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粉末冶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93-03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高等学校实施“卓越计划”将为培养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完成卓越工程师需要的基本训练[1]。

2011年年初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实施领域和基本原则[2]。“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各参与高校在培养观念、培养模式、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粉末冶金学”课程是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重要分支,也是冶金和材料科学的分支学科,备受工业界重视,相关材料和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3]。粉末冶金学课程与实际的生产实践紧密相关,属于工程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一致,为了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对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观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课程建设与新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确立正确的培养观念和培养目标

“卓越计划”的宗旨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特点出发,树立课程的培养观念:一是强调课程内对学生创新以及工程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加大企业参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深度;三是加强对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的认识,课程进行有目标的、主动的培养。

新形势下,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粉末冶金学”课程从培养目标上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具有全面性;加大课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更具有实用性。确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学习并具备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利用学习到的课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粉末冶金技术是一个复杂、影响因素诸多的材料成型过程,从制粉、成形、烧结到后处理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粉末冶金成品的质量。能够完全掌握并灵活运用粉末冶金技术,即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笔者通过长期的粉末冶金教学发现,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缺乏积极有效的参与,不利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在课时、学制的影响下,无法兼顾新兴的粉末冶金技术;课内实验一方面是简单的验证性基础实验,学生兴趣不浓,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少人数多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参与的程度不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仍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评定,考试内容大多以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这种简单的评定方式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利于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

2.探索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面向“卓越计划”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为:服务于企业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培养的力度,强调学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并重的培养,重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因此,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要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教师为导向,教师做好引导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专业性强、知识面宽”的课程学习体系,扎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作风;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粉末冶金类的科研项目中,实施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科研平台或课题组制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中用、用中学的学习方法;以企业为载体,学校要加强同行业、企业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中去,建设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课程建设与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出发,根据工程实际,“粉末冶金学”课程组进行了广泛调研,在多次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很好的学习粉末冶金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学以致用,按照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模板化设计,把课程内容分为不同板块。比如:掌握粉末制取及其性能测定;压坯成形规律;粉末冶金材料的烧结原理;粉末冶金材料制备的质量控制;了解粉末冶金材料及其研究的新进展等等。

2.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围绕“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物法、启发法、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如在讲粉末的成形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套粉末成形的模具,让学生了解成形时基本概况,让学生在学习粉末成形时可以获得最大的感官认识;在讲粉末制备工艺时,根据制备粉末的特点以启发和诱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粉末制备工艺,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制备方式;在讲压力与粉末成形样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展开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质量。

在教学手段上,要摆脱传统的板书或者照着ppt宣读等学生积极性不够强的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集成、动画模拟仿真和丰富的图像信息扩展了学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也使教师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讲授内容的束缚,清楚地显示某些复杂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逻辑联想力,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通过搜集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图片和制作简单直观的动画,丰富课程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比如,在讲等静压成形时,向学生展示等静压机的原理示意图,可以让学生充分直观地了解等静压的工作原理;在讲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粉末时,可以通过Flas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机械制备的过程和原理;在讲粉末冶金工艺时,可以结合网络上企业的现场视频,让学生能够轻易地接受粉末冶金工艺方面的知识,同时获得工程实践中的一些直观信息。

3.课内实验的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拓展。在课内实验方面,改善了原有的简单的验证性的实验,丰富了课内实验的内容。具体的实验包括:球磨法制粉;粉末粒度和表面性质的测定;金属粉末的压制成形;粉末冶金样的烧结;烧结样抗弯强度的测试;粉末冶金样品的密度测定等等。通过这些课内实验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择使用粉末冶金材料和初步设计、制备粉末冶金材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工程能力。对课内实验的改革,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和思考能力,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围绕“以项目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的方针。为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校内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学校已有的材料产业化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研究实践单位,建立“粉末冶金学”课程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在校内尽可能地进行工程基础实践能力的锻炼。二是以企业为载体,校企合作,吸纳企业资源。培养工程师是“卓越计划”的目标,而企业环境是工程师培养的摇篮。除了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入企业、融入企业,学习和了解企业的技术,感受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培养方案应该把适合在企业开展的相关教学环节和实践活动(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尽可能放到企业去。三是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本科教学的同时,进行广泛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在校内的有关粉末冶金类的科研项目可以和粉末冶金课程建立联系,让本科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进入科研团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学科前沿。在科研项目的带动和熏陶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工程能力。四是通过学科科技竞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以学科为基础的各类科技竞赛,扩大学生受益面;鼓励学生在学习课程理论基础的同时,积极参加省级、全国级别的相关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课内课外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对于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竞赛获奖给予奖励或者在学科考评中加分。

