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经济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经济概述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1

论文关键词: 公共 尺度体制;公共 财政 体制;公共政府体制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

强调竞争性资源配置的一轨制,同时也隐含着另一个命题,即 公共 资源配置的特殊性。现代产权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由于 市场 配置在效率上优于政府配置,因而只要能找到排他的制度装置(如天气预报的广告费,公路收费,公园门票等),这类资源的配置也应走市场轨。只有那类完全不能排他且根本无法收费的资源(如公共服务)才能由政府提供。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可以排他的公共资源已被市场化浪潮席卷一空,不应由市场配置的公共资源由于部门所有的严重存在实际上也实行了“排他”。这两种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共资源应为全 社会 所享有的公共属性。因此,要把市场 经济 的产权原则贯彻到底,必须在推行“公共尺度体制”的同时,找到某种制度安排。以改变公共资源的部门化倾向,切实保证它们为全民所有(这实际上也是另一重大问题,即如何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所必须解决的)。

二是公共 财政 体制。与竞争性资源由市场统一配置相适应的是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是财政只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得直接向竞争性市场延伸。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财政”,它是政府直接抓经济的体制依托。这一体制历经30年改革,已面目全非,但离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仍有不小距离。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财政预算透明度不高, 法律 规范不严。公众不能有效监督财政,从而使得部门利益从不规范的财政体制下大量流出。同时,财政在地方政府扩张冲动下,仍然不得不通过各种专项资金来参与竞争性市场的资源配置,而与之相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配置则经常缺失和不到位。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无疑是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2

Abstract: In mine construction, temporary winding change is necessary link twisted, shaft by temporarily winding change after exactly ground can be in relatively short time form bigger promotion ability, can speed up the mine construction speed. Traditional shaft temporary winding change, ways to upgrade for harvesters transportation and temporary cage combined promotion modes of transport. New winding change process increases the skip upgrade system, and coal bunker in the bottom of the shaft and additional temporary semi-automatic coal loading system, using a double the cage and double skip mixed ways to upgrade. It realizes transportation of separation for coal wasting promotion, materials and personnel promotion, and use belt conveyor substitute for tape transportation shipping coal wasting, greatly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vertical shaft temporary promotion efficiency.

关键词: 临时改绞;混合提升;箕斗;罐笼;立井;提升

Key words: temporary winding change;mixed hoisting;skip;cage;shaft;promotion

中图分类号:[TD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071-03

――――――――――――

作者简介:刘耀明(1983-),男,山西临县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工程师,煤炭工业河北建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矿建科科长,主要从事矿井建设技术管理工作。

0 引言

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国家能源战略区域逐步向蒙西、陕北、新疆等地区转移,这些地区资源赋存丰富,且埋藏普遍较深,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矿区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建设超大直径、深立井矿井将成为矿区建设的趋势[1]。在矿井建设中,立井井筒施工期间均是沿一个方向向前掘进,人员和材料的上下、掘进矸石的运输均由吊桶来完成,不存在方向的改变和转换问题。但井筒到底后,在施工方向上,由自上向下施工转换为水平方向施工;上下的人员和材料需要通过井筒进入平巷;掘进矸石需要由平巷转入井筒提升;运输方式转换为矿车运输、罐笼或吊桶提升的组合运输方式;同时工作面大量展开,需要的提升量增加较大。为了满足这种立转平的过渡和井下施工的需要,必须对井筒的提升系统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可以采用井筒一次完成永久装备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临时方式。考虑到井筒的永久装备的内容较多、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6-8个月),为了满足井下施工需要,并保证井下的连续施工和施工速度,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形成较大的提升能力,必须在井筒到底后进行临时改绞。在矿井建设中,临时改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井筒到底后通过临时改绞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大的提升能力,能够加快矿井建设速度[2]。传统临时改绞普遍采用的方式多为临时罐笼提升方式,即立井井筒施工到底后,对提升、运输、通风、压风、供水、排水、供电、通信及信号等各个子系统进行临时改绞,将凿井时吊桶提升方式转为改绞后矿车运输和临时罐笼提升相组合的运输方式。改绞过程中为了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临时工程量,应尽量利用凿井期的设施。因此,改绞后多数矿井提升系统仍一般为双钩提升,很难满足矿井二期工程工作面大量展开,物料需求和矸石运排量的大幅增加。

