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哲学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哲学的理解

对哲学的理解范文1

一、对解构本体论哲学的哲学解读

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进行解构,从而旨在取消世界“本体”的,有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和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它们在根本的理论和逻辑旨趣上,都屈于企图取消世界本体的哲学流派之列。那么,它们的理论和逻辑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有何内在的的一贯性呢?

(一)现象与存在

从古希腊轴心时代至十九世纪的西方哲学,一般都认为本体与现象是对立的两个世界,现象的真实性不在于现象本身而在于本体。直至1900年,在胡塞尔创立的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出现后,方改变了传统哲学里本体与现象的这种认识。现象学响亮号召“回到事物本身”(“gobacktothingsthemselves”),否认传统哲学认为现象背后隐藏本质的观点,声称事物只是显现地存在,是自身对于自身显现之显现,无所谓本质,无所谓本体。这个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海德格尔。依据海德格尔思维进程,其理论思路可以形象作为存在的存在);其范畴体系的脉络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存在(存在者)??此在(时间)语言(艺术和诗的语言)“Beingasbeing”。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是一种“现成状态”,其“本质”在于它“去存在”。由于“现成状态”中的生存状态就是“此在”,因此,“生存”构成了“此在”的“本质”。这里,“生存”即是“去存在”。那么,“此在”又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说:“此存在建构的本质结构本身在生存论上必须收回到时间性中”,⑴#419#)这个“收回”的过程就是“H常状态”,这个日常状态只有人才有,这是“此在”的特性,也即是时间的特性。这就是说,时间只在人之中,人之外无时间。寻找到“此在”后,海德格尔进一步发问“时间本身是否公开自己即为存在的视野”呢?这即是问,存在者的世界是如何显现的,或者说,作为人所特有属性的时间,如何为存在者所显现?答案是“语言”,通过语言显现,它就是存在主义者所寻找的“Beingasbeing”,即“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就是世界。

海德杯格尔以现象的语言世界消解本体的思想在存在主义这里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一样旨在确立一个现象的存在,但是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意识,认为存在即是意识,萨特就是这样的存在主义者。萨特哲学的逻辑关键是两个:第一、“自在”与“自为”是“存在”基本属性,这是“存在者虚无”根本命题的基本范畴;第二,“自为”里“意识”的“意向”特性是“存在”世界展开的逻辑起点。萨特对此作了具体的解释和论证,他认为:

首先,关于“存在”。“存在”具有“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三个特点,“这是我们初步地考察存在的现象之后,能给现象的存在规定的三个特点”12115528?。其次,关于“自为”。“自为”就是有意识的存在,但是,意识作为显示它者的存在而存在以外,其实它并不存在,“意识的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对仑来说,它是在其存在中与其存在有关的存在。”12|4114最后,“存在”(自在)与“自为”的综合。由于“自为”的基本屈性是意识,意识的基本属性是本身并不存在的意向性,即“进取”、“超越”、“去意识”屈性。所以,“自为”是一种这样的存在,即是靠去意识自在的存在来显示和呈现自己的存在,是通过给予自在于意义而显示它自身的一种存在。^从而,“自为”注定是自由的,自为有自由性。

萨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意识的存在论”,他将现象学寻觅到的社会现象里的语言世界推人人的当下的意识,并赋意识于自由性。他关于非存在的意识性和自由性的自在自为的思想表明他是意在消解传统的本体。我们还可以发现,萨特的思想不仅具有现象学的特征,而且是在现象学以“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对传统本体消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了以“存在”为研究对象以达到对传统本体消解的更深层次3因此,可以说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现象”与“存在”范畴都旨在解构自柏拉图以来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模式,以此达到消解现象或存在中的“本体”。但是存在主义所确立的世界的意识性及其自由性,其实就是主体,“主体”的存在说明对于本体的消解还不彻底。这个使命是结构主义来完成>,!

