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 和谐社会 影响 关系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37-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基本方针。尽全力排除破坏发展的各种障碍,让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得到切实的尊重与支持,创造才能与活动都得到充分的肯定。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知识经济为其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将知识作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也就是直接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以及应用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将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等作为基础,将创造性的智力资源当作是依托,将科技作为核心,并且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柱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是:知识经济将创新作为灵魂,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柱,服务业占有重要地位。

二、知识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经济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知识经济能有效减少失业,进一步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新产业,拓宽了就业领域,并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人在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是将高新技术运用在相关的岗位上。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的不断运用为就业结构带来的是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的不断运用,也带动了高知识水平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的增加。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提升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开。这主要是因为知识经济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经济,注重人的发展与素质的提升。知识经济背景下,最重要的实力是人的知识能力,具备这一能力的人,能够抓住投资获利的机会。知识经济侧重知识能力方面,使得人力资本在投资分配方面更加平均。所以,知识经济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二)知识经济利于环境保护

知识经济强调的是以环境、资源、经济、生态等作为出发点,注重人和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大力倡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将科技的利用作为先导,并利用知识与信息方面的资源,进而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知识经济将对自然环境有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当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属于知识与信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就是低耗、高知识与低污染产业,将会使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通过使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原材料与资源的消耗,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与低污染,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三)知识经济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知识的不断增长与进步给经济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推动了社会资本构成的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人力资本功能的逐渐强化,改变了经济活动本身的性质,并且对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具有共享性、组织依赖性基本特点,对有效消除劳资之间的对立,促成社会成员之间能够结成朋友关系,打下坚实的物质性基础,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知识资本化解劳资双方的对立,改变传统的交往模式。知识资本存在的无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劳资双方存在的对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原先的社会关系性质与人们之间的交往模式。知识资本是新型的资本形态,其包含组织知识资本、人力知识资本、客户知识资本等,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进一步的升值,在共享的过程中逐渐扩大,在不断整合中显示出了很大的经济效能。原来的物权排他的占有模式与社会对所有权的界定形式等都不能适用知识资本,当前对知识产权制度功能方面的讨论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伴随时间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多表现在知识与技术,财富也多表现为知识与及时,由其所主导的社会形态也带有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点。将来的社会会有更多的人从事知识与技术的创造、应用,知识产权的主体将多为企业等的社会组织。知识与技术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力量源。不断对员工进行组织与学习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武器。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成为人们职业生涯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广泛的协作、交流与共享,使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融进社会的技术系统和知识系统内,进而发展成为经营资本与智力资本。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方式也会让企业、社会人力资源政策进一步变迁,企业和社会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将出现变迁,进而企业的组织模式实现了创新,社会组织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社会大众将会寻找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打造自身的事业系统,社会中的全部成员将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推动劳资关系的改变,改进人际交往方式,让社会更加团结。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是社会协作后的产物,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发挥并不断体现着本身的价值,在和其余资本不断结合的过程中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是扎根在社会关系内的资本形式,是和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的资本。个体的知识与技术在通过一定的组织网络逐渐融入进复杂的社会知识系统与技术系统内后,才可以逐渐转化为资本。个人知识与技术在没有和其余资本相结合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转化的。从另外的层面来看组织学降低了新兴技术条件下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知识资本呈现出的组织依赖性,其本身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的人力资本,说明人力资本只能进行激励的重要原因,彻底摈弃了传统的劳资之间的关系对立,积极推动社会的团结与社会的和谐。有效激励的最佳方式是协作,并且结成好的朋友关系。好的协作能为协作者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本,需要双方一同遵守一致的道德规范,在做到诚实守法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彼此之间的协作成本,提升了资本的实际效益。可以这样认为,提升技术资本与知识资本存量的最优途径是多进行交流与开展有组织的学习。在不断扩大交流的同时,社会的开放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开放的社会将更容易消解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让社会矛盾的消除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与和平化,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三、科学处理好知识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其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引起的利益冲突也往往是多元的。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知识分子与其余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平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创造之间的关系。