目前国内新建煤矿,特别是在我国西北部的矿井,矿井生产规模大,井筒直径大,投产前的巷道断面和开拓量大,井下巷道多布置在煤层中,可采用箕斗和罐笼混合临时改绞来解决其他临时改绞形式提升能力不足的问题。适应井下多头煤巷、岩巷同时掘进。既能适应综掘机械化作业,又能方便人员、材料上下。

采用箕斗装卸煤,可以实现自动装、卸载,大大减少提升循环时间,节俭人员,提高提升效率。箕斗和罐笼混合提升临时改绞将对煤矿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效率、缩短建设工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 工程概况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察哈素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0Mt/a,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属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管辖。回风立井设计净直径为7.2m,冻结基岩段井筒荒径9.4m,基岩段井筒荒径8.2m,井筒深464.5m。井筒落底后,为便于下部巷道施工,需要对该井筒进行临时改绞。考虑到察哈素矿井二期工程量较大,回风立井临时改绞需满足主、副井筒永久装备期间矿井二期工程的施工,保证人员及物料的上下和较大的提升能力。以及其配套的其他系统,如提升、供电、压风、通风、排水、信号等项目均应在临时改绞时予以同步形成,同时井下要施工部分临时措施巷道。

2 改绞方案各生产系统和设备布置

2.1 提升方式 临时改绞采用混合提升,即采用2JK-3.0/20型绞车配一对1.0t单层一车凿井罐笼和2JK-3.5/20型提升机配一对6t箕斗。临时改绞期间,安装2JK-3.0/20A型提升机1台和利用现有2JK-3.5/20型提升机各1台,分别作为罐笼和箕斗提升设备。

2.2 井筒布置 临时改绞后,井筒内除2只临时罐笼外,还布置有:6.6m3箕斗2只,Φ1000mm胶质风筒2路,Φ159×45mm压风管1路,Φ159×5.5mm排水管1路,Φ108×5mm供水管1路,高压入井电缆2根,临时放炮电缆1根,通讯电缆1根,信号电缆1根,监控电缆1根。

所有管路和电缆均采用钢丝绳悬吊,电缆均采用单绳悬吊,风筒、管路均采用双绳悬吊。罐道钢丝绳挂在天轮平台上,罐道钢丝绳采用液压拉紧装置。

2.3 供电系统

2.3.1 地面供电 地面供电电源仍使用现有10Kv供电系统不变。其主要负荷为提升机、压风机、井下生产动力等。

2.3.2 井下供电系统 临时改绞前,先在井下马头门一侧设置临时变配电点一个,先形成过渡期的临时供电,其主要负荷为过渡期间的排水和井下临时变电所形成前的生产动力。临时改绞后,井下主要负荷是:综掘机、皮带机、链板机、水泵、扒矸机、局部通风机等。

2.4 排水系统 临时改绞前,在井下马头门布置过渡时期排水设备,选用DC50-80×7型排水设备2台,其流量为50.4m3/h,扬程为576m,功率185kw,660v供电。2台水泵一用一备。供电电源从井下临时变配点引入。临时改绞后,井下应设置临时泵房一个,泵房内设置DC100-80×7型水泵2台,其流量为102m3/h,扬程为580m,电机功率为280kw,10kv供电。2台水泵其中1台用备。电源从井下临时变电所引入。临时水仓的有效容积500m3。

2.5 压风系统 临时改绞,保留地面空气压缩设备。临时改绞时,井筒内布置的Φ159×5.5mm压风管一路,改绞后的井下生产用气通过该管路送井下。

2.6 通风系统 临时改绞后的矿建工程施工,前期利用局部通风机,通过井筒内设置的两路Φ1000mm风筒,采用压入式通风,后期根据井下巷道的贯通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7 井上下装卸载及运输

