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近几年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日益提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分布情况,现将本院儿童规范化门诊开设以来到心理门诊就诊的儿童资料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365人为对象,采用自制表格对其给予详细调查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母孕期情况、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析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D-Ⅲ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和分类,按儿童性别和年龄段、疾病种类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 首诊儿童365人,其中男童258人、女童107人,男女比例为 2.4∶1。6岁以下就诊儿童96人,6~12岁就诊儿童226人,13岁及以上就诊儿童43人;小于6岁组、6~12岁组、13岁及以上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26.3%、61.9%、11.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5人,占31.5%。
2.2 不同年龄组儿童就诊原因 6岁前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健康咨询、儿童孤独症等,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精神发育迟滞、多动、健康咨询、学习困难为主,详见表1。表1 365例不同年龄(岁)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原因
就诊原因<6例数百分比6~例数百分比13~16例数百分比合计例数百分比精神发育迟滞1818.811350.01125.614238.9多动障碍33.13214.2920.94412.1行为问题1919.893.9511.6339.1学习困难00.0114.949.3154.1孤独症1414.652.224.7215.8抽动症44.283.512.3133.6咨询1717.72511.1920.95113.8其他2121.92310.224.74612.6合计96100.0226100.043100.0365100.03 讨论
呼和浩特市有人口230万,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儿保科心理门诊初诊儿童仅有365人,据不完全了解在呼和浩特市其它医院因心理问题就诊的儿童也不多,总之,该市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率相对较低。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1]。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落后、科室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通过分析365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资料显示,心理门诊中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4∶1,可能与男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因男童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导致更易出现心理异常[2]。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及父母亲一方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居多,这可能与这部分儿童家庭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家长文化水平、外界信息刺激以及对儿童健康的认识全面性有关,家住城镇的儿童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可能对儿童各方面都比较关注,更注意观察子女,从而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另外城镇家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这些儿童更容易受到娇惯,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
有文献报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表现形式也不同[3]。本结果显示,小于6岁组儿童的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及咨询等,这与张健娜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但顺位略有变化。而6岁及以上组儿童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等。同时就诊儿童大部分集中在6~12岁,可能与6周岁以上儿童均处于学龄期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能力,即带子女前来心理门诊。
本组资料显示,心理门诊就诊率高的是智力缺陷,以农村地区,年龄6岁以上居多,考虑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对生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等因素有关;另外农村对学龄前期的教育体制不系统,家长对儿童心理发育规律认识不全面,没能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到了学龄期有了学习困难才带孩子就诊。因此,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对儿童智力正常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通过对365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分析,提示我们要想了解儿童心理问题,必须提高儿童家长的认识能力。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 关念红,张晋碚,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104.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儿童发展;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启示
一、家庭结构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心理弹性即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家庭和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比较重要,同时也是影响心理弹性的外在保护性因素之一。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按照家庭结构,研究者一般把家庭分为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其中,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属于完整家庭。破裂家庭又称为特殊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成员构成特殊, 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包括丧偶、离婚、再婚、夫或妻犯罪坐牢等。后来,有研究者把留守家庭也归到特殊家庭结构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殊家庭结构越来越多。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异常的家庭结构会使儿童承受较大的压力可能会对心理弹性产生一些影响。
1、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弹性特点
离异家庭作为一种家庭形式早已存在,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危险性因素。这些年离异家庭大量增加。查阅以往文献,我们发现关于离异对于儿童的影响主要有“严重影响说”和“有限影响说”两种理论。
持“严重影响说”的研究者认为父母离异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伤害。闻国荣的调查发现父母离异的儿童中44.69%感到家庭生活是痛苦和冷淡的,49.56%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23.45%希望自己能有父母双的完整家庭。李学容提出与完整家庭儿童比较,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较差,表现在离异单亲家庭的儿童孤独倾向严重、自责倾向突出、存在明显的对人焦虑、冲动倾向严重、心理问题所引起的身体症状较明显。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双亲家庭儿童更易出现过分早熟、对人冷漠、交往不良、敌意和品行障碍等。持“有限影响说”的研究者认为父母离异确实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后果,但是,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渐适应,摆脱离异对他们的影响。Amato等研究发现离异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而言都是一个压力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都能逐渐适应,摆脱离异对他们的影响。
2、留守家庭儿童心理弹性特点