(一)处理好知识分子与其余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强调各尽其能的社会,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往往需要社会全体成员一同努力,团结所有的力量。知识分子、农民阶级、工人阶级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充分调动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特别是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积极鼓励并支持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切实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升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获得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还需要清楚的看到,知识经济不断发展,使得知识分子成为了社会中的优势群体,因此,必须处理好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防止社会分层走向极端化,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国家还应该不但通过改革与发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好社会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在发挥好知识分子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有效调动不同行业群体的积极性,而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需要重点支持的行业与群体,则需要鼓励其发展,让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实施。

(二)协调好社会公平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各得其所的社会,需要处理好社会公平方面的问题。社会公平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有可能出现新的分配不公,需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在社会分配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确保其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分配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科学调整各个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结构,协调好社会各个成员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有效遏制地区差距、贫富差距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要从社会制度层面切实保障社会分配的合理性,通过创建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好广大弱势群体的实际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把握好和谐和创造之间的关系

从本质上来看,和谐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动态性和谐。和谐和创造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创造大大促进了和谐社会的不断进步,反过来看,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创造才能真正地展开。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需要激发整个社会的首创精神,在社会建设中凸显其创造作用。当前,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并且该影响不断深入与扩大。在改革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知识经济的出现,也激发了新旧体制、矛盾、思想理念等的交杂碰撞,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需要突破大量的障碍,还往往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在强调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与尊重人才的大方针指引下,让所有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能够得以尊重,让创造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让创造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支持,真正去营造能够积极鼓励人们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充分调动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冲破在创造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不断去解决新问题,积极接受新的考验。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社会变革,推进了社会进步。我国当前正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利于环境保护,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等几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处理好知识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处理好知识分子与其余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社会公平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和谐和创造之间的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岳森.知识经济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探索与展望[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张钢.从人力资源到组织资本:一个对“经济人”假说的拓展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

[3]赵振元,银路,成红.新兴技术对传统管理的挑战和特殊市场开拓的思路[J].中国软科学,2004(7).

[4]盛世豪,徐明华.关于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几个认识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4(7).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2

我国现在正在努力地构建和谐社会,档案信息的服务可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借助对档案信息的分析,以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一、完善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原因

(一)完善党的执政地位

档案信息服务的高质量,可以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我国在进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借助档案信息,通过档案信息的管理,可以使我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档案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合理运用法律的武器和舆论方面的监督,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实现权力的合理使用,这样既可以保障政府职能的发挥,也实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通过完善档案信息的服务质量,可以提出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主要运用契约经济的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自主性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要通过档案的管理来解决。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人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档案意识也在完善,档案信息服务应该更加的具有针对性,通过真实的档案信息,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公平和公正历来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只有实现了公平和公正,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档案信息是人们的真实信息的记载,通过有效的档案服务,可以促进公平和公正的实现,合理的对档案的信息进行运用,各行各业都能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维护社会长期的稳定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社会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档案信息服务可以缓解社会转型期人们之间的矛盾,可以将复杂的社会关系理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档案信息的服务可以解决多样性的纷争,公民通过档案的信息服务,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政府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分析,可以体察民情,能够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档案信息服务的措施

(一)明确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向

要促进社会的和谐,要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意识,如今,档案信息服务的整体情况还是有待提高的,档案服务的效率有待提高,而且各类技术不能充分运用,导致了档案信息服务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档案信息服务的成本。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与时俱进,完善服务的能力,确保档案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完善档案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合理运用各类资源,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效率

我国的人口众多,而且不同的区域间差异很大,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应该确保档案信息得到充分的运用,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的环节中,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并且采用合理的方式。

(三)强化人才培训

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部门应该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深化,并且让他们在档案信息服务中及时地发现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档案信息服务环境

首先要对经济环境进行完善,一个国家要实现和谐社会,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实现和谐,而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可以充分体现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中,应该分析档案信息服务的理念和方法是否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在进行档案信息的服务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环境,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应该熟练地操作电脑,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管理,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3