2.7.1 罐笼提升 回风立井改绞后,井上下采用矿车运输,并采用人工装卸车。回风立井地面设置翻矸设备一套,井下打上来的矸石车,经地面环形车场,通过翻车机翻矸,并用排矸车将矸石排到指定位置。

2.7.2 箕斗提升。回风立井临时改绞时,井下设置有金属及混凝土混合结构煤仓,因此,回风立井井下运输可采用胶带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直接将煤运到井下煤仓。

井下装载:箕斗提升井下装载为半自动定重装载。计量时手动开始,当重量达规定数值时,自动停止供煤。向箕斗装煤为人工手动。

箕斗提升地面卸煤方案:箕斗经卸载曲轨后,煤被卸到卸煤槽内,经胶带输送机,将煤运往煤场。为防止地面卸煤槽的堵塞,卸煤槽下口不设置闸门(老虎嘴)。地面皮带机运输设置皮带栈桥。

2.8 临时通讯及信号 临时改绞时,井筒内分别设置有通讯、信号及监控电缆,以供临时改绞后通讯、信号及电视监控用。

2.9 井上下安全设施 临时改绞时,回风立井罐笼提升使用防坠器,井上下使用阻车器和安全门,安全门与提升信号、提升信号与提升控制系统进行电气联锁。临时改绞时,对提升机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完善。箕斗提升,采用定重装载。完善提升机的各种安全保护。

3 改绞施工工艺

临时改绞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矿建、土建、机电安装三类工程交叉作业,多工种配合施工。因此,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准备是否充分,工序衔接是否紧凑,平衡协调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临时改绞的工期[3]。由于临时改绞工程的特殊性,井筒工程结束后,先下放综掘设备、形成过渡供电和排水,后进行临时改绞。

井筒改绞时,由于井筒内的管路和线路较多,且都是钢丝绳悬吊,它与一般井筒的永久装备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截然不同,整体施工方案为:先下后上,先管线后固定,即先进行下部工作,后进行上部工作,先下放管路和电缆等,后安装封口盘及上部套架及天轮平台等,但井下煤仓及装载设施的安装,则先上后下,即选安装煤仓上口平台及煤仓,后依次安装装载装置、计量装置、装载套架等。

具体施工顺序为:拆除凿井用临时电缆、拆除二平台、倒矸溜槽等临时设施罐笼提升井下口出车平台及导向安装箕斗装载平台、井下导向装置安装稳绳生根平台安装拆除井筒临时管路,风筒、凿井封口,拆除吊盘,安装新封口下放稳绳及制动绳,并在井口进行卡固下放风筒、管路、电缆并缓吊拆除凿井用临时天轮平台,安装新天轮平台挂稳绳和制动绳,制动绳张紧安装井口套架安装井口卸煤槽披绳挂罐、挂箕斗安装导向装置安全门安装及井上下铺轨。

回风立井临时改绞时,在井筒作业项目进行的同时,地面翻车机、提升机等应进行同步安装或完善。现场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以上施工顺序进行临时调整。

4 应用效果

察哈素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改绞工程施工由中煤三建第三十工程处承建,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认真组织准备,严格工程控制管理,克服天寒地冷、风沙大等不利因素,历时29天完成了全部改绞工作内容,创造了蒙西地区同类超大直径立井临时改绞工期的新记录。

用上述混合改绞即双箕斗、双罐笼工艺后,箕斗提升月进尺为2400m,矸石提升量62500m3;若采用传统双罐笼改绞工艺,预计改绞后罐笼提升月进尺820m,矸石提升量在17220m3左右。混合改绞工艺提升量达到传统双罐笼改绞工艺提升量的3倍以上,提升量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应用该新的临时改绞快速施工技术,极大缩短了察哈素矿井后续工程施工工期,满足了矸石大提升量以及物料、人员的快速运输,提高了矿井建设速度,与邻近矿井相比,察哈素煤矿整体建井时间缩短6-9个月的时间。

5 结论

对比传统临时改绞工艺,上述改绞工艺增加了箕斗提升系统,采用了双罐笼和双箕斗的混合提升方式,并且在井底增设了临时煤仓和半自动装煤系统。一方面,增加了矿井提升通道,使矸石提升和物料、人员提升分离,极大提高了提升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巷道架设胶带运输系统,与工作面排矸系统和马头门安设的临时煤仓和装煤装置相衔接,解决了传统改绞工艺后矿车长距离运送煤矸石效率低的矛盾。而且相对铺设矿车轨道,安设胶带运输系统对巷道平整度、坡度、底鼓、巷道交叉等适应性更强,劳动强度低,系统维护易,施工更便捷。对以超大直径、深立井为主要井型的新兴矿区建设该改绞施工新技术具有极强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利.蒙西矿区超大直径深立井机械化快速施工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4):26-29.