4.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价制度。粉末冶金学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书面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查的都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缺乏对工程实践技能的考核。传统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在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中就不再适宜。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除了对学生理论部分的考核之外,要把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纳入到考核体系中。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程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采用多部分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理论部分的笔试考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内实验考核、工程实践能力考核、科技创新活动考核等几个部分,其中参与科研项目、参加科技竞赛等属于科技创新活动部分。笔试考试、实验考核、工程实践能力考核、科技活动考核等几个模块各部分的比例可根据课程开展和改革的具体情况,课程组的成员讨论协商决定。这种考核评价机制充分体现公平、合理,学生也努力争先、争取获得各类奖励使自己的努力获得承认。

四、课程改革的质量保障

1.师资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取得成功,其标志在于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而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胜任这一使命的工科教师队伍[5]。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到“卓越计划”的教师的整体素质。所以,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在师资上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保证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优秀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等。同时,教师也必须具备相应工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当然,不论通过何种渠道招聘的教师,在理论教育教学、工程实践、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技术创新这五个方面都可能存在某项或几项能力的不足或缺失,都需要高校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将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送进企业进行工程培养,将企业的工程师送进高校进行专业的全面和深入学习,通过这些培养方式,打造一支既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工程实践技术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适应“卓越计划”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2.经费保障。从上述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来看,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经费上相较传统的培养模式要高出很多,所以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中应当保障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卓越计划”的实施,建立一套完整、长效的资金机制。高校在经费方面可以采用的办法[6]有:一是提高人均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具体的拨款数额与学校实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校学生数挂勾;二是为了确保“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需要,学校经费投入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倾斜;三是采取定向的办法,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企业补贴学生的学习费用,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定向工作;四是争取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及校友的资助。

五、结语

本文就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粉末冶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观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课程建设与新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通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的措施,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23.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文.

[3]李成栋.粉末冶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4,(6):22-24.

[4]顾文斌,王怡,庄曙东.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00-101.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2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急需一线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统计学》主张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进行研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程,掌握具体的统计操作方法,进而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因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实践技能,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统计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强大武器,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要真正发挥《统计学》的作用,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需要

《统计学》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分析,学生练习”来完成,教学效果差。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学生如果单纯听课,只能记忆5%的内容;单纯读书能记住10%;如果在听课或读书过程有听觉或视觉辅助,记忆有20%;如果其间有讨论,记忆会增加到50%,而如果学生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记忆会达到75%。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讨论和动手参与的?C会,需要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各阶段的设计都是学生在教室讨论制定,统计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始终未能走出校园。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单一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将来要步入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的校内实践,统计工作涉及面相对狭窄,学生无法应对一些特殊问题和突发事件,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统计学》教学中,应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知识能力系统性的需要

《统计学》教学围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配备有具体的操作方法,配套有例题和练习题,但是各阶段之间是脱钩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片段,没有围绕某一目的和任务系统性地学习。《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阶段围绕同一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承担起具体的统计工作。

二、《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一)深化《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积极性。据统计,该系学生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高达98%,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其次,更换了教材,将传统的教材更换为项目化教程,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开发《统计学》课程

笔者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首先在班级中分组,每6人一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统计设计阶段各小组确定好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出任务,小组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拟),然后编制计划任务书。接下来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部围绕已选定目的和任务展开。最终,小组要上交的资料包括:计划任务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报告、整理方案(含分组表、汇总表等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等。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也是学校教育与模拟工作场所的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了《统计学》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培养“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2014年8月,我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但是,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参与统计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企业机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问题,企业一般都不愿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去实践。