(二)摧毁“主体第一优先”

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潮中,现象学、存在主义及结构主义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结构主义这里更为明显,仑是直接对主体进行开火,打击传统本体之所以为本体的“发动者(主体)”。从结构主义的整个思想进程看,对主体的发难并开始确立“间性世界”的是结构主义的奠基者索绪尔,他关于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思想就是结构主义对传统本体进行解构的完整体现。

索绪尔认为语言现象分为“历时”(diachronic)和“共时"(synchronic)两种m(3U00fi),历时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共时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由此,他认为语言学也相应地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研究系统的,是根本,而历时语言是研究个别语言要素的变化的,并不构成系统,因而是次要的|3|(S索绪尔对于这一语言现象的看法有何哲学意义呢?研究法国思想的高宣扬先生精辟指出:“这是向传统的主体中心主义和传统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严重挑战。”1411m97贞)即,基于时间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结构主义一方面看到了思想与语言相互间的差别对立,但是另一方面又试阁走出萨特等存在主义将思想与语言的差别对立关系绝对化并置于人的意识之中的局限,转而欲将这种关系建立在符号和象征的稳定性结构上,从而建立一个关于语言的意义世界,以此来达到消解传统的本体世界。因此,我们说结构主义关于语言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挑战,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哲学的“主体第一优先”原则。诚如高宣扬先生所揭示的:“时间是共时性(synchronie)和历时性(diachronie)、间断性(discontinuite)和连续性(continuite)所构成的;而由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共时性和间断性都高于历时性和连续性。人们由此看到了‘主体’对于思想和语言的固定模式所产生的有限意义,因而也发现萨特等人将主体的同一性(identite)绝对化以及将主体本身绝对化的‘意识哲学’基本原则的有限性。这一切,使法国当代思想家们决心跳出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个人主体性’的思考模式,在思想与语言的稳定结构中深入探索符号象征的一系列性质。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语言和思想结构的新认识,彻底地动摇了传统的‘主体第一优先’的原则。”

比较存在主义的解构思想和结构主义发难传统“主体第一优先”原则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主义的“现象”或“存在”理论还有追寻本体的企图,仑或是落实于语言的当下存在,或是具有自由性的意识存在主体。然而,到了结构主义,通过对时间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解析,在更根本的意义上进行的致命解构,不仅动摇了传统的“第一优先原则”,而且将要建立了一个

屈于自己的家园,即符号的世界。符号的世界是差别对立的联想世界、间性世界。 (三)差别对立的间性世界

“主体第一优先”的消解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最后的打击,这不仅是结构主义在为取消本体论而冲锋陷阵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它作为建设非本体意义家园的匠心所在。这个意义的家园不是本体的世界,而是一个“联想的世界”。结构主义是如何建立和建设这个“联想的世界”的呢?索绪尔的语言哲学回答了这个问题。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分为“能指”(significant)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即“音响形象”(imageacoustique),所指即“概念”(concept)。能指与所指是一种差别对立关系,虽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是语言的存在在于“能指与所指”的间性,一种非本体性的存在。这就是说,由于语言是差别对立的存在,事物是通过对立的语言符号来指称的,即:语言符号是二元性的,二元性的世界是无主体的世界,它充其量是一个间性的世界。可见,犹如佛教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缘起”法则一样,正是通过语言,结构主义不但确立了自己的差别对立原则,一种主体间性的存在,而且通过差别对立原则在文化中建设了自己的家园,这个领域属于文化人类学。这就是为什么结构主义总与文化人类学有不解之缘的原因.也是学者们为什么总能在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中揭示出差别原则的原因。例如,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针对索绪尔的思想指出:“索绪尔的差别原则指出,语言中一个要素的意义不在于本身的性质,而在它与其他要素的区别。列维-斯特劳斯说明了原始人是如何在差别原则的指导下建构文化的。”

在结构主义这里,语言的二元性特征决定了语言世界的间性特征,“间性”即无所谓主体或本体,通过二元性符号语言建构起来的世界是一个非本体的世界,是一个“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符号世界,这样的符号的世界当然也就不再是传统所谓本体的世界。

二、关于哲学理论建设

回顾从现象学、存在主义至结构主义,它们经历了“现象一^^存在~>符号”及其“语言一~>意识一—间性”的思想和逻辑进程,完成了对传统本体论的解构’建立了一个“非本体性的”、“间性的”世界。从比较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这些哲学流派与哲学理论的一些理论关联,对于当前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是世界本体观点上的对立问题,二是“间性”的符号世界与实践基础上的意义世界的不同,三是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方面的启发。