[2]杨怀敏,龚炳江.矿井建设中临时改绞问题的探讨[J].煤炭工程,2007,(5):40-41.

[3]佘武寿.缩短风井临时改绞工期的技术措施[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10):69-71.

[4]胡兴华.千米立井临时改绞方案优化[J].建井技术,2009,30(4):27-33.

[5]左慕华.利用进回风立井改绞实现矿井快速掘进[J].山西煤炭,2009,29(4):17-19.

[6]曹伟,陈保淦.立井井筒临时改绞快速施工技术[J].建井技术,2007,28(6):31-32.

[7]吕华浦.济宁三号井风井临时改绞[J].建井技术,1997,18(5):37-43.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3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污水治理;策略

1、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的意义

在城市环境保护中,对污水的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重要时候,对污水治理回用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缓解。在环境的保护中,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对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对淡水资源的消耗,使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城市环境保护中,对城市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资源的节约,有利于水资源相关的环境危机的解决,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长期规划

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污水处理规划的尖锐矛盾。由于既要考虑到远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又要考虑到近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最近实施的可能性、操作性,一直以来在针对污水的处理问题上到底是应该集中处理还是分散处理好,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态度。城市化的建设速度之快直接给污水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如果对污水集中处理,可以节省资金,同时便于系统的管理和规划,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建设周期长,协调运作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分散处理是开发商经营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就近对污水处理的策略,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污水处理的灵活性,更加便于资金和技术的管理及操控。但是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资本后盾和技术支撑,分散式污水处理往往并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达不到污水治理的相关标准。由于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对城市污水的建设以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直接导致了污水处理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矛盾。

2.2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维护存在资金缺口

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国际援助和政府投资,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尚且不够强大,国际援助也只是能解决小部分的资金问题。因此导致我国的多数城市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维护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很大一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短缺得不到及时的扩充与设备更新,导致其污水处理能力偏低,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速度,有些污水处理厂甚至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无法正常运行。资金欠缺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导致很多在建的污水厂待建甚至停建,无法保证污水处理工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缺口无法保证城市污水厂的建设,达不到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2.3污水处理厂的管理问题

就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体制来看,其在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多是管理体制都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污水处理厂得不到正常良好的运行,发挥不出其最大的能力对污水进行及时处理。另外,除了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其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其在运行操作方面的管理水平都达不到所要求的高度,相关技术人员对相关设备的操作掌握不够熟练,从而导致在污水处理中出现一些不足和问题。

2.4污水处理结果不能满足规范标准

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地处郊区,没有收到应有重视,其排放水体的管道被其他设施占用,加上配套的污水网管缺乏,导致这些设施处理后所排放出来的污水质量远远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3、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的措施

3.1加强污水处理长期规划

城市的污水处理应该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社会长期发展计划。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应该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来认识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必须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开发思路。有了规划应创造条件尽快审批,即使规划上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也可先原则上整体批准,对局部问题再做个案研究,不可因对规划作尽善尽美要求而贻误审批时间,结果得不偿失。

有了规划应该及时公布于众,加强对规划及其法规的宣传,提高执法单位的自觉性,将因规划的滞后所造成的负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2强化污水处理投入的资金力度

要尽快建立科学的收费机制,推进城市水工业的企业化经营管理。以前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和援助是不够的,科学的收费机制是污水处理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污水长期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还可以增加污水处理的融资渠道,从根本上保证污水建设资金的来源,包括个人投资、集资、社会募捐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3.3科学规划污水处理设施

