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1

一、关注儿童的个性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能认识自己所存在的环境,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小学生的心里有一个很复杂的小世界,他们的心底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小自我。他们是他们家庭的“心肝宝贝”,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在我们农村,现在年轻的父母都去打工,因此,就把这些1——6年级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看,隔代人照看孩子必然有弊端,这些爷爷奶奶们生怕委屈了他们的孙子孙女,于是百般溺爱,生怕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回来没有办法交差。这些“爷爷奶奶”们的教育策略让我们这些农村的一线老师没有办法管理了!教师倘能对症下药,巧引导,适时表扬鼓励,以爱心引导,这些“桀骜不驯”的学生则会健康成长。如若老师一意孤行、妄自尊大,不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世界,他们则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二、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儿童的人际交往,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进行合理的沟通包括让他们跟同学、老师、家长、社会上的任何人。必须注意,作为老师决不能是注重教条,逼他们“就范”,而是要通过客观现实发生的具体实例一步步让他们认识到建立人际关系的好处—朋友是干好事业的好帮手,老师、家长能够当好我们的好参谋!不可否认,学生进入校园,便会接受校园的“特殊”教育和培养,过起学校的特殊生活。为了使他们能在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里快乐而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必须营造一个班内非常融洽的人际关系,倡导互助友爱,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动机,正确处理好同学间的摩擦与冲突,指导学生进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准则和有效的方法,鼓励他们在学校这个集体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促成良好的班纪、班风、班规,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自我约束,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所有学生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的老师认为他们是“抹鼻涕的孩子”对他们冠以指手画脚,用什么什么的大道理去训教、去所谓的“感化”,那么,他们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不怕你讲大道理!俗语说得好啊:“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他们尊重、理解,“拿他们当大人看待”他们更会把老师看成是最好的诤友,真真正正的好老师。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感情生活,引导孩子们乐学、肯学、会学。俗语俗话说“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小学教师首先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如今的学生不再怕老师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你必将是失败的老师,你的教书育人必将是失败的。一般地说,我们总是尽可能的跟学生讲述我们过去的奋斗故事,过去的辉煌,更可能不厌其烦地说教我们小时候那遥远的童年经历、故事和遭际。用我们引以为豪很多很多人生哲学和理论,让他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所生活的美满和幸福。还可能用很多很多榜样人物的个例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逼其就范于我们由衷的期待,为了自己的前途学习再学习!用我们的所具有的经典的文化知识解决他们的问题困顿。其实,殊不知我们正在犯错。因为,作为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应该能倾听学生的心声,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明白他们的需要,清楚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的特点,所具有的擅长,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祖国,个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并能够联系校内外的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策略、有针对性的教育。让他们明确:祖国、社会、集体的荣辱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提高他们的认识,以达到以理育人的崇高目标。

四、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品质

作为小学的老师应该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个性品质,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性格、意志品质、良好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作用于头脑的稳定的反映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良的个性品质既是心理健康成长较低的表现,又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和行为过激的主要因素,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此,教师应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脉络,用他们所熟知的榜样的形象和力量不断感染学生的情感,学习动机,让他们切切实实明白:他们是希望的新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开拓者,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另一方面,作为老师还应不断家访,以促成学校——家庭的携手共进的和谐的教育,让学生明确:无论学校还是家庭,还是社会对他们是关切的、理解的、充满希望的、殷切期待的。用我们无私的爱去唤醒他们的那份情感,在聆听他们心声的同时产发强烈的责任感和求知欲,实现我们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目标。

五、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心理需要;高效;尊重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语文课堂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小学生特别是刚走进课堂的低年级学生,往往难以在课堂上坚持长久专注地听课,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如何养成对儿童的欣赏,要以儿童需要的方式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关键作用。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应从思想上真正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这是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语文实际教学,从心理角度分析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

一、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学会关注孩子们的需要

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学会充分准备每一堂课,要做到三个“有效”: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精心建构一堂儿童需要的课堂,要满足不同年纪学生的需要。低年级小学生有着安全的、尊重的、交往的和自我价值的需要等,关注学生需要才是有效课堂。如:在指导孩子们学习生词的时候,可以采用在游戏中学习的模式,设计一些猜字谜、小组争夺红旗赛、分角色表演、课本情景剧表演等学习环节,不但大大增强了趣味性,还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乐趣,有益于增强学习效果。比如,在上二年级课文《葡萄沟》的时候,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葡萄的“五光十色”特点,教师收集了许多各式各样颜色不同的葡萄图片,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体会到葡萄丰收带给游人的喜悦之情,大大激发了朗读的热情。这样的教学就是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