(—)本体论的对立问题

理论上旨在消解本体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其实也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本体论学说,是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学说的又一种表现形态,但与哲学关于世界的本体观点是对立的。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最早为古希腊时期的“始基论”、“本原论”,例如赫拉克利得的“火”本原说。而后,柏拉图最先明确提出了“本体”,他说:“各种事物有它自己牢同的本体,这种本体不是相对于我们的东西,也不会由于我们的想象力而动摇不定,而是在各种事物自身中,并和它们自身冏有的本性有关的。”161本体论的成熟形态应归功于亚里士多德,他探索万物第一因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就是标志,他曾说:“既然关于健康的一切事物可能有一科学——医学来研究,那么关于所有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应该有一n独立的科学来研究。而且应该是最高的一门学问。”以后,哲学家们关于宇宙的观点不时发生变化,其本体论表现为不同的理论旨趣和形态,比如宗教哲学的“神学本体论”,笛卡尔的“认识论”,康德哲学有对上帝最高主宰地位的动摇却有哲学理性的“自在之物的世界”这一本体思想,以及黑格尔认定“哲学无前提”却承认“绝对精神”的本体地位。

康德和黑格尔之后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如前而部分所阐述那样,将对传统本体论的解构推向了哲学史的最高峰。然而,无论是现象学、存在主义还是结构主义,它们也仍然是一种本体论的学说。例如,“语言是存在的家”,这就是海德格尔经过探寻后建立起的“作为存在的存在”:语言就是存在,存在就是语言。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的“本体”总是背离“存在”跑到“存在者”那边去,但他消解自亚时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本体,事实上也是一种“本体”,只是,在他那里本体就是语言的存在,存在就是语言世界。因此,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实在是一种“语言的本体论”。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海德格尔探寻存在的过程中,其思维仍然具有传统的痕迹,即也是想确立关于现象的内在根据,只是由于他把这一根据落实于语言,而语言的本质是当下人们的生活,这样,思维也就避免主客两分的嫌疑。

与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决然不同,哲学在西方的出现,是一场本体论思想的革命。与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不同,认为本体就是世界的客观存在,所谓“客观存在”,就是其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这是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如果将西方近现代否定哲学本体论的观点与哲学的相比较,则前者的本体论就实质而言只是关于客观实在世界的部分的观点,a还有“颠倒”的性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论;后者的本体论是关于整体的客观实在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观点,这就决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实在世界及其一般规律,其认识论是一种科学辩证的反映论。

总之,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等流派意在否认本体论思想,而事实上,就他们的角度而言,他们可以否定哲学思想上的本体论——因为认识有可能不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但是他们无论如何否定不了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世界这一真正的本体,这是为人类全部实践所证明了的。

(二)“间性”的符号世界与实践基础上的意义世界

关于世界的认识及其意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与是不同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都想超越主客两分的实践认识本质,建立起一个“间性”的符号意义世界。然而,一方面,这恰恰说明了主体存在的事实,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实践不是在“意识间性”中存在,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与其对象的活动关系中。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是属于历史观的范畴,它认为主体和主体性都只是主客统一的世界整体的一部分。而前述三个代表性的西方哲学流派的哲学观点都具有“摄客体于主体,抑客观于主观”的特点,这是谬误。

首先,人类在从事实践及认识活动时,总是在对象性的两极关系中进行的,这就有主体和客体。主体指是某种活动的主动发出者,它有可能是人或社会集团;客体是某种活动的接受者,客体先于主体存在。在一定情况下,客体与主体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但归根到底,主体是客体的产物,客体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建立人的意义的世界。

其次,主体性是众多活动发出者的根本共性,是在对象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包括人自觉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能不能说本体都具有主体性呢?当然不能。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本体中有一些的确是具有主体性的,如人。对人而言,主体性就是人这一主体性质,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人的共性,人类的共性当然不是结构主义所说的“结构”。结构主义离开人的实践本质来所谈论间性存在,这样所建立的世界家园是没有根据的空中楼阁,其本体论其实是建立在世界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即泯除人类活动的主客关系,用无任何规定性的“间性”作为世界的本

质,它所认为的结构性符号世界也不过是人的主体性的无限延仲。因此,在它们这里,本体也就成了主体的本体。说本体具有主体性,这种“摄客体于主体,抑客观于主观”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总之,认识论的“想象世界”和和本体存在的意义性,只是实践基础上的人类的活动的一部分,而消解主客的间性存在也不过是辩证主客的关系性存在。