企业要占领市场,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经常进行市场调研,然而调研项目费时费力,企业很难从工作岗位上抽出太多人力资源。而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天独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的市场调研,或调研项目中的某一专题调查,企业有师傅指点迷津,徒弟(学生)按照要求带着任务进行市场调研,既解决了企业的市场调研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当好了学徒,接触了市场实践,培养了学生“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三、完善《统计学》课程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融入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整个实践过程中难免有滥竽充数者,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出现,各小组要做好讨论记录,一方面,可以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有区别的确定实践成绩。

(二)教师严格把关,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必须要严格把关。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在最初就确定下来的,整个统计工作阶段必须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后续工作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但不可以中途变换目的任务,不能“知难而退”,更不允许后续的调查分析和前面的目的和任务脱节。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统计工作流程,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模式和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任务驱动模式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它注重“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带着任务在不断探索中学习。该模式偏向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可是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指导,将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我们可以借鉴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统计人员对各小组的统计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化学学科 多元智力 培养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指出“智力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他还特别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拥有8项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每个人同时拥有不同的智能,人的差异性在于优势智能的不同,教育的重点是学生优势智能的发现及培养。加德纳的观点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材施教是要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天赋和资质实施教学和培育人才。先天愚型患者舟舟凭借着过人的音乐节奏智能和父亲的引导成为著名的音乐指挥家的实例印证中国教育需要革新,需要“引路人”发现学习者的优势智能,分层次和个性化育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体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少等问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本土的研究与运用极具影响力。以“多元智力理论实验学校研究项目”为契机,美国建立多所多元智力学校,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育。据文献资料显示,经过3年的实验研究,明迪科恩哈勃博士为首的团队编写出了“行动指南”、“多元智力课程指导手册”、“课程评价手册”等一系列材料。随着多元智力理论在国外的运用,1999年多元智力理论正式引入我国。对于多元智力的研究,国内学者更趋向于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于教学评价,而不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中国大批教育学者进行教育实践探索,化学教育也不例外。本文将剖析多元智力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将从“发现”、“培养”、“评价”三个方面出发,探索一条化学视角下多元智力理论系统发现及培养的可操作性道路。

1多元智力理论在化学教学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不同于传统智力观,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力的核心在于发展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传统的智能观重视语言和数理逻辑,忽略人的全面发展。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在多元智力指导下,中国教育者探索实践,逐步构建“三观”教育思想,即“树立乐观的学生观;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观;丰富多彩的课程观”。树立乐观的学生观是指,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一项或几项优势智能,“差生”是不存在的,在学习领域所要求具备的智能比较薄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对待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思想。学生优势智能不同,学习风格迥异,尊重差异,个性化教学是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观的核心。为促进智能的多元发展,丰富课程资源是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的基础。除三观以外,更多的学者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和个性化评价齐头并进,全方位评价学生。

化学教育中,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手段以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通过课堂讲述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故事,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听力、语言等的发展;化学实验中,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主动探究,合作完成实验,实验结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促进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的发展;讲解新知识时,学生主动观察,详细记录化合物的相关性质,促进自然观察者智能发展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多元教学策略,拓展课堂知识,呈现多元资料,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多元智力指导下的化学教学形式多样,在实践中,出现以下问题:

1.1多元智力理论理解片面,忽略多元智力理论核心――发现

加德纳多元智力的理论核心是优势智能的发现,但在该理论系统中,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来表征学生的优势智能。化学教学中,自然也没有衡定的标准来表征和评估学生在化学领域具有的优势智能,致使教师不能准确发现和表征每个学生所拥有的优势智能。当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特长,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压力,教学资源单薄等条件限制,老师个性化教学纸上谈兵,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并没有实现。

1.2强调全面发展学生智能,忽视优势智能的培养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为确保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多种智能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应尽可能指向各个智能领域。但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教学环节涵括内容多,忽视教学课时的容量的做法有违教学实际,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过分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忽略教学内容特点(不是所有课题都能发展学生的所有智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做法不切实际。