“留守”作为一种危险性因素可能导致留守状态的儿童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留守儿童面临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教育缺失、和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等。但是,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却显示留守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人格、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有研究者认为留守意味着亲子教育的弱化和亲子关系的淡漠,而这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范方、桑标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内向、猜疑、偏激、乐群性低、冷漠寡言、自尊水平较低等。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绪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李宝峰对我国中部地区的青少年儿童展开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达31.8%。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留守相关的积极因素对儿童发展是有利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认为留守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或者儿童自身的情绪体验并不那么敏感、对于亲子分离现实的认识更为理性等都会抵消留守状态对儿童的影响。有研究也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其主观幸福感并没有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二、家庭结构对心理弹性影响的解释
研究者提出了补偿模型解释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在这个模型中,危险性因素起负向作用,而保护性因素起正向作用,两类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动态互动,共同预测儿童的发展结果。但是,我们认为是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来预测儿童的发展结果是以个人内部的心理因素为中介的。所谓的个体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等因素。
特殊结构家庭的孩子,不管是单亲家庭儿童还是留守家庭的儿童他们都面临着家庭结构异常的危险性因素,所以一部分儿童表现出较差的适应。但是,还有一些儿童却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我们推测这部分特殊结构家庭的儿童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了良好的心理弹性:(1)通过内部因素降低了危险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单亲家庭的儿童还是留守状态的儿童,他们通过内部因素改变了对于危险因素的认识。比如留守儿童家庭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也增强了。(2)减少了由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离异单亲家庭的儿童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亲,但是却得到了母(父)或他人的良好照顾,这样儿童得幸免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消极影响。留守状态的儿童虽然与父母聚少离多,但是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融洽相处,他们的学校关系更加积极,这也弥补了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的影响。(3)保护性因素是通过影响个体调整、改善或改变对危险环境的反应,从而防止适应不良的产生。特殊结构家庭的儿童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并且通过和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儿童就有信心解决不利的处境。通过特殊结构家庭的儿童在生活中累积的保护性因素越多,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就越高,从而更可能适应困境。
三、家庭结构对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教育启示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5
1.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该表共90个问题,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会和环境的10个因子,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2。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和谐评分结果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3。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变化。本文结果显示,在FES-CV量表评分中,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较差。这与洪恬和范兴华等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佳,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在SCCS评分中,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较差。左银舫等学者认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据此可以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意识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亚兵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观点。
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6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面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突出。因此,文章借用生态系统观来看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从修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微系统、强化学校微系统和同伴微系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作用,加强微系统间的沟通,完善留守儿童的中系统三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理论;微系统
生物学对于生态系统的定义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生态学已经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领域,衍生出社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从生态学视角解决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针对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需要我们站在新的理论高度、实践平台,去探索解决新模式。生态系统发展观认为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生态系统大多受到损伤,成为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生态系统的嵌套理论一提出就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构建新型的生态的系统工程都十分必要,也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从生态系统发展观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基于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途径。本文试从美国学者布朗芬•勃伦纳的生态理论,将“家庭、学校、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微观系统,探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生态型”模式,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微观生态系统的界说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勃伦纳在1979年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强调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人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他把人的发展放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主要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系统:(1)微观系统,指发展中的个体与即时环境(家庭、学校)之间的复杂关系;(2)中观系统,是指个体与微观系统之间、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过程,对儿童来讲,包括他在家庭、学校和邻里伙伴之间的关系;(3)外部系统指并不包含个体的主动参与,但对个体产生直接影响的情境系统;(4)宏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等。个体受微观系统的影响最大,各种社会文化通过微观系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厌学严重、学习成绩差,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行为放浪不羁,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以上提到的只是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既然存在,就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毕竟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这些都是一些负面的因素。从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环境系统,要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已缺损的微观系统、中系统、宏观系统进行修复。
