向成熟。以培养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特色,因此,工管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仿真实训可以不断探索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展示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成果;同时是加强财经类院校师生学习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推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施展学生聪明才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一、工商管理学科课程的显著特征

1.综合性特征

工商管理从纵向角度看,涵盖管理理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财经英语、国内外经济、投资理财、商法、合同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横向角度看,又涉及不同的行业和地域,涵盖管理学、商品学、供应链、市场营销、商法等不同的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也在工商管理领域被普遍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

2.实践性特征

该学科是专门研究工商管理的具体过程,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基本技能与技巧。如怎样挖掘潜在客户,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怎样计划组织领导执行, 以及如何进行商务沟通,制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市场战略,客户关系如何维护,这些内容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

3.动态性特征

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对管理和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管理和经济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其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高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模拟实验室,希望通过仿真实训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工具,达到培养学生高效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构建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在迅速提高,根据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更加吸引国内外工商、金融界对北方地区投资 经营的热情。在这一大的市场环境下,无疑对目前的专业人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2.专业建设需要

学院现有实训室只能满足少量的实践教学,大部分为普通机房设置的实训室,结构基本一致,规划单一,难以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目前只能满足部分课内实训教学需要,建设时没有考虑职业特色,没有考虑职业岗位需要,急需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综合实训基地,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

3.人才培养需要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内容往往不够生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学生在模拟实训环境中不但可以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而且也能亲自体验公司管理的风险和乐趣。如:学生可以熟悉和掌握公司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公司中不同职位的感觉、相应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掌握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有利信息的基本技巧。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共同面对几近真实的模拟公司环境,真正成为公司业务的主角,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构建的内容改革研究

1.仿真企业环境

“模拟企业环境”是指通过实验室布局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企业现实工作环境。在一个虚拟的公司环境中,学生扮演公司业务流程的不同当事人, 并进行逼真的模拟性操作。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置身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思考,加入群体组织中完成任务。

2.仿真职能岗位

以实习资料为基础,学生实行轮岗制,将扮演不同职位部门人员,模拟操作相关的公司管理实务,熟悉和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作方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培养出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便未来走出校门后可以立即胜任工作。

3.仿真企业流程

将学生分配好职位之后,要求学生按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模拟企业运作的真实业务流程,如市场策划环节。这样,在“模拟工商管理”的教学中,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虚拟的公司管理环境中运用,并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公司管理的常规业务技能,系统的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会到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运行模式,从而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实验室管理的对策研究

1.硬件设备的管理

为了配合教学和实践,很多模拟实验室配有计算机、投影仪、电子显示屏、沙盘、扫描仪、打印机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中,有些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正常教学工作,所以为避免产生教学事故,平时应注意这些设备管理和维护。设备统一集中管理,并归类造册以便能及时提供使用,同时做好使用记录。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

2.专业模拟软件的维护

必须熟悉模拟软件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研究专业模拟软件的操作步骤和设计思路。专业软件一般都价格昂贵,投入金额较大。为了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可以与某些著名软件开发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取得软件的免费使用权,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或高年级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开发相关专业模拟软件。

3.人员的管理

应该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维护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两类培训。 由于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所以对于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应是长期工作。其次,必须制定实验室人员管理方案。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做到人尽其职、赏罚分明。再次, 还应要求实验管理人员制定每项模拟实验的实验指导书、任务书和操作流程,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辅导,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综上所述,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让学生体验企业间的竞争,熟悉生产制造、渠道建设、订单争取等多个环节的运营模拟,提升学生系统思考、整体构架的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提高大学生自主实践、就业、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国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142-02

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从原材料的供应商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体观念,掌握跨组织的基于供应链的计划、生产、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启发学生从更广泛的范围去思考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本文针对本课程特点,对课程的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1 明确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范围广'涵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物流管理及运筹学等多种学科。这种综合性知识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课本上的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根据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要上好供应链管理这门课,需要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老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游戏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运作和常见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它对全面发展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游戏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加入学生当中一起做游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便于更好的教学。游戏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适当地选择,如啤酒游戏的组织可以在教室进行,借助棋子等道具来完成,也可以在实训室借助专门的游戏软件完成。

2.2 案例教学法

当讲授供应链及其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时候,最好采用实际的企业案例进行演示说明,生动形象的案例中融合了多个概念和知识点,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并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供应链管理的强烈求知欲。除了企业案例学习之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录像的形式接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成功人士,如每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的“中国物流年度人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激发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构建自己物流公司的供应链,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了解供应链的构成,还要根据自己公司的运营特点选择必要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确定供应链运作机制,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等。学生在构建自己公司的供应链的任务中,感受到了供应链管理的真正含义、分析和构建的方法、工具的运用等,展示了自己掌握的知识,培养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锻炼了协作和创新精神。

2.4 现场或模拟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在供应链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即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或考察,或在企业里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供应链管理技术。也可采取模拟实验的方法,如模拟供应链中各环节协作过程,通过模拟更好地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协作的重要性、信任的必要性、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供应链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供应链在发展中的问题,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供应链设计、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流程重组等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诊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