1.3个性化教学涵义理解片面

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观”,力求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优势智能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试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谋求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发展,例如进行很多的无效提问,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言语智能。究其根源,老师对个性化教学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只要使用某些促进学生某一项发展的手段,短期内必定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2化学视角下学生多元智力的系统化培养与发展

2.1课前三重表征学生的智能,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

设计学生多元智力的测量量表,初探学生凸显的优势智力。剖析8项智能的涵义以及在化学上的具体表征形式,编制问卷时,将优势智能的体现转换为对运用表征形式的能力。比如,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比较强,化学学习中,对于化学算的演算能力要强于其他学习者。在问卷上具体表现为:您比较容易理解/理解/不易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初步探索学生优势智能后,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优势智能。

2.2重视学生分组,优化项目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生生互动的内分享个别学习的结果,交流学习方法,解决学交流学习。根据三重表征结果,进行二元分组。一元分组是同质分组,将同一优势智力的同学分为一个小组;二元分组是异质分组,将不同优势智力的分在一起,进行项目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让小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和最优,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独有的优势智能。二元分组,能够保证分层次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通过呈现不同的学习资料,优化教学。

2.3课中巧用学习资源,课后重视多样的活动开展

多元智力理论倡导“丰富多彩的课程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巧用学习资源,用活课程资源。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分析高中化学知识点能突出培养学生的哪一项优势智能,剖析课后活动突出培养的优势智能类型,编制导学案,分层次设计导学案和设置课后活动,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2.4定性和定量评价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情况

智力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深究智力的涵义,智力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智力的评价也是发展的,仅仅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凸显实践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是学生成绩的评价,定性评价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对学生做问卷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没有扩大,思维有没有得到拓展。其二对学生做深度访谈,共同交流学生感兴趣话题,以确定学生优势智能是否得到发展。

3结语

多元智力理论为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应避免片面理解多元智力理论而脱离教学实际的问题,深度剖析化学视角下能够突出培养的优势智能,在“客观”、“实际”、“可行”原则的指导下,对学生优势智能进行系统化培养。

(通讯作者:陈继平)

参考文献

[1]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2] 刘彦文.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探析[J].教育理论探索,2012,225(02):3-4.

[3] 霍力岩.美国“多元智力理论实验学校研究项目”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01):32-36.

[4] 霍力岩.加德纳的多无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03):38-43.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微积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模块化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与模式创新的产物,担负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重大使命,受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无法与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相竞争,重点更应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微积分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重要作用.在微积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名学生的数学基础各不相同,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微积分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急需讨论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以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对微积分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一、独立学院微积分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微积分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种类单一.由于公共课课时量的减少,微积分的教学任务加重,且还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而编写的微积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以纯微积分知识为主进行讲解,没能很好地体现出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生也很难感受到微积分学习的用处,如何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教学时间内有兴趣地学习并学会微积分的内容变得尤为迫切.

2.教学与考核方式落后.传统的微积分教学采用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进行学,但由于人数多,教师难以在课堂上注意到每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很难完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出现一个班有的九十多甚至满分,有的却只有十多分甚至更少的现象.从考核模式看,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数学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使得学生多以应付作业和考试为目的,独立探索创新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3.理论与应用创新脱轨.虽然明确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定位,但对母体院校的依赖,使得独立学院在微积分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学过程中仍局限于强调概念、公式、计算等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理论性,而对将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有所重视但举措不够的阶段.数学实验未被引入微积分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计算”上,限制了学生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性和应用型.

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是受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将功能相关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成为“模块”的启发而提出的,是一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根据教育环境、专业需求、学生基础,再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把课堂教学划分为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几大板块,即“模块”.一个模块可以持续一个学期或多个学期,教学形式也具多样性,比如,讲座、讨论等.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模块的可行性、参与条件、学分和分数、模块的期限等.在微积分的学习过程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对微积分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微积分学习的兴趣.

三、微积分模块化教学的探究和实施

基于微积分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各大高校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理念,旨在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点,改变传统大课堂的教学方式,并结合专业的需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够用且实用”的数学知识.

