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73-02
(1)准备好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抽象概念;(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4)开展社会调查,提高探究能力。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同时又用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中理所当然的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是我们在新课标教学中必须要深思的问题。生活与化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离不开实际。只有把生活实际与化学教学联系起来,才能使化学更有趣、更易懂。
1.准备好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生活素材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筛选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寻找新的视角的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导入新课,造成认识的矛盾冲突,把本堂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身需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如在"有机合成材料"教学中,课前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毛线、塑料袋、棉布、尼龙绳、不锈钢饭盒、橡胶、脱脂棉、铜丝等,请学生说出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材料,哪些属于有机材料。有些材料学生不太熟悉,这样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读课本。又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打开一瓶汽水,让学生观察气体从水中冒出的情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的性质。由此可见,将化学知识置于真实情境中,使问题生活化,不仅可以为学生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铺设多样的途径,感受知识的"亲和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抽象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初中化学教学中,某些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如果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知识深入浅出、变难为易。如在讲授仪器的使用时用的玻璃棒,它的作用与生活中使用的竹筷相似。同学们很容易把玻璃棒的转移作用忘掉。在此我们不防将生活中的竹筷引入,因为玻璃棒和竹筷在形状和使用上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在就餐时,用竹筷夹菜、吃饭、还可以用它蘸一点汤来尝尝汤的味道。这是用竹筷来转移少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例子。把竹筷的作用顺向迁移到玻璃棒的学习中来:在做蒸发实验时,蒸发后可以转移少量固体;在验证溶液的酸碱性时,用玻璃棒来转移少量的溶液在pH试纸上。这就是玻璃棒的转移作用。经过这样的知识顺向迁移,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而且容易掌握。
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让它服务于生活。在课外生活中,我们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实验并解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例如:学了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这个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做练习:小林晚上在家帮妈妈洗铁锅,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红色物质是什么?产生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运用化学知识正确解释了这些现象。又如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有机合成材料后,让学生思考如何鉴别真假金银,"真丝"与"人造丝"。热水瓶胆内壁上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又用什么办法除去?长期饮用硬水对我们身体有害,生活中怎样把硬水软化?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4.开展社会调查,提高探究能力
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2
关键词:科学教学 素质教育 科学意识 生活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我们在重视德育、语言数字等的教学时,能轻视自然科学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吗?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是解题高手,却是科学发明的奴隶。回顾世界“诺贝尔”的获奖者,我们中国人却寥寥可数,不得不让国人深思,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当下的教育缺乏对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现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重要素质的科目,它所培养的相应能力是某些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农村小学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科学教育会面临好多的困难,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何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我想浅谈以下几点:
一、运用资源优势,充实科学课的教学内容。
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二、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所需的材料。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整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当地易得的材料代替补充,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科学实验活动中来,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的机会,最终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转贴于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充足,常与自然事物、农业生产相伴的生活实际,把科学实验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探索,通过在生活中观察与探索,学生对自然事物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堂以外,使课堂、课外、生活、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将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到大自然中,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3
新课程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各学科与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何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最终确保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是我们面临和思考的主要问题。
校本课程《校园植物文化》以植物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走近植物,积极挖掘植物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性运用植物文化育人,通过感知植物、诗词吟诵、现代散文赏析、文化品读、雅闻趣事、歌咏植物等研究性学习,构建以自主探索为基础,合作学习为主体的开放的学习过程,实现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培养人文情怀、提高艺术修养、丰富生活情趣。
校本课程《校园植物文化》由生物和语文两部分组成。语文教学活动分为四节,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与校园植物相关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配合生物学课程调查校园植物资源;探究植物各种生命现象及规律;培养观察方法,写好植物观察日记;背诵相关的诗文积淀人文素养;阅读名家散文,丰富情感。所有这些活动都会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编排语文阅读第一节“物竞天择·人与自然”,特别在贾祖璋的《葵与向日葵》之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在这篇关于生物学分类知识的科学小论文后面,安排学写自然科学小论文有它的合理性,指导高中学生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富有重要意义。从写作教学目的看,我们培养的高中学生,将来绝大多数都要去从事生产劳动和科技工作,指导他们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可以为他们将来的科技写作打下坚实的荃础,使他们终身受益。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一般都要建立在自然学科的科学实验或实地科学考察活动的基础上,是一个使中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刻化和条理化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要对自己接触的自然科学中的某些事物现象、问题或某个专题,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探索研究,并加以论述,写成科学小论文,以揭示其特征、意义及规律,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学习非常必要。它是培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从跨学科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无论对自然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写作学科的学习,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价值。