在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中,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与规划布局,一方面,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科学选址,依据城市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情况,合理配置城市的污水处理管网。例如采用阶段性的规划措施,进行污水输送的主干管和收集系统接户管建设,使二者相互配套。如果近期内无法确定接户管与收集支管,污水输送的主干管需要预留接口,等区域位置确定后再予以接入,以减少因规划建设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快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既要掌握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与运行情况,保障其可以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又要梳理污水的来源途径,分片建设污水管网的配套设施,并有计划地改造老旧城区的污水管道,将生活和生产的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治理的效率

3.4研发污水处理新技术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是经济实用的生物处理技术,现存的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多种多样,如由活性污泥法改进的AB法、AO法、A2O法、SBR法和氧化沟法等技术发展的较快,但却得不到普遍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方法的投资运作和维护费用太高,很多城市的财力难以负荷。因此,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主要采用较为经济的生物处理法,应用的技术比较单一。因此,为了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的快速有效,我们应该致力于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呼吁有关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进行开发研究更为经济、实用的能够快速普及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市污水治理工程得到快速有效地发展。

3.5加强人员培训,健全管理体制

因为我国环境保护建设起步晚、水平相对还较落后、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要健全污水处理厂管理调制首先应该从国外的已有的先进污水处理方法中汲取经验,努力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污水处理程序,改变以往的照搬照抄国外污水处理工艺和旧处理超负荷的运行模式。政府应该随时随地了解污水处理厂的相关状况,给予相关的技术支持。污水处理厂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从管理制度和技术上解决污水处理厂设备多而复杂、没有有效的管理方式以至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低下的弊病。此外,污水处理的绿化面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在污水厂选址的问题上一定要经过科学考察分析后,在不影响居民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决定处理厂的位置。

4、结语

城市的规划发展以及对于其污水的处理还有最为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其归根结底与人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过于忽略的问题现在都被重视起来,特别是文章所述的污水治理这一点。而污水治理的技术提高是现社会的当务之急,只有将污水治理技术提高才能间接的使得生态环境提高,进而使得人们对环境保护这点上更为认可、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联系生活;教学创新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朝着生活化、自主化以及探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基于教材进行教学情境的建构,呈现出全新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体验其中的乐趣,进而达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1.深入探究

探究性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重要的目标和方向,在“造型”“设计”“欣赏”以及“综合”等学习领域,通过表现、应用和评述,深入进行探索,进而明确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增强美术学习的情趣性和挑战性,突出美术的学科特色,强化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巧妙融入美术教学当中,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联系生活

将小学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观察到美术元素,从美术教学中发现生活的影子,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开阔视野

美术属于艺术类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主体开始由教师转向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以美术课堂为基础,向着未知领域和方向进行探索,开阔视野,在该过程中积累知识和锻炼能力,获取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1.美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教材、课堂以及生活中发现美,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小画笔的童话》一课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能够巧妙地运用色彩,并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树木是绿色的、太阳是红色的、雪是白色的,而彩虹有七种颜色等,都能够在学生的画纸上予以展现。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的事物描绘出来,正确、合理地使用色彩,从中表现出美的一面,这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基于美育,能够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知识和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我的家》一课的教学当中,不仅有对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绘画能力的考查,同时需要让学生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家和家人的热爱。设置课题,描绘家中最美的一角,在绘画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达,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创新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美的创造,它需要通过作品描绘事物并表达情感。在美术的实践活动当中,创新是作品的生命力。基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进行未知事物的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的新思考

1.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加以考虑,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予以正确的组织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不再受限于固化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教材进行教学情境的建构,能够让学生自由想象,对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开发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生活化教学

将小学美术课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教材内容,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美的元素,围绕生活中的事物设计课题,作为学生的美术任务。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身对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实际问题的理解,在作品中一一予以展现,同时进行情感的表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进行,要基于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以及创新价值等价值取向,转换教育思维,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开辟全新的教学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生活化教学,突出美术教育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对其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5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总体设计;实施方案

