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资源共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资源共享范文1
面对当前各政府部门在应用系统建设中,都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自己所需的数据的问题,为了使存储于各个部门自行建立的政务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能共享给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使用,提高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就需要对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的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合,目前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 全局模式的信息共享方式
全局模式是将各个政府部门建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数据库,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数据库,用户访问界面是统一的,用户不需要考虑各个单一系统数据库的分布及异构特性,只通过访问本地数据库的方式调用系统的数据库。全局信息整合共享方式解决了不同数据库之间的语义、结构和操作行为的冲突,但在系统建成后,应用这种方式建立的共享系统扩展能力较差,不利于异构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无法很好的实现异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灵活性需求,也无法适应政府机构信息整合的现实要求。
2 基于数据仓库的信息共享方式
数据仓库的信息共享方式是从政府部门自行建立的独立运行的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抽取数据,提前对各业务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的视图要求预处理、转换,并将符合统一视图要求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库中,通过建立对这个数据仓库的用户访问机制,实现数据操作,并同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如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规范同义数据元素的名称、类型、尺寸等,将经过处理的数据打上时间标记等。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用于数据整合,又可用于决策支持查询,不足之处在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要根据源数据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修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是一个层次不断提升,涉及机构不断增加、互操作业务日益复杂的动态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方式的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建立相对固定的数据中心构建高耦合、高内聚的信息整合共享系统,升级迁移难度高,难以适应异构电子政务系统的动态性发展要求。
3 联邦数据库耦合方式
联邦数据库系统(Federated Data Base System,FDBS)是一种虚拟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将数据全部复制到统一的数据源中。集成系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集成视图,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查询处理机制。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联邦数据库系统可分为紧耦合FDBS和松耦合FDBS两种。
紧耦合方式提供一种或多种固定的全局模式,按照设定的全局模式,用户可以透明地访问各个异构的、自治的、分布的数据库,数据集成度较高。但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而言,实现紧耦合整合方法花费巨大,系统建成后对全局模式维护工作量也十分巨大,从经济性上讲,不适合电子政务信息整合。
松耦合方式没有统一模式,各数据库之间通过映射方式实现交互,需要建立n(n-1)个模式映射规则,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提供一套工具,将整合的任务交给了用户,使用户能用工具完成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工作,不需要维护全局模式,更新组建数据库时相对灵活易操作,各个异构的政务信息系统也不需要加以任何改造。通过松耦合的方式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的数据集成度较低,难以满足政府部门用户业务互操作的需要。
4 基于中间件的信息整合共享方式
基于中间件的信息整合共享利用方法通过中介将各个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起来,通过忽略底层的数据细节,建立统一的逻辑视图提供给用户,而数据仍存储在各自的数据库系统中。中间件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使程序开发人员面对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开发环境,减少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业务上,不必再为程序在不同系统软件上的移植而重复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技术上的负担。中间件带给应用系统的,不只是开发的简便、开发周期的缩短,也减少了系统的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工作量,还减少了计算机总体费用的投入。
5 基于Web服务的共享整合方式
Web Service技术,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依据Web Service规范实施的应用之间,无论它们所使用的语言、平台或内部协议是什么,都可以相互交换数据。Web Service是自描述、自包含的可用网络模块,可以执行具体的业务功能。Web Service也很容易部署,因为它们基于一些常规的产业标准以及已有的一些技术,诸如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子集XML、HTTP。Web Service减少了应用接口的花费。Web Service为整个企业甚至多个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的集成提供了一个通用机制。
因此,综合以上国内外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的几种方式,基于各种方式的结构特点,技术、经济性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基于Web服务的信息资源整改共享利用方式支持解决方案间的互操作,可以方便地集成现有不同厂商的0A、MIS、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等系统产品,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从技术上、经济上来看,将被广泛用于分布式异构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寅斌.电子政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
[2]张蒲生,苏运霖.基于政务数据仓库的数据集成及关键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3(9).
[3]李卫东.我国城市政府的数据调查和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J].电子政务,2008(10).
[4]王锐,白庆华,刘华玲.政务信息“共享云”及其建设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3(2).
[5]高洁,张相文.基于SOA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J].情报学报,2009(5).