二、教师要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学会寻找孩子们的需要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Jean Je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中对教育中的主观、机械、僵化、不平等、不尊重儿童等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提倡应尽可能多给儿童以自由活动的机会,让儿童能以自己所特有的方法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是呀,只有认真倾听,你才能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赞扬的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是让错误的孩子得到鼓励,让优秀的孩子亮点更亮,让有两个亮点的亮得更多。孩子们都喜欢得到重视,有时可能会偏离自己的设想,但是要尊重学生一点一滴的感受,哪怕只是一些懵懂的想法。教师学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不同程度的激励,长期得到尊重的状况下,孩子们就会在这种不断的鼓励下,继续放飞自己的心灵,增强日后学习的信心。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由于迫不及待急于表现,往往欠缺考虑,可能一节课多次举手回答总是不完整,有些教师就会故意视而不见,有的教师还会直接打击批评,虽然有些教师采用更加技巧性的委婉方式建议孩子考虑时间长久些再作答,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大大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长久下去,必将抑制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要低下身子,认真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发言,从重视儿童的需要出发,有时甚至比重视课堂的进度还要重要。你看,同样两位教师对二年级的孩子进行提问,一位老师没有留心听完,就赶紧去打开下一张幻灯,急忙忙地讲下一个内容。而另一位则是耐心听完,还作出及时肯定或鼓励,哪怕是一些简短的回应,对训练低年级学生倾听表达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学会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儿童的天性有许多,其中在低年级阶段,有三方面比较突出:1.展开想象的天性;2.探究的天性;3.好动的天性。教师如何利用好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自然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才能激发潜能,真正发挥教育的最好效能。为此,教师需要增强让孩子展开想象的能力,要让常常用自己的方式来阅读文本的,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学会进入文本的世界,那是一个开阔又充满乐趣的乐园。要鼓励他们勇敢进行冒险和探究,学会在生活实践中理解文本,了解世界。如:在进行一年级《我喜欢的水果》的口语交际课时,教师不但要教会孩子们说出水果的基本特点,还要学会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如何自主表达出个人看法,就要设计一些逼真的交际场景,让孩子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可以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还可以和老师交流,课堂学习结束后,还可以回家里和家人交流。反正,就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生活实践获取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在以全面素质人才为需求的新世纪大背景下,小学课堂不应只是教师的世界,更要成为孩子们进行自我发展的世界,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主导角色,学会尊重儿童的需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建构真正属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课堂,让孩子们成为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3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儿童发展;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精神卫生;情绪;咨询;团体处理;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19-03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孩子[1]。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正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及身心发展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孤独、自卑、焦虑、冲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存在心理健康隐患[1-3]。

团体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为团体成员提供良好的氛围,通过团体内部的多向互动,使成员改善自身的问题;其情境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类似,在团体中的收获容易推广到现实生活中[4],对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探索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以期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团体成员均为四川省宜宾县某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学生自愿报名,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5]对报名的成员施测,选择总标准分

1.2 方法

1.2.1 团体咨询方法

1.2.1.1 团体设置 团体性质从团体成员的家庭结构划分属于异质团体(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从团体功能看属于发展性团体。两组团体成员分别由一名领导者及其助手领导。督导人员为有丰富团体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团体咨询共进行11次,一次完成1个单元的活动内容,每个单元活动时间约1 h。第1天和最后1天只完成1个单元的活动内容,其余每天完成2个单元的活动内容,持续7 d。

1.2.1.2 团体咨询方案 根据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巴昂的情绪智力理论[6]为基础,结合已有的一些团体咨询方案[7],设计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方案。该方案共有11个单元,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建立团体咨询关系阶段,包括第一单元,内容为澄清团体目标及性质,成员相互认识,制定团体规范;第二阶段为情绪认识、控制和调节阶段,包括第二到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和觉察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了解认知对情绪的影响并学习通过改变认知调节情绪,学习调节情绪的放松方法;第三阶段为问题解决阶段,包括第八到第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问题;第四阶段为结束阶段,包括第十一单元,用于整合团体经验,结束团体。