诗歌是语言和文学的精华,而每一个青年心中原本都有诗意的人生向往,只是被压抑在教育体制的冻土下。屈原所谓“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杜甫所谓“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李白所谓“万物兴歇皆自然”。他们“大天而思之”,对于天地的博爱无私,自然的规律性,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都有极好的形容。诗人亲近自然,不论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日月山川,风雨雷电,都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引起许多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品读诗词就是让高雅的诗歌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纳入我们必经的人生历程之中。当诗歌对我们显得亲近,我们的心灵就会比较自然地感受并萌发诗意。因此第二节编排了诗词品读以及“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作诗词”。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辅导以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点。以花草树木植物为象征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种共同现象。人们在欣赏花草树木外在美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们某种特定的意义。文人学士通过咏诗赋词,把他们内心的感情和审美情趣寄托于大自然的花草之中,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因此诗人都非常重视创造意象。意象在诗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诗歌就是通过意象来诠释作品的哲理,通过意象来破解作品的寓意,通过意象来鉴赏作品的意境,通过意象来与作者进行艺术、美学、心灵与精神的交流。在诗歌学习中,分析意象,就是分析文学物象中所蕴合的意义,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义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鉴赏诗歌的意象,就是要让学生将自己所接触到的诗歌中的意象分门别类地作梳理。通过查找有关意象的资料,用简明文字概述意象的寓意。
散文这种体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写植物的散文在情物关系的处理上,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或喜、或忧、或悲、或思的情感,通过情感倾向的宣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因此需要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由体味作者的情感进而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语文第三节散文品读之后安排了以“植物与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植物历来就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中国园林植物在配置上更是受历代山水画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植物的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注重色、香、用。不仅仅是为绿化,而且要能入画,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植物象征意义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生活习俗。以花草树木为象征,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种共同现象。古老的中华大地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以松、梅、竹、菊和牡丹为代表的植物文化,而西方人以玫瑰、百合和栎树为代表的植物文化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汉民族注重以花木喻人,西方人注重以花代言,这是汉英植物文化最重要的区别。汉民族以花木喻人,关注的是花木的内在气韵与人之精神品质的联系。西方人也以花木喻人,但着意的主要是植物的外部特征与人之外貌的联系。
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4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主导思想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改革的核心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性实验,建立概念,感悟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规律的建立过程,学习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探索的能力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学的薄弱环节。2009年9月新课程改革即将在青海省启动。要实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必须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可以直接借鉴使用的案例比较少,而且学校和教师在认识上存在顾虑,一是担心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高考成绩,把实验探究与知识学习对立起来,顾不了学生长远发展;二是认为设计探究性实验的难度太大,教师力不从心。而且在选择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时存在误区,一些教师盲目热衷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中的高精尖内容,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的高雅和圣洁。于是卫星的运转、导弹的飞行、纳米技术、干细胞研究等超越学生生活实践的课题比比皆是。长此以往,挫伤了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热情,甚至于对这些相关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恐惧。
另外,在探究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有走向两个极端的倾向。一种是教师只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经常无果而终;另一种是教师只要上探究性实验课,就高度开放,任凭学生过度自由,课堂效益极低,学生不仅对知识未能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更得不到培养。
此外,在探究性实验的应用上过分依赖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数字实验室也不可取。数字化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研究的一个好工具,尤其对定量分析类和大量实验样本数据的采集、处理方面的优势是常规实验设备无法企及 的,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虽然精度高、数据量大、结果更准确,但对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创新的训练明显不如常规实验。
2探究性实验学习应达到的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性研究,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
得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了解并关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初步学会自然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尤其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要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的相关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3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
探究性实验设计模式的组织实施除了遵循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主体性原则:
探究性实验设计关注学生自主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面对设计任
务与原有知识和方法技能产生联想,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方案进行验证。
3.2探究性原则:
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将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
握的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为未知情景,给学生提供隐藏有学习
目标、学习信息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将实验设计任务与
原有认知水平联系起来的学习情景,将学生置于一种问题状
态,并接触解决未知教学内容的一切材料,在开放的情景中
体验、决断和操作。
3.3实践性原则:
要贯彻“学中用,用中学,学用一体”的思想。教师必须停止说教和唱独角戏,将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外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现实事物,如鼓励学生将想法表达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等。
3.4统一性原则:
实验设计的探究任务应该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所有引发探究和促进探究的课堂情景应该既与学习任务的解决相一致,又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相统一;既相对于原有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或矛盾,又保证学生通过探究有解决的可能性。
3.5表现性原则:
由于原理选择、方案设计和探究实践必须让学生实
施,就要求学生个体、小组进行探究后,向其他学习成员
展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探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可以或应该怎么做,即提倡
每位学生具有参与和表现的热情。
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5
关键词:哲学;社会;自然科学
一、目前高校哲学教学的困境及其原因
哲学是的基本理论课程,它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的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做了很多摸索,但是其效果与投入的精力相比,收效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当前大学生对学习这一课程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出了问题。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课上缺乏引导启发,这种单向度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益;有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落伍,讲的是十几年前老掉牙的事情,讲稿甚至十几年没变;有的教师讲述的内容缺乏重点,面面俱到,主次不突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无从下手。有的老师讲课方式呆板,照本宣科,没有激情,言语严肃。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学生平时的学习都集中在各种实用性课程以及在将来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这种功利主义的心态与本身就是具有高度抽象化的、概括性的哲学是矛盾的,于是,哲学就顺理成章地被推向边缘。再者,学生对马哲课的观念就是做笔记,划重点,考试通过拿学分就可以了。以笔者本科阶段上马哲课的情形为例,学生的普遍想法都是认真记录重点,到时背诵以应付考试,而任课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也迎合学生的想法,造成学生学一门、考一门、丢一门的不良后果。这样马哲的教学效果就在机械式的背诵中弱化了。
二、将哲学与社会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哲学领域取得了很多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只是体现在报刊、杂志上,并没有进入到课堂中。大学生手里使用的教材还是过去的老版式,书本以冗长的论述居多,例子陈旧不生动。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学生在理解相关的概念时会比较吃力,让学生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哲学是智慧之学,它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抽象概括,这种概括呈现在书本中就是条文性的理论知识。哲学教学就是要把这种条文性的理论知识变“活”,让它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发挥哲学使人变得“聪明”的功能,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利用能力,避免学一门,丢一门的后果。回归现实生活,就要让马哲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发展、社会事件结合。从主要矛盾理论来理解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来分析为什么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别、贫富差别问题;运用发展观点,来阐明当前为什么党在十二大以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什么要鼓励创业和发展小微企业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
三、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
哲学在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因此,哲学的许多概念、范畴、规律与自然科学的有关内容的联系非常紧密。很明显,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最直接来源,如果我们将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尽量介绍一些哲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分析一些自然科学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那么就能使哲学课的教学从抽象,变为具体,从枯燥变为生动,从单调变为丰富,就能使学生觉得哲学并不是玄而又玄,高深莫测。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应当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要经常地关注当代的自然科学的发明和发现,要用哲学的观点回答自然科学问题,例如苹果手机的发展,以此作为培育学生用哲学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比如笔者在考研辅导机构上哲学时,就用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故事同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在讲对立统一规律时,可以介绍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把比夸克更为深一层次的基本粒子命名“毛粒子”的故事。谢尔登•格拉肖认为基本粒子是有基本结构的,基本粒子里有更加基本的东西,他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示对对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这一辩证法思想的纪念,并证明这是“哲学的最高荣誉”。
四、变革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结合起来表达客观事物,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把抽象的条文性理论知识和客观世界相统一,增强学生的兴趣。选择多媒体教学要把图文信息和原理紧密结合,图文信息要足够吸引力,当然,也不能让学生的兴趣迷失在多媒体的内容之中。例如,我在教学前后把两张番茄饼的图片放到PPT文件中,前者是摘自美食网站的图片,看起来诱人可口,后者是我自己做的,形状难看,全无食欲。前后的反差对比,我顺理成章引出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是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知识点,阐述想当然和动手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纷纷发言互动,这样的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记忆深刻,效果远远好于单纯的口授教学。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答疑和辅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用电子信箱与学生交流思想。
五、结语
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范文6
内容提要:当前自然科学教学,特别是老教材的教学面临着困境,作为一名老教材的执教者,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对自然教学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矛盾,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自然科学教学中主导与主体、创新与模仿、竞争与合作、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协调 主导与主体 创新与模仿 竞争与合作 课内与课外
促进 自主学习
当前自然科学教学,特别是老教材的教学面临着困境。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自然科学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给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对自然科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被困在烦人的习题堆里,无可奈何地学习。近年来本人在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全面推广分层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有明显进步。下面就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创新与模仿、竞争与合作、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做一阐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协调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学活动的过程是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的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是容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若没有学习的要求,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硬灌也灌不进去。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节教学中,我把课本P12图1-12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感性认识后,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在液体中是不是只能溶解固体物质?这时候学生就会开始猜想、讨论甚至争论。此时我用微笑鼓励学生的质疑,然后建议学生用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解释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就在不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内容。而此时的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主宰者。