信息资源共享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鄂尔多斯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81-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逐渐增加,图书馆作为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需要在信息资源共享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应积极主动的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1.信息资源共享概述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相互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提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
信息资源共享的宗旨是尽量用最少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或成员的需要,提高信息服务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是通过协调信息资源在各主体间的分布,使布局更加合理,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用。[1]
2.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不足
2.1 意识淡薄。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许多图书馆各自为政,以自我为先,缺乏全局观念,共享意识淡薄,造成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合理的共享,而人们在评价图书馆的综合实力时,仍以馆舍规模和馆藏数量作为评价指标,导致公共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识无法提高。
2.2 资金短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一定时期内就必然会有很多的投入,如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联合编目、联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硬件及软件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长期以来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缺少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更影响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
2.3 管理制度有待优化。传统的管理体制目前严重地制约着信息资源共享的进展,许多公共图书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亟待优化,缺乏宏观管理,没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各自为政,欠缺协作意识,从而造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分散无序和重复浪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导致信息资源共享动力不足。
2.4 馆际合作不完善。目前各个图书馆都是多头领导,条块分割,馆际合作很不完善,各个图书馆独自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从而使图书馆群难以发挥整体功能,造成大量重复建设。
2.5 馆员素质不高。馆员素质的高低也会阻碍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进展,由于没有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没有法定的图书馆员任职资格,没有自主招聘馆员的权力,一切听命于组织部门安排,结果出现了由于权力等的作用而顺利进馆的工作人员,造成了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知识结构等问题,有些图书馆还存在"老、弱、病、残"等现象,严重地阻碍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展。
3.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几点思考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上除了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意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面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全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3.1 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 负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筹备策划、资源的配置调度、工程的分工协同、义务的承担、权利的分配等。该机构这一机构应有一定的权威性,最好能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这是实现区域图书馆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组织保障。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学会就是鄂尔多斯全市从事图书馆学研究、教学的科研人员以及图书馆实际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组织全市公共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举办综合或专题图书馆业务培训班,普及图书馆业务知识,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介绍、推广和交换区内外市内外图书馆工作经验,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注意开展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的研究活动;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与兄弟盟市图书馆及学会的交流;编辑出版图书馆学会会刊,汇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
3.2 加强馆际合作。加强馆际合作,与同省市的图书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为主导,强化区域协调与管理;以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为中心,建立区域内图书馆协作小组;以各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开始,避免文献资源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增强横向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多联系,组织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研讨会等;也可以开展馆际互借,由于各馆办馆条件限制,都会出现文献资源不齐全的情况,在良好的合作环境中,才能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例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在2009年举办了全市首届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2012年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举办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学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研讨会"征文活动,各旗县图书馆积极参与,这样既加强各馆之间的联系,又增强感情,为资源共享奠定了合作基础。
3.3 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加强馆际间的合作,还要加大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如目前许多图书馆提出的总分馆制,就是图书馆与社区和其他机构建立的一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途径。 如2011年,鄂尔多斯市图书馆正式启动分馆机制,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在康巴什新区的12个社区成立了社区分馆,并送去近万册图书,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公平、便利的阅读环境与文化信息资源利用平台.。鄂尔多斯市的康巴什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新区,农民工的数量很多,为了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于2011年在某建筑工地成立了鄂尔多斯市首家"民工流动书屋",也是图书馆与建筑工地合作建立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4 培养高素质馆员。新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员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图书馆借借还还等业务工作,还应学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满足广大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又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此项工作。需要一批有正确的理想观,道德观,职业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教育,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既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的计算机操作人员。