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积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这项赛事的举办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术人才的操作技能,还能在比赛的过程中加强参赛者在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技能竞赛立足于专业基础,来源于生产实践,对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将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面向生产岗位、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社会性活动,它突出反映了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新技术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会有全国几千万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同学,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共同参加,竞赛的内容都是当前各行各业中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将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发挥出来,还能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开展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学校实践性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动职业教育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竞赛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参赛者对职业技能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职业技能竞赛也对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对多种技能同时进行考核。在2013年的“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方案中就指出:参赛的队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气动回路的安装、连接和调整,自动生产线设备中部分工作单元的机械安装和调整,电机驱动参数的设定以及系统统调、运行等,考核选手们自动线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等工程能力。从竞赛方案中可以看出,技能竞赛对参赛者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中,要多设置一些实训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模拟的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对参赛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选手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参赛者在竞赛中的表现能够反映出参赛者对本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在竞赛的过程中锻炼选手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竞赛对选手的考验和工作岗位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一样的,技能竞赛的开展能够促进实践教学向着生产实践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是为实践工作服务的,也为相关的职业教育院校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实践教学要以技能竞赛为导向

1.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

职业技能竞赛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实践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单项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对多种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训、学期综合实训和岗前综合实训组成,这三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课程实训是基础,学期综合培训起的是辅助的作用,岗前的综合培训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安排好这几项,能够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达到熟练应用专业技能的目标。

在实践教学中,课程实训要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学期综合实训则以学期为单位来进行,在每学期只安排一个实训的项目。综合实训是将一学期中所学课程的技能统一起来进行设计,综合程度非常高,涵盖的课程知识和技能也比较多,难度较大。在每门实训课程中要安排两个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实训项目,通过实训项目的联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岗前的综合实训可以在实习前进行,进行此项实训的目的是要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学会用自身掌握的技能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课程之间的重叠和融合,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教学环节具体的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方案要根据教学任务平均分配到每学期中,每学期的课程安排都有相应的课程实训的项目和学期综合实训的项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分配表

[学期\&课程实训项目(每个实训30课时)\&学期综合实训项目(40课时)\&教学目标\&第一学期\&电工电子技术实训:(1)焊接万用表;(2)焊接收音机\&小型用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应用\&第二学期\&单片机技术实训:(1)花式流水灯的设计;(2)LED抢答器设计\&景观河道水位控制系统设计(需综合使用单片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知识)\&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工厂供配电实训:(1)配电盘的安装调试;(2)工厂照明控制线路设计\&电机控制实训:(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2)电动机启动控制线路设计\&]

[学期\&课程实训项目(每个实训30课时)\&学期综合实训项目(40课时)\&教学目标\&第三学期\&自动生产线:(1)西门子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2)三菱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PLC控制技术、自动线安装调试技术知识)\&掌握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技能\&PLC技术实训:(1)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实训(2)单台供水泵的控制\&第四学期\&组态技术实训:(1)自动生产线的HMI控制系统设计(2)四层电梯的HMI控制系统设计\&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需综合使用组态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技术\&变频器实训:(1)电动机工频变频切换控制实训(2)模拟洗衣机的设计\&岗前综合实训(120课时):全自动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PLC控制方案和单片机控制方案)

(需综合使用电工技术、PLC控制技术、单片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组态控制技术等)\&掌握用PLC和单片机开发控制系统的方法、能独立完成项目研发和设计\&]

3.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职业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实训考核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任务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各自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为60%、20%、20%。考核方式中的任务考核,是针对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的评价,该内容的评价标准也是参照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来执行,考核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电路连接及工艺、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运行效果。教师评价采用的方式是教师就某些问题对学生进行随机的提问,让学生在现场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现场进行打分,这种评价形式能够督促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实训,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训的效果。学生评价指的是实训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互相平分,这种评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职教师队伍的改革

从职业技能竞赛的角度来看,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职教师队伍的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以往举办的竞赛经验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快建设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合格教师资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让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具有这种高素质,首要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关的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快落实专业教师的定点培训基地,让每位教师都能够到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实践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各大专业院校中,学校要保证各专业教师每年要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到生产服务的第一线进行实践,在实践完毕后还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只有考核通过才能进行教学,对其进行考核不仅是检验教师的实践成果,更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水平,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保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作为教师职称晋级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职业院校对待职业技能竞赛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过分重实践轻理论