1.2.2 评定方法 每天活动结束均让成员填写单元反馈单,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填写团体总反馈单。第一次团体活动前及第十一次活动后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和自编的情绪问卷对团体成员进行测验。

1.2.2.1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7] 该量表由周步成等人于1991年根据日本铃木清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适应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全量表共100道题目, 由1个测谎量表和8个内容分量表构成,分别是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8个内容分量表的总分表示一般焦虑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剔除测谎分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被试。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分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84~0.88,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且该量表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度证明。

1.2.2.2 情绪问卷 该问卷为自编问卷,由18道5级评分题目组成,用于了解通过团体咨询,成员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发生的变化。

1.2.2.3 单元反馈单 由7道4级评分的题目和3个开放性问题组成,用于每个单元结束时了解团体成员的参与度、收获以及对团体的建议。

1.2.2.4 团体总反馈单 由6个5级评分的题目和5个开放性问题组成,用于团体全部结束时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总的感受和参加团体的收获。

1.2.3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与否及团体咨询对团体成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1显示,团体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及各个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参加团体咨询后,团体成员的总量表得分及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留守与否与团体咨询前后在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上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说明此次团体咨询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

2.2 咨询前后团体成员在情绪问卷上得分的变化 在“我相信事情总会好起来”这一项目上,团体成员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4,P<0.05),说明经过团体咨询,团体成员看待事物的态度更加积极了。在“事情顺利时,我容易忘乎所以”这一项目上,团体成员得分后测高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29,P<0.05),说明团体成员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总分及各项目得分上,留守与否与参加团体咨询前后两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再次说明此次团体咨询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

2.3 单元反馈单和团体总反馈单分析 为了解团体成员参加团体的感受变化,比较其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填写的单元反馈单上的评分,结果见表2。通过对单元反馈单的分析发现,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喜欢程度和参与度一直非常高,且随着团体活动的开展有提高趋势。通过团体咨询,团体成员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有信心。对团体总反馈单的分析也发现,团体成员认为此次团体是温暖的、接纳的、坦诚的、轻松的、关心的、快乐的。有90%的人表示“学会了用‘白精灵’战胜‘黑魔鬼’”(改变认知调解情绪的方法),85%的人表示“学会了问题解决策略”(应对生活中负性情绪事件的方法)。

3 讨论

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探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许多人将留守儿童问题视为“问题群体”,提倡对留守儿童问题特别对待。然而,留守儿童群体规模越来越大,留守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必须寻求一种更普遍而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管理团体咨询对于提高异质团体内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同样显著的效果。通过团体咨询,团体成员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一般焦虑水平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看待事物更加积极,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5] 。当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如父母外出打工)发生时,往往最先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因此,要提高一个人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此次团体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布偶剧场”、现场体验并布置家庭作业练习肌肉放松的方法和数数呼吸法,使团体成员逐步学会认识情绪、控制情绪、调节情绪,并在第三阶段交给他们问题解决的策略,让他们一起讨论、练习使用这些策略解决生活中容易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如与小伙伴闹矛盾、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或者吵架等。此外,在整个团体咨询过程中注重营造安全轻松的氛围,通过单元反馈单和团体总反馈单可见团体成员参与性高,认为团体是温暖的、接纳的、坦诚的、轻松的、关心的、快乐的,这正是团体成员成长的基础和动力。通过在这样安全轻松的氛围下,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团体成员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将留守儿童融入到一般儿童群体进行咨询,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避免“标签效应”,使留守儿童问题正常化。如果只对留守儿童进行咨询,可能使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特别的,不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可能还会使其更加自卑。(2)有利于团体内部的多向交流,团体成员之间的分享与相互支持。在此次团体中,通过留守儿童和其他非留守儿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对父母有了更好的理解,对自己的情况及责任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加懂得了对现有家人的珍惜。(3)团体领导者有更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家庭作业等形式,团体领导者可收集到团体成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绪事件,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用于讨论、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

团体咨询的计划只经过一组领导者及成员的实践,是否具有可推广性有待继续检验;团体活动时间比较集中,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对团体咨询的效果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团体咨询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25-327.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3] 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13,58-60.

[4] 蒋波.发展性儿童团体咨询的理念与实践.思想与理论教育,2006,6:57-59.

[5] 周步成,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1:5.

[6] 徐晓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心理科学,2002,25(3):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