我们可通过培训班、讲座、继续教育、业务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改善群体知识结构,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全面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在2010年举办了鄂尔多斯市首届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2011年,举办了全市图书馆《中图法》第五版培训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知识与技能竞赛鄂尔多斯分赛区选拔赛;进行手工标引、计算机标引、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信息资源建设、文献标引工作、地方文献工作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并于2011年,组织由自治区知名的成吉思汗文献研究专家、蒙古学文献研究专家、巴拉吉尼玛、张继霞、德力格尔三位老师主讲,关于《成吉思汉图书文献研究》、《世界的蒙古学研究》的系列讲座,讲述了成吉思汗的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及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和国家对蒙古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3.5 合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共享工程是由财政部支持,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文化创新工程,旨在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各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合理利用这个平台,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依托共享工程鄂尔多斯市支中心,合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以"传播文化,服务基层"为宗旨,积极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通过全市、旗(区)、乡镇(苏木、嘎查)、街道(社区)基层文化单位的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市范围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如2011年,为了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借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夏日电影展播活动;在"建党90周年"之际,深入到鄂尔多斯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并为老人们放映了《建国大业》、《上甘岭》等红色经典影片,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2]
3.6 开发特色数据库,创新共享模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既便于查寻,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又便于在网上互访,实现文献共享。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建立适合地方实际情况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可以分别开发特色数据库:如农产品加工数据库、光电子产业数据库、石油化工产业数据库等。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羊煤土气"的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具体数据库,即《鄂尔多斯羊绒制品生产数据库》、《鄂尔多斯煤炭加工数据库》、《鄂尔多斯稀土数据库》、《鄂尔多斯天然气分布数据库》,也可以建立专门记载蒙古族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独具特色的《蒙古文文献数据库》。[3]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势在必行的,在新的信息时代,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完善自身,提高服务能力,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地方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冯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1)
信息资源共享范文3
商网云政务是安徽商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网”)历经13年的技术磨练和沉淀,整合上千家政府单位客户的需求,采用目前先进、成熟的开发框架和设计理念研发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该平台功能完善、丰富,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于多种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前端兼容诸多浏览器和移动终端设备。用户无需支付任何第三方的授权使用费和版权费,建维总成本低。
方案特点
一、 建设政府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商网云政务最大限度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信息采集和。网站集群架构可以利用同一套采编系统,为多个站点提供内容维护、管理,方便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二、 借助云技术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商网云政务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变成计算资源池,按需分配调度,供诸多应用同时使用。商网云政务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构建数据中心,能够轻松应对亿万级别的数据处理。商网云政务利用云存储技术建立的媒体文件中心,将各类附件文件集中管理,能有效提高访问速度、管理效率以及平台安全,并能节约总硬件成本。商网云政务提供强大的服务器管理功能,可以快捷地创建和维护子站点,并提供服务器的监控、管理和维护功能。
三、 PaaS 整合政务服务,提高扩展性,扩大服务范围。商网云政务平台将会员系统集中管理,实现一个账号登录全平台通用;将网络问政、市民论坛、市长信箱、民意征集、网上调查、网上评议、在线访谈等诸多互动、交流应用模块,完美整合到一个体系内。平台提供大部分应用的API和Web Service接口,供第三方的程序和应用直接调用平台所共享的数据和服务。
四、 整合平台,提高安全性。商网云政务定期进行端口安全检测、Web漏洞检测、网页木马检测,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网站与管理全物理分离,各个子站间完全逻辑隔离。同时,网站程序与内容附件物理隔离,有效避免大面积入侵,将有限的危害降到最低。商网云政务利用没有单点故障的全冗余热备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库与存储文件的高可用备份,确保云平台数据安全。
应用价值
商网云政务将电子政务应用集中化、平台化,改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和业务协同困难的现状。整合政务服务,提高软硬件资源复用率,节约总成本,保障稳定性、安全性;方便政府管理,推动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统一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信息资源共享范文4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高校;档案管理
一、引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共享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校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高校需要紧紧抓住信息资源共享的机遇,根据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发展,建立新的信息共享模式的同时,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一)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各个领域信息的融合,对信息资源的结构进行优化,成为推动时展的主要动力。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各项活动,比如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等都存在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这些资料中蕴含丰富的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
(二)提供信息共享条件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条件,将高校内部各类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和融合,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整体规划建设等,能够为高校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资源共享环境。