(三)关于学科建设与理论启发

西方哲学流派解构本体是一种谬误,但它们以人类的认识活动形成的知识以及解构过程中的一些理论是可以为哲学理论建设所用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西方一些哲学流派的认识结果可以作为部门哲学的内容,一些重要的理论范畴可以丰富哲学理论。

在哲学这里,哲学应当说是有明确研究对象的,即联系的整体的客观实在世界,其逻辑起点是存在。在哲学看来,存在是存在的,且只是客观实在性的存在,此客观实在性之存在即为本体,此外别无本体,更无现象与本质两分的本体。因此,只有企图取消本体的本体论,而不可能有脱离本体的本体论。既然哲学是对联系统一的宇宙的整体反映,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学问,因此它就应当是一个学科群。从其结构看,哲学是统摄无数具体哲学、应用哲学的,又是以一系列的具体哲学(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为内容的。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呈现出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等流派纷纭局面,表明哲学有丰富的具体形态。当然,非本体论辑学百家鸣放的局面,表明哲学学科的复杂性,但它们在相应的范围里也就是一种部门哲学。例如,结构主义的确是一种反本体论的学说,它或是无视包括人类及其人化世界在内的世界的实在性,或是否认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统一于物质实在性的客观存在,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如人类的语言、符号、结构、现象,等等。因此,它具有部门哲学的特征。

对哲学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护理干预;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

临界高血压本身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多的身体危害,但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全身细小血管会有一定的硬化,当出现临界高血压出现后会非常容易转为更高级别的高血压症状,也可以认为临界高血压是提醒老年人注意血压问题的一个警告信号。做好老年人临界高血压护理是一个重要课题,我院对114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11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病标准[1]。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9±5.6)岁;对照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7.1±7.3)岁。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未服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措施

1.2.1加强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仔细讲解高血压疾病发生原因以及治疗和护理意义,让患者进一步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2-3];讲解临界高血压与一般性高血压的区别,让患者放松心态,使其了解临界高血压并不会带来特别大的危害,如果护理得当连药物治疗都可以不用进行;讲解导致血压偏高是因为偏食肥腻且疏于锻炼导致的,使其明白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的必要性;讲解研究以及熬夜对血压的影像,使其明白远离烟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处。

1.2.2心理干预 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由于年纪过大的原因,当身体出现异常后较常人更易焦虑、躁动,难以配合临床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一对一护理干预措施,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感,减少患者逆反心理,使患者对自身高血压症状有一定认识,使患者明白参与锻炼及治疗中的重要性,给予患者足够心理安慰,促进疾病恢复。

1.2.3饮食干预 在心理干预基础上,使患者进一步明白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减少高热量肥腻食品的摄入,严格控制体重[4-5];在患者自愿基础上使其慢慢改变自身饮食习惯,更好控制自身血压水平。

1.3观察指标疗效标准 显效:1年内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舒张压在85 mmHg以下,无其他症状出现;有效:1年内血压偶有波动但身体无异常症状,舒张压在95mmHg以下;无效:舒张压维持在99mmHg附近,甚至更高,身体出现相关不适症状。显效和有效规定为总有效率。

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有效率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总有效率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自身心脑血管功能退化,罹患高血压疾病的概率大大高于正常人群,当老年人出现临界高血压症状后,其自身器官、血管并无器质性病变,不用采取特别治疗方式,但值得引起高度警惕,临界高血压是对老年人心脑血管功能异常的一个警告信号,如果不引起重视,容易进阶成更严重疾病。老年临界高血压并不需要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甚至不需要药物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出现临界高血压后可及时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压恢复正常。老年临界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对既往史、饮食习惯、烟酒史进行全面地的了解,了解患者发生血压异常的原因,如果患者不良习惯较为严重,应根据其性格及文化水平详细了解其生理、精神的需要,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再采取相对应护理方式,护理过程中要随机应变,不能一成不变,在护理的不同时段也应该根据患者血压变化以及生活习惯改变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健康知识指导。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生活习惯以及性格、文化等因素才能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延杰,吴时达.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高血压处理指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20(3):177-181.

[2]程学铭.高血压、脑卒中的社区人群防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4(2):91-95.

[3]毛俊,钟华荪,邝星驰,等.社区放讼训练对临界高血压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2,18(4):77-79.