论文摘要: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是决策者,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向与方式的科学与否。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沿着科学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一、 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社会特征

科学素养是人们坚持科学精神,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修养和能力。科学素养决定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关系着人们工作与生活发展的优劣与成败。公民的科学素养,除了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作为国民素质的基本元素也同时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与普通公民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作为决策者,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不仅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对社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发展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决策的科学性上。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着发展目标的正确与否和发展方式的优劣与否,科学的决策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不科学的决策则违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会使事物的发展与人们的希望背道而驰,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决策的科学与否,对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本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素养,才能具有科学决策的意识与科学决策的能力。首先,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才能在决策过程中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其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才有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客观地认识环境,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形势,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确保决策这个主观行为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二、 科学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保障

精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灵华,领导干部的科学精神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保障。科学精神来自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积累和升华,它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们行为和习惯的科学性。科学精神所代表的核心内涵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理性精神则是各项事业沿着科学道路、按照科学方式发展的保障。

首先,创新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科学技术之所以不断发展,就在于科学研究在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大胆创新。创新精神是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开拓精神,是一种对于新问题、新方案、新途径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科学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对旧概念的修正和不断发展新的概念,它对陈旧的现实、落后的现象不满、并提出质疑,而且要求改变现状,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创新精神是由科学探究的实践升华而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寻找新发现的过程,“科学上的新发现,必然冲击原有的认识,产生新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由于新的发现变革了人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引导了人们新的行为,因此,使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事业得到新发展。所以,创新精神是变革的动力。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和思维的更新都来自于人们的创新意识。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精神的推动。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产生。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领导干部如果墨守成规,仅拘泥于经验,就有可能使新的机遇丧失、使旧的情况恶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主动审视现实的状况,质疑制约发展的现象,自觉地变革陈旧、落后的东西,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理性精神是促进各项事业沿着科学道路、按照科学方式发展的保障。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去探索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事实和逻辑的必然性,而不是单凭直觉和经验。实事求是地理性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探索求知、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的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来自于人们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科学的本质就是整理事实,从中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而不是仅仅抓住现象作出的结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必须是在观察、试验所得到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然后经过实践的验证加以证实,这样才能将其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结论。因此,科学的理性精神是把握事物科学发展的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科学的方向、按照科学的方式发展,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领导干部的理性精神是科学决策的理性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才能自觉地排除掉主观唯心的东西,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发展中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来研究、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实践作为检验结论的标准。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各项事业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地发展,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科学知识是认识和判断发展环境与形势的基础保障

科学知识是领导干部具有这种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基础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具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环境与形势的基本能力,并以此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首先,科学知识是领导干部辨识能力的基础支撑。科学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客观的事实,它包括自然的事实、历史的事实和社会的事实。另一个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人们必须具有科学知识,才能认识和分辨各种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及其规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的发展中,领导干部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必须首先对发展环境和形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这样才能为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科学地辨识能力,而这种能力来自于科学知识的支撑。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识别国家政策方针和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各种相关信息,才能利用科学知识去分析和判断各种事物。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必备的科学知识,就会妨碍其对于环境和形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判断。例如,为了应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局势,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为了落实这一措施,国家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等任务和要求。但是,在我们对某市部分现任局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对于“标准煤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43.30%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错误的答案;11.3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来源的问题,有35.57%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6.7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COD是什么?”这个问题,有22.68%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35.57%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仅有54.12%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而有近一半的领导干部对这一原则不够了解。由上可见,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因此,无法搞清这项措施中的相关概念。这必然影响他们对“‘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项约束性指标的客观认识;对发展“循环经济”这项“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同时,也会妨碍他们对“节能减排”这一战略措施实施后未来发展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正确判断。