(三)促进高校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各个高校之间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这对于我国教育水平提升和信息服务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将各个高校档案管理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高校在低成本投入下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信息资源工程下高校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对档案共享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在新时期发展中,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需要高校领导层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思想进行更新和转变,提高对档案共享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第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化档案管理知识,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第二,时刻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提升高校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和处理的能力,进而为社会发展所提供信息服务。第三,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并及时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保证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开展高校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基础建设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利用丰富、多样的档案资源作为支撑,将数字档案信息共享的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机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首先,可以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信息共享模式,实现整体规划,并协调各个高校,完善档案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效果。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扩大档案信息搜集的范围,对各类档案资源要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对档案信息进行客观性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将各种档案信息的价值提炼出来并应用到实际中。最后,高校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调研活动,调查社会对高校档案资源存在哪些方面的需求,进而结合调查结果,确定研究方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档案搜集,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档案资源。比如,高校可以将档案资源的使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可以将研究成果设施为专题档案,建立高校科研成果档案管理和项目合作的桥梁。
(三)创建用户反馈模式高校档案管理要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支撑,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将管理重点放在信息服务方面,创建用户反馈模式。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将信息资源共享当作发展目标,建立具有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对用户反馈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用户反馈的内容多为不同用户在信息共享形势下,结合自身真实需求档案管理提出的意见。这样,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结合这些反馈意见,及时回复用户信息,并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比如,高校可以对毕业生对专业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在专业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实现对专业设计的调节,保证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档案管理的实用价值。高校档案管理设施反馈机制,还可以对学校的专业科研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等,并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用。
信息资源共享范文5
一、图书馆信息共享模式内涵
图书馆信息共享模式涵盖的内容主要囊括:文献的传输、资源存取、书目资源共享、相关资源的协调采购等内容。初期的图书馆共享模式主要体现在合作藏书以及馆际互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共享模式更为成熟,信息的传递更为高快捷,逐渐呈现出信息传递的主导趋势。当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主要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的模式,即首先在多地区建立核心网,然后通过核心网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其它外地区图书馆的加盟,最后通过核心网的互联进而实现全国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类型
社会资源包含诸多类型,信息资源不乏为重要的资源类型之一,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相较于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现有的资源又显得有些匮乏,并且其资源分布不均衡。由于信息资源不足,而社会的信息需求量又比较大,这就致使图书馆界必须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从而满足社会需求。图书馆信息共享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隶属式信息共享模式
是指存在隶属关系的区域、系统以至于全国范围内各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存在隶属关系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
(二)联盟式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在于,“资源分布存储使用,资源目录统一集中”。以中心图书馆为总管、地区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研究所图书馆以至于乡镇、社区、村图书馆为分馆,组成逐级的信息资源联盟体系。由中心馆负责全区域的工作协调,各网点承担文献流通、以及阅读组织等信息服务,各馆之间实行通借通还,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社会式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不仅仅分布于图书馆,还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政府部门掌握着绝大部分的信息资源,但并没有进行共享利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社会各界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可以建立链接起一个信息资源拥有者和信息资源需求者的纽带,从而建立起一个新型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信息资源拥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通过信息资源市场为信息资源需求者有偿地提供资源服务。这一模式可以动员社会的参与性,从而使得更多的资源发挥作用,服务于社会。
三、图书馆资源共享所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意识淡薄
有史以来我国的图书馆都是界线分明,各司其责,互不干预,缺乏共享及合作的意识,即便是以往有过合作也仅限于馆际互借,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至于资源共享工作的发展比较缓慢。例如有些图书馆即便是CALIS的成员,但其对本地库存系统的设置仍然不对外开放,从而导致大量投资建立起的项目形同虚设,随着人们意识的转变,这种封闭的状态虽有所缓解,但依然有很多馆存在着各种顾虑,以至于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极其缓慢。部分图书馆依然是馆藏图书为私有,没有外界协作,资源不足经费短缺。另一方面有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的馆不愿将资源与部分资源储备较少的馆共享,感觉小馆在“搭便车”。这些观念导致图书馆资源共享难以推行。
(二)缺乏法律保障机制
信息资源不同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它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特性,生产者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制作,然而很容易被窃取盗用以至于生产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信息资源的生产将面临萎靡的局面。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但可以保障信息资源创造者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可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资源作为知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及保护,进而减少共享资源及知识产权风险,激励知识资源共享市场高效的运行。
(三)重视技术投入、忽视市场效率