二、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显然不能简单地将之归咎于其中的任何一方,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微观系统失衡
中国的《三字经》中提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明传统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西方也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100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更是说明了父母亲在儿童教育中地位与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则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是“社会化的第一设置”。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关系有着深刻的自然生理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更改的、血源性的遗传联系。子女的诞生,既是生物学意义,也是社会意义。家庭的功能不仅是生儿育女,也是生命的摇篮。对子女的抚养父母责任主要的不是养育,而是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儿童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健全人格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留守儿童被剥夺了这一权利。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去顾及更无力关爱孩子,基本的关怀和温暖得不到导致儿童长期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形成悲观、孤僻的畸形心理;其次,祖辈们的教育观念落后,培养意识淡薄,对于儿童大多是“重养不重教”,疏于对其的管理;再次,祖辈们的溺爱造成了儿童性格上的娇纵,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交往中任性、自我等缺陷,长此以往,产生叛逆心理,年迈的祖辈们难以管理。最后,父母长期在外,过多的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有些家长觉得平时不在家,对孩子关心、体贴较少,孩子在钱物方面要多少给多少。而在隔代教育中多半是溺爱放纵,只管吃饱穿暖,无力也无能力考虑他们的心理需要。在过多的物质满足情况下,孩子的许多恶习逐渐形成:赌博成瘾,并沉溺于玩游戏,埋下了走向歧途和犯罪的祸根。
(二)教师教育力不从心,导致学校支持系统失衡
从微观角度研究教育生态结构,是以学校中的个体———受教育者为中心,整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注重局部生态环境的教育,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改变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家庭是儿童的启蒙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就显得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无可代替性。而在农村,家长对学校的依赖性和期待性也更加明显,不仅承担着农村儿童通过受教育迈进大城市的期待,也寄托着儿童道德教育得以完善的主要场所,更兼替着对儿童的监护功能。学校的质量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就学校教育来看,农村中小学的条件差,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非常有限,而且师资整体素质较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如破旧的校舍难以满足学生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在家庭系统受损弱化的条件下,学校系统的功能上升,但是,学校并没有完全担负起弥补家庭教育欠缺的责任,相反也出现了弱化现象。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负责人及教师尚未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任务。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学校和老师没有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此外,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偏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对他们采取:“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纪律就行,学不学无所谓”的管理策略。因此,留守儿童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如经常犯事、违法乱纪一再的挑战教师智慧、学校教育;教师本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和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缺乏,导致教师教育的力不从心;家校之间沟通的缺乏,不能及时地与教师交流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等情况,致使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丧失。
(三)同伴交往问题突出,导致社会支持系统失衡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同伴关系,是发展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除了家庭就是学校,他身边的同伴环境也大都是学校里的同学,这样的关系结构会带给儿童较大的影响,即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在学校的校园生活,反之,同伴关系的紧张则会影响儿童的校园生活,甚至导致厌学等情绪。因此,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校园里心情愉悦,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塑造健全的人格。但是由于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缺位,一方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长对其情商的培养,在人际关系方面不善于沟通交往,产生问题的时候又没有父母在旁指导,在同伴关系中发展社会性情感受阻,易出现情感问题。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自由时间相对同伴会多很多,加之容易被诱导,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同伴家长担心孩子被带坏,不让孩子跟他们玩耍,人为的隔离致使留守儿童完全被社会边缘化,产生恶性循环。
三、微观生态系统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
儿童的成长呼吁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教育生态系统发展观表明,一个健康的环境系统是儿童成长的必然诉求,然而,留守儿童不可避免的系统缺陷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必须要着力修复其所处环境系统,维护其所处环境系统的完善。
(一)修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微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的受损,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来自家庭的教育与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致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急需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家庭是个体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环境和生活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对父母系统缺失的重构
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使得家庭生态结构失去了平衡,生活在缺陷家庭中的他们容易感到孤苦无助,感情冷漠、茫然,不知所措,以致被坏人引诱走入歧途。问题孩子往往来自缺陷家庭,因此,应重视家庭生态结构失衡对儿童的教育成长的影响。首先,尽量保证家庭系统的完整性,出外谋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留下父母其中一个人在家陪伴小孩或者将其带在身边到城里打工,就可以确保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若无法陪伴在身边,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经常打电话、定期回家等,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化解孩子的孤独感。尤其是针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妥善方法予以解决。其次,重视监护人的选定,为孩子找到负责任、较为美满的家庭作为临时监护人,父母应该合理妥善的寻找监护人,通过结构上的“父母”来创建事实上较为完整的家庭,通过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增强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效果。此外,临时监护人应认识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应该平等、民主的对待小孩,不能过于宽容和放纵,不仅对孩子的养育,还要通过家庭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创造家庭内部良好的家庭氛围,让留守儿童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再次,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要适当,留守儿童父母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观念,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2.在新的条件下构建亲子间的互动关系