职业技能竞赛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相对较少,这有利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是必须的。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思想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但很多学校为了加强职业技能竞赛而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甚至“以赛代教、以赛代学”,过分忽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这样必然使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化,这种教育方式与“培训班”无异,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不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应注意避免。

2.为追求技能竞赛奖牌而开展“精英教育”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参加职业竞赛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讲,职业技能竞赛只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手段,如果高职院校过分看重竞赛结果,追求奖牌数量,只选拔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竞赛而教,学生只是为了竞赛而学,这不仅使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而提升技能,也使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所学知识窄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拔性与教育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各高职院校如果过分重视竞赛的选拔性,就会使学校中大部分的教学资源被少数学生占据,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职业技能竞赛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各高职院校应从竞赛中总结经验,将竞赛中好的地方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立群.从职业技能竞赛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刘昌亮,凌艺春,杨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

[4]莫慧芳.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5]何国荣.面向技能竞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6]雷声勇.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3(03).

[7]吴学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8]倪涛.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9]钱炳芸,訾兴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02).

[10]徐志保,阮予明,苏翠云.基于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05).

知识经济概述范文6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系,上海 201808)

摘 要: 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之于“建筑学”课程为研究主线,论述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名称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用性,以及该课程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指出该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可以改进的方向,强化“实践教学”对于设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s upon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Reform

LI Zhu

一、引言

1、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建筑室内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室内设计,建筑室外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外环境设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是为人类创造功能合理、具有一定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两者有着同样的功能、艺术、技术统一体的特质要求。《华沙宣言》对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同样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可以获知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于建筑而存在的,任何脱离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不成立的,错误的。

2、环境艺术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讲授内容、教学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与建筑有如此之多的联系,又不可分割,因此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而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像建筑学专业学得那么深,那么广,只需要学习那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称为《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更为合理恰当。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筑、掌握建筑设计和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查阅有关的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并绘制建筑图纸,同时具有一定的建筑空间改造和小型建筑设计能力。

二、现有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对教学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们广泛的调研结果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问题

(1).教材专业性过强、现有教改教材尚不十分理想:现有的改革针对性尚存在不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建筑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多是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过深,理论系统性较强,教材中有较多地与环境艺术设计无直接关系的知识点,更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公式计算,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用到的可能性极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现有的文化、专业基础上难以理解,这部分既缺乏实用性、又相对枯糙无味的专业性极强的“建筑学”知识的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该方面知识重要性的怀疑。因此,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基础知识”教材存在着专业性过强、专业的针对性不足问题,近年有些同行同样意思到了这个问题,并出版了一些教改教材,但我们每次在挑选教材时,却很难从中找到合意适用的教材,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一些教材编者研究不够深入,匆忙编写出版,其中所改,只不过是简单的降低教材内容难度,更有甚者,将“建筑学”教材或者“建筑初步”教材简单图解化;二是各院校忽视建筑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艺术类院校,在片面强调艺术特色的同时,回避该方面教学的不足。作为艺术设计的环境专业其“艺术性、技术性、文化性”三者同样不可缺一。现在建筑学专业为了培养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大力提倡学生的艺术教育,以弥补学生的知识偏离现象,为什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还要一味的强调艺术,忽视与其有着血缘不可分割关系的“建筑基础知识”的专业支撑重要性呢?这种现象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

(2)教材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目前所用教材多是针对5年制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设计,因此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知识体系系统详尽。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用于“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课程里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内容。而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文化基础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因此对于教材中偏深偏难的知识点很难吸收,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琢摩其中的细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学习如此详尽的建筑学知识,而应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更具有专业支撑作用的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比如室内界面面层的构造,建筑构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关系等等,而对于建筑体内部隐蔽的细部构造等一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不大的内容,没有必要过细的学习。考虑到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要明白如何或在哪里可以获取这些知识就足亦。