大多数的人对信息资源共享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觉得信息产品属于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提到信息共享图书馆便向政府申请投入,他们认为只要提高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就可以很快的实现信息共享,而忽略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以及保持信息共享系统的机制及动力。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信息资源的成本以及服务与信息资源采购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建立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对社会信息资源需求情况进行详实的调查,大部分图书馆将重点放在了设备的投入,以及提升网络技术水平上,而忽略了资源共享的可行性调查,以及市场需求的调研,从而影响了资源共享模式建立后的意义。
四、改变信息共享模式的对策
(一)打破陈旧观念束缚、推动资源共享的发展
一部分单位不愿实行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是怕本馆的资源外泄之后被过度利用。因此应树立单位人员集体主义观念,从全局出发,应意识到信息资源共享不是为了占有资源,而是将资源在需要者需要之时更为方便快捷地提供给他们。应将馆藏视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增强奉献精神,从而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发展。
(二)信息资源的共享必将触及到图书馆的权利及利益,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在维护图书馆权利这方面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由于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人的利益相左,一些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出台都倾向于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导致信息资源共享所面临的局面极其尴尬。例如前不久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出台之前,图书馆界与社会各界对于条款据理力争,但仍以失败告终。由于知识产权专有性的特质,严重的挤压了信息共享的实施,知识产权所有人,对信息的保护也是阻碍信息共享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健全共享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人及图书馆的权利利益进行均衡的调节,是目前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必要措施,经过对信息资源创造者、使用者以及传播者的权利利益进行均衡调节,结合目前我国的社会情况,经济情况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促进图书馆信息共享模式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信息资源共享的建立不单纯是提升硬件设施的配备
以及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共享模式的建立是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率,是否符合客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能否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以及节约资源成本。因此在建立资源共享之前要进行详实地调研,如信息资源市场需要哪类资源,需求量有多大,市场价位多少、品质如何。在共建资源共享系统时需要选择哪类伙伴进行联合,联合的伙伴是否可以资源互补,从而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对周围可合作的伙伴进行了解看其现有的资源情况,评估下是否有必要投入建设、需要投入多大的成本、需不需要建设一个规模更大的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这都需要在进行调查分析后作出决断。然而盲目的投入资金对硬件设施以及网络服务技术进行共建,就很有可能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叠、资源浪费,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建立共享图书室,联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图书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范文6
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政府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初具规模,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却相对较低,资源共享过程缺乏制度化、流程化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多年来,青岛市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这一主线,通过制度建设、模式创新不断破除“信息孤岛”和业务分割,促进跨部门业务互联和资源共享,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规划、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四统一”。
统一规划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2011年,青岛市两办联合下发《青岛市电子政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青岛市电子政务发展指明了道路和建设方向,确定了“统筹整合、均衡发展、协同共享、安全可靠”工作原则,对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出了“推进跨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基本建成政府监管和服务所需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加快网络环境下一体化政府建设进程”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立健全重要政务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交换、共享、利用等相关制度和规范标准,建成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标准化”。
统一管理
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依托青岛市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共享平台搭建的政务应用,由于使用统一的网络和软件平台,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多部门、多层级之间的大规模业务协同和联合服务,为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务”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2年6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青岛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为政府共享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将青岛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所属部门和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获取的信息资源全部纳入《办法》统一管理,对于中央和省驻青或垂直管理部门,依法承担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获取的信息资源,根据需要纳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办法》确定了“义务共享、高效便民、集中统一、按需共享、安全保密”的共享原则,建立健全了政务信息资源采集与提供、申请与交换、共享安全、评估与监督等相关制度。共享管理办法的实施使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动了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下一步,青岛市还将适时出台《青岛市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关于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通知》,促进人口、空间地理等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利用制度化、规范化。
统一平台
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多年来,各部门之间资源交换共享的实施和管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对共享交换流程、历史交换记录缺乏有效监管,鉴于此,青岛市启动了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管理和信息共享使用为重点,覆盖整个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全过程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中,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是交换共享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经面向市直各部门采集、确认、整理共享资源,青岛市首个具有共享标准和规范作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于10月份正式。目录一期共收录了现阶段共享需求较迫切的38个部门342种业务信息共计2446项政务信息资源,对共享信息的具体名称、数据格式、提供方式、提供单位、更新方式、更新时限等要素进行了科学标识。共享目录可以根据信息资源主题、所属部门、类型等不同,划分专题视图进行查阅。任何部门使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中的任何内容,都必须通过交换共享平台向资源提供部门发出使用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实现资源交换。通过一站式网上流转办理,节约了行政成本,规范了共享流程,使资源共享过程安全可控。平台目前已建设完成信息资源共享目录采集、信息资源目录管理、信息资源申请审批流程管理、共享数据库管理、后台运维管理等功能。项目二期将在此基础上,增加电子监察、系统监控、数据利用、考核监督等功能。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的投入运行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支持跨部门的业务协同,降低行政成本,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政务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提高政务信息的权威性,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