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奠定了孩子对社会环境作反应的最基本模式”。父母与子女异地而居,不能面对面的交往,失去的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对社会环境作反应的机会。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去构建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互动方式,重视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教育机会。家长要想方设法与孩子保持联系,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想方设法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社区的情况,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如“亲情电话”是留守儿童教育实践中的一条有效措施,是亲子间建立远距离人际互动关系的有效形式,不仅具有交流亲情的功能,还对亲子间面对面交往的缺失具有补偿作用。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范围内和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及家庭成员对其子女及其他未成年人实施的积极的影响。留守儿童虽然长期与父母分离,但其监护人也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良好的家风。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应该具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好学、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其监护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留守儿童营造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予彼此温暖、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强化学校微系统和同伴微系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要科学化,体现关爱与健康理念
由于教育生态结构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只有整体、全面、统筹规划,才能使教育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的关系基本协调,使教育生态结构同周围生态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结构,促进教育生态系统持续协调发展。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普及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长期与父母的分离导致的情感缺失,对他们的教育,教育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倾注热情照顾他们,以弥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足带来的缺陷。其次,学校在服务中延伸教育功能,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必须拓展其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给予功能性补偿,通过全面推行寄宿制,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让留守儿童过上家庭式的学校生活。再次,在学校教育中,经常组织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享受集体的温暖和幸福;在学校管理中,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专门培训,组建模拟家庭、开展留守儿童活动站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消除内心的孤独、自卑的情绪,慰藉他们不完整的情感系统,弥补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所造成的伤害。
2.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情感社会化的策略
赫洛克认为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积极意义就是:带来稳定性,让内心充满欢乐,获得与人相处时的丰富情感体验,有利于帮助孩子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学会理解和接纳别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中的敌意和攻击性,教师应鼓励采取主动接近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抵抗和反叛。因此,应充分重视同伴对填补父母角色缺失的座位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鼓励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注重培养他们合群、乐群的性格,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感。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促进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交往,让留守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健康成长。
(三)加强微系统间的沟通,完善留守儿童的中系统
从大系统观着眼,家庭生态系统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而言,仅是一个微系统,但其功用却不可小视,不但要强调其内部各水平及水平间的交互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其他外部系统的相互联系,也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家庭、学校与社区这三个重要且相互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能够凭借各自生态环境的优势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有利资源。
1.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众所周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合作才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家庭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本身不健全或不健康人格心理、不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庭、学校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采取“家长和学生也获得教育”的战略,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合作。
2.实行“多维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儿童的品性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产物。因此,学校必须拓宽其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给予功能性补偿。加强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对青少年教育的合力,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可靠保障,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优化教学资源,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建构“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立体式教育管理网络,优化“生态型”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社会”的诞生。
3.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仅靠教育是完全不够的,整个社会需要达成共识,并积极配合,必须从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企业、社会等多方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多赢,抓住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各个关节点,明确“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为补充,家庭为后援”的工作思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从生态系统观视域下去探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国家的全力支持,家庭、学校、社区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应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作者:林婷婷 游毅文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立玲,杨英琪.生态系统发展观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5).
[2]高峰,汪玲.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
[3]杨雄,苏萍.转型社会的中国青少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4]范小萍,汪国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