(3)教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所占篇幅过大:比如:在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中有些内容相对落后,教材中对木窗的陈述所占篇幅较大,讲解详尽,而现在木窗基本被塑钢窗、铝合金窗等一些先进的材料所替代,对于这些现阶段主流产品却讲解甚少。再如:立筋隔墙,现在工程中已经不用,完全可以删除,提都不需提及;而建筑装饰构造中所讲述室内装饰构造内容大多与室内材料与构造所讲内容重复,仔细斟酌这方面的内容,还是认为放在市内材料与构造课程中比较好,“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没必要重复该方面的内容。因此,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一些过时的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加以改进和精简,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精炼性;对于与环境艺术设计联系不十分密切但又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做到了解即可,比如,建筑的发展、建筑的地基构造等知识点。

(4)教材偏重于理论的论述,极少涉及实践课程: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学形式的枯糙,使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违背了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宗旨。

2.对教材问题改进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应用性”,而不是“知识理论性”。对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更加强调的是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更要侧重懂得“是什么”和学会“怎样用”,应有针对性的学习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关系密切、具有支撑作用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中“为什么”程度的学习只要做到简单了解,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自学能力即可,不需做到全面和系统化,深入研究精炼内容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该门课程的教材改革目标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知识为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服务。而适当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学科理论知识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实践和应用知识,同时也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基础。

(1)对于专业性过强的知识点应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可以更多地用图片等直观的形象配合文字的叙述方式,更好的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图解。有些专业性极强讲解过细、环境艺术设计几乎不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只需简单了解,无需深化,比如:电梯、自动扶梯的构造、屋顶的构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处理等。

(2)针对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的问题,需深入研究有的放矢,该简化的简化,该概述的不详述,只需要了解的无需深入学习。比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楼板中的砖拱楼板、木、钢窗的细部构造,这些内容在环境艺术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没有必要占用教材大量的篇幅,只要提一提就可以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几乎用不到的一些计算公式,定律完全没有必要提及。比如:维护结构的热阻计算、地基基础面积的计算等。而对于屋顶的保温隔热等内容,只要知道屋顶有保温隔热的要求即可,无需详细知道保温的材料,、保温的方式、保温的构造等,即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屋顶的改造设计问题,相信学生在已知该知识内容所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自学具有迎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教材中过于陈旧的部分必须删除。

(4)增加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性内容:比如:对一些承重力学、建筑形态设计方面的知识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针对以上内容的改进,一定有利于建成一本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教材,这也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的一本教材。

三、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整个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剖析

我国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建筑学”课程名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同样多采用传统的“建筑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针对教材在课堂里讲解,学生课上记笔记,课后或课上根据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做一些作业,消化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基本是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各学科几乎没有区别的大一统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具体课程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整个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种教学方法、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为什么现在效果不如以前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影响,导致现有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所致。现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丰富,他们从小就是以多元的方式接触知识,因此,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势必也是多元化的,所以传统的“建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局面问题必须要改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将传统的“建筑学”改造成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不仅要在教材的改革上下功夫,同时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根据课程整体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学方法上:除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法以外,可增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实例调研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案例专题课堂讨论分析法等.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尤其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更加要增加观摩教学法和个案阶段研究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上:可适当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课件教学,可节省板书时间,讲解、动态、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更能营造轻松、愉快、直观的学习气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充分运用网络优势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将教学录像、教学内容、辅导材料等内容置于网络上,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或学习。

四、“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所有的应用设计类

教学都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受到高度的重视

1、“项目设计”练习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分项或综合设计项目练习,加强对理论知识应用的体会和理解,项目可以是虚拟的、当然如果有真实的项目来练习效果会更好。练习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先由单项练习入手,逐步深化到较综合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整个过程从最基本的抄绘图纸,到根据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设计小型建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得到升华,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制图等知识应用,同时又掌握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2、重视调研,参观和教学实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或布置学生到实地考察、调研或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等内容的理解,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纯剪等结构类型类建筑,而对于一些细部构造,学校则可以建样板间以供学生参观。教学中还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亲自讲解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情况,以及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等,通过这方面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

3、注重创新,增加体验性课程

如力学与材料知识用模型体验,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模型,体验材料与造型形态、造型构造的关系,在体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体验活动的多样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属于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单项灌输教学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为突出“教”与“学”双重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