又如: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教学时,我在讲授新课时直接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把新授课和学生亲手做实验揉合在一堂课上进行。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成的分组实验器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
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成象的规律,并填入下表中。
物距
(u)
象的性质
象距
(v)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象或虚象
u>2f
倒 立
缩 小
实 象
f<v<2f
(与物体异侧)
f<u<2f
倒 立
放 大
实 象
V>2f
(与物体异侧)
u<f
正 立
放 大
虚 象
(与物体同侧)
此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距、象距及象的大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
(1)物距变化时,象距以及象的大小同时变化。
(2)在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象的情况下),物距越大,则象距越小,且象也变小。反之,象变大,向距一定变大,且物距一定变小。
如此教法学生比较主动,教师重视过程的揭示,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参与发现,得出结论,领悟其中的奥妙,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无疑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教师从演员到导演,学生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
二、协调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创造始于模仿,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通常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因而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中,提供模型,进行启发,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是一个必经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当前的教学中也应注意到,一味机械模仿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在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通过眼看、手动、脑想把知识发现出来,让学生知道,创新不在于某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有人提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自己来说是否新颖。
例如:在教学自然科学第四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老师按照课本的安排,先介绍氧气的用途,再介绍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介绍化学性质时,教师先演示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学生观察、老师归纳实验现象,然后老师继续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学生观察并归纳现象,这种教学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把课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只能算是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研究一种物质的方法是——性质、结构、用途、制取等,让学生不再机械地学习物质的用途,而是把它融入物质的性质中,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另外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前,我先让学生自由探讨并说出自己已经知道的或想知道的有关氧气的知识,然后再讨论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你的说法,说出实验方案,最后进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老师平时想不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各具特色。
通过这样的安排,教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讨过程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将会逐渐提高。
如在复习化学计算时,有一类如:已知FeSO4和Fe2(SO4)3 的混合物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求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的题目,我就通过归纳解题方法,提供给学生解题模型,然后再让学生练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解决了这类题目后,学生再碰到诸如“已知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求S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一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我觉得这种提供给学生模型,根本不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而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协调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动机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较量;合作,则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两者都意味着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个人之间的广泛的相互作用。而并非是进行与他人无关的个人活动。竞争与合作都是课堂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社会,学生既要学会竞争的技巧,也需要掌握合作的本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集体性的竞争如小组之间的竞争,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人际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普遍地提高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与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一节内容时,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课前我首先提供给学生硬币、铅笔芯、圆规、橡皮擦、塑料尺等器材,然后提出问题——“盒子里有哪些物体是容易导电的?”,让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共同协作设计实验方案。通过组内交流、启发,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成果,同时纠正教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主动学习意识。
(3)组际交流,鼓励竞争。让每组派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设计原理及实验步骤,各组选择认为最佳的方案进行实验。通过组际交流,为更多学生创造代表集体的机会,将小组的共同成果转化成全班的认识成果,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竞争意识。
在进行小组竞争和合作时应注意:
(1)明确交流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先让学生尝试探索,在通过相互协作,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能的思路有哪些,这样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强调独立思考。若对一个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协作和讨论,反而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进而会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自然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平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应重视充分利用校外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媒体中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某种信息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针对学生平时上学往往借助自行车,我就把课本中的摩擦、压力、压强、杠杆等与之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离不开生活。针对初中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引导学生观看“不可能的任务”、“幸运52”等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与一体的栏目,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平时开展科技小组活动和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绿色乐园、城市垃圾处理场等都有利于课堂知识的落实和升华。
总之,作为自然科学任课教师,我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总结,一定能挖掘出适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参考书目
[1]、科学(化学、物理、生物)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自然科学(1-6册)课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