2.5 讨论教学法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动脑的去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问答和讨论的方法。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当前供应链的前沿动态,提出几个讨论专题,例如:供应链的协调管理、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组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并将主要内容制成PowerPoint进行交流,开展讨论。一来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查阅,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二来通过学生的自己组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高知识的掌握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除了传统的接受学习外,教师应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使他们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

3.1 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己设计评价指标。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予以配合,例如在啤酒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对比各小组的操作结果并自我评定,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并用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去改善优化游戏的操作过程,使其更贴近供应链的运作原理。

3.2 合作学习

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更应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同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一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原理,并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多维互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

3.3 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满足社会的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尤其像供应链管理这样动态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才能跟踪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切实把握供应链优化技巧,才能及时解决企业供应链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4 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供应链管理的第一节课,最好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内容,例如结合知名供应链案例,来突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管理和个人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供应链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和学生探讨学习方法,把自己的体会和一些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的效果。

4.2 组织好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注意力

提高注意力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性相对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尽量用实例来解释概念,用案例来演绎方法和原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搞好组织教学,使每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不能松懈,处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有偶发事件时,尤其在游戏或项目实施中,教师必须冷静沉着,因势利导,妥善处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刺激方法,例如课件上的动画等,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

4.3 正确引导竞争和合作,激发学习热情

供应链管理强调在合作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合作的理念,强化合作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合作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掀起一个竞争又合作的学习热潮。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管理运筹学;教学方法;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69-02

1引言

管理运筹学是运用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得出最优决策的一门学科,它广泛应用现有的数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随着管理运筹学在各学科中的广泛应用,有必要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科学地掌握运筹学知识,并用于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然而这对于非数学专业,尤其是文理科兼收经管类专业学生实在过于困难。对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管理运筹学本门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学方法、方式以及教学技巧的探讨与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保障经济管理类学生能正确全面地掌握管理运筹学知识并应用于各类管理问题中。

2管理运筹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目的不明确,缺少案例教学和实验分析

在目前管理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往往忽略了管理运筹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使管理运筹学教育从业者不得不思考本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掌握运筹学的数学理论?还是应用运筹学如何去解决实际问题?当前,除了存在着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也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管理运筹学课程的从业者存在着偏重数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仅仅将运筹学课程当做一门纯粹的数学理论课程,在教学的讲解过程中仅仅停留在概念以及基本理论讲授的这个层面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烦琐的理论证明和计算而不是应用上,鲜有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正是由于教学过程中缺乏实际的案例教学,不仅使得学生不善于处理面临的大量实际问题,而且也不会接触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时至今日,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运筹学课程上均没有上机实验课,大多数教师不会使用诸如LINDO、LINGO、MATLAB或者Win-QSB等常用的运筹学软件,加之对经济管理类实际问题解决训练的缺乏,以至于教学效果大受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运筹学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22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形式落后

管理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问题,课程的教授者完成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完成听一听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最终应付了考试,学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分。以上教学过程看似再正常不过了,很多理论课程都是如此形式,但如此则忽略了管理运筹学实践性的特征,本门课上完后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运用运筹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科学问题则值得思考。除了教学方法不科学之外,目前还存在着讲课方式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以及缺乏活跃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问题。在管理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按照“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抽象例题”的模式进行教学的,授课老师们一方面缺乏运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的老师使用了PPT,但也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如此则让学生感觉本门课程枯燥乏味,这将严重影响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3经管类管理运筹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究

31结合案例教学,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

由于管理运筹学属于应用型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每次讲解都可以给学生举出与现实应用相关联的例子,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理解和应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运筹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基础理论知识和部分案例教学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但针对现实中有些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深入的分析,对复杂问题的建模能力,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管理运筹学的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筹学知识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大学生日常就餐消费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们在各个食堂选择就餐的口味以及各个学生的消费标准,基于此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每个食堂如何设置菜谱和菜单价位才能满足学生的就餐需求。

32引入运筹学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始实验课程教学

根据管理运筹学课程的特点,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运筹学授课,如此既可以节省理论推导和具体烦琐数值运算的时间,又提高了课堂讲授效率进而让教师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培养学生运筹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运用矩阵法求解6×6矩阵的例题时,需要进行196次的迭代,计算量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在传统的教学中是无法给出具体的计算结果的,而利用MATLAB或者Win-QSB等教学软件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最终结果。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还应在课堂教学后开设管理运筹学实验室课程,主要开设一些运筹学的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运用LINGO、Win-QSB 等常用软件来求解针对现实问题构建的模型。

33结合数学建模,改进教学方法

历届数学建模竞赛中均会涉及管理运筹学的相关内容,比如“奥运场馆周边的MS网络设计方案”、设计一种更好的交通规划方案,针对当前上下班高峰期间堵车现象给交通部分出谋划策等。对此,在管理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建模思维的传授,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来制订具体的学习方案。对于知识面较广而数学基础较弱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授课老师需要具备充分的定量和经济管理学知识。同时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分别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如此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4结论