(一)合理建立教学模块,制订教学大纲

微积分课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大模块:1.基础模块,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微分学、一元积分学等子模块;2.增强模K,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等子模块;3.操作模块,包括matlab、maple或mathematica这些数学软件的子模块;4.选修模块,包括微分方程等子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如毕业后是否打算考研,在大三时开设选修内容,让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能继续深入地进行微积分知识学习.

(二)根据专业结合实际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定应由微积分课程教师和校内经管类各专业课程教师共同研讨商定,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掌握好后续专业课程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各子模块的设置上还应加强各部分与经管类各专业相结合的应用模块,在讲授数学理论知识时配合相应的实例教学,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为学生创造一个可想象、更形象的实景教学环境,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几何形象,如,利用maple绘制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更直观、充分地理解微积分课程中的一些概念、定理、性质,利用mathematica在多元微积分教学中更好地展现空间曲面等空间图形,改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这一现状.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微积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都是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平时作业等)所得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最终分数来体现的,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仅靠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学生能力的缺陷,但仍然难以反映出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高低.模块化教学方式在吸收以往评价体系优势的基础上,加入对数学软件使用情况的考核,更好地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指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下,微积分教学从理论教学、数学软件操作、分类教学、考核标准这四大板块出发,根据不同基础,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模块教学,不仅可以使各层次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微积分知识,提高微积分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使学生增强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特性及数学的工具性.模块化教学的实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把模块教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1]杜惠洁,李家丽.模块化: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争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64-68.

[2]闫文军,栗玲.模块化教学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10-11.

[3]刘军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模块化专题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2(51):65-66.

[4]陈小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8-59.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工作,英语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播最基本英语知识,不仅是按照教材来教学,还是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好所学的语言的一个语言环境,提高对语言的认识,更好的用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对英语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新课改推行,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要求,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了解,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1、高中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就需要人们在一个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拥有交流的能力,而交流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交流,就出现了跨文化交流这一概念。

1.1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

在高中英语的教课书当中,有大量的文章是用来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进程以及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对外交流工作当中,能够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出去,增进两国之间的互相认识和了解,达到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的目的。而且,这些知识也是对原本汉语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的一个巩固,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之后,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

1.2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培养语言技能

所有的文化传播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和发展变革等相关知识,也算是一个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了解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礼仪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眼界有所裨益。

1.3能够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自然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交流的工作。在传统的额教学模式下,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对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怎样的去“说”就不会了。如果交流的双方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共识,在交流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出现比如说不能够准确理解堆放所要表达的信息,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解,这就会必然导致双方的交际工作无法成功。在除了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好这项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的内涵,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之下,交流工作才能良好有效地进行。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

著名语言学者B.D.Ruben(1976:334-354)曾经对跨文化交际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跨文化交际必须要是一种合适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交流双方超出了彼此的文化背景,所进行的无阻碍的交流。

2.1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交流的限制

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就会不同,例如餐桌礼仪,中国人喜欢互相夹菜,显示主人的好客,而且客人会习惯早到,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对于客人到主人家去做客,一定不能太早到,要自爱约定的时间点到达主人家拜访,就算遭到了,也要在门口等到时间到才按门铃进去。在吃饭的时候,西方人喜欢自己吃自己的,不喜欢事物互相的换来换去,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所以,就一个吃饭和拜访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更不要说一些其他的方面了。如果在进行中西交流的时候,不能够对这样的而一些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和注意的话,就会使得双方的交流变得极不愉快了。

2.2 摆正姿态找准定位

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正确的一个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对跨文化只是进行学习时,需要用一种端正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于自身国家的文化要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不能看不起或者嘲笑他国的风俗文化。礼貌和友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事。还有,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对自身代表的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及时的审视自己的态度,做到一个友好交往,而且学生在提高自我意识的时候,也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结语