第二,科学知识是提高认识效能和预见能力的支撑。科学知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寻找和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来掌握社会发展的进程,利用事物之间的促进关系、消除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提高预测和预见能力,使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目前社会系统纷繁复杂,各个社会部门、各种社会现象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构成社会自身的矛盾运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去再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必然联系以及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以便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制定社会的改革方案、工作计划、方针政策;及时调整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以此去改造和管理社会活动,引导和管理人的行为,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则会制约领导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视野和高度,影响其决策的大局性和系统性。例如,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对于“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固定构造四种”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有40.72%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的答案,17.53%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超过五分之三的领导干部,对于我国的专利法不够清楚。对于“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生活水平越高。”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仅有43.30%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而有4.12%的人和52.58%的人,分别选择了“不知道”和错误的答案,这说明大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测量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方法不了解。对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意味着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仍有10.31%的人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答案。这说明,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科学决策知识。

专利法、恩格尔系数和决策的民主化,是目前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横向知识。其中:专利法是保护创新的重要科技政策之一,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领导干部对于我国专利法的基本内容和内涵缺乏了解,说明他们还不能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对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和怎样创新有一个认真的思考。“恩格尔系数”是家庭收入中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比,它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领导干部对此指标的含义不了解,说明他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的差距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发展目标是什么还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决策的民主化是科学决策的根本内涵,领导干部对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除了意味着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外,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在照顾大局的条件下,公平地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这个基本内涵都不清楚。说明他对现代社会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需求还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缺乏基本的认识。

四、 科学方法是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保障

科学方法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的支撑,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思想方法与措施、手段的保障。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局势,领导干部只有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充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方法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方法为人们有计划地管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例如、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为人们对社会的整体和部分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确立改革和管理的最佳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思维是人们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获得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当今社会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任何个人的行为,局部的事物都与整个社会系统密不可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使决策环境日趋纷繁复杂。这些都给领导干部的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决策问题复杂、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泛、因素繁多,决策问题变化快、动态性强是现代决策的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这种复杂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需求,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特别是系统思维的方法,则难以把握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但是,从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领导干部对于传统科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较好,而对于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近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较差。调查显示:80.11%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测试题的正确答案。而在对系统思维方法进行的测试中,只有11.29%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能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处理测试题中的问题,而其余88.71%人,均按照传统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处理。系统思维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性,“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研究问题,以达到最佳处理方案的思维方法。领导干部只有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来探究工作中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才能将自己的局部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将各个方面的关系与利益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有效处理好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共同发展。

第二,科学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与措施。科学方法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途径、手段、程序和技巧。科学方法是把握事物发展方向与方式的有效工具与锐利武器。领导干部运用科学方法,一方面,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使主观决策更贴近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是保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对于定量分析科学方法的运用还存在差距。调查显示:72.04%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完全理解;有56.45%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于比对实验方法完全理解。但是,在对统计方法进行的调查中,对“统计科学的总体性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质量特征。”这个正误判断题,有59.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的答案,11.3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导干部,对于统计科学的总体性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这个概念不清楚。在对领导干部的综合数据分析能力测试中,我们给出了一组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能源消耗的比较数据,内容为:“中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404(gce/kw.h),国际先进水平为317(gce/kw.h);中国每吨钢可比能耗平均值为966kg(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656(kg标准煤);中国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为170(kg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107.5(kg标准煤);中国每公斤标准煤能耗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0.36(美元),国际先进水平为5.58(美元)”。要求被测试者根据给出的数据,对我国能源状况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结果只有44.62%被调查者选择了“我国节能潜力大”这个正确答案,而超过一半的人分别选择了“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大”两个错误的答案。这说明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单位”数值与“总体”数值反映客观事实的区别认识不够清楚。

由上分析可见,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要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科学的方向、按照科学方式发展,关键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决策成为经济社会沿着科学道路发展的动力与方向盘。

参考文献:

[1]田夫.科学与领导[M].中国科协现代管理知识讲师团编辑出版(内部限额发行),1983.

[2]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网7-06/03/content_634545.htm.