在经管类专业的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应针对管理运筹学课程应用型的特点以及经管类专业学生文理兼收的现状,分析当前管理运筹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以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运筹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张劲松,叶正道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微探[J]. 中国市场,2008(41):150-152

[2]郭秀英经管类专业运筹学教学策略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59

[3]陈娟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109-111,120

[4]刘智基于“卓越计划”的管理运筹学教学研究[J]. 中国市场,2012(41):145-146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调查;案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59-02

[作者简介]郭磊(1979-),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内部会计”,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的专门方法,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企业进行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等管理活动的需要。近30年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大多由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九江学院管理会计课程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建议,为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以九江学院会计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参照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主要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运用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调查遵循自愿原则,对调查表进行统一发放与回收。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75.5%的被调查者对管理会计课程非常重视或较重视,认为一般的占24.5%;72.7%的被调查者对管理会计课程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认为一般的占27.3%,这说明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很高,因为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企业管理领域的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内容,实用性很强。

(二)教学内容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 19.2%的被调查者对管理会计教材内容滞后于理论与实务持完全同意的观点,50.6%的被调查者持基本同意的观点。说明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严重。我国管理会计教材大多是源自英美国家,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管理会计的实践也日益丰富,但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教材内容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没有根据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内容以及环境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教材内容过于注重数学模型和计算。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经济预测与决策,适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增加决策的规范和科学性,但是大量数学模型充斥教材,很大一部分数学模型忽略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即使教材有相关的案例资料,其应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印证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熟悉数学模型的计算,出现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现象,学生只要套用公式就能计算出数据结果,根本无法反映管理的权变性,这样使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实用性产生怀疑,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培养出的会计专业人才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能力薄弱。65.1%的被调查者认为教材中的数学模型有用,但要注意应用条件,甚至有11.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材中的数学模型基本没用。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内容相互重叠,目前各高校使用的相关教材虽各有侧重,但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大都存在交叉重复,如: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中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及标准成本等存在着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两者重复交叉的内容主要有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管理及全面预算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这几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处理不当,难免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或遗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喜欢互动式的教学方法,79.7%的被调查者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54.1%的被调查者对管理会计开展案例教学持非常需要的态度。管理会计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方式,其特点是先对教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然后结合例题演算,最后学生结合习题练习。虽然这样授课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这种“灌鸭式”教学方式来讲授实战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管理会计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会扼杀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潜能的挖掘。在实务中,管理会计的工作很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或暂时不便公布的内部信息,学生到企业实践机会很少,加之又缺少实际有效的案例教学训练,所以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在工作后遇到问题容易束手无策。

(四)管理会计案例资源方面

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达到这些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要具备高质量的案例资源。从目前我国的已出版的管理会计案例教材来看,可以借鉴使用的高质量的案例数量十分有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国外案例多,国内案例少。国内管理会计案例教学起步较晚,因而大量引入国外成型案例,由于中外经济制度和企业管理环境差异较大,国外案例适用性较差。2.旧案例多,新案例少。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开始应用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很好地整理成适合教学的案例。3.知识点案例多,综合性案例少。为了与教材内容相配套,很多案例通常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删除了相关业务与其它因素的复杂关系,结果案例与教材习题类似,管理会计教材案例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对策建议

(一)更新教学内容

从国际上看,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管理会计理论、实践乃至教学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管理会计形成了许多重要内容,如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成本管理会计等。为总结管理会计理论和教学内容,西方管理会计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卡普兰教授(1998)对高级管理会计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删除了过多依赖数学方法应用的不定性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内容,并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构: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改善成本法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以平衡记分卡作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法。我国管理会计界的学者可以参考国外教材内容体系,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现实条件,编写出既能反映学科前沿又符合中国实际的管理会计教材。

解决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内容重复的问题,一是合并,把两门课程合并为成本与管理会计一门课程;二是成本会计课程只讲授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及成本控制等内容在管理会计课程讲授。解决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管理会计应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为主线来设置内容,存货管理、短期决策、经营预测、业务预算应划入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则应当以资本运营管理为主线来设置教学内容,长期投资决策、资金需要量预测应划入财务管理。

(二)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要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代表的多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特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相互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运用讲授法可以系统讲解理论知识,运用案例法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可以结合启发式、问答法等开放式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应精心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三)丰富案例资源

为解决管理会计案例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高校、企业、会计科研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并相互合作,编写出本土化的、高质量的管理会计案例。如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和邯郸钢铁公司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都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应用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标杆管理等的成功实践,都可以成为本土化和具有时代性的典型案例。高校或者是专业管理咨询机构,在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时,经企业同意,可以将收集到的具有经典性、针对性、启发性的实际案例改编成教学案例。高校之间应该密切交流,建立共享的管理会计案例库,以促进管理会计学

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