高中生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工作,出了自身的学习之外,和老师的影响也有重大关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帮助。高中英语老师因为要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一门心思都放在自身的工作上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书籍,这就造成有些老师在经过了多年的教学之后,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水平还是最基本的层面。这样老师的水平都不达标,还能给学生多大的影响力呢?所以,老师应该先丰富起自身的知识,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冀盈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教育探索[J] .2011(09):(11)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 教学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设计 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51-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林建,2010)“卓越计划”本身并没有指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同时,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也是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的。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本文仅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根据“卓越计划”中所提出的本科层次标准,探讨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旨在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促进对大学英语改革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二、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施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环境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改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教学现状进行过调查。例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宏观调查(王守仁,王海啸,2011),又如,对工程类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乔小六,2012),然而,对于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的调查却很少见。应用型本科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沈阳工程学院的230名工科学生(预备级50人,一级班115人,二级班45人)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在学习目的方面,50%以上的学生选择考级,42%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选择扩展知识的学生占16%,选择提高个人素养的学生只占10%。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是外在目标(Cook,2007),极少数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是内在目标(Cook,2007)。在学习动机方面,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来自于社会需求,大约28%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学习英语,16%左右的学生的动机来自于学校和家长,另外还有14%左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在语言技能方面,我们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的重要性和掌握程度的调查中得出,学生对五项技能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说、听、读、译、写;掌握程度的排列顺序为:读、听、译、说、写。然而,教材每单元课时的分配为:读(3学时)、听(1学时)、说(1学时)、写和译(1学时)。在学习策略方面,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除了英语课堂外主动学习英语的机会很少,将近50%以上的学生只通过英文歌曲和电影接触英语,接近80%的学生每天课余英语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90%的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少于三个小时。只有4%的学生在课余经常写作。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通过写作作业来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以上得调查分析可见,教学改革应建立在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进行。

三、“卓越计划”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构想

1.教学目标。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中的“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国际发展的需求”,与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一些标准有一定程度的契合,这也为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总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围绕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中的以下四个标准:(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林建,2010)。每门课程和每次课应在总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设立。

2.课程设置。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关键。我们针对是否应开设外语类选修课,以及选修课程的内容所进行了问卷调查。66.4%的学生希望开设后续英语课程。其中91.6%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应以选修课为主;74.2%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对求职和深造很有帮助。54.2%的学生选择语言知识类选修课;35.9%的学生选择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根据本校实际,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应用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由层次化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构成。核心课程则由综合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构成。学生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完成综合英语的学习,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学术英语的学习,第二学期完成职业英语的学习。其中综合英语分为读写译课程和视听说课程。学生可以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进行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分为语言知识类如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语言文化类如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电影欣赏和中西文化对比等,语言技能类如英语演讲、英语实用写作等。选修课为提高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开拓国际视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3.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仍然依靠课堂来提高英语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的选取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英语各项技能的提高与学习者坚持不懈的语言习得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我们将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延展,即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供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此外,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英文演讲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戏剧比赛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英语的水平。

(2)确立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内容为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将语言教学基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在学生提高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Mohan1986;戴庆宁,吕晔2004)内容为依托的显著特点为:一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二是使用真实的语言;三是学习新信息;四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袁平华、俞理明,2008)。结合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第十一条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的要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后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采用了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在内容为依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语料和设计任务时考虑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情感需求、将来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全部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语料并要求学生用真实的目的语言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任务。就学生而言,这种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场和国际市场做好了准备。

4.教学评估。我们认为教学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三个层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课程要求》提出了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了思想。我们根据应用型大学本科学校学生特点采取两种评估并重。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口语成绩、期中成绩;终结性评估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四六级成绩。为了使平时考核更加合理,并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我们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纳入到形成性评估中。具体做法是教师给学生设定具体化的任务,并提供一些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用测验,作业及论坛的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记录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另外,每个学期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自评,以便学生自己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我们采取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评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应结合卓越计划和需求分析设置灵活的教学目标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当然,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仅限于对笔者所在的院校的教学现状,希望能在“卓越计划”和实际教学活动中搭建一个平台,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促进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和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YB1208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2001

[3] 乔小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2(3):69-74

[4] 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5] 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18

[6]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59-64

[7] Cook,V.2007 The Goal of EFL: Reproducing native speakers or promoting multi-competence amoung second language users?[J]. International Hangbook of Foreign Teaching,2007(Springer):237-248

[8] Mohan, B. A. (1986). Language and conten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