[3]中央组织部等.科学决策知识讲座[M].人民出版社,1987.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陈亚兵,泉州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叮―0164―0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所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又在促进着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主体力量而无从实现,而没有社会的发展,人的不断发展也会失去条件支持和推动力量而成为不可能。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新的目标,由此实现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正体现了党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思想的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取决于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素质,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不具备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那么这个社会要实现发展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即将迈进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一方面是人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将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人的新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和条件,开辟新的道路。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深入探讨和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活动和发展是由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来承担和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人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从而具有了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这些主体性就构成了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人的能力、素质。正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和外化,人的能力作用的发挥,才有人创造历史的活动。

人作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创造社会历史的过程,同时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张扬的过程,是人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的具体表现形态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的创始人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而劳动过程不过是“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即在对象中灌注自身目的的一种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即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目的意图等物化到对象中,最后达到占有对象的目的。人在劳动中改造对象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的同时,也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人“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劳动过程,其实就是生产力实现和发挥的过程,因为生产力按其本质规定就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的能力,亦即人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所以说人类社会历史是劳动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考察生产力及其变化发展时,我们会发现生产力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实体性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因此,从内容上看,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发展。而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唯一能动的、主导的因素,是生产力的主体,生产资料的创造、运用、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人,正如马克思说的:“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物质生产过程是在劳动者的主宰参与下进行的,劳动者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制约着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决定着生产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没有劳动者就没有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劳动者能力的发展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由劳动者来承担和实现的,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者的力量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历史”,也就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直接体现在从事劳动的活的人体之中,包括体力和智力。在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上,人的体力的变化是微小的,因此劳动者能力的发展主要就体现在智力上,而智力的提高和发展从来都是人类知识渗透和转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综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知识因素日益替代物质因素,成为决定生产力进步的主导因素。人们从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迄今已经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两大形态,并即将迈进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经济,人们普遍这样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这样的经济时代里,经济的发展不是直接依赖资源、资本、设备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利用,从本质上说,知识经济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形态。在农业经济时代,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资源和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当时的生产活动也有知识的渗透,但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比较低下,其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业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的附着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已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但是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资本等仍然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因素,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则成了经济增长的核心,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支撑

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历史,是知识渗透、转化为生产力的历史,是知识不断取代物质资源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历史。

知识和其他物质资源不同,它不是世界上现存的东西,不是自然过程自发的产物,而是人的能动活动创造出来的,是人通过发挥主体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成果。简单地说,知识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作为知识,其本质在于它是人类实践创造的产物,任何知识都是人的知识,离开人及其对象性活动,便没有知识的产生、积累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自然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很清楚,作为意识或精神产品的知识,是人的主体性实现和外化的结果。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以各种符号形式创造出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的知识世界。知识的开发、更新与创新,表现着也推动着人改变世界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既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在本质上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性实现和外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本身发展的结果,是人的能力、素质提高的结果。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结果,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又必将从新的历史高度要求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如前所述,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人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可见,人的主体性不可能离开客体和实践而自发生成和发展,相反,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获得和建构起来的,与实践的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发展。

与以往的经济时代不同,新的经济时代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获取、创新和运用,知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不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无形的精神性存在,它总是依赖于人而存在,知识的作用是通过掌握知识、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人来实现的。因此说知识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实质上是说有知识并把知识运用于劳动而创造财富的人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也就是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本将是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的生产资本。显然,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句话,要求人的主体性更加凸现,人的本质力量进一步发展。而作为社会发展的更新更高的阶段,知识经济也将为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知识素质的更高的要求,将促使人的劳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力首先表现在他的劳动能力上,一般来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是同他的劳动能力成正比的。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的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是知识经济实现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其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必将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知识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因此,知识经济中的生产劳动者必须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谁掌握了知识,掌握了高新科学技术,谁就能在社会竞争中掌握了优先权、主动权和决定权,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个人也是如此。有人把知识经济又称为脑力经济、智力经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的知识在新的经济时代中的作用。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这种新的要求,必然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和氛围,充分调动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将极大地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促进人的发展。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5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学校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开拓自己的潜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需要一些“专业人才”.而现在许多高校都根据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目标,使得专业的归属有了明确的要求,教育方法也得到了许多从事服务行业人士的认可.酒店属于服务行业,最注重的就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而这些都需要从业人员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情况,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服务管理和酒店管理课程以及餐饮管理等专业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进行系统的培训.而对酒店的规划与设计和社交礼仪以及中外饮食文化可作为选修课增强学生的见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分层次的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深入学习和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规划的时候需要对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严格的模块管理———包括公共课、专业课以及拓展专业课、综合运用课等模块.在学生进入高校时设置一系列的酒店管理基础课程,为将来实习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在传统的教学计划安排中,专业实多数是在即将毕业的学年安排两、三次,但是学生在还没有接收完学校的课程安排计划的情况下就出去实习,一方面不能全面的了解课程专业知识,而且在实习过程中无法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给酒店留下好的印象.短暂的实习期不能保证专业知识运用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基础知识才是学习的关键.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实习布置时应该打破传统的实习安排,将学生的实习时间尽可能延长,保证一个学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铺垫.