对哲学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血管;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74-01

前言:在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中,采取脑血管介入法是公认的金标准。其主要操作为经皮股动脉穿刺之后采取数字化减影技术在全身肝素化的环境下对患者脑血管进行造影的一种血管介入方法[1]。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存在一定的主观情绪的紧张和心理焦虑,会造成尿液的潴留和血压的升高,这都是不利于手术进行的因素,而在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侧肢体的长期制动,会影响到患者发生失眠、烦躁不安,情绪不稳等状况[2]。因此如何在手术前、中、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当前脑血管介入护理的重点研究内容[3]。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在临床上采取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针对我院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162人,女性有78人。患者年龄为28-74岁,平均年龄为(52.7±5.23)岁。所有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语言障碍、视觉朦胧、字体偏瘫等状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介入护理干预措施。(1)术前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护的健康教育培,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和检测的目的和意义,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及时处理的方式,并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使用便盆和尿壶、诱导其排尿反射。(2)术中干预:全称安排介入护士对其进行贴身陪护,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味进行手术,并在整个过程中对其出现的紧张情绪和焦虑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及时观察患者出现的尿潴留或者血压升高的迹象,及时对其进行处理。(3)术后干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确保在营养保证的基础上减少由于食物过量摄取造成的涨腹。指导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做好术后的心理护理和环境布置,保持患者在轻松的环境中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定期给予一定的肢体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非常满意72人,满意42人,不满意6人,中满意度为95.0%。对照组非常满意为52人,满意54人,不满意14人,总满意度为88.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在观察组在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率为血压升高4人,淤血血肿共计6人,排尿失眠17人,总发生率为22.5%;相比较对照组,血压升高12人,淤血血肿11人,排尿失眠31人,中发生率为45%,有显著性改善(P

3 讨论

在针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介入护理模式,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其主要的作用原因在于加强了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和强化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有研究表明,采取有针对性的一对一陪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感,有助于避免血压升高,和尿潴留的发生[4]。而在术后的护理上,采取积极的主动沟通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直接反映在患者主观上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上[5]。目前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风险性越来越小,但是依然会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诱发因素,所以做好预先的准备工作,严密监护患者在手术后的情况,对于发展的早期问题,及时处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非常有利。本文的结果也显示在观察组在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率为血压升高4人,淤血血肿共计6人,排尿失眠17人,总发生率为22.5%;相比较对照组,血压升高12人,淤血血肿11人,排尿失眠31人,中发生率为45%,有显著性改善(P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针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专门的介入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对哲学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灯盏细辛;临床疗效

本文主要对灯盏细辛临床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效果作简要评价,资料整理后进行如下汇报: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我院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8例临床资料,根据ACC/AHA诊断标准(2009)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价[1],本次研究对象心功能分级均在III级及IV级之间。本次研究对象不包括有严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及恶性高血压患者等。观察组中男12例,女32例,平均年龄(79.312.3)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31例,平均年龄(79.472.3)岁。两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相差甚微,本次讨论可行。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统一实施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在内的标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加用灯盏细辛(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569)进行治疗,40ml本药品加入250ml,0.9%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后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日1次即可。

1.3 评价标准

测定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含量以及LVEF、LVEDd等指标水平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表现,并且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体征表现有所好准,心功能亦有所提高;无效: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基本无差异或是有恶化情况出现。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统计软件SPSS16.0处理数据,P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通过所记录数据可以较明显的看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数据整理,观察组此次治疗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此次治疗显效13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明显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71,P

3 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时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综合表征[2],可根据射血分数情况的不同分类不同,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具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患者具有正常的收缩功能,但心肌顺应性有所下降且僵直度有显著提高。临床研究发现,该疾病在老年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4]。目前尚未寻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但多学者共同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该疾病发作的主要机制,临床治疗应从抑制该机制入手[5]。

灯盏细辛注射液主要为灯盏细辛经提取酚酸类成分而制成的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野黄芩苷与总咖啡酸酯,具有通络止血、活血祛瘀之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灯盏细辛可以抑制机体内血小板的凝集以及红细胞的聚集,可降低血液浓稠度,促进心脏排量的增加,起到利尿作用并减轻心脏负担;此外,灯盏细辛还具有较好的氧自由基清除作用,可减轻损伤并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

通过此次观察,结果显示,灯盏细辛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BNP含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都斌,姚雪艳.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3):163-165.