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各业务部门数据经比对出现大量误差,且各部门在新增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出现了多头采集现象,浪费行政成本。2012年下半年,青岛市以城市网格化管理理念为指导,开始建设基层信息采集平台,目前已基本建成并在试点区市投入运行。各业务主管部门向平台提供需要采集的信息表样,平台将各部门采集内容指标化,授权城市网格基层单位进行信息采集,保证采集的信息真实有效,然后经审核逐级上报形成信息主体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供各部门之间共享使用。在权限分配方面,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的数据采集样表可定制,对该样表采集汇总的数据可直接使用,对其他部门样表采集的信息可共享使用;各基层采集单位按照网格化划分的权限对采集的数据享有查阅权限。基层信息采集平台通过一方采集实现多方使用,在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整合信息,增强了信息的现势性和可继承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重复采集,同时为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和下一步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平台和数据基础。
统一数据中心
加快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青岛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对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公文法规、行政执法、审批证照、社会诚信、基本公共服务等各类基础性政务信息资源,均应当建设中央数据库,并通过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向各部门提供服务;涉及两个以上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原则上都应当通过建设中央数据库来实现。统一建设全市重要信息资源的中央数据库,能促进和推动各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有关管理机制和共享制度的建设,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有效利用。
自然人基础信息库。目前,青岛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包含671万本市常住人口信息,数据提供部门涉及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计生、公积金、民政、卫生等。人口库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照片、户籍地、婚姻状态、死亡状态、迁入、迁出状态、就业状态、是否低保等共计19项信息;此外,还形成了人口扩展信息,例如社保参保信息、公积金缴纳信息、居民档案信息、人口计生信息等。自然人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成,不仅为各级各部门业务扩展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向社会采集数据的成本,提高了党政机关管理效率和水平,同时为向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以市住房保障中心为例,为提高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对保障申请人申请资格的审查准确性,开发了保障房网上联审系统。依托自然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有关业务部门数据,重点对户籍信息、婚姻信息、家庭车辆信息、公积金信息社保缴存信息等实行多部门联合审查。自然人基础信息数据库作为整合度和准确度较高的中央库,为联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有效避免了多头审查,大大减少了申请人需要提供的纸质材料,缩短了审核周期。
法人基础信息库。青岛市作为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2003年开始建设法人基础信息库;截至2012年5月底,法人基础数据库覆盖了包含企业、中介、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在内的20.5万条法人信息。
依托法人基础数据库,结合部门应用需求,开发了大量政务应用系统。网上执法系统利用法人基础数据库核实被处罚企业的基本信息,减少录入提高效率,防止企业伪造信息,提高业务准确性。产业集群系统中的企业基本信息全部来自法人基础数据库,只须维护企业集群分类和地理信息系统坐标,大大减少数据维护工作。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公开系统从法人基础数据库获取从业单位基本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正在利用法人基础数据库快速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可有效避免企业信息的重复采集,减少数据更新维护的工作量。
2010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电子签名认证工作,建立安全可信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环境。要求政府各部门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各项管理和服务,逐步采用数字证书进行签名认证,全面推行网上受理、办理和反馈,使企业和市民使用数字证书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政府和社会公共事务,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在各部门业务数据基础上,通过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税号等关键数据与法人基础信息库数据进行比对,将各部门数据有机整合起来为数字证书的发放、管理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政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青岛市政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自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以“权威数据来自权威部门、资源共建共享、确保安全”为指导思想,以部门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基础测绘为依托、以地理属性信息数据为核心、以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为主要结构,按照“全市政务一张图管理”的模式,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目前平台架构分电子地图、数据采集、专题图、部门业务、数据管理、服务管理、运维中心七大模块,在为部门提供服务过程中基本实现了与地图相关的功能由平台提供。
依托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已经为各部门构建了81个图层的地理信息应用。以青岛市全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GIS系统为例,除少量专业性较强的功能需重新定制开发完成,大部分系统功能均由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包括地图基本操作、专题图层、统计分析、综合查询、在线标注、地址匹配等。目前此系统已依托平台了9个专题图层、完成了全员人口信息的在线标注和地址匹配工作,在市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为部门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青岛市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将企业基础信息、批文证照资质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进一步整合,初步搭建企业信息信息库,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整理、校验、查询和管理等功能。通过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领域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初步形成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用信息目录,在专网中实现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用查询功能;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专题网站集中公开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在此基础上,通过汇集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社、财源、药监、市政、交通、建委、水利的企业法人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整合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业务数据中的大量企业资质和处罚记录信息,整合市人口库和产业集群地理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了依法征集、更新及时、联建共享的社会信用信息基础库。