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服务意识要求酒店人员通过提高顾客在消费中所获得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以及形象价值,降低顾客在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上的付出,从而满足顾客的价值需求,让顾客在消费中得到更多的享受和满意,使顾客成为酒店的忠实会员,这样才会给酒店的长远发展带来竞争优势.

2.1社会环境培养社会对于人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于酒店服务行业来说可以引导人们用正确的价值观让人们充分的意识到服务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酒店服务业是最新的产业,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社会的舆论导向可以使从业人员意识到社会对服务业的重视,从而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掌握在社会环境中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对服务技能的考验也是越来越残酷.所以对服务意识的培养要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尽快度过实习适应阶段,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2.2学习环境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满足酒店与社会的需求,学校可以积极的与酒店方面进行协调,根据各个酒店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专业的实习计划和专业目标,使学生在实习生活中对课程的了解更加深入,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尽可能的符合行业的标准、社会的需求.从学习和实践中可以掌握技能、提升知识,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并在服务时通过社交礼仪来树立端正的服务意识.礼节礼貌是酒店管理专业最为关键的一门课程,其主要是弘扬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文化修养,酒店要对人员的道德风尚加强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优质的服务来对待每一位客户.因此在言行上要对每个客人不同的风俗习惯与饮食习惯给予适当的照顾,尊重客人,给客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3总结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改革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剧,信息社会的发展,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根据社会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互动规律,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在客观上要求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并促进新的发展。由于我们正处于一种经济转型或者说是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即我国正努力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从机器时代向知识时代前行;这一动态发展趋势影响到教育领域的表现就是要求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现代教学体系,大至整个教育总的培养方向、培养目的,小至某一课堂的教学模式,无不有人提出质疑,无不有人呼吁进行改革。传统教育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前进,这是毋庸质疑的,如果不主动对其进行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因素;不仅整个教育体系会崩溃,而且会严重阻碍我国的发展。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对传统教学的变革,面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从哪个方面入手,找到改革的切入口,才是关键。众所周知,无论多么完整、多么科学的教育方案都要由具体的人来制定执行;它的实施对象也是具体主观能动性的人,将所学知识作用与社会转化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的载体同样也是人,因此,本文认为,教育改革应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且能够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人为核心,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变原来“教师要学生学”变为“学生主动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成为社会生活进步的动力,而不是适应社会的被动者。

一、知识经济呼唤教学改革

许多事实证明,随着知识和技术的高速创新,人类在近30年所获得的知识总量已经相当于过去两千年之总和。也就是说,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技术、发现、发明不断的推陈出新,知识的生命日益缩短,知识陈旧或老化的现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严重。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当人走出学校,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从教科书中学到的知识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无用。面对知识老化现象对学校教学的挑战,实现从“教学”转向“教育”,继而转向“学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它所培养的人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世界及现实自我的能力。从本质上讲,现代教育就是要“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1]由此我们不难预见,自主学习是21世纪人类学会生存的必由路。