[2] 黄勇,齐晓岚,官志忠等.灯盏细辛组分对脑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8):1038-1041.

[3] 李虹,杨红英,刘辉等.灯盏细辛注射液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临床及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2):1611-1613.

[4] 俞海峰,韦凡平,钱国权等.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与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5,32(1):101-104.

对哲学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 银屑病;理血解毒类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银屑病为慢性炎性增生皮肤病,致病因素未明,易复发。主要证型为血瘀证、血燥证和血热证。临床实践形成了活血解毒汤、养血解毒汤和凉血解毒汤等理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CF)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理血解毒方的联系,研究银屑病的中药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0例。均符合银屑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1~66岁,平均(27.3±2.6)岁;病程1.5个月~35年,平均(5.1±3.5)年。根据证候将患者分为血瘀型组、血燥型组和血热型组,其中血瘀型26例,血燥型30例,血热型44例。对照组无银屑病,共35例。

方法:血瘀型组服用活血解毒汤(莪术、白花蛇舌草、红花、丹参、鬼箭羽、桃仁、鸡血藤);血燥型组服用养血解毒汤(当归、丹参、土茯苓、麦冬、生地、鸡血藤、玄参);血热型组服用凉血解毒汤(槐花、土茯苓、赤芍、草河车、紫草、白鲜皮、生地)。1剂/d,水煎服,早晚口服,8周1个疗程。

检测:治疗前后分别收取所有银屑病患者3mL静脉血,离心,将血清置于1.5mL埃普多夫管中-80℃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EGF。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

结果

对照组与银屑病组治疗前后血清VECF浓度比较:银屑病患者血清VECF水平在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不同银屑病组患者血清VEGF比较:共100例银屑病患者,其中血瘀型26例,血燥型30例,血热型44例。血燥型组治疗前血清VECF显著低于血热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型组与血瘀型组比较血清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后血燥型和血热组血清VEGF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讨论

对哲学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 B型钠尿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有效控制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重点之一。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以上患者诊断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CHF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精神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9~79岁,平均(63.7±11.4)岁,病程2.5~8年,平均(4.2±1.7)年;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按照NYHA分级:Ⅱ级14例,Ⅲ19例,Ⅳ10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64.1±10.3)岁,病程2~9年,平均(4.5±1.2)年;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功能按照NYHA分级:Ⅱ级13例,Ⅲ18例,Ⅳ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剂、强心苷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6.25 mg,2次/d,根据病情,可增加剂量到12.5 mg,2次/d,连续用药8周后剂量可增加到25~50 mg,2次/d。以上患者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取肘静脉血3 ml,加入EDTA和抑肽酶后,离心分离出血浆,20℃冰箱中保存。使用血浆BNP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测定BNP 浓度。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为显效;患者心功能提高1个级别,而不足2个级别者,为有效;患者心功能提高不足1个级别,为无效;患者心功能恶化1个级别或者1个级别以上者,为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此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出现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对灌注量的需求,此时静脉系统出现淤血回流受阻,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机体的神经体液也处于激活状态。在异常分泌的体液中,血浆B型钠尿肽的异常分泌受到人们关注。

研究表明,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与心室的负荷增加有关系[1]。在心力衰竭状况下,室壁张力升高和压力超负荷引起血浆B型钠尿肽分泌增加入血。一般情况下,血液中的B型钠尿肽是由左心室分泌的,是有前提蛋白裂解而来。B型钠尿肽的生物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收缩出球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具有利尿排钠作用;能够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前负荷和后负荷,使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功能提高;对血管平滑肌、系膜细胞、纤维母细胞等有抑制作用,可以调节心血管重构。由于血浆BNP是在心功能不全时突发性合成,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故BNP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而且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由于B型钠尿肽是在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和心脏功能障碍时释放增加,所以可作为观察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2]。研究发现,当心衰症状改善,心衰程度减轻时,血浆中B型钠尿肽水平降低[3]。

在本文中,观察组应用美托洛尔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功能状态得到改善,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也较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血浆B型钠尿肽的水平较治疗前也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治疗后钠尿肽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后对心衰症状等改善优于常规治疗。所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陈琦玲,刘梅颜,胡大一.血浆B 型钠尿肽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5):7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