二、改革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缺乏主体性,缺乏自主的精神。在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对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是不够的,比如在理解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时,通常只强调人的发展是从属于、受制约于社会的,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却很少讲个人的发展水平对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在研究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时,也只强调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却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曾经有人批评我们的教育是“无人的教育”,虽尖刻却又不无道理。这从某种意义上提醒了我们:我们的教育到了非该不可的时候了,而作为教育改革切入口的教学改革向主体性方向迈进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可能性:

1.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1)现状不尽人意

曾有专家分别以小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作过一个虽简单但又令人深思的小实验: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一个圆圈,然后询问被试这个圆圈是什么,小学生们回答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猫眼,有的说是月饼等等,而大学生们的回答竟不约而同、如出一辙的回答曰:“圆圈而已!”从这个实验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教条化、标准化和模式化的教育在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的作用及效果上是多么不如人意。就象有人戏称的那样:小学生是问号、初中生是句号、高中是惊叹号、大学是省略号。的确如此,我们的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方面是无可指摘的,是高效而有力的,但在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方面有极大的欠缺。可是“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的态度的人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的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2]鉴于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现行教学情况进行改革。

(2)顺应日后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知识极大发展,信息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当今时代学生在知识、兴趣、爱好、个性方面可谓更加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时代的进步同样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读死书、死读书”和“高分低能”者已经不为社会许可了,现代科学所支撑的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拥有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不能”才是当今最受欢迎的人才。由此,我们必须以“个别化”和“个性化”为方向,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建构,以学生独立的、自主的活动来替代班集体的统一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适应个性的学习活动的机会。

2.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1)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受益于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先“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限,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日益活泼丰富了起来,变原来枯燥、单一的“听讲课”为图、文、声、像并茂的教与学,教师可以运用powerpoint、word、autherware、flash等软件进行教学设计,以便在授课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思考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现代资讯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介入教学过程所带来的对师生生活空间的有限性的冲击,特别是Internet广域网的大面积覆盖,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字顶学习进度,并可超越时间限制,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都对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学习活动。这些均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其学会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三、关于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以上分析了传统及现存教学所培养的“被动型”人才已经逐渐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如不进行改革不仅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会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并论证了对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即建立一个以“自主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现就此对这一改革谈几点个人意见:

1.改革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知识爆炸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意味着知识在不断的变革,实践已迫使人们对传统师生模式(即“教师中心”)作出反思。“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十几年内由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3]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学生应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中心,教学中的任何活动,教师的任何努力,根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教学应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努力使学生获得摄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教师的职能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以辅导的形式使学生更有效的从知识的接受者过渡为知识的运用者、发现者与创造者。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习的自主性

学校教育由“个别化”授课制发展到班级授课制,在人类历史上曾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科学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及社会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要求所引起的师生关系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堂教学必须走向“个别化”与“个性化”。强调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独立的、自主的、活动来替代班集体的统一活动,以学生更多的适应个性的学习活动的机会,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目前已有部分学校在探索实施“问题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发现学习”模式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的一种努力探索。它并不是要取消或完全替代班级授课制,其实质是试图实现“个别化”与“集体化”的补与益,以填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划一、呆板和僵死的严重缺陷。使学生真正以自己所需自主学习,以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3.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众所周知,以电脑互联为基础的因特网,已经演变成人类社会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是教育传播的新媒体。目前能够在网络上实现的教学手段包括:(1)网络教室:在这一教室中,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在干中学。教师刚是注意不同学生的进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即使辅导。(2)校园局域网:学校将课程编排与内容放在校园网络上,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进度,自主学习,也可连接图书馆查询电子版资料,师生之间也可以同步对话,有针对性的指导答疑。(3)电子邮件与可视电话: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和可以看到图象的电话,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通过网络实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网络的逐渐生长,学校将突破明显的校园界限,对于学习者来说,教育将是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的控制权还给学生,在主动的、开放的、交互的学习中,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化学习方式。

有主体性的人需要主体性教育来培养,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培养人,离不开提高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必将